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管理制度样本
科室规章制度急诊科

科室规章制度急诊科第一章急诊科概述1.1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主要负责接诊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和鉴别诊断,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2 急诊科主要分为三个区域:急诊留观区、急诊医疗区和急诊手术室。
第二章急诊科工作制度2.1 急诊科全天候24小时值班,每班次至少有一名主治医师和护士长在岗。
2.2 急诊科医生和护士要遵循医疗纪律,严守职业操守,保护患者隐私。
2.3 急诊科值班医生要定时轮岗,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生自身健康。
第三章急诊科工作流程3.1 患者来院后,由护士初步评估,分诊后转入不同的留观区或医疗区。
3.2 医生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并及时作出诊断和处理方案。
3.3 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例,要及时安排手术室,并由主治医生负责手术操作。
第四章急诊科设备管理4.1 急诊科要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4.2 对于易耗品和药品的使用,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领用和使用,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五章急诊科安全管理5.1 急诊科要建立安全防护制度,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5.2 对于患者来院后的家属要做好安抚工作,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5.3 急诊科要加强危机处理能力,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应急演练。
第六章急诊科学术研究6.1 急诊科要鼓励医生和护士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高专业水平。
6.2 急诊科要建立科研档案,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和交流会,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第七章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7.1 急诊科要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监控和评估。
7.2 对于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要及时处理和报告,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7.3 对于医疗误工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讨论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医疗质量。
第八章急诊科队伍建设8.1 急诊科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8.2 对于医生和护士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急诊科的医院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急诊科工作流程,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
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承担着紧急救治、转诊和初步诊断等重要任务。
急诊科应实行24小时开放,确保患者及时获得救治。
第二章急诊科设置与运行第四条急诊科应设立独立的医疗区域,包括抢救室、观察室、分诊台、输液室等,并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
第五条急诊科应设立专门的救护车通道和停靠处,方便救护车进出。
第六条急诊科应配备完善的医疗设备、药品和急救器材,确保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第七条急诊科应设立医疗区和支持区,明确各区域功能,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第八条急诊科应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
第三章急诊科工作制度第九条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第十条急诊科接诊时间实行24小时不间断,确保患者随时就诊。
第十一条急诊科医护人员应按照《急诊科工作流程》进行接诊、诊断、治疗和转诊等工作。
第十二条急诊科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第十三条急诊科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预防交叉感染。
第十四条急诊科应建立健全病历管理制度,确保病历完整、准确、及时。
第十五条急诊科应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
第四章急诊科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制度第十六条急诊科医护人员应迅速识别和评估急危重症患者,采取有效救治措施。
第十七条急诊科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除颤、气管插管等急救技能。
第十八条急诊科应建立危重患者管理体系,对危重患者进行全方位、科学的、系统的管理。
第十九条急诊科应实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第五章急诊科患者管理制度第二十条急诊科应严格执行患者就诊制度,确保患者有序就诊。
第二十一条急诊科应建立健全患者信息登记制度,确保患者信息准确、完整。
急诊科室管理规章制度

急诊科室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急诊科室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急诊科室是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承担着处理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任务,必须加强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第三条急诊科室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急诊科室,所有医务人员必须遵守并执行。
第四条急诊科室工作原则是急诊先诊疗、迅速救治,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二章急诊科室管理第五条急诊科室应当设立院内急救中心,配备急诊医生、护士等急救人员。
并进行专业的急救培训和模拟演练。
第六条急诊科室应当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七条急诊科室应当保持清洁、整洁的工作环境,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和消毒工作。
严格遵守医疗院感防控规定。
第八条急诊科室应当建立健全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患者隐私权的保护。
严禁泄露患者隐私信息。
第九条急诊科室应当建立医疗责任制度,对医疗事故进行及时处理和报告,并做好医疗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十条急诊科室应当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患者满意度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医疗质量。
第十一条急诊科室应当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急诊科室工作流程第十二条急诊科室接诊的患者应当尽快分诊并进行初步诊断,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及时治疗。
第十三条急诊科室应当建立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并进行规范化操作,确保医疗工作的高效进行。
第十四条急诊科室应当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和沟通,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第十五条急诊科室应当做好医疗记录和病历的书写,并严格遵守医疗记录的保存规定。
