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笔试部分经常考查的是算法复杂度、数据结构的概念、栈、二叉树的遍历、二分法查找,读者应对此部分进行重点学习。
详细重点学习知识点:1.算法的概念、算法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的概念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逻辑结构及物理结构的定义3.栈的定义及其运算、线性链表的存储方式4.树与二叉树的概念、二叉树的基本性质、完全二叉树的概念、二叉树的遍历5.二分查找法6.冒泡排序法考点1 算法的基本概念考试链接:考点1在笔试考试中考核的几率为30%,主要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了解算法中对数据的基本运算。
考点2 算法复杂度考试链接:考点2在笔试考试中,是一个经常考查的内容,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几率为70%,主要是以选择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重点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识记算法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的概念.疑难解答:算法的工作量用什么来计算?算法的工作量用算法所执行的基本运算次数来计算,而算法所执行的基本运算次数是问题规模的函数,即算法的工作量=f(n),其中n是问题的规模。
考点3 数据结构的定义考试链接:考点3在笔试考试中,是一个经常考查的内容,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几率为70%,主要是以选择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识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概念.考点4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考试链接:考点4在笔试考试中,虽然说不是考试经常考查的内容,但读者还是对此考点有所了解,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几率为,主要是以填空题出现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识记内容。
疑难解答:空的数据结构是线性结构还是非线性结构?一个空的数据结构究竟是属于线性结构还是属于非线性结构,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如果对该数据结构的算法是按线性结构的规则来处理的,则属于线性结构;否则属于非线性结构。
考点5 栈及其基本运算考试链接:考点5在笔试考试中,是一个必考的内容,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几率为100%,主要是以选择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重点掌握内容,读者应该掌握栈的运算.:栈是按照"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的原则组织数据,但是出栈方式有多种选择,在考题中经常考查各种不同的出栈方式。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要点总结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要点总结1.栈按先进后出的原则组织数据,所以入栈最早的最后出栈,而队列是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2.循环队列有队头和队尾两个指针,但是循环队列仍是线性结构的线性表。
在循环队列中只需要对头指针与队尾两个指针来共同反映队列中元素的动态变化情况。
3.当有序线性表为顺序存储时才能用二分法查找。
可以证明的是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在最坏的情况下二分法查找只需要比较log2n次,而顺序查找需要比较n次。
4.链式存储结构既可以针对线性结构也可以针对非线性结构。
链式存储结构中每个结点都由数据域与指针域两部分组成,增加了存储空间。
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一定是连续的,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不一定是连续的。
5.数据流图中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的是数据流,即沿箭头方向传送数据的通道一般在旁边标注数据流名。
程序流程图中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的是控制流。
6.在软件开发中,需求分析阶段可以使用的工具有数据流图DFD图,数据字典DD,判定树与判定表。
7.“对象”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标识唯一性,分类型,多态性,封装性,模块独立性好。
8.数据管理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其中最后一个阶段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逻辑性强,物理性少,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最好,一直占据数据库领域的主导地位。
9.自然链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
10.内存又称主存,是CPU能直接寻址的存储空间,由半导体器件制成。
内存的特点是存取速率快。
所以微机中访问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是内存。
11.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是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一种机器指令的集合。
它是计算机的设计者通过计算机的硬件结构赋予计算机的操作功能。
机器语言具有灵活,直接执行和速度快等特点。
12.1MB=1024KB=1024*1024B=220B13.Internet的四层结构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文档: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于计算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1)可行性。
针对实际问题而设计的算法,执行后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
(2)确定性。
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的定义,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
(3)有穷性。
算法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
(4)拥有足够的情报。
*:综上所述,所谓算法,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并且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且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可以用执行算法的过程中所需基本运算的执行次数来度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1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
(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2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型: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1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常见的非线性结构有树、二叉树和图等。
置是线性的。
