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辛亥革命时期没有“大的农村变动”原因剖析
论辛亥革命的失败与教训
论辛亥革命的失败与教训2007-04-15 15:59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这次革命是由民族危机加深以及社会矛盾激化而引起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有着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
它是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的巨变,促进了民族觉醒。
但是,它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所以,也可以说是一场失败了的革命。
在此,我主要论述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一面,以及它的失败所带来的历史教训。
辛亥革命由于袁世凯窃国而流产。
我认为其失败原因有以下几点:1.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帝国主义不可能允许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一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也不会允许其建国而危害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联合起来绞杀了这场革命。
2.从主观方面来说,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革命党人甚至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天真的幻想,企图得到帝国主义的承认。
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侵略中国的局面没有任何改变。
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平均地权”的主张未能实行,无法调动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不能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内部较松懈复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
资本主义在中国先天畸形,后天发育不良,没有强大的力量来完成革命,一方面要依赖外国资本主义的,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敢也不想将革命进行到底。
一方面又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阵营,甚至拱手把政权让给了袁世凯,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同盟会对暂时被迫承认共和制度的投机革命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斗争不力,致使立宪派和旧官僚采用“和平篡权”或“政变篡权”的方式,先后窃夺了许多起义省的领导权。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可以从两种角度去认识:一种是从主客观方面去认识,一种是从具体原因方面去认识。
从主客观来看,一是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从具体原因方面来看,可从纲领、农民、政党、军队等四个因素去分析: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反对中华民族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还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
没有认清真正的敌人,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终归失败的原因之一。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
“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也是松散的。
同盟会建立后缺乏严密的组织和纪律,武昌起义爆发前实际上已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坚强的革命政党,就不能使革命者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坚强的战斗力。
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也与同盟会的涣散、领导成员政见不一有关。
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太强大.主观原因:革命的领导者中国资产阶级是一个经济上,政治上都十分软弱的阶级.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政党来领导,新的指导思想,需要寻找新的出路.首先,辛亥革命是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更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
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在广大工农和其他劳动群众多种方式反抗斗争所汇成的革命怒潮中,赶跑了狗皇帝,推翻了清王朝的二百六十多年的专制统治,从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产生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
历史:辛亥革命时期没有“大的农村变动”原因剖析
历史:辛亥革命时期没有“大的农村变动”原因剖析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赶走了皇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辛亥革命的最终结局却是“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国内封建势力的强大、革命党人自身的局限;而中国农村未能产生大的社会的变动则是深层次的原因。
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
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横排本第一卷,第16页。
)那么,在辛亥革命时期,为何农村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呢?革命党人轻视乃至敌视农民,在总体上放弃了对农民的领导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主要成份是新式学堂里的教员、学生和海外留学生,他们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他们在社会政治活动中轻视乃至敌视农民的先天缺陷,在寻找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上犯下了严重的错误,未能担负起领导农民投身革命的历史重任。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革命党人没有解决农民极为关心的土地问题。
他们在革命进程中虽然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但根本不想也不愿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有人认为平均地权就是夺富人之田分给农民的话,那是误解了他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是胡说。
后来他更明确指出:“如果把地主的田地拿来分给农民,农民固然得到了好处,但地主却要受损失”,而地主“现在都是稍明白事体的人,对于国家大多很有觉悟,而农民一般全无觉悟。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37—938页。
)可见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主张并不是为了根本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有的革命党人为了利用会党和会党中的地主豪绅从事反清活动,不惜更改同盟会“平均地权”的纲领。
如武汉革命党组织共进会就因顾及会党及会党中豪绅地主的利益,把“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
