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武术思想内涵及其对现代武术发展的启示
武术的内涵
武术的内涵1:哲理性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
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
“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首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
认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宇宙,人和自然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这具有唯物主义色彩。
“天人合一”的思想给中国传统哲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合一,如形神合一、主客合一、内外合一、理气合一等也为中国武术打下了思想基础。
我们知道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动静合一”,“刚柔合一”,“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2:技击性武术核心是技击。
首先武术技击讲究方法巧、运用妙、丰富多变。
在空间上有上、中、下三路,前、后、左、右四方;时间上讲究快、慢、疾、缓、顿、挫;颈力上有刚、柔、脆、绵、抖、化等。
攻则数拳并用,防则千变万化。
从而形成一个博大精深、门类繁多、极其丰富的东方武技宝库。
娱乐性它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精湛的技艺、精深广博的内涵,赢得了古今中外人们的赞誉,这是与武术本身的娱乐性分不开的。
武术的娱乐性是:一方面人们从武术中获得身心愉快,并在人民群众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人们从对武术的观赏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武术与戏曲、舞蹈、杂技、影视等文艺形式的结合表演,都给人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3:健身作用武术在一开始就强调,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不仅要求动作姿势、规格、技巧完美统一,更注重精神、意识、气息的锻炼。
通过内练,培养人体的元气、正气,改善人体内在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做到以内助外,以外促内,内养外修,内壮外强。
武术有壮内强外的全面健身作用。
防身自卫作用武术既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术,又是有效的自卫防身术。
其一拳一脚都有鲜明的攻防含义和很强的实用性。
长期进行武术锻炼,可以掌握攻防格斗的基本素质,在危难之时可以防身自卫,克敌制胜。
特别是在军队和公安干警中开展武术活动,可以增强官兵的身体素质,提高战斗力,在执行任务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有哪些中国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在技术上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还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和道德价值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
一、身心统一的修养中国武术一直强调身体与精神的统一,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身心统一的修养。
通过武术练习,人们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毅力,同时也能够提升血液循环、呼吸系统以及柔韧性等身体素质。
而通过对呼吸和肌肉的控制,武术练习者能够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进一步培养内心的稳定和平静。
这种修养不仅有益于武术练习本身,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带来身心健康和平衡。
二、德育与道德规范中国武术注重德育,通过武术的学习和实践,人们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品德和道德规范。
武术源于古代的军事和防身技巧,讲究以德治人、以武守国。
在武术练习中,弟子要尊敬师长、团结合作,严守规矩和纪律,注重诚信和正直。
同时,武术还注重尊重生命,追求和平,以及对他人的和谐相处。
这些道德规范在武术练习中得到体现,并在练习者的日常生活中得以贯彻。
三、哲学思想的体现中国武术中融入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思想就是“太极”理念。
太极强调阴阳相互转化,追求平衡和和谐。
武术运用太极的思想,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呼吸,追寻动静之间的平衡。
此外,武术还包含了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等观念,鼓励武术练习者做一个有担当、有道德的人。
通过这些哲学思想的体现,武术不仅是一项技术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途径。
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
从古代起,中国武术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精髓。
无论是形意拳、八卦掌还是太极拳等,每一种武术都传承着特定的历史和传统,通过武术的练习,人们能够了解和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
同时,武术在表演艺术、戏曲以及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武术的哲学
武术的哲学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的方式,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
它融合了道家的自然观、儒家的道德观和佛家的禅理,形成了独特的武术哲学体系。
本文将从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武术哲学的核心理念以及武术哲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武术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狩猎和战争,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现象。
从最初的实战技巧到后来的健身养生,武术始终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武术不断吸收道家、儒家、佛家等哲学思想,形成了独特的武术哲学体系。
二、武术哲学的核心理念1.道家的自然观:武术强调“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武术修炼过程中,要求习练者顺应自然规律,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这种自然观体现在武术的动作设计上,如太极拳的阴阳调和、形意拳的五行生克等。
2.儒家的道德观:武术注重武德修养,强调“仁爱”、“忠诚”、“礼义”等道德品质。
在武术传承中,师傅会教导徒弟要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佛家的禅理:武术修炼过程中,要求习练者心境宁静、专注致志。
这种禅理体现在武术的内功修炼上,如气功、静坐等。
通过禅修,习练者可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三、武术哲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已经从单纯的实战技巧转变为一种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和文化传承。
在现代社会,武术哲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健身养生:武术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同时,武术哲学中的道家自然观和佛家禅理也有助于人们调整心态、缓解压力。
2.道德教育:武术哲学中的儒家道德观可以为现代人提供道德教育的参考。
通过学习武术,人们可以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3.文化传承: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武术哲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古老的艺术。
