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认知心理学》期末离线作业

合集下载

心理学离线作业答案

心理学离线作业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感觉后像感觉后象,就是你通过感官感受之后,残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反射,就是身体接受刺激之后大脑回馈,再自然由肢体反映出来的过程。

深度直觉的意思,就是在直觉的基础上,又非常坚信这个事情,类似于信仰之类的。

2. 意识意识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意识概念认定,意识是赋予现实的心理现象的总体,是个人直接经验的主观现象,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狭义意识概念则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

3. 相关相关,即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如果变量之间具有相随变动的关系,则称变量之间相关。

指事物或信号之间的共享关系或因果关系。

4. 思维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阶段,人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大脑两半球的区别与联系?答: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是分工合作的关系,二者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大脑的整体功能。

通常认为左脑主要功能是语言,书写、分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抽象思维等;右脑的主要功能有空间方位辨别、几何图形识别、形象思维、音乐、美术、舞蹈、情感、创造性及综合活动等。

有人将左脑称为理性脑,将右脑称为感性脑。

两侧大脑半球虽有明显的机能差异,但这种分工不是绝对不变的,当一侧脑受伤后,对侧脑半球常有较强的代偿作用。

从“优势半球”学说到“双势理论”是人们对脑认识的深化。

使大脑处于最佳发育状态,充分利用大脑半球的功能特性,尽量发挥整个大脑的作用,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

让孩子多看、多听、多触摸、多观察周围事物,多接受外界环境各种适宜的刺激,显然可以促进孩子的脑力活动,诱导思考力和想像力,拓宽思维境界,增强思维敏捷性,提高灵活应变的能力,使脑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2.表象及其特征?答:表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

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秋季《认知心理学》期末离线作业

秋季《认知心理学》期末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认知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分析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1、口述记录法这种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内省法是相同的。

答案: 错。

口述记录法与与内省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内省报告是在完成作业后回顾,因此往往不完整不准确,而出声思考可描述被试正在注意什么,正在思考什么,这样就避免了由于记忆提取所出现的错误。

(2)传统内省需要被试解释情境或思维过程,而且是依据自己提出的假设进行的,而出声思考不需要解释,只是有关当前正在注意的信息或短时记忆的内容,因而是可靠的。

2、对注意选择的解释中,过滤器模型认为人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是无限的。

答案:错。

过滤器模型的理论内容: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有限,为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整,选择-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

通过过滤器的信息被进一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储存,其余信息暂存于某种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

3、解释知觉过程的刺激物说认为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

答案:正确。

刺激物说只承认有自下而上的加工,而假设考验说认为除了自下而上的加工还有自.上两者相互渗透。

4、深层表征是指出现在视觉短时记忆中类似图画的表征。

答案:错。

表层表征是指出现在视觉短时记忆中类似图画的表征,它保留了客体的位置、方位、大小等空间特征,但容量有限且极易衰退。

深层表征是指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用于生成表层表征。

5、语言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

答案:错误。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而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是个体借助语言材料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影响别人的过程。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论述认知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答: (一)反应时法从刺激出现到人能作出相应反应总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心理学称之为“反应时”。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加工这些刺激的认知过程的复杂程度的不同,反应时也会有很大不同。

东师2018年离线作业青少年心理学作业(汇编)

东师2018年离线作业青少年心理学作业(汇编)

东师2018年离线作业青少年心理学作业(汇编)第一篇:东师2018年离线作业青少年心理学作业期末作业考核《青少年心理学》满分 100 分一、名词解释(每题 4 4 分,共 0 20 分)1.第二性征:进入青少年期,下丘脑的性中枢活动起来,分泌出促性腺激素释放素,促进脑垂体前部的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于是性腺功能就活跃起来,分泌大量的性激素,促使性机能逐渐成熟,从而引起个体生理上的一系列明显的变化,性发育的外部表现,如男女在身材、体态、声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征,称为第二性征。

