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第24讲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3)从土地利用形式上看,这里是农业耕作区和畜 牧区交错的地区。 土地利用受降水波动和历史上农耕、 游牧民族交替控制的影响,在农牧交错地带表现为有 农有牧、时农时牧的变动,导致土地退化加剧。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解析:第(1)题,通过对两水文站位置的分析可知, 张家山水文站上游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加上 河流落差大,因此含沙量大;渭河咸阳水文站含沙量 小。第(2)题,由于图示北部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 重的地区,因此,国土整治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水 土流失的治理,可通过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 术措施等来治理。第(3)题,渭河平原位于断层相对下 沉的岩体上,是由构造运动形成的地堑,且由渭河等 河流的泥沙沉积形成。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便 于农耕。第(4)题,渭河平原南侧为秦岭,是我国重要 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如温度带、自然带、干湿区等的 分界线。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名优课迪
备战高考我满意
2.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且多暴雨 地面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等,破坏了地面植被 开矿、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破坏了地面植被和 稳定的地形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易受流水的侵蚀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明确目标 主干知识
读图填图
要点突破
典例剖析
随堂演练
首页
上一页
认识省内区域认识跨
省内区域的重要性
经济协同发展
省内区域作为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通过优化资源 配置和产业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社会文化交融
省内区域的社会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助于形成共同 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增强地区凝聚力。
生态环境保护
交通与物流的发展使得省内区域 的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促进了产 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形成,提高了
产业竞争力。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交通与物流的发展为居民提供了 更加便捷、快速、安全的交通和 物流服务,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
量。
04
省内区域的文化与教育
省内区域的文化特色
方言与习俗
每个省内区域都有独特的方言和习俗,这些方言和习俗反映了当地 人民的历史、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传承优秀文化
通过跨省内区域合作,可以共同保护和传承各地 的优秀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3
促进文化旅游
跨省内区域合作可以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推动 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提升旅游品质。
提升旅游品质与形象
优化旅游线路
通过跨省内区域合作,可以优化旅游线路设计,打造具有地方特 色的精品旅游线路,提高旅游吸引力。
增强当地人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02
教育水平
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省内区域的教育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有
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03
社会进步
文化与教育的繁荣有助于促进省内区域的社会进步,提高当地人民的文
明程度和综合素质,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05
省内区域的旅游资源
省内区域的自然景观
铁路交通
省内区域铁路网发达,拥有多条干线铁 路和支线铁路,连接着省内各大城市和 县镇,为客货运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高中区域地理教案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第24讲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条件与外向型的经济特点。
2.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及带来的问题。
3.理解西双版纳的特色旅游业。
先学过程:师:同学们,如何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8分钟后检测,看谁完成的最好。
布置学案,学生自学(教师督促,使每一位学生紧张的自学)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1.对外开放的前沿(1)区位优势: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
(2)政策优势: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形成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3)人文优势:①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
②全国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海外投资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外向型的经济(1)工业发展: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比较发达。
(2)商业贸易:主要通过港澳贸易渠道,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品生产出口基地3.城镇的发展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读图思考]“泛珠三角”区域的“9+2”是指哪些省级行政区?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1.优越的自然条件(1)位置⎩⎪⎨⎪⎧相对位置——云南省境内,与P 缅甸、Q 老挝等国为邻纬度位置——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地区海陆位置——我国西南部,离太平洋和印度洋距 离较近(2)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但年较差大,全年气温高。
[读图思考]为什么说西双版纳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要远大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自学检测(大家都自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979~2000年,深圳城市化的发展得益于工业化的发展B .1979~2000年,深圳城市人口所占比重没有变化C.深圳的城市等级不断上升,服务范围不断扩大D.1979~2000年,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断降低2.在深圳城市化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热岛效应B.雨岛效应C.噪声污染D.臭氧层空洞后教过程教师根据小组讨论完成情况分别提问,学生不断补充回答完成。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第24讲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一、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1、对外开放的前沿(思考原因)地理位置: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 国的“南大门”(成为“对外开放前沿”的根本条件):热带、亚热带,处于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气侯优越,平原广阔,水网密布,农业基础好政策因素: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开始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其中的深圳、珠海就位于珠江三角洲。
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至此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人文优势:一直以来,这里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概括:珠江三角洲地区具备了天时(政策因素)、地利(区位因素)、人和(人文因素), 利用这里的优越条件,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对全国其他地区起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外向型经济(是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发展途径: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臵,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高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三来)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
这里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大量的外汇,使该地区贸易国际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一补)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通过三来一补发展途径,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以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合作方式,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
认识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
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侨乡之一
二、改革开放的前沿
(1)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如何进 行产业结构调整的?
