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区域PPT

合集下载

认识区域ppt 湘教版

认识区域ppt 湘教版

2.功能区
(1)概念
功能区是指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
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2)组成 功能区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
的范围组成。
“知识窗”——区域的空间尺度
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
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 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 得就越具体、越详细。
三、区域的特征
活动 阅读有关海南岛的一组地图,回答问题。
1、海南岛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位于热带,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 望,处在广阔的南海的西北部。
位于陆上国土与海上国土的结合部位, 靠近珠江三角洲,邻近港、澳,毗邻东南亚; 连接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海上 交通位置重要。
2、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
如:我国热量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 积温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划分依据 降 水 量 和
蒸发量的 对比关系
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划分依据
受夏季风 影响程度
的不同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划分依据 地 理 位 置 、 自 然
和人文地理特点 的不同
文化区的划分 划分依据 语言、宗教等
4.划分区域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 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⑴海南岛靠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邻近 港澳和东南亚,接近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 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因此既是我国对外开 放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的前沿。
⑵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 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⑶海南岛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区位、资 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
B
400mm
对一致性,但各个区域之间 普遍存在着差异性。

如何认识区域PPT课件

如何认识区域PPT课件

2.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温和多雨;
3.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
11
南非纸币——南特
.
12
这里是世界上动物品种最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分布着品 种繁多的野生动物,众多的大象、狮子、犀牛、羚羊、长颈鹿、 野水牛、斑马、鳄鱼、河马、豹、猎豹、牛羚、黑斑羚、鸟类
等分异之兽二珍;南禽也非;有这的白里雪生有皑物一皑资望的源无高:际山的南、丛森非林林动原、植野热物,带资约沼占源泽国、丰土无富面垠,积的的海三洋 与沙滩、是寂世静界的河第流三…大…生物多样性国家。
.
15
内容梳理
认识区域
经纬度位置
相对位置
空间 时间
位置和范围 自然条件 人文特色
地形 气候 河流 自然资源
区域发展
.
16
1.人口与人种
不同肤色的南非人
南非人口约为 4932万(2013年)
南非南非有人口多分个布图人种,其中最多的是南非黑人
(77%),随后是白人和混血人,有2.6%的南非
人是印度和亚洲人的后裔。
图2-40世界语言的分布
.
20
3.城市和乡村
结论3:南非是一个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国家
.
21
4.南非历史
开普敦:西欧 殖民者最早在 南非建立的据 点,集欧洲和 非洲的人文特 色于一体,是 世界上最美丽 的都市之一, 有非洲的“小 欧洲”之称。
阅读P90第二段以及阅读卡,说说南非还有什么人文 特色。
南非是一个有深刻殖民烙印的国家,这与南端的开
西临大西洋
东和东南临印度洋 纳米比亚、博茨瓦纳、 津巴布韦、莫桑比克、 斯威士兰、莱索托
仿照描述南非的方法,结合课本后面《世界国家 和地区图》,描述中国的位置与范围。

《认识区域》知识总结-完整版PPT课件

《认识区域》知识总结-完整版PPT课件

人们必须合理利用和 开发资源,正确处理 整 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 体 保护的关系,否则“ 性 牵一发而动全身”会 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
青藏高寒 区的整体 性、西北 表现为A内部、B内部各自的 干旱区的 地理要素组成一个统一整体 整体性
要点三 区域的特征
特 实践意义

举例
图解(A、B为两个不同的区域、 “·”、“△”表示不同的 地理要素)
放 实现优势互补,
表现为A、B之间的联系性,
”工程、经济全
性 协调发展
能提供彼此所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球化
性的区域
困区
特征的均质区域
要点二 区域的类型
区域 类型
概念
划分
举例
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 由区域内的中心以及与
功 能 连,具有某些方面的 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
区 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 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

所组成
城市 经济 区域
要点三 区域的特征
特 实践意义

举例
图解(A、B为两个不同的区 域、“·”、“△”表示不 同的地理要素)
《认识区域》知识总结
要点一 区域的含义
内涵
说明
是地球表面 的空间单位
是地表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这 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 的……
范围有大有小,界线往往有过渡性特
有一定的范 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
围和界线 ,如干湿地区。但有的界线明确,如
行政区
要点一 区域的含义
内涵
说明 分级性、多级性或层次性,即区域具有级别差异, 如下图所示: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新疆长绒

充分利用本区优势条 棉基地、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件第1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课件第1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

