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二)

合集下载

化学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2课时

化学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2课时

C.①③④
D.②③
五、达标检测
解析 方案一中:Zn+H2SO4===ZnSO4+H2↑,H2+CuO==△===Cu+H2O 。反应需 加热,①对;H2还原CuO时需先通H2排出空气,否则易爆炸,反应结束后还需通 入H2至生成的Cu冷却,否则Cu又易被氧化,②④对。
五、达标检测
7.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简单表示。限选择铁、碳、 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 序号的转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
五、达标检测
解析 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必定符合同一标准,就会有某一共同的性质,利用一类 物质和另一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找出物质之间转化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化
学通性: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碱 水→→盐 酸
;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 —酸 水— —→ →盐 碱

该题对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限定了8种物质,从这8种物质中选出符合条件的物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达标检测
3.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 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解析 Ba(OH)2与Na2SO4反应的实质是Ba2+与SO24-的反应,不属于OH-的性质。
在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 滴入盐酸
_固__体__溶__解__,___ _溶__液__呈__蓝__色__
酸__能__与__碱__性__氧__化__物__反__应__
在盛有烧碱溶液(含石蕊 _蓝__色__溶__液__变___ 溶液)的试管中滴入盐酸 _为__红__色__

胶体

胶体
稳定 能通过
悬浊液
乳浊液
胶体
不均一,不稳定
均一,稳定
沉淀
分层
较稳定
不能通过 不能通过
能通过
半透膜 扩散
能通过 快
不能通过 慢
不能通过 慢
不能通过 慢
温馨提示:(1)关于分散系的“两个”大小比较。 ①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 ②分散系稳定性大小:溶液>胶体>浊液。 (2)关于分散质的“两个”只有。 ①只有浊液不能透过滤纸,溶液和胶体能透过; ②只有溶液能透过半透膜,浊液和胶体不能透过。
3.胶体的性质 (1)胶体是介稳性的分散系 溶液是最稳定的分散系,浊液是最不稳定的分散系,胶 体的稳定性介于二者之间。 胶体介稳性的原因: ①主要原因:胶体粒子直径较小,具有较大的比表面 积,同种胶体的胶粒因吸附分散剂中相同的离子而使胶体粒 子带有同种电荷,彼此相互排斥,阻碍了胶粒的凝聚。 ②次要原因:胶粒小、质量轻,布朗运动剧烈,能克服 重力引起的沉降作用。
(2)根据分散质的直径不同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
散系。列表比较如下:
分散系 举例
溶液 NaCl溶液
分散质
离子
粒子直径 <1 nm
悬浊液 泥水
乳浊液 牛奶
巨大数目的 分子集合体
>100 nm
胶体 Fe(OH)3胶体
少数分子 的集合,单
个大分子 1~100 nm之间
分散系 外观 特点 滤纸
溶液 均一,稳定
温馨提示:①不能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制Fe(OH)3胶体, 因自来水中的离子会使Fe(OH)3胶体颗粒聚成更大的颗粒,生 成Fe(OH)3沉淀;②用FeCl3饱和溶液制Fe(OH)3胶体,一般不 用稀溶液,且滴加速率不能太快;③为加快反应,采用了加 热,但当溶液呈红褐色时就要停止加热,加热过度就会破坏 胶体,生成Fe(OH)3沉淀。

物质的分类(A4)

物质的分类(A4)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单质非金属:S、O2、N2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两性氧化物:Al2O3等纯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净物金属氢化物:NaH、CaH2氢化物非金属氢化物:NH3、H2OHNO3、H2SO4等化按酸根分HCl合强酸:HNO3、H2SO4、HCl酸按强弱分物弱酸:H2CO3、HClO、CH3COOH一元酸:HCl、HNO3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多元酸:H3PO4强碱:KOH、NaOH、Ba(OH)2物按强弱分质弱碱:NH3·H2O、Fe(OH)3碱一元碱:NaOH、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多元碱:Fe(OH)3正盐:Na2CO3盐酸式盐:NaHCO3碱式盐:Cu2(OH)2CO3复盐:KAI(SO4)2混盐: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混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合浊液: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物乳浊液:油水混合物酸电解质碱非电解质盐化合物氧化物离子化合物氢化物共价化合物二、分散系相关概念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1nm==10-9m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 之间的为胶体,大于100nm 的叫做浊液。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三、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1、分类:⑴.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及其分类