•①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 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二)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②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 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 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孔雀舞 欢乐的 “泼水节”
竹 筒 饭
(2)存在问题
①周边州县纷纷建立旅游区,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②旅游景点分散,规模较小。
③旅游接待能力较小,以国内游客为主。
④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 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
材料四:城中有村,村里有城, 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 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社会 资料三:珠江三角洲各城市间盲目的土地、项目、
龙头之争影响了珠三角整体竞争力。除了高密度 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 的机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各地产业结构也日 渐趋同。汽车本是广州的“独门暗器”,但最近 深圳放言也要搞汽车。会展业方面,广州有广交 会、深圳有高交会、东莞有电博会。
(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 定国内背景是( C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改革开放以后,珠三角的工业化进程
1979-1990
1990-现在
结合教材72-73页图文,讨论分析: (1)第一阶段,珠三角工业化的的优势和 劣势分别是什么?主导产业是什么?吸引外 资数量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有何特点?为什 么? (2)第二阶段,其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有何特点?为 什么?
第二节 认识省内和跨省区域.pptx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 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强化训练
5.(2018大庆)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千沟万壑 B.黑土地 C.湖泊星罗 D.雪山连绵
【解题点拨】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且夏季多 暴雨,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 表景观。
考点聚焦
PK中 考
2.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熟制:一年__一__熟 (2)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地势__平__坦___,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地广人稀, 本地粮食消费少;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3)问题与对策 问题:长期过度开垦,导致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对策: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92021/8/292021/8/292021/8/298/29/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9日星期日2021/8/292021/8/292021/8/29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92021/8/292021/8/298/29/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92021/8/29August 29,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92021/8/292021/8/292021/8/29
第24讲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温馨提示:此部分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24讲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一、黄土高原的成因1.北风送土关于黄土的来源,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有过不同的争论。
其中,以”风成说”比较令人信服。
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
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
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
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遇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
根据黄土堆积环境的不同,可将我国黄土发育分为三个时期:早更新世,相当于第一次冰期,气候比新第三纪干寒,发生午城黄土堆积;中更新世,发生第二次冰期,气候进一步变干,堆积了离石黄土,范围广、土层厚;晚更新世,第三次冰期,气候更加干寒,堆积了马兰黄土,厚度虽小,但分布范围更广,南方称下蜀黄土。
进入全新世,气候转为暖湿,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梁、峁广布的破碎地表。
科学在不断发展,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许多现象是黄土风成学说无法解释的。
譬如,黄土中粗粉沙含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黏土的含量却从西北向东南递增,这种自西北向东南的有规律的排列呈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而不是平面模糊过渡。
这种叠瓦阶梯状的分布过渡更像是洪水的杰作等。
为了解黄土高原的“变脸”过程,专家们特意到黄土高原西部甘肃静宁县、秦安县、定西县等地采集黄土高原6个典型地质剖面的黄土标本,从中获得了700余块孢粉样本和209块表土孢粉样本,这近千份孢粉样本大约记录了公元前4.6万年至今的黄土高原植被变迁过程。
通过对碳14的测量,在6个典型剖面中共测得年代34个。
经过分析,专家们发现,从黄土高原采集的20克样品中最多分离出的孢粉颗粒达到1112粒左右,最少的则不足50粒,显示着4万多年来,环境和植被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过程。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当堂过关:1.珠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
