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说课稿
《赵普》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共3篇
《赵普》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共3篇《赵普》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1本文是一篇针对苏教版七年级《赵普》教材的教案教学设计文章。
首先,笔者将从本书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课堂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
一、教学目标本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赵普这个人物的历史经历,让学生了解到晋朝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生存困境;同时,通过赵普的奋斗和执念,鼓励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坚定信念,勇于拼搏,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二、教材内容1. 赵普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赵普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但是他从小就非常聪明,懂得勤奋学习,很快就成为了一名学识渊博的儒生。
2. 赵普的政治野心和理想抱负: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赵普逐渐体会到了时局动荡的状况和社会上的不公现象,他产生了强烈的政治理想和改革抱负,并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3. 赵普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赵普的奋斗历程非常艰辛,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最终成为了文化名流和政治权贵,对当时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课堂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背景介绍引出赵普这个历史人物,让学生了解到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
2. 理解把握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赵普成长经历和政治理想的内容,并进行探讨和讨论,让学生逐步理解赵普的成长历程和理想抱负。
3. 实践拓展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赵普的一些政治场景和社会争议,让他们深入地理解赵普在艰难困苦、政治挑战和伦理考量中做出的决策和行为。
4. 总结评价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总结赵普的奋斗历程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评价他的政治理想和行为,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提供一份有益的启示和学习借鉴。
综上,本文是一份基于苏教版七年级《赵普》教材的教案教学设计文章,通过分析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课堂设计三个方面,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份有益的教材辅助工具通过本教案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赵普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深刻认识到赵普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观念,理解并思考政治人物的角色和责任,增强对自己的信仰和使命的认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
《赵普》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赵普》教案范文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学科:五年级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赵普的忠诚和坚韧。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传承中华美德的品质。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赵普的品质。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文章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简要介绍赵普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1.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标记。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2.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字词含义。
2.2 学生跟读,加强对生字词的记忆。
3. 文章理解(15分钟)3.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2 学生分段阅读,讨论段落大意。
4. 品读感悟(10分钟)4.1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赵普的忠诚和坚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5. 课堂小结(5分钟)5.2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巩固知识点。
三、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文章内容,写一篇关于赵普品质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讲述赵普的历史故事,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就文章内容进行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情感教育: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赵普的忠诚和坚韧,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赵普》课文原文。
《赵普》教学方案(苏教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赵普》教学方案(苏教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赵普》教学方案(苏教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1《赵普》教学方案(苏教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七年级课本中的《赵普》。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全面了解、掌握《赵普》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背景知识;提高学生观察力和理解力,以及写作能力。
2. 情感态度:学生通过阅读与讨论,感受到《赵普》中的人生哲学和弘扬传统美德的意义,让学生在认知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学科能力:在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其语文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口头讲述,简单介绍故事情节,让学生有个整体的认识。
2. 听写法:分小组让学生相互听写关键词汇,以内化单词,提高语言感知能力。
3. 阅读法:让学生稍微阅读一段故事,然后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达到理解与提高思考的目的。
4. 视听法:通过播放相关的影视素材,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故事情节和不同人物形象。
5. 写作法:让学生撰写自己的感悟和想法,来加深他们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简要的介绍和提问,让学生知道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赵普》,同时调查了解学生对于这个课文的大致了解。
2. 阅读与交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读故事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重点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角色关系、人物性格等内容,为之后的深入讨论做好基础。
3. 视听体验播放相关的故事片段,让学生更形象的感知《赵普》的荒唐和欢乐。
4.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研读,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来对比他们间的不同之处。
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解读和讨论。
5. 精准抓重点通过选取故事片断,再次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以精准的语言描述出重心,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写作任务,并让学生撰写一篇对于《赵普》观后感的文章,来巩固他们的文学阅读和文章写作能力。
