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

合集下载

认识省内区域认识跨

认识省内区域认识跨
密 性、社会文化同源性等特点。
省内区域的重要性
经济协同发展
省内区域作为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通过优化资源 配置和产业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社会文化交融
省内区域的社会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助于形成共同 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增强地区凝聚力。
生态环境保护
交通与物流的发展使得省内区域 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促进了产 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形成,提高了
产业竞争力。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交通与物流的发展为居民提供了 更加便捷、快速、安全的交通和 物流服务,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
量。
04
省内区域的文化与教育
省内区域的文化特色
方言与习俗
每个省内区域都有独特的方言和习俗,这些方言和习俗反映了当地 人民的历史、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传承优秀文化
通过跨省内区域合作,可以共同保护和传承各地 的优秀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3
促进文化旅游
跨省内区域合作可以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推动 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提升旅游品质。
提升旅游品质与形象
优化旅游线路
通过跨省内区域合作,可以优化旅游线路设计,打造具有地方特 色的精品旅游线路,提高旅游吸引力。
增强当地人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02
教育水平
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省内区域的教育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有
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03
社会进步
文化与教育的繁荣有助于促进省内区域的社会进步,提高当地人民的文
明程度和综合素质,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05
省内区域的旅游资源
省内区域的自然景观
铁路交通
省内区域铁路网发达,拥有多条干线铁 路和支线铁路,连接着省内各大城市和 县镇,为客货运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复习导学案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一、自主学习 重点看图7.1 快速完成导学案中的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位置 珠江三角洲位于 省的东南部, 江下游 ,毗邻 被称为我国的 “ ”区位因素:毗邻 ,与 隔海相望,珠江三角洲地区 海陆交通便利。

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人文因素:是著名的 有利于吸引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改革开放的前沿 政策因素: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国家给与 的政策优惠。

1980年,位于在珠江三角洲的 、 被设为经济特区。

开放历程 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州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至此形成了包括 、 、 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紧邻 ,可就近接受 , 发展外向型经济最有利条件 引进大量外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信 息。

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加工制造业 电子通讯设备 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及主要产业部门 电器 及 制造 外向型的经济贸易:产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到 、 、欧洲、非洲 、 等地区,珠江三角州地区与港澳的合作模式: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的带动作用及原因(P53活动1 图7.5) 外向型经济带来的问题: 、 、珠江三角洲 和辽中南地区的比较:珠江三角洲 辽中南地区主要工业部门 主要工业中心 主要产业所依托的地理条件城镇发展的原因 发展,带动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得珠江三角州地区的农业用地变成了非农业用地城镇的发展 城镇化的表现城镇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为70%,而我国不到40%,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二、巩固训练1、我国目前有5个经济特区,其中完全不在珠江三角州地区的是( ) ①海南 ②深圳 ③珠海 ④厦门 ⑤汕头A 、①② 、B ③④C 、③④⑤ 、D ①④⑤2、决定珠江三角洲外资来源的主要因素是( )A 、地理位置B 、国家政策C 、自然风光好D 、气候暖热 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糖料作物和粮食作物是( )A 、甜菜 水稻B 、甘蔗 小麦C 、甘蔗 水稻D 、甜菜 小麦 4、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 A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 、气候宜人 风调雨顺 C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D 、毗邻港澳和东南亚 5、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地的性质( )A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B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 、全国最大的中重工业基地 C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6、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沪宁杭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 、以轻工业为主B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C 临近海洋D 临近东南压7、珠江三角州地区能源比较缺乏,为了解决珠江三角洲电力不足的问题,我国采取了修多措施,主要措施有( )A 、西电东输 建核电站B 、修建青藏铁路 修建三峡工程C 、北煤南运 西电东输 C 、西气东输 修建青藏铁路8.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优势( )A.著名的侨乡,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华人投资B.著名的鱼米之乡,工业原料丰富C.是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工业原料丰富D.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而且劳动力价格低廉 9.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工业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产业结构是( ) A.以冶金工业为主 B.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C.以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主D.以需要劳动力多的加工制造业为主8、【2010江苏 南京 中考 】(6分)读图6回答: (1)香港由________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 半岛、正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知识点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1.(2010·湖北武汉)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的说法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以旅游业为主B.西双版纳的发展以外向型经济为主C.两个区域都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D.两个区域的经济在我国同属于东部发达地区【答案】选C2.(2009·广东东莞)广州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濒临海洋,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答案】选C。

3.(2009·湖南益阳)关于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南大门”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B.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优势是有丰富的矿产资源C.辽中南地区利用人才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辽中南地区大量吸收海外华人投资【解析】选A。