2.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负性情绪,是当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而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的期待情绪。

3.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意识。

它是人的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

4.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大众视为代表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或符合大众愿望与理想的男性或女性的典型行为与态度。

5.他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

二、判断改错(每题 6 6 分,共 0 30 分)1.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青少年应该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

答:对。

2.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指的是矛盾动荡性。

答:错,改为:矛盾的闭锁性。

3.俗语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青少年的气质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答:错,将“就不会发生改变”改为“不是绝对不变的,受环境、个人主观因素、年龄等因素和性格等条件影响”。

4.性教育就是性知识教育。

答:错,将“就是知识教育”改为“不仅是知识教育,而且是人格教育”。

5.青少年阶段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同一性。

答:错,将“性别角色同一性”改为“对性别角色的认同”。

三、简答题(每题 6 6 分,共 0 30 分)1.简述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东师秋离线作业心理学

东师秋离线作业心理学

东师秋离线作业心理学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智力:智力(Intelligence)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

当考虑到动物智力时,?“智力”的定义也可以概括为: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

2. 暗适应: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的轮廓的视觉感受性时代。

即视觉感受器在暗环境?下对弱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叫做暗反应。

3. 图式: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另外,图式(schema)?也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也指生物形态学的图式?4. 情景记忆:情景记忆指对个人亲身经历过,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答:学习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就是观察,优缺点在于是否适合你,每种方法适合不同的人,没有什么绝对的优缺点,。

想学好,就要掌握基本的佛洛伊德知识,。

然后再去学荣格的,根据学的东西去观察周围的人,为什么他会这样做,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不这样做,他以前做什么的,他是怎么想的。

他为什么会这样想。

答案补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可以观察和测量。

2、?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

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3、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相关关系,又可能是因果关系。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是可信的。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部分答案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部分答案

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自下而上加工B.局部加工C.整体加工D.自上而下加工答案:D2()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A.衰减模型B.过滤器模型C.反应选择模型D.知觉选择模型答案:B3“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的方法。

A.注意B.命题检验C.短时记忆D.概念形成答案:C4“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A.Broca失语病人产生的B.Wernicke失语病人产生的C.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D.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答案: A5“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B.结论C.心理模型D.问题表征答案:A6 Gholson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A.假设检验B.刺激偏好C.维量检验D.位置交替答案:C7 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 )方法。

A.注意B.命题检验C.短时记忆D.概念形成答案:D8 Neisser于( )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879B.1956C.1967D.1970 答案:C9 Posner和Raichle(1994)发现,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A.枕皮层B.额皮层C.顶皮层D.颞皮层答案:D10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

A.60B.90C.180D.360 答案:D11 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A.部分报告法B.全部报告法C.双向分离法D.锐敏度实验法答案:A12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 A.减法反应时实验 B.开窗实验 C.加法反应时实验 D.扫描实验答案:A13 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C.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D.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答案:B14 布鲁纳(Bruner)等人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形成概念时,多数人采用总体假设,应用()策略居多。

认知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认知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认知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认知和认知心理学?认知:认知是对知识的获得和应用的过程,也可以叫做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广义:一切对认知或认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狭义:指信息加工观点为特征的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

2、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内外原因是什么?内部原因:行为主义的失败。

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外部原因:(1)“三论”的影响(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2)计算机科学的影响(3)社会的需要,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4)社会的实践教育和对智力的开发需要3、认知心理学有什么影响?(一)认知心理学否定了行为主义,重新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二)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做信息加工过程,为研究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或内部心理机制确立了一个新的具体研究方向,这个新的研究方向迅速渗透到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中,是心理学研究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包含如下:(1)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2)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4)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认知心理学在其具体研究中,采用实验、观察(包括自我观察)和计算机化模拟等方法。

以反应时和作业成绩为指标的实验特别受重视,利用被试的出声思考也得到了发展。

(1)减法反应时实验减数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加工)阶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