第十六条急诊科室应当加强医疗费用的管理,确保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第十七条急诊科室应当对医疗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八条急诊科室应当定期组织急救培训和模拟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章急诊科室安全管理第十九条急诊科室应当加强患者安全教育,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急诊科各规章制度

急诊科各规章制度
一、急诊科的职责和任务
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的门面部门,主要负责接诊、抢救急救病人,处理急诊病情,稳定患者
症状,迅速做出处置方案,并及时转诊患者至相应专科就诊。
二、急诊科的管理制度
1. 值班制度:急诊科要确保24小时有医生和护士值班,保证随时接诊患者。
2. 分诊制度:分诊护士要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安排不同的治疗顺序。
3. 医师交接制度:医师交接要详细,确保患者的病情能够连续得到治疗。
4. 急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急诊医疗质量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5. 突发事件处理制度:对突发事件如传染病暴发等要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医疗安全。
6. 医嘱管理制度:医生对患者开具医嘱要详细准确,护士执行医嘱要及时,确保治疗效果。
三、急诊科的设备和药品管理
1. 急诊设备管理:对急诊科的各项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可用。
2. 药品管理制度:急诊科要确保常用急救药品存货充足,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和药品质量。
四、急诊科的环境管理
1. 清洁消毒制度:急诊科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消毒。
2. 空气质量管理:对急诊科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呼吸健康环境。
五、急诊科的人员管理
1. 医生护士管理:对医生和护士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2. 实习医生管理:对实习医生进行认真指导,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急诊医学知识和技能。
总之,急诊科的规章制度对于保证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医院领导和医务人
员要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共同努力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急诊科规章制度 齐全

急诊科规章制度齐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急诊科工作,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主要负责处理急危重症患者,属于医疗救治的前沿阵地。
第三条急诊科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抢救急症的能力。
第四条急诊科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保障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五条急诊科应当遵守医疗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协调医务人员的配合,确保急救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二章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第六条急诊科应当设立医师、护士、急诊护理人员、急诊检验人员、急诊影像人员等专业岗位。
第七条急诊科医师主要负责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处理,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第八条急诊科护士主要负责对患者进行护理和观察,配合医师进行治疗。
第九条急诊科急诊护理人员主要负责对急救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第十条急诊科急诊检验人员负责对患者进行常规检验和特殊检验,协助医师制订诊疗方案。
第十一条急诊科急诊影像人员主要负责对患者进行X光、CT、MRI等检查,提供影像学资料。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十二条急诊科接诊患者后,首先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并及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
第十三条急诊科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及时进行治疗。
第十四条急诊科护士应当对患者进行护理和观察,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第十五条急诊科急诊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第十六条急诊科急诊检验人员应当快速准确的完成患者的检验,提供及时的检验结果。
第十七条急诊科急诊影像人员应当及时为患者进行影像检查,提供质量优良的影像资料。
第四章服务规范第十八条急诊科工作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时刻准备接诊患者。
第十九条急诊科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工作纪律,确保医疗质量。
第二十条急诊科工作人员应当尊重患者的权利,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二十一条急诊科应当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机制,及时了解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医院急诊科各项制度(3篇)

医院急诊科各项制度急救站突收灾祸救治应急方案一、对一般突发病例的常规急救服务(一).院内急救我院设立有急诊科,执行全天候____小时急诊服务制度,分为:1、内、儿、传染科系统急诊:设在医院急诊科。
附设有急诊室、监护室、观察室等。
2、外科:急诊科设有外科急诊试冬附设有小手术室、抢救室、换药处置室等。
3、妇产科:设在妇产科病房内,必要时直送手术室。
4、五官科:急诊科不能解决时,且则约请五官科紧急会诊或直送手术室。
(二).院外急救1、急救通讯指挥系统①设有急诊科专线电话,号码:院内电话急诊科号码为:外线-内线②院办公室设____小时总值班制,医院总值班电话为:外线-内线-。
2、应急工作系统①急诊人员:由急诊科医生、企业管理轮番值班,做到随时派出医、护人员在____分钟以内出诊。
②救护车:急诊科值班救护车____台,其他院内车辆为备用车,随时听候调遣。
③急诊出诊处理和程序:接到急诊电话和通知时,急诊科应立即派出医、护人员和救护车(____分钟内出车);如病情适合转运回院时,由出诊医、护人员随车转运回院,并当场作相应根基处理,如:包扎、止血、固定等。
病情不相宜转院的患者应在现场进行抢救,并尽量经由过程电话向急诊科主任和院总值班指导陈诉。
如遇情况特别,在领会清晰实在情况,视具体需要由急诊科主任或院总值班向导配齐相干医、护人员、器械、药品及有关人员前往。
二、对突发的重大灾害性事件的应急处理(一).信息处理1、突发性的重大灾害性事件包括:严重的火灾、水患、爆炸事故、建筑物倾圮事故、特大车祸事故、群体斗殴伤亡事故、团体中毒事故、爆发性疾病等情况,一旦接到上述通知和急救电话,必须立即报告院长,院长不在时,应立即报告副院长。
2、院长(或副院长)视事件性子与水平,决意能否向区卫生局、人民当局直接申报。
(二).指挥机构与职责1、应付突发事件指挥部设在院办公室(或现场)。
2、总指挥:由院长担任。
总指挥职责:①负责紧迫带动全院人员到场急救动作;②负责号令当即出动各相干应急分队;③负责调集急诊救治指挥部成员制定急救方案;④负责指挥全院各科相互调和;⑤负责通过政府机关和新闻序言向社会乞助(包括药物及急救器材、运输工具、血源、上级指导人员等)。
医院急诊科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急诊科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性,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及工作人员。
第三条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承担着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任。
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医疗技术。
第二章急诊科设置与人员配置第四条急诊科应设在医院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靠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
第五条急诊科应设立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急诊抢救室、急诊观察室、清创室、输液室等;支持区包括药房、消毒供应室、办公室等。
