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省内区域
认识省内区域认识跨
省内区域的重要性
经济协同发展
省内区域作为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通过优化资源 配置和产业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社会文化交融
省内区域的社会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助于形成共同 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增强地区凝聚力。
生态环境保护
交通与物流的发展使得省内区域 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促进了产 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形成,提高了
产业竞争力。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交通与物流的发展为居民提供了 更加便捷、快速、安全的交通和 物流服务,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
量。
04
省内区域的文化与教育
省内区域的文化特色
方言与习俗
每个省内区域都有独特的方言和习俗,这些方言和习俗反映了当地 人民的历史、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传承优秀文化
通过跨省内区域合作,可以共同保护和传承各地 的优秀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3
促进文化旅游
跨省内区域合作可以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推动 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提升旅游品质。
提升旅游品质与形象
优化旅游线路
通过跨省内区域合作,可以优化旅游线路设计,打造具有地方特 色的精品旅游线路,提高旅游吸引力。
增强当地人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02
教育水平
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省内区域的教育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有
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03
社会进步
文化与教育的繁荣有助于促进省内区域的社会进步,提高当地人民的文
明程度和综合素质,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05
省内区域的旅游资源
省内区域的自然景观
铁路交通
省内区域铁路网发达,拥有多条干线铁 路和支线铁路,连接着省内各大城市和 县镇,为客货运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认识省内区域PPT教学课件
二、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 (1)作用:计时仪器,每隔0.02 s打一次点. (2)工作条件 电磁打点计时器:6 V以下交流 电源电火花计时器:220 V交流电源 (3)纸带上点的意义: ①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②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2.利用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0._1_s. (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____0._80_m/s2,方向___A_→_B_(填A→B或
B→A). (3)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___0_.3_2_m/s,方
向___B_→_A_(填A→B或B→A).
疑 难 精 讲 名师解疑·能力备考
2、外向型经济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起着 极大的促进作用,你能对黄屯的经济发展献 计献策吗?
§1.4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知 识 精 要 高效梳理·知识备考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3.会利用纸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 电路,如图所示.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绳的另一端挂上 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纸带要放在复写纸下 面),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 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5.一般要测出六段位移x1、x2、x3、x4、x5、x6. 6.根据测量结果,利用“实验原理”中给出的公式算出加速度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复习导学案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一、自主学习 重点看图7.1 快速完成导学案中的知识归纳知识归纳位置 珠江三角洲位于 省的东南部, 江下游 ,毗邻 被称为我国的 “ ”区位因素:毗邻 ,与 隔海相望,珠江三角洲地区 海陆交通便利。
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人文因素:是著名的 有利于吸引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改革开放的前沿 政策因素: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国家给与 的政策优惠。
1980年,位于在珠江三角洲的 、 被设为经济特区。
开放历程 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州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至此形成了包括 、 、 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紧邻 ,可就近接受 , 发展外向型经济最有利条件 引进大量外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信 息。
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加工制造业 电子通讯设备 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及主要产业部门 电器 及 制造 外向型的经济贸易:产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到 、 、欧洲、非洲 、 等地区,珠江三角州地区与港澳的合作模式: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的带动作用及原因(P53活动1 图7.5) 外向型经济带来的问题: 、 、珠江三角洲 和辽中南地区的比较:珠江三角洲 辽中南地区主要工业部门 主要工业中心 主要产业所依托的地理条件城镇发展的原因 发展,带动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得珠江三角州地区的农业用地变成了非农业用地城镇的发展 城镇化的表现城镇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为70%,而我国不到40%,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二、巩固训练1、我国目前有5个经济特区,其中完全不在珠江三角州地区的是( ) ①海南 ②深圳 ③珠海 ④厦门 ⑤汕头A 、①② 、B ③④C 、③④⑤ 、D ①④⑤2、决定珠江三角洲外资来源的主要因素是( )A 、地理位置B 、国家政策C 、自然风光好D 、气候暖热 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糖料作物和粮食作物是( )A 、甜菜 水稻B 、甘蔗 小麦C 、甘蔗 水稻D 、甜菜 小麦 4、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 A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 、气候宜人 风调雨顺 C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D 、毗邻港澳和东南亚 5、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地的性质( )A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B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 、全国最大的中重工业基地 C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6、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沪宁杭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 、以轻工业为主B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C 临近海洋D 临近东南压7、珠江三角州地区能源比较缺乏,为了解决珠江三角洲电力不足的问题,我国采取了修多措施,主要措施有( )A 、西电东输 建核电站B 、修建青藏铁路 修建三峡工程C 、北煤南运 西电东输 C 、西气东输 修建青藏铁路8.