三、区域的特征
各地理要素 相对一致性
联系
[特别提醒] 区域特征中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内涵,既 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又包括人文地理要素。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 体性”和“差异性”仅指自然环境要素的特征和联系。二者在含义 范围和适用角度上是有区别的。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区域内部不存在差异。 2.中国南方水田农业区全部是水田。 3.经济全球化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 4.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指标属于综合指标。
A.各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
B.各区域具有明确的边界
C.各区域形状规则
D.区域间差异不明显
(1)C (2)A [第(1)题,结合图例,根据区域的名称判断,划分 图示区域的主要依据是地貌,C项正确。第(2)题,图示各区域具有 一定的范围,A项正确。图示区域为自然区,图中自然要素的变化 具有过渡性,故图示各区域边界往往是模糊的,B项错误。图示各 区域形状很不规则,且区域间地貌差异显著,C、D项错误。]
中国的传统民居
中国的民居种类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其中北京的四
主要类型 合院、广东镬耳屋、蒙古族的蒙古包、陕西和河南
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地域 特色
南方 民居
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 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 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东输”“西电
作,实现优势
放 表现为A、B之间的联系 东送”等工 互补,协调发
性 性,能提供彼此所需
程、经济全球 展

2.整体性、差异性及开放性之间的关系 整体性是区域的本质属性,没有整体性就没有差异性,没有差 异性就无所谓开放性;而开放性又体现了差异性和整体性。所以, 区域的三个特征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将它们分割开来,具体关系如 下图所示:

区域认知的理解 PPT

区域认知的理解 PPT
—地球表层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6371.393千米 地球如此之大如何认识它呢?
地理如何认识世界,您的感悟是?
对此,您的感悟是?
对此,您的感悟是?
对此,您的感悟是?
怎样认识复杂的地球表层?
对此您又有怎样的感悟?
序与空间规律。
对于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
“区域认知” 是在探寻地理事物和现象潜在空间秩序、规
律时表现出的思维方式与能力。 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应当要善于创造情境和机会让学生 经历解决有关总结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发现区域关联, 认识区域发展的条件、问题与发展方向等问题的过程,并在 这一过程中运用相应的方法与工具,形成相应的学科思维方
我们应该重点加以理解的论述
区域就是地球上显示了重要元素的内部一致性与周 围地域的外部差异的地方——什么是区域 将地球表面复杂的现实情况分类成可以处理的各个
部分——为什么要划分区域
区域方便对空间的概括,旨在使地球表面无限的多
样性井然有序——划分区域加以认识的目的与价值
对区域认知的理解
“区域认知”,应包含“用区域的方式认识”和
“对区域本身的认识”两个方面的涵义。
对“用区域的方式认识”的理解
将“区域认知” 理解为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一种策略和视角,
即:面对极其复杂的地球表面,将其“分类成可以处理的各个部
分”——组织为区域认识复杂的地表。
组织区域是为了方便进行空间概括,进而使“地球表面无限的多样
性井然有序”。
对于如何“组织区域” 呢?
形成将认识对象置于特定空间加以认识的意识、习惯与思维方式。
案例:体会如何运用“划区”认识的方法
相关表述:

