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范文:2881-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探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对策
探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护理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患者需求的多样化,护理学生所需具备的能力也在不断升级。
人文关怀能力作为护理服务的核心价值之一,对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强医护沟通、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的护理专业学生培养中,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在学习护理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忽视了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学生往往更多地关注技术操作,而忽视了对患者的情感支持和关怀。
针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深入探讨提升这一能力的对策。
通过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水平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进而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1.2 研究意义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对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可以增强其对患者的关爱和照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护理服务的需求。
加强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强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提升护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有利于护理队伍的建设和健康发展。
护士作为医疗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团队协作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探索有效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对策,对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队伍建设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对于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具有重要影响。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将从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中梳理和总结人文关怀能力的定义、特点、培养方法等方面的信息,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我们将选择几所知名的护理学校或相关机构作为案例,深入了解他们在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方面的做法与经验,从实践角度揭示问题所在。
人文关怀护理征文范文
人文关怀护理:深化护理之本,共筑健康之桥
护理,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人文的关怀。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人文关怀护理正逐渐受到重视,成为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
它不仅关注病人的生理健康,更深入到病人的心理层面,致力于提供全方位的照顾。
我坚信,每一位病人都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仅需要治疗疾病,更需要得到尊重和关爱。
因此,人文关怀护理的核心,就是尊重和理解。
我们应当尊重病人的意愿和需求,理解他们的恐惧和不安,为他们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人文关怀护理表现为细致的观察和耐心的倾听。
我们应当关注病人的非言语表达,从他们的表情、动作和语气中洞察他们的真实感受。
同时,我们也要倾听他们的声音,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此外,人文关怀护理还要求我们具备高度的同情心和同理心。
我们要设身处地地感受病人的痛苦和困扰,给予他们温暖的慰藉和支持。
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病人在与疾病的抗争中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关爱。
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人文关怀护理的理念。
我们将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爱病人。
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护理模式和方法,以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让我们共同努力,以人文关怀为指引,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让护理工作不仅成为治疗的一部分,更成为传递关爱与温暖的重要桥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见证更多的笑容,更多的康复,以及更美好的医患关系。
以人文关怀为主题的护士文章_范文模板及概述说明
以人文关怀为主题的护士文章范文模板及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以人文关怀为主题,探讨其在护理领域中的重要性,介绍实施人文关怀的方法和技巧,并分享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强调护士对患者的关心和尊重,并启发读者思考如何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重要性、实施人文关怀的方法和技巧、成功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结论。
每个部分将依次介绍相关内容,从而全面展示人文关怀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让读者了解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意义及其对患者的积极影响。
通过介绍实施人文关怀的方法和技巧,读者将了解如何建立信任与沟通、尊重个体差异和提供情感支持等方面的技能。
同时,通过分享成功案例与经验总结,读者可以获取借鉴他人最佳实践经验并反思自身工作。
最后,在结论部分会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和给出相关建议。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提升自身对患者的关怀水平,以期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2. 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重要性2.1 定义和概念人文关怀在护理中是指通过关注患者的需求、尊重其尊严和痛苦,并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来改善患者的整体护理体验。
它强调对患者全面的关怀,不仅仅是医疗技术上的治疗,还包括心理、情感、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
2.2 人文关怀对护士的意义人文关怀对护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实施人文关怀可以提高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能力。
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并进行有效的沟通,护士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问题,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贴心的护理服务。
其次,人文关怀有助于增强护士的职业满意度和工作幸福感。
当护士能够真正地为患者提供帮助和支持时,他们会感到满足和自豪。
这种职业满足感有助于减少工作压力和疲劳,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此外,人文关怀提醒护士注意自身的情感状态和心理健康。