武术传统与现代发展
武术传统与现代发展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历史记忆。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的武术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创新发展,已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武术的传统魅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技艺形式。
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哲学的智慧、道家的自然、儒家的礼仪,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力量与美学的追求。
传统武术注重内外兼修,强调心法与功法的结合,追求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提升。
这种修炼方式,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培养了人的耐心、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现代武术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一方面,竞技武术逐渐兴起,如套路竞赛、散打等,这些以规则为导向、以胜负为目标的现代竞技形式,让武术走上了国际舞台,成为体育赛事的一部分。
这不仅提高了武术的普及度,也促进了武术技术的标准化和系统化。
另一方面,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武术的健身价值被进一步发掘。
太极、形意、八卦等内家拳种,因其注重内功修炼、动作柔和,成为了大众健身的选择。
现代武术通过简化传统动作,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发展出了一系列适合不同年龄群体的武术健身项目,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健身方式。
然而,武术的现代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在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上,如何在保留武术原有精髓的同时,进行合理的改造与创新,是武术发展的关键。
此外,武术的商业化进程也可能导致一些传统武术的异化,如何在商业化推广中保持武术的纯粹性和深度,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武术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现代媒体的传播,结合教育系统的培育,加上国际化交流的拓展,武术的传统与现代发展可以实现更好的融合与共生。
武术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武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
只有深刻理解传统武术的内涵,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是什么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技艺,更是一种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瑰宝。
武术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在其哲学思想上。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天人合一观念在武术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如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等,都是武术招式和技法的重要原则。
刚劲的拳法与柔韧的身法相配合,进攻的招式与防守的姿态相互转换,这种阴阳的平衡与协调在武术中随处可见。
而天人合一的思想则让习武者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顺应天时地利,借助自然之力来提升自己的武艺。
武术与道德伦理紧密相连。
“武德”是武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练武之人强调尊师重道,尊敬师长,传承技艺和品德。
讲究诚信、正义,不以武欺人,而是用武术来维护正义、保护弱者。
这种道德规范不仅约束着武者的行为,更是塑造了他们的人格品质。
在武术的世界里,一个真正的高手不仅要有高超的武艺,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胸怀。
武术还承载着民族精神。
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习武者在艰苦的训练中磨练意志,不断超越自我,克服困难,这种坚韧的精神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
武术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在国家危难之际,许多武林人士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武艺捍卫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民俗和地域文化信息。
不同的武术流派往往源自特定的地域和历史背景,其招式、风格都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比如,少林武术源自佛教文化深厚的少林寺,其拳法刚猛有力,蕴含着佛教的慈悲与智慧;武当武术则与道教文化紧密结合,注重内功修炼和阴阳调和。
武术在健身养生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通过武术的练习,可以调节身心,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许多武术功法注重呼吸的调节和身体的放松,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这种养生理念与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相通,体现了中国人对健康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再者,武术在艺术表现上也独具魅力。
中国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的比较
中国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的比较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从古至今,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运用方式。
本文从中国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的角度出发,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一、传统武术传统武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形成了强烈的文化气息和地域特色。
传统武术注重内功修炼,其核心理念为“以柔克刚”、“以内制外”,它主张的不是用武力直接制敌,而是通过对气、力、身法等内在力量的修炼,使人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传统武术的具体形式有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武当剑等等。
传统武术于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健身、保健、治疗等等。
例如,太极拳通过慢慢的动作来保持身体的平衡,缓解压力,提高心肺功能和消除疲劳,而形意拳以矫正姿势、调整呼吸为核心,可以很好地帮助调节身体的机能和治疗某些疾病。
二、现代武术现代武术因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它是传统武术的一种运用性、实用性的演变,强调实战化训练,让武术更适合应对现代社会的特点和现实需求。
现代武术的起源是中国军队为提高士兵的实战能力和技能而创造的。
现代武术不仅提高了人的攻击和防御能力,更注重技巧和速度的提高,包括散手、搏击、跆拳道、空手道和自由搏击等多种形式,其中,搏击和自由搏击已经成为现代武术的代表性形式之一,其比赛形式和规则也更加成熟和公正。
三、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的比较从宗旨和理念上来看,传统武术注重内功修炼和协调身心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提高人的全面素质,而现代武术更强调的是技能和实战能力。