《认识区域》ppt课件

《认识区域》ppt课件
第一节 认识区域 假如有人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你
如何描述你的家乡?
1
课程 标准
了解区域的含义。
2
学习目标 1
通过教材图示的解读,明白区域的内涵
学习目标 2
能够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学习目标 3
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3
新知1 一、区域的含义 新知2 二、区域的类型 新知3 三、区域的特征
4
6
2. 区域的划分: 阅读知识窗,举例划分区域的指标有哪些?
(1)单一指标: 热量带(积温)、干湿区 综合指标: 东亚文化区 (语言和宗教)
7
8
9
综合指标
三大经济区:
按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等指标划分的。
10
2. 区域的划分: 阅读知识窗,举例划分区域的指标有哪些?
(1)单一指标: 热量带(积温)、干湿区 综合指标: 东亚文化区 (语言和宗教)
四面环海,海上交通方便
有利于对外交往
热带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富
适宜发展高效农业,并
向 北地区输送反季节
瓜果
39
2、分析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 影响。
海南岛地形与矿产资源分布图
海南岛的交通和旅游图
地形条件 山地、丘陵、台地为主,海岸 平原较窄
适宜发展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种植受限
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
23
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 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形成大面积分布 的北方方言区。
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地形以平原 、丘陵为主,河流众多,众多山地、 丘陵、河流将其分割成一个个相对独 立,封闭的地理单元,形成具有不同 语言特点的众多方言区。
24
三、区域的特征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1认识区域(共36张ppt)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1认识区域(共36张ppt)
1.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
2.相同图幅下,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 比例尺越小,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 观,反之,就越具体、越详细。
区域的类型
认识区域
1. 区域的划分: 阅读课本,举例划分区域的指标有哪些?
(1)单一指标: 综合指标:
(2)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热量带(积温)、干湿区 东亚文化区 (语言和宗教) 中国三大自然区(地形和气候)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 个统一的整体。
2.差异性 (我国南方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
显著的特点之一。
3.开放性
(经济全球化)
自然要素之间、社会经济要素之间,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 都具有联系。
认识区域
三、区域的特征
(一)整体性
小组讨论: 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整体 性的形成。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方法.
区域的划分目的 有的区域是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
A.经济发展
B.社会公平
C.环境保护
D.文化创新
4.全国主体功能区
(1)划分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2)主要类型:分为优化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 开发区域四类。
认识区域
5.区域空间尺度
区域的类型
区域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指 标,可以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依据单一指标来划分,如以积温为指标将某个区域
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采用综合指标来划分,如根据语言、宗教等指标将
世界划分为东亚文化区、中东与北非文化区、欧美 文化区等。 按照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将 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 按照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将我国划分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鲁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一节认识区域(共38张PPT)

鲁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一节认识区域(共38张PPT)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
内容索引
一、区域的含义及特点 二、区域的类型和特征
一、区域的含义和特点
自主预习 1.概念:一定范围的 地理空间 ,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 定的 指标 划分出来的。
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 、范围或界线
2.特点 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区域的划分指标
单一指标: 干湿区、温度带、北方方言区 综合指标: 气候类型区、东亚文化区 自然要素: 干湿区、温度带、气候类型区
人文要素: 东亚文化区、北方方言区
(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 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问:是否所有的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答:有的区域有明确的界线,有的区域没有明确的界线。
2、资源优势: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 产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3、政策优势: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
2.方言区是按自然要素特征还是人文要素特征划分的?
3.方言区有无明确的区位特征? 4.方言区界线明确吗? 5.方言区是均质区还是功能区?
单一指标
人文要素特征
有 无 均质区
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具多样性 和地域性,这与自然地理环境有怎样的联系?
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开阔,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北方方言区。
样的 联系 ,包括自然要素之间和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
使地理空间呈现出 开放性 的特点。
中济部发家国地经中农展西带济国部和 地中村中 带经国
中经城美发国国济国市达家东地部带
开放性:以经济全球化为例
世贸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截至2013年3月2日,世界贸易组 织共有159个成员。

主题1认识区域课件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2

主题1认识区域课件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选择性必修2
历史上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相对闭塞,青藏铁 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 路等交通线路的建成,加强了青藏高原地区与 外界的物资、人员、资金和信息等形式的这 里的海拔也仅为2000米,沧海桑田、海陆变迁, 如今这里已成为世界屋脊,这说明区域处于动 态变化之中。
影响微弱,原始 人 类 影 响 小 , 人 类 对 自 然 界 状态保存完整。 水 是 农 业 发 展 的 影 响 广 泛 而 低温、空气稀薄、 的 决 定 因 素 : 深 刻 , 天 然 植 地形崎岖、土层 有 水 —— 绿 洲 ; 被 已 不 复 存 在 。 粗瘠、风大、水 无 水 —— 荒 漠 是 我 国 主 要 的 少对人类限制大。 草 原 ; 利 用 不 农耕区。
区域的含义与类型
自然区域:根据自然指标划分,如阔叶林区、针叶林区; 人文区域:根据人文指标划分,如人口稀疏或稠密区、经济开发区等; 综合区域:根据自然和人文综合指标划分,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区域的含义与类型
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 • 在全世界范围内,既有较大尺度
的区域,如亚太地区;也有较小 尺度的区域,如东南亚地区。 • 在国家范围内,既有较大尺度的 跨省级和省级区域,也有较小尺 度的地级和县级区域,还有更小 尺度的乡镇、街道。
合 理 —— 荒 漠 化发展。
整体性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区 域内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 素甚至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 开放性
区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区域与外 界进行着能源、原材料、产品、人员、 资金和信息的流动。自然和社会经济 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区域的开放性。 动态性
区域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中。随着人 们对区域认识的变化以及实践的需要, 区域的范围也会发生改变。