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优势( )A.著名的侨乡,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华人投资B.著名的鱼米之乡,工业原料丰富C.是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工业原料丰富D.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而且劳动力价格低廉 9.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工业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产业结构是( ) A.以冶金工业为主 B.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C.以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主D.以需要劳动力多的加工制造业为主8、【2010江苏 南京 中考 】(6分)读图6回答: (1)香港由________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 半岛、正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知识点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1.(2010·湖北武汉)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的说法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以旅游业为主B.西双版纳的发展以外向型经济为主C.两个区域都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D.两个区域的经济在我国同属于东部发达地区【答案】选C2.(2009·广东东莞)广州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濒临海洋,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答案】选C。
3.(2009·湖南益阳)关于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南大门”的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B.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优势是有丰富的矿产资源C.辽中南地区利用人才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辽中南地区大量吸收海外华人投资【解析】选A。
此题考查了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南大门”的地理位置优势,大量吸收海外华人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辽中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不同的是这里矿产资源贫乏,辽中南地区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等优势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正确4.(2009·江苏淮安)下图是珠江三角洲和全国人均GDP增长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看出1985年以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速度,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优势条件是()A.成本较高的劳动力资源 B.紧邻港澳的地理位置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发达的重工业(2)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是()A.外向型经济B.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C.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D.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答案】(1)选B,(2)选A。
5.(2009·辽宁葫芦岛)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双项选择)A.劳动力资源不足B.“三废”污染加重C.饥饿贫困D.大片良田被占用【答案】选B. D。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第24讲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一、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1、对外开放的前沿(思考原因)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 国的“南大门”(成为“对外开放前沿”的根本条件):热带、亚热带,处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气侯优越,平原广阔,水网密布,农业基础好政策因素: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开始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其中的深圳、珠海就位于珠江三角洲。
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至此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人文优势:一直以来,这里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概括:珠江三角洲地区具备了天时(政策因素)、地利(区位因素)、人和(人文因素), 利用这里的优越条件,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对全国其他地区起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外向型经济(是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发展途径: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臵,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高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三来)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
这里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大量的外汇,使该地区贸易国际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一补)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通过三来一补发展途径,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以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合作方式,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pp98
傣 锦
孔雀舞
象脚鼓舞
双版纳各族人民自古与竹有缘,人们种竹吃笋,又以竹建房盖屋、 编桌、做凳,用竹作匙、作盆、作锅烧茶煮饭。竹筒饭,就是人们 用竹煮制的风味食品。 竹筒饭,分为普通竹筒饭、香竹糯米饭两种。普通的竹筒饭, 哈尼、拉祜、布朗、基诺族群众都常煮食。人们上山劳动或外出狩 猎时,常砍下一节鲜竹将米装进其中,加上适量泉水,放在火塘上 烧煮。等米饭煮熟后,将竹筒带饭砍成两半,或四半,各端一半食 用。那竹节不仅代替了锅,也代替了碗。煮得好的竹筒饭,米饭软 而适口,还带有一股特殊的香气,别具一番风味。 香竹糯米饭,傣语称为“考澜”,又称为埋考澜,即糯米香竹 煮制。和以煮饭的糯米香竹,应是幼嫩之竹。这种竹子一般只有酒 杯般粗,竹节约长40余公分。做饭时,只需将新鲜竹节砍下,将优 质糯米装入竹节,加水浸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塞 住筒口,放在火塘内用文火烧烤,或置于烤炉上烘烤,将水煮干, 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或地板上,轻敲上遍,剥去竹筒的薄皮,便 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其外包裹着一层雪白的糯米香竹竹瓤,用 手握而不会粘手,可随意分段食用。 用糯米香竹煮制的糯米饭,方便携带,在10小时内不会变硬返生,