第六条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科室应配备充足的医护人员,确保24小时值班。
第三章急诊科工作制度第七条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
第八条急诊科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急诊患者就诊制度、急诊抢救制度、急诊值班交接班制度、急诊病历管理制度、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制度等。
第九条急诊科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条急诊科应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提高抢救成功率。
第十一条急诊科应加强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第四章急诊患者就诊制度第十二条急诊患者应优先就诊,急诊科应设立专门的急诊通道。
第十三条急诊患者就诊时,医护人员应详细询问病史、查体,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治疗。
第十四条急诊患者需住院治疗时,应按照规定程序办理住院手续。
第五章急诊抢救制度第十五条急诊抢救患者应立即启动抢救程序,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第十六条急诊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确保抢救措施落实到位。
第十七条急诊抢救患者后,应及时进行病情评估,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第六章急诊值班交接班制度第十八条急诊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医护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
第十九条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应按时进行交接班,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
急诊诊室管理规章制度内容

急诊诊室管理规章制度内容一、急诊诊室管理机构1. 急诊诊室设立急诊科,急诊科下设一个科长,由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负责诊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安排。
2. 急诊科设立护理长,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士担任,负责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管理。
3. 急诊诊室设立值班制度,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急诊诊室随时待命。
4. 急诊诊室设立清洁防疫岗,定期对诊室及器械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二、急诊诊室医护人员管理1. 医生应具备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证书,每周定期进行学术讨论和病例讨论,提高医疗水平。
2. 护士应具备专业护理技能和执业资格证书,每年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质量。
3. 医生和护士在工作时应佩戴工作证,并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工作,杜绝差错和疏漏。
4. 医生和护士在工作中要互相配合,共同应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确保医疗工作质量和效率。
5. 医护人员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不得泄露患者信息,保护患者权益。
6. 医护人员要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积极服务患者,解决患者问题,维护医患关系和谐。
三、急诊诊室工作流程1. 患者到达急诊诊室后,由护士先进行初步评估和登记,根据症状和病情分级,安排医生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2. 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指导护士执行护理措施。
3. 护士负责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保证患者在急诊诊室得到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4.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进展,决定是否需要转入重症监护室或住院治疗,安排医护人员协助转院工作。
5. 急诊诊室医护人员要及时记录患者病历和治疗过程,确保资料完整、可追溯,为医疗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四、急诊诊室器材设备管理1. 急诊诊室设备设施要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2. 急诊诊室药品要按照药品管理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和定期清点,保证用药准确无误。
3. 急诊诊室器械要严格消毒和灭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染疾病。
急诊各项规章制度

急诊各项规章制度【篇一: 急诊科管理规章制度】急诊科管理规章制度目录一、急诊科室管理制度二、急诊科室工作制度三、急诊首诊负责制四、急诊留观病例书写制度五、急诊观察室工作制度六、急诊三级医师负责制七、急诊会诊制度八、急诊抢救制度九、急诊危重病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十、急诊交接班制度十一、急诊死亡报告制度十二、急诊绿色通道制度十三、急诊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十四、急诊收住院制度十五、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十六、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十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人员紧急召集制度十八、医患沟通制度十九、法定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的群发症状的疫情上报制度一急诊科室办理制度第一条急诊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第二条急诊科应当根据急诊医疗工作制度与诊疗规范的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急救诊疗工作。
急诊实行首诊负责制, 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急诊患者, 对危重急诊患者按照“先及时救治, 后补交费用”的原则救治, 确保急诊救治及时有效。
第三条急诊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分诊程序及分诊原则, 按病人的疾病危险程度进行分诊, 对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应当立即实施抢救。
第四条急诊科要设立针对不同病情急诊病人的停留区域, 保证急救室危重病人生命体征不乱后能及时转出, 使其保持充足空间便于应对突来的其他危重病人急救。
第五条急诊科内常备的抢救药品应当定期检查和更换, 保证药品在使用有效期内。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 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
第六条急诊科应当对急救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保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 并公道摆放, 有序办理。
第七条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当按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确保每一位急诊患者都有急诊病历, 要记录诊疗的全过程和患者去向。
第八条急诊科应当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手卫生规范, 并对特殊感染病人进行隔离。
急诊室各种工作制度(6篇)

急诊室各种工作制度1、各临床科室应选派有一定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护士担任急诊室工作,轮换不应过勤。
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
进修医师由科主任批准方可参加值班。
2、对急诊病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