吴玉章先生说:“会党中的上层分子有不少是地主阶级出身或与地主阶级有密切联系的人,所以共进会把同盟会的‘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以便他们容易接受”。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对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中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辛亥革命对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贫困问题的影响和启示。
一、辛亥革命对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作用农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但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一直比较单一。
在清朝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的农村手工业和地方贸易,无法形成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供应体系。
辛亥革命后,革命政府开始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现代化。
1.改革土地制度,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清朝时期,土地制度极不完善,地主对土地的占有和经营权十分吸血。
辛亥革命后,地主的统治被推翻,革命政府开始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实行“三权分置”和土地国有化,大量的土地被拨给农民。
这一政策推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土地经营和生产条件。
2.推进农村基础建设辛亥革命后,革命政府开始推进农村基础建设,大力投资于交通、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同时,革命政府还积极推行农业技术革命,加强对种植技术、农机具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推广农业关键生产要素的使用辛亥革命后,革命政府开始推广农业关键生产要素的使用,如化肥、农药等,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同时,有力地解决了当时的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如土壤贫瘠、种病虫害防治等问题。
二、辛亥革命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作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长期以来,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的一个重要问题。
辛亥革命后,革命政府开始推行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
1.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辛亥革命后,革命政府开始推行农村基础建设,大力投资于交通、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谢 谢 观 看
孙中山就曾说过,但是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的种种黑暗比 前清更盛,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辛亥革命的经验与教训
辛亥革命的经验与教训 在了解到了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后,我们再思考一下,为什
么会失败呢?失败的原因在哪儿?我们要怎样才能吸收好这些经 验教训,来在未来的革命中,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阶 段,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原因(为什么行不通):因为帝国主义绝不允许中国建立一个独 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使自己失去中国这个占世界人 口四分之一的剥削,奴役的对象。
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 办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且大量兼并土 地。
袁世凯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 恢复祀礼,祭孔典礼,恢复跪拜礼节。
辛亥革命失败的具体表现 ③
为达到独裁的目的,袁世凯先是下令解散国民党,使 国会不足法定人数,无法开会。随后就直接遣散议员。
后来越来越过分,公然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一个 《中华民国约法》,总统制代替共和。
资产革命派本身弱点和错误 ③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的革命力量的强力的
核心。 同盟会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领导核心,甚至有人
主张“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有的还另建党派,自立山头。孙 中山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非”袁氏兵力之强,实同党 人心之涣。
资产革命派本身弱点和错误 -----总结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辛
樊刘 宇凌 李志 宜岳
亥 革
命 失
源明 败
吴齐 的
雨郭 原 晴苗 因
康苗Βιβλιοθήκη 逸安春艳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 北伐战争是为了干什么 黄埔军校的设立是为了干什么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学号2010205369 2010 级 6 班孙谦题目及要求论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其最大贡献,众所周知,就是推翻了我国长达3000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虽最后的成果被袁世恺所盗取,但其引起的波澜和历史意义,都是不可质否的。
虽然辛亥革命的成就不可忽视,但失败了就是失败了,其失败的原因值得我们反省与深思。
然而,究其失败的原因,我将其分为两部分――社会性与人性。
首先,谈其社会性原因。
革命前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其社会形式与内容都是及其少见的,所以无成功的案例可以参照。
而且当时的中国封建统治时间极长且军阀林立,其社会的阶级性十分严重。
所以,资本主义建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并且帝国主义也不会容许其征服的道路上出现这么大一块绊脚石的,尽管当时的少数先进的中国人希望把中国建设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
请注意我的用词,“少数”是及其关键的。
这就是阶级性的最大体现。
中国的特殊社会形态,使先进的思想难以传达到基层,这就无法动员起来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致使革命的根基相当单薄。
并且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实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无法依靠农民群众。
虽有尝试,但因严重的阶级意识而导致了对农民群众的抛弃与指责。
从而失去了革命的最大力量。
“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
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其次,再说人性上的原因。
中国人的人性中的好与坏想必每人都有自己的认识。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是有劣根性的,而且还不少。
正是一些劣根性,加速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其一,中国人好妥协。
