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器乐教学中渗透室内乐的探索
浅谈室内乐中钢琴的演奏技巧
浅谈室内乐中钢琴的演奏技巧音色控制是钢琴演奏的基本功之一。
在室内乐中,钢琴要与其他乐器进行协调演奏,互相呼应,所以钢琴的音色要能够融入整个乐团的音色中。
在演奏时,钢琴演奏者需要根据乐曲的风格和音乐的表现要求,灵活调整音色的明暗、轻重、柔硬等,使得钢琴的音色与其他乐器融洽相合,让整个演奏更加和谐。
指法技巧对于钢琴演奏的流畅性和表现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室内乐中,钢琴的指法需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指法不仅影响到音符的清晰度和连贯性,还直接关系到演奏的速度和表达力。
钢琴演奏者需要通过适当的手指使用、技巧运用和弹奏力度的掌握等,使得钢琴的音符准确无误、流畅自然,以表达乐曲的情感和意境。
配合协奏曲的演出也是钢琴演奏技巧的重要方面。
在协奏曲中,钢琴往往需要与其他乐器进行对话,所以在演奏时需要有良好的配合能力和音乐交流的意识。
演奏者需要熟悉乐曲的整体结构和乐器的音色特点,准确把握与其他乐器的进入时机和演奏技巧,使得钢琴与其他乐器的对话显得自然流畅,协奏曲的整体效果更加出色。
和声的把握是钢琴演奏技巧中的重要方面。
在室内乐中,钢琴往往扮演着和声的重要角色,需要清晰把握和声的进行和变化。
钢琴演奏者需要具备较高的和声分析能力和音乐理论知识,能够准确把握和声的走向和变化,并通过自己的演奏来突出和声的变化和特点,增强音乐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乐曲的表现力是钢琴演奏技巧的终极目标。
无论是室内乐还是钢琴独奏,演奏者都要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对技巧的熟练运用,实现对音乐情感的准确表达。
钢琴演奏者需要从音乐中感受到乐曲的情感、形象和色彩,通过自己的演奏将这些表达出来,使得乐曲更加生动、感人,让听众能够深情领略到音乐的魅力和内涵。
室内乐中钢琴的演奏技巧包括音色控制、指法技巧、配合协奏曲、和声的把握和乐曲的表现力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并能够在演奏中灵活运用,钢琴演奏者才能够充分展现乐曲的音乐性和艺术性,实现与其他乐器的协调演奏,达到优秀室内乐演奏的水平。
八孔竖笛有效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八孔竖笛有效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八孔竖笛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它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融入八孔竖笛的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感。
本文将探讨八孔竖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八孔竖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意义1. 丰富音乐学习内容八孔竖笛是一种传统乐器,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音乐课堂上,通过学习八孔竖笛,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魅力,还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曲目,从而拓宽音乐学习的内容和视野。
2.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八孔竖笛是一种情感丰富、表现力强的乐器,它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技巧。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通过学习八孔竖笛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包括音准、节奏感、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
3. 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八孔竖笛的音色婉转悠扬,抒情深沉,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通过学习八孔竖笛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曲目,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从而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
1. 教学内容选择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八孔竖笛演奏的曲目和乐曲,如《梁祝》、《广陵散》、《渔舟唱晚》等。
这些曲目既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表现力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音乐能力。
2. 教学方法探索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如集体教学、个别指导、小组合作等。
通过集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听音能力和合奏能力,通过个别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个人演奏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
3. 教学资源利用在教学资源利用上,可以充分利用音乐教材、教学视频、教学演示等资源,帮助学生了解八孔竖笛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要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中小乐器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小乐器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2004年教育部提出: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的情况是:地处沈家门西部城乡结合部,学生主要是蒲湾一区、二区的孩子及渔农村孩子,缺乏科学的艺术的熏陶,大多数学生家长的素质不高,经济较滞后,群众艺术意识较差.而自然资源丰富,孩子纯洁朴素,喜爱唱歌和吹奏简单的器乐,为开展简易乐器进课堂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了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一项艺术特长,我校根据新课标中提出“制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开展了“小乐器进课堂”的课题研究工作.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们想象力丰富,情感充沛,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让他们整节课都一直跟着老师听、唱、读、说、跳、动还是不够的,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亲自参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去,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让身边的简单的小乐器进入课堂对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动手和谐性、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追求思想和顽强奋发的意志品质.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艺术才华潜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并且还可突破教学环节中的难点,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这就是器乐进课堂的意义所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小乐器不仅能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技能,培养节奏感,而且能培养学生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基本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二、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综述:一直以来,乐器进课堂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在强调学科“双基”落实的时期,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掀起了“乐器进课堂”课题研究,如:浙江海盐实验小学音乐学科课题《基于审美教育的课堂乐器整合应用研究》,研究如何把乐器教学与音乐的美育整合起来,通过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广州市天河区柯木莨小学的《简易乐器进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研究》简易器乐辅助教学具有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艺术才华,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特点,可突破教学环节中的难点,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有的就从学习乐器出发,研究如何有效的学习乐器.