(2)相加因素法实验(3)“开窗”实验(4)出声思考(5)计算机模拟第二章知觉1、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觉的基本看法是什么?第一:知觉是寻求对信息的最佳解释过程。

第二:知觉过程具有积极主动性和选择性。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答案:D2()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

A.衰减模型B.过滤器模型C.反应选择模型D.知觉选择模型答案:B3“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的方法。

A.注意B.命题检验C.短时记忆D.概念形成答案:C4“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A.Broca失语病人产生的B.Wernicke失语病人产生的C.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D.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答案:A5“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A.前提B.结论C.心理模型D.问题表征答案:A6 Gholson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A.假设检验B.刺激偏好C.维量检验D.位置交替答案:C7 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 )方法。

A.注意B.命题检验C.短时记忆D.概念形成答案:D8 Neisser于( )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879B.1956C.1967D.1970 答案:C9 Posner和Raichle(1994)发现,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A.枕皮层B.额皮层C.顶皮层D.颞皮层答案:D10 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

A.60B.90C.180D.360答案:D11 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A.部分报告法B.全部报告法C.双向分离法D.锐敏度实验法答案:A12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 A.减法反应时实验 B.开窗实验 C.加法反应时实验 D.扫描实验答案:A13 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C.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D.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答案:B14 布鲁纳(Bruner)等人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形成概念时,多数人采用总体假设,应用()策略居多。

2018年自考《认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认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认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

这种启发式策略叫做A.逆向工作B.简化计划C.手段-目的分析D.算法答案:C2 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A.头脑中储存的关于猫能捉老鼠的知识B.记得后天晚上开会C.关于如何使用传真机的知识D.记得两天前在商场看见过一位老同学答案:C3 属于前瞻性记忆的是A.头脑中存储的关于猫能捉老鼠的知识B.记得后天晚上开会C.关于如何使用传真机的知识D.记得两天前在商场看见过一位老同学答案:B4 双重记忆模型中的双重记忆是指A.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B.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C.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答案:C5 双作业任务可以用来研究A.工作记忆B.命题检验C.短时记忆D.概念形成答案:A6 虽然处于非注意状态但与当前的预期相一致的信息,容易突破Broadbent最初假设的过滤器,这支持了A.过滤器理论B.衰减作用理论C.晚期选择理论D.特征整合理答案:7 所谓( )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作用。

A.气氛效应B.启动效应C.典型性效应D.首因效应答案:B8 特征比较模型的证据主要来自A.事件相关电位(ERP)测量技术B.跨通道启动技术C.双耳分听技术D.句子核证技术答案:D9 通常,有效提示会促进加工,然而,外周提示之后延迟300ms 或更长时间,那一位置的目标觉察,不仅没有受到促进,反而变慢,这种效应称作A.心里不应期B.负启动C.负启动反转D.返回抑制答案:D10 图像记忆具有除( )以外的三个特点。

A.信息存储的时间为几百毫秒B.信息的编码方式为语义编码C.具有鲜明的形象性D.保持感觉信息原有的直接编码方式答案:B11 下列方法中,()是用来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

A.双作业操作B.空白实验C.部分报告法D.扫描实验答案:C12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来直接检验概念形成中所采用的假设A.人工语法实验B.空白实验C.人工概念实验D.扫描实验答案:B13 下述方法中,( )适合研究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

18年东师离线心理学

18年东师离线心理学

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差别预限答:刚刚能引起差别感受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

2、语言生成答: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有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

3、自我效能感答: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

4、错觉答:多人共有的知觉歪曲的现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经验主义的观点。

答:由洛克提出,认为婴儿生来并无知识和技能,经验(或人类的学习)在婴儿洁白无瑕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烙印。

2、简述视觉刺激中最常用的深度线索。

答:相对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

3、简述线索提取依赖的条件。

答: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情绪的作用。

4、简述语言理解的三个水平。

答: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句子的理解,课文或话语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阐述对于问题解决的主要观点。