选择性必修二1-1认识区域(51张ppt)

选择性必修二1-1认识区域(51张ppt)

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
辽中南
京津唐
沪宁杭
功能区
珠江三角洲
均质区
均质区
【合作探究2】 1、读课本P4“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说出图中三级空间尺度区域的大小。 三大经济地带>京津唐工业基地>浦东新区 ②简要概括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特征(经济水平和发展速 度)? 经济水平: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发展速度: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2、读课本P5“中国汉语方言区分布”,说说汉语方言与自然 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Βιβλιοθήκη 干旱区: 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自主学习1】 一、区域的含义(阅读课本P2-3,完成下列内容。) ⒈概念:指一定范围的_地_理_空_间_,是人们在_地_理_环_境_差_异_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_指_标_划分出来的。 ⒉属性:有一定的_面_积_、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_区_位 _特征;内部某些特征_相_对_一_致_。 ⒊划分 (1)指标:可用单一指标或___指标;可按_____特征 和人文要素特征。 (2)目的: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___,_____地对 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合作探究1】 2.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A (

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3.下列区域具有明显的界限的是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区
D.③④
D (

⑤三江平原 ⑥
江苏省宝应县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
【自主学习2】二、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 (1)概念:指那些_要_素_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2)特征:可以按某一_自_然_要_素__的相似性划分出自然区 域;也可以按照__人_文_要_素_的相似性划分出人文区。 (3)举例:根据_地_形_划分出平原区和高原区;根据语言要 素划分出方言区。 2、功能区 (1)概念:指那些在_功_能_上__紧密联系,具有某些方面的 __相_关_性_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2)特征: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 (3)举例:_城_市_经_济_区___就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并包括 该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

认识区域精品PPT课件

认识区域精品PPT课件

2、划分区域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从而因 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重在理解)
一般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
• 均质区:区域内的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
致性的区域。
如:黄土高原区、横断山区、我国三大自然区等等。
•功能区: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
关性和内在联系的区域。
学习目标:
• 理解区域含义 • 掌握区域类型 • 理解记忆区域的特征 难点:区域类型(重在理解)
一定范围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两个一定进行划分
(见知识窗) 二:指标有两种、两个
一定指标
单一指标与综合指标 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
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三:三个属性
有明确的区域特征 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且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如:城市商业贸易区、珠江-长江三角洲、香港特别 行政区、西双版纳旅游区等等。
三、区域的特征
• 整体性: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差异性: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开放性:与其他区域的各种各样的联系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1区域及其类型(共31张ppt)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1区域及其类型(共31张ppt)

3.基本特性
①区域整体性
指区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
影响构成的一个整体,所占据的空间
就是该区域的范围。
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地质地貌、
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区域人文地理要素:居民生产生
活、制度组织、意识形态、文化等。
例如我国三大自然区中青藏高寒区各自 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 具有高寒特征的整体自然环境。
类型
按特征: 自然特征:高原区、雨林区、季风区等; 人文特征:人口密集区、经济发达区、稻作农业区等。
按空间尺度: 大尺度区域,如大洲; 中尺度区域,如省; 小尺度区域,如村
按区域性质:自然区域、行政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区域
根据下列我国几个区域性质来判断区域类型,回答3~4题。
①我国北方方言区 ②四川盆地 ③上海自由贸易区 ④西部经济地带
B 3.上述区域属于按自然要素划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4.上述区域中尺度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一)自然区域
定义:自然区域是指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地貌、气候、
水文、土壤、生物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分类:(1)综合自然区: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区
(2)部门自然地理的各种分区:地貌区、气候区、水文区、 土壤区、 植被区、动物区。
冷干燥且漫长,暖季短促 较凉爽;降水较少且集中
木采伐地。但如今林场职工不再伐木了,由砍树人变成了种
于7月;秋季多早霜和冻害
树人。漠河野生动物有马鹿、驯鹿、棕熊、榛鸡、獐、狍子 等,黑龙江冷水鱼更是久负盛名。漠河的土壤以棕壤为主, 还有草甸土和泥炭沼泽土分布。这里出产黄金和煤炭,采金