由于护士工作环境的紧张特性,他们经常面临着大量的压力和情绪的挑战。
探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对策
探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对策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服务的不断完善,护理专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作为医疗团队的一员,护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力。
人文关怀能力是指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细致入微的关怀,包括身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怀。
在实际工作中,患者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治疗,更需要温暖的人文关怀。
护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关怀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呢?本文将探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教育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途径。
高校护理专业教育应当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灌输和宣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人文关怀,树立正确的人文关怀观念。
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增加相关的人文关怀理论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人文关怀的内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人文关怀的热情和兴趣。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人文关怀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领悟人文关怀的意义和方法。
这些教育措施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患者的需求,提升其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
二、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是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辨性的讨论、案例讨论等方式来探讨人文关怀的内涵和实施方法,引导学生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注心。
在实习实训环节,老师还可以通过模拟场景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患者的心情和需求,从而培养其人文关怀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三、临床实践的培养途径临床实践是护理专业学生培养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临床实践中,学生将接触到各种不同病情的患者,从而有机会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展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能力。
临床实践是学生培养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机会。
在临床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注意关怀患者的细节,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
人文护理文章范文
人文护理文章范文人文护理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注重患者的整体健康,尊重患者的尊严和权利,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以及与患者建立积极、尊重和支持性的关系。
以下是一个关于人文护理的范文:标题,人文护理在医疗中的重要性。
人文护理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除了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外,护士和医护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以及尊重患者的尊严和权利。
人文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还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首先,人文护理强调尊重和关怀。
在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感到害怕、焦虑和无助。
护士和医护人员需要通过温暖的言语和关怀的举止来安抚患者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关心。
这种人文关怀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还能够建立起医患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其次,人文护理注重沟通和倾听。
护士和医护人员需要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
通过有效的沟通,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同时也能够向患者传达必要的信息和指导,使患者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来。
良好的沟通和倾听能够增强医患之间的互信,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
另外,人文护理还强调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
除了身体上的治疗,护士和医护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感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睡眠、情绪等方面的需求,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综上所述,人文护理在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尊重和关怀、沟通和倾听、关注整体健康等方式,护士和医护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因此,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应当重视人文护理的实施,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课题申报范文:2881-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申报范文:2881-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随着护理模式由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人文关怀已成为护士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1]。
今年5月18~21日,中华护理杂志社在武汉市成功主办“2017年全国护理科研设计与课题申报研讨会”,会议主题为“护理人文关怀的实践、研究及成果分享”,可见,人文关怀作为护理的本质和核心,依然是护理学者研究的热点。
而护生作为未来的护士,其在校期间建立起来的人文关怀品质有助于其将来在临床开展关怀护理工作。
卫生计生委印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护理专业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注重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护理实践能力培养”。
另外,据调查[2],护生入学之时选择护理的原因,大多是听从家长或他人的意见,占40.28%;小部分考虑到护理职业较稳定,占25.37%;就业机会较多,占23.10%;极少部分服从专业调配,占1.97%;还有其它原因的占1.48%。
可见,学生之所以选择护理专业很少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或意愿,因此,护生专业思想的稳定、人文关怀品质的培养更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近年来,不少护理院校已经开始重视护理人文教育,但依然存在教育理念陈旧,人文课程设置少,教学形式落后等问题,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总体水平一般,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效果不佳[3]。