答: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其中主要观点就是客服生活、学习、实践中新的矛盾时的复杂心理活动,其中主要是思维活动。

2、阐述任一种智力测验量表。

答:一、个别智力测验工具一、(比内量表)比内量表是智力测验中运用广泛、影响较大的一种工具和技术。

该量表第一次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A.Bine)和医生西蒙(T.Simon)于1905年编制而成,称比内-西蒙表。

二、韦氏智力量表韦氏智力量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的一组智力量表。

韦氏智力量表有三种:一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其前身是1939年韦克斯勒编制的韦克斯勒-贝勒维智力量表(W-BI),以后于1955年修订成目前使用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二是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于1949年编制;三是韦氏年龄前及幼儿智力量表,1963年编制,1967年最后完成。

WAI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WISC适用于6.5~16岁的儿童;WPPSI适用于3岁10个月至6岁10个月的幼儿。

东师2018年秋季《心理学与生活》期末考核[奥鹏答案]

东师2018年秋季《心理学与生活》期末考核[奥鹏答案]

【2018年秋季离线作业】
《心理学与生活》
满分100分得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感觉适应
【解析答案】感觉适应是指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感受器对刺激感受性的变化。

2.智力
【解析答案】所谓智力,是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处理环境的个人的综合能力。

3.编码特异性
【解析答案】编码特异性指当信息提取时的背景与信息编码时的背景相似与一致时,记忆效果最好。

4、实验法
【解析答案】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自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二、简答题(每题10分,计40分)
1.思维及其特征
【解析答案】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2020东北师大《认知心理学》离线作业考核参考答案

2020东北师大《认知心理学》离线作业考核参考答案

《认知心理学》离线作业考核学号:18035012916008 丁乘风一、分析判断(每题5分,共25分)1、平行分布处理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使用一个处理单元或处理器,在同一时间内实现众多的信息处理。

答:错误。

平行分布处理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使用数量众多且独立的处理单元或处理器,在同一时间内实现众多的信息处理。

2、我们上课或看电视时的聚精会神属于持续性注意。

答:正确。

持续性注意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而“我们上课或看电视时的聚精会神”正体现了这个特点。

3、模式识别是将刺激模式与头脑中已有的表征进行匹配的过程。

答:正确。

因为模式识别是指:将刺激模式与头脑中已有的表征相匹配,从而达到一个确认的模式的过程,或者说运用记忆中已经贮存的信息对当前出现的刺激模式做出有效解释的过程。

4、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材料驱动加工。

答:正确。

外显记忆测验是指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回忆在实验的先前阶段所学习过的材料的测验,要求材料驱动加工。

5、关于言语理解过程的相互作用模型认为言语理解只存在自上而下的加工。

答:错误。

相互作用模型是一种言语理解模型,它认为各种水平的加工以复杂的方式发生相互作用,信息并不总是朝着一个方向流动,而且一些加工水平是可以相互重叠的。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关于知觉现象中的结构优势效应有哪些理论?结构优势效应实验中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答:关于知觉现象中的结构优势效应理论有:字词优势效应、客体优势效应、构型优势效应、字母优势效应和句子优势效应。

字词优势效应(Word-Superiority Effect):识别字词中字母的正确率>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客体优势效应(Object-Supriotity Effect):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正确率>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同一线段或单独该线段。

构型优势效应(Configural-Superiority Effect):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识别图形的一部分。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情景记忆、语义记忆、言语编码和表象编码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