认识区域一区域的含义二区域的类型区域的特征 PPT

认识区域一区域的含义二区域的类型区域的特征 PPT
(1)单一指标: 干湿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综合指标: 东亚文化区
(2)自然要素: 中国三大自然区 人文要素: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
二、区域的类型
指那些要素 具有相似性 或相对一致 性
以某一自然 要素或人文 要素的相似 性划分
地形区、干 湿区、温度 带、 方言区
指那些功能上 紧密相连,具 有某些方面的 相关性或内在 联系的区域
3、政策优势: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一、区域差异
1.自然环境区域差异的成因
区域差异
成因
从赤道到两极 从沿海到内陆 垂直地域分异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表现 气候 地貌 水文
土壤 植被
2.人类活动地域差异的成因: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
60 30
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1、自然环境的比较
热带、亚热带、温 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寒气候
多为森林,部分 为森林草原,土 壤淋溶作用强, 生物种类繁多。
多为外流河,雨 水补给为主,从 西向东流入海 洋
以草原、荒漠为主; 多为荒漠、草原与
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高山草甸灌丛;土
可溶性盐分含量较多;壤发育差,土层浅,
生物种类较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冻土广布
多为内流河,径流
由区域的中 心与它所吸 引或辐射的 范围组成
城市经济区 商业区 行政区 工业基地
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区域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 反之,尺度越小描述得就越具体,越详细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青藏高原)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 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认识区域ppt4

认识区域ppt4
扬州市
青藏高原
经济开发区 ………………
你知道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是怎样划分的?如 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
区域的含义
内 容 提 示
区域的类型 区域的特征
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例如,
降水的分布不均)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4、6
区域的类型
读图:p1-1-4,了解三大经济地带 的划分。
区域的类型 活动
读右图,了 解自己家乡 属哪个方言 区?说说汉 语方言与自 然地理环境 之间的联系。
区域的特征
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
影响,构成严格统一的整体。(区域内部)
以青藏高寒区为例:
区域的特征
青 藏 高 寒 区 的 整 体 性
完成课堂生成1