(4)胶体的聚沉
往某些胶体里加入少量电解质,由于 电解质电离生成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 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长 大,形成了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析 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
思考: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
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体微粒 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电性排斥力作 用,从而使胶粒在运动中碰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信息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定义: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 (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 分散剂: 被分散的物质
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分散质
气 液

9种分散系
分散剂
气 液 固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现象:可以看到Fe(OH)3胶体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而CuSO4溶液看不到此现象 结论: 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丁达尔 效应是区别溶液与胶体常用的物理方法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 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光波 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
过滤 渗析
胶体
(淀粉胶体)
(淀粉胶体、 半透膜 氯化钠溶液)

溶液
(氯化钠)溶液
练习:
1. 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 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 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D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2.下列物质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BD ) A.蔗糖水 B.豆浆 C.碘酒 D.碘化银胶体 3.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B )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物质的分类》教案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物质的分类》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化学①(必修)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制取方法。

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

2、能力培养:通过丁尔现象、胶体制取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3、科学思想:通过实验、联系实际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教育学生关心环境。

4、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

5、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较、逻辑推理等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胶体的有关概念;胶体的性质;学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难点:制备胶体实验
教具准备:氯化钠溶液、植物油、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淀粉、硝酸银溶液、碘水、半透膜;直流电源、U形管、烧杯、试管、过滤装置;电教平台。

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苏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苏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苏教版必修高中化学集体备课《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苏教版必修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 )授课班级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幻灯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好学上进的情感。

2、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与讨论,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并体验成功喜悦。

重点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难点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一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交叉分类法Na2CO3 钠盐Na2SO4 钾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2、树状分类法二、分散系 ( dispersion system)及其分类1、分散系 (1)分散系:将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和分散剂: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3)、分类:常见的分散系有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等。

一般地说,溶液分散质粒子小于1nm,浊液中离子通常大于100nm,介于1nm100nm 的为胶体。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引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物质形态多样而丰富。

如此之多的东西,如果不进行分类,那对于科学研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比如到图书馆借书,如果书目没有进行分类,要找一本书简直是大海捞针。

所以说分类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必备的手段,物质进行分类后,同一类物质由于具有相似的性质,故更方便对比。

投影图书馆中陈列的图书、超市中的商品摆放。

导入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的分类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在初中的基础上来进行研究。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3、胶体:(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二)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五个新的化学符号3、各个量之间的关系4、溶液稀释公式:(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注意单位统一性,一定要将mL化为L来计算)。

5、溶液中溶质浓度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①质量分数W②物质的量浓度C质量分数W与物质的量浓度C的关系:C=1000ρW/M(其中ρ单位为g/cm3)已知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W,溶液密度为ρ(g/cm3),溶液体积为V,溶质摩尔质量为M,求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推断:根据C=n(溶质)/V(溶液),而n(溶质)=m(溶质)/M(溶质)=ρV(溶液)W/M,考虑密度ρ的单位g/cm3化为g/L,所以有C=1000ρW/M】。