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它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结点个数nn=0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
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
1.4 栈和队列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表示栈底。
栈的基本运算:(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变化。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优选3篇)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第1篇数据库(DB)特点:集成共享数据库系统(DBS):包含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管理的特点:集成性高共享性低冗余性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体系结构:三级模式(有利于保持数据的独立性包括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两级映射:外模式到概念模式概念模式到内模式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E-R模型:也成为实体联系模型,其三大基本概念有实体(矩形)、联系(菱形)、属性(椭圆形)联系类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关系模型:最常用用二维表来表示。
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包括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约束是数据库完整性的最基本要求,他要求关系中主键的属性值不能为空;参照完整性约束是关系之间相关联的基本约束,它要求关系不能引用不存在的元组;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由用户设置具体数据环境和应用环境的约束,它反映了具体应用数据的语义要求关系代数中最常用的运算xxx集合运算符和专门的关系运算符集合运算符:并∪交∩ 差 - 笛卡尔积 ×关系运算符:选择运算 \sigma 投影 \pi 连接运算⋈除运算(笛卡尔积的逆运算) ÷数据库的设计一般采用生命周期法,分为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四个阶段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考前三个(1)第一范式(1NF):数据库表中每一列的属性都不可再分(2)第二范式(2NF):首先满足第一范式,且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键(3)第三范式(3NF):满足第二范式,且消除非主属性对主键的传递依赖考试方式1.公共基础知识不单独考试,与其他二级科目组合在一起,作为二级科目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2.上机考试,10道单项选择题,占10分。
参考课程: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第2篇软件的定义:计算机软件是与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有关的程序、规程、规则及任何与之有关的文档和数据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机器可执行的——程序及有关数据二是机器不可执行的——与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使用等有关的文档软件工程的三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的生命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是计算机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多个层面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总结。
一、计算机基本原理计算机基本原理是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内部原理、数据表示与运算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我们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比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此外,我们还要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运算方式,例如二进制、十进制的转换,以及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运算。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中另一个重要的内容。
它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学习操作系统的知识,我们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三、办公软件办公软件是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的另一重要方面。
它主要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工具软件。
在学习办公软件时,我们需要熟悉各种常见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比如Microsoft Office套件中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
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满足日常办公的需求。
四、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是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网络基础知识,我们需要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协议,如IP地址、子网掩码、TCP/IP协议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网络安全和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以便能够保护我们的计算机和个人信息。
总结起来,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基本原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网络基础知识等多个方面。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二级公共根底知识总结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全然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那么,每一个规那么根基上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准许有多义性;〔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刻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刻的含义;〔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全然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操纵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计算工作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那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数据结构的全然全然概念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1〔2〔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1.3线性表及其前件;〔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结点个数n n=0。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全然特点:〔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