《赵普》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赵普》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赵普》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赵普》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载体。
如何利用电影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已成为当今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次教学设计以电影《赵普》作为教学材料,结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对于电影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教材分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四单元《霓裳羽衣曲》中的《霓裳羽衣赋》和课外读物《凤凰池》中的《富春山居图》作为本次教学的起点,以“秦绅的梦想”为主题,展开电影教学。
《赵普》是以秦绅及其创立的“钱塘画派”为主题的电影,叙述了秦绅困难重重,却坚定不移地从事艺术创作,最终取得巨大成就的故事。
主人公秦绅的梦想与课本教学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生动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学生了解秦绅及其创立的“钱塘画派”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相关基本知识。
b.学生了解电影《赵普》的主题和内涵,领悟秦绅在艺术追求上的精神内涵。
c.学生能读懂《霓裳羽衣赋》中的相关片段,领悟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的内在联系。
d.学生能深入理解《富春山居图》的艺术魅力,领悟艺术家的精神气质。
2.能力目标a.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化的内涵,能够对艺术品进行语言表述和批判性思考。
b.学生能运用排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具有文学价值的文字作品。
c.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领悟电影的意义和价值,并具有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步骤1.引入环节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电影《赵普》的片段,让学生先感性认识“钱塘画派”的历史背景。
2.理解课本内容通过讲解或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阅读《霓裳羽衣赋》中的相关片段,理解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的联系,了解秦绅及其创立的“钱塘画派”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电影欣赏全班带着问题观看电影《赵普》。
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情节发展,提示学生分析秦绅为什么要坚持自己的画风和创新精神,他的画作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学生可以自行记录。
七年级下册语文《赵普》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赵普》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并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赵普的人物形象。
4. 学会通过事件描写分析人物品质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
2. 分析赵普的人物形象。
3. 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第二章:课前准备与教学资源2.1 课前准备1. 课文原文。
2. 相关赵普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2.2 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
2. 赵普的相关故事。
3. 教学课件。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赵普吗?2. 简介赵普的背景,导入新课。
3.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学习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3.3 课堂讲解1. 分析课文内容,讲解赵普的人物形象。
2. 通过事件描写,引导学生学习分析人物品质的方法。
3.4 互动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赵普人物形象的认识。
3.5 巩固练习1. 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课后练习中的人物形象。
2.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物品质。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
3. 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4.2 评价方法1. 课堂问答。
2. 课后练习。
3. 学生朗读展示。
5.1 拓展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赵普的故事。
2. 学生分享对赵普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5.2 推荐阅读1. 推荐与赵普相关的文章或书籍。
2.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对历史人物的认识。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步骤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赵普的人物形象。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具体描写。
6.2 步骤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赵普的具体语句。
2.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学习工具书,自主学习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赵普教学教案范文
赵普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赵普的基本生平事迹和重要贡献。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初步认识和评价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述、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赵普的生平事迹。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意。
(2)通过学习赵普的事迹,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忠诚担当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赵普的生平事迹和重要贡献。
(2)赵普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赵普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
(2)如何评价赵普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赵普的生平背景。
(2)引发学生对赵普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1)讲述赵普的生平事迹,突出其重要贡献。
(2)分析赵普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
(3)讨论赵普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3. 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赵普的事迹和贡献。
(2)分享对赵普的评价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赵普生平事迹和贡献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赵普的评价。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赵普的事迹。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赵普的生平事迹、图片和相关历史背景。
2. 文言文阅读材料:提供赵普相关的文言文,供学生课后阅读。
3. 历史文献:引用相关历史文献,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赵普的渠道。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赵普所处的历史背景。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激发学生思维,增强课堂活力。
3. 比较分析:将赵普与其他历史人物进行比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赵普的特点和贡献。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教育学习文章】赵 普(教学案)
赵普(教学案)赵普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正确断句,熟练朗读课文。