中国的资产阶级领导者幻想依靠向帝国主义妥协退让而使其承认并支持中国革命,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帝国主义不会坐视中国的变强而不管。
并且,革命党人也希望通过向旧官僚、旧军官的妥协来获得更大的支持与力量。
所以,辛亥革命仅仅敢跑了一个皇帝,却没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
用历史事实说明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用历史事实说明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我认为辛亥革命既不能说成功也不能说失败了,也可以说辛亥革命既是成功也是失败的。
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使中国进入共和时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带来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所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丰碑,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第一:政治方面,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进入了共和政治时代,中华民国的《临时约法》赋予人们集会、结社自由,人们参政意识加强.第二:经济方面,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首要障碍封建君主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其后中国出现了一个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春天。
第三:思想方面,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人们的社会意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出现了追求民主、平等,反对专制、愚昧,以及妇女解放等一系列变化。
所以,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规模宏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是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飞跃。
失败的一面:第一:由于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始终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斗争他们利用会党、新军,却不发动广大农民,在革命的高潮时期,甚至镇压农民的反封建斗争,使自己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同敌对势力的斗争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第二:革命党没有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他们不愿意与帝国主义彻底的决裂,也没有彻底地摧毁封建势力,许多人摇身一变,由封建官僚变成了革命的有功之臣,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
第三:由于革命派没有彻底的发动革命的主体,农民,因此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并未发生什么新的变化:阶级关系照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陈旧,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
封建主义在军事实力、政治经验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大大超过革命派。
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客观因素。
第四:革命派没有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中国同盟会,从成立时起,思想上就缺乏统一信仰,组织上也不够巩固。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及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中的 社会风俗
如:以公元纪年,改用公历;下级官吏 见上级官吏不用行跪拜礼;男子以“先 生”、“君”的互称取代“老爷”等称 呼;男子剪辫、女子放足之风迅速席卷 全国。人们的精神得到一定解放。
辛亥革命中的 法律条令
法律上,南京临时政府一方面创立革 命新法,一方面适当沿用旧法,把清 末开始的不完全法律近代化,推向一 个崭新阶段,开始了民主主义法制建 设的新篇章。它颁布了中国第一部具 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亥革命中的 教育
女子教育得到发 展,除大学还不 招女生外,普通 中学、中等实业 学校、师范学校 中的高级师范学 校,都可设女校, 初等小学,还可 以男女同校。
●政治 一.他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控制唐绍仪内阁。 二.强迫参议院通过他提名的新内阁。 三.镇压革命:“宋教仁案”,二次革命失败。 四.1915年5月基本全部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军事 加强北洋军,削弱南方革命军。
一1913年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不久 解散国民党。 二1914年解散国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 制为总统制。 三修改总统选举法,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1915年底,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孙中山制定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策, 刺激了人们发展民族工商业工业的热情,他鼓励人民 兴办实业,从事农垦;奖励华侨回国投资;要求各省 成立实业公司,鼓励民间成立实业团体。在革命政府 的奖励、推动下,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在全国范 围内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到来。
辛亥革命 论文
关于辛亥革命相关问题的探讨摘要:在近代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它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尽管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是它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永远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
关键词:革命改良专制失败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辛亥革命是民族危机严重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是腐朽的清政府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抵御外国侵略和领导国内变革的结果。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它们在加强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的同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
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利权更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而为了对外支付巨额赔款等,清政府进一步搜刮民脂民膏,巧立名目的新税层出不穷,各级官吏还要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