用bottom表示栈底。
栈的全然运算:〔1〕插进元素称为进栈运算;〔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3端〔队尾〕进进插进,而在另一端〔队头〕进行删除的线性表。
Rear指针指向队尾,front指〔1〕进队运算:从队尾插进一个元素;〔2〕退队运算:从队头删除一个元素。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
公共基础知识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1.1.1 算法的基本概念1、算法的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所谓算法,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并且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且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2、算法的基本要素(1)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基本的运算和操作: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2)算法的控制结构描述算法的工具:传统流程图、N-S结构化流程图、算法描述语言等一个算法一般都可以用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组合而成3、算法设计基本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本质上也属于归纳法,递推关系式往往是归纳的结果)、递归(基础也是归纳,分为直接递归和间接递归两种)、减半递推技术、回溯法(“试”)1.1.2 算法复杂度1、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算法的工作量用算法所执行的基本运算次数来度量,而算法所执行的基本运算次数是问题规模的函数算法的工作量=f(n),n是问题的规模两个n阶矩阵相乘所需要的基本运算(即两个实数的乘法)次数为n3,即计算工作量为n3,也就是时间复杂度为n3对于一个固定的规模,算法所执行的基本运算次数还可能与特定的输入有关——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分析算法的工作量:平均性态、最坏情况复杂性2、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如果额外空间量相对于问题规模来说是常数,则称该算法是原地工作的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尽量节省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所占用的计算机存储空间1.2.1 什么是数据结构无序表,只能用顺序查找对分查找只适用于有序表(在词典中查单词的方法类似于对分查找)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向量、矩阵、图书馆中的图书卡片目录……)在数据处理领域中,通常把数据元素之间这种固有的关系简单地用前后件关系(直接前驱与直接后继关系)来描述,前后件关系所表示的实际意义随具体对象的不同而不同1、数据的逻辑结构一个数据结构应包含以下两方面的信息:●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是指它们的逻辑关系,而与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位置无关)一个数据结构可以表示成:B=(D,R)D为数据元素的集合,R为D中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一般用二元组来表示)a与b是D中的两个数据,则二元组(a,b)表示a是b的前件,b是a的后件2、数据的存储结构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与它们的逻辑关系不一定是相同的,而且一般也不可能相同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根据需要可以表示成多种存储结构,常用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存储结构1.2.2 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在数据结构中,没有前件的结点称为根结点,没有后件的结点称为终端结点(叶子结点)数据结构中除了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的其他结点一般称为内部结点在对数据结构的处理过程中,不仅数据结构中的结点(即数据元素)个数在动态地变化,而且,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也有可能在动态地变化1.2.3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根据数据结构中各数据元素之间前后件关系的复杂程度,一般将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型: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如果一个非空的数据结构满足两个条件:●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则称该数据结构为线性结构。
【公共基础】二级公共基础总结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运算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1(2(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线性的。
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结点个数n n=0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
(完整word版)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1)(2(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结点个数nn=0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
(详见14-—16页)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 表示栈底。
栈的基本运算:(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循环队列:s=0表示队列空,s=1且front=rear表示队列满在链式存储结构中,存储数据结构的存储空间可以不连续,各数据结点的存储顺序与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不一致,而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指针域来确定的。
公共基础知识总结--二级考试必看
