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九课古诗四首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9课《古代诗词四首》教案(新版)苏教版1(5篇范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9课《古代诗词四首》教案(新版)苏教版1(5篇范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9课《古代诗词四首》教案(新版)苏教版1(5篇范文)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9课《古代诗词四首》教案 (新版)苏教版1九古代诗词四首第一课时《春望》《泊秦淮》【学习目标】1.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2.欣赏诗的艺术特色。

3.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学习重难点】1.欣赏诗的艺术特色。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情感表达得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爱国诗篇。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簪(zān)浑(hún)夜泊(bó)...3.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春望》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

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

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2)《泊秦淮》一诗中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明确: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春望》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

八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四首(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四首(苏教版)

»
一、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二、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林语堂
泊秦淮
唐•杜牧
合作探究展示
本诗选自《樊川文集》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 所作。流经成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 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 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 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 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 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三十七、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俞敏洪

三十八、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三十九、志向不过是记忆的奴隶,生气勃勃地降生,但却很难成长。——莎士比亚

四十、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热豆腐
精读品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 地融合在起,描绘了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营造了柔和幽静、迷蒙冷寂的气氛。
在夜晚时分,将船停在秦淮河边,这河畔 为灯红酒绿之地。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乃亡国之音。说“商女”不 知亡国之恨而唱亡国之音,表面上是斥责 “商女”,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 死的颓靡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 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古诗四首》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古诗四首》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古诗四首》三. 朗读理解杜甫:忧国伤时,催人泪下安史作乱,长安沦陷,大唐王朝盛极而衰。

诗人杜甫目睹长安人民的惨祸,想到自己一家的遭遇,不禁潸然泪下,万般感慨,融于笔端,挥笔写下千古传颂的《春望》。

这首诗从“望”写起,以“愁”作结。

前四句写春望之景,后四句抒春望之情。

首联从大处落笔,总写眼中所见。

上句蕴含山河依旧、国事全非的深沉感慨;下句极写城池残破、满目疮痍的荒芜景象,深切表达了诗人沉痛的心情。

颔联两句最为感人:鸟语花香,明媚春光,往往使人心旷神怡。

然而诗人却见花开而落泪,闻鸟语而惊心,春光愈是烂漫,内心愈是伤感。

这里色感相连,声动相应,景随情移,情随景生,匠心独运,感人至深。

颈联则更深一层写春日所感,直抒胸臆,自然真挚。

尾联正面描绘诗人自我形象,收束全篇。

通过白发日稀、频频搔首的外在形象,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深广忧思。

四. 作者的感情触目伤怀、忧国思家学习《泊秦淮》一.【诗人简介】杜牧,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

太和进士,曾为某某观察使、中书舍人等职。

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

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

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有《樊川文集》。

【创作背景】《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

流经城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

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七绝。

二. 朗读理解杜牧:讽刺辛辣,悲痛深沉杜牧的诗伤时忧国,洒脱俊爽,境界廓大,含义深刻。

《泊秦淮》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

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融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点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

次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

三、四句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由歌曲之靡靡,引出“不知亡国之恨”。

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9课《古诗四首》课件_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9课《古诗四首》课件_苏教版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 于谦《立春日感怀》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 谭嗣同《狱中题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检测: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下面诗句朗读节奏,按意义划分有误的一 项是( )
整体感知
速读此诗,找出作者在这里写了哪 几个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首联: 国、城(长安城),山河,草木
颔联: 花、鸟
颈联: 烽火、家书 尾联:白头( 代指诗人 簪 )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学习诗歌的方法
知识拓展
爱国诗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 李清照《乌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二、填空 1.杜甫《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 是 ( ); 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 );用细节表达作者感情的 句子是( );写出诗人 睹物伤人的句子是( )。 2.《春望》的作者杜甫,字( ),号( ),有“ ”之称。
他是谁?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 的主义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 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 实,故被誉为“诗史” 。
杜甫,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世称杜工部、杜
少陵等。
杜甫
春 望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此诗。 2、对照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赏析名句。

多读 ——读出诗韵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苏教版语文八上9课《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赏析题

苏教版语文八上9课《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赏析题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一4题。

春望杜甫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破”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深”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3.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感情。

(忧国伤时、念家悲已)(感时忧国、思家念亲)5.请简要说说作者是通过写怎样的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作者通过长安城内的破败之景来表达自己忧国思家的心境。