[单选题] *情景记忆只能以表象的形式编码;语义记忆只能以言语的形式编码;情景记忆即可用表象的形式编码,也可用言语的形式编码;√以上说法都不对;2.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 ) [单选题] *15-30秒;1分钟;20年;可能是永久的;√3. 下述哪一个实验不支持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 [单选题] *Hardwick(1969)所做的双听实验;√Cherry(1953)应用追随程序所作的双听实验;牛津大学的两名大学生Gray和Wedderburn(1960)所做的实验;Broadbent的双听技术实验;4. 自下而上的加工也叫做( ) [单选题] *概念驱动的加工;数据驱动的加工;√整体加工;局部加工;5. 下列哪种观点属于加工水平说的观点( ) [单选题] *记忆痕迹是层次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的函数;√复述可以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到长时记忆;受到表浅分析的信息只能保持在感觉记忆;复述就只是机械的,默默复诵识记项目;6. 在Navon(1977)的实验中,听觉刺激包括( )。

[单选题] *读出的字母H;读出的字母S;读出的字母S、H和长方形;读出的字母S或H;√7. Treisman的特征整合理论认为( )。

[单选题] *对特征的分析是自动加工,而对客体的辨认则属于控制性加工;√对特征的分析是控制性加工,而对客体的辨认则属于自动加工;对特征的分析和对客体的辨认都属于控制性加工;上述表述都不正确;8. 对于数学公理的记忆属于( ) [单选题] *语义记忆;√短时记忆;感觉记忆;情景记忆;9. 人们对“狗是动物”的判断要快于对“狗是哺乳动物”的判断,这种现象属于( ) [单选题] *熟悉效应;√典型性效应;范畴效应;启动效应;10. “双关图”的现象说明( )。

[单选题] *知觉过程只有至上而下的加工,没有至下而上的加工;知觉过程只有至下而上的加工,没有至上而下的加工;知觉过程既有至下而上的加工,也有至上而下的加工;√上述表述都不正确;11. 评定主观表象较小的客体要难于评定主观表象较大的客体,这种现象叫做( ) [单选题] *启动效应;大小效应;√范畴大小效应;距离效应;12. Sternberg通过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认定,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 ) [单选题] *从头至尾的序列扫描;√自我停止的序列扫描平行扫描;以上答案都不正确;13. Tulving, Mandler和Baumal(1964)的字词识别实验中的因变量是( )。

东师2018年春季《认知心理学》期末考核 答案

东师2018年春季《认知心理学》期末考核 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认知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分析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1、作为认知系统本身,人与计算机没有差别。

答:错。

即使是认知系统本身,人与计算机也存在很大差异,比如:①人脑操作速度慢②人会发生注意力分散,易受情绪、动机、疲劳等的影响。

③人会丢失信息④人可能会错误提取信息⑤人的知识表征模糊,近似粗略⑥人的思维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及时发现新问题,吸收新知识。

2、认知能量分配理论认为,材料的性质需要较低水平的加工时,增加分配给它的注意资源,材料就能获得很好的加工。

答:错。

认知能量分配理论提出了资源限制加工和材料限制加工。

(1)资源限制加工:指当材料的性质需要更高水平的心理加工时,如语义分析等,则增加分配给它的注意资源,材料就能获得很好的加工,否则材料加工就要受到影响。

(2)材料限制加工:材料的性质需要较低水平的加工时,如感觉辨别等,则是否增加分配给它的注意资源对材料的加工影响不大。

3、表征是指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

答:错。

表征的过程就是编码。

编码是指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人的各种信息加工系统形式的加工过程。

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信息形式称为代码。

4、对项目上下文的加工会影响记忆结果。

上下文越丰富,对项目的加工就越精细。

答:正确。

记忆结果还依赖于对项目上下文的加工。

当项目与上下文加工一致时,会形成整体贮存,因而记忆效果好;上下文越丰富,对项目的加工就越精细。

否则即使进行了语义加工,记忆效果也未必提高。

5、乔姆斯基认为言语与思维是相同的。

答:错误。

乔姆斯基认为句子有两种结构,一是表层结构,二是深层结构。

前者是指句子的形式,后者指我们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就是思维。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要论述解释警戒衰退机制的三种理论。