激发护生的关怀情感,提升人文关怀品质仅凭空洞的说教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引导护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学会观察、认识、感悟、体验和实施关怀。
“工作坊(workshop)”作为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具有吸引参与、引发思考、促进互动及推动成长的特点,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国内开展较为缓慢,在护理教学活动领域的研究甚少,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工作坊”模式引入护理人文课程教学中,分析其对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效果,进而为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模式及方法提供依据和建议。
中专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论文
中专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论文中专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论文摘要:现代护理观认为护理活动是以“人为中心”的照顾行为,故良好的护理行为应该是充满“情”的,即充满人性的关怀。
而目前,中专学历的护理毕业生依然作为我国一线护理人员的主力军。
故本文着眼于此,提出加强中专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性,并试从学校人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及创设人文环境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中专护理;学生;人文关怀;课程;环境关怀能力即关心、关爱、照顾他人的能力。
在护理工作中,关怀能力与护理技能构成了临床护理的两条主要枝干。
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关怀能力是构建其护士角色人格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也是护理行为的精髓。
故笔者认为良好的护理行为应该是充满“情”的,即充满人性的关怀。
1背景1.1现代护理观对人文关怀能力的要求《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关怀意识。
现代护理观认为护理活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照顾行为故人,既有生理方面的需求,还有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需求。
这就使得护士向多元化角色转变。
现代护士既是照顾者、计划者、决策者、沟通者、协调与管理者、健康咨询者、还是患者的代言人及保护者、研究者。
1.2国外护理课程设置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将社会学、心理学、沟通与交流、信息学、文化安全、统计学等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其特点是人文学科内同多,注重综合素质及能力提高。
美国、德国的人文学科就占课程总学时的20%~25%。
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管理与领导、艺术、表演、历史、地理、家庭等内容。
我国的护理教育课程设置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借鉴国际护理教育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加快护理教育改革的步伐,建立科学的护理课程体系。
2培养方法2.1人文课程设置改革目前,我国中专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结构基本上按公共基础课(占20%)、医学基础课(占35%)、护理专业课(占45%)。
护理课题申报工作计划范文
护理课题申报工作计划范文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口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需要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和专业技能。
因此,开展相关护理课题研究,将会对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将围绕慢性疾病患者日常生活护理进行研究。
慢性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如自理能力下降、日常生活自理不便等。
因此,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也可以为护理理论的创新和实践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 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探讨慢性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问题,分析目前护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
2. 研究内容(1)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慢性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需求和现状。
(2)理论分析:通过对相关护理理论和技术的分析研究,探讨如何有效的应对慢性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需求。
(3)实践验证:通过护理实践,验证所提出的改进措施对患者的实际效果。
(4)成果总结:总结研究成果,提出相应的理论结论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方案和方法1. 研究方案(1)设计研究流程:明确研究的步骤和时间安排,确保研究工作的有序进行。
(2)确定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分析、实践验证等多种方法,获取研究所需的数据和信息。
(3)开展实践验证:在实际护理实践中,对所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验证,了解其实际效果。
2. 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并开展针对慢性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需求的问卷调查。
(2)访谈:选择相关护理专家和护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慢性疾病患者日常生活护理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3)文献分析:对国内外相关护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和分析。
(4)实践验证:在医院或养老院等实际护理场所,开展所提出改进措施的实践验证工作,了解其实际应用效果。
护士优秀课题申报书范例
护士优秀课题申报书范例护士优秀课题申报书范例导言在现代医疗事业中,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员,承担着提供患者全方位护理照顾的责任。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为了提升护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需要开展一系列的研究以提高护理实践。
本文将以护士优秀课题申报书为主题,介绍如何撰写一份优秀的课题申报书。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1.1 问题陈述在这个部分,我们需要明确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以“护士如何提高患者安全性和护理质量”为例,我们可以指出世界范围内护理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护士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我们旨在探讨如何通过采用某种方法或策略来提高护士的患者安全性和护理质量。
1.2 研究目的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来:- 分析当前护理实践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和挑战;- 探讨护士在提高患者安全性和护理质量方面所面临的障碍;- 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以便护士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二、文献回顾2.1 已有研究在这个部分,我们需要回顾已有的相关研究和文献,以了解当前已有的知识和观点。