欢乐的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民族节日较 多,其中4月中旬举行的 “泼水节”,是最盛大 的节日,是傣家人最欢 乐的日子。这一天人们 身着节日的盛装,相互 泼水,相互嬉戏,传递 真诚的祝福。内容丰富 多采,热闹非凡。欢乐 的“圣水”把傣家人一 年的烦恼和忧伤冲洗得 干干净净。
的入做竹 甘竹饭子 蔗节时一 叶,,般 塞加只只 住水需有 或 筒浸将酒 置 口泡新杯 于 ,若鲜般 烤 放干竹粗 炉 在小节, 上 火时砍竹 烘 塘,下节 烤 内用,约 , 用芭将长 文蕉优 火叶质余 烧或糯公 烤干米分 ,净装。
认识省内区域学案设计教案
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区域学案设计初稿第一节面对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学案113中毕映红一、课标解读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距离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知道珠江三角洲的纬度位置和海路位置,并理解其利于对外开放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理解珠江三角洲的确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及其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3.理解珠江三角洲的确区际联系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知道珠江三角洲的确城镇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理解其形成原因。
5.举例分析城镇化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三、学习重点1、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
2、外向型经济、区际联系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四、学习难点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条件和特点,以及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五、过程与方法学习主题一:对外开放的前沿基础知识: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的确利用其优越的条件,建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珠江三角洲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大量新兴城市相继涌现,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上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首《春天的故事》曾经唱遍大江南北,歌中所说的老人是指我过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他于1979年作出了对外开放的决策,并首先在我国的东南沿海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区,而其中深圳、珠海就位于珠江三角洲。
为什么邓小平同志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呢通过以下的活动,我们一起来探寻吧。
(一)仔细观察图7—1,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设立经济特区的主要原因。
1.读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还路位置。
第24讲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温馨提示:此部分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24讲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一、黄土高原的成因1.北风送土关于黄土的来源,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有过不同的争论。
其中,以”风成说”比较令人信服。
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
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
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
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遇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
根据黄土堆积环境的不同,可将我国黄土发育分为三个时期:早更新世,相当于第一次冰期,气候比新第三纪干寒,发生午城黄土堆积;中更新世,发生第二次冰期,气候进一步变干,堆积了离石黄土,范围广、土层厚;晚更新世,第三次冰期,气候更加干寒,堆积了马兰黄土,厚度虽小,但分布范围更广,南方称下蜀黄土。
进入全新世,气候转为暖湿,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梁、峁广布的破碎地表。
科学在不断发展,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许多现象是黄土风成学说无法解释的。
譬如,黄土中粗粉沙含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黏土的含量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这种自西北向东南的有规律的排列呈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而不是平面模糊过渡。
这种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更像是洪水的杰作等。
为了解黄土高原的“变脸”过程,专家们特意到黄土高原西部甘肃静宁县、秦安县、定西县等地采集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质剖面的黄土标本,从中获得了700余块孢粉样本和209块表土孢粉样本,这近千份孢粉样本大约记录了公元前4.6万年至今的黄土高原植被变迁过程。
通过对碳14的测量,在6个典型剖面中共测得年代34个。
经过分析,专家们发现,从黄土高原采集的20克样品中最多分离出的孢粉颗粒达到1112粒左右,最少的则不足50粒,显示着4万多年来,环境和植被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过程。
课件10:5.4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煤、铁、
况 _低__山__丘__陵__为主 气候
多 _水__能__、__有__色大经济区上中游游经经济济区区::以以C__武____汉重____庆___为__中为心中心 下游经济区:以A__上___海___为中心
②城市密度差异:__中__下__游____城镇分布密集,_上__游___沿江城市密度相对较小;图 中城市 D 为古都__南___京__市。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解析:第(1)题,基塘转化为建设用地后,湿地面积缩小,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 减少,大气湿度降低,降水减少,大气比热容减小,气温变率增大。地表摩擦力比 原来变大,所以风速减小。第(2)题,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快,人 们对花卉、蔬菜的需求增加,传统的桑基、蔗基鱼塘转向收入更高的花基、菜基鱼 塘。第(3)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逐渐由 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桑基、蔗基鱼塘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作为典 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桑基、蔗基、果基模式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可以在 水热条件丰富的地区推广。
相对位置——云南省境内,与___缅__甸__、__老__挝__等国为邻 ①位置纬海度陆位位置置————北我回国归西线南以部南,,离属太于平洋_热__和带_____印__地_度_区_洋___
区域地理 第24讲《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课件课件
(1)西咸新区包括沣渭新区、泾渭新区和渭河生态景观带等