答:(一)唤醒理论唤醒理论更多的是从警戒的神经系统特点和机制来讨论它的功能原理并解释警戒衰退的可能原因。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一、单选题(共有10道题,每道2分)1、信息科学三论不包括()A、信息论B、处理论C、系统论D、控制论2、注意的多样式理论认为信息加工可分为()个阶段A、1B、2C、3D、43、单一资源理论的支持性实验是()A、字母匹配与元音监控实验B、双耳分听实验C、追随作业实验D、图形匹配实验4、用几何离子及其相互关系来表征和识别物体的理论是()A、成分识别理论B、特征分析理论C、模板匹配理论D、原型匹配理论5、记忆提取的理论不包括()A、适当迁移加工理论B、能量有限理论C、双重过程理论D、编码特异性理论6、语言习得理论中能理解儿童发展有相似阶段性的是()A、强化理论B、泛化理论C、LAD理论D、PDP 理论7、语词表达意义的最小单元是()A、图式B、概念C、脚本D、命题8、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又称()A、强方法B、弱方法C、快方法D、慢方法9、遗忘理论不包括()A、衰减理论B、消退理论C、干扰理论D、压抑理论10、格瑞斯提出成功交谈必须遵守的原则不包括()A、量的原则B、质的原则C、真实原则D、关系原则二、多选题(共有5道题,每道3分)1、根据个体对信息进行选择与加工的程度可以将注意分为()A、选择性注意B、分配性注意C、不随意注意D、持续性注意2、下列各症状中属于知觉障碍的是()A、变化音现象B、综合失认症C、联想失认症D、忽视性失读症3、工作记忆的结构包括()A、中央执行系统B、语音环C、视空图像处理器D、情景缓冲器4、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较难时,人倾向于使用()A、平行加工B、系列加工C、自动加工D、控制加工5、心理词典中有存储着词汇的()A、正字法信息B、语音信息C、语义信息D、句法信息三、填空题(共有10个空,每个空1分)1、当代认知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反应时记录法,口语记录法和()2、隶属于同一客体的各个特征组合起来称为()3、分配性注意研究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4、为了研究人体运动知觉,约翰森创立了人体运动的()5、成分识别理论是由()提出的关于物体识别的理论。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认知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认知心理学复习题(课程代码 364004)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信息加工系统以()来标志其输入输出A.程序B.符号C.符号结构D.语言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就在于把心理过程看过信息加工过程B.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解释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C.认知心理学是关于智力的理论D.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信息获得、储存、加工。

3.无需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的加工是()A.自动加工B.控制性加工C.记忆加工D.注意性加工ler提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在()波动。

A.5-9 B.6-10 C.7-9 D.7-115.按感觉信息的原有形式来加以保持的是()A.感觉代码B.感觉记忆C.视觉代码D.听觉代码6.Elinor模型的基本单元是()A.概念B.语义C.命题D.事件7.()是指概念的表征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

A.概念形成B.概念结构C.概念学习D.概念库8.问题行为图中的方框代表()A.知识状态B.操作C.概念D.关系9.关于主观概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主观概率和客观概率不同B.主观概率是根据事件过去出现的相对频率来确定C.主观概率仅存在于人的头脑中D.主观概率常基于人自己的经验或希望10.人能正确理解“猴子水果吃”的意思,是因为使用了()言语理解的策略。

A.语音策略B.语义策略C.词序策略D.句法策略11.认知心理学又可称作()心理学。

A.学习B.信息加工C.知觉D.记忆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知觉过程就是对刺激的解释B.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C.知觉是富有选择性的过程D.知觉是自动的过程13.任何一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都离不开()的参与。

A.知觉B.语言C.记忆D.思维14.以下概念中,不同的一个是()A.感觉记忆B.感觉登记C.感觉滞留D.瞬时记忆15.短时记忆以()为单位。

A.字母B.字词C.比特D.组块16. 如未得到(),短时记忆的信息将迅速遗忘。

东师《认知心理学》离线考核题及答案

东师《认知心理学》离线考核题及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认知心理学》学生:单保仙满分100分一、分析判断(每题5分,共25分)1、平行分布处理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使用一个处理单元或处理器,在同一时间内实现众多的信息处理。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平型分布处理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使用数量众多且独立的处理单元或处理器,在同一时间内实现众多的信息处理。