疑难、危重病员应立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紧急出诊。
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在急诊室就地____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
对需立即行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
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
3、急诊室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
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4、急诊室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要建立各种危重病员抢救技术操作程序。
5、急诊室应设立若干观察病床,病员由有关科室急诊医师和护士负责诊治护理。
要写好病历,开好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采取诊治措施。
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
6、遇重大抢救,需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
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7、急诊病人不受划区分级的限制,对需要转院的急诊病人须事先与转去的医院联系,取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附:急诊范围凡病员由于肛肠疾病或急腹症发作,身体处于危险状态或非常痛苦的状态时,医院均须进行急诊抢救。
急诊疾病包括肛肠疾病急性发作如:急性便血、急性腹泻、急性直肠脱出、急性脱出嵌顿、肛周脓肿合并高热;急腹症如:肠梗阻,急性阑尾炎;其他经医师认为符合我院急救条件者。
急诊室各种工作制度(2)急诊室是医院中负责处理急诊患者的部门。
急诊室的工作制度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人员配备、排班、工作流程、医疗质量控制等。
以下是急诊室各种工作制度的详细介绍。
一、人员配备制度急诊室的人员配备主要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
医生是急诊室的核心人员,负责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诊断和治疗。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5篇)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一、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实行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与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两级管理,医务部、护理部、医院感染科等职能部门对急诊科有实时监管职责。
二、急诊质量管理(一)建立健全急诊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制度。
(二)强化质量意识,定期开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分析、评价,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三)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第一责任人。
(四)按照急诊质量与安全管理要求,每月召开一次急诊质量与安全会议,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整改;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急诊质量检查、评价,并通报全科。
对急诊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制定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持续改进。
(五)提高急诊病历及记录单的书写质量,保证急诊记录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整洁性和一致性。
(六)对住院医师按照医院要求,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对进修医师、轮转医师和新上岗医师,必须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重点是医德医风、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流程等。
三、医疗安全管理(一)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医疗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二)按照急诊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安排患者的急诊就诊工作。
(三)充分做好抢救前准备,严格检查各种急诊器械设备,确保抢救设备完好和抢救药品齐全。
(四)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检查实施情况,防止差错事故。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急诊期间所用药物及输液要做到“三查七对”,对药品名称、剂量、配制日期、用法、给药途经等须经两人查对,特别要注意易混淆的药物。
用过的安瓿等物品应保留到患者出手术室后丢弃,以备复查。
(六)新技术的开展和新方法的使用,应按照医院新技术准入及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经医院批准后实施。
(七)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坚持岗位交班、病情不稳定时一律不准交班。
交班内容应包括患者情况、急诊经过,特殊用药、输液等。
急诊科管理制度

急诊科管理制度1. 引言急诊科是医院中最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类急诊病人。
为了保证急诊科工作的高效和有序进行,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的急诊科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档旨在介绍急诊科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急诊科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急诊科管理机构和职责2.1 急诊科管理机构急诊科管理机构包括急诊科主任、副主任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
2.2 急诊科管理职责急诊科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 组织制定和完善急诊科管理制度; - 监督和指导急诊科工作; - 确保急诊科医务人员的岗位责任落实;- 协调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的合作与沟通。
3. 急诊科医务人员管理3.1 医务人员编制急诊科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临床医生、护士和行政人员。
3.2 医务人员招聘医务人员招聘应根据岗位要求和能力进行筛选,确保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
3.3 培训和考核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应的培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定期进行绩效考核,以评估医务人员的工作表现。
3.4 岗位责任急诊科医务人员应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确保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4. 急诊科工作流程急诊科工作流程主要包括病人接诊、病情评估、治疗和转诊等环节。
4.1 病人接诊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及时接诊到达急诊科的病人,了解病情和病史。
4.2 病情评估急诊科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病情评估,确定病情的轻重缓急程度。
4.3 治疗急诊科医务人员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及时进行治疗。
4.4 转诊对于需要进一步治疗的病人,急诊科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转诊。