我们可以引用一些研究结果,指出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了如何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策略和方法。
2.2 不足之处在文献回顾的这一部分,我们需要指出当前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说明我们的课题将如何补充和改进现有的研究。
已有研究中可能忽视了某些特定群体或环境下的护理问题,因此我们的课题将更加关注这些群体或环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方法3.1 研究设计在这个部分,我们需要明确我们将采用的研究设计和方法。
我们可以提出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以获得全面的数据和观点。
3.2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说明我们将采用哪些数据收集工具和数据分析方法。
我们可以使用问卷调查或面试护士以获得他们对患者安全性和护理质量的看法,并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
探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对策
探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对策摘要:人文关怀教育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从而为护理专业学生在之后的工作实践中更好地照顾病患,获得职业道路的发展。
然而就当前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现状来看,人文关怀能力培养问题不少,包括人文关怀教育力量薄弱、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环境限制、培养考核评价环节不完善等,由此针对性提出科学有效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当前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医院的工作环境变化呈现复杂化,对于医院护理服务的提升要求十分迫切。
在此形势下迫切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心理素养,以充分满足病患的人文关怀需求。
因此,通过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帮助学生积极汲取人文知识,以在护理工作实践中赋予情感关怀,保障临床护理质量。
一、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一)人文关怀教育力量薄弱结合当前国内护理专业学生教学现状分析,一直将教学重心放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促进护理专业学生能够在短期走上实践工作岗位,然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文关怀教育效果。
护理专业人文关怀教学过程中,教育力量十分薄弱,一些高校甚至只是简单地将人文关怀教育作为辅助教育课程体系中,忽视人文关怀教育。
另外,护理专业的人文关怀教育的师资力量也十分薄弱,没有配置专业能力的人文关怀教师,多是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多缺乏人文关怀实践知识,从而导致护理专业的人文关怀教育效果不佳。
(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环境限制护理专业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和医院环境,当前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护理专业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实践中缺乏有效的人文关怀元素。
当前国内护理专业课程教育体系下,缺乏合理的人文关怀培养元素,其教育内容多是围绕“病”、“护理”等进行,缺乏人文关怀认知的教学。
另外,过重的专业学习任务和实习压力,使得当前护理专业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环境构建不足,导致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效果不显。
探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对策
探析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对策【摘要】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从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入手,探讨了人文关怀能力在护理专业学生中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培养人文关怀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阐述了不同情境下培养人文关怀能力的实际效果。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强调了重视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护理专业、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学生、培养方法、实践案例、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重要性、存在问题、结论、展望、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前护理专业学生在人文关怀能力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忽视了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由于护理教育中重视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在人文关怀方面缺乏相应的训练和引导。
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入手,全面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1.2 研究意义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患者来说,除了医疗技术的保障外,更需要的是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一种能够使患者感受到关爱和尊重的能力,能够帮助患者在身体上得到医治的更好地面对疾病的心理困扰和精神压力。
而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培养人文关怀能力不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帮助他们更好地康复。
研究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对策,有助于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以促进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推动医疗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护理教育中护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护理教育中护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护理教育中护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护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护理教育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能力的护理专业人才,使他们能够承担起对患者生命的守护和照顾,并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护理教育应注重培养护生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护理工作的基石,护生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护理教育应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使他们了解到护理职业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明确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义务,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和伦理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引导护生正确认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培养他们遵守职业准则、坚守职业底线的意识和能力。
