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建筑的思考
对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思考
对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思考作者:王忠毅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4年第02期摘要:住宅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对于生存空间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尤其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更是与日俱增。
这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是具有很大挑战性的。
城市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反映着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
本文从城市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建筑设计的改进和创新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今后的住宅建筑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设计;住宅建筑;因素;改进;创新中图分类号:TU241前言现代的住宅建筑设计与传统的设计有较大的变化。
首先从设计内容来看,传统的建筑设计注重于建筑的基本使用功能,而对于舒适方面较为忽视;而现代的住宅建筑更注重于品质和舒适的要求,在经济方面较为看轻。
其次从设计程序来看,传统的设计主要注重于实际功能,更多的是如何实现;而现代的建筑设计对于前期的调研工作、方案设计阶段与工程进行阶段并重,更加突出建筑设计对整个建设项目的重要性。
再次从设计工具来看,传统的设计是通过手绘图纸和人工计算来完成建筑的设计,由于计算方法的局限,存在较多的简化内容;而现代建筑设计采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绘图、计算,保证一定的精确度,而且缩短了图纸绘制的时间,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设计内容。
最后从设计方式来看,传统设计主要依靠经验来规范设计行为;而现代建筑设计更加鼓励建筑师能够有创新的思路和设计手法。
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城市住宅建筑设计需要适当的改进和创新,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
1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纵观城市住宅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城市人口的大量增长,使得城市居住面积严重短缺,住宅建筑大量兴建,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住宅的建筑设计与人们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出入,令居住质量较差。
另外,呆板、复制也是居住环境较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城市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了改进和创新的要求。
住宅建筑设计应以市场需求为主要依据,随着住宅逐渐成为商品,那么就应脱离传统福利分配住宅的陈旧模式,而是根据一定的销售定位,针对销售对象的经济情况、成员构成、生活模式、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等进行设计的调整。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
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居民对于城市建筑设计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现代城市住宅的设计和开发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布局与不同户型的开发采用多元化设计理念,使城市住宅设计更体现出人性化设计的特点。
由于现代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有不同的要求,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结合多元化建筑设计理念,开发功能多样,结构合理的新型城市住宅设计。
【关键词】城市建筑;住宅设计;功能;思考一、城市住宅基本内容(一)城市住宅的本质住宅建设是城市民生工程建设的基本方面,是满足城市居民基本住宿问题的关键方面,城市住宅设计理念根据时代和建筑施工技术的不同而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城市住宅设计方式与风格从侧面也反映出城市文明状况与精神面貌的变迁。
住宅建筑是城市建筑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从住宅建筑的设计和表现方面体现出城市精神面貌,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征。
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城市住宅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城市地方特征与地域特点,在满足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的方面对住宅理念进行不断的完善,在现代住宅设计理念新元素的表现模式之中,要求住宅设计还要结合自然和谐与环境因素,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融合,住宅设计理念上升到哲学和审美的角度,从居民居住熟知度和住宅功能需求方面尽量满足居民对现代住宅设计提出的条件。
在住宅设计中,还要充分遵循低碳节能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将最新建筑科技成果与住宅节能措施进行完美融合,提升新型城市建筑的设计理念。
(二)城市住宅发展特点在当前时期,城市建筑设计表现出多元化的设计特点,住宅建筑设计需要充分满足多项条件,从建筑的多功能结构划分和建筑形态方面进行分析,就新型城市住宅建筑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1. 住宅建筑设计的合理性表现现代城市住建筑的设计需要从居民的生活习惯与心理接受特点进行分析,现代建筑设计理念要表现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因此现代住宅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出建筑的合理性特征,建筑基本功能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的模式也能与城市文化完美结合。
对新城市中新旧建筑的共生问题的思考
对新城市中新旧建筑的共生问题的思考在目前的旧建筑保护中,更多的是遇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项目,即通常所说的旧镇改造或旧镇保护、新区开发,确定保护和更新模式应本着保护传统空间格局的宗旨。
对现状作充分调查、对建筑年代、风貌、质量等因素综合判定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区的每一幢建筑进行定性和定位,提出保护与更新措施。
依据文物法确定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措施的要求。
要中和考虑保护历史街区的风貌完整性、规划实施的可能性和整个历史街区保护的长期性,这是保证保护和更新可操作性的重要手段。
标签:城市;旧建筑;保护;更新在编制总体规划时,城市设计要以历史文化环境为切入点,对环境,空间,建筑和人作精心的统一设计,引进新的城市设计理念,作为城市的设计引导,使新的发展在空间布局,建筑形体、色彩、文物古迹、乡土民居等方面相协调,形成整体完美的文化空间环境,这才是开发与保护性城镇进行规划和改造必须坚持的原则。
而城市中的旧建筑大到银行、会堂、办公楼,小到住宅和作坊都是城市历史发展到某一阶段的产物,是那一时期城市文化的积淀,因此它们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而给人们留下较深的印象,甚至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和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特有风貌,比如说上海外滩的旧建筑,哈尔滨的俄罗斯风格建筑和长春东西方合璧的折衷主义建筑以及青岛的红瓦屋面建筑等等。
这些建筑不仅仅具有其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更重要的它还具有“情感价值”,它向人们表述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及其延续性;使人们的心理得到慰藉,人们在这些建筑面前会体验到历史的发展以及人自身的创造力,而这种空间上和时间上的文化认同组成了人民生活和行动的框架。
一新城市中旧建筑保护的重要性我们这里所说的旧建筑主要是指近一百多年来建造的有一定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建筑。
由于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很多城市都是近现代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旧建筑往往代表了城市过去的历史,所以在城市中保护好旧建筑同保护古建筑同样重要。