区域,图中显示各部分规划发展方向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随意性
(2)沣渭新区立足于打造现代制造服务产业创新示范基地的
最佳优势条件是( )
A.政策优势明显,靠近渭河,环境优美
B.靠近西安,多高等院校,科技发达
C.靠近交通干线,交通通讯发达
(2)社会经济条件。 有利:长江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开发历史悠久, 劳动力资源丰富;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 条件好。 不利: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上游经济落后,水能和矿 产资源丰富;下游经济发达,资源相对缺乏。
4.简述长江上、中、下游的发展优势与开发重点,存在问题与 整治措施。 (1)上游地区: ①优势开发:地势悬殊,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 源的开发是其重点。 ②问题与措施:上游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繁;不合理的开发 导致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加强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 实施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是其整治的内容。
三、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概况 (1)范围:西起C_乌__鞘__岭__,东至A_太__行__山__,北起长城,南至 B_秦__岭__。 (2)河流:图中的D_汾__河__,E_渭__河__。 (3)城市:图中的F_兰__州__,G_太__原__,H_西__安__,I_银__川__,J_西__宁__。
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泛珠三角”区域的“9+2”是指哪些省级行政区? 答案:“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 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 区。
1.对外开放的前沿 (1)区位优势:广东省_东__南__部,毗邻_港__澳__,与_东__南__亚__隔海 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 (2)政策优势: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形成一个包括 _经__济__特__区__、沿海开放城市、_经__济__开__放__区__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 体系。 (3)人文优势:①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_对__外__开__放__的历 史传统。②全国著名的_侨__乡__,有利于吸引_海__外__投__资__及国外的 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三部分 专题十六 认识省内区域——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
专题十六 认识省内区域——珠江三 角洲、西双版纳
地理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1.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 作用。 2.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 用。 4.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 影响。 5.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 影响。
3.西双版纳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大。 (1)建筑:傣家竹楼是一种竹木结构的空中楼阁,屋顶坡度___ 湿热 有关。 一是有利于防潮,二是有利于通风散热,这与当地气候_____
地理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2)舞蹈:傣族人喜跳美丽多姿的孔雀舞,与当地美丽多姿 的孔雀有关,长期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形成的。 (3) 饮食:傣家人喜吃竹筒饭,与当地竹林茂密,广种 水稻 粮食作物)密切相关。 _____( 4.丰富的旅游资源 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 (1)热带动植物资源:高大挺拔的______ 独木成林 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的“ _________”。西双版纳是除 海南 亚洲象 ____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有 _____、 绿孔雀 ______等国家级的保护动物,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2)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以____ 傣 族为主。
【名师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 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珠江三角洲地区 城镇的发展。
【答案】A
地理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真题 1】(2011 年广东阳江)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 D ) A.北方地区 C.雷州半岛南部 B.福建东南部 D.广东省东南部
【真题 2】(2011 年广东阳江)东南亚华人和华侨祖籍,多为
11.认识省内区域 认识跨省区域
认识省内区域认识跨省区域一、知识要点。
1、珠江三角洲(1)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区位因素:濒临南海,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的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人文因素:全国著名的侨乡政策因素: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珠三角沿海经济开放区南方地区、平原为主,一年三熟。
吸引外资数量多,外资主要来自港澳地区(2)外向型经济、“前店后厂”、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
(3)城镇化带来的问题:难以保证居民的居住环境,占用有限的耕地资源2、西双版纳(1)云南省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
(2)热带雨林植物:“独木成林”;“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3)热带季风气候与傣族文化生活:竹楼、孔雀舞、竹筒饭、泼水节、佛教建筑群(4)支柱产业旅游业。
带动多个部门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
问题与对策:不法商贩影响声誉——严惩不法商贩;部分景点大同小异,没有特色——加强现有景点的规划和改造,避免重复建设,实现整体协调发展等。
3、黄土高原(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位于北方地区,黄河中游、第二阶梯。
传统民居窑洞。
(2)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支离破碎,土层疏松;夏季多暴雨;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人们开垦、采矿(煤矿等)、修路等活动。
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地形破碎、气候干旱、这里的自然环境特别容易遭到破坏且破坏后很难恢复。
(3)生态建设经验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陡坡);建梯田和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缓坡、坡脚);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放牧等合理的生产活动措施。
4、长江沿江地带(1)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的“带状”区域;地势低平、平原丘陵为主;亚热带、湿润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地表水资源丰富。
(2)纽带作用:“H”格局;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东部沿海产业、技术、信息向西通道、东西部商贸纽带。
认识省内区域_复习课件(八年级地理)
珠江三角洲发展探秘
政策因素 (天时) 对 外 开 放 的 前 沿
对外开放 优先发展 纬度位置