读珠江水系图和景观图,完成下列要求。
(1)①②③图表示A、B、C三地的景观,其中表示A地景观的是 ______,表示C地景观的是______。 (2)C地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商品率 )
B.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建立天然橡胶、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基
展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参考答案】(1)① ( 2) C (3)外向
③ 劳动力廉价而丰富 土地价格低
(4)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港
澳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和市场;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解
决工业化、城市化问题等 周边省区可利用珠三角的资金、技
术,还可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 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等。
合作探究:旅游业存在问题
①周边州县纷纷建立旅游区,旅游市 场竞争日趋激烈。 ②旅游景点分散,规模较小。 ③旅游接待能力较小,以国内游客为 主。 ④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当堂过关:
1.(2011 年广东省卷)“住竹楼,跳孔雀舞,吃竹筒 饭,过泼水节”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云南省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海南省 D.西藏自治区 【名师点拨】“住竹楼,跳孔雀舞,吃竹筒饭,过泼水节”
(3)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4)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素材链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广西、海南 、湖南、江西、福建 、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 云南、贵州、四川 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简称“9+2”。内地9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五分之一,人 口占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三分之一。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区, 泛珠三角在全国的地位十分突出。这一区域所建立起来的共生共 赢型经济体系,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极。
区域地理 第24讲《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课件课件
(1)西咸新区包括沣渭新区、泾渭新区和渭河生态景观带等
区域,图中显示各部分规划发展方向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随意性
(2)沣渭新区立足于打造现代制造服务产业创新示范基地的
最佳优势条件是( )
A.政策优势明显,靠近渭河,环境优美
B.靠近西安,多高等院校,科技发达
C.靠近交通干线,交通通讯发达
(2)社会经济条件。 有利:长江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开发历史悠久, 劳动力资源丰富;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 条件好。 不利: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上游经济落后,水能和矿 产资源丰富;下游经济发达,资源相对缺乏。
4.简述长江上、中、下游的发展优势与开发重点,存在问题与 整治措施。 (1)上游地区: ①优势开发:地势悬殊,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 源的开发是其重点。 ②问题与措施:上游地形复杂,自然灾害频繁;不合理的开发 导致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加强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 实施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是其整治的内容。
三、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概况 (1)范围:西起C_乌__鞘__岭__,东至A_太__行__山__,北起长城,南至 B_秦__岭__。 (2)河流:图中的D_汾__河__,E_渭__河__。 (3)城市:图中的F_兰__州__,G_太__原__,H_西__安__,I_银__川__,J_西__宁__。
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泛珠三角”区域的“9+2”是指哪些省级行政区? 答案:“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 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 区。
1.对外开放的前沿 (1)区位优势:广东省_东__南__部,毗邻_港__澳__,与_东__南__亚__隔海 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 (2)政策优势: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形成一个包括 _经__济__特__区__、沿海开放城市、_经__济__开__放__区__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 体系。 (3)人文优势:①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_对__外__开__放__的历 史传统。②全国著名的_侨__乡__,有利于吸引_海__外__投__资__及国外的 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二十四讲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④ 资源:煤、铁、_______ 水能 、___________ 有色金属 矿产丰富。
三峡水电站 攀枝花 六盘水
3.纽带和辐射作用
沟通东部_________________ 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 沿海经济发达 区,承东启西,形成“H”形格局。
西 部 资 源 富 长江沿岸地带 集 地 区
1.概况
(1)地形区:图中的A__________ 太行山脉 ,B _____ 秦岭 、 C_______ 祁连山 。
太 行 山 脉
秦岭
(2)河流:图中的D_______ 汾河 ,E _______ 渭河 。
(3)城市:图中的F____ 、G ___ 、H ___ 、 I ___ 、 J ___ 。 兰州 太原 西安 银川 西宁
1.位置
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省境内,与______ 缅甸 、______ 老挝 接壤。
缅甸
老挝
2.地理事物
(1)河流:图中的A______ (长江),B 澜沧江 ______、 C____ 金沙江 怒江。