(公式记不清,可设体积1L计算)。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配制使用的仪器:托盘天平(固体溶质)、量筒(液体溶质)、容量瓶(强调:在具体实验时,应写规格,否则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配制的步骤:①计算溶质的量(若为固体溶质计算所需质量,若为溶液计算所需溶液的体积)②称取(或量取)③溶解(静置冷却)④转移⑤洗涤⑥定容⑦摇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课程标准: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省教学要求: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3、认同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复习初中所学基本概念,在了解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基础上,能够从物质的组成与物质性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能够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过程与方法1、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并且经过师生间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成功地选择一种分类方法,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感受到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后面的学习中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学过程:【引入】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能够很快就找到你所需要的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将许多书放上书架之前可能做了哪些工作?大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人们能迅速挑出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自主学习】学习课本P24第一、二段,阐述上述原因【小结】同学们,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们感兴趣的事和物,我们不断的研究着,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物质,我们就必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主备人:李凤时间:2009年9月25日课程标准: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省教学要求:1、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2、知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了解胶体的重要作用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溶液、浊液等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分类法了解分散系概念和本质,并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2、能区分溶液、胶体、浊液,知道其本质区别,知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了解胶体的重要应用,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作业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作业

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1.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胶体粒子带有电荷,但是胶体显电中性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将氯化铁浓溶液与氢氧化钠浓溶液混合,能得到Fe(OH)3胶体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解析:胶体粒子带有电荷,胶体显电中性,故A正确;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故B正确;将氯化铁浓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得到的是Fe(OH)3沉淀,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为向沸水中滴加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即为Fe(OH)3胶体,故C错误;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故D正确。

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C)A.胶体是呈黏胶状的物质B.胶体的外观不透明、不均匀C.利用半透膜可以除去AgI胶体中的KNO3D.利用滤纸可以过滤除去蛋白质胶体中的食盐解析: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但可以透过滤纸。

所以可以用渗析的方法除去AgI胶体中的KNO3。

3.向氢氧化铁溶胶中逐滴加入一种液体,首先使溶胶发生凝聚而沉淀,继续加入使沉淀消失,这种液体是(B)A.0.5 mol·L-1氢氧化钠溶液B.0.5 mol·L-1盐酸C.0.5 mol·L-1氯化钾溶液D.蒸馏水解析:氢氧化钠溶液是电解质溶液,能引起胶体聚沉,但不能溶解氢氧化铁沉淀,A错误;盐酸是电解质溶液,会引起氢氧化铁胶体聚沉,继续加入盐酸,氢氧化铁沉淀会溶解,B正确。

氯化钾溶液是电解质溶液,能引起胶体聚沉,但不能溶解氢氧化铁沉淀,C错误;蒸馏水不能使胶体聚沉,D错误。

4.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C)A.都是稳定的液体B.都是透明的液体C.都是混合物D.都有丁达尔效应解析: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均属于分散系,是混合物,C 正确;悬浊液、乳浊液很不稳定,分散质将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下来,形成沉淀或分层,A 错误;悬浊液、乳浊液均是不透明的液体,溶液和胶体是透明的液体,B 错误;只有胶体才有丁达尔效应,D 错误。

高中化学-第四课时分散系及分类1

高中化学-第四课时分散系及分类1
思考: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
6、聚沉:
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胶体聚沉的条件
原理: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体微粒 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电性排斥力作用;使 胶粒在运动中碰撞机率变大,结合成更大的颗粒。
方法:
①加入酸、碱、盐(电解质溶液) (中和胶粒所带电荷。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多,聚沉效果 越好) ②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中和胶粒所带电荷) ③ 加热和搅拌(胶粒碰撞几率变大)
归纳与整理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直径
分散质组成
外观
性 稳定性 质 能否透过
滤纸 能否透过
半透膜
实例
溶液
胶体
浊液
<1nm 分子或离子
1nm~100nm
分子集合体或 高分子
>100nm
巨大数目分 子集合体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 不透明
稳定 较稳定(介稳) 不稳定


不能

蔗糖溶液 食盐溶液
不能
不能
淀粉溶液, 氢氧化铁胶体
(1) Fe(OH)3胶体制备 (2)AgI胶体制备
取10mL0.01mol/L的KI(aq)滴加8-10滴 同浓度的AgNO3 (aq)
KI + AgNO3 = AgI (胶体)+ KNO3
思考与练习
1.下列物质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D )
(A)蔗糖水 (B)食盐水 (C)碘酒 (D)碘化砷胶体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1、有关概念 ①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 所得到的体系。
②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
③分散剂: 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一等奖精品课件--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一等奖精品课件--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