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城市还是近代才开发建设的城市,城市中很多这样的旧建筑都仍然在为人们服务着,这其中有很多是世之佳品。
建筑概论心得体会和感想大全(21篇)
建筑概论心得体会和感想大全(21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建筑概论心得体会和感想大全(21篇)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对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的一些认识与思考逯之雨
对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的一些认识与思考逯之雨发布时间:2021-08-26T05:32:18.698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9期作者:逯之雨[导读] 在城市办公楼的建筑设计中主要应遵守统一原则、舒适以及变化性三项原则进行设计工作。
同时,办公楼建筑设计师应将绿色环保设计理念贯穿到整个设计工作过程中,并通过建筑设计定位、舒适度、太阳能现代技术、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及绿化技术进行有效落实。
另外,在城市办公楼的内部设计中应结合内部构造以及绿色理念进行实际设计工作,进而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
逯之雨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摘要:在城市办公楼的建筑设计中主要应遵守统一原则、舒适以及变化性三项原则进行设计工作。
同时,办公楼建筑设计师应将绿色环保设计理念贯穿到整个设计工作过程中,并通过建筑设计定位、舒适度、太阳能现代技术、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及绿化技术进行有效落实。
另外,在城市办公楼的内部设计中应结合内部构造以及绿色理念进行实际设计工作,进而为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
关键词:办公建筑;设计;要点前言在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建筑行业的发展更趋向智能化。
同时,目前人们对建筑设计理念更新了认知,节能以及环保成为了当下主流的设计理念。
城市办公楼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环保节能理念贯穿到整个设计中,进而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办公场所。
基于此,本文关于城市办公楼建筑设计进行思考是十分重要的。
1城市办公楼绿色环保设计观念1.1设计落位在进行城市办公楼建筑设计的工作过程中,设计团队不仅要针对办公楼进行严密的推敲与计算,还要对办公楼周边的生活环境及交通设施进行周密的考虑与分析。
在建筑具体实施前,设计施工团队应充分考虑基地周边的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绿植、水质等,以此为基础提取相应设计条件及施工方案。
此举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并降低相应的安全风险,同时也可促进环保绿色设计理念的有效落实。
浅析建筑与城市_读有方《建筑师在做什么 第一辑》后感
vol.1 浅析建筑与城市《建筑师在做什么》有⽅编最近阅读了⼀些探讨城市与建筑关系的书籍和⽂章,⾃觉对其⼆者的理解得以更深⼀层。
以前总喜欢把建筑类⽐为⼀座微型城市,或是把城市看作是⼀座巨型建筑,这都是站在建筑设计师的⻆度来看待的。
但事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与建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建筑室内空间的使⽤与室外的空间形成了⼀种新的互补关系,从⼀定层⾯上来说,城市已经与建筑相互融合了。
基于这种实情,当代建筑师需要的不再是设计技法上的钻研,⽽是城市层⾯更为深刻的思考,是⼀种不可或缺的⼤局观。
在我看来,今天很多城市都是割裂的。
资本的介⼊,审美的趋同,舆论的压⼒……太多⽅⾯的因素导致我们过于注重每栋建筑的奇特,在关注个体的独⽴性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时,常常忘掉城市的完整性。
要知道我们是⽣活在城市的背景之下,城市的整体性⽐建筑个体的优秀更重要,意义也更⼤。
上海的陆家嘴,北京的三⾥屯,⾼楼林⽴,成⽚的玻璃幕墙与⼤型⼴告液晶屏,⽆⼀不在宣誓着⾃⼰的“摩登”与“城市化”。
扪⼼⽽问,我们当真看不到这其中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吗?⽼⼯业区的衰落,旧城历史街区的活⼒缺失,城市景观“千城⼀⾯”,区域⽂化的没落,每⼀样都像是悬在⼼上的⼀把⼑,需要身为建筑师的我们去深思熟虑。
过去的⼆⼗年,我们⼀味的扩⼤建设,将城市发展到了现在的格局。
相对的,效率⾄上的发展所带来的便是⽂化思想上的缺失,⼀栋栋拔⾼的居⺠住宅就像是⼀个个冰冷的机器,⽅⽅正正,⾖腐块⼤⼩的窗户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每⼀个⽴⾯上,拱卫着城市中央的CBD。
中央区越繁华,就越体现出城市发展的虚快。
城市发展的同质化⼀定程度上也与科技的⼤⼒发展有关。
身处新媒体时代,信息资讯⽐以前任何⼀个时代都要传播地快,这也就意味着学习与借鉴变得更加容易,从⽽导致了城市发展的趋同。
城市⽣活是⼀种不同于乡村⽣活的特殊⽣活⽅式,他强调了城市⽂化的异质性和多样性。
⽆论是从历史⽂化,⾃然⽣态,经济发展,社会交往等各个⽅⾯来看,城市建筑都应当多元化发展。
思考城市与建筑发展趋势
思考城市与建筑发展趋势摘要: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筑设计,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元素,是突出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的发展与建筑的发展相辅相成,建筑师不仅要注重建筑自身的构造,也要结合整个城市的环境与文化,去切实的融入到城市中,符合整个城市的传统文化与风格,让建筑与整个城市风格统一起来,更好的展现城市特色。
关键词:重要元素;建筑;统一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城市化发展,在我国,城市与建筑的发展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也逐渐跟进城市化发展趋势,注重建筑设计,使其与城市整体形成统一。
建筑发展不仅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我国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情况,再详述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城市与建筑发展现状1.城市发展: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文化、技术等方面也随之提高,城市化进程有了明显的进步,大中型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高,全国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我们努力推动城镇化建设,使的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完善,人民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从发展质量上来看,还存在一些欠缺,需要我们积极的寻求解决途径,为城市发展出谋划策。
2.建筑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紧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再固步自封,主动与各国交流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推动了新的建筑理论的形成,使我们的建筑行业走向多元化。
建筑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从科学技术含量及建筑设计上有所不足,没有跟上世界的脚步。
二、我国城市与建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策略1.城市的规划不够科学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只是一方面,要全面发展才是硬道理,目前我国在城市规划上不能够紧跟先进理念,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很多开发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的买地建房,建筑数量是相当多,但质量就不敢恭维,为了获得更多的效益,他们将建筑成本一减再减,使得城市建筑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城市建筑的构造远离了世界先进理念,跟不上世界的步伐。
关于以人为本的城市建筑设计思考
关于以人为本的城市建筑设计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对于设计和环境以及设计和生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论述,对于总体规划以及单体设计中运用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剖析,并论述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规划;单体设计;以人为本;建筑设计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素养以及眼光也在不断的提高,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住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几年来,人们对于居住的需求不断加大,选择的增加也让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设计往往无法吸引人们的眼球。