目录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2)1.1 算法 (2)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 (3)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4)1.4 栈和队列 (4)1.5 线性链表 p24 (5)1.6 树与二叉树 p31 (6)1.7 查找技术 (6)1.8 排序技术 (7)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 (7)2.1 程序设计设计方法和风格 (7)2.2 结构化程序设计 (7)2.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7)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 (8)3.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8)3.2 结构化分析方法 (9)3.3 结构化设计方法 (9)3.4 软件测试 (10)3.5 程序的调试 (10)第四章数据库应用 (10)4.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1)4.2 数据模型 (11)4.3关系代数 (12)4.4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12)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1.1.1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规定了解决某类问题所需的操作语句以及执行顺序使其能通过有限的指令语句,在一定时间内解决问题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1.算法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的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4)拥有足够的情报。
2.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通常,计算机可以以执行的基本操作是以指令的形式描述的。
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系统的指令系统。
(1)计算机系统中的基本运算和操作包括:算术运算+ - * /逻辑运算not and or关系运算< > ! =数据传输赋值输入与输出(2)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最全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基本要求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从E-R 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公共基础知识有10道选择题和5道填空题共三十分。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全国计算机二级MS Office公共基础知识要点
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 程序设计基础
1.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 结构化程序设计。 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
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 软件工程基础
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 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14
1.2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的定义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15
1.2.1 数据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数据集中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线性
树
(2)数据的存储结构 (3)各种数据结构的运算
图
16
(1)数据元素(Data Element)
在计算机中,算法是指
A) 加工方法
B) 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C) 排序方法
D) 查询方法
13
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A) 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 找出算法中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C) 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可靠性 D) 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算法的工作量大小和实现算法所需的存储单元多少分别称为算法 的 【1】 。
2、 公共基础知识有10道选择题和5道填空题。
学习方法
理解基本概念 多做练习 适当记忆一些名词 与所学的VFP\c\Access程序设计知识
结合起来,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1. 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9
1.1 算法
算法的基本特征: (1)可行性 (2)确定性 (3)有穷性 (4)输入和输出(拥有足够的情报)
19
B.非线性结构
①树形结构 例:全校学生档案管理的组织方式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基础归纳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基础归纳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严格定义操作顺序的一组规则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算法设计基本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半递推算法的复杂度---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执行算法所需的计算工作量空间复杂度---执行算法所需的内存空间数据结构——相关数据元素的集合。
如春、夏、秋、冬;18、 11、35、23、16……;父亲、儿子和女儿都是数据元素。
前件---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如父亲是儿子和女儿的前件后件---如儿子是父亲的后件结构---指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数据的逻辑结构指的是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管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位置如何数据的存储结构(物理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储空间的位置关系可能与逻辑关系不同。
根据数据结构中每个数据元素的前因和前因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数据结构可分为两类: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线性结构(线性表)---满足下列两个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和后件。
则称该数据结构为线性结构,否则为非线性结构。
线性表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数据结构。
其数据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其存储方法是顺序存储,如数组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其操作原则是“先进后出”,栈的运算有入栈、退栈、读栈顶元素队列---指在一端插入(称为队列尾部)并在另一端删除(称为队列头部)的线性表。
其操作规则为“先进先出”,其操作包括进入和离开队列。
树---是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结构,而且是层次结构,是倒立的大树,有根结点、父结点、子结点、叶子结点。