还有的把学生的课外生活联系起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等,这些课题研究基本上都是城市发达地区的,象我们这些城乡结合地区是很少的.这个课题从我们学校的现实实际出发,围绕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体艺“2+1”项目,促进器乐教学与音乐教学的其它内容整合,使学生的音乐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进行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说现实对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1.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注意力、辨别力、理解力、记忆力、表现音乐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同时培养学生从演奏中发现美、欣赏美、进而达到创造美的能力.2.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促学生成长,充分挖掘有乐感的学生,为学校组建铜管乐队做准备,并形成小乐器演奏的教学新模式和教学方法.3.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利用小乐器辅助音乐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如音准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记忆能力及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创新“小乐器进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新结构.四、课题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组织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或校本教研互听课等检验课堂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调整、校正.2.经验总结法.有目的地整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教学行为,提炼出进行有效教学的规律.3.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小乐器进课堂所构建的新的教学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采取最行之有效地教学策略.4.调查法:主要调查在该课题研究之初,有效教学的现状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五、课题研究原则:1.开放性原则: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这是由教育内容的开放性、资源的开放性、活动的开放性决定的.在学生活动过程中,以开放性教学理念为支撑,教师的组织要在一种较为开放的情境中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及策略也同样体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2.实践性原则:在本课题的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自实践,要求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实践、创作、聆听、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音乐,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发展性原则:通过本课题的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形成发展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新方法.同样也促使教师在观念与实践上得到发展.4.道德性原则:道德观教育是可持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六、课题研究的策略及内容:1.确定乐器种类、班级及时间.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乐器的种类、班级及时间.时间安排,以一学年为小周期,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学生调控,按照学生自选乐器种类的不同进行编班调配,在同一学年内进行数据分析,保证研究对比的科学平衡性.活动组的教师首先熟练学会一种乐器演奏,懂乐理,保证研究顺利进行.2.以课堂教学为主,课余练习为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可以自主练习的特点,组织好课外学生自主练习组织形式,保证学生课外练习乐器的时间,形成相互合作相互提高的学习氛围,并形成合理的评价制度,激励学生学习乐器,提高学生自主练习的效益.3.课堂教学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了解及初步掌握器乐演奏的要领.学生学习乐器演奏他们的个别差异性很大,有些孩子几乎在老师一次讲解示范的情况下就能够准确地掌握,做到松驰而有弹性,但有些孩子练习了几个星期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技术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都是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集体授课的方式适用于入门阶段,这很适合我们学校音乐小乐器教学的普及.但班级中总有不能跟上进度的学生,在午间抽出10分钟时间为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教学.4.精选曲目,以学生感兴趣的乐曲为主精选乐器教学内容以及音乐课其它教学内容的并进行有效的整合研究.器乐教学与歌曲教学的整合研究.与视唱教学也进行整合研究.通过这一内容的研究把歌曲教学、视唱教学、器乐技能训练、欣赏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进而深化器乐教学,促进学生音乐的综合素质.小乐器的学习必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乐曲,从易到难,步步深入,乐曲的选择以音乐课本中学生喜爱演唱并朗朗上口的歌曲为主,高段也可加入简单的流行歌曲,使学生对小乐器的学习更感兴趣,从而边被动为主动.5.加强教师能力,吸引学生兴趣乐器演奏教学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必须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才能掌握演奏技术,学生必须通过动手演练才能学会演奏,每人有自己的乐器,集中练习和分散自学相结合,参与演出活动,积累演奏经验解决实践问题.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在提高课堂教学优秀率的教学研究中发展自我,创造成果.每位教师学生都必须选学一种器乐,自选项目,自带乐器,培训免费.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挤占主课教学时间,集中培训与分散练习相结合.6.结合学校的各类活动,增加学生表演机会,体验实践和成功的快乐.鼓励学生在平时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进行练习,加以熟练指法.利用学校周二才艺展示时间,让学生多多表演.还有在学校的艺术节活动中,开展演奏比赛,鼓励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在互动中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7.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校本课程中开设小乐器的课程.校本课程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校本课程中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开设一些关于小乐器课程.二年级一般口风琴为主;三四年级可以增加竖笛、葫芦丝;五六年级可以学习口琴.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课题准备阶段(一)课题准备阶段(2011、10)1.主持人召集成员成立课题组,研究课题方向及内容,明确分工职责,落实工作。
器乐进课堂的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对策建议