随之而来的便是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盛行。
以人为本的原则,即是从心理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环境安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将这种以人为本的良好生态理念和房屋的设计规划相结合,通过理念的升级让建筑的节能问题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更加可以促进人类的居住环境充分的和大自然相融合,让居住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和健康。
1.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历程21世纪的今天,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逐渐蓬勃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现代化建筑行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更加地倾向于个性化和和谐化的设计,就其指导建筑设计的根本原则以及其根本的观点而言,往往源于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对实际的设计革命更新的标志而言,主要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世界上较为流行的具有现代主义的一种建筑样式。
建筑行业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其设计理念更是经过了长期的磨合,以至于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不仅仅局限于之前建筑设计的需求型,更加地倾向于舒适型的发展,不仅仅要求现代化建筑有着相对较好的光照条件和较好的通风效果,同时也要有着相对便捷的交通环境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
时代的推进,建筑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更加尊重人文化的发展,同时对于人类的实际情感和文化需求有着某种程度上的重视度,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理念更加倾向于时代经济的整体发展和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
1.以人文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及生态时代现如今,对于如何推行生态建筑的发展成为当今建筑师共同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一问题的研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现代化建筑逐渐趋向于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
2024建筑行业发展思考
2024建筑行业发展思考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建筑行业也迎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2024年建筑行业的发展进行一番深入的思考。
一、市场趋势分析在未来的建筑行业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显著的市场趋势:1. 绿色建筑将成为主流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在未来的市场中,绿色建筑将会成为主流,因为它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物的能耗,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大对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2. 智能化建筑将迎来发展机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建筑也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建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空间,它还将会结合各种智能设备,如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等,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因此,建筑企业需要着力研发智能化建筑技术,以抢占市场先机。
3. 城市更新和再开发市场将蓬勃发展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旧城改造和城市再开发将会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重点。
这些项目的开展,将会为建筑企业提供大量的商机。
因此,建筑企业需要积极寻找这些项目的合作机会,以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4. 新型建筑材料将会受到青睐未来的建筑不仅仅需要环保和节能,更需要新型的建筑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还可以降低建筑的成本和施工难度。
因此,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建筑材料,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中。
二、企业发展策略分析基于以上市场趋势,未来建筑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策略呢?在我看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战略调整:1.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随着市场的变化,建筑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点,企业需要加大对绿色建筑、智能化建筑和新型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2. 主动拓展市场,积极寻找合作机会建筑企业需要积极主动地拓展市场,寻找各种合作机会。
对我国城市园林建筑规划的思考
353对我国城市园林建筑规划的思考胡双安 南昌市世纪园林实业有限公司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园林建筑规划早已是城市建设的有机构成内容,同时,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本文首先阐述城市园林建筑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接着针对规划提出可行性的见解。
关键词:城市园林;建筑规划;问题;对策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园林建筑作为满足人们心理需要和审美需求的实体工程,在规划中更应科学、合理地实现各种景致的搭配。
本文通过介绍城市园林建筑规划的重要性和需解决的问题,论述园林建筑规划的对策。
1 城市园林建筑规划的重要性1.1 显著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长期以来,环境问题已成为日渐突出的“城市病”,污染的危害不言而喻。
开展城市园林建筑的科学规划,能尽快地净化大气污染,减少大气中有害气体的肆意排放,隔绝城市噪声,调控城市的温度,循序渐进的净化城市环境。
所有这些均离不开园林建筑的科学、有效地规划。
1.2 凸显城市的文化内涵,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园林建筑本身就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烙印,对园林建筑的合理规划,在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时,更能彰显人类返璞归真的愿景,体现绿色城市的发展理念。
在这期间,园林建筑规划到位、设计清晰,会逐步形成城市发展的内驱力,引领旅游业、金融业等多项产业在城市云集,人才流与资金产业链的不断涌动,无疑会助推城市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
2 城市园林建筑规划所面临的问题2.1 园林建筑在规划上被明显雷同化、公式化众所周知,园林建筑作为城市的景观之一,通常构建在城市绿化带内,以便于为社会公众提供观赏、休息、游览用的建筑物。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因新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建筑规划中,致使为数不少的城市园林建筑呈现雷同化的趋向,在规划上尤为明显。
诚然,高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有助于规划、设计的科学化进程,也极大地减缩了建筑规划的周期,但正因如此,园林建筑的规划反而被公式化。
有关城市住宅建筑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3城市住宅建筑设计应该考虑的要素 .