它的特点主要有:(1)处理单元间的联结强度不一样,其大小可以用权重来表示,一个单元得到的总输入量是其他各单元输入量乘以各自权重的和;(2)知识的表征是分布式的储存在单元与单元的联结上;(3)联结的强度可以因学习而加强;(4)一个单元受到破坏,整个知识却可以仍然保持,信息处理仍可继续进行;(5)网络是一种层次结构,同一层次的单元间互相抑制,不同层次的单元间互相兴奋。

2、我们上课或看电视时的聚精会神属于持续性注意。

答:正确。

持续性注意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注意的稳定性,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将注意保持在某个目标或活动上的过程。

持续性注意指向的对象可以是经常出现的、可以预期的,也可以是那些偶发的、难以预测的事件。

3、模式识别是将刺激模式与头脑中已有的表征进行匹配的过程。

答:正确。

模式识别是指将刺激模式与头脑中已有的表征进行匹配,从而达到确认一个模式的过程,或者说是运用记忆中贮存的信息对当前出现的刺激模式进行有效解释的过程。

4、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材料驱动加工。

答:错误。

外显记忆测验是指直接测验方式,如再认、自由回忆、语义线索回忆等,要求概念驱动加工。

概念驱动加工指通过对刺激项目的意义和语义信息的加工来完成测验的过程,要求进行有意义的加工、精细编码和心理映象等过程。

内隐记忆测验是指间接测验方式,如知觉辨认、残词补笔等,要求材料驱动加工。

材料驱动加工也称数据驱动加工,指通过对刺激项目表面特征和知觉特性的分析来完成测验。

5、关于言语理解过程的相互作用模型认为言语理解只存在自上而下的加工。

答案:错误。

相互作用模型认为在言语理解中,各种水平的加工以复杂的方式发生相互作用,信息并不总是朝着一个方向流动,既有自下而上的加工,又有自上而下的加工。

离线作业考核心理学.doc

离线作业考核心理学.doc

离线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神经冲动答: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3.气质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4.无意识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盲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思维及其特征。

答: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2.简述遗忘的衰退说与干扰说。

答: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3.注意有哪些分类?答: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三种: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的引起与维持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

因此,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如果说动物也有不随意注意的话,那么只有人才有随意注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认知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分析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1、口述记录法这种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内省法是相同的。

答案: 错。

口述记录法与与内省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内省报告是在完成作业后回顾,因此往往不完整不准确,而出声思考可描述被试正在注意什么,正在思考什么,这样就避免了由于记忆提取所出现的错误。

(2)传统内省需要被试解释情境或思维过程,而且是依据自己提出的假设进行的,而出声思考不需要解释,只是有关当前正在注意的信息或短时记忆的内容,因而是可靠的。

2、对注意选择的解释中,过滤器模型认为人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是无限的。

答案:错。

过滤器模型的理论内容: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有限,为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整,选择-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

通过过滤器的信息被进一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储存,其余信息暂存于某种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

3、解释知觉过程的刺激物说认为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

答案:正确。

刺激物说只承认有自下而上的加工,而假设考验说认为除了自下而上的加工还有自.上两者相互渗透。

4、深层表征是指出现在视觉短时记忆中类似图画的表征。

答案:错。

表层表征是指出现在视觉短时记忆中类似图画的表征,它保留了客体的位置、方位、大小等空间特征,但容量有限且极易衰退。

深层表征是指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用于生成表层表征。

5、语言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

答案:错误。

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而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是个体借助语言材料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影响别人的过程。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1、论述认知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答: (一)反应时法从刺激出现到人能作出相应反应总会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心理学称之为“反应时”。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加工这些刺激的认知过程的复杂程度的不同,反应时也会有很大不同。