传统武术注重的是道德、文化和精神修养,传递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更注重人的身体和内在素质的提高,而现代武术更侧重于竞技化,比赛和观赏性。
从技术上来讲,传统武术采用缓慢的动作来强化身体素质和内在实力,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而现代武术则注重力量的发挥、技巧和攻击性的练习,深受年轻群体的追捧。
中国传统武术的哲学思想及其价值体现
中国传统武术作为 中华 民族 文化 的一 部分 , 在其发生 发展 过程中受到传统哲学思想全 面而 深刻 的影 响 , 在历 史 的长 河 中
te ta h ra d rs e th s ta h n s p r n n l , e l h d a tg n e r , d c a g e sa , o s r ai , h h e c e e p c i e c i g , ma e t t i ta v n a e ma / r mei a h e t e l c n e v t e te n e y h g l tn n h v
Ab ta t C ie e mat r a e oii ae o fca i , a i , e B o fC a g sa d S n. h v me t u sr c : hn s r a a t c n b r n td i C nu i s T os t o k o h n e O o T e mo e n . i l s g n n t m h n d o
Ph ls p y t o g ta d a u n Ch n s r d t n lma ta rs i o h h u h n v l e o i e e ta ii a ri la t o o
WU 一 l g i n
( et o E, i j n e i cnl y, i j 0 11 C i Op . fP Ta i U i rt o T hoo T n n3 0 9 , hn nn v syf e g ai a)
武术传统与现代
武术传统与现代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在传承中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现代武术风貌。
本文旨在探讨武术的传统精神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之道。
武术的传统精髓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其核心在于修身养性与实战技击的双重追求。
传统武术讲究内外兼修,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通过练习拳法、剑术、棍法等,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冷静沉着的心态。
传统武术还强调武德,即武术人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尊师重道、仁爱宽厚、刚正不阿等美德,是每一位习武者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这些道德规范不仅体现在武术训练中,更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代武术的发展进入现代社会,武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日益增强,武术作为一种身心合一的锻炼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背景下,武术也成为了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吸引了众多外国友人的学习与实践。
现代武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比如,现代搏击运动的兴起,让武术的实战技能得到了新的发展;同时,武术表演艺术化的趋势,也让这门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此外,武术教育也逐渐走进校园,成为青少年体育教育的一部分,这对于传承和普及武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武术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
武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太极拳、八卦掌还是其他流派的武术,都能够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增强体质。
同时,武术的精神内涵也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相契合。
例如,武术中的坚持与毅力,正是现代人在面对生活与工作中挑战时所需要的品质。
而武术所倡导的和谐共处、尊重对手的精神,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总之,武术传统与现代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武术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 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价值是什么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价值是什么中国武术,源远流长,不仅是一种身体的技艺,更是一种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的瑰宝。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在其对道德伦理的重视。
“武以德为先”是武术界始终秉持的原则。
习武之人强调修身养性,注重品德的培养。
尊重师长、友爱同门、忠诚守信、正直勇敢等道德观念贯穿于武术的学习和实践之中。
这种对道德的追求,使得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格斗技巧,更是塑造人格、培养良好品德的途径。
例如,在传统武术门派中,弟子入门首先要学习的不是招式,而是门规戒律,以规范自身的行为和思想。
武术还蕴含着哲学思想。
阴阳、刚柔、动静等哲学概念在武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以太极拳为例,其动作舒缓流畅,看似轻柔,实则蕴含着强大的力量,体现了阴阳的相互转化和平衡。
刚柔相济的理念不仅体现在招式的运用上,更反映了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即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懂得适时地刚硬应对,也要学会以柔克刚,以达到和谐与稳定的状态。
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等思想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儒家的“仁爱”思想在武术中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不轻易使用武力,而是以武止戈。
道家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观念,使得武术在练习中注重顺应身体的自然规律,不刻意强求,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佛教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精神,也影响着习武之人的心态,使其在拥有强大力量的同时,保持一颗善良平和的心。
从审美角度来看,中国武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武术的招式、套路犹如舞蹈一般,具有优美的线条和节奏感。
无论是刚猛有力的拳法,还是灵动飘逸的剑法,都展现出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武术表演中,武者的身姿、神态、呼吸与动作协调一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武术中的服装、器械等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它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号和象征意义。
中国武术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健康方面,武术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运动方式,能够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力量和耐力。
中华武术的哲学思想
中华武术的哲学思想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技击技能,更是一种蕴含着丰富哲学思想的体育运动。
中华武术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道家、儒家和佛教等多种思想体系,融汇在武术之中,赋予了武术更为深远的内涵和价值。