31 市住 宅 建筑 的地域 性 城
311 域对 住 宅 建设 的 影响 地 从 建 筑 的 地 域 性来 看 ,所 有 的建 筑 都 可 以 看 作 是地 域 建
1 l开 始 了由粗 放型 到 集 约 型 的 转 变。 例 如 北 京 、上 海 .4 3
于 建 设 的质 量 。
23 国的传 统 城市 住 宅 空 间要 素 构成 .中
2 .院落— — 家庭 活动 空 间 .1 3
中 国 的 院 落较 西 方住 宅 比较 封 闭 ,它作 为 自然和 房 屋 的 中介 ,强 调 的是 自然 与 房 屋 的 关 系 。 同 时 ,院落 还 是 家庭 成 员主 要 的 室外 活 动场 所 。 232 . 廊— — 过度 空 间 廊 子 是 动 与 静 、有 与无 的统 一 ,它 既 不 是 室 内 又 不 是 室
采 光 、通 风 、行 走 、排 水 等 问题 。 223 一 个 院 落 的规 模 不 够 的 情 况 下 ,则 按 照 纵 横 方 向 在 j 院 落连 接 ,从 而 形成 所 谓 的 “ 院 ”。 5 - , 重 224 l院落 群 体 间往 往 有 明显 的轴 线 ,以 此来 规 范 建筑 群
外。 中国的传统廊子不 同于西 方高大、宏伟的柱廊 ,它的尺
度 要 比房 屋 小 ,活泼 自如 且亲 切 宜 人 ,赋 予建 筑 以人情 味 。
233 巷 和街 道— — 交 往 空 间 小
小巷和小街作为交通的支线 ,它比较狭窄 ,这就使得人
与人 接触 彼 此 的机 会增 加 ,有利 于 邻 里 的交往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和建议首先,需要考虑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城市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长远规划,科学合理的确定基础设施的布局、尺度和容量。
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因素,确保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
其次,要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化和创新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与时俱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模式。
例如,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提高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同时,可以探索公私合作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减轻政府负担,加快项目进度。
第三,要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结合。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大的破坏。
同时,可以通过绿色建筑和生态环境的规划,促进城市生态的恢复和保护。
第四,要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以人为本,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在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的需求,确保基础设施的公平分配和可及性。
此外,还要注重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提高他们获得基础设施服务的机会和水平。
最后,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和运营。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营,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可以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处理并防止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规划与建设、多元化与创新、环境保护、公平性和可及性以及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
城市的复杂性——由《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引发的思考
多功能建筑 的观点 中[ ;也反复 出现在文
“ 多功能 建筑 ” 中 [ ; 以及 出现在 罗西 “ 3 批
的复杂 丘里的 “ 双重功能元素”“ 多功能房屋”和 判幼稚功能主义”“ 城市建筑体的复杂性”的
后现代主义的开山之作。尽管从 2 世纪 8 论述 中[ O O 。与此同时,克里斯托弗提出 “ 半 年代开始文丘里试 图与后现代主义 划清界 格点”不规则碎片的概念,并认为交通功能 线,并为现代主义运动奠基人进行辩护,将 的分离、生活的娱乐空间、城市市政机构和
他们与后来的现代主义鼓吹者区别开来01 常见的社会种族隔离地区都源于 “ [, l 城市是一 但以 《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为代表宣扬 棵树”的概念的出现,而树形概念正是一种 城市和建筑复杂性理论 的著作仍被认为是 对城市的简单化认知_。“ 5 拼贴城市”则是一 ]
后 现代 主义声讨 现代主 义的重 要檄文 。
太合时宜了。这也正是后现代主义城市与建 [ 分类别 T9419 章>C a t r o t e s 功能主义的批判 筑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即随着现代主义运动 中图 u8 . 9 > hre fA hn ) ( [ 文献 】 c 就出现在雅各布斯多功能城市邻里社区和 的发展,在形体简洁、净化得一无所有的 ‘ ‘ 新
种建构多样性、复杂性城市的设计方法,其 核心是和谐,亦即多样性的和谐共存[。这 6 l
1历史思考一 复杂性 理论
一
共生哲学”类似,共生的前 关于后现 代主义的 与黑川纪章的 “ 提便是多样性。这样的和谐应该包括横向的 和纵向的,也就是黑川纪章所谓的 “ 寸生 共日1 ” I
部著作、一种思潮的诞生自然有其特 和 “ 通时性” l [。 7
从系统认识论角度看,无论人t,现 市的复杂性问题开始显现。城市规划 F ̄ - J t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
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注重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 能源效率和环保性能。
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注重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 念,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
地下空间的设计
地下空间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地 质条件和地下空间资源的特点。
地下空间的设计需要注重通风和照明设计,以及防灾 和安全疏散措施。
社会问题
经济价值
高密度环境可能导致社会问题,如社区隔离 、安全隐患等。
城市高密度环境由于其土地利用强度和商业 价值,通常具有较高的经济活动和投资吸引 力。
02
建筑学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的设计
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城市高密度环境的特点 ,以及建筑的功能需求和美学表现。
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注重立面造型和表皮设计,以适 应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视觉和环境要求。
纽约时报广场
纽约时报广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公共空间,它聚集了大量的 商业、文化、娱乐设施,成为全球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展 示了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中的重要性。
东京涩谷广场
东京涩谷广场是一个多功能的大型公共空间,集结了商业设 施、文化设施、艺术设施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场所。
05
结论与展望
科技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学将更加注重引入新的科技手段和工程方法,提高建筑性能和 使用舒适度。同时,通过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建筑学将创造出更加智 能化、自动化的建筑设计方案。
人本化发展
建筑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因此,未来建筑学将继续关注人的 需求和利益,以更加人性化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建筑使用舒适度和生活 质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与数字化设计将成为建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运用虚拟现实 、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城市建筑与空间隐喻的研究
城市建筑与空间隐喻的研究城市作为现代人居住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其建筑和空间更是一个城市的身体和灵魂。
城市建筑和空间不仅具有实际功能,还承载了深刻的文化、社会和人文内涵。