气候优越 农业基础好 人口稠密 交通便利 毗邻港澳,与东 南亚隔海相望 华人、华侨的投资
区位因素 (地利)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人文因素 (人和)
著名侨乡
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1、区位因素: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 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 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人文因素:
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又是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 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政策因素:
国家给予优惠的政策。(如设立经济特区、沿海 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等。)
珠江三角洲
我有土地可以建厂, 还有丰富的自然资 源和劳动力资源。
单元复习课件
主要的地理事物 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认 珠江三角洲 外向型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最重要的特点 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辽中南地区 识 城镇的发展 省 内 区 西双版纳 丰富的旅游资源 域 概况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境外游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特色游、境外游) (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珠江三角洲与辽中南和长江三角洲比较
珠江三角洲 共同 点 优势 优越 长江三角洲 位于沿海,交通便利 临近港澳,位置 历史悠久,人才 丰富 资源丰富 辽中南
技术落后,体 不足 缺少能源和矿产 缺少能源和矿产 制陈旧 轻工业为主的综 特点 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工业基地 合性工业基地
热带,全年高温
降水集中在夏季, 即一年分旱雨两季
练习: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按地球上五带的 热带季风 划分,这里属于___带,属_____气候,夏 热 季主要受来自____洋水汽的影响。 印度
“认识省内区域”单元解读(人教版)
论 ,以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还涉及 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 ,对理解我们国家的多民族
特点 有很 大 的帮助 ,这 属于 爱 国主义思 想 的灌 输 ,在教
势 、政策优势和社会经济优势,其重点是珠江三角洲地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这两个省内区域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进一步学会认识区域的般方法形成学习区域的基本能力为学生认识我国众多的省内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学生学习后面的认识跨省区域起到铺垫的作用
■l 堡 堂 21 第 期 垒 0年 7 1
程 标准 要求 , 目的是使 学生 在学 习 了这些典 型地 区后 ,
需要注意的是 ,本 节内容涉及的地理新名词比较 多 ,如三 角洲 、经济特 区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开放
区、区位 、外向型经济、产业扩散、城镇化等等,学生
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通俗 易懂的方法 ,联系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第 二 节 “ 南边 陲 的特 色 旅 游 区—— 西双 版 西
逻 辑思 维能 力 ,具有不 可 替代 的作用 。
此 ,本单元在教材内容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 一 节 “ 向 海 洋 的 开 放 地 区—— 珠 江 三 角 面 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
本 节学 习 内容 共分 为两部 分 。 “ 丰富 的旅游 资 源”重点分析了地处热带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
初地 中理
山东省 沂南县 湖头 中学 ( 7 3 2) 郭全 其 26 0
一
、
教 材 内容分 析
第二十四讲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④ 资源:煤、铁、_______ 水能 、___________ 有色金属 矿产丰富。
三峡水电站 攀枝花 六盘水
3.纽带和辐射作用
沟通东部_________________ 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 沿海经济发达 区,承东启西,形成“H”形格局。
西 部 资 源 富 长江沿岸地带 集 地 区
1.概况
(1)地形区:图中的A__________ 太行山脉 ,B _____ 秦岭 、 C_______ 祁连山 。
太 行 山 脉
秦岭
(2)河流:图中的D_______ 汾河 ,E _______ 渭河 。
(3)城市:图中的F____ 、G ___ 、H ___ 、 I ___ 、 J ___ 。 兰州 太原 西安 银川 西宁
1.位置
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省境内,与______ 缅甸 、______ 老挝 接壤。
缅甸
老挝
2.地理事物
(1)河流:图中的A______ (长江),B 澜沧江 ______、 C____ 金沙江 怒江。
(2)城市:图中的F_______ 昆明 。
昆明
3.旅游业
(1)旅游资源丰富 ①自然:热带雨林 ________景观,有“热带动物王国”之称 。
四、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区——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简介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利用国家的政策优势和有力的区 位条件,成为我国崛起最快的地区之一,现发展成中国人 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 的地区之一。 “大珠三角”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 “大珠三角”面积18.1万平方公里,以经济规模论,“大 珠三角”相当于长三角的1.2倍。“大珠三角”已成为世 界第三大都市群。 而根据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世界城市状况报告》, 以广州、香港和澳门为核心的珠三角都市区已经成为世界 最大的超级都会区。
《认识省内区域》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认识省内区域》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学生欣赏图片,观看图片资料导入新课。
活动一:认识西双版纳的位置和气候1、多媒体呈现:“中国行政区图“,引导学生探究西双版纳在我国的位置及与东南亚的位置关系,明确空间位置2多媒体呈现:“西双版纳、北非的景观图片”和“世界地形图”、“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图”启发引导学生探究两地纬度位置相近,但景观差异很大的原因。
同桌合作探究两地差异的原因3:多媒体呈现:“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回答:1、景洪市月均温最低和最高值是多少?2、降水在100mm以上的月份?降水在100mm以下的月份?3、这种气候的特点是什么?4、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气候?活动二:探究丰富的旅游资源1:仔细阅读课本P58,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本区丰富的植物资源(热带雨林景观(望天树、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多媒体呈现:“多姿多彩的雨林植物”图2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分析这些热带雨林景观的特点和出现的原因。