首先,中华武术融合了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
道家倡导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中华武术亦秉承这一理念。
练武者要顺应自然规律,借助周围环境和身体内部力量,融合身心,将内在力量转化为外在动作,以最小的力量获得最大的效果,这种“化势为力”的技艺精髓正是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在武术中的体现。
其次,中华武术还体现了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
儒家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武术注重“德技双修”,不仅强调武艺的熟练和精湛,更注重修养内在修养,培养武德和道德品质。
武术练习要求练者尊师重道、团结互助、守纪守法,这些都与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相契合,强调了武德与仁义的完美结合。
此外,中华武术中还融入了佛家的克己奉公思想。
佛家倡导舍己为人,舍己奉公,中华武术亦提倡克己奉公,要求武者不断克服自身的欲望与冲动,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要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奉献力量。
武术练习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更是一种心灵的修炼,通过不断奋斗和自我超越,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的哲学思想多元而丰富,融合了道家、儒家和佛家等多种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练习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练者的道德品质、修养内在修养,实现心灵与身体的协调统一,达到“以文化人”的境界。
中华武术的哲学思想不仅独具特色,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传承。
愿我们能将中华武术的哲学思想发扬光大,传承下去,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武术的哲学思想与实践体验
中华武术的哲学思想与实践体验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实践体验。
中华武术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强调以“和”为本、追求“道”的境界、注重内外兼修等方面;而其实践体验则包括呼吸调息、精神集中、灵活机动等内容。
首先,中华武术的哲学思想强调以“和”为本。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在武术中,练习者需要与对手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通过对手的力量和攻击进行化解,而不是用对抗的方式来对抗对手。
这种“和”的理念也体现在武术练习者的内心境界上,要求练习者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
其次,中华武术追求“道”的境界。
武术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锻炼,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
在武术练习中,追求“道”的境界是练习者的终极目标,即达到心、意、力的完美统一,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这种追求“道”的境界,要求练习者不仅要掌握武术的技术动作,还要注重内心的修炼和精神的提升。
此外,中华武术注重内外兼修。
内功和外功在武术练习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内功是指修炼身体内部的力量,包括呼吸调息、气血循环等;外功则是指武术的技术动作、招式和技巧。
中华武术要求练习者不仅要注重外在的功夫练习,还要注重内在的修炼,在内外兼修的基础上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
另外,中华武术的实践体验体现在呼吸调息、精神集中、灵活机动等方面。
呼吸调息是武术练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调整呼吸节奏和深度来调整身体的力量和能量。
精神集中是指练习者在进行武术练习时,要将精神高度集中在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细节上,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灵活机动则是指在武术练习中,练习者需要具备灵活的身体和机动的能力,及时做出反应和应对对手的攻击。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的哲学思想和实践体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人与自己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追求精神境界和内外兼修的修炼方式。
通过学习和练习中华武术,可以锻炼身体、提升精神,同时也能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华武术的哲学思想与功夫精神
中华武术的哲学思想与功夫精神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功夫精神。
在这门综合性的艺术中,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命、自然以及人类与宇宙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呈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首先,中华武术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
道家注重顺应自然、养生强身,中华武术通过身体的锻炼以及对招式的领悟,体现了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和体悟;儒家注重仁义礼智信,中华武术强调师徒传承、礼仪公正,传承了儒家的传统教育理念;佛家注重般若慧、空灭不二的思想,中华武术强调内功修炼、心静神凝,体现了佛家对于心灵修行的追求。
这些哲学思想相互融合,赋予中华武术独特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一门既注重身体锻炼又追求心灵升华的综合性艺术。
其次,中华武术具有独特的功夫精神。
功夫是武术修炼的核心,也是中华武术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功夫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心态和态度。
中华武术强调“练武如练笔”,注重细致入微、精益求精,要求修炼者经过长期反复的练习,才能领悟其中的精髓。
这种坚持不懈、毫不懈怠的刻苦精神,反映了中华武术对于极致完美的追求和对于自身境界的探索。
中华武术的功夫精神还包括了沉着冷静、果断坚定和团结协作等特质。
修炼者在长期的训练中,通过不断地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培养了与众不同的心理素质。
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时,中华武术的修炼者通常能够保持淡定、镇定,坚韧不拔地克服困难,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胆识和沉着。
同时,中华武术注重师徒相传、团结合作,培养出了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这为广大修炼者提供了信念支持和向心力,形成了共同奋斗的武道家族。
综上所述,中华武术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功夫精神。
其思想内涵深邃广泛,涵盖了道家、儒家和佛家的思想精华,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命、宇宙以及人类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其功夫精神坚韧不拔、坚毅不拔,注重精湛技艺、细致入微,培养了修炼者与众不同的心灵品质和人格魅力。
中国传统武术与武学思想
中国传统武术与武学思想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独特的一部分,几千年的历史使其渗透了深厚的哲学思想和道德伦理观念。
传统武术不仅仅是一种身体技能的培养,更是一种内在修养,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和而不同”、“和谐一体”的价值理念。
在中国传统武术中,人们可以找到丰富的武学思想,这些思想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处世哲学。