研究城市建筑与空间隐喻,可以深入了解和把握城市的内在本质和特点。
首先,城市建筑与空间凝结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历史是一个城市的根基,而建筑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延续者。
通过研究城市建筑的形态、风格和风貌,可以了解到一个城市的历史演进和文化积淀。
例如,古代中国的城市往往以城墙为界,构建出安全和稳定的居住空间。
城门、园林、街巷等建筑元素,既反映了当时的美学观念,也代表着社会制度和权力关系的体现。
城市建筑与空间通过历史的眼睛,让我们走入其中,感受城市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其次,城市建筑与空间还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人类的情感和思想是无处不在的,而城市就是一个汇集了无数人类情感的场所。
城市建筑的设计和布局,往往可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比如,一幢高楼大厦,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力量和自由;一座古老的教堂,可以让人们对信仰和宗教产生敬畏之情;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可以让人们体验到繁华和喧嚣。
城市建筑与空间通过情感的纽带,让人们与城市产生共鸣,感悟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再次,城市建筑与空间还具有社会意义和功能。
一个城市的建筑和空间布局,往往反映着当时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例如,现代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和商业中心,体现了资本主义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而庭院式的住宅小区,体现了人们对舒适和休闲的追求。
城市建筑和空间的功能也包括了交通、商业、居住、教育、文化等,这些功能共同构成了一个城市的面貌和特色。
通过研究城市建筑与空间的社会功能,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最后,城市建筑与空间还可以作为表达和艺术的媒介。
建筑是一门艺术,空间是艺术的舞台。
通过建筑和空间的艺术设计,可以展现出设计师的创造力和审美追求。
例如,建筑的立面和造型,空间的布局和灯光等,都可以通过艺术的手法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味。
有关城市与建筑发展关系的理性思考
有关城市与建筑发展关系的理性思考建筑是城市的重要元素,建筑先于城市产生,为城市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与城市共同发展繁荣,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本文要就两者的联系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以求更好的了解中国城市建设史和建筑史,为城市和建筑的发展做贡献。
标签:城市;建筑;发展关系;理性思考1 何为“城市”“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
”——《韩非子?爱臣》。
这是“城市”一词的最早出处。
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城市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其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包括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具有相当的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以致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成片地理区域。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城市被定义为具有人口密集性、市场性等特征,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就是地处交通方便、覆盖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城市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城市的起源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因集市而来,即先有市场,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城市随之形成;二是因地理位置而来,主要是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的地方,如交通要塞、边疆、河流港口等。
不论哪一种形式的城市的发展都与建筑密不可分,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建筑就没有城市。
2 何为“建筑”“古时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而避之,昼拈稼粟,暮栖树上,故名已曰有巢氏之民。
”这就最早的建筑。
建筑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等等。
欧洲人曾经这样赞誉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部石头史书。
早在约公元前5000~前3300年的原始社会,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就出现了大型木构榫卯干阑式房屋,而城市的出现最早是在奴隶社会时期,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建筑的历史要早于城市。
以人为本的城市建筑设计思考
第25卷第4期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Vol.25,No.4 2012年12月BASIC SCIENCES JOURNAL OF TEXTILE UNIVERSITIES Dec.,2012 文章编号:1006-8341(2012)04-0520-04以人为本的城市建筑设计思考刘 勇(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分析了现代人们的建筑诉求,论述了国内外有关城市建筑发展现状.从以人为本理念出发,提出了城市建筑的基本要求.认为城市建筑应当具有绿色、美观、文化、智能、和谐等基本特征.城市建筑要缓解文明缺失、环境恶化、能源和资源告急等问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关键词:城市建筑;以人为本;建筑诉求中图分类号:J 198 文献标识码:A0 引 言城市建筑作为城市市民生活的基本载体,不仅承载着城市文明的发展,同时也消耗着能源和资源.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文明缺失、环境恶化、能源和资源告急等问题不断涌现,迫使许多建筑师不得不对城市建筑进行深入的人本思考,以期通过人本理念的确立,从城市建筑层面来缓解这些问题的发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理想的生活载体[1-4].近些年来,绿色、美观、文化、智能与和谐已经成为建筑学界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但就现有的研究而言,绝大多数均是从单维角度来论述和探索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并不能完全体现人们对于城市建筑的多维建筑诉求[4-7].因此,从多维甚或是全维角度来研究和探索人们的建筑诉求,正确把握城市建筑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1 绿 色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致使城市环境恶化及能源和资源危机加剧,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而绿色建筑的兴起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出路.2006年6月1日起,中国正式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界定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这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发展过程中,从人的身心健康出发,必须予以大力倡导的建筑模式.绿色建筑几乎涵盖了一切旨在提高建筑利用效率并减少其对环境及健康负面影响的技术、措施和实践[1].它不仅是资源节约型的和高效型的,而且是位置适应型和交通便利型的.200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大力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这些政策的出台和相关措施的实施,都表明绿色建筑正在成为中国建筑发展的一种趋势.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来看,绿色建筑力图适应地方生态并努力实现高效节能,追求的是一种可以积极地与环境相融合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筑设计和开发模式.