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等)3:仔细阅读课本P59,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本区的动物资源多媒体呈现:“可爱的雨林动物”图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分析这些动物为什么生活在这里?4观看泼水节视频、交流感受并阅读课本P59第二自然段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三:探究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完成P60活动2活动四:合作讨论:学生读课本p61~p63讨论:1.本区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及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的原因2.结合你的旅游经历说一说旅游业的发展对西双版纳带来哪些影响?学生读图观察并结合课本P63活动题2,思考: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原因何在?活动五:我为西双版纳献计献策角色扮演:假如你是企业家、学者、商人或学生,针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目前的现状,请你给西双版纳旅游局写一封信,说一说你的妙招拓展升华:从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的得失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这对我们济南旅游业的发展有何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题复习测试(教师版)[例1]:读“珠江三角洲”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口,②海,④铁路,⑤市,⑥市,⑦铁路(2)珠江三角洲地处带(选填热、亚热、温),濒临海洋,因此降水,平原广阔,密布,发展农业条件优越,形成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出口的;此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什么有利条件(4)外向型经济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近几年却逐渐失去了台商的青睐,其原因是什么?(5)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以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6)在图中填注两个特别行政区、珠海、深圳。
[答案](1)珠江南海京广广州东莞京九(2)亚热带多河网(3)港澳临近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可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外资;劳动力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利于产品外销(4)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土地、劳动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吸引了大批台商前来投资设厂。
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使得这里吸引资金的优势渐失。
(5)轻工业重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铁路、公路、海运便利;工业基础较好(6)略[解析] 本题考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工业发展、交通运输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要求学生注意相关知识的复习和训练。
比如: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有什么有利条件:临近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可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外资;劳动力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利于产品外销。
[例2] 读我国某高原景观图和民居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是高原景观图,这里地表形态特征是,造成这种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2)该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是。
(3)有关该高原进行生态建设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扩大粮食播种面积②大力植树种草③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④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4)B图民居是。
[答案] (1)黄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2)①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③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④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3)②③④(4)窑洞[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
比如:该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例3]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四条穿过长江干流,且依次经过宜昌、武汉、南昌、上海的南北向铁路线名称: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航线与铁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3)位于重庆直辖市境内的两大长江支流分别是()A.大渡河B.嘉陵江C.乌江D.汉江(4)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的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与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试分析:a.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行为有哪些?这些行为造成的危害还有哪些?b.近年来,除洪水外,长江流域还遇到了哪些环境问题?c.请你为保护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献计献策。
[答案] (1)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2)运量大、运费低(3)BC(4)a.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同时造成上游土壤退化,水库淤积,防洪能力降低,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的淤积,加剧了洪水的危害。
水土流失严重,中游b.如酸雨、水污染等。
c.如建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区、加大法制力度等。
[解析] 本题考查了长江沿江地带的铁路干线、黄金水道、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比如:人为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行为有哪些: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同时造成上游土壤退化,水库淤积,防洪能力降低,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的淤积,加剧了洪水的危害。
[例4] 读“我国西南地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国家: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我国省级行政区: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⑩________。
海域:________。
(2)图中A、B、C、D四个字母所在地区中,表示西双版纳地区的应是________。
(3)流经西双版纳地区的河流称________江,其下游流经东南亚5个国家,按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这5个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河最后注入________海,该河流出我国国境后,称________河。
(4)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市,而西双版纳地区所在的省的省会城市是________,因气候宜人,号称“________城”。