此题考查了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南大门”的地理位置优势,大量吸收海外华人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辽中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不同的是这里矿产资源贫乏,辽中南地区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等优势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正确4.(2009·江苏淮安)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和全国人均GDP增长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看出198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速度,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优势条件是()A.成本较高的劳动力资源 B.紧邻港澳的地理位置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发达的重工业(2)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是()A.外向型经济B.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C.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D.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答案】(1)选B,(2)选A。

5.(2009·辽宁葫芦岛)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双项选择)A.劳动力资源不足B.“三废”污染加重C.饥饿贫困D.大片良田被占用【答案】选B. D。

中图版初中地理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认识省内区域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中图版初中地理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认识省内区域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6.珠江三角洲隶属的省份是 (A ) A广东省 B 广西壮族自治区 C 海南省 D 福建省 7.珠江三角洲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B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8.决定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是 ( A ) A 地理位置 B 国家政策 C 自然条件 D 气候暖热
地理位置对交通的影响:
至日本、 美国
京 广 线 京 九 线
至新加坡、欧洲
至菲律宾、 澳大利亚
全国著名的侨乡:
霍英东 李嘉成
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海陆交通、又是著名 的侨乡。
二、快速发展的经济:
外 向 型 经 济
优越条件
吸引外资 投资办厂 外销产品
(地理位置优越、廉价的劳动力、土 地成本低、改革开放政策) (资金、技术设备、经营 管理经验、现代化信息) (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 (通过港澳,出口至世界各地)
2.纬度位置:
热带、亚热带 湿 润 地 区
北回归线
水热条件好,对农业生产有利。
3.海陆位置:
广东的东南部,珠 江下游,面临广阔 的海洋。 太 平 洋
南海
4.相对位置: A
B
C
港澳。 位于广东省 ______的东南部,毗邻____
4.相对位置:
与东南亚 ______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 “南大门 ______”
拓展题:
搜集珠江三角洲在改革开放后取
得的巨大成就方面的资料,并想 想该区取得成就的原因还有哪些?
精彩回顾
邓小平南巡
邓小平南巡
1992年
深 圳
广州
广州 中 山
珠三角规划发展方向
港珠澳大桥 城镇轻轨
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

认识省内区域

认识省内区域

珠 江 三 角 洲 的“前店后厂”。 、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 前店后厂” 前店后厂 (1)“前店”指港澳地区 ) 前店”
(2)“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 后厂”
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3、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可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发展
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
西双版纳
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 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
1、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带动了经济的快速 、 发展,你知道济宁市有那些旅游资源吗? 发展,你知道济宁市有那些旅游资源吗?如 何发挥其优势呢? 何发挥其优势呢? 2、外向型经济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起着 、 极大的促进作用, 极大的促进作用,你能对黄屯的经济发展献 计献策吗? 计献策吗?
认识省内区域
课标要求
1、掌握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的 、 位置及自然特点; 位置及自然特点; 2、结合珠江三角洲,说明外向型 、结合珠江三角洲, 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理解旅游业作为西双版纳的支 、 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柱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知识点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1.对外开放的前沿(1)位置: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本区有两条南北大动脉京广线和京九线。

(记重点图P50图7.1)(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道众多。

(3)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4)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①区位因素(地利)--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

②人文因素(人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是侨乡,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法。

③政策因素(天时)--国家制定了特殊的经济政策。

(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

2.外向型的经济(1)贸易:产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2)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分工合作模式--“前店后厂”。

“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3)主要产业:纺织、服装、电子及通信、电子机械、器材、玩具制造业等。

(4)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经济特色和条件的差异:P54活动3。

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1.自然地理概况: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境内,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于热带季风气侯,地形属于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属于南方地区。

(P57图7.10 )2.丰富的旅游资源:(1)热带雨林景观(植物、动物):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

“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通过58和59页的图7.11和7.12了解本区的动植物景观)(2)少数民族风情:本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傣族的泼水节、佛教建筑群、竹楼、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菠萝饭和竹筒饭……。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pp98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pp98