虽然目前很多地方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并且已经取得 收稿日期:2012-06-2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2YJCZH016) 作者简介:刘勇(1964-),男,陕西省礼泉县人,长安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yongliume@163.com了一些成效,从宣传推广、技术创新、建筑实体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但是总体上来说,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实现真正的建筑绿色化差距还是很大的,绿色建筑并没有在商业建筑和住宅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宏观调控不力,投资人对绿色建筑积极性不高,公众绿色环保意识淡薄.为此,倡导绿色建筑,首先必须继续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强化执行力度,切实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使绿色建筑标准真正进入建筑实践;其次积极利用财税政策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通过财政资助和相关税收调节,使投资人切实在绿色建筑实践中获利,从而切实使绿色建筑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时尚行为;再次要加大技术开发,增强技术对绿色建筑的支持力度,为绿色建筑的推广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撑;最后还必须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建筑节能意识,不断增加对低能耗建筑的需要,使建设和使用绿色建筑成为一种时尚[2].2 美 观真正的建筑大师总是能够实时把握人们的审美观念,从人的审美观念出发,将诸多美的因素合理地融合到建筑之中,使其给人以感官的舒适和精神的愉悦感受,最大限度地实现建筑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有机统一.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快速,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进步,对于建筑的观赏价值要求日益高涨;而各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相互融合,为建筑师们追求建筑之美提供了多样的科技手段.从人们对于各种建筑的美学价值评判来看,人的审美观念总是起关键性的主导作用.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建筑师们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努力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以便于能够始终从人的审美观念出发,适应人们对建筑之美的追求.从当前人们的审美观念来看,人们对于建筑美学要求主要包括形态、神韵、舒适、简约、厚人等几个方面的要求.在形态上,要求实现结构力学与建筑美学的和谐统一,使其框架和形状给人以美感;在神韵上,要求如同“凝固的音乐”,能够给人一种想象和体味美的空间;在舒适方面,要求不仅具有应有的实用价值,而能够给人以使用的方便感和舒适感,然后可以用愉悦的心态去感受美,去激发美感;在简约方面,要求从建设节约型社会出发,在确保具有一定综合开发和利用价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成本,体现崇尚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厚人方面,就是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使用环节,都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人所用,为人服务[3].追求建筑之美就是要通过建筑师们创新性的思维,对于以上美的因素进行创造性的排列组合,使其与人的审美观念实现同频共振,用建筑的形式来体现人们对美的价值追求.对美的因素进行创造性的排列组合涉及到诸多学科领域,集中体现了建筑师美学素养的高低,以及建筑师对人的审美观念把握的广度和深度.因此,从人的审美观念出发,追求建筑之美,就是要时刻关注人们对美的认识、理解和追求,不断加强建筑师群体的美学素养,使其实时把握信息时代人的审美观念的发展脉搏,不断实现建筑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的和谐统一,构造建筑之美.3 文 化建筑物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识,不仅为人类个体和社会群体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更是人的文化诉求的一种有形展现,在人类文明日益繁荣的信息社会,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文化诉求也更加丰富多样,对于城市建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文化要求.纵观当今世界历史为我们所遗留下的建筑物,其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建筑物本身,最为让人感到震撼和惊叹并不是建筑物的实用价值,而是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文脉是建筑物之魂,体现了当时人的文化诉求,折射出了所处环境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而许多现代建筑物最大的败笔也正是缺少文脉,没有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从而造成了“千城一面”、“万楼一样”的现象,这无疑是对建筑艺术的低水平诠释和低层次应用.我们要有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和文化创新的精神,从人的文化诉求出发,注重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挖掘历史文化的内涵,弘扬民族文化的优势,发挥地域文化的特色,不断丰富建筑文脉,以建筑艺术这一无声的语言,充分体现独有的人文特色,不仅要为城市增添一座座用于人们生存的建筑实体,更要为人们建造一座座体现人的文化诉求的历史丰碑[4].无论现代文明如何发展,人的文化诉求如何变化,我们总是可以从历史文化的沉淀中找到它的渊源,这从很大程度上诠释了人们对于历史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对于从历史文化的沉淀中寻找传承,丰富现代建筑文脉有着极为重要的启迪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繁衍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文明成果,是该民族最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这就诠释了为什么人们总是对民族文化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这为我们从人的文化诉求出发,丰富建筑文脉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设计思路.地域125第4期 以人为本的城市建筑设计思考文化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不仅可以唤起特定地域里的人民群众的自信和自豪,而且能够引发外来人口的好奇和猎奇.香港的中银大厦和上海的金茂大厦无论从建筑造型到室内设计都带有明显的中国风格和隐喻,因此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好评,成为当代大部分设计师顶礼膜拜的典范.正是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吸收使得作品具有了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和认知度[5].4 智 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运用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于居住和活动场所的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正在逐步向高端发展.现代建筑不能再仅仅满足于为人的居住和活动提供“避风挡雨”的活动场所,而要适应信息化带来的变化,使现代建筑物拥有更加强大的服务功能,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建筑应运而生.所谓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通信及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更具人性化的建筑物[6].从智能建筑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智能建筑是一个由多种功能系统共同集成嵌入的建筑物,在整个智能建筑物的构成中,建筑物本身演变成为了一个用于嵌入各种功能系统的“容器”,其核心是各种被嵌入到这个“容器”中的功能系统,一般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系统集成中心、综合布线系统等5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能建筑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各种功能系统的集成水平,选择优秀的系统集成商很关键.同时,智能建筑工程的成败并不完全决定于技术因素,它往往和各家业主的决心、各单位的体制、管理水平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密切相关[7].