根结点在第一层,一个结点所拥有的后件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所有结点中最大的度称为树的度,树的最大层次称为树的深度。
二叉树-(1)非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节点(2)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树(左子树和右子树),其存储结构为链式。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完整版
计算机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完整版第1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
1 算法的复杂度1。
算法的基本概念利用计算机算法为计算机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实施某种算法.(1)算法的基本特征算法一般具有4个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2)算法的基本运算和操作算法的基本运算和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3)算法的3种基本控制结构算法的3种基本控制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4)算法基本设计方法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半递推技术、回溯法。
(5)指令系统所谓指令系统指的是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2。
算法复杂度算法复杂度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注意两者的区别,无混淆,见表1-1。
表1—1 算法复杂性名称描述时间复杂度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空间复杂度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1。
2 数据结构1。
2。
1 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1)数据结构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2)数据结构研究的3个方面①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②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③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2. 逻辑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描述,它可以用一个数据元素的集合和定义在此集合中的若干关系来表示。
数据的逻辑结构有两个要素:一是数据元素的集合,通常记为D;二是D上的关系,它反映了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通常记为R。
一个数据结构可以表示成:B=(D,R)其中,B表示数据结构.为了反映D中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一般用二元组来表示。
例如,如果把一年四季看作一个数据结构,则可表示成:B =(D,R)D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R ={(春季,夏季),(夏季,秋季),(秋季,冬季)}3. 存储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也称数据的物理结构).由于数据元素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可能与逻辑关系不同,因此,为了表示存放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前后件关系),在数据的存储结构中,不仅要存放各数据元素的信息,还需要存放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的信息。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1.算法的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
,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3.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4的设计方法。
5.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可以用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基本运算的执行次数来度量算法的工作量。
6.算法时间复杂度取决于问题的规模和待处理的数据的初态。
7.如果算法P调用另一个算法Q,而算法Q又调用算法P,8.工程上常用的分治法是减半递推技术910.如果查找的x一定在数组中,此时q=1,则A(n)=(n+1)/2。
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用顺序搜索法在长度为n的一维数组中查找值为x的元素,在平均的情况下需要检查数组中一半的元素。
如果已知需要查找的x有一半机会在数组中,此时q=1/2。
则A(n)=[(n+1)/4]+n/2=3n/4。
x不在数组中时,A(n)=n。
. 11.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for(int i=0;i<n;i++)for(int j=1;j<=m;j++)A[i][j]=0;语句的频度指的是该语句重复执行的次数,一个算法中所有语句的频度之和构成了该算法的运行时间。
本例中语句:A[i][j]=0;的频度是n*m,所以该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O(m*n).1213.一个递归的定义可以用递归过程求解,也可以用非递归过程求解,但单从运行时间来看,通常递归过程比非递归过程较慢。
14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1.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数据运算。
2.逻辑结构是数据元素间关系的描述,与所用的计算机无关3.数据的逻辑关系是指数据元素的关联。
4.数据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是数据项。
56.一般来说,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根据需要可以表示成多种存储结构,常用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7。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全)
1。
1 算法考点1算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机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实施某种算法,这种算法称为计算机算法。
算法(algorithm)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并且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同时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后终止.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它是指令的有限序列,其中每一条指令表示一个或多个操作。
1算法的基本特征(1)可行性(effectiveness):针对实际问题而设计的算法,执行后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2)确定性(definiteness):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有明确的定义,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和多义性。