正如孙中山先生所形容的,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事实表明,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革命已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等革命力量的发展。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其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00121 商学院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有广义与侠义之分,侠义指1911既清宣统三年于武汉最先爆发的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武昌起义,此次起义最终使溥仪下诏退位,结束了清王朝统治。
广义则为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的全过程,包含从1895年兴中会成立起至1911年武昌起义间发动的多次起义革命。
我并不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失败的革命,它的失败与否在史学界中也一直存在争议。
用矛盾分析法来看待辛亥革命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虽然矛盾,但个人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即不太成功的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268年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宣传了革命思想,致使其后的复辟成为闹剧。
从此方面来看,辛亥革命无疑是成功的。
随着建立起来的南京临时政府完结,袁世凯登上大总统位置倒行逆施,其后的发展也没有向着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从这方面看,辛亥革命的结果便是失败的。
导致其失败的原因中,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资产阶级发展的不充分②中国当时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③帝国主义扶植代理人④革命内部立宪派与保守派破坏。
在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成长起来的民族资产阶级,发展不充分,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发展特征便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主要矛头指向满清统治,忽视了帝国主义的压迫,没有提出完整的革命纲领,革命党人对帝国主义存在着幻想,向帝国主义妥协,例如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曾发出文告,承认清廷与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会偿还对外债务,帝国在华特权等等措施,希望得到列强支持来推翻清政府统治。
另南北和谈期间由于惧怕外来干涉,屡屡让步,将革命成果拱手让与列强代理人—北洋军阀手中。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最终使中国成为完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半半社会的特点包括:封建的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的弱小,帝国主义势力强大,国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贫困落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
浅析辛亥革命的得失
浅析辛亥革命的得失作者:石卫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7年第46期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发生了近代以来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爆发了。
驻扎在武昌的新军在金兆龙、熊秉坤的领导下开始鸣枪起义,其他个省纷纷响应,在一夜之间占领武昌。
随后一个月各省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孙中山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次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我们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功过是非呢,下面就此展开.首先,辛亥革命的功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进一步宣传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人民思想上,是一次大解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与他早期的革命活动是息息相关的,他在1894年美国夏威夷,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孙中山认识到,只有通过战争,才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中国才有出路。
在此基础上孙中山在1905年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把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到了新阶段。
孙中山在《民报》中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使之成为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具有鲜明的民主、平等、博爱精神。
他冲破了封建迷信礼教等级观念,带给人们一股新鲜的空气,就是人人平等。
这种思想启蒙,首先反映在精神面貌方面,辛亥革命后,人们纷纷剪掉了象征封建礼教的大辫子,人民之间的称谓,产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大人、老爷”变成了“先生、同志、君”。
由原来的磕头礼、作揖变成了握手礼。
妇女的双脚被解放,妇女地位得到提升,进一步突出了人们思想领域上的大解放,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开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革命性,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
总之,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评说辛亥革命的成败
评说辛亥革命的成败辛亥革命的成败评判,到目前为止仍是众说纷纭。
成败之由皆有理。
本人通过长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对此有自己之认识,认为辛亥革命乃一次成功之举。
本文通过对为何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理由进行分析,结合辛亥革命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与意义,论证本人观点;并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事实上的失败与成功进行分析,最终思考辛亥革命给我们后人留下的问题一、辛亥革命成功之由本人一直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这正是鉴于辛亥革命其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上的深远意义。
(一)、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制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推动了历史了进步。
尽管,民主共和制度在当时的中国仅具形式,但这个形式在人们观念上引起的变革不容忽视。
经过辛亥革命,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政党,社会团体和报章杂志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政治空前活跃,民族精神普遍高涨,它为中国的继续前进创造了条件。
(二)、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很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大大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大地上迅速掀起了一个如火如荼的兴力实业的热潮。