本文将讨论中国传统武术与武学思想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传统武术强调内外兼修,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武术强调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柔克刚”,即通过柔软的技巧和巧妙的身体运用来克服对手的硬性力量。
这不仅需要强健的身体素质和技巧的熟练掌握,更需要修炼内功,培养出内在的力量。
以太极拳为例,太极拳追求的是以柔化刚,追求内在的平衡和和谐。
练习太极拳的人需要通过呼吸调节,静心合一,来培养身体和心灵的内在力量。
中国传统武术还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武术文化强调的是“丰富生命,保卫家园”,提倡勇敢、正义、诚实和谦逊等品德。
通过伦理道德的教化,武术将修身、养性与技击融为一体。
武术讲究技击的应用,但更注重的是练习者的品德修养。
例如,洪拳强调克己奉公、忍辱负重;崆峒派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的理念。
武术学习者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自我修炼,培养了自律、自强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武学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不仅仅是一种格斗技巧,更是一种处世哲学,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武术通过培养人们的自我约束力、适应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了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文化品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武术是一种道德的象征,代表着忠诚、正直、坚韧不拔和勇敢的品质。
从古代到现代,武术一直承担着培育人才、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中国传统武术面临着一些挑战。
受到现代舞蹈和运动健身的冲击,武术在年轻人中的传承和普及面临一定的困难。
同时,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也使得人们对武术的需求和观念发生了改变。
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
论中国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在中国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上,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挑战的竞技场,每一项发展策略都像是一位勇猛的武术家,在挑战与机遇中拼搏。
这个竞技场见证了我国传统武术的演变与成长,展现了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接下来,我将从传统武术的内涵、价值与启示三个方面,带您领略这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世界。
传统武术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它包含了武德修养、技术体系、文化传承三个核心要素。
武德修养,就像是武术的灵魂,强调武术家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技术体系,就像是武术的基石,为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文化传承,就像是武术的血脉,将武术的历史、哲学、美学等文化内涵传承下来。
传统武术的价值广泛而深远,它不仅提高了武术家的技艺水平,更促进了我国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技艺水平方面,传统武术能够帮助武术家掌握扎实的武术技艺,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
在文化传承方面,传统武术能够传承我国武术的历史、哲学、美学等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传统武术还能够促进武术产业的繁荣,提高武术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传统武术的启示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它告诉我们,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需要全面考虑和统筹规划。
只有通过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我们才能真正发挥武术的价值,实现武术目标。
那么,如何实现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呢?首先,我们需要转变武术观念,从传统的竞技武术向素质教育转变。
重视武术家的武德修养、文化传承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武术的全面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开展武术教师培训,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最后,我们需要注重武术的个性化发展,尊重武术家的差异,提供适合不同能力水平武术家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总之,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是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为我们指明了武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与应用价值
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与应用价值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历史文化内涵中华武术起源于古代战争,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武术体系。
中华武术强调“德、技、体、智、美”五大要素的综合发展,注重武术技术的实用性和美学价值。
首先,中华武术注重武德教育,尊重师长,遵守规矩,强调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准的提升。
武术练习要求人格修养高尚,有助于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和自律能力。
其次,中华武术讲究技艺传承,传承方式以口传心授、师传徒弟为主,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传承过程中,不仅传授武术技能,更注重教育学生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再次,中华武术强调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兼顾身体、心理的训练和健康,注重调整身体状态和气质的供养,培养学生健康、强健、美丽的身材和形象。
最后,中华武术强调学术性知识和研究。
中华武术不是简单的体育项目,它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集合了数学、物理、生物、社会学等多项学科的知识。
武术的技术和理论方面都有自己的科学系统。
二、应用价值中华武术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中华武术培养健康体魄。
武术运动是一种全面、多元的体育锻炼,可以锻炼人的肌肉、骨骼、神经、循环等各个系统,以及身心的平衡感、敏捷性、协调性等,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
其次,中华武术可以提高自卫防身能力。
中华武术历史上曾是战争中的重要武器,技能非常实用。
通过武术训练,可以提高对人体各个部位的认知和控制,提高反应能力和灵活性,增强对暴力、危险、欺凌等情况的反击能力,让人们在面临危险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再次,中华武术可以磨炼意志品质。
修炼武术需要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不断的挑战和超越,需要不断的坚持和毅力。
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坚定意志,不畏艰辛,不屈不挠,这将会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中华武术的传统武术与现代运动