不管是业主还是系统集成商,在进行智能建筑的整体规划阶段,都必须明确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技术含量的高低,单项技术是否先进,并不是建造智能化系统的主要目的.当我们设计和建造一个智能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的环境与运作.系统不是为了追求技术含量高、先进而建设的,它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高效的易于管理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建设的.随着城市现代化建筑物的增多,建筑智能化的技术等级也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迅猛增加,建筑智能正逐步向数字化、无线网络远程化控制、人性化方向发展,未来的智能建筑将是多科学、多技术的融合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电子工程、仿生学、生态学等新技术都将赋予智能建筑新的功能;未来的智能建设将实现多个系统的相互交叉融合,智能大厦的诸多功能系统不久就可以融合为一个系统,智能大厦群体化将是未来智能建设的发展方向,智能化建筑群将不断推动智能化城市和国家向现实迈进[6].5 和 谐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生活和工作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总是与他人的生活和工作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发生经常是在一定的空间———建筑物中来进行的,也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生活和工作交往的基本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必然会对人们之间的生活和工作交往产生相应的影响.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构建和谐建筑的基本目标就在于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之间的交往提供有利的空间,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友好往来.从当前的城市建筑来看,公共建筑衰落导致了公共空间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城市居民之间的交往;社会两极化使不同阶层的社区位于城市的不同区位,富人住在区位较好的富人区,穷人住在区位较差的贫民区,进而形成了富人对穷人的“空间剥夺”;街道两侧体量巨大的建筑物经常使活动其间的人们感到压抑而选择快速移动或离开,街道上或行或停的汽车使得街道的交往空间越来越少.这些都使城市开始失去其所以成为城市的东西:交往机会的聚集,过去的亲密荡然无存,以致让人感到一种情感空虚和被彻底无视的境界.因此,城市建筑必须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着眼于交往机会的创造,将城市公共建筑、商住建筑和街道建筑相结合,形成各类建筑相互交融、有机结合的和谐景观体系,为人们相互交往提供更加多样、开放和舒适的建筑空间,实现人类社会属性的自然回归,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科学的建筑选择.这不仅要依靠广大建筑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人的社会属性的深刻把握,也有赖于公众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以及对和谐建筑的不懈追求,更有赖于政府职能部门科学规划以及对各类建筑设计和布局的严格审批.在经历“封闭大院”到“开放邻里”的探索后,中国的城市建筑将越来越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和谐建筑逐步回归人们的生活,使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的本质———“交往机会的聚集”将再次回归城市,并225 纺 织 高 校 基 础 科 学 学 报 第25卷因和谐建筑的发展而更加繁荣.6 结束语建筑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城市建筑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空间载体,也是城市社会文化的实物见证.我们不能仅仅站在经济和实用的角度来设计和实施建筑,更应从人的身心健康出发,倡导绿色建筑;从人的审美观念出发,追求建筑之美;从人的文化诉求,丰富建筑文脉;从人的高端需求出发,探索智能建筑.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构建和谐建筑,不断拓展现代建筑的价值功能,建设更加美好的理想城市.参考文献:[1] 高升.绿色建筑的兴起及其内涵的延伸[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2):15-17.[2] 高升,艾军艳.绿色建筑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0(2):39-42.[3] 涂普生.谈建筑美的构造[J].黄冈技术学院学报,2006(2):1-3.[4] 顾伯平.城市建筑特色与文化自觉[J].求是杂志,2009(11):49-50.[5] 王未,邵龙.论地域文化与城市建筑设计风格[J].学术交流,2003(3):127-129.[6] 杨凤飞.现代智能建筑发展趋势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18):279-280.[7] 晁阳,张秋霞.智能建筑应“以人为本”[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3):128-129.Thought of city construction based designon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LIU Yong(School of Architecture,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61,China)Abstract:The building demands of modern people are analyzed,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foreig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And the basic demands of city construction are put for-ward.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ity construction should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beauty,cul-ture,intelligence and harmony.To alleviate the lack of civilization,the deterioration of environment,the shortage of nature resources,the people oriented concept must be established.Key words:city construction;people-oriented;construction demand编辑、校对:武 晖325第4期 以人为本的城市建筑设计思考。
对我国城市住宅建筑设计几点思考
对我国城市住宅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摘要:住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住宅的建筑形式也各不相同。
我国从解放以来,城市住宅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过渡阶段、成熟阶段,使得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近年来,城市住宅的建造量大,需求量也大,我们不得不重视其建筑设计问题。
关键词:城市住宅建筑形式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中国已经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加快推进整个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阶段, 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将会不断地提升, 居住水平将上台阶, 适当提高人民居住生活的新需求, 不断改善生活质量需要的新空间, 给城市的规划、建筑设计在设计理念上提出了急需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建设人民需要的最好的时代建筑的要求。
以当今住宅设计理念而言, 建筑师应以历史的眼光, 客观的手法创造出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作品。
在套型模式、室内空间塑造、功能空间联系及环境配套等诸多方面遵循人体工学原理及行为模式, 并符合居住者的阶段性审美情趣。
1.中国传统的城市住宅1.1中国的传统城市住宅代表形式合院民居代表着中国的传统住宅,它的主要形式是三合院、四合院等。
合院住宅是相互并排排列,在中间形成小巷,然后形成街道,最后再构成整座城市。
1.2中国的传统城市住宅特点①房屋四面而建,中间围合成为一个庭院,从而构成住宅组合的基本单位。
②房屋对外封闭,面对庭院敞开,并依靠庭院来解决采光、通风、行走、排水等问题。
③在一个院落的规模不够的情况下,则按照纵横方向将院落连接,从而形成所谓的“重院”。
④院落群体间往往有明显的轴线,以此来规范建筑群的秩序。