器乐进课堂的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对策建议以器乐进课堂的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对策建议为题,以下是列举的内容:1. 器乐进课堂的主要成果之一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通过学习器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听觉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2. 器乐进课堂的另一个成果是促进学生的协作与合作能力。
在器乐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学生一起合作演奏,相互配合,达到整体的和谐。
这种合作能力对于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3. 器乐进课堂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通过演奏器乐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4. 器乐进课堂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学生通过学习器乐可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对策建议之一是提供良好的器乐教育资源。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增加对器乐教师的培训和招聘,提供更多的器乐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6. 另一个对策建议是提供多样化的器乐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建立音乐教室和音乐实验室,配备各种不同类型的乐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不同的器乐。
7. 还可以通过举办音乐比赛和演出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器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8. 引入科技手段也是一种有效的对策。
学校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和电子乐器等科技手段,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器乐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9. 鼓励学生参与器乐社团和乐团等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实践和展示自己的器乐技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10. 最后一个对策建议是加强家校合作。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学习器乐,并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音乐发展。
以上是关于器乐进课堂的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对策建议的内容,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协作与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等方面,可以达到更好地推进器乐进课堂的目标。
声乐室内乐教学探索与研究
声乐室内乐教学探索与研究室内乐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 室内乐从西方流传到我国, 但是由于传统音乐教学的不足与认识上的偏见, 声乐室内乐难以在我国音乐教学中占据应有的重要地位。
正因如此, 声乐室内乐迟迟得不到积极蓬勃的发展。
文章针对声乐室内乐的简介及其教学现状和重要意义, 声乐室内乐教学的课程组成、教学曲目、教学手段以及合理的检测形式等方面展开分析, 希望对声乐室内乐的教学探索与研究有所帮助。
标签: 室内乐;教学手段;检测形式一、声乐室内乐简介及其教学现状与意义1.声乐室内乐简介室内乐起源于西方古典音樂, 与宗教音乐等声音洪亮、场合与演奏方式比较正规的大型室内音乐有较大差别, 它一般指在家庭生活中为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而自行演奏的音乐, 随性自然又不失韵律感与美感, 极其适合朋友聚会、家庭聚餐等场合来演奏。
除此之外, 声乐室内乐不像歌剧舞剧等需要几个人预先分配好角色, 相比较而言室内乐更加轻松畅快, 给人以音乐美的享受。
随着声乐室内乐的演变与发展, 其已经向着单个乐器演奏和演唱的方向发展, 如浪漫曲、带伴奏的重唱曲等。
2.声乐室内乐教学现状与意义在很多西方国家中, 声乐室内乐作为音乐相关专业必修课程受到音乐教育界人士的肯定与赞同。
而在我国声乐室内乐还不是十分普遍, 这或许与室内乐流传到我国的时间较短有关系, 越来越多的音乐研究人员也在为此做出巨大努力, 但是不管怎样, 声乐室内乐作为音乐艺术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们都应该加倍努力地对其进行研究, 使其早日融入我国音乐艺术当中。
浪漫曲在音乐室内乐中占据着非常显著的、重要的地位, 而浪漫曲是一种有乐曲伴奏、与诗词相结合的声乐体裁, 常表达人们对爱情、亲情等美好感情的追求与向往, 以及对大自然绚丽美景的赞美与讴歌。
学习声乐室内乐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细腻的、柔和的心性, 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不焦不躁, 以认真的、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和处理生活中突如其来的麻烦, 这对于他们今后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音乐课实施“器乐进课堂”的探索与尝试
小学音乐课实施“器乐进课堂”的探索与尝试摘要:基于对小学音乐的教育现状和实践成果,总结小学音乐目前的教学重点,分析器乐对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势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好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小学音乐的教育中引进器乐进课堂的一些探索与建议,通过课前教学,课堂中教学和课后教学几个方面论述器乐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音乐;器乐;探索与尝试引言: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音乐恰恰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
音乐在启发孩子审美方面的优势是传统的其他学科所不能匹敌的,美感教育应贯穿小学教育的始终,美感教育可以启发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培养道德情操。
我们提倡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倡素质教育,而审美素质本身是现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素质。
因此审美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及其关键组成和目标,而音乐课堂有着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
审美素质不仅仅是鉴赏事物美丑的能力,它还与一个人是否能够明辨是非善恶,是否能够辨别是非的能力息息相关。
因此,提升小学生的审美素质,有助于使他们成为一个有修养、身心健康的人。
音乐教育是人类在审美实践中的有效方式,通过艺术实践产生的艺术形象来陶冶人的情操,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启发美感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
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们慢慢懂得什么是美、什么使丑,逐步确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鉴赏能力。
一、器乐走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乐器演奏讲求多方面的配合,包括手、脑、眼、耳的互相协调,这非常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感和鉴赏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器乐演奏,身体感官的高度协调和配合,不仅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而且还能在提高小学生素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记忆力和创新能力等。
音乐演奏对于小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因为在演奏时的手指动作的复杂度比较高、灵活性强,对于大脑神经的调用也会更加频繁,对大脑皮层的刺激更激烈,从而使大脑更灵活、更机敏。
音乐课“器乐进课堂”实施小结
音乐课“器乐进课堂”实施小结第一篇:音乐课“器乐进课堂”实施小结音乐课“器乐进课堂”实施小结渔坪小学地处渔峡口集镇,是一所全县规模最小的中心小学。
长期以来,渔坪小学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而音乐课作为学校美育的主阵地,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