中华武术的传统武术与现代运动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中华武术中,传统武术与现代运动是两个不同但又有联系的方面。
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武学理论和技术,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和精神内涵。
传统武术强调“以柔克刚”的道理,注重内外兼修,强调修身养性、强健体魄、伸展筋骨。
通过练习传统武术,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还可培养意志品质和修养内在修养。
传统武术的传承需要师徒相传,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技艺和武学精神传承下来。
而现代运动则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形成的新型体育活动,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竞技性。
现代运动中的武术包括太极拳、散打、跆拳道等,它们融合了传统武术的技术和现代科学的运动原理,更加注重身体素质的提升和运动技巧的训练。
现代武术运动注重规范化、专业化的训练方式,强调竞技性和表演性,更加适应于现代社会的体育需求和发展方向。
传统武术与现代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
传统武术为现代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和精神资源,使现代运动更加丰富多彩和具有文化传承的内涵;而现代运动则为传统武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使传统武术更加符合当代人的身体训练需求和审美追求。
无论是传统武术还是现代运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运动则是当代社会的产物,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人们身体健康、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传统武术与现代运动应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
传统武术要扎根本土文化,保持其独特的传统魅力和文化价值;而现代运动要注重科学训练、提高竞技水平,使中国武术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具活力和魅力的形象。
传统武术与现代运动的结合,将为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新的动力和方向。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中华武术的优秀传统,推动中国武术在世界上更加辉煌的发展!。
武学传统与现代实践的结合之道
武学传统与现代实践的结合之道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了无数武学先贤们的智慧和精神。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与现代实践相结合,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武学传统与现代实践相结合的路径与方法。
一、传统武学的价值与特色传统武学源远流长,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它强调的是身心一体、内外合一的修身养性,崇尚忍耐、自律、尊师重道等传统美德。
传统武学注重内功修炼,追求身心灵的和谐与自我完善。
二、现代武术实践的需求与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武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现代武术实践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竞技性,许多人对武术有了更高的期望。
然而,传统武术在面对现代社会的表演性质和市场需求时,也面临着转型和改进的挑战。
三、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之道1. 传承传统精髓:要将传统武学的核心价值观念传承下去,弘扬传统的武德精神,培养弟子们的文化自信和传统观念。
2. 注重科学理论研究:通过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武术的原理与规律,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理论相结合,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认知。
3. 引入现代教学方法:在武术传承过程中,应注重引入现代教学手段,例如利用视频教学、网络教育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和普及程度。
4. 探索实用性改进: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的实践中需要与实战需求相结合,重视对实战技能的训练和应用,使其更具现实应用性。
5. 积极参与国际竞技赛事:通过参与国际武术交流和竞技赛事,将传统武术推向国际舞台,提高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四、案例分析:中国少林寺武僧的现代实践以中国少林寺武僧为例,他们积极探索传统武学与现代实践的结合之道。
在传承少林寺千年武学的同时,他们注重提高实战能力,参加国际武术赛事,将传统武术技艺与现代竞技的结合进行探索。
同时,少林寺武僧们注重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承武术文化,弘扬传统的武德精神。
五、结论武学传统与现代实践的结合是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武术现代化实践心得体会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武术作为一项独特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民族智慧。
随着时代的变迁,武术逐渐从民间走向世界,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近年来,武术现代化实践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本人有幸参与其中,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武术现代化的内涵武术现代化是指在保持武术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教育、体育等方面的成果,对武术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武术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体系的现代化: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武术教学体系,注重武术技能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熏陶。
2. 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武术人才。
3. 武术竞赛的现代化: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武术比赛,推动武术走向世界。
4. 武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武术文化产业,提高武术的经济效益。
二、武术现代化实践心得1. 武术教学体系的改革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基础训练:强调基本功的训练,使学员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套路和技击方法。
(2)注重科学化教学: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如视频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个性化教学:针对学员的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4)注重道德教育:将武术的道德观念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员的尊师重道、诚实守信等品质。
2. 武术人才的培养在武术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选拔优秀人才:通过选拔具有武术天赋和潜力的学员,为武术事业培养后备力量。
(2)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在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学习等方面。