仅在1912至1919年间,新建厂矿四百七十多个,投资近9500万元;全国煤炭1911年产量为813万吨,1914年增至1418万吨,全国面粉厂在这一时期更是由40家增至120多家。
对中国的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
辛亥革命使人们从忠君爱国走向革命救国,这是中华民族近代觉醒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这个过程中,维新与保守、革命与保皇经过激烈较量,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封建皇权思想受到冲击和唾弃。
辛亥革命坚决打倒皇帝,并从舆论上对君权神授观念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打和批判,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民主运动的高涨。
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村问题分析
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村问题分析在中国的革命战争时期,农村问题是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农民生活困苦,土地问题突出,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外敌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
在这个时期,农村问题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历史、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分析当时农村问题的体现以及解决之策。
一、历史背景:农村问题成为革命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国的革命战争时期,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
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农村无法得到良好的治理和管理。
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落后。
加之清末民初时期的不公和黑暗,农民遭受着封建农村地主的剥削和压迫,生活逐渐变得极其困难。
这也是农村问题成为革命的核心问题之一的历史背景所在。
二、经济方面:农民生活困苦,土地问题突出在经济方面,农民生活遭遇极大的困难。
大部分农民生活水平低下,食品、医疗等基本生活条件都亟需改善。
而与此同时,土地问题也日益突出。
由于土地所有制制度不健全,土地流转自由度低,农民难以获得土地的支配权,以致于他们在农业生产方面手足无措、举步维艰。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农民普遍心生怨忿,开始了频繁的抗争活动。
三、社会方面:外敌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在社会方面,农村地区遭受着外敌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
当时,列强瓜分中国,逐渐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同时,土地大多数掌握在少数封建地主手中,他们把自己看成是农村的统治者,奴役农民,限制农民的自由和发展。
四、解决之策:农村革命和土地革命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华革命军等力量,开始了农村革命和土地革命。
他们呼吁土地回归农民手中,建设“土地公有制”和“集体经济制”,为农民争取利益,增进农民的发展。
与此同时,他们还发起了各种抗争活动,实现了土地革命和农业改良,取得了农村胜利,靠近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本文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村问题及其解决之策。
虽然这个时期的农村问题非常棘手,但是随着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这个时期的农村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武昌起义后的农村变动_GAOQS
武昌起义后的农村变动李喜所 《历史研究》1982年02期经过武昌起义疾风暴雨的洗礼,广大农村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动?六十年前,鲁迅先生写了著名的小说《阿Q 正传》,他所描绘的未庄就是当时广大农村的缩影,不过这是艺术的真实。
我们这里以所见到的二百八十多种辛亥革命后编修的县志为主要资料,探讨一下武昌起义后农村的阶级变动和政权演变,旨在揭示历史的真实。
一、农村的阶级变动革命是各种人物充分表演的大舞台。
武昌起义的炮声惊醒了农村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集团和各类政治人物,他们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力图在这种“动乱”中争取最好的前途。
因此,武昌起义后的农村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这种“乱哄哄”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三种势力。
第一种是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开明士绅。
这是清末在农村出现的一股新的政治势力。
它导源于某些地区商业的勃兴和清廷在一九○一年后推行的“新政”。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农村经济的破产,经商致富成为一些地主士绅津津乐道的热门。
尤其在东南沿海和经济比较富庶的两湖、四川等地,许多农村中的地主逐渐注重于开店铺、办手工工场,变为地主兼商人的新型人物。
以定海县为例,据一九一二年前后的统计,全县人口约十三万人,其中业盐者7%;业渔者18%;业农者26%;业工者9%;业商者15%;其他者25%(《定海县志》食货志第六,方俗志第十六。
)。
这里从事工商者“趋之若鹜” (《定海县志》食货志第六,方俗志第十六。
),占24%,已相当可观。
再看广东的大埔县,其商业分四类:专营出口土产者;专营过境转运之业者;专办外地货物销售内地者;专去内地采买货物贩运者。
该县商品贸易“除内地产销货物不计外,人口货物总额必在五百万元以上,而出口货物总额却不过二百余万元。
”(《大埔县志》卷十,民生志。
)虽然进出相差很大,但商品经济还是较发展的。
南海县的手工工场也相当发展,据一九○九年所修该县县志统计,仅丝厂就有三十五家,分布于二十二个村庄。
该县志称:“从前丝厂,顺德为多,南海次之,新会亦有,约近百家。
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村与农民研究的新问题
的分 析 , 为 这 是 一 个 纯 粹 的 资 本 主 义 土 地 纲 领 。 认
但 可否另辟蹊 径 加 以讨 论?革 命 党人 在他 们 短暂
革命 的爆发 有什 么关 系 ?等 等 , 我们未 必可 以作出
令 人 满 意 的 回 答 。 以 往 学 术 界 虽 也 注 意 到 农 村 的
我 们 自不 能再用一 句“ 资产 阶级局 限性 ” 来应付 , 应
陔有更细致 、 能令 人信 服的解释 。 更 长 期 以来 , 们 主 要 依 据 列 宁 的 《 国 的 民 主 我 中
掌 握 政 权 时 , 打 算 为 实 施 “自报 地 价 、 价 纳 税 、 曾 按
涨价 归公” 准备 , 作 有些 学 者 在著 作 中也 提及 了这
一
史实, 但并 没有作细 致论述 。孙 中山提出的具体
办 法 , 行 政 技 术 的 角 度 看 是 难 以 操 作 的 , 孙 中 从 但 山 为 何 如 此 执 着 地 坚 持 ? 革 命 党 人 实 施 换 契 为 平 均 地 权 做 准 备 时 遇 到 什 么 问 题 ? 当时 城 乡地 价 变 化
情况如何?这些都是 研究平 均 地权 时应 当注意 的。
问 : 农 向 地 主交 租 , 主 向 国家 缴 粮 , 加 的 捐 税 佃 地 增 也 首 先 应 该 是 地 主 和 白耕 农 增 加 负 担 ( 清 末 广 东 如
珠 三 角 的 新 捐 税 “ 捐 ” 规 定 “ 八 佃 二 ” 。 地 主 沙 , 主 )
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
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一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所以不可避免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首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