然而在音乐课的教学上也一直存在着这样的误区:小学的音乐课就是唱歌或律动课,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的没有收获,老师教得很苦很累。
过往渔坪小学在器乐课教学上是有一定的基础的,1997年我在渔坪小学工作时学校就组织了竖笛队,主要是各班有爱好的同学参加,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练习。
后来由于调到中学,这一爱好活动停止。
2010年,我回到了渔坪小学,我又拿起心爱的竖笛,加进到全县器乐教学这个实验课题中来。
在上竖笛课之初,学生不会吹,觉得学起来很难,有放弃情绪。
我在上课时就请吹得好的同学来表演,平时很调皮的一个小男生一曲《龙的传人》征服了不少听众,文静秀气的小蔓吹了一首《希看》让其它女同学羡慕不已。
固然是几首简单的曲子,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竖笛的欲看。
以致于上课时,其它同学经常会要求让他们来示范。
“竖笛小师傅”的头衔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通过以点带面,树立典型的方法让实验班的学生对学好竖笛这个小乐器有了信心和动力。
固然在渔坪小学开展器乐教学实验研究的时间不长,但通过这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我从中感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一是通过器乐进课堂的活动,转变了教和学的方式。
过往的唱歌课,学生不会识谱,老师从头教到尾口干舌燥,而现在学生熟悉了简单的节奏型,就可以通过演奏的方式来识谱唱谱,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竖笛这个工具帮助学生学习音乐,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这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极为有利。
二是对于农村学生来说竖笛价廉物美,简单易学,同时它有固定音高、有助于学生把握时值、节奏、视唱及乐理知识,有助于解决学生唱歌的音准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爱好和欣赏能力,使其能够进进音乐之门。
校外民族器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1年04月 第2期Apr.2021 No.2中国校外教育AFTER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校外民族器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谢 娟 卢 红 常尚斌 孙乐多摘 要:民族器乐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美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然而,目前校外民乐教育中普遍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民乐的文化浸润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融合两个维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民族器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以便将儿童的民乐学习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和艺术等内容联结起来。
在具体实施上,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探索情境体验、关联想象、对比分析与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家长的参与性,通过文化浸润更大程度地发挥民族器乐的德育价值。
关键词:民族器乐;校外教育;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02(2021)02-0030-06作者简介:谢娟,中国儿童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儿童校外教育;卢红,中国儿童中心教师,中学(校外教育)高级教师,从事儿童柳琴、中阮教学;常尚斌,中国儿童中心教师,从事儿童竹笛教学;孙乐多,中国儿童中心教师,从事儿童古筝教学。
民族器乐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德育价值,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美育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教育各领域。
教育部在2017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民族器乐文化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丰沃的土壤之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
器乐进课堂研究实施方案
器乐进课堂研究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及目的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改变,传统的器乐教学模式逐渐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因此,将器乐进入课堂成为当代音乐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器乐进入课堂的实施方案,为音乐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结合文献综述和实地观察,对器乐进入课堂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器乐进入课堂的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
然后,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对现行器乐进入课堂的实施方案进行调研和分析。
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得出合理的实施方案。
三、研究内容及步骤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器乐进入课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明确研究领域和问题。
2. 实地观察与调研选择若干中小学音乐课堂,观察和记录器乐进入课堂的实施情况,包括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师角色等。
同时,针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器乐进入课堂的看法和评价。
3. 实施方案比较和评价根据实地观察和调研结果,将不同的器乐进入课堂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
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学习效果和教师的实施难度,评估各方案的优劣,并确定最佳的实施方案。
4. 方案实施与评估根据确定的实施方案,选择几个班级进行实施,并进行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等方式,评估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预期结果及意义通过本研究的实施,预期可以得出一套合理有效的器乐进入课堂实施方案,有助于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同时,为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器乐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此外,本研究还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器乐进入课堂提供基础和借鉴。
浅谈器乐进课堂对音乐课的作用
浅谈器乐进课堂对音乐课的作用
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器乐进课堂,来丰富音乐课的内容与形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器乐是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
修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协同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器乐进课
堂对音乐课的作用。
一、丰富课程内容
传统的音乐课堂中,许多内容都以理论为主,而器乐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和理解音乐。
通过演奏乐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音乐的
内涵和情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记忆。
在课堂上引入器乐能够为学生创造
更加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增强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音乐的意义。