(3)加强国际交流:组织学员参加国际武术比赛和交流活动,提高学员的国际竞争力。
(4)鼓励创新:鼓励学员在武术实践中勇于创新,为武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 武术竞赛的推广在武术竞赛方面,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举办各类武术比赛:定期举办各级别、各流派的武术比赛,为武术爱好者提供展示平台。
中国武术文化的哲学内涵
中国武术文化的哲学内涵中国武术是中华文化版块上一个独特的文化客体,它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
从文化学角度来研究中国武术,我们不仅可以探明中国武术独特的文化特征,而且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武术形成和发展的深刻影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武术文化的哲学内涵。
欢迎阅读!中国武术文化的哲学内涵一、中国武术文化源远流长纵观中国武术文化,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武术文化原始形态、准武术文化形态以及武术文化形态的最终形成三个阶段。
由于中国武术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于复杂的历史条件与社会背景之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生成、发展、心理、文化、艺术、道德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她具有了独特的魅力,获得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研究武术文化的原始形态,我们必须追溯到几万年前,甚至更为遥远的史前时代。
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原始人必须一方面依靠群体力量抵御猛兽的袭击,一方面发挥自己顽强的斗志和强捍的体魄去进行积极的自卫,这就造就了原始人勇健的性格和格斗的技艺。
这种原始社会中普遍形成的勇猛善斗的习性和技艺,构成了与武术的萌芽极其紧密的文化渊源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文化,最终导致了原始武术的形成。
准武术文化形态从时间跨度上看,是指先秦到汉唐时期的武术。
这一时期武术形式初步形成,武术意识逐渐出现。
独立的武术形式的形成是准武术文化形态的一大特征,意味着武术已开始从原始社会多位一体的状况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式。
经过秦汉较长时间的相对安定,两晋南北朝的战乱动荡,武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与军事技术分离走向竞技,而且得到交流。
到了隋唐五代,随着社会的繁荣,武术得到蓬勃发展并出现了套路的雏形。
汉代出现了系统的武术理论著述,《汉书、艺文志》中就收有“剑道三十八篇”、“手博六篇”等论述。
自两晋到隋唐,武术意识更加成熟。
这一时期出现了口诀要术,说明人们已能用较精炼的语言把技击精华要点加以浓缩和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武术思想内涵及其对现代武术发展的启示作者:余金汉来源:《武术研究》2016年第11期摘要:研究中国传统武术思想内涵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起健康的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等都有着其他文化不可代替的独特效用。
西方的竞技体育、健身舞蹈以及流行杂耍等众多体育活动形式对中国传统武术发起了猛烈的挑战,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的影响。
文章希望能通过探析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内涵及其现在的发展在受到西方体育逐步地入侵影响后的改变和异化这一现象,针对怎样才能守住立身之本提出对策,从而不断地推动中国传统武术的健康发展。
文章主要是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首先分析中国武术的曲折发展历程,从儒、道、佛三大家的传统经典理论以及传统武术的思想精髓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从而透过传统武术的思想内涵对现代武术的发展得出启示。
关键词:传统武术思想内涵现代武术发展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11—0011—041 中国传统武术思想内涵精髓通过以上对儒、道、佛的文化理论对于中国传统武术思想的影响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武术的核心不仅仅在于技术上,更重要的是在于其内在的修养。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道、释三教的哲学思想互相渗透、交叉互补与融合,因此,它们的思想内涵有着不少相通的地方,我只能有所侧重地进行研究,并选择了我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习武之人最深的三种思想进行论述。
接下来,我将运用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阐述中国传统武术思想的内涵精髓所在,并一一详尽地论述其中三种最为重要的思想的产生、内容,对习武之人思想品质的要求以及他们各自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影响。
1.1 “尚武崇德”精神从古至今,尚武崇德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武德,是习武之人在社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即武术道德。
“故学至乎礼而止,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荀子在《劝学》中首次将道德连用。
武德又隶属于体育道德,既是参加武术活动的人们所应该遵守的公共体育道德,又是武术工作者在从事武术教学、训练、参加竞赛等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
德,不同于法,又因为武术有着区别于其他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其受民族道德的影响和渗透颇深,因此武德便成了武术独有的道德规范。
我在此所阐述的武德并不是耍英雄、逞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也不是带着三纲五常思想的为师命是从的行为,而是对传统武德进行分析,继承传统武德中合理的成分、批判过时的旧武德,树立新的、正确的武德观念。
下武精技,防侵害。
这句话说明中国武术最基本的内涵就是能够强身自卫。
对于武术的定义是修习一门制止侵袭的高度自保技术,在切实解决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是我们的头脑得到应变能力的训练,简便易行、并能轻松提升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
“尚武崇德”这种精神不仅能够体现习武者对强健体魄这样一种健康身体素质的追求,还体现了习武者具有的民族正义感:中国文化作为中国的软实力,中国武术是中国的实力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一个国家的强弱首先体现在这个国家人民的是否具有“血气体力之强”,同时这也印证了“物竞天择,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道理。
在习武过程中,为了实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大众习武者和专业武术运动员心理和身体上都会承受着相当大的负荷,然后通过技能的展示以获得公众的正确评价。
我们不难发现,习武者的习武年限不断增加,习武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精神修养也都在不断地提高,这便是在武术界中所说的“悟道”,即在常年的习武过程中不断地对武德进行感悟并对自身的反省才能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再者,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优秀文化,也享有着崇高的国际地位:很多外国友人学习中国武术的目的都不仅是单纯的将武术作为一种技能,更多的是为了能够在习武的过程中学习到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内涵,从而达到自我的完善。
电影《叶问》中的一段话给很多习武之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武术虽然是一种武装力量,但是我们中国武术,是包含儒家的哲理,武德,也就是仁,推己及人,这是你们日本人永远不明白的道理!因为你们滥用武力,将武力变成暴力,去欺压别人,你们不配学我们的中国武术!”身为一代宗师,这段话足以警醒每一个习武之人:不能滥用武力,不能忽视武德,不能利用武力去欺压他人。