护理教育应注重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的核心要素,也是护生精神层面的重要内容。
护生应培养对患者的尊重、关爱和关注,体现护理的温暖和人性关怀。
护理教育应通过师生互动、情感沟通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护生的同理心、责任心和耐心,让他们能够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感,用真心和关怀去对待每一位患者。
还应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与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有效地进行沟通和协作,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教育应注重培养护生的人格塑造。
人品是护生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也是其在护理工作中展现人文精神的重要保障。
护生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注重自身的品质和修养的提高。
护理教育应加强对护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引导他们坚守道德底线,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职业修养。
通过为患者提供专业、安全和温暖的护理服务,不断提升护生在护理工作中的信誉和声誉。
护理课题申报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的护理课题申报——题目为《基于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在此,我将从课题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恳请各位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住院患者数量逐年上升,患者跌倒事故也日益增多。
跌倒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导致骨折、脑损伤等严重后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成为当前护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现状。
2. 现场调研:选取某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3. 护理风险管理:根据调研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包括跌倒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应急处理等。
4. 实施与观察: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定期对患者跌倒发生率进行监测,并与未实施风险管理组进行比较。
5.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
四、预期成果1. 总结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经验,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2. 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医疗成本。
3. 推动护理学科发展,提升护理人员风险意识。
4. 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五、总结总之,本课题以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为目标,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手段,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我们相信,在各位专家和同仁的关心与支持下,本课题研究必将取得丰硕成果,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恳请各位专家对本次课题申报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浅谈如何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理念
浅谈如何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理念摘要】随着护理工作从以病人为中心逐步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的内容、任务、空间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护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服务水平在进一步提高。
在护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实行“换位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本观念和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修养,以深化学生对护理专业更高层次的认知;设置系统的人文课程,并把人文教育渗透在专业课教育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处理医患关系的技巧和能力。
使护理专业真正成为科技性和人文性完美结合与统一的学科。
【关键词】护理人文关怀人文道德修养换位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从以病人为中心逐步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理的健康,还涵盖了心理、社会及道德的健康。
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仅希望护士有娴熟的护理技能,还应该尊重、爱护、关心、体贴人,把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工作之中,为大家提供“整体的、人性化”的护理工作。
因而,护理工作的内容、任务、空间等方都发生了变化。
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在教学中逐步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理念,提高人文素质,使护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护理实践中更加注重人本观和人文精神,以体现护理是科技性和人文性完美结合与统一的专业。
然而,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年龄偏小,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缺乏关心和爱护。
这就造成了我国护理人员的人文基础比较薄弱,人文修养相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因此,如何能让她们从被动的接受社会和家庭的关爱转向关心和爱护他人,提高护生的人文修养,使其具备一个护士应有的人文关怀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明确人文修养与关怀的内涵1.1 当今社会,医生和护士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系列的医学伦理与社会道德问题,如患者的权利、医务人员的义务、患者知情权、医疗保密、生命伦理等等,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护士的人文道德修养势在必行。
课题申报范文:2561-基于华生的人性关怀理论视角下护理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
课题申报范文:2561-基于华生的人性关怀理论视角下护理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基于华生的人性关怀理论视角下护理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研究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 问题的提出当前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据调查,近年来医疗纠纷虽大幅上升,但医疗事故却并未同步增加,这说明目前的医疗纠纷并不只是医疗技术的问题.而相当部分是医疗服务问题,故医方掌握必要的医患沟通技巧显得尤为重要[1]。
医学具有科学与人文双重属性,护理专业是关怀和照顾他人的特殊专业。
然而随着医疗科技的提升,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和“技术至上”思想的影响,护理人员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对患者关怀照护减弱,造成患方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和事故,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和医疗机构的社会形象。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学会关心将是21世纪教育所致力的目标。