(3)有穷性(finiteness):算法必需在有限时间内做完,即算法必需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4)拥有足够的情报:要使算法有效必需为算法提供足够的情报当算法拥有足够的情报时,此算法才最有效的;而当提供的情报不够时,算法可能无效。
2算法的基本要素(1)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每个算法实际上是按解题要求从环境能进行的所有操作中选择合适的操作所组成的一组指令序列.计算机可以执行的基本操作是以指令的形式描述的。
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系统的指令系统。
计算机程序就是按解题要求从计算机指令系统中选择合适的指令所组成的指令序列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基本的运算和操作有以下4类:①算术运算:主要包括加、减、乘、除等运算;②逻辑运算:主要包括“与"、“或”、“非"等运算;③关系运算:主要包括“大于”、“小于"、“等于"、“不等于”等运算;④数据传输:主要包括赋值、输入、输出等操作。
(2)算法的控制结构:一个算法的功能不仅仅取决于所选用的操作,而且还与各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有关。
算法中各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称为算法的控制结构.算法的控制结构给出了算法的基本框架,它不仅决定了算法中各操作的执行顺序,而且也直接反映了算法的设计是否符合结构化原则。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1. 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 数据库管理员(DBA) ,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DBS)的核心。 3. 数据管理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4.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数据的集成性,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数据独立性,数据统一管理与 控制。 数据库系统的内部结构体系:三级模式及二级映射。 三级模式:外部级模式,概念级模式,内部级模式。 二级映射:外部级到概念级的映射,概念级到内部级的映射。 概念模式: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它处于中层,反映了 设计者的数据全局逻辑要求。 9. 外模式:是每个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每个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它处于最外层,反映了每个用 户对数据的要求,也称为用户模式或子模式。 10. 内模式:它处于最底层,反映了数据在计算机物理结构中的实际存储形式,也称为物理模式。 5. 6. 7. 8. 11. 数据模型:按不同的应用层次分成三种(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 。 12. E-R 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概念模型。该模型将现实世界的要求转化为实体、属性、联系等几个概念。 13. 联系:一对一的联系(例如,学校和校长) ,一对多的联系(例如,学生和宿舍房间) ,多对多(例如, 学生和可选课程,学生和老师)的联系。 14. E-R 模型的图示法: 实体集, 属性, 联系。 15. 数据库模型:层次模型(树形结构) ,网状模型(网状结构) ,关系模型(二维表结构) 。 16. 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 17. 二维表一般满足的 7 个性质:元组个数有限性,元组的惟一性,元组的次序无关性,元组分量的原子 性,属性名的惟一性,属性名的次序无关性,分量值域的同一性。 18. 关系的“键”或“码” :具有标识元组、建立元组间联系等重要作用。 19. 在二维表中,凡能惟一标识元组的最小属性集称为该表的键或码。 20. 二维表中可能有若干个键,它们称为该表的候选键。选取其中一个作为用户使用的键,称为主键。 21. 关系模式支持子模式。关系子模式也是二维表结构,称为视图。 22. 关系操纵:包括四种查询、增加、删除、修改。 23. 关系中的数据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24. 25. 26. 27. 关系代数中,关系模型的基本运算:插入(R∪S) 、删除(R-S) 、修改((R-S)∪S’)、查询。 查询的三个操作:投影,选择,笛卡尔积(R×S). 关系代数中的扩充运算:交运算,除运算,连接与自然连接运算。 最常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自然连接,并运算,差运算,交运算。 (要求会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运算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1(2(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线性的。
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结点个数n n=0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
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
(详见14--16页)1.4 栈和队列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
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表示栈底。
栈的基本运算:(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变化。
向队尾,front指针指向队头。
队列运算包括(1)入队运算:从队尾插入一个元素;(2)退队运算:从队头删除一个元素。
循环队列:s=0表示队列空,s=1且front=rear表示队列满1.5 线性链表用于指向前一个或后一个结点。
在链式存储结构中,存储数据结构的存储空间可以不连续,各数据结点的存储顺序与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不一致,而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指针域来确定的。
链式存储方式即可用于表示线性结构,也可用于表示非线性结构。
线性链表,HEAD称为头指针,HEAD=NULL(或0)Llink)Rlink)指向后件结点。
线性链表的基本运算:查找、插入、删除。
1.6 树与二叉树树是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结构,所有元素之间具有明显的层次特性。
在树结构中,每一个结点只有一个前件,称为父结点,没有前件的结点只有一个,称为树的根结点,简称树的根。
每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后件,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
没有后件的结点称为叶子结点。
在树结构中,一个结点所拥有的后件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所有结点中最大的度称为树的度。
树的最大层次称为树的深度。
为该结点的左子树与右子树。
二叉树的基本性质:(1)在二叉树的第k层上,最多有2k-1(k≥1)个结点;(2)深度为m的二叉树最多有2m-1个结点;(3)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4)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其深度至少为[log2n]+1,其中[log2n]表示取log2n的整数部分;(5)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2n]+1;(6)设完全二叉树共有n个结点。
如果从根结点开始,按层序(每一层从左到右)用自然数1,2,….n给结点进行编号(k=1,2….n),有以下结论:①若k=1,则该结点为根结点,它没有父结点;若k>1,则该结点的父结点编号为INT(k/2);②若2k≤n,则编号为k的结点的左子结点编号为2k;否则该结点无左子结点(也无右子结点);③若2k+1≤n,则编号为k的结点的右子结点编号为2k+1;否则该结点无右子结点。