二、促进个性发展
在器乐中,每一个乐器都有其独特的声音和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音乐才能
和特长,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器乐还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演奏,这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
能力也是一种挑战和锻炼。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来演奏乐曲,从而表达出自己
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这对于个人的表达和自信心的培养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协同能力
音乐教育中,协同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器乐演奏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乐
器和角色,在整个团队中协同合作,做到密切配合,平衡和谐,从而达到音乐的完美表现。
这个过程是需要相互理解和团队默契的,对于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协同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此外,学生还需要尊重其它组员,以及自我节制自己的表现,这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团
队合作的个性和态度。
小学音乐“乐器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21年 3 期 总第 608 期新一代New Generation 音乐 体育 小学音乐“乐器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曹 铭(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心小学 广东 广州 511495)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小学音乐课堂日益被各方面重视起来,在音乐课堂中融入器乐,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那么,我们教师要合理利用乐器来优化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探讨小学音乐与乐器的有效结合,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有效见解。
关键词:小学音乐;乐器;学习兴趣;音乐素养新课程标准要求下乐器应当进入音乐课堂,教师要善于利用乐器来优化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可以通过乐器来感知音乐的魅力。
因此我们要学会善于优化音乐课堂,以乐器来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拙见:一、乐器进课堂是什么?当下我们倡导让乐器进入课堂,那么乐器与音乐的有效结合其效果如何?通过大量文献的研究以及实际情况的调查,发现乐器进入课堂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可能存在着一些抽象符号,感知问题,比如理解音乐节奏音乐符号等,而借助乐器便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音乐联结,比如音乐的听觉,音乐的视觉,还有音乐的动觉,后者是指对乐器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为什么要开展乐器进课堂?(一)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目标如下规定:学习演唱、演奏、创作的初步技能,学生可以自然自信地进行歌唱表演,并且标准的演奏乐器。
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过程中,合理利用乐器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音乐课堂中融入乐器是当下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必须要重视乐器在小学校园中的使用,是当下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可忽视器乐的重要性。
(三)契合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内容的要求“研学后教”是我地区进行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器乐如何进入中学音乐教学课堂
器乐如何进入中学音乐教学课堂一、引言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器乐则是音乐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器乐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非常关键。
优质的器乐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器乐教学有机地融入中学音乐教学课堂,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经验和表达能力。
二、器乐教学的目标器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其表达音乐的能力。
具体而言,器乐教学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生应该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节奏、音高、音色等基础知识,同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乐器演奏。
2.增强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器乐演奏,学生能够深入体验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发展个人表达能力。
器乐演奏是一种独特的个人表达方式,通过器乐演奏,学生能够培养自信心、自我调节能力等个人品质。
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器乐演奏通常需要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器乐教学内容的选择器乐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器乐。
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同于小学生,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制力较强,独立学习能力也较强。
因此,在器乐的选择上,可以考虑一些技巧性较高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长笛等。
2.结合音乐风格和时代背景。
器乐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有针对性地选择。
除了教授传统的古典器乐作品,还可以引入一些现代音乐作品,让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3.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中,应逐渐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乐谱阅读、基本和声、曲式等。
这些理论知识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析音乐作品。
4.强调实践性和创造性。
器乐教学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学生应通过乐器演奏,展示自己的个人风格和创造力。
浅谈器乐进课堂对音乐课的作用
浅谈器乐进课堂对音乐课的作用引言一、器乐进课堂的概念器乐进课堂是一种将器乐教学引入到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形式。
它通过学生学习和演奏各种不同的器乐,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器乐进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乐器,比如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吉他等,这些乐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还可以让他们通过演奏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器乐进课堂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增强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音乐是一门需要有一定乐感和节奏感的艺术,而器乐进课堂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在器乐进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和特点,同时也会通过演奏来感受乐曲的节奏和韵律,从而增强他们的乐感和节奏感。