而且就民族主义一项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
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就这一点来看,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是煮了一锅夹生饭。
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败了。
其次,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
从同盟会到南京临时政府,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成的,孙中山不仅没有辨明对帝国主义的所谓“中立”的伪装,反而在《告各友邦书》中以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权益为代价,和帝国主义维持友好关系。
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革命实难继续下去。
第三、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性。
第四,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
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既然革命党失掉农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转到新军和会党。
正是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革命力量才是显得十分弱小,毛泽东曾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因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下,革命遭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启示
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启示辛亥革命毕竟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它跨出了一大步。
但这一步仍是有限的,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也没有结束。
为什么辛亥革命这样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依然不能解决这些根本问题?这是当时中国新旧社会势力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也是中国还不成熟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推翻它、消灭它不是一两次革命运动的冲击所能完成的,而需要经过持久的多次冲击。
更重要的,在中国不成熟的社会条件下,当时的革命党人确实也存在严重的弱点。
第一,那时的革命党人充满着对祖国的热爱,有着革命的决心,却提不出一个彻底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他们中许多人并未认清帝国主义的真面目,甚至天真地认为,他们既然以西方为学习榜样,就一定能得到西方国家的援助,并且总害怕革命的猛烈发展会招致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所以在革命起来后小心翼翼地避免触动列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
他们对封建主义也没有多少认识,大多数人把清政府看作唯一的敌人,不但看不到旧社会制度的基础是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而且把一切赞成或被迫同意推翻清朝统治者的汉族地方官僚看作自己人,不惜向他们作出重大让步。
因此,当清朝的统治一旦被推倒,建立了民国,许多人便以为革命已经成功,失去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動力,妥协心理上升为主流,导致革命半途而废。
第二,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并发动了群众,但做得远远不够。
革命党人不仅在会党和新军中做了许多工作,并且开展了有力的革命宣传,举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在社会上博得相当广泛的同情。
这是武昌起义能够很快得到多数省响应的重要原因。
可是,依靠并发动群众的严重不足,尤其是没有深入到社会底层去,同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相脱离,又是导致它不能把革命进行到底的重要原因。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那样根深蒂固,要推倒它们,不充分发动广大民众是办不到的。
辛亥革命和中国的城乡发展
辛亥革命和中国的城乡发展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它彻底颠覆了中国封建帝制的统治,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在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城乡发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篇文章将探讨辛亥革命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一、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城乡分化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国城乡分化十分明显,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化的生产力和生活设施,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经济地位低下。
比较而言,城市地区地位更加优越,具有较高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地位。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中,城市被视为现代化和文明社会的象征,但农村却被视为蛮荒和野蛮地带。
在城市中,工业、商业和文化得以快速发展,大量的资本和技术向城市流入,使得城市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中心。
因此,在辛亥革命前,中国城乡之间的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差距非常明显,城市远远领先于农村。
二、辛亥革命后的城乡发展1. 农村改革辛亥革命后,农村的改革成为了中国革命和深化改革的主要动力。
1917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开始了中国农村改革的长期斗争。
在辛亥革命后的几年内,为了解决农民革命胜利后的土地问题,中国国民党推出了“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这一措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土地改革,标志着中国农民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上的开始上升。
2. 城市发展随着经济和政治形势的改变,中国城市在辛亥革命后也开始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特别是在五四运动和另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城市的发展进一步加快。
中国的城市一直被认为是现代化和文明化的标志,因此城市的发展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城市化的进程还推动了商业和工业的发展,这一切都极大地加速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步伐。
3. 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尽管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在辛亥革命后有所缩小,但这两个地区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