1、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
(D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口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
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
色沉淀
2、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的是( B )
A.雾
B.KCl溶液
C.蛋白质 D.新制Cu(OH)2悬浊液
分 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

系 分散剂: 能分散分散质的物质
2、分散系的分类 (1)分散质、分散剂的聚集状态
(2)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
溶液 胶体 浊液
1nm
100nm
分散质粒 子的直径
nm:纳米, 1nm=10-9m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是区分溶液、胶体、 浊液的根本依据
【科学探究】 1、取三个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CuSO4
(3)聚沉
① 定义:胶体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 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
②外因:溶胶聚沉的外因有加电解质(酸、碱及盐)、 加热、溶胶浓度增大、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
讨论:把少量氢氧化铁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逐滴滴 入稀盐酸。
①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Fe(OH)3胶体 泥水
过滤后的现象
无变化
由浑浊变澄清
资料阅读
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粒度介于1nm—100nm之间。 这样的微粒能透过滤纸,而不能穿过半透膜(如动物 肠衣、鸡蛋克膜,羊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 半透膜具有此滤纸更细小的孔隙,只有小分子、离子 能透过,而粒度较大的胶体分散质微粒不能通过,因 而可以用它将胶体粒子与小分子或离子分离开。利用 半透膜分离胶体中的杂质小分子或离子,提纯,精制 胶体的操作称为渗析。

2019高考化学 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 物质的分类 考点(2)分散系、胶体讲与练(含解析)

2019高考化学 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 物质的分类 考点(2)分散系、胶体讲与练(含解析)

考点二分散系、胶体李仕才1.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3)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类烟属于气固分散系;雾属于气液分散系;悬浊液属于液固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

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1)丁达尔效应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现象。

应用:鉴别溶液和胶体。

(2)聚沉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做聚沉。

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①加入电解质溶液;②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③加热。

应用:三角洲的形成;明矾、铁盐溶液净水;盐卤制豆腐。

(3)电泳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如带正电荷的Fe(OH)3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

应用:工厂静电除尘。

(4)渗析 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可以透过半透膜。

应用:提纯胶体;血液透析。

3.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 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 。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 × )2.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 3++3H 2O===Al(OH)3↓+3H +。

( × )3.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

( × )4.含0.1 mol FeCl 3的饱和溶液配制成胶体后,将得到胶体粒子0.1 mol 。

( × )5.FeCl 3溶液和Fe(OH)3胶体都呈红褐色。

( × )6.可用过滤的方法将胶体粒子与分散剂分开。

( × )7.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FeCl 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 × )8.直径为20 nm 的纳米碳酸钙属于胶体。

高一化学每节知识点详解

高一化学每节知识点详解

高一化学每节知识点详解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物质的分类1. 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例如:碳酸钠(Na₂CO₃)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

2. 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1)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溶液等。

(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如铁(Fe)、铜(Cu)等。

非金属单质:如氢气(H₂)、氧气(O₂)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CuO)、氧化铁(Fe₂O₃)等。

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CO₂)、二氧化硫(SO₂)等。

二、物质的转化1. 单质到化合物的转化例如:氧气(O₂)和氢气(H₂)反应水(H₂O)。

2. 化合物之间的转化(1)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盐和水例如:氧化铜(CuO)与盐酸(HCl)反应氯化铜(CuCl₂)和水。

(2)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盐和水例如:二氧化碳(CO₂)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碳酸钠(Na₂CO₃)和水。

第二节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例如: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2.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例如:蔗糖、酒精等。

二、电离1. 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 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例如:氯化氢(HCl):HCl = H⁺ + Cl⁻氢氧化钠(NaOH):NaOH = Na⁺ + OH⁻三、离子反应1. 定义: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的反应。

2.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2)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共2课时)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共2课时)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共2课时) 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学会从多种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2.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并制作分类图。