2、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翻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和一些文言句型。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二、学习重点学习目标1、2。
三、学法指导1、古文断句是学习古文的一项基本功。
古文断句与古文阅读理解是相辅相承的,正确理解古文,是断句的基础;反过来断句不正确,古文理解必定会受影响。
古文断句有如下技巧:一、准确划分句子的结构成分。
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如果断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就完全错了,因为"犬"不是后一句的主语,而是"坐"的状语,意为"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二、弄清对话的施受和引语起止。
三、借助发语词、敬词、语气助词划定句子的起始。
四、依据古文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句。
总之,正确地点断句子,应以所断开的每个句子必须能够独自成立,必须符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为原则。
古文断句标点非一朝一夕之功,平时应多朗读,培养语感;做练习时,注意各种断句技巧,多联系上下文语境,反复推敲,能力一定会有提高。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对于一些文言虚词和特殊铺路工,要注意归纳整理,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四、学习过程:预习导学导入:亲爱的同学,你是否知道“半部论语”这个成语呢?如果你没有听说过就请查一查成语字典吧。
因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位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贤臣的故事。
这位贤臣就是北宋大臣赵普。
他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过这么一段话:“臣平生所知,无不出此。
昔以其(指《论语》)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一)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赵普的相关事迹,整理后归纳后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二)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下列的“冲关”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七年级下册语文《赵普》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赵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赵普》。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尊重和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文语句的理解和翻译。
2. 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人物和事件。
3. 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赵普》的背景和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要人物赵普和他的成就。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赵普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事件。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探究学习:(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内容。
(2)学生通过研究课文,寻找答案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继续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注意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
《赵普》教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共3篇
《赵普》教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共3篇《赵普》教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1《赵普》教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导言:语文教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与现实世界生活紧密相关。
好的语文教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反思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本文将介绍一份《赵普》苏教版七年级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赵普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2.认知目标:学习相关生词和短语,学会描述人物的性格、行为及故事情节,了解赵普在家乡醒狮舞的出现背景及意义。
3.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清晰的表述故事内容,并能从故事中提取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探究。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加强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掌握生词和短语的用法、把握故事情节、理解表达作者的意图。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用讨论的方式引出赵普这个人物。
2.开篇语:让学生们听这句话:“有些人并不看上去有多伟大,但他们凭着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改变了他们周围的环境……”让学生看看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
这个句子与赵普的故事有什么联系?3.学习生词和短语:(1)披红头巾:别上红头巾(象征队伍)。
(2)形影不离:形影转望,似乎相同;亦引申为一物和它的影子总是紧密相连。
(3)气宇轩昂:形容人或事物外貌气势雄伟,或挺拔雄姿中透出自信、庄重。
4.讲授故事情节:讲述赵普醒狮舞的背景、讲述赵普与队友的互动、讲述赵普在比赛中的表现。
5.分析比较和探究:(1)探究文本的目的: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它要向读者传达什么信息?(2)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文中用何种方法来展示赵普的性格和行为?6.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回顾整个故事,再次梳理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教学反思通过讲述赵普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秉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赵普》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赵普》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赵普》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赵普》教案(苏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赵普》是苏教版七年级必修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少年赵普如何在自强不息的努力强不息的努力下,成为了一名勇敢的革命斗士以及中华民族的骄傲。
本文是一篇小说,短小精悍,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在感受美文的同时,了解历史,感悟生活。
二、教学目标1.了解文本背景,理解文本意义;2.分析文本结构,把握文本思路;3.领悟文化精髓,感悟人生哲理;4.提高写作能力,加强语感训练。
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文本意义,分析文本思路。
2.拓展视野,传承文化精髓。
3.提高写作能力,加强语感训练。
四、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哪些人或事情能够给自己以启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呈现本文主题——成长与努力。
2.预习让学生在课前仔细阅读文本,分析文本结构,提前了解主要人物形象、背景、命运等方面的内容,做好必要的笔记和注释。
3.展现文本在展现文本时,教师应该关注各学生的反应,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突出文本的内容、构思和情感。
4.读文本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文本,通过朗读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受文本的情感和氛围,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感情的表达。