5. 急诊科应急准备5.1 应急演练急诊科应进行定期的应急演练,以提高医务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5.2 应急设备急诊科应储备一定量的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6. 急诊科质量管理6.1 质量评估急诊科应建立质量评估制度,对医疗服务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急诊服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急诊医疗服务管理,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急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急诊科所有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急诊服务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2. 规范急诊流程,确保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3.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急诊医疗服务水平;4. 完善管理制度,确保急诊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急诊服务流程第四条急诊科应设立专门急诊接待区,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诊服务。
第五条患者进入急诊科后,由导诊护士进行初步评估,根据病情轻重进行分类处理。
第六条对病情危重患者,应立即启动紧急救治流程,优先安排救治。
第七条对病情较轻患者,应尽快安排就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第八条急诊科应设置绿色通道,对病情危重、紧急患者实行优先救治。
第九条急诊科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第十条急诊科应建立健全患者信息登记制度,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就诊时间、治疗方案等信息。
第十一条急诊科应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救治。
第三章急诊医务人员管理第十二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医学专业学历,持有医师执业证书;2. 具有较强的临床诊疗能力,熟悉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关爱患者,尊重患者隐私;4. 参加急诊科相关培训,取得合格证书。
第十三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急诊医疗服务水平。
第十四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五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共同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
第四章急诊服务质量监控第十六条急诊科应建立健全急诊服务质量监控体系,对急诊服务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第十七条急诊科应定期对急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急诊服务的评价。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急诊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为急诊科的工作提供指导和规范,确保急诊科的工作质量和安全,维护患者的权益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医院管理制度及急诊科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急诊科,涉及急诊科的所有工作内容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工作原则急诊科的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患者安全为中心,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坚持科学、规范、严谨的工作方针,确保医疗质量;3.重视团队协作和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4.注重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第四条急诊科接诊流程1.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由值班护士进行初步问诊和体格检查;2.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急诊科目前的状况,进行初步判断和分类;3.按照急诊病人的优先级进行安排就诊顺序;4.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并记录相关信息;5.完成诊断和治疗后,给予相应的医嘱和建议,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后续的治疗和康复;6.对于危急病人,急诊科应及时协调其他科室的资源,确保患者的及时救治。
第五条检查和治疗操作规范1.医务人员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操作程序进行医疗检查和治疗;2.医疗器械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3.对于患者的个人隐私和医疗信息应予以保密,并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处理;4.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5.对于发生的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应及时进行报告,进行事故分析和处理,以避免再次发生。
第三章质量和安全管理要求第六条质量管理1.急诊科应制定和实施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2.定期进行内部质量评估和外部专家评审,并及时整改不足;3.建立并完善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处理医疗纠纷;4.建立质量安全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义务;5.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水平;第七条安全管理1.急诊科应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2.建立并完善患者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急诊科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3.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检查和排查,确保急诊科的安全;4.建立并完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急诊急救团队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提高急诊急救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急诊急救团队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医师、护士、技师等组成。
2. 急诊科主任负责整个急诊急救团队的领导和管理。
3. 护士长负责急诊急救团队日常工作的协调和监督。
4. 医师、护士、技师等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共同完成急诊急救工作。
三、工作职责1. 急诊科主任:(1)负责急诊急救团队的领导、组织和管理;(2)制定和实施急诊急救工作计划;(3)协调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4)监督和指导急诊急救团队的工作。
2. 护士长:(1)负责急诊急救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2)组织培训、考核和评估急诊急救团队成员;(3)监督急诊急救团队的各项工作流程;(4)处理急诊急救工作中的突发事件。
3. 医师:(1)负责急诊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2)参与急诊急救团队培训和演练;(3)与其他团队成员密切协作,共同完成急诊急救工作。
4. 护士:(1)负责急诊患者的护理和监护;(2)协助医师完成急诊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3)做好急诊急救患者的交接工作;(4)参与急诊急救团队培训和演练。
5. 技师:(1)负责急诊急救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消毒;(2)协助医师完成急诊患者的检查、检验等工作;(3)做好急诊急救设备的记录和报告。
四、工作流程1. 接诊:接到急诊患者后,迅速进行评估、分类,并给予相应处置。
2. 诊断:医师对患者进行详细询问、查体和必要的检查,明确诊断。