(2)城市:图中的F_______ 昆明 。
昆明
3.旅游业
(1)旅游资源丰富 ①自然:热带雨林 ________景观,有“热带动物王国”之称 。
四、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区——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简介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利用国家的政策优势和有力的区 位条件,成为我国崛起最快的地区之一,现发展成中国人 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 的地区之一。 “大珠三角”指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构成的区域。 “大珠三角”面积18.1万平方公里,以经济规模论,“大 珠三角”相当于长三角的1.2倍。“大珠三角”已成为世 界第三大都市群。 而根据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世界城市状况报告》, 以广州、香港和澳门为核心的珠三角都市区已经成为世界 最大的超级都会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24讲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3.24.2 跨省区域课件
3.生态建设:一方面可采取植树种草等_生__物__措施和修 建梯田、修挡土坝等_工__程__措施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合 理安排生产活动。
二、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范围:东起_上__海__,西至四川省_攀__枝__花__,东西长约3 000 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
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3)改善天然草场质量:超载过牧的地区应适当压缩牲 畜的数量,提高质量并改善放牧管理,实行轮封轮牧,保 护草场,以利于水土保持。 (4)有计划地做好煤炭开发区的土地复垦工作:黄土高 原是我国最大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基地,应避免由 于煤炭开发而引起的大规模水土流失。
3.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哪些? (1)地形条件:地势低平,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且平 原东西排列,有利于农业、交通等的发展。 (2)气候条件:夏季气候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 丰沛,有利于农业、水运等的发展。
5.生态环境问题: (1)上游地区:_毁__林__开__荒__,陡坡垦殖,水土流失严重。 (2)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加剧了洪涝灾害。
(3)下游地区: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_酸__雨__危害突出 日益严重 水污染→部分城市水质性缺水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成因是什么? (1)自然因素。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坡面越长,增强了土壤的冲刷侵 蚀力。 ②降雨:降雨强度大且集中,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土壤:土壤性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容易遭受流水侵蚀。 ④植被: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土壤易被侵蚀。
(2)人为因素。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修路、开矿、采石等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1)压缩农业用地: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生产效 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这是做 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 (2)扩大林草种植面积: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因地制宜地 营造防风固沙林、经济林(苹果、梨、核桃等)、薪炭 林、用材林等。
江西专用中考地理第二节认识省内和跨省区域__珠江三角洲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地区东北三省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 后复习30分钟。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二、补笔记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2019/6/29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9/6/29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第二节 认识省内和跨省区域—— 珠江三角洲、塔里木盆地、黄土 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地 区(东北三省)、青藏高原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认识省级区域、认识省内区域、认识跨省区域__填空练习
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知识重点】1 北京位于________平原的____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____海。
2 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________、________中心,________________中心。
3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________中心。
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和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这说明北京是________________中心。
北京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有众多的体育场馆;拥有各类博物馆120多个;集中了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
这些说明北京是我国的________中心。
4 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是________广场。
5 北京属________________气候,特点:夏季____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___,夏季盛行偏____风,冬季盛行偏____风。
6 3000多年前的周武王时,北京已经形成聚落中心,称为_____。
金、元、明、清各代先后在这里建都。