5.讲解文本教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讲解文本,如故事情节的节选、口头讲解、图表讲解等方式,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在逻辑和透彻道理。
6.课堂讨论教师应该让学生形成小组,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探索文本中的价值观,鼓励学生发掘重点、难点和思考问题,并给予积极的评论和回答。
7.写作编写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撰写关于文中事件的文章,包括分析文本中人物、事件、情节等方面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加强语感的训练。
五、教学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眼于多方面的发展,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内涵和精神,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珍惜生活。
七年级下册语文《赵普》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赵普》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赵普》全文。
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文中的重要句子和词语的含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和背景,增强对文本的理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赵普的忠诚和智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会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熟读并理解《赵普》全文内容。
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和重要句子的书写和含义。
2.2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某些生僻词语和古文句式的含义。
深入理解赵普的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赵普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赵普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贡献和价值。
3.2 朗读与理解: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和主题。
3.3 分析与探讨:分析文中的重要句子和词语的含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探讨赵普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3.4 应用与拓展: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赵普的历史背景和贡献。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赵普的忠诚和智慧中汲取正能量,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要求学生背诵《赵普》全文。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文中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4.2 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练习题的正确率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导入赵普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5.2 第二周:分析课文,理解重要句子和词语的含义。
探讨赵普的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
5.3 第三周: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赵普的历史背景和贡献。
思考如何从赵普的忠诚和智慧中汲取正能量,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5.4 第四周:要求学生背诵《赵普》全文。
《赵普》教案范文
《赵普》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赵普》这篇文章;(2)了解赵普的生平和主要事迹,认识赵普的人物形象;(3)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章内容;(2)学会欣赏和评价古代人物,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3)学会运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写作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忠诚、勤奋、谦虚等品质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热情;(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赵普》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2. 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 学会欣赏和评价古代人物,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用词;2. 深入解读文章,把握赵普的人物形象;3. 将文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包括文章内容、人物形象、情感态度等;2. 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3. 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赵普的生平和主要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猜猜文章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章内容,理解赵普的人物形象;(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与评价:(1)学生欣赏赵普的忠诚、勤奋、谦虚等品质;(2)学生评价赵普的人物形象,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忠诚、勤奋、谦虚等品质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热情;(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赵普》教案范文
《赵普》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2)了解赵普的历史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赵普的品质和贡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赵普的忠诚、坚定和勤奋精神,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文言文阅读技巧的培养。
2. 赵普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生僻词语的理解。
2. 对赵普品质和贡献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赵普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标记生僻词语。
3. 讲解生僻词语:解释文中出现的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赵普的形象,讨论他的品质和贡献。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角度分析赵普的品质和贡献。
6. 汇报讨论成果: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赵普的品质和贡献。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赵普的忠诚、坚定和勤奋精神。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整理文中的生僻词语和知识点。
2. 结合赵普的故事,思考如何将他的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使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阅读文言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能够分析赵普的品质和贡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品德反思。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文本,生僻词语解释,历史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八、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
2. 生僻词语解释。
赵普教学教案范文
赵普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赵普的生平和主要成就,提高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人物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赵普的敬业精神、忠诚品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赵普的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2. 教学难点:赵普的政治智慧、人格魅力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赵普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2. 案例分析法:选取赵普的经典事迹,引导学生分析其政治智慧和人格特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历史课本及相关资料。