抒发了对山河依旧,世事全非的沉痛心情。

6.《春望》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

“望”的内容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望”中所想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7.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8.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望中所见,颔联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

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

9.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从结构和对比手法两方面谈谈你的感受。

结构:对仗工整; 对比:“国破”的衰败与“城春”的生机作对比,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更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忧虑。

11.“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12.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八年级语文上册 9.(古诗四首)教案 苏教版 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9.(古诗四首)教案 苏教版 教案

9.《古诗四首》【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重点)2、了解诗人的身世、创作背景等,准确把握诗中的真正情感。

3、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重点)4、诗的艺术特色。

(难点)5、有感情地朗诵四首古诗并加以背诵。

(重点)6、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正确面对人生逆境的健康心态。

【课时安排】二课时【知识】《后庭花》:歌曲《某某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终日沉溺于声色,不务国事,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至亡国,所以后人以此曲为亡国之音。

【学习过程】一、预习·热身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烽.火簪夜泊.夜阑.戍.轮台僵.卧溅搔抵2、为下列加粗的字词选择正确的义项(1)不胜簪( B )A.胜利 B.能承受 C.不能承受(2)家书( C )A.家里的藏书 B.家里的书籍 C.家信(3)隔江( C )A.长江 B.大江 C.秦淮河(4)尚思( A )A.还 B.高尚 C.尚且(5)一经( C )A.经过 B.《诗经》 C.儒家经典3、下列诗句出处、作者及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A.“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唐朝B.“留取丹心照汗青”——《某某先生全集》——文天祥——南宋C.“隔江犹唱《后庭花》”——《全唐诗》——杜牧——唐朝D.“家书抵万金”——《杜诗详注》——杜甫——唐朝4、按要求默写。

(1)《春望》中,表达了作者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泊秦淮》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4)《过零丁洋》中,用带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研读·互动(一)导入学习第一首诗《春望》1、听配乐朗诵。

2、品味全诗。

(1)根据诗歌背景思考全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九 古诗四首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九 古诗四首教案

九古诗四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教学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具:小黑板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春望》《泊秦淮》一、目标导学1.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

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板书课题)2.展示目标1.理解两首诗歌的大意。

2.体会这两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3.赏析诗歌中的名句。

二、自主学习《春望》(1)作者背景介绍: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后人称他为“诗圣”。

代表作有“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

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

(2)诵读诗歌,注意字音及断句。

烽.火()抵()搔()簪()(3)解题:作者先写所见,后写所感。

(4)参照课下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歌大意。

字词理解:感时:为时事而伤感溅:使……飞溅惊:使……心灵惊悸烽火:战乱抵:抵得上,值浑:简直胜:能承受译文: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

春天的京城,满眼是繁密的杂草。

伤感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

战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连续不断,,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头山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三、探究《春望》1、本诗以“望”为诗眼,它统领了哪几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明确:因为诗人感时恨别,站在花前,对花溅泪,听到鸟鸣,反而心惊。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第九课古诗四首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第九课古诗四首

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 听到鸟鸣反而心惊。 (触景生情) 战火接连三个月没有停息,一封家书抵得 上万两黄金。 (思念家人 ) 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叹息衰老 )
国破,草木深
和平年代
热闹繁华 人来人往
安史之乱
长安城
残破荒凉 杂草丛生
一个“破”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 一个“深”字写出满目凄然之景。
颔联:国家分裂,命运艰辛 颈联: 尾联: (对仗)形势险恶, 境况危苦 直抒胸臆, 以死明志 主 旨 铺 垫
这首诗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将 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最后两句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 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1、《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国家与个 人命运的变化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 《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视死如归的爱国情 怀的语句是: 。 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读准下面的字,并理解它的含义
溅(jiàn)—— 溅落
大哥哥,大姐姐, 我戴上眼镜仔看你 读书啊, 别读错 了 字呀!
抵( dǐ )—— 值得 搔(sāo )—— 用指甲挠
浑(hún) —— 简直 胜(shèng )—— 能够承受
簪(zān )—— 一种束发的首饰
春望 春望
杜甫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古 诗 四 首
春望
泊秦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他是谁?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 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 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 实,故被誉为“诗史”。