为m的满二叉树有2m-1个结点。
若干结点。
二叉树的遍历:顺序查找的使用情况:(1)线性表为无序表;(2)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次。
1.8 排序技术排序是指将一个无序序列整理成按值非递减顺序排列的有序序列。
交换类排序法:(1)冒泡排序法,需要比较的次数为(2)快速排序法。
插入类排序法:(1)简单插入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2)希尔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选择类排序法:(1)简单选择排序法, 最坏情况需要(2)堆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2.1 程序设计设计方法和风格如何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1、源程序文档化;2、数据说明的方法;3、语句的结构;4、输入和输出。
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和特点:(1)顺序结构:一种简单的程序设计,最基本、最常用的结构;(2)选择结构:又称分支结构,包括简单选择和多分支选择结构,可根据条件,判断应该选择哪一条分支来执行相应的语句序列;(3)循环结构:可根据给定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复执行某一相同程序段。
2.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以60年代末挪威奥斯陆大学和挪威计算机中心研制的SIMULA语言为标志。
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2)稳定性好;(3)可重用性好;(4)易于开发大型软件产品;(5)可维护性好。
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的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由一组表示其静态特征的属性和它可执行的一组操作组成。
对象的基本特点:(1)标识惟一性;(2)分类性;(3)多态性;(4)封装性;(5)模块独立性好。
例。
消息的组成包括(1)接收消息的对象的名称;(2)消息标识符,也称消息名;(3)零个或多个参数。
继承分单继承和多重继承。
单继承指一个类只允许有一个父类,多重继承指一个类允许有多个父类。
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3.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的特点包括:(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3)软件在运行、使用期间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4)软件的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这导致了软件移植的问题;(5)软件复杂性高,成本昂贵;(6)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
软件按功能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成本、质量、生产率等问题。
序。
软件工程过程是把软件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包含4种基本活动:(1)P——软件规格说明;(2)D——软件开发;(3)C——软件确认;(4)A——软件演进。
(1)可行性研究与计划制定;(2)需求分析;(3)软件设计;(4)软件实现;(5)软件测试;(6)运行和维护。
软件工程的目标和与原则:目标: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且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基本目标:付出较低的开发成本;达到要求的软件功能;取得较好的软件性能;开发软件易于移植;需要较低的费用;能按时完成开发,及时交付使用。
基本原则:抽象、信息隐蔽、模块化、局部化、确定性、一致性、完备性和可验证性。
软件管理学包括人员组织、进度安排、质量保证、配置管理、项目计划等。
软件工程原则包括抽象、信息隐蔽、模块化、局部化、确定性、一致性、完备性和可验证性。
3.2 结构化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实质:着眼于数据流,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以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工具,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结构化分析的常用工具数据流图: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工具,是需求理解的逻辑模型的图形表示,它直接支持系统功能建模。
数据字典:对所有与系统相关的数据元素的一个有组织的列表,以及精确的、严格的定义,使得用户和系统分析员对于输入、输出、存储成分和中间计算结果有共同的理解。
判定树:从问题定义的文字描述中分清哪些是判定的条件,哪些是判定的结论,根据描述材料中的连接词找出判定条件之间的从属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根据它们构造判定树。
判定表:与判定树相似,当数据流图中的加工要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取值,即完成该加工的一组动作是由于某一组条件取值的组合而引发的,使用判定表描述比较适宜。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特点:(1)正确性;(2)无岐义性;(3)完整性;(4)可验证性;(5)一致性;(6)可理解性;(7)可追踪性。
3.3 结构化设计方法结构设计: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
数据设计:将分析时创建的模型转化为数据结构的定义。
接口设计:描述软件内部、软件和协作系统之间以及软件与人之间如何通信。
过程设计:把系统结构部件转换成软件的过程描述。
软件设计的一般过程:软件设计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先进行高层次的结构设计;后进行低层次的过程设计;穿插进行数据设计和接口设计。
软件概要设计的基本任务是:(1)设计软件系统结构;(2)数据结构及数据库设计;(3)编写概要设计文档;(4)概要设计文档评审。
模块用一个矩形表示,箭头表示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在结构图中还可以用带注释的箭头表示模块调用过程中来回传递的信息。
还可用带实心圆的箭头表示传递的是控制信息,空心圆箭心表示传递的是数据。
结构图的基本形式:基本形式、顺序形式、重复形式、选择形式。
变换型系统结构图由输入、中心变换、输出三部分组成。
事务型数据流的特点是:接受一项事务,根据事务处理的特点和性质,选择分派一个适当的处理单元,然后给出结果。
详细设计:是为软件结构图中的每一个模块确定实现算法和局部数据结构,用某种选定的表达工具表示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细节。
常见的过程设计工具有:图形工具(程序流程图)、表格工具(判定表)、语言工具(PDL)。
3.4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定义: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定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软件测试的目的: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静态测试包括代码检查、静态结构分析、代码质量度量。
不实际运行软件,主要通过人工进行。
动态测试:是基本计算机的测试,主要包括白盒测试方法和黑盒测试方法。
CAO作的验证。
主要方法有逻辑覆盖、基本基路径测试。
初始化和终止条件错,用于软件确认。
主要方法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