2. 课件:赵普的图片、事迹及相关历史背景。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赵普的生平背景,引发学生对赵普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赵普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赵普的生平事迹、政治智慧和人格特点,分析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4. 案例分析:选取赵普的经典事迹,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学习其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赵普的忧国忧民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6.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赵普的精神品质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赵普教学教案范文
赵普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赵普的历史背景和生平事迹,理解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通过学习赵普的言论和行为,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道德品质。
3. 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赵普的生平简介:出生、家庭背景、政治生涯、历史评价等。
2. 赵普的主要事迹:勤奋好学、忠诚为国、政治斗争、改革变法等。
3. 赵普的言论和思想:治国理念、道德观念、教育主张等。
三、教学重点:1. 赵普的生平事迹和其主要贡献。
2. 赵普的言论和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赵普的历史背景和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如何解读和鉴赏赵普的文学作品。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赵普的生平事迹、言论和思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赵普的主要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赵普的言论和思想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鉴赏法:引导学生欣赏赵普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案范例:一、导入:介绍赵普的生平背景,引发学生对赵普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讲解赵普的生平事迹,如勤奋好学、忠诚为国、政治斗争等。
2. 分析赵普的主要事迹,如改革变法、治国理念等。
3. 解读赵普的言论和思想,如道德观念、教育主张等。
三、教学活动:1. 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赵普的生平事迹和言论。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赵普的主要事迹和言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堂分享: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对赵普的理解和启示。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和分享,评价学生对赵普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五、课后作业:2. 推荐学生阅读赵普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和分享,评价学生对赵普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通过学生的作文和阅读作业,评估学生对赵普思想和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赵普主题的辩论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下语文《赵普》说课稿
《赵普》说课设计教材分析《赵普》是苏教版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人物风采”中的第五课,文章围绕“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中心,选择了“刻苦读书、奏荐人才”两件事。
理解文章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写法。
在具体的叙事中善用细节刻画人物是本文最大的特色,人物的举手投足间尽显其品质,对初中生的人格教育是一部优秀的教科书。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心理基础和知识基础,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目标:1.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关键的文言词义。
2.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的魅力,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3.体会课文利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背诵全文。
2.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讨论法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由于学生对赵普较为陌生,需要向学生简单介绍宋朝的建立以及赵普的谋士作用,所以,我设计了以下的导语:同学们,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宋朝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你们知道宋朝的开国皇帝是谁吗?宋朝又是怎样建立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幕后人物——赵普。
赵普对宋王朝的忠心可用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形容。
那么赵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赵普,品味他的精神品质。
(本环节的设计是以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对文本的期待。
)二赵普简介(922—992)北宋大臣。
字则平。
后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夺取政权。
宋初任枢秘史,乾德二年起任宰相,太宗时又两次为相,淳化三年因病辞职,封魏国公,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
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半部论语”这则成语常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
三回顾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读译析1 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准停顿叩开生字之门寡学术()阖户启箧()薨()龌龊()奏牍()缀()卒()读准下面文言句子的停顿2 疏通文意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
赵普》-说课稿
2021/4/6
4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为主, 读中悟,悟中读,循序渐进。
学法:朗读背诵,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小组合作。
2021/4/6
5
三、说教学流程
(1)预习课文。提出两个要求:读 准字音,读顺课文,进而背诵课文;结合 注释翻译课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 学习惯,给学生发现问题提供一个平台。
《赵普》 说课稿
王忠新
2021/4/6
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赵普》是苏教版七 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五课。它讲述了北 宋政治家赵普刻苦读书,奏荐人才的两个 小故事,表现了它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崇 高人格。
走近赵普这位古代人物,不仅能学到 许多的文言知识,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精 神和人格。
2021/4/6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课堂交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 去品味、归纳、探索文章的细节描写的妙处和主题。
2021/4/6
11
三、说教学流程
(7)学生谈收获或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 生学习的状况,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一个 发现问题、勇敢质疑的平台。
2021/4/6
2
一、说教材