区域的特征
阅读下面海南岛的一组地图,回答问题:
区域的特征
区域的特征
区域的特征
?问题
说说海南岛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分析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成立海南省,并确
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依托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 的优势,海南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现已基本形成全 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并逐步建立起开放的经济体系。 简要分析海南岛经济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思考:这里的一定能换成明确吗?
区域划分的目的:
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 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区域的类型
按内部分布状况划分,区域可划分为:
均质区: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传统区域地理学派对三个问题的回答
1、区域是一个范围
2、区域是人划定的
3、领土或领域的管理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7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维达尔学派
维达尔·白兰士1926年在《人文地 理学原理》一书中,建构了区域地理的 分析模式。 区域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体。 区域的唯一性来自区域人文活力 和自然的结合,他多研究乡村地区,例 如《Tableau de la Geographie de la France》(1903)。虽然在乡村小区域内 有商品交易,但是区域之间的联系还是 比较少。区域内部可以自给自足。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9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维达尔学派对三个问题的的回答
1、区域是一个熟人社会
2、区域是人与自然互动的偶然产物
3、为资本主义开拓市场服务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10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3、新区域地理学派
它于1970年后期代兴起,与前面的学派有继承和发展关系。
第三本性:植根于此的社会文化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20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综合自然地理关注的区域第一本性
在“认识国家”一讲中 我们介绍了国家自然非障区的自然地理格局。
© 2011 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
经济地理学关注的区域第二本性
Derek Gregory用扑克牌游戏解释Doreen Massey的空间分异 或劳动地域分工。黑桃-资源,红桃-人力,梅花-技术,方片资本 点数 规则 区域本性是什么?自然和人为物化的、 © 2011 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 空间符号化的。
© 2011 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
4)索加的后现代主义解释
观点:大区域内有很多不同的小区域,它们之 间可能少有文化上的联系,或共同性。 典型案例: E. Soja. Postmetropolis: 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2000.
25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本性中的不可以移动性
地球上多彩的文化世界会随着人们的流动混合么?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26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化区是有稳定性的
耶路撒冷的认同空间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27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5
©
高等教育出版社
传统区域地理学的应用
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海外殖民,开拓市场需要 了解区域地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区域地理成为英国海军 手册中的必要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民族主义乐于使用 区域唯一性的概念。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缺憾:使文化区综合变得极为简单而零碎。
© 2011 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
文化景观论
© 2011 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
超有机体论
© 2011 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
结构主义
© 2011 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
© 2011 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
每个点是小区域,小区域联系为大区域,大区域联系为全球
© 2011 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
一、三个学派对三个问题的回答
传统区域地理学派
维达尔学派
新区域地理学派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3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世纪欧美地理学发展变化图
人文主义地理
文化地理 区域地理 自然环境决定论 计量-空间地理 激进-马克思主义地理
结构主义 现实主义-结构-区位
女权主义
文化景观的空间稳定性、不可移动性。 观点:具有相同文化景观的、比邻小地区可 为组成一个大文化区。
典型的景观分析案例:
木屋、墓地、谷仓、加油站等。 缺憾:即便有相同的景观,但不是一个文化 区。(中国文化地图集的尝试)
© 2011 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
2)泽林斯基的超有机体理论
观点:文化区是一个整体,它与个体没有关系。人们 无法从整体解读出来个体,也无法个体解读出整体。 大区与小区没有关系。
国家边界强化了区域本性
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 在一个存在报酬递增和贸易成本的世界中,那些拥有相对较 大国内市场需求的国家将具有竞争力,并成为净出口国。 价格指数效应(price index effect) 厂商集聚程度越高,商品种类越丰富,该地区产品的均衡价格 指数就越低,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也越大。 市场拥挤效应(market crowding effect) 由于企业集中带来了环境承载力超载,产品同质竞争的利润 下降、限制指不完全竞争厂商喜欢在竞争者较少的区位布局。
典型案例:《美国文化地理》中各个民族文化极为不 同,但是却构成了美利坚文化的整体。 缺憾:没有说明不同尺度之间的编码关系 (例如北京精神与西城精神)
© 2011 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
3)施坚雅的结构主义解释
观点:小区域是大区域的有机组成部分;或大区域由 不同功能的小区域组成。强调关系流。 典型案例:成都平原的小区域与大区域 郑振满的莆田宗教信仰区 core-periphery 缺憾:无法解释大小形式文化区之间的关系。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24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会文化地理学关注的区域第三本性
基于情感需求、信仰需求、政治需求,一个区域被赋予的 意义。 例如,卢沟桥事变使得宛平成为抗日战争纪念地 再如,以色列地区成为犹太人复国之地 三如,中国成为海外华人的精神家园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下四层,上三层 ( 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 地域综合体 或 区域 无论如何划分区域,区域有其自己的客观本性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19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区域的本性(nature of region)
第一本性:不可移动的自然条件
第二本性:历史上积累的实体要素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28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区域的形成机制和尺度转换
1、三种形成机制
1)自然决定的区域 2)结构分工决定的区域 3)历史形成的区域 2、四种尺度转化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29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索尔的文化景观学派
认识区域
——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的若干视角
周尚意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1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认识区域的三个关键问题
1、区域是什么?
2、区域形成机制为何?
3、为何研究此区域?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2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8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观点及受到的挑战
维达尔学派强调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区域内部社会生活的 活力,可以营造不用的人文特点。因此成为著名的人地关系 “或然论”。
但是,随着旧的、小区域的、自给自足的、乡村的“区域” 的消失,人们看到了相似的、一致的区域面貌,从而使得“ 区域地理”在地理学中的中心性急速下降。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23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解释了区域差异的稳固性
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于1957年提出的,后来有其他经 济学家发展为具体化的模型。 该理论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之 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营国关系,某个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 引起另一个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后一个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 前一个因素的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果变 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积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12
© 201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陆权说(资源)与海权说(市场)
13
© 2011 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
区域网络中的结构洞
© 2011 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
新区域地理学派的对三个问题的回答
1、区域有多种形式(形式区、功能区)
2、区域是综合的、连续的空间过程的产物
“国培计划”初中地理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16
©
高等教育出版社
功能区与形式区的区别
© 2011 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
功能区与形式区 的区别
(牛街的例子)
© 2011 教师教育出版事业部
三、区域的本性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前苏联地理学家卡列斯尼克认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地理壳,它的范围是从地球的物理表面(陆面、水 面)向上向下各延伸15—20 公里的层圈。
1)重建了哈特向1959年对区域的定义,区域是有差异的,但 是差异是连续积累变化的(例子 mama dips)。 2)继承了维达尔学派所主张的人在区域再生产中的能动性, 因此区域依然是多样的(例子 大栅栏)。 3)强化了区域的尺度转换,小区域与大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 (例子:北京商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