然而熊振芳等[2]研究显示,在校护理本科生关怀能力得分显著低于Nkongho[3]根据护士和大学生关怀能力制定的常模,这也与多项研究结果[4-5]一致。
关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环境与教育的相互作用下,通过学习与实践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因此,加强护理学生人文关怀教育已成为我国护理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
1.2 课题的界定人性关怀要素是护理的核心。
护理学生作为未来的护理工作者,其关怀能力对自身素质、护理质量、护理对象的康复等都起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将XX省8所医院800名来自不同学校护理实习学生,在华生的人性关怀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目前护理学生的成长环境及自身特点,设计出护理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测评表,调查及评价其关怀能力,发现优势、问题及影响因素,寻找解决途径。
同时也针对本院不同学习阶段的护理学生进行关怀能力的测评,为建立培养护理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关怀已成为国际护理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众多研究者一致认为关怀是护理的实质。
高校课题申报:校院协同育人构建护生人文关怀培养模式的研究
校院协同育人构建护生人文关怀培养模式的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校院协同育人护生人文关怀教育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国内外校企合作办学现状近年来,发达国家已经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产业创新。
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被国外职业教育公认为是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重视学生实践、技能训练[1-2];日本政府依托“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卓有成效并通过“产学合作”形成了社会、企业和大学、学生之间的良性循环[3-4]。
我国“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尤其是我国高职院校护生的培养和医院的合作现状,从宏观上看,高职教育与医院密切联系的机制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从微观上看,院校合作多属浅层结合,医院大多只是成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对专业技能培养的专注度高于职业素养[5-7]。
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中明确指出: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
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
2.医疗市场供与需的矛盾现状湖北省总人口接近6000万,是人口大省,同时也是医护服务需求大省。
目前湖北省医护比为1∶0.83,千人口护士数2.64,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湖北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提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规划要求到 2020 年,全省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 3.30 人。
我省护理人才奇缺,与全省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不相适应。
原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卫科教发[2001]212号)》中明确指出“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将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素质教育。
护理人文关怀范文
护理人文关怀范文护理人文关怀不仅是指病人的身体护理,更重要的是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关怀。
护士应该积极聆听病人的意见和需求,提升沟通技巧,倾听病人的心声,关心病人的情绪变化,帮助病人缓解焦虑和压力。
而不仅仅是机械地执行护理操作。
护理人文关怀也包括对病人个人尊严的尊重和保护。
在日常护理中,护士应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自尊心,避免羞辱和侮辱的行为,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护士还应教育和鼓励病人主动参与护理决策,尊重他们的权利和选择。
此外,护理人文关怀还包括对病人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尊重。
护士应了解病人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和习俗,避免对病人的文化冲突和偏见。
护士还应积极帮助病人解决宗教仪式、饮食限制和宗教活动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实现护理人文关怀,护士需要具备综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和专业培训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和实践。
护士还应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其他医护人员互相合作,共同为病人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护理服务。
护理人文关怀对病人的健康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份关切和温暖的护理可以帮助病人缓解疼痛和不适,提升病人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增强他们的抵抗力和康复能力。
同时,护理人文关怀也可以提升病人对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的信任和满意度,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果。
总之,护理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护士应以悉心、全面、温暖和关切的态度,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通过细致入微的关心和关怀,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同时,护士还应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以护士人文关怀为主题的文章
以护士人文关怀为主题的文章护士人文关怀:关注患者健康与幸福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除了要承担提供专业护理照顾的责任之外,人文关怀也是护士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护士人文关怀是指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心理支持等方式,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首先,护士人文关怀的核心是有效沟通。
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了解他们的病情、痛苦和困扰。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护士才能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沟通过程中,护士要保持耐心和理解,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
其次,护士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疾病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心理上的负担。
护士可以通过询问、观察和交流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比如,护士可以倾听患者的心声,并给予鼓励和支持;或者通过与患者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