2、说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总目标, 本篇课文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准确地翻译全文,背诵全文。 (2)运用细节描写人物。 (3)叙事简洁。
2021/4/6
3
一、说教材
3、说重点难点 重点:1、熟读课文并背诵。
2、准确翻译全文。
难点:细节描写的品味及赵普性格特 征的分析。
2021/4/6
9
三、说教学流程
《赵普》第一课时说课稿
《赵普》第一课时说课稿《赵普》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赵普》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人物风采”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编选了《童年的朋友》、《一面》、《我的老师》、《展现华夏文化魅力》、《赵普》等五篇描写人物风采的文章。
这些文章有的写平凡的小人物,有的写光彩夺目的明星,而本课主要写的是“以天下人为己任”的古代人物赵普的形象。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1.能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口头复述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名人传记,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3.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感受人物身上所散发的独特精神魅力。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也是七年级下学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本课选自《宋史》,主要写了赵普刻苦读书和推荐人才这两件事。
课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叙事简洁,没有冗笔,是落实单元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同时本文深刻的思想性也是进行思维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维角度,我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流畅的朗读课文。
2、能准确解释字词含义,流畅地翻译全文。
3、能发挥合理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1)、教学重点:多形式的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流畅的朗读课文。
确立依据:课文篇幅短小,句式紧凑,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兴趣浓,多次诵读后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大意。
所以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能准确解释字词含义,流畅地翻译全文。
掌握文言知识。
确立依据:文言知识的掌握向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第一课时作为难点来逐步使学生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普》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赵普》。
我将分为四个阶段完成说课:1、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分析 3、教学方法分析 4、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一篇文言文,是七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的第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编选了《童年的朋友》、《一面》、《我的老师》、《展现华夏文化魅力》、《赵普》等五篇描写人物风采的文章。
这些文章有的写平凡的小人物,有的写光彩夺目的明星,而本课主要写的是“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古代人物赵普的形象,他在课本中有着特殊的低位和作用。
能够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引发探究,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通过学习文章对细节的描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细节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1、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的译意,教导学生如何翻译文言文,背诵全文。
2、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叙事简洁的方法。
3、在了解赵普性格的基础之上,学习赵普的精神,做到有所学有所用,要学会做一个正直、勇敢、有毅力的人。
二、教材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掌握文中重要实虚词的含义,学习翻译文言语句的方法。
②学习本文叙事简洁,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法。
2、能力方面的目标:能够准确翻译全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与态度方面目标:引领学生体会赵普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并且学习赵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树立为国奋斗的远大理想。
三、教学方法分析: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感,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讨论法:对文章进行疏通,是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意义。
3、分析讲授法:从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对比手法的运用,发现人物性格特点。
4、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多媒体播放全文朗读录音,并且有板书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分析: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将用一课时来教授本篇课文。
1、新课导入:介绍背景资料,引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人物,进入课本的学习。
(需要2分钟左右)赵普,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
课文以人名为题目,清楚简洁地交代了文章的主人公,也说明了此文是一篇记人文章。
本文选自《宋史?赵普传》。
赵普(922—992年)字则平,北宋著名政治家,后周时当节度使赵匡胤手下的推官。
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
史称“陈桥兵变”。
从此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史称宋太祖。
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
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赵普仍然担任宰相。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
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变天下太平。
”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箱,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所以后人赞誉他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当然,“半部论语”这则成语是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访这位“半部论语”的主人公——赵普。
2、新课讲授①播放全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读边标注生僻字词。
(全无录音需要1分33秒,总共2分钟左右)②让学生朗读一遍,疏通字词,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能力。
(2分钟)③疏通文章本篇课文有两个自然段,总共有11句话,将会选择11位同学依次翻译每一句话,教师也依次点评,并且明确每句的意思和重点难点的字词。
(20分钟)第一段:第一句原文: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字词:少:年少习:熟悉寡:少学术:学识,学问及:等到以:连词????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的事务,他学识很少,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经常劝勉他读书。
?????? (交代赵普年轻时所学不多,太祖因此劝他多读书。
)④学生整理笔记,教师做一次全文翻译。
(2分钟)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识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
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手不释卷,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
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