这对于学生以后进行其他音乐学习和演奏都有很大的帮助。
2. 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音乐理论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器乐进课堂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理论知识。
在器乐进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音阶和音程的概念、音乐节奏的理论等,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音乐,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论水平。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器乐进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演奏和合作。
这样的学习形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和他人合作、沟通和协调,从而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这对于学生以后的社交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 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器乐进课堂可以为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提供更加丰富的元素。
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器乐进课堂来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乐器和音乐曲目,从而增加了音乐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更加享受音乐课堂的学习过程。
器乐进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与分析
器乐进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与分析《器乐进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小学生器乐合奏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2015YQJK184),已圆满结题,课题组研究团队探索总结出适合我市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模式和方法,特别是对课堂器乐进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并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目前,本课题成果以点带面,先后在我市各层面的八所实验学校实践的基础上推广至全市160多所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交流、培训、展演等活动,其成果形成网络形式辐射到全市中小学学校以及省内多地学校。
本课题实践研究如下:一、课题实践的背景器乐教学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艺术教育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其喜欢的相关艺术类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门艺术特长,掌握一门乐器,让学生的艺术素养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部分。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一)课题实验的进展1、制定课题方案2011年版课标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契机,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丢弃以往“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传统,探索以小器乐进课堂,实现音乐课堂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提升我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目标。
2、确定研究的重点与目标(1)盘活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资源,让社会资源与家庭资源参与到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中。
(2)构建教师学习、交流、培训平台,促进教师器乐专业发展。
(3)科学处理器乐教学与音乐教学之间的矛盾,使她们成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学共同体。
(二)课题实验的组织与实施1、理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课题组成员拟出了理论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学习了党和国家出台的文件和政策,学习《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新课程标准解读》《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等。
高校钢琴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研究
高校钢琴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音乐传统的国家,民族音乐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的民族音乐如京剧、古筝等具有非常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而将这些元素融入到钢琴教学中,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修养,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
开展关于高校钢琴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一研究,可以探索如何更好地将民族音乐元素引入钢琴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热爱,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校钢琴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增加,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成为一种趋势,高校钢琴教学也需要顺应这一趋势,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对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钢琴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提高音乐教育质量。
开展钢琴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有助于拓展钢琴教学的领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和热情。
对高校钢琴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钢琴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方法与效果,通过深入分析实践案例,挖掘融合民族音乐文化对学生学习和音乐情感的影响,从而为高校钢琴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2. 分析融合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案例:通过分析不同高校钢琴教学中融合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3. 探讨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钢琴教学方法:探讨如何有效地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钢琴教学中,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动力。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本研究旨在为高校钢琴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推动钢琴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发展,丰富学生音乐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器乐进课堂对音乐课的作用
浅谈器乐进课堂对音乐课的作用
器乐进课堂对音乐课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器乐进课堂可以通过提供实践性的学习机会,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器乐进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