(5)我国西南地区目前最近便的出海铁路通道是________线,该铁路对西双版纳地区所在省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也方便了外地游客前往西双版纳旅游。
[答案] (1)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广西贵州重庆四川云南西藏南海(2)A (3)澜沧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南湄公(4)重庆昆明春(5)南昆[解析] 本题考查了我国西南地区的地理位置、周边省区、西双版纳的河流和旅游名胜等知识点。
要求学生注意相关知识的复习。
比如:流经西双版纳地区的河流称澜沧江,其下游流经东南亚5个国家,按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这5个国家是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
[专题复习评价测试]一、选择题1.属于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共同地理特征的是( )A.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B.以外向型经济为主C.属于省内区域D.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共同地理特征,它们都属于省内区域。
四个选项中C是正确的。
2.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地震频发B.台风是黄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灾害C.夏季多暴雨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D.围湖造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四个选项中C夏季多暴雨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是正确的。
3.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 )A.日本B.祖国内地C.英国D.法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祖国内地,四个选项中B是正确的。
4.“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反映了下列哪个地方的情景?( )A.黄河上游B.黄河下游C.黄河中游D.长江下游【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景观。
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提示认真理解。
四个选项中B是正确的。
5.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是( )A.长江源头B.重庆至宜昌C.中上游D.下游地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长江沿江地带的城市分布密集区为下游地区。
四个选项中D是正确的。
近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前列,但是各地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尤其是东部与西部的存在明显差异。
为了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发展经济,国家实施了西部开发战略,据此完成6—7题。
6. 将新疆塔里木盆地丰富的能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地区的重点工程是( )A.西气东输B.青藏铁路C.西电东送D.南水北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西部地区重要的工程—西气东输工程。
这项工程的建设将新疆塔里木盆地丰富的能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地区。
7.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纽带是( )A.京哈-京广线B.陇海-兰新线C.京沪线D.京九线【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最长的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陇海-兰新线,它把我国的东西部有效的进行了沟通。
8.下列省区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A.山西、河北、内蒙古、陕西B.青海、河南、内蒙古、甘肃C.山西、陕西、甘肃、宁夏D.山东、陕西、宁夏、甘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黄土高原所包含的省区,四个选项中C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大部分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上。
9.黄土高原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B.旱涝灾害C.火灾D.滑坡、泥石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黄土高原上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答案B旱涝灾害。
10.以下因素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不易造成负面影响的是( )A.人们乱采矿、修路B.人口压力过大C.黄土土质疏松D.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
四个选项中D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正确的。
11.请就你储备的地理知识估计黄土高原地区的年降水量为( )①小于800毫米②大于800毫米③小于50毫米④大于50毫米A.③B.②C.④D.①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黄土高原地区的年降水量,大约为50毫米—800毫米之间。
四个选项中D是正确的。
12.《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奇般的崛起座座金山。
”其中的“一个圈”位于( )A.长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C.环渤海地区D.西部地区【答案】B【解析】本题结合相关政治知识考查了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四个选项中B是正确的。
1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前店后厂”的经济模式中所担负的作用是( )A.从事产品制造和开发B.进行产品加工和装配C.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D.发挥“厂”的作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在“前店后厂”的经济模式中所担负的作用是:发挥“厂”的作用。
四个选项中D是正确的。
14.以下哪一个工业部门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工业部门( )A.玩具制造业B.服装制造业C.钢铁工业D.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我们前面学习中归纳过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因此,四个选项中C钢铁工业不属于轻工业。
15.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用地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水污染B.水土流失C.土壤退化D.转化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用地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转化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
16.长江上游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 )A.武汉 B.重庆 C.拉萨 D.成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工业城市,其中位于上游的是B重庆。
中国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党中央领导全国军民,以延安为中心,进行了13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
据此回答17—18题17.在延安期间,毛泽东及中央领导人住的是( )A.四合院B.窑洞C.毡房D.竹楼【答案】B【解析】本题以红军时的居住作为背景,考查了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传统民居特色是: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