3. 治疗:根据诊断结果,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4. 抢救:对危重患者进行紧急抢救,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5. 交接:做好患者病情的交接工作,确保患者安全转运。
6. 后续处理: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随访,做好病历记录。
五、培训与考核1. 定期组织急诊急救团队成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 定期对急诊急救团队成员进行考核,确保团队整体素质。
3. 对表现优秀的团队成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奖惩1. 对在急诊急救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院急诊科管理制度

六院急诊科管理制度一、急诊科概况六院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门诊部门之一,承担着急诊医疗救治工作。
急诊科的管理制度要求严格,以确保急诊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
二、急诊科管理组织结构1. 急诊科主任急诊科主任负责统筹急诊科的各项工作,包括人员管理、资源调配、医疗质量控制等。
2. 急诊科副主任急诊科副主任协助主任完成相关工作,有权代行主任职责。
3. 急诊科医生急诊科医生是急诊科的主要从业人员,负责处理急诊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
4. 护士急诊科护士负责协助医生进行护理工作,保障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5. 收费员急诊科收费员负责患者的收费工作。
6. 后勤人员急诊科后勤人员负责急诊科的后勤服务工作,包括清洁卫生、设备维护等。
三、急诊科管理制度1. 急诊科医疗服务流程急诊科医疗服务流程包括急诊挂号、医生问诊、检查治疗、收费结算等环节。
急诊科医疗服务流程必须严格遵循规范操作,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接受医疗救治。
2. 急诊科值班制度急诊科医生和护士需要实行轮班制度,确保急诊科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医疗服务。
3. 急诊科医疗设备管理急诊科医疗设备必须定期检修、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 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必须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医疗质量。
5. 急诊科患者信息管理急诊科患者信息必须严格保密,确保患者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6. 急诊科医疗纠纷处理急诊科医疗纠纷发生时,必须按照医院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7. 急诊科医疗安全管理急诊科医疗安全是医院的首要任务,必须定期进行医疗安全检查,排除隐患,确保患者的安全。
8. 急诊科队伍培训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必须接受相关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9. 急诊科医疗垃圾处理急诊科医疗垃圾必须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做到无害化处理。
四、急诊科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 急诊科主任负责对急诊科管理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确保每一项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急诊科紧急待命制度范本

急诊科紧急待命制度范本一、总则为确保急诊科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急诊救治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和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急诊科职责1. 急诊科负责处理各类急性病、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紧急救治工作。
2. 急诊科应当具备完善的急诊设备、药品和急救器材,保证随时可以使用。
3. 急诊科应当建立紧急待命制度,确保医护人员随时待命,快速响应紧急情况。
4. 急诊科应当建立急诊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持续改进急诊医疗质量。
三、医护人员职责1. 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当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随时准备应对紧急情况。
2. 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当具备扎实的医疗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确保救治效果。
3. 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当积极参与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 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急诊科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四、紧急待命制度1. 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当24小时保持电话畅通,随时接受调度。
2. 急诊科应当设立紧急救治小组,负责协调、指挥急诊救治工作。
3. 急诊科医护人员接到紧急救治通知后,应当迅速到达现场,展开救治。
4. 急诊科应当建立紧急救治预案,明确救治流程和责任分工。
5. 急诊科应当定期开展紧急救治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1. 急诊科应当设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急诊医疗质量的监控和评估。
2. 急诊科应当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分析会,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3. 急诊科应当加强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4. 急诊科应当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和协作,提高救治效果。
六、考核与奖惩1. 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工作绩效应当纳入年度考核,根据工作质量、救治效果等进行评价。
2. 对在急诊救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医护人员,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急诊科规章制度的医护人员,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急诊与危重病房管理制度

急诊与危重病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适用范围1.急诊与危重病房是医院的紧要部门,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订立本管理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的急诊科和危重病房。
第二条定义1.急诊科:医院特地负责接诊、初步诊断和治疗急诊患者的科室。
2.危重病房:医院为危重病患者供应高级抢救、监护和治疗的特殊科室。
第二章急诊科管理制度第三条急诊科职责1.急诊科负责接收来院急诊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并及时转诊危重病患者到危重病房。
2.急诊科负责做好急诊中常见伤病的救治工作,及时处理抢救失败或危重患者。
第四条急诊科设备和药品管理1.急诊科负责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急诊科负责对常用药品的管理,包含采购、存储、分发和使用等方面。
第五条急诊科疫情防控1.急诊科负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包含做好患者排查、病例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2.急诊科要定期开展疫情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疫情的本领。
第六条急诊科医护人员管理1.急诊科负责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本领。