傣 锦
孔雀舞
象脚鼓舞
双版纳各族人民自古与竹有缘,人们种竹吃笋,又以竹建房盖屋、 编桌、做凳,用竹作匙、作盆、作锅烧茶煮饭。竹筒饭,就是人们 用竹煮制的风味食品。 竹筒饭,分为普通竹筒饭、香竹糯米饭两种。普通的竹筒饭, 哈尼、拉祜、布朗、基诺族群众都常煮食。人们上山劳动或外出狩 猎时,常砍下一节鲜竹将米装进其中,加上适量泉水,放在火塘上 烧煮。等米饭煮熟后,将竹筒带饭砍成两半,或四半,各端一半食 用。那竹节不仅代替了锅,也代替了碗。煮得好的竹筒饭,米饭软 而适口,还带有一股特殊的香气,别具一番风味。 香竹糯米饭,傣语称为“考澜”,又称为埋考澜,即糯米香竹 煮制。和以煮饭的糯米香竹,应是幼嫩之竹。这种竹子一般只有酒 杯般粗,竹节约长40余公分。做饭时,只需将新鲜竹节砍下,将优 质糯米装入竹节,加水浸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塞 住筒口,放在火塘内用文火烧烤,或置于烤炉上烘烤,将水煮干, 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或地板上,轻敲上遍,剥去竹筒的薄皮,便 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其外包裹着一层雪白的糯米香竹竹瓤,用 手握而不会粘手,可随意分段食用。 用糯米香竹煮制的糯米饭,方便携带,在10小时内不会变硬返生,
欢乐的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民族节日较 多,其中4月中旬举行的 “泼水节”,是最盛大 的节日,是傣家人最欢 乐的日子。这一天人们 身着节日的盛装,相互 泼水,相互嬉戏,传递 真诚的祝福。内容丰富 多采,热闹非凡。欢乐 的“圣水”把傣家人一 年的烦恼和忧伤冲洗得 干干净净。
的入做竹 甘竹饭子 蔗节时一 叶,,般 塞加只只 住水需有 或 筒浸将酒 置 口泡新杯 于 ,若鲜般 烤 放干竹粗 炉 在小节, 上 火时砍竹 烘 塘,下节 烤 内用,约 , 用芭将长 文蕉优 火叶质余 烧或糯公 烤干米分 ,净装。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本章测试(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本章测试(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同步训练
一、填空题
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部,国家特殊的政策,成为我国发展最早发展经济的地区之一,而且与港澳地区形成了“”式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模式。

2.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外,我国原始保存最完整的地方,这里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的、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人们形象地把这里称作“”。

3.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和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首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 B.南方地区 C.西双版纳 D.黄土高原2.可以看到“独木成林”自然景观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西双版纳
C.黄土高原 D.长江沿岸
3.傣族聚居在云南南部,住竹楼,着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 ( ) A.炎热气候 B.干旱环境 C.地表崎岖 D.多雨的气候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东南外向形前店后厂
2.热带雨林亚洲象绿孔雀
3.电子日用消费品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的(精选14篇)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的(精选14篇)

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的(精选14篇)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的第1篇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一节面向海洋的与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一、自然概况: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高温多雨,冬温暖湿润)利于农业生产,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甘蔗);农业生产特色——基塘农业。

地形:较低平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河流:珠江为主,由东、北、西向南边流自然灾害:夏季多台风、暴雨、洪涝;冬季容易出现咸潮对外开放的前沿:①区位因素:毗邻港澳、近东南亚;沿海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

②人文因素:多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实行“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二、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为主外向型经济: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文化水平的提高。

初期: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后期:极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品消费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发展的的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劳动力充足。

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本区和港澳地区各自发展经济的优势是什么?珠江三角洲:资源、劳动力、较低的地租(但此优势将会随着本区经济发展而消失,故必须要进行调整,努力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如IT业等)港澳:资金、技术、人才、对外贸易型经济(特别是香港为自由贸易港)产品出口地区:(大洲)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国家)美国、台湾、香港等三、城镇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越高。

八下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

八下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
屏幕打出二、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课本P52“图7.4外向型经济一例”举例说明外向型经济概念。
了解认识通过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一图,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最后有利的条件是临近港、澳、台,所以才能优先获得港、澳、台的资金支持。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说说珠江三角洲的轻工业产品。
第二课时
板书三、城镇的发展
媒体播放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和现在的深圳景观图片。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注意土地利用方式的前后变化。
学生回答前者农田广阔,后者建筑密集。
提出问题这些变化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改革开放;独特的位置和优越的交通等……
继续追问建筑都用来干什么的?
学生回答工厂、居民、办公等。
承转过渡大量的农民用地变成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用地会对环境及人类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
板书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学生回答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归纳过渡珠江三角洲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请同学们利用地图分析讨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强调位置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播放一段关于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录像,为学生提供关于该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感性材料。
师生交流南下的民工在珠江三角洲主要从事哪些职业?
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业。
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行业。பைடு நூலகம்
拓展延伸请同学们结合镇江地区的实际情况。
1、简要说说城镇化的进程和成果,思考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
2、对外来民工对家乡建设中所作的贡献和出现负面影响进行客观分析。
布置作业填充图册P17、18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单元复习课件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单元复习课件
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说明了旅游业在西双版纳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占了一定的比重。
3、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4、根据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 4、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西双版纳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以_______族为主体
港澳地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4%,台湾地区3%,其他23% )
台湾地区
(1)从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
其他
的外资最主要来源地_港_澳_地_区_。
它吸引外资的的有利条件是
靠近港澳地区和东南亚,是我国著名的侨乡, 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经济发达, 具有对外开放的 传统。
(2)这里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_港__澳____贸易渠道, 出口至_东_南_亚_、_欧_洲___、非洲、美洲、大洋洲等 地区,赚取了大量的 ,使该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 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3)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_前_店_后_厂 ___”为基本模式。
2、人文因素:
(1)珠江三角洲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 放的 传统。 (2)是全国的重点侨乡之一,他们与家乡的人民同 根同宗,习俗相同,语言相通。
3、 因素: 珠江三角洲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体系。
读“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
示意图,回答
(课本第52页插图中可以看出:港澳地区
( D )4、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与香港、澳门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 基本模式 B.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 产出口基地之一 C.珠江三角洲外企多由港商 ,管理人员、产品的样品来 自香港 D.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区 ( )5、珠江三角洲外资的最主要来源地是: A.台湾地区 B.港澳地区 C.东南亚 D. 6、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带动作用,珠江三角洲 的人B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____全国平均水平。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的期末复习总结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的期末复习总结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的期末复习总结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对外开放的前沿:①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开展;②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对外开放,优先开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外向型经济: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开展到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开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开展和城镇文化水平的提高。