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________两代,为________字轴线形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7 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北京古代城区变迁与________有密切关系。
9 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________,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知识重点】1 港澳概况2 港、澳与______省相邻,是人____地____的地区。
气候为____________气候。
3 港、澳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我国政府制定了“____________”政策,祖国内地实行____________制度,港澳实行____________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政策因素: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形 成一个包括_经__济_特__区__、沿海开放城市、 _经__济_开__放__区__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3)人文因素:①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 _对__外__开_放___的历史传统。②全国著名的侨__乡__, 有利于吸引海_外__投__资____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 经验。
(3)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4)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方法突破黄土高原的过渡性及其影响
黄土高原地区处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及由第二 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南北跨亚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三个温度带;东西跨半湿润、半 干旱和干旱等干湿地带,气候的地域差异和过渡 性十分显著。
针对训练 2.读“黄土高原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
D.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 条件优越
(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工 业化水平提高最快的地区之一,其发展工业独特 的优势条件是( ) A.靠近香港和东南亚,许多地区是侨乡 B.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C.丰富的人力资源 D.自然资源丰富
(3)下列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自改革开放至 今所经历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由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 变
3.旅游资 源丰富 自然:热__带__季__雨__林__景观,有“热带动物王国”之称 人文:_傣__族__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 三、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概况 (1)地形区:图中的A_太__行__山___,B_秦__岭___, C_祁__连__山___。 (2)河流:图中的D_汾__河__,E_渭_河___,F汉__江____。 (3)城市:图中的G__太_原____,H西__安___,I银__川____, J_西__宁___,K_兰__州___。 (4)省区(简称):图中的L__川__(_蜀_)__,M内__蒙__古__, N__豫__。
业。长江中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缓,最适宜发 展________业和________业。
答案:(1)宝成—成昆线 焦柳线 京九线 上 海 南京 (2)重庆 攀枝花 (3)武汉 汉江 (4)水能 水电 淡水养殖 航运
海南岛的开发
1.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 海南岛开发的优势条件可以从地理区位优势、热 带资源优势、海洋资源优势等方面来认识。
优 因库;
势 ⑤农作物可一年三熟,但需注意冬春的低温冻害和夏秋季的台风破
坏
①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性的海洋生态系统,不仅能提供丰富的食品
海 资源,还是极佳的旅游胜地;
考能联动提升
珠江三角洲地区
1.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合作——“前店后 厂” (1)港澳地区扮演“店”的角色:港澳地区利用海 外贸易窗口优势,承接海外订单,从事制造和开 发新产品、新工艺,供应原材料、原器件,控制 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 的角色。
(2)珠江三角洲地区扮演“厂”的角色:珠江三角 洲地区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 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3)港澳在前,珠江三角洲在后,彼此紧密合作, 这种独特的经济模式充分利用了两地的互补优势, 实现了强强联手,促进了两个地区经济的迅速发 展。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拓展延伸“泛珠三角”区域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和香港、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内地9省 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五分之一,人口占三分之 一,经济总量占三分之一;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 特区,“泛珠三角”在全国的地位十分突出。由 于广东省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以“珠三角”为中 心的“泛珠三角人流圈”;同时,由于香港的国 际航运、金融和物流中心的功能,湖南、广西等 地的进出口货物主要经“珠三角”和香港,又形 成了一个以“大珠三角”为主要进出口通道的 “泛珠三角国际物流圈”。
项 目
内容
①海陆区位:南部大岛,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
地 部;意义:大西南出海的前沿;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
理 ②经济区位:近傍香港,遥望台湾,内靠珠江三角洲,外邻东南
区 亚;意义:既有经济腹地的依托,又受到经济发达区的辐射和带
位 动,便于内引外联,发展经济;
优 ③交通区位:靠近东亚与东南亚之间的国际深水航道,南海是我
第
复习备考导航
24
讲
认
教材图文自读
识
省
内
考能联动提升
区
域
与 跨
考向命题调研
省
区
域
优化知能训练
复习备考导航
要点点击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条件与外向型的经济特 点。