3.能够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类别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重点难点】学会从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教学过程】【思考】走进超市,“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为什么大家能迅速挑出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超市里根据物品的功能和性能将物品分为食品区、生活用品区等,再将食品区分为熟食品区、水果区、零售区等,通过分类后顾客可以轻松购物。

【提问】生活中也有很多分类的例子,请大家结合生活中的体验列举几个分类的例子,并说一说这样分类有什么好处呢?【交流】图书馆的书籍是分类放置的,马路上的车道是分类的、网络中的信息分类、QQ 好友的分类等等。

分类让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生活更有条理,秩序。

在我们接触的事物中,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很多,分类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

那么在化学的科学研究中要不要运用分类的方法呢?【引入】到目前为止,发现和合成的化学物质已经超过3000万种,说到化学反应,那就更多了。

所以说分类法对学习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把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系统化,还可以分门别类地研究这些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思考与交流】1.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2.请从其他方面收集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1)对物质进行分类(2)对氧化物的分类(3)对化学反应的分类【归纳】不论是对化学物质还是对化学反应所进行的分类,都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不同,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也就是说:将物质进行分类,关键是找出分类的“标准”,而“标准”不是唯一的,所选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页不同。

z物质的分类、胶体

z物质的分类、胶体

Fe(OH)3胶体 泥水
过滤后的现象
无滤渣,过滤后液体仍 是红褐色 滤纸上有泥沙,滤液澄清 、透明
结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滤纸,浊液分散质 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2)胶体粒子可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
应用: 胶体净化、提纯,使胶体和溶液分离
【思考与讨论】淀粉溶液中混有 NaCl, 请问除去NaCl ?
将盛有淀粉溶 液和 NaCl溶 液的半透膜浸 到蒸馏水中
蒸馏水
讨论:1.请用实验证明淀粉胶体不能通过半透 膜,而NaCl溶液可通过?
2.如何证明NaCl已经完全除净?
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 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
胶体的净化与提纯的方法:渗析
原理: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而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NaOH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
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 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 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应用: 可用来区分胶体与溶液
树 林 中 的 丁 达 尔 效 应
电影放映时的丁达尔效应
舞台上的丁达尔现象
丁 达 尔 效 应
思考:如何除去NaCl溶液里的泥浆颗粒?
溶液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则 不能透过滤纸。
【科学探究】P26-27 3、将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学 物 质
纯净物
溶液 d<1nm
混合物(分散系) 胶体 1~100nm
浊液 d>100nm
分散剂是水或液体
①介稳性
胶 ②过滤纸不过半透膜 ⑥ 加热
体 ③丁达尔效应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物质的分类一、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对物质进行树状分类:2、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对无机化合物进行树状分类按能参与电离的H+个数3、常见的物质概念(1)酸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例如: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氢碘酸(HI)、氢溴酸(HBr)、高氯酸(HCIO4)——六大强酸碳酸(H2CO3)、醋酸(CH3COOH)、磷酸(H3PO4)、氢硫酸(H2S)、氢氟酸(HF)、硅酸(H2SiO3)、次氯酸(HClO)、亚硫酸(H2SO3)、亚硝酸(HNO2)、草酸(H2C2O4)(2)碱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钙(Ca(OH)2)——四大强碱氢氧化铁Fe(OH)3、氢氧化亚铁Fe(OH)2、氢氧化铜Cu(OH)2、氢氧化镁Mg(OH)2、氢氧化铝Al(OH)3、氨水NH3·H2O(3)盐的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①正盐:在水溶液中电离只产生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的盐,例如:BaSO4、KNO3、NaCl、Na2SiO3、NaAlO2②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电离还能产生H+的盐,例如:NaHCO3、KHSO3、NaHSO4③碱式盐:在水溶液中电离还能产生OH-的盐,例如:Cu2(OH)2CO3④复盐: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阳离子(或NH4+)的盐,例如:KAl(SO4)2 ·12H2O⑤络盐:含有络离子的盐,例如:Fe(SCN)3、K3Fe(CN)6、Ag(NH3)2OH(4)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①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所谓相应价态即指化合价不变例如:CO、NO、NO2②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例如:Na2O、CaO③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例如:CO2、P2O5、Mn2O7④两性氧化物:与酸、碱都能反应,且都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例如:Al2O3注: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都属于成盐氧化物⑤过氧化物:含有O22-的氧化物,例如:Na2O2、H2O2注:1、碱性氧化物:能跟酸反应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成 液体
如:油水混合物
一、分散系
阅读P25—P26有关内容,并思考: 1、什么是分散系?组成?
2、分散系可以如何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 种)物质里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2、组成
如:CuSO4溶液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3、分类 (1)按分散质、分散剂的状态(气、液、固)分: 分散质 气 态 9种分散系 分散剂 气 态 液 态 固 态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Fe(OH)3胶体 一条光亮的“通路” 光散射的结果 无现象 CuSO4溶液
(2)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时,在与光线垂直 的方向观察,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注:区分胶体与溶液
浊液
胶体
溶液
滤纸 (过滤)
半透膜 (渗析)
(3)布朗运动 ——不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定义: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小颗粒做不停地、无秩序 地运动的现象。
炫丽的光线是如何产生的?
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
阮小丽
1、什么是溶液?组成?
2、什么是悬浊液、乳浊液?组成?
溶液: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 组成 溶剂 如:NaCl水溶液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固体小颗粒 组成 液体
如:泥水
乳浊液: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液 体形成的混合物。 小液滴
泥水
胶体 1 nm~100 nm 多数均一、透 明,介稳定
浊液
>100 nm
不均一、不透 明、不稳定
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 主要: 胶体粒子可通过吸附而带电荷,同种胶粒 带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 次要:胶体粒子在不停地做布朗运动,与重力作 用相同时便形成沉降平衡的状态。 特 别 提 醒
胶体不带电,胶粒带电。
棕黄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红褐色
特 别 生成物 Fe(OH)3为胶体,需标明为胶体,不 提 能标↓。 醒
5、性质
(1)介稳性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泥水
分散 分散质粒子 特征及稳定性 系 大小 溶液 <1 nm 均一、透明、 稳定
微粒组成 小分子、离子 小分子的集合 体、大分子 小液滴、固体 小颗粒
实例
CuSO4溶液 Fe(OH)3胶 体
硅酸(H2SiO3)、土壤胶粒:负
(5)聚沉
定义: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
散剂里析出的过程。
方法: ①加入电解质 如:石膏点豆腐、河流入海处形成三角洲 ②加入电性相反的胶粒
如:不同血型的人不能相互输血、不同牌子的墨
水不能混用、 Fe(OH)3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用
明矾等净水 ③加热
如:煮鸡蛋、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
④搅拌
②汽水 ③海绵 ①云、雾 ①烟、灰尘 ②牛奶 液 态 ③吸水后的海绵 ②糖水、泥水
①空气
固 态
③泥土、合金
⑵当分散剂是液体时,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
1nm=10-9m
溶液
分散质粒 子直径
胶体
1nm
浊液
100nm
二、胶体
1、概念: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本质: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胶体粒子由于做布朗运动,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 的颗粒而沉降下来。这是胶体介稳定的因素之一。
(4)电泳 ——证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
定义: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阴
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原因:胶体粒子带电荷,当胶粒带正电荷时,向阴 极运动;当胶粒带负电荷时,向阳极运动。 注: Fe(OH)3胶粒:正电 电
分散剂状态 气溶胶(气态) 如:烟、云、雾 如:豆浆、淀粉胶体 如:有色玻璃
3、分类
(了解)
液溶胶(液态) 固溶胶(固态)
胶体如何制备,它又 有哪些性质呢?
4、Fe(OH)3胶体的制备
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写出Fe(OH)3胶体 制备的化学方程式。
FeCl3+3H2O==Δ ==Fe(OH)3(胶体)+3H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