因为中国武术是以德为本的,一旦失去德,又与暴力有什么区别呢?!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的观点“勇而无礼则乱”正是叶问所说的这段话的印证。
礼,就是武术中“德”的体现。
中国武术界流传着一句话:“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
”武术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用来伤害别人,而是为了自我防卫。
不仅是传统的习武之人有这样的观点,佛教弟子也有这样的顿悟。
少林武术便有十条戒规,其中,受戒好勇斗狠。
而这十戒与佛教的五戒十善都有着相通之处。
崇德尚武:“尚武”就是热爱武术、重视武术和完善并发展武术,“崇德”就是重视、遵守和推崇武术道德,提高习武之人的精神素质。
“尚武崇德”也就是习武者在学习武术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武术德行规范的内在修养。
身为习武之人,我们应该既尚武又崇德,仗义济民、见义勇为,发挥习武的社会作用,才能提升自我的内在修养。
1.2 “贵和尚中”思想贵和尚中,即以和为贵与崇尚中庸之道。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不同于西方的商业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内心的和谐等。
贵和谐,尚中道,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它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一直被十分重视,曾经备受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就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对于“和”的无限推崇。
“和谐”也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所向往的一种社会景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精神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最为典型。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不同于西方文化中所强调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从孔子“礼之用,和为贵”一直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可以得到印证。
“和”的思想在中国武术中也同样体现了它的价值和作用,并且还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武术中,“和”不仅指导着武术技术的训练理念,同时也规范着习武人的内在修养和处世原则。
“尚中”的“中”,指的是中庸之道,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之一,是儒家的核心观念。
在我看来,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的方法。
中庸之道是现在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孔子将中庸称为至德,即把中庸作为道德的最高准则,也可以说中庸是孔子的哲学基础。
一般说来,提倡中庸之道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都会注重与人为善、都会做到诚信、宽容、礼让。
而中庸之道也正是中国传统武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虽然在武术中有着技击搏杀的运动思想,但是中国武术在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之后,就不仅仅是技能的运动,它体现出的更是一种人生哲学。
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太极拳,在运动中讲究“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以柔克刚,刚柔相济”“舍己从人,后发先至”等运动理念,无处不体现着“和”与“中”的思想,然而,太极拳的运动理念与技击思想正是中国人本具有的处世原则的体现。
随着练习中国武术的过程,习武人的争强好胜之心就会淡化血气之勇,从而增加与人为善之情:初习武之人总想找机会试试手,随着功夫的深入,涵养越来越深,一般情况下便不会轻易与人动手,而达到高深境界的习武之人,往往性情温和,待人谦虚,同时又具有一种无形的气场与力量。
因此,往往那些好勇斗狠者,却恰恰是武功水平很一般的人。
俗话说:“满瓶不动半瓶摇”。
中国武术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加和谐地发展。
“贵和尚中”在佛教的武术中也有着独特的体现:古时候,佛教僧侣外出云游,手中始终握着禅杖即使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在路上看到动物的尸体方便就地掩埋,这是一种慈悲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表现吧。
“贵和尚中”的文化精神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极为重要的作用。
“和”的思想促使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密建立,使得中华儿女形成了极强的文化认同感和对外的统一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的凝聚,因此每当有外来入侵时,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不分阶级、不分种族、团结一致抵御外敌,为民族的利益而共同战斗。
“贵和尚中”思想也是全社会所认同的文化观念,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共识,并且在现如今的国际交往中仍然不断地发挥作用。
纵观古今,很多武术家穷其毕生的精力钻研武术,他们和蔼善良,与世无争,将习武作为一种寻求人生归宿的途径,就是为了追寻一种别样的人生。
所以,中国武术中所体现出来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其技术的高超,而是其思想中所蕴涵的“道”的高深,而这个“道“既是为人之道,也是处世之道。
1.3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是说,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想大地一样容载万物。
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便是自强不息精神最重要的体现,而这种精神可以映射到习武者的意志和武德等多个方面,习武者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武术锻炼中,逐渐不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不再恐惧于强大的竞争对手,产生了一种勇于拼搏、追求胜利的精神,从而形成了顶天立地、不卑不亢的君子形象。
长期坚持习练武术可以使人的性格获得刚、柔两种不同的特质,同时还可以感悟到乾坤中运行不息的变化规律。
说到柔的特质,就不得不提到道教武术。
道教武术具有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刚柔相济等特点,充分体现了道教无为的精神特质。
而太极拳更集中体现了道教的哲理精神。
在练就一身功夫技能之后,习武者内在的修养对于对于自身武术技能的提高就更为重要了。
内在的修养包括习武者内心、意志和武德的修养,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通过对武术人的思想渗透,升华习武者的思想境界,对习武者乃至武术整体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如今的国际竞争十分激烈,中国文化又是中国的软实力,我们更要将自强不息做为爱国精神,把尚武精神发扬光大,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社会发展中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厚德载物是练武者应该具有相当的涵养,对待他人哪怕是对手都要有广阔的心胸和坦诚的心态。
厚德载物能够让习武者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能够正确地处理好习武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习武之人要有胸怀天下的气度,对于不同的武术体系都要怀有敬畏之心,绝对不可以为一己之利去打压别的武术体系或门派,而要使千姿百态的武术体系都能够得到保留与传承,还要使自己所习练的武术能做到与其他体系和谐统一,从而使整个武术体系得到稳定与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