开展的的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变化。

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构造发生重在变化位置: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景观:由于受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北影响,西双版纳形成了原始的热带林景观:高大的望天树、板状根、绞杀、独木成林,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等。

1、热带动植物王国;2、人文旅游资源: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民族在这里合睦相处,他造并保存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傣族的泼水节等。

3、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旅游业下滑的原因:①周边景点增多;②本地景点分散;③不法商贩缺德;④生态环境压力大;⑤景点大同小异。

重振对策:①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②要贯彻可持续开展战略。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珠三角与辽中南经济的比较
地区 主要产业部门 发展产业所依托的地理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外开放 的优惠政策;著名的侨乡 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 便利的铁路和海运;一定的 工业基础和技术条件
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玩具制造 珠三角 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
煤炭、石油、钢铁、机械、化 辽中南 学、造船、电子等
2、丰富的 旅游资源
3、西双版纳是我国除海南省外,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 完整的地方,雨林植被种类繁多。
思考1:为什么西双版纳大力发展旅游业?
1、国家政策的支持、得天独厚的位置和资源优势, 迅速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2、建成国家旅游景区: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 族园、野象谷等; 3、带动相关部门(如交通运输业、商业等)的发 展,增加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外向型经济的利与弊: 赚取外汇,提高国际贸易水平;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 利:
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土地紧缺、劳动力成本上涨、市场狭小、人才储备不 弊:
足、对外资的吸引力减弱。外商投资点转向长三角。
(三)城镇的发展
1、成因: 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作用,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2、城镇化的主要表现: 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城镇数量和 规模的扩张。 3、问题: 劳动力短缺,出现汹涌的“民工潮”。带来一 系列环境问题和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深 圳 珠 海 广州 1985年,整个珠江三 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 经济开放区”。
(二)经济特征
1、外资主要来源地: 港澳地区 2、经济特点: 外向型经济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其紧邻港澳的 地理位置,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 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 玩具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 制造业等。 3、出口地区:主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课例分析(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能够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可以在地图上准确找出并填写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地理位置和地理名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状况,认识到党改革开放的正确性,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读图分析出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势、政策的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即“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三、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视频,PPT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珠江三角洲——探索模式试验区(视频播放前,教师先做引导,让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初步感受并了解珠江三角洲的概况及现在面临的问题,为珠江三角洲这一节的课的讲授做铺垫)板书: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初谈我见】师:根据刚刚你们的所看所闻所感,或者结合你曾旅游实际见过或者通过网络见过的珠江三角洲,谈谈你(心目中)印象中的珠江三角洲是什么样?生:从交通、经济等分析师:那与我们扬州相比,两者存在的差异性呢?生:(提示轻工业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探索差异性)师点拨:对学生发言加以激励评价后,总结:结合我们先前所学的知识,我们的初步认识应该是:珠三角是我国的四大工业区之一,全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

主要以纺织业、电子设备加工等为主导产业,再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所见所闻,我们也应该知道其地区交通便利,工业发达,经济发展尤为迅速,且被称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在具体讨论原因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下,“珠江三角洲”的范围是?板书:对外开放的前沿【知识储备】师展示讲解三角洲图片并引导学生在珠三角区域图中具体用电子白板强调画出其实际这节课所要研究的范围,明确为狭义的珠江三角洲。

三角洲:是指河口地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等发展形成的冲击平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珠江三角洲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
3.知道三角洲、城镇化等概念含义。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
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状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
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

(二)教学难点
1.“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
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方法
读图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等。

四、教具准备
有关图片
五、课时安排
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请到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过或从电视上看过该区新闻或专题报道的同学谈谈他(她)对那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所见所闻。

在学生对所学知识具备初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带着问题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

正是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它才成为我国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

板书: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讲授新课]
设疑思考:人们说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
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那么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读图观察:读彩图7.1,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理位置后,分析上述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