1.3中国的传统城市住宅空间要素构成①院落-家庭活动空间中国的院落较西方住宅比较封闭,它作为自然和房屋的中介,强调的是自然与房屋的关系。
同时,院落还是家庭成员主要的室外活动场所。
②廊-过度空间廊子是动与静、有与无的统一,它既不是室内又不是室外。
中国的传统廊子不同于西方高大、宏伟的柱廊,它的尺度要比房屋小,活泼自如且亲切宜人,赋予建筑以人情味。
建筑知识:欣赏创造性建筑的十个理由
建筑知识:欣赏创造性建筑的十个理由建筑是人类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建筑可以定义城市、塑造景观,创造空间,提供功能性和美学表达。
建筑不仅是一个实用和必需的方面,也是一个表达和展示美学的平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为什么欣赏创造性建筑的十个理由。
1.建筑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建筑设计和建造,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文化观念。
建筑家们通过建筑结构、材料、颜色、形状和比例等方面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思想。
2.建筑可以形成城市的面貌城市是建筑的主要场景,通过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可以为城市创造不同的面貌和形态。
各种风格的建筑可以定义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3.建筑可以塑造景观建筑除了塑造城市面貌之外,还可以塑造景观。
建筑设计师可以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创造出一个完整而谐调的景观形象。
4.建筑可以提供功能建筑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所需的空间。
建筑可以为人们提供住所、办公室、商业场所、学校、医院等,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5.建筑可以创造氛围建筑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建筑师们可以使用材料、色彩、灯光等方式来创造不同的氛围。
这样的设计可以为建筑带来更强的感知体验,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由建筑带来的情感和美学。
6.建筑可以展示创造性和创新性人们仍在为建筑带来新的技术、设计和建造方法而努力。
创造性和创新性的设计使得建筑成为一个追求未知,探索新领域的平台。
人们可以由此认识到建筑发展和建造的历程和技术。
7.建筑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有一些建筑能够引起人们对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反思和关注。
人们可以从这些建筑中得到一个思考的空间和平台。
8.建筑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建筑作为一个产业,可以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在建筑的建设、设计和研究中,会涉及到建筑工程、材料、技术、装饰、开发等方面的相关人员和公司,他们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9.建筑可以改变社会生活建筑的领域涵盖了很多方面,它本身的功能也可以贡献很多社会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建筑文化. 传播 的
借鉴西 方文化 , 师们可 以创 造更 有生命力 的建筑及城 市 建筑
以极 为浪漫 , 在建筑创作 中 , 作的 目的只能是积极 的手法 , 但 创 只 能是 中性 的 , 总之极端 的东 西一 般是 不允 许在 建筑 中出现的 , 原 因就是建筑花 费的金钱 , 社会 的而 不 是建筑 师的 , 筑是用来 是 建
维普资讯
-
1 ・ 8
第3 卷 第6 2 期 20 6年 3月 0
S HAN ARa TE XI I 兀 限E
山 西 建 筑
Vl. 2 No 6 0 3 . 1 Ma. 2 0 r 0 6
文章编号 :0 96 2 {0 6 0 —0 80 . 0 .8 5 2 0 )60 1 .2 1
对 城 市 建 筑 的 思 考
闫 彩 虹
摘 要: 分析 了西方文化对 中国建 筑的影响, 对建筑 文化的传播 进行 了探讨 , 究 了城市特色 的价值及 建筑背后 的问题 研 ・
,
提 出了城市建设 既要保持 原有特色 , 又要避 免千城 一面 的建议。 关键 词 : 市建 筑, 方文化, 城 西 城市特色
域 的特色 , 而一些 中小 城市 又 照搬大 城市 的模 式 , 把原本 非常 有 用 功能 , 这就造 成 了建 筑艺 术 表现 的 目的和 表 现手 法要 受 到制 地域特色 的小城变得不伦不类 。
约, 文学 、 术 中可 以有 愤世嫉 俗 , 艺 消极 玩世 , 以极 为写 实也可 可
中图分类号 : 19 4 1 T l8 . 1 J
文献标识码 : A
1 西方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可以为城市带来旅 游价 值 , 当今 旅游 发展 的一 大特 点 , 就是从 山
转向文化 旅游 , 们越 来越 热衷 于寻求 文化 多样化 人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 西方文化在 2 世纪 8 O O年代之后并延 水风光旅游 , 的体验 . 象平遥古城就是一 个很 好的例子 。 续至今, 各种商业建筑逐渐成为主要的建设项 目, 建筑的主角由
“ 千城一面” 。
以利用传播学原理, 进行相关的理性研究和思考, 并提出可行的 那就是 业主意志或政府意志过 于强 大。 对策, 世纪 9 年代以来 , 2 O o 西方建筑形式的影子频频出现在我国
许多城市的重要建筑上 , 让人们感觉不 出它们应 该是属 于 中国哪
一
个地域的建筑 , 属于西方的还是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时候 , 感
政府转变为独立的业主或集团“ 西化” 现象就是伴随着这种转变 4 建 筑背 后的 问题
而出现的,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 日益频繁的现代, 中国的许多大城 如果说建筑是一 门艺术 , 么 , 筑应 不 同于一 般 的文学 和 那 建 市建筑越来越现代 , 楼越来越高, 越来越密, 再也看不到民族或地 艺术 , 因为它要花 费大 量的物 质资 源才 能建 成 , 而且 它还 具有使
1作为 建筑师 , 树立再 创造 的观念 , 是 旧房改造还 是 ) 要 无论 新建楼屋 , 以及环境 治理都 要仔 细分 析其 城市 环境 、 建筑 环境 和
出有着浓郁地方特色、 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的建筑。
自然环境, 找出设计的意图和构思, 来体现城市建设 的整体协调 性和其鲜 明的个性 。2 作为 城市 管理 者 , 严格 执法 , ) 要 高瞻远 瞩
认识 和理解 外 , 还有 以上各 因素的影响 。
觉是西方建筑文化某种无序蔓延控制了人们, 而不是在控制西方
建筑文化 的传播 。因此 , 管现在我 国有 了 自己强大 的大众传 播 尽 体系和许多自己的建筑师, 如果不认真研究新一轮西方建筑文化
的传播过程 , 进而对其实施有效控制和引导的话, 依然无法建造
使用而不是一种纯粹 的艺术品, 从商品的交换来看, 一般的文学 息的行为, 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 从制码到译码的循环运动过程, 艺术家完成 的是一种单纯 的个 人思想 同社会物 质的交换 , 筑 而建 通过对这个过程主导因子的研究和控制, 人们不但可以认清信息
面貌, 这种过程, 其实也是文化的传播, 传播是一种社会性传送信
感 升华来定位 自己的社会 角色 , 能象工艺 美术师一 般通过融 也不 人工业 化生产程序来达到 自己的定 位 , 了这 些所有建筑 师所处 除 地位 的共性 问题外 , 建筑 师还 要面 临着 另一 些 中国 的特 性 问题 , 综 上所述 , 个城市 的建筑除建 筑师本身的品质 和对城市 的 一 建议 : 城市建设 既要保 持其 原有 的特 色 , 又要让 其发 展避免
传播的过程 中, 总会有 一些பைடு நூலகம்息 丢失 或变异 的可能 , 因此 , 全可 完
的过程 要复杂得 多, 是建 筑师 的思 想加 上业 主意 志 , 它 再加 上 大
量物质资源 , 三者捆绑 起来 同社会 物 质进行 的一种 交换 , 因此作
为艺术 的建筑设计是 极受束缚的 。 建筑师 的被 束缚是 由于他们扮演 了一种尴尬 的社会角色 , 一 种 极为不 明确 的角色 , 他既不可能象 艺术家一 样用一 种感性 的情
传播的机制, 还可能转变或改善传播所可能达到的效果。 建筑作 为一种固体音乐 , 它也是一种艺术形式, 也属于文化的范畴, 所以 它也属于传播的内容, 并且在传播活动中, 增值、 重构, 并因此不 断获得发展的动力, 当然如果闭关自守, 不接受这种艺术 的传播, 也就不会创造出象上海外滩等绝色景观。 因为传播是一个对信息进行编码、 解码的循环过程 , 以在 所
3 城市特色的价值
抓好城市立法 , 要有历史责任感 , 不能主观, 要多听专家以及公众 从文 化角度来说 每一 个城市 的特色都体 现了一种文化 , 都是 意见 , 要尊重历史 , 能只要政绩 , 不 不要城 市合协 。3作 为城市公 ) 人类文 明宝库 的财富 , 人类 文化 的发展 提供 多样化 的基 础 , 为 在 民 , 们要做 为城市 的主人 , 他 对城市建设 有监督权和保护 的义务 , 生态环境提供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 在人文环境中同样要注意保护 合理地采纳他们提出的意见。4 鼓励不同学科的人来共同研究 ) 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 尤其是那些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的城市, 在 西方建筑文化 的传 播 问题。导 致西 方建筑 文化 传播对 我 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