2.急诊科要保证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第三章危重病房管理制度第七条危重病房职责1.危重病房负责接收危重病患者,并供应高级抢救和监护服务。
2.危重病房负责协调其他科室进行联合治疗,并及时转诊到其他科室或异地医院。
第八条危重病房设备和药品管理1.危重病房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危重病房负责对抢救药品和治疗器械进行管理,包含采购、存储、分发和使用等方面。
第九条危重病房医护人员管理1.危重病房负责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坚固结实的专业知识和抢救技能。
2.危重病房要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评价和岗位轮岗,提高他们的工作本领。
第十条危重病房疫情防控1.危重病房负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包含做好患者排查、病例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2.危重病房要定期开展疫情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疫情的本领。
急诊科各种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急诊科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行,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急诊科工作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以生命安全为首要原则。
2. 快速、准确、高效地处理急诊患者。
3.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4.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三、人员管理1. 急诊科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
2. 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定期对在职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水平。
4.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表现优秀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工作流程管理1. 接诊流程a. 接诊时,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确定病情轻重缓急。
b. 确定病情后,及时安排救治,对危重患者优先救治。
c. 对患者进行问诊、查体,采集病史,制定治疗方案。
d. 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做好心理疏导。
2. 治疗流程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b.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药物、器械等医疗资源。
c. 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d.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治疗效果。
3. 出院流程a. 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告知注意事项。
b. 做好出院患者档案管理,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c. 对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五、设备管理1. 定期对急诊科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报修,确保救治工作不受影响。
3. 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规范设备使用流程。
六、药品管理1. 药品采购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确保药品质量。
2. 药品储存条件符合要求,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
3. 药品使用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4. 定期对药品进行盘点,确保药品数量准确。
七、消毒隔离管理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2. 定期对科室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3. 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八、医德医风建设1.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管理制度1、急诊科属一级临床科室,隶属于院部直接领导,业务工作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与指挥。
2、急诊科的业务工作无条件的接受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等职能科室督导.检查.评判、协调,以及差错事故的认定和各种纠纷的裁决。
3、急诊科医师按院部规定采取固定与轮换相结合的方式,轮换医师一般采取年〜1年轮换制;急诊科护士采取固定制,人员的增补由分管院长和护理部决定。
4、急诊科实行全天候24小时应诊,全体医护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的性质、任务且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确保能够胜任急危重症的抢救和日常诊疗工作。
5、急诊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主持日常业务工作、科室管理和重大抢救的组织、指挥与协调等事宜;护士长协助科主任搞好科室管理,并具体负责日常护理工作。
6、全体医护人员必须以”精湛、热忱、团结、奉献”的招医精神为工作准则,作到身体力行。
7、全体医护人员要时刻牢记”挽救生命.减轻病痛、明确诊断、确保安全”的基本工作任务,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一切工作都要突出方便、快捷、高效、优质;8、全体医护人员必须严守工作岗位;严格遵守院、科两级制定的各项规童制度和业务规范;严禁无故脱岗、空岗与宦岗,特殊事情要严格请、消假,因故暂离要作到向有关人员说明具体去向与大致时间。
9、遇有重大灾害性事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要迅速向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报告,实行全院一盘棋的大急诊救治体系,迅速启动相关预案。
10、凡涉及法律、刑事、纠纷的事件,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必须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11、要恪守文明礼仪规范,作到语言文明、举止大方;工作时间衣帽整洁、挂牌上岗;注意各工作与生活环境卫生。
急诊首诊负责制度为进一步提高急诊工作质量,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贯彻便捷、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理念,急诊科必须始终不渝的贯彻首诊负责制:1、无论病员自己挂号来诊,还杲经院前急救科接送来诊,凡是经急诊分诊后其第一个接诊病员的医师即为首诊负责医师。
2、首诊医师应以对病员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按急诊接诊制度执行,一旦接到指令危重病人必须立即靠到床边、一般病人不超过15一30分钟开始处理。
3、首诊医师接诊后必须详细的询冋病史,进行全廁而规范的体检,急危重症患者必须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再检查的顺序和原则执行。
4、各项体检和必要的紧急处理完毕以后,方才安排逬行木目关的辅助检查和完成必备的病历文书,并等待结果完善诊断。
5、在诊疗过程中如发现疑难、危重、复杂、科室间的”临界病人”,在首先完成病历记录和辅助检查以后再请本专业上级医师复查,必要时邀请科内其它专业会诊,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初始分诊意向或推诿病人。
6、凡遇有多发伤、跨科性疾病或确系她科疾病病人时,首诊医师也必须首先完成病历记录和相关的辅助检查后,方可邀请相关专业医师会诊或转科。
7、凡是病情和各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在未落实责任科室或虽然落实但相关医师还未到达或接手的情况下,首诊医师仍必须承担主要诊治责任,并做到负责到底。
8、会诊时首诊医师必须认真听取会诊医师意见,敦促写好会诊记录和拟诊意见,如合诊医师仅为□头意见或拒写时,为确保医疗安全首诊医师必须详细书写会诊意见,拒写时要有具体时间和拒签的相关记载。
9、危重或诊断不明且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确需紧急检查时首诊医师应负责安排护送.联系相关通道科室或亲临护送,并尽最大可能在自己的有效监控之下进行。