城市在为农村提供商品和技术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农村也为城市提供了劳动力和食品。
在城市和农村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政府和企业开始促进城乡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比如农业现代化和基础设施投资,这些都对中国城乡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一个历史论断的反思
对一个历史论断的反思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这一论断,解放后被近代史研究者所接受,几乎成了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经典性结论。
这个历史结论,引起了我的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发动农村、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革命胜利。
毛泽东以此批评辛亥革命没有一个农村大变动,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否应当据史实深入探讨?辛亥革命走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可行吗?在这条道路中革命派有没有发动过农村?辛亥革命为什么没有形成农村大变动?农村大变动的含义是什么?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革命道路新旧民主革命在所处时代和所处历史阶段上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在革命方法和革命道路上也不相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处在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中国,已经进入到无产阶级作为时代中心的历史新阶段。
辛亥革命是比较正规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处在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中国,当时正是资产阶级作为时代中心的历史阶段。
辛亥革命在那样的时代和历史阶段中,所借鉴的只能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方法和革命道路,即采取城市武装暴动的方法,走一省或数省起义取得胜利,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城市起义道路。
这种革命方法和革命道路,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是无可非议的。
从武昌首义、全国响应,建立南京临时政府的历史事实看,是有效的,成功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由于不懂时代已发生变化,不知中国已进入到工人阶级成长壮大,成了时代中心的历史新阶段,所以,在革命由哪个阶级领导,革命方法能否走城市起义道路上发生认识和实践的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
毛泽东根据世界范围内历史时代的变化和中国无产阶级成为时代中心的事实,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上井冈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发动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历史证明,新旧民主革命客观上存在着两种不同道路,是二元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辛亥革命时期没有“大的农村变动”原因剖析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赶走了皇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辛亥革命的最终结局却是“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国内封建势力的强大、革命党人自身的局限;而中国农村未能产生大的社会的变动则是深层次的原因。
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
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横排本第一卷,第16页。
)那么,在辛亥革命时期,为何农村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呢?革命党人轻视乃至敌视农民,在总体上放弃了对农民的领导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主要成份是新式学堂里的教员、学生和海外留学生,他们代表着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他们在社会政治活动中轻视乃至敌视农民的先天缺陷,在寻找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上犯下了严重的错误,未能担负起领导农民投身革命的历史重任。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革命党人没有解决农民极为关心的土地问题。
他们在革命进程中虽然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但根本不想也不愿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孙中山曾表示:如果有人认为平均地权就是夺富人之田分给农民的话,那是误解了他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是胡说。
后来他更明确指出:“如果把地主的田地拿来分给农民,农民固然得到了好处,但地主却要受损失”,而地主“现在都是稍明白事体的人,对于国家大多很有觉悟,而农民一般全无觉悟。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37—938页。
)可见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主张并不是为了根本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有的革命党人为了利用会党和会党中的地主豪绅从事反清活动,不惜更改同盟会“平均地权”的纲领。
如武汉革命党组织共进会就因顾及会党及会党中豪绅地主的利益,把“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
吴玉章先生说:“会党中的上层分子有不少是地主阶级出身或与地主阶级有密切联系的人,所以共进会把同盟会的‘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以便他们容易接受”。
(吴玉章《辛亥革命》,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95页。
)更有甚者,一些革命党人连“平均地权”四个字都不愿提及。
上述史实说明: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上自领袖人物下至普通党员都无意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因此,他们也就无法唤起农民政治热情,引导农民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去。
第二,革命党人未曾踏实指导农民的反抗斗争。
近代中国农民深受中外反动势力的残酷压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进行过不屈的抗争,如反洋教、反摊派赔款、反对清查户口、抗捐抗税等。
农民的反抗活动有利于促进革命形势的发展,但革命党人却未能把握时机,去组织领导农民的反抗活动。
他们没有帮助农民提出具有民主革命色彩的口号,也没有联络各地的反抗活动使之成为全国规模。
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民军纷起,有不少农民加入其间,革命党人却无力驾驭时局,致使领导权多数落到会党首领手中,不少民军日后竟成为反动势力争权夺利的工具。
这样,革命党人丧失了最广大的同盟力量。
第三,有的革命党人挫伤农民革命的积极性,甚至镇压农民的反抗活动。
1907年9月,在广西钦州、廉州等地活动的革命党人王和顺发动防城起义,当地农民领袖刘显明率领几百农民参加,但王和顺领导不当致使农民队伍瓦解,民心大伤。
到1908年黄兴来此地活动时,“民心日不如前,所至前极欢迎者,今则多不许停宿。
”(冯自由《革命逸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五集,第136页。
)更令人遗憾的是,有的革命党人竟充当了农民反抗活动的镇压者的角色。