语文课件:苏教版八年级上册9 古诗四首

语文课件:苏教版八年级上册9  古诗四首

3.首联中“破”“深”两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案:“破”字写出触目惊心之景色。“深”字写出满目凄然 之景。
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所展示的
画面,并解释诗句的含意。 答案: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 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 无法梳髻插簪。含意: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 国思家的情怀。
1.第一句中的“僵”和“卧”对表现陆游的爱国之心有什么作 用?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答案:“僵”“卧”说明陆游年事已高,早已不是为国效力的 年纪,但是他依然心怀国家,想为祖国尽一份力,表现了陆游
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2.“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答案: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
暗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国破家亡 况的危苦 惶恐滩 零丁洋 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境
4.诗歌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
解。 答案(示例):①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 捐躯的豪情壮志。②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 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映照千古。③这两句 诗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 民族气节。
1.作者名片 作者 评价 作品 文天祥 朝代 抗金民族英雄 《正气歌》《过零丁洋》等 南宋
2.译文
自己由于熟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 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 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自古 以来谁能永远不死?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赤诚的心用来光照史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第九课古诗四首

八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第九课古诗四首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同时展示了诗人闲适自得的 生活状态。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通过描绘静谧的春夜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以动衬静,通过山鸟的时鸣来反衬春夜的静谧,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 的意境。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00%
情感共鸣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分享与诗歌情感相似的个人感受 ,增进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80%
讨论成果展示
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讨 论成果,分享对诗歌情感表达的 见解。
角色扮演:演绎诗歌中的场景和人物
01
02
03
04
选择角色
学生自由选择诗歌中的角色, 如诗人、游子、思妇等,准备 扮演。
诗歌推荐
每位学生准备一首自己喜爱的诗歌作品,向全班 同学推荐。
分享理由
学生简要介绍所推荐诗歌的作者、背景、主题等 ,并阐述自己喜爱该诗的理由。
互动交流
其他同学可以就推荐的诗歌提出问题或发表看法 ,展开互动交流。
拓展阅读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推荐,提供相关的拓展阅读材 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
04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文学常识和修辞手法
文学常识
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包括押韵、平仄、对仗等;掌握古代 诗人的其他代表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
修辞手法
学习并掌握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体 会其在表达情感、描绘景物方面的作用。
意象运用和象征意义
意象运用
分析诗歌中具体意象的运用,如山水 、草木、风霜等自然景物,以及鸟兽 、虫鱼等动物形象,理解它们所营造 的氛围和表达的情感。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古诗四首》课件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古诗四首》课件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 课:《古诗
四首》课件
李商隐
夜雨寄北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
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诗人。

李商隐的诗歌艺术成就很高,特别是他的咏史诗和描写爱情的“无题”诗,影响很大。

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言绝句)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探究技巧○○○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

推荐2019最新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优质教案:第9课古诗四首

推荐2019最新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优质教案:第9课古诗四首

九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2、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背诵默写诗歌。

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法】生主师导展示【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春望》《泊秦淮》【预习导学】1.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

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2.作者链接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

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九 古诗四首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九 古诗四首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 者和谐地融合在起,描绘了一幅极其淡 雅的水边夜色,营造了柔和幽静、迷灯红酒绿之地。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乃亡国之音。说“商女”不 知亡国之恨而唱亡国之音,表面上是斥责 “商女”,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 死的颓靡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 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2年4月上午6时27分22.4.1506:27April 15, 2022
•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 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2年4月15日星期五6时27分15秒06: 27:1515 April 2022
这首诗刻画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是什么样的形象? 是怎样刻画这个形象的?
诗人是一位年迈古稀、僵卧在床但仍满怀雄心要 收复北方失地的英雄形象。直接描写僵卧在床听风雨的 形象,主要用形象的语言描写心理活动,表现其雄心壮 志。
请你结合对诗歌的理解,谈谈本诗的主旨。
这首诗以风雨为题,通过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联 系起来,表达了作者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 的强烈愿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 者在战火不断的情况下因消息隔绝久盼 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从而写出战火 不断时家信的珍贵,表现了诗人对家人 的思念之情。。
“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 对妻子儿女的强烈的思念。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9古诗四首word教案(8)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9古诗四首word教案(8)

第9课古诗四首主备人学科八上语文主备时间集体备课时间执教人课题执教班级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教学重点背诵默写诗歌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法诵读品味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时 2一次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检查课前积累。