此外,护士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在可能的范围内提供帮助。
护士可以通过提供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和病情宣教等方式,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护士还可以关注患者在社会、经济和心理方面的困难,协助其解决问题或寻求帮助。
在患者出院后,护士还可以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总之,护士人文关怀是基于对患者的关注和尊重,通过有效沟通、心理支持和实际帮助等方式,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护士人文关怀不仅能够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还能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温暖,促进他们的康复和幸福。
同时,护士人文关怀也有助于患者与医疗团队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和满意度。
在未来的护理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关怀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照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随着护理模式由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人文关怀已成为护士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1]。
今年5月18~21日,中华护理杂志社在武汉市成功主办“2017年全国护理科研设计与课题申报研讨会”,会议主题为“护理人文关怀的实践、研究及成果分享”,可见,人文关怀作为护理的本质和核心,依然是护理学者研究的热点。
而护生作为未来的护士,其在校期间建立起来的人文关怀品质有助于其将来在临床开展关怀护理工作。
卫生计生委印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护理专业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注重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护理实践能力培养”。
另外,据调查[2],护生入学之时选择护理的原因,大多是听从家长或他人的意见,占40.28%;小部分考虑到护理职业较稳定,占25.37%;就业机会较多,占23.10%;极少部分服从专业调配,占1.97%;还有其它原因的占1.48%。
可见,学生之所以选择护理专业很少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或意愿,因此,护生专业思想的稳定、人文关怀品质的培养更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近年来,不少护理院校已经开始重视护理人文教育,但依然存在教育理念陈旧,人文课程设置少,教学形式落后等问题,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总体水平一般,护理人文关怀教育效果不佳[3]。
激发护生的关怀情感,提升人文关怀品质仅凭空洞的说教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引导护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学会观察、认识、感悟、体验和实施关怀。
“工作坊(workshop)”作为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具有吸引参与、引发思考、促进互动及推动成长的特点,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国内开展较为缓慢,在护理教学活动领域的研究甚少,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工作坊”模式引入护理人文课程教学中,分析其对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效果,进而为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模式及方法提供依据和建议。
(2)课题界定核心概念界定:“工作坊”:在教学中,工作坊实质上是一种协作的、建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参与者积极调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引导者的适度帮助及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自身知识的建构。
“人文关怀品质”:是护士经过特定文化行动体现出来的内在专业禀性或特征,包括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知识、人文关怀能力和人文关怀感知四个维度。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关怀护理教育研究现状①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护理界就开始重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教育,在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Cook[4]等根据人性照护理论和情感能力分类法理论对护理课程和教学方法进行的改革,研究通过综合运用角色扮演、情境教学、建立关怀小组、病案讨论等多种师生互动的方式将关爱能力和人文品质的培养贯穿于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效果显著。
2001年Diekelmann[5]第一个将叙事教育方法引进护理教育,倡导采用叙述个人生活经历和关怀实践建立的方式来培养护生的关怀品质,开创了人文关怀教学的新方式。
美国学者Barry[6]以社区护理实践为中心,为学生创造临床认识关怀的客观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关怀。
此外,一些学者[7]采用了布置日志作业的方式,让护生记录自己和他人的关怀体验,通过讨论和分享加深对关怀的理解,教学效果良好。
文献分析发现,虽然相关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大多为理论研究或教学经验总结,缺少具体操作的描述,加之存在文化的差异,借鉴难度较大。
②国内国内关怀教育的研究主要在关怀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关怀教育策略,关怀课程设置和关怀教学的质量测评工具等方面。
学者张秀伟[1]提出了文化熏陶、理念传递、用心体悟、感知交流与认同提升五个过程的护理人文关怀品质的教育引导方案。
徐丽华[8]认为应当运用塑性、交谈、实践和确定来构建护生的关怀品质。
台湾学者Lee-Hsieh[9]采用行动研究在五年制护理高职教育中开展照护课程,采用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的教学策略,培养其关怀品质。
王庆华[10]在本科学生中设置关怀课程,以华生的十个关怀要素为框架,采用角色示范、师生互动、教学反馈信息、阅读护理期刊和照护小组开展实践活动。
此外郭瑜洁[3]和许敏分别运用了角色体验、观看电影、病例教学、设立人文理念评价指标等方式渗透人文关怀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文献得出在人文关怀教育方面,国内研究侧重于理论探讨,实践研究相对欠缺。
2)“工作坊”研究现状①国外“工作坊”方式起源于欧美国家,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研究领域,在护理领域中,目前主要集中在护生教育、护士培训及临床护理中。
在护生教育中,意大利学者Anna[11]通过每周30小时共2周的临床技能工作坊教育,促进学生讨论理解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并检查药物计算方案,从而提高护生的药物计算能力,保障患者安全。
在临终关怀教育方面,有学者[12]开展了对护生进行生命与死亡的体验工作坊,进行生命与死亡的教育与讨论,加深了护生对生命的感恩、对目前生活的珍惜、对护理职业的承诺及生命价值的感悟。
此外,美国学者Yonge[13]为提高护生临床实习的质量评价,对临床护士开展了实习教学评估的工作坊教育。
总之,国外研究表明,工作坊教学形式在提高护生临床能力、人文关怀教育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②国内“工作坊”在国内开展较为缓慢,主要集中在翻译英语专业[14]、城市设计[15]、工程造价[16]及音乐教育[17]等专业。
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
教学方面,学者陶莹[18]为改善某护理院校现存的中医护理教学问题,构建了有助于中医护理文化传承的中医护理工作室,并组织该工作室的教学实践活动。
方小君[19]等运用工作坊的教学形式,成立呼吸机护理培训教学组,对护生进行呼吸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也有研究者[20]进行了《护理研究》课程的工作坊式教育。