1912年初,上海近郊昆山、宝山、南汇等地农民抗租抢米,而著名的革命党人沪军都督陈其美派兵前往“弹压”。
1912年初,江苏无锡新安乡农民也因大户张氏过于蛮横,聚众焚毁张氏的房屋,革命党人无锡军政分府总理处总理秦毓鎏派军队前去镇压,枪毙七人。
按理革命党人是完全应该团结极富反抗精神和革命潜力的农民阶级去共同反对封建势力的。
但事实上,他们抛弃了农民同盟军,这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首先,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普遍轻视农民及其反抗斗争。
虽然有的认为只有穷人有革命的资格;有的号召农民组织农党;有的提出深入“劳动社会”中,动员组织劳苦大众参加革命。
这些意见根本未引起大多数革命党人的重视。
他们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上等、中等、下等社会三大类,把农民划归“不知不觉者”的下等社会之列。
不相信农民的力量,认为“今要把国家的大责任托在他身上,他哪里敢来承担呢。
”(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版,第一卷(下),第919页。
)甚至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也把农民斗争称为“野蛮之革命”,(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版,第一卷(下),第652页。
)陈天华也认为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运动是“闯祸”,“真真是我们中国的罪人了!”(刘晴波等《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0页。
)还有的攻击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说:“洪杨之举事,虽能震荡天下,实龌龊无远略,其用兵殆同儿戏,而其虏掠焚杀之惨,几几不减于前朝闯、献之所为。
”(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版,第一卷(下),第615页。
)在他们看来,农民于革命大业是无足轻重的。
其次,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与农民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面发生过严重的冲突。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中大多数人出身富室,接受过新式教育,活动区域多集中在城市集镇,不了解农村社会和农民的生活状况,严重地脱离农民群众。
因此,他们在反清斗争中非但未与农民融为一体,反而在某些问题上走向了对立。
例如在对待新式学校的态度上,两者的对立就十分明显。
许多地方的农民在反抗活动中常把新式学校当作泄愤的对象,发生许多毁学事件,而当时新式学校又恰是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农民反对新式学校,使革命党人必然对农民产生反感。
毛泽东同志在大革命时期曾对此类事件作过回忆和检讨:“我从前做学生时,回乡看见农民反对‘洋学堂’,也和一般‘洋学生’、‘洋教习’,一个鼻孔出气,站在‘洋学堂’的利益上面,总觉得农民未免有些不对。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横排本第一卷,第41页。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连农家出身的毛泽东在当时都有这种感觉,更何况那些富室出身的革命党人呢!此外,革命党人之所以没有把农民作为同盟军,还因为农民革命力量在当时非常分散,而革命党人自身又普遍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革命之范围,必力求其小;革命之期日,必力促其短。
”(《民报》,第五号,第68页。
)因此,他们在革命中十分倚重现成的反清力量,如会党、新军、学生以及地主绅士等。
同时,革命党人强调革命的有序性,也不希望农民起来斗争。
这样在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放弃对农民的领导就事成必然了。
大多数农民观念落后,对政治冷漠,还未能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农民阶级是中国近代社会受剥削受压迫最为深重的阶级。
作为受剥削受压迫者,一部分农民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除自发反抗中外反动势力外,还有的同情或参加过革命活动。
1907年镇南关起义,参加者就有失去土地的农民、失业的手工业者和苦力工人一百余人。
(《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2页。
)武昌起义爆发后,不少农民参加了民军,如安徽寿县的农民参加淮上军,广东、四川民军中农民也不少,陕西西乡县的一些农民参加了进步组织“保民团”。
湖北广水的农民代表易小康曾率领农民参加了阻止北洋军南下的战斗。
农民参加革命,壮大了革命声势,这是好事。
但是农民作为小生产者,还有自私、保守、散漫、狭隘的特性。
这在有些参加革命的农民身上比较突出,如广东的民军在光复后“横行霸道,不知风纪为何物,思想上以为从此可以捞一把,机会不可失,因此弄至城乡都成混乱状态。
”(《广东辛亥革命史料》,内部发行1962年版,第175页。
)辛亥革命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革命矛头直指“真龙天子”,对此大多数农民缺乏心理应变的准备,故革命高潮一来,他们往往显得不知所措,对革命表现出的心态,或保守或恐惧。
湖北南漳,“惟本年军事倥偬,愚氓惶恐”;(《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中卷,第44页。
)荆州、沙市一带,一般中流及下等社会“倍形惶恐”;(《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中卷,第133页。
)江苏无锡,“当是时,义老子弟,狃于故常,安于清廷久,骤见更革,逐去清廷官吏,益骇莫措。
”(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版,第59页。
)孙中山在广东考察时也发现在新旧潮流相冲突之际,“一般国民都无所适从。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0页。
)上述记载虽然带有作者的阶级偏见,但大体上还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总之,大多数农民总是希望维持现状,不愿变革。
如剪辫几乎是辛亥革命时期人们与清朝统治者决裂、赞同革命的标志,但很多农民却竭力保存这条顺民象征的辫子。
江苏兴化一带农民为藏住辫子,纷纷购买尖顶帽,“一时皆大欢喜,中少年人纷纷购置,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
”(《辛亥革命回忆录》(八),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11—112页。
)鲁迅在小说《风波》中对农民这种“辫子心理”也作过深刻的描述,它反映了农民对革命的态度。
辫子问题直到民国成立后仍未彻底解决,“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于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
”(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八),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页。
)由于农民对革命存有恐惧心理,又被地主豪绅所利用,致使不少农民成为反动势力抵制和镇压革命的工具。
福建上杭光复时,劣绅散布谣言,说民军要去吃义仓的粮食,从而纠集一千多农民向民军发动进攻,使“在杭民军,遂全覆没。
”(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版,第285页。
)陕西西乡县的进步力量也因劣绅地主纠集民团镇压损失一千多人。
(《陕西辛亥革命回忆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4—155页、83页。
)广东化州地主则是利用宗族关系纠集力量对抗革命政权,结果革命政权垮台,“封建势力死灰复燃。
”(《广东辛亥革命史料》,内部发行1962年版,第324页。
)山东文登、荣城两县的革命力量也因当地劣绅土顽纠集地痞流氓和许多农民的反扑而损失惨重。
(参见《辛亥革命在各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01—302页。
)辛亥革命时期,多数农民尚未觉醒,尚未产生变革的要求,是为以下两个原因所致。
其一,多数农民随遇而安,生活期望低下,对政治缺乏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