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啊。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尽管对人很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
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
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
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
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奏章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
太祖这才醒悟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⑤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学作特色,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3分钟)课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碎裂奏牍掷地”,“跪而拾之”深动感人。
叙事简洁,没有冗笔:“不用”,“亦不用”,“卒用”显示赵普的为人,反映其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3、课堂练习(10分钟)①让学生结合课文回答问题例如:课文第二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时有哪些细节描写?从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细节描写:“颜色不变,跪而拾之”,“补缀旧纸”反映了赵普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表现了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②选择文章中的重点字词,让学生解释,理解。
以达到教学目的。
a、及为相(等到)b、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曾经)(任,做)c、普明日复奏其人(又,再)d、太祖乃悟,卒用其人(才)(终于)③本文共两段,主要写了赵普哪些事迹?表现了怎样的中心?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
表现了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品格。
4、概括总结(2分钟)对本篇课文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清楚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赵普的精神,做到有所学有所用,要学会做一个正直、勇敢、有毅力的人。
5、拓展及作业布置(2分钟)背诵课文,翻译全文。
(注意重点字词的译意)篇二: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所有课文说课稿,非常实用《一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与设想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是“初识鲁迅”,引领同学们走近普通工人敬仰的文学大师鲁迅。
《一面》是篇回忆录,他记叙了作者阿累与伟大的作家鲁迅在内山书店不期而遇,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次会面的过程。
课文在记叙“一面”的过程中,突出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抓住最能突出鲁迅先生精神品质的肖像特点——“瘦”进行着力刻画和反复渲染,充分表现鲁迅先生为人民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
因为是20分钟的微型课,所以我选择了其中的一个点,抓住文中对鲁迅先生三次不同角度,不同特征的外貌描写,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三写鲁迅肖像的写作手法,学习如何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学习观察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个性。
根据单元教学重点结合本次课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
3、学习观察人物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教法:对这篇回忆录的教学,我将以启发教学为主,读、说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将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学法:学习课本,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了默读,观察、练说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表达分析能力,和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步骤教学程序将这样展开:(一)、导入:你了解哪些关于“一面”的成语?(引出“一面之交”),课文中是说谁和谁的一面之交?(青年和鲁迅),这样就能轻松简单的引导学生解决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引导分析三次外貌描写的异同及作用。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有关于鲁迅先生外貌描写的句子,并思考:作者是通过什么视角、描写了鲁迅先生哪些特征?课件出示要求。
(解释“视角”一词) 2、生默读课文。
1 需要学生用波浪线划出三次外貌描写的句子,分析体会。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表比较。
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即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概括能力,并汲取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人物外貌的写法。
3、根据板书回顾总结阿累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三)、学习观察人物的方法。
要能描写一个人物,首先要学会观察,我们的作者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1、请班上一名同学作为“模特”。
(同学之间本身比较熟悉,容易观察,又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学生观察找出其特征,并用词语进行描述,教师随机纠正、点拨如何用更好的词语进行表达,将观察特征和词语的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边观察边学习描述。
(四)、布置作业:大家说了这么多,能用笔写下来吗?如果你觉得刚刚你还没观察得太清楚,也可以写你熟悉的一个同学,但是要求不要透露他的名字,把他的特点写出来,明天我们来一个认人大行动。
(由于时间有限,只有20分钟,所以不能马上利用课堂进行小练笔,但仍要抓住最想说的时间段,让学生回家进行练笔,并利用小学六年级学生爱猜的心理,开展“认人大行动”,提高写作兴趣)。
(五)、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阿累《一面》了解了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也学习了如何用文字来给你身边的人画像,下节课,咱们还将通过这篇课文学习其他人物描写的手法,给我们笔下的人物注入思想和血液!(总结本节课,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五、教学创意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能激起学生对本文的爱好,更好的整体感悟全文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对三处外貌描写作具体的引导分析。
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本文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人物外貌的写法,是人物形象得到形神兼备的刻画,对学生学习人物描写是很有帮助的。
《我的老师》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第三课《我的老师》。
我从以下几部分来说说这节课。
第一部分: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我的老师》编排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文章以一个儿童的眼睛、儿童的心灵,去观察老师,去感受老师,跳出一般赞颂老师的窠臼,使文章情意真挚,极富感染力。
这单元的主题是人物风采,本课前有高尔基笔下的对世界充满“无私的爱”的外祖母,为普通工人敬仰的文学大师鲁迅,后有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还有“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古代人物赵普??引导学生走近这些人物,会提升他们的精神和品格。
2、教材特点《我的老师》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是安排在这单元的略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魏巍回忆了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几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揭示了蔡老师美好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