2.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及带来的问题。 3.西双版纳的特色旅游业。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治理。 5.长江沿江地带纽带和辐射作用,主要生态问题 及治理。
2.上海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入海口,沿海中心 位置,水陆交通极为便利。 (2)农业基础好,为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原料和 粮食供应。 (3)工业基础好,是全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 (4)是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科技力量雄厚。 (5)劳动力素质高,劳动力资源丰富。
(6)浦东新区开发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7)“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为 上海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证。 (8)上海市水源充足。 (9)经济腹地和市场广阔,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 心。
长江沿江地带之发展
1.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自然条件分析 (1)地形条件:地势低平,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且平原东西排列,有利于农业、交通的发展。 (2)气候条件:夏季气候炎热,冬季温和,降水 丰沛,有利于农业、水运等发展。 (3)资源条件:资源丰富,种类多,有利于农业、 工业、旅游业的发展。 (4)水运条件:黄金水道,我国最优越的内河航 运,有利于与沿海航运接轨。
3.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分布
中心 工业部门
条件
沪宁杭
综合性工 业区
交通便利、技术雄厚、市场广阔
武汉
钢铁、轻 ①资源丰富;靠近大冶铁矿,位于棉
纺
花产区;②交通便利
宜昌、 电力、钢 ①资源丰富;水能、煤、铁;②交通
重庆
铁
便利
攀枝花、 钢铁、煤 攀枝花附近有丰富的铁矿,六盘水是
六盘水
炭
著名煤矿
西昌
火箭发射 基地
2.外向型的经济 (1)工业部门:以__轻__工__业__为主,重化工业比较 发达。
(2)贸易:主要通过__港__澳___贸易渠道,成为全 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3.城镇的发展 _工__业__化__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二、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1.位置:我国西南边陲云南省境内,与图中的 国家H_缅__甸__、I_老__挝__、J越__南___接壤。 2.地理事物 (1)地形区:图中的A_云_贵__高__原__,B横__断__山__脉____。 (2)河流:图中的C_金__沙__江___(长江),D澜__沧__江___, E_怒__江___。 (3)城市:图中的F_攀__枝__花__,G_昆__明___。
地气形候::以_亚_平_热_原_带_和_季___风__低____山气__丘候__陵______为主 水文:河湖众多 资源:煤、铁、水能、_有__色__金__属__丰富
3.纽带和辐射作用 (1)纽带:沟通_东__部__地区与_西__部___地区,承东 启西。
(2)辐射作用:通过众多_干__支流和交通干道,经 济技术优势向南北辐射。
B.由原料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 转变
C.由轻度污染工业→中度污染工业→重度污染 工业转变
D.由工业分散→工业集聚→工业分散转变
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为亚热带 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河流交织成网, 水运发达,由于受山地的阻隔,珠江三角洲平原 面积较小。第(2)题,A项为珠江三角洲“独特” 的优势条件,B、C、D三项是和其他工业区共 同具有的“普遍”条件。第(3)题,珠江三角洲 工业起步借助于当地原料加工和廉价劳动力,工 业转变呈现出由原料指向型到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近年来逐步向技术指向型转变。 答案:(1)D (2)A (3)B
热点提示 1.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及受金融风暴冲击 为背景,考查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及其变 化。 2.以黄土高原今年雨雪天气切入,考查黄土高原 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 3.以世博会时事材料切入,考查沪宁杭及长江流 域经济带的地理特征。
教材图文自读
一、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1.对外开放的前沿 (1)区位因素:广东省__东__南___部,毗邻__港__澳__, 与__东__南__亚__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祖 国的“南大门”。
2.生态系统脆弱原因:地形破碎,气候较为
_温__暖__,水土流失严重,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尤以____旱__涝_灾害为主。
四、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1.范围:东起A_上__海__,西至四__川___省B攀_枝__花___, 东西长约3000多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
2.自然条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治理
1.成因 (1)自然因素与水土流失
(2)人为因素与水土流失
2.危害 (1)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 (2)黄河泥沙含量剧增,下游泥沙淤积,成为 “地上悬河”。
(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4)引发泥石流。 (5)影响水土资源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 3.治理 (1)工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 (2)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 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
针对训练
1.中国金融网2011年3月19日报道 珠江三角 洲一体化先行先试,应对金融危机创新发展模式。 据此回答(1)~(3)题。 (1)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 优越的自然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为雨热同期的热带季风气候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C.河流纵横交错,但由于河流较小,不利于发 展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