1.导入语。

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岳母刺字”的故事吧。

虽然说古人“精忠报国”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他们那种把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视为最高使命的爱国主义情结,却滋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民族。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情感表达的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

今天我们学习的四首古诗正是在危难时期,中国士大夫阶层流露出的爱国主义的最强音。

2.学生活动: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

二、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四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1.范读: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

如对方不接受,则应竭力反驳。

注意:陈述理由或反驳意见要有依据。

提示:可查阅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探究诗中意境,体味真情实感。

[明确:《春望》抒发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泊秦淮》抒发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3.组织班级交流。

1)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

[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古诗四首
【课时速达标】
一、直接填空。

1.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2.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

3.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答案:1.感时花溅泪 2.夜泊秦淮近酒家 3.尚思为国戍轮台 4.山河破碎风飘絮
二、理解填空。

5.(2010·聊城模拟)杜甫《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

6.《泊秦淮》中批评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09·江苏中考)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9~15题。

(一)
9.在这首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人抒发了对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

10.“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词凝练,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11.根据上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者亲历了战乱,真切地体会到了与家人离别的伤感,用这种夸张的手法真实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连三月”可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

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12.对本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辛苦遭逢起一经”,说的是自从中了进士,担任起重要国事之后,就为国事辛苦奔波,
有无愧国家民族之意。

B.“身世浮沉雨打萍”是个比喻句,是说四年来没有一天安定,像雨中的浮萍,是承接“辛苦”一句的意思说的。

C.“惶恐滩头说惶恐”写的是在江西起兵奔赴浙江为解除
临时国都杭州被困时的惊恐心情的,有为国担忧的意思在内。

D.“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现在我已被元军扣留、囚禁,绝无生还之路,只有留下诗句,表达我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心,在史册上留名了。

【解析】选C。

“惶恐滩头说惶恐”写的是文天祥在江西起兵抗元后,曾兵败由惶恐滩退往福建境内,这里抒写了诗人忧虑不安的心情。

1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请说说句中运用比喻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诗中的“风飘絮”比喻当时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比喻自己的命运,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诗人表达的悲愤和痛苦心情即可。

答案:此处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凄凉之景,“风飘絮”比喻无可挽回的败局,“雨打萍”则是文天祥凄惨的政治生涯的写照。

抒发祖国即将沦亡,自己虽竭尽全力挽救,然而不幸被俘、无力回天的无限悲愤与痛苦的心情。

(三)
14.“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的意境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要抓住烟、水、月、沙这四种景物,从表现柔和、幽静的氛围来描述即可。

答案:“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营造了柔和幽静、迷蒙冷寂的气氛,造成了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15.诗中字面上批评商女,其真正意蕴有哪几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主题思想的理解能力,理解含意主要从商女、当时统治者、人民三方面分析蕴涵的意思即可。

答案:一是特指商女犹唱,感叹南朝陈之亡。

二是揭露座中那些欣赏亡国之音的达官显贵腐朽堕落,视国家命运于不顾的面目。

三是让人民从陈后主荒淫亡国联想到即将重蹈覆辙的晚唐王朝的命运。

【延伸提能力】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16~20题。

(四)(2009·上海中考)
16.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A.常年客居他乡
B.浊酒难以解忧
C.国家动荡不安
D.自身困苦多病
【解析】选B。

“常作客”写出了常年客居他乡。

“萧萧”、“滚滚”写出时局动荡。

“百年多
病”写出自身困苦多病。

17.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___________的画面,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境。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赏析能力。

第一空可从前四句中抓住“天高”、“鸟飞回”等词语来分析。

第二空要抓住“悲秋”、“苦恨”“潦倒”等词来体会诗人的悲凉心情。

答案:空阔浩渺愁苦悲凉
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的主旨的把握能力。

结合全诗可看出,诗人由眼前的凄凉景物想到了自己的境况,进而借用典故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答案:这首诗写了诗人壮志难酬而故国河山沦亡的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心。

19.诗中与《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20.“草合离宫转夕晖”中的“转”用词准确、精妙,请你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鉴赏能力。

解答此题主要从当时的景物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悲
愤和痛苦两方面来分析。

答案:诗人先是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进而与“孤云飘泊复何依”相照应,一个“转”字引发出诗人万里长江般的无限悲恨,无限怅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