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其中器乐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通过器乐进课堂,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种类的乐器,了解它们的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
他们可以亲自试奏乐器,感受音乐的魅力,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器乐进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音乐是一种非语言的表达形式,通过乐器演奏可以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学生通过器乐进课堂可以学会如何运用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可以通过乐器演奏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器乐进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音乐演奏往往需要多个乐器的合奏或者合唱,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的协作和配合。
通过器乐进课堂,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在乐队或者合唱团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合奏过程中,学生们相互帮助,互相照顾,从而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器乐进课堂对音乐课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器乐进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使音乐课变得更加有趣和实用。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室内乐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
中国民族博览►Chinese national Expo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室内乐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王智灏(昌吉学院,新疆昌吉831100)【摘要】室内乐是一种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一般不设指挥,每个演奏者都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从组织结构上看,比常规 的管弦乐团要小,常见的形式有弦乐四重奏、木管五重奏、铜管五重奏、双钢琴二重奏等。
中国室内乐起步于改革开放后,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并伴随着一批新生代的作曲家及演奏家的不断努力,民族室内乐在中国得到稳步发展.但是室内 乐在中国高校发展较晚,目前成慢速发展趋势,且高校对室内乐的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实施等 方面。
笔者基于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对当前阶段高校室内乐课程设置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提出针对性的课程优化方案,以提高高校室内乐教学发展。
【关键词】音乐表演;室内乐;课程体系;优化【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198 (2021 ) 07-066-03【本文著录格式】王智灏.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室内乐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 (07 ): 66-68.室内乐最早诞生于文艺复兴早期。
随着艺术水平的提高,人民对艺术层次的认识不断加深。
近年来,人们对室内乐有 r重新的认识,对室内乐的概念也有了新的理解与解读。
室 内音乐的定义可参考美国室内乐协会官网的定义,即没有指 挥的小型多声部合奏音乐。
基于室内乐基本定义,开展室内 乐教育问题研究,即室内乐教育是现代西方室内乐教育,对 室内乐教育形式进行研究分析。
一、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室内乐教学的作用(一)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通俗来讲,室内乐是一种过渡桥梁,是连接独奏课程和 交响乐课程的连接桥梁,可将其视为一种桥梁连接或引导课 程,使学习者能够很好的衔接两者,而不至于突兀。
根据室 内乐的定义可知,室内乐相对自由,没有特定指挥,而且声 部和人数相对较少,其效果却包罗万象,能够弥补独奏和大 型合奏的缺点,起到前两者所达不到的效果。
一种中国式审美现代性——论现代民乐室内乐的审美趣味
一种中国式审美现代性——论现代民乐室内乐的审美趣味一种中国式审美现代性——论现代民乐室内乐的审美趣味引言:现代社会中,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艺术形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民乐以其古朴优美的音色和独特的音律体系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现代民间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室内乐这一形式逐渐兴起,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
本文试图探讨现代民乐室内乐的审美趣味,揭示其中蕴含的中国式审美现代性。
一、室内乐的起源与发展室内乐是一种小型乐团演奏的乐曲形式,通常由钢琴、弦乐器、管乐器等组成。
起初,室内乐起源于欧洲贵族社会,成为贵族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室内乐逐渐普及,成为一种可以让更多人欣赏的音乐形式。
二、室内乐与中国民乐的融合在中国,民乐作为一种传统的音乐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传统的民乐往往以大型乐队演奏,侧重于表达与传统文化和哲学观念的契合。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音乐审美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
室内乐作为一种小型乐队演奏形式,更能够满足现代人对音乐的个性化追求。
三、现代民乐室内乐的审美特点现代民乐室内乐在审美上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 精细而抒情的音乐表达。
相比传统民乐,室内乐更注重细腻的音乐情感表达。
通过更小的乐队规模和相对简洁的乐曲结构,室内乐表达出更为细致、深沉的情感。
2.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
现代民乐室内乐在传统音乐基础上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使音乐更具有时代感。
传统的民乐音色与现代的和声、节奏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3. 对个体经验的关注。
室内乐在演奏时更注重个体乐器的独特性和个人表达。
演奏者通过各自的技巧和情感表达,使整个音乐作品更富有个性化和魅力。
四、中国式审美现代性的因素现代民乐室内乐的审美趣味鲜明地反映了中国式审美现代性的特点。
1. 注重和谐与平衡。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谐与平衡,这一特点在现代民乐室内乐中得到了体现。
音乐作品中旋律、和声、节奏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和谐,营造出音乐的整体美感。
室内乐教案
室内乐教案
室内乐教案
《室内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幺叫做室内乐
2、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更多的了解外国音乐家的作品以及贡献。
?
3、通过对器乐曲的欣赏、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听辨、分析,体验音乐片断,通过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音乐鉴赏、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不断通过对音乐材料的呈示产生愉悦的审美,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体会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
三、教学难点:
1、教师如何把握不同栏目的教学意图,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灵活取舍教学材料。
通过欣赏,不断培养学生对外国音乐的热爱。
2、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比较羞涩、敏感,教师要在课堂中创造表演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