目前,国内可查文献中,在护生人文素质教育、人文关怀品质培养方面还未见工作坊模式教学的研究。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①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以教育部提出的“德育为先”理念为引导,为护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素质培养提供良好借鉴。
②体现社会呼唤,引领护理学科发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护理学科最终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实现对生命的关怀。
重申护理专业人文本质,注重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是护理学科独特性的体现,有利于学科快速发展。
③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工作坊,为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培养提供一种视角。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1)课题理论依据①团体动力学理论:团体动力学理论探讨的主题是团体动力、团里凝聚力、团体交流、团体人际以及团体本身对团体成员个体行为的推动作用。
该理论认为,团体成员之间的彼此协助、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促使团体动力往往大于每一个团体成员原始力量的总和。
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本研究中工作坊的教学形式,既能形成工作坊成员共同学习的团体,又能促使该工作坊团体内部成员借助团体的力量,共享知识经验。
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习者为主体,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化,注重经历对知识建构的意义,同时强调情境的作用。
本研究中,通过工作坊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通过参与式、体验式和互动式的学习形式参加主题系列活动,进行交流、互动、反思、实践,帮助,形成实践共同体,进行建构式的学习。
③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认知、思考都来自于真实环境中的社会协调活动,情境是认知活动的基础,该理论重在强调学生的中心性及在教学中创设丰富有意义的情境,促使学生批判性及创造性的思考。
本研究中,通过工作坊,提供大量的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案例,促使学生融入较为真实的案例情境中,并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在相互合作中,学生主动参与真实性的活动与任务,促进其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
(2)研究目标拟建人文护理综合案例库并试开展工作坊的教学组织形式,探讨其对培养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效果,尝试提出培养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有效活动方案并提供实证研究。
(3)研究内容①人文护理综合案例库的建立;②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坊的构建及工作坊管理制度的制定;③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方案的设计;④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干预方案培养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效果。
(4)研究假设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坊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可激发护生的人文关怀情感,引导其自我反思,帮助其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感悟人文关怀的内涵。
(5)创新之处①研究视角新:以“人文护理综合案例库”为教学资源,以“工作坊”为教学组织形式,探索其在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中的应用效果;②研究方法新:尝试采用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的效果评价;③研究内容新:目前国内针对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都达成了共识,也提出了一些培养策略,但大多集中在护生人文关怀行为、能力状况的调查与培养上,针对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包括理念、知识、能力、感知四个维度)培养策略的研究较少。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1)研究思路①整合《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人际沟通学》、《护理礼仪》等护理人文课程内容,通过收集、整理、讨论及专家论证,拟定人文护理综合案例库;②运用团体动力学理论,构建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坊,并运用构建主义理论及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结合案例库资源,设计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③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生进行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干预前后测量研究;④以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收集资料,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对护生参与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进行质性研究。
(2)研究方法①量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采用刘于晶等研制的《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护生版)评价量表》和自行编制的《工作坊式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获取数字资料,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生进行对比评价。
②质性研究:现象学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对实验组护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深层次剖析其参与工作坊的主观体验,检验工作坊对培养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效果。
(3)技术路线a.文献回顾、确定研究方向---b1.研究者收集案例、课题组成员撷选人文护理综合案例/b2.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坊学生招募---c1.(文献回顾、临床经验、书籍杂志、网络资源)初建人文护理综合案例库/c2.组建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坊---d1.课题组成员再次讨论、组织专家论证、修改定稿形成人文护理综合案例库/d2.设计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方案,试运行,观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e.80(暂定)名研究对象基线测量(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护生版>评价量表)---f.抽签法---g1.实验组40名护生常态化教学、网络互动、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坊/g2.对照组40名护生常态化教学、网络互动---h.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坊效果评价--j1.客观指标: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护生版)评价量表、工作坊式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j2.主观感受:反思日记半结构化访谈(4)实施步骤2017.09-2018.03 建立人文护理综合案例库2018.04-2018.12 设计、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并进行对照研究 2019.01-2019.06 对护生参与人文关怀护理工作坊主题系列活动进行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