10、首诊医师在遇”三无病入”或其它特殊情况的病人时,均应据病思治,不得以医疗费用为借□而拒治和拖延治疗,由此而造成的医疗差错和事故由当事人承担责任;11、凡首诊医师留院观察的病人,只要其在班,要尽最大可能由该位医师负责,并严格按急诊观察制度执行,定时巡视病人,相关病情解释由首诊医师负责;12、如患者需收住院,首诊医师要根据病情,负责医患沟通、联系病房、安排护送等事宜。
如需转院提请相关专业科室予以会诊安排;13、在以上诊疗全过程中,凡因擅离职守、敷衍马虎.相互推诿、不负责任而造成医疗差错和事故者按相关制度和纪律严肃处理。
急诊三级医师负责制度急诊科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医师负责制度,急诊内.外科专业都必须有至少一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参与科室的各项业务与管理等事宜: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1、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并协助科主任及护士长搞好科室的行政管理等工作。
2、负责指导本科室的值班医师(包括主治和住院医师)作好各项日常医疗工作,有计划的开展三基训练。
3、定期查房,主持和指导本专业的重大急、危.重症的抢救和特殊疑难及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工作,并定期作出业务总结。
4、担任本科室和上级下达的教学工作,负责进修、实习人员的理论培训和技术指导。
5、尽力参加急诊门诊工作,以提高日常工作水平。
6、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负责下级医师所完成的各项医疗文件的检查、指导、纠正与签发,并定期作出质量报告。
8、指导全科医务人员结合本专业的临床实践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急诊科主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专业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工作。
2、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3、详细掌握负责范围内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一旦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等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理,并第一时间向科主任报告。
4、参加值班、日常急诊门诊、合诊和出诊工作。
5、检查、修改下级医师的病历文书,决定病人是否出院,审签、完善出院和收住院病人的一切病历资料。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定期回顾检查本辖区的各项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杜绝安全隐患,协助护士长搞好责任区的日常管理。
7、主动和带动下级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 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并作好资料积累,予以及时总结。
8、根据上级的工作安排,担任一定量的教学任务,指导进修、实习医师的三基知识的水平和日常业务技术的提高。
急诊值班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负责本班次的急诊接诊病员的日常诊疗工作。
2、无条件的执行首诊负责制对所接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负责开写医嘱并检查执行情况,同时负责我院在急诊辖区内门诊治疗病员的临时应急措施的补救和监督工作。
3、按病历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及时完成和书写病历,普通急诊病历即刻完成,留院观察病历必须当班完成;负责本专业留观病人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和完善出院和收住院病人的全部病历资料;检查和修改实习医师所开具的检查单;4.向当班上级医师及时报告经治病人的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的病情变化,提出相关的转归去向;5、住院医师对所管辖的病员应全面负责,每一班次在下班以前, 均要作好交班工作。
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须床边交班并填写交班本。
6、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的留观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视—次;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巡视)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变化和所做的诊疗措施;她科合诊时,应陪同诊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硏工作,并及时予以总结。
急诊会诊制度在急诊日常业务工作和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急诊科本身和专业诊疗有困难的现象。
因此,为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杜绝事故隐患、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1、因病情涉及其它专科范围时,急诊值班医师必须及时邀请相关专科会诊,以免贻误诊断、丧失抢救良机。
遇有疑难危重病人,应紧随会诊医师前住并向其面陈病情。
2、急诊值班医师在申请会诊以前,必须将病历书写完整,尽其所能作好必要的辅助检查,并在急诊病历中写明会诊的目的。
3、应邀会诊的专科医师一旦接到会诊通知,必须认真对待、BD 刻前往(白天不得超过10分钟,午、夜间不得超过20分钟),任何被邀科室不得无故拖延、推诿和拒绝。
4、合诊以后,应邀会诊医师必须将其检查结果、诊断意见和重要的专科救治措施在病历文书中注明。
危重病人、诊断疑难者、我院无条件诊治或治疗有困难的特殊病人既要向原接诊医师交代清楚, 又要向患者及家属面陈,以使患方得以知情、配合诊治。
5、特殊情况下的□头合诊,原接诊医师必须在病历中予以详记, 并注明会诊时间以备查。
任何专科会诊医师不得马虎,出现拒写现象, —旦如此,原接诊医师有权在病历文书中注明。
因此出现医疗纠纷等, 被邀科室均要承担相关的责任。
6、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应在病人到达或发生、发现以后即刻展开,不得因等待会诊而耽搁时间、贻误最佳救治时机和延缓诊断,只要在未明确诊治责任转换以前,首诊医师要始终如一的给予应急性救治。
7、诊断不明或病情危重且其伤病又跨专业者,必须多学科联合合诊;需要住院但又有争议者,首诊医师必须及时向急诊科主任汇报, 由急诊科会同门诊部、医务科按病情的严重性来进行裁决。
8、急诊医师必须时刻牢记合诊的重要性,会诊的过程既杲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又是一个保障医疗安全的过程。
任何级别的急诊医师均要克服爱面子和盲目自大的思想;一旦需要会诊就要做到积极、虚心、热情、礼貌。
9、年资低的(3年以内)住院医师原则上不负责.也不单独合诊,实习、进修医师不负责会诊工作。
急诊科抢救工作制度1、重症抢救是与时间争夺生命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抢救的成果如何直接体现急诊科的总体素质及业务水平。
因此,平素必须具备各种抢救预案,一旦急危重症来临立即启动组织实施。
2、抢救工作一旦展开,必须具备严密而健全的组织分工,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负责组织实施和指挥。
参加抢救的全体人员必须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具备高度的责任感, 全力以赴、紧密配合。
3、抢救范围:凡病情危重,需立即逬入抢救室组织人力,全力进行抢救的病例,如:各种严重的外伤危及生命者、各种原因的失血、有休克倾向者、各种原因引发的呼吸困难者、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有休克及心衰倾向者、各种急性中毒、中暑、溺水、电击伤等。
4、抢救器材及药品平时必须齐全完备、定人保管、定位存放. 定量储存、用后即时补充。
值班人员须熟练掌握各种仪器.器械的性能及正确使用,作到常备不懈,各种抢救物品无特殊科夕卜抢救用途不外借,以确保应急使用。
5、一般抢救由急诊科值班医师、主班护士进行实施;如遇重大抢救应有急诊科主任、护士长或在岗的本科最高年资的医护人员逬行,必要时请有关科室协同进行。
6、需有两科以上的重症抢救应根据病情缓急以某一科室为主进行,其它科室配合共同完成。
7、遇有重大灾难性事故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成批病员抢救时急诊科在积极准备的同时,立即报告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启动相关应急预案,作到全院参与、全员协同、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