四、教学用具:
1、多媒体课件;
2、教学音响CD;
五、教学方法:欣赏法;分析法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学专业器乐教学中渗透室内乐的探索摘要:室内乐演奏对音乐学专业器乐方向的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但在我国普通院校音乐学器乐专业中,室内乐教学极度匮乏。
本文针对音乐学专业器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室内乐教学进行了研究
和探索,以便丰富音乐学器乐专业的上课模式,扩展学生演奏领域,增强学生综合音乐修养,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音乐学;器乐教学;室内乐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122-02
一、音乐学专业室内乐教学的国内外现状
室内乐原指西方在房间内演奏的宫廷音乐,后引伸为在比较小的场所演奏的音乐,其大约于16世纪末起源于意大利,后盛行于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所以在国外有着深厚的室内乐底蕴,对室内乐演奏以及教学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方法,室内乐教学也得到了十分的重视。
在国外的音乐院校,音乐学专业室内乐课程被安排为必修课,也就是说学校会为音乐学专业器乐方向的学生专门安排室内乐课程,安排固定的课时量,和器乐教学是分开的。
相比国外,国内对室内乐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不过近年来,随着我国音乐领域的发展,与国际交流日渐频繁,室内乐在我国也逐步得到重视,特别是在少数音乐学院音乐表演(器乐)专业以及专业演奏团体,发展得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在一些综合
类大学的音乐系特别是音乐学专业中,室内乐几乎是空白,学生们接触室内乐的方式也只是参加乐团排练和应付演出、比赛,根本无法系统严谨的接受室内乐训练,只是在一味的提高专业技能。
所以,探索如何将室内乐行之有效的渗透于音乐学专业器乐教学中是本
课题研究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国内这一领域的补充。
二、音乐学专业器乐教学中渗透室内乐的影响因素
(一)从普遍情况来看,领导还不足够重视室内乐教学,音乐学专业器乐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即只注重学生独奏模式,技能技巧的训练,没有给室内乐成长的足够空间。
(二)音乐学专业的上课模式和音乐表演专业完全不同,据我了解,全国绝大部分院校的音乐学专业的上课时间为每生20分钟甚至更少,而音乐表演专业为每生40分钟或45分钟,单从时间上来讲,音乐学专业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渗透室内乐的空间就大大缩小。
(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考大学才突击学的音乐,学习时间较短,基本功学习不够系统和扎实,演奏技能欠缺,对室内乐演奏和教学都很陌生,重奏意识匮乏。
由于室内乐的完成需要每个成员的配合,学生间技术上的参差不齐,对室内乐作品的选择也是一种挑战。
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一个针对性的分阶段的教学计划:
1.个人演奏技能提高阶段。
由于室内乐演奏需要做到各方面的统一,所以在大一阶段主要加大力度巩固和提高基本功,完善音色,
挖掘学生自我分析处理简单乐曲的音乐表现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修养。
2.树立正确的室内乐演奏理念。
有了相对良好的演奏技巧,并使其为音乐表现力服务,再加上正确良好的室内乐演奏理念和习惯,开展室内乐教学就会顺理成章,得心应手。
所以,在进入大二阶段时,就应给学生灌输室内乐(器乐方面)不单单是重奏或合奏,更多的表现在对乐曲内在的统一理解,包括音色、力度变化、气口、肢体动作,从而最终达到统一的由外到内的整体音乐表现力。
三、将室内乐合理渗透于音乐学专业器乐教学中的策略
(一)学校及系部领导的支持。
很多院校对室内乐重视不够,无法给室内乐提供专门的琴房或者排练室以及教材,更不可能专门为室内乐安排课时量,所以,领导的支持才是室内乐在音乐学专业中顺利开展的前提。
(二)室内乐课程中学生如何合理配对。
由于室内乐至少需要两人才能进行,所以在选择配对的时候要考虑到人员组合的演奏水平,尽量不要有太大悬殊,否则在演奏作品时由于其中一人的技能障碍而无法做到统一的表现力。
(三)室内乐作品选择的合理性。
选择作品时,要从比较简单的两声部开始,节奏不易复杂,主要是国外的一些重奏作品,重点在于解决学生演奏时音色和节奏的统一,以及对作品演奏的规整性,这也是室内乐演奏的最基本要素。
随着学生演奏理念和技术的日益成熟,可以适当提高作品难度,作品可以包括外国作品和中国
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进而将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合理的融会在一起,以技术支持音乐表现力,以表现力带动技术进步,最终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演奏状态。
(四)演奏前校音。
演奏室内乐作品时对各种乐器的音准要求极高,由于每个人的气息运用熟练程度不同,以及每件乐器的构造有微妙不同,所以吹奏出来的音高有差异,所以就需要在学生演奏前进行校音。
校音以钢琴小字一组的c为准,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转调和移调,例如,降b调乐器的校音标准音就是b,c调乐器校音标准音就是a。
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校音方法,这是演奏室内乐作品的前提。
(五)上课模式的改变。
以我们湖南科技学院为例,音乐学专业器乐课的每节课时间一般是20分钟,如果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再加进室内乐教学,时间远远不够,这就要求采用合理的方式做到两者兼顾,互补互惠。
本人觉得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教学。
第一,将两个学生的上课时间安排在一起,加上课间休息一共是50分钟。
先吹重奏,然后分开进行各自的专业课教学。
这50分钟的合理分配很关键,起初以简单重奏为主,占用10-15分钟。
具体安排是两周一首重奏乐曲,第一周主要处理谱面要素,即节奏、音准、吐连、演奏时气口的统一等等。
第二周主要是对重奏乐曲的艺术处理,即强弱对比,速度变化,情感表达,最终达到相对完美统一的音乐表现力。
剩余的35分钟分别是两人正常器乐专业课时间。
通过重奏练习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节奏感,锻炼学生的音准,调动学
生演奏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室内乐演奏意识和音乐表现力,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对学生自身独奏能力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是将器乐专业课和室内乐演奏课循环进行,即第一周上器乐专业课,第二周上室内乐演奏课,时间都是50分钟。
这样的上课方式时间更充裕,对质量的要求更严格,处理乐曲更深入,但这种上课方式将学生器乐专业课上课时间间隔的过长,对学生的器乐专业可的督促作用势必减弱,毕竟演奏水平的提高需要循序渐进的训练以及老师的督促,室内乐穿插进来,会使学生一周的练习任务重心转移,或者说会使学生找不到训练重点,这就要求老师要给学生一种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在独自练习时能更好的均衡两者。
第三,是比较理想的方式,即专门为音乐学专业器乐方向的学生每周安排一定的室内乐训练课时量,40分钟即可。
这样的话,老师就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室内乐教学任务,学生也能更从容的掌握室内乐演奏方法。
当然,领导的支持才是此方式的前提。
以上三种方式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绝对能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上课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来安排,宗旨在于将室内乐合理的渗透于器乐教学中,并能对器乐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本人对此课题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将是一个复杂长期不断完善的过程,但我会结合实际,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力争在此领域做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本文为校级研究课题“音乐学专业器乐教学渗透室内乐的探
索”(12xkytb031)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程岩.室内乐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艺术教育,2011.
[2]孙鹏.对室内乐教学的一些思考.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
[3]赵芷艺.浅谈室内乐教学改革.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