那么通过精巧设计不同的认知任务让人们完成,我们就可以在事后对不同任务的反应时进行比较或更复杂分析,从而得知人们完成这些任务的认知过程的奥秘。

反应时法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类。

1.因素相减法:两种作业,差别在于后者比前者多某个心理过程,则这两种作业反应时的差即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RT2- RT1=辨别过程时间。

该方法可以判定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也可以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2.因素相加法:完成--个作业所需时间是一一系列信息加C阶段分别需要时间的总和,那么改变一-些影响因素,如果这些影响因素是相互独立的(即可以相加),则可以假定每一一个影响因素作用于某个特定的加工阶段,若这些影响因素相互制约,则假定它们共同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

这样通过单变量与多变量的实验,从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上: 就可以确定这一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

该方法可以通过寻找独立的影响因素可以推断整个作业完成的心理过程。

3“开窗”法:不需要推理和两种作业的比较,而能够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明显看出这些加工阶段。

可以确立一个作业完成所需的加工阶段及其所需的时间。

(二)正确率法通过完成作业的正确率可以推断加工阶段的性质、特点及影响因素等,因为加工阶段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完成作业时的效果不同。

正确率能揭示某一加工阶段的特点。

(三)口述记录法有些信息加工时间较长,内部操作复杂,难于推理判断其各加工阶段,而出声思考不影响思维的正常进行,可以知道其内部操作过程。

该方法,一方面可为计算机模拟作依据,尤其当这类方法用于高级思维过程( 人工智能)的研究时;另一方面可直接了解高级思维过程的加工阶段。

(四)计算机模拟如果一个心理学理论成立,那么将其应用到计算机程序中去,就可以在计算机上达到类似于人的活动效果。

这是认知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在研究方法上的最大区别。

计算机模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 证实心理学理论的准确性:能把某理论编成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并能让计算机做出和人一~样或相似的反应结果,就证明这种理论的正确性。

(2) 是认知心理学的一- 个研究领域,即人工智能研究。

2、在解释注意选择现象的知觉选择模型中,过滤器模型与衰减模型有何异同?答:(1)过滤器模型是单通道模型,而衰减模型是双通道或多通道模型。

(2)过滤器模型倾向于注意的选择更依赖刺激本身是否合乎某种标准,而衰减模型则认为注意的选择不仅依赖刺激的特点,还依赖刺激内部状态,而更具灵活性。

相同点:(1)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容量有限或通道有限,必须通过过滤器予以调节。

(2)都认为过滤器的位置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意义分析之间。

(3)都认为过滤器的作用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知觉分析,使之得到识别,因此注意的选择是带有知觉性质的。

3、分别论述“生成转换语法理论”与“生成语义说”的具体内容。

答:(1)在人心理内部有一个先天生成和转换语法的系统,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了分析句子(言语的理解)和合成句子(言语的产生)。

这一系统可分为短语结构语法系统和转换语法系统两部分。

(2)短语结构语法系统把短语作为句子的基本成分,即认为语言是以短语来表征的,分析句子时先将其分析为若干短语,然后再将短语分为另一些较小短语或终端成分(字词),这种分析过程称为“重写规则”。

(3)句子不仅有短语等成分,还有两种结构,一是表层结构,二是深层结构。

前者指句子的形式,即各成分的构成,后者指句子的内容即意义,也就是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的概念和规则。

转换语法系统就负责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转换,即在分析句子时,把表层结构转换为深层结构,而在合成句子时把深层结构转换成表层结构。

转换是依照一定规则构成的,称为转换规则,包括被动、否定、疑问、概括、增加、删除等以及这些规则的复合转换。

生成语义说理论内容:(1)语言是认知过程,理解自然语言必须综合句法、语义、推理诸方面的知识才能完成。

而语义是语法的基础和核心,只有语义部分才具有生成功能。

(2)深层结构就是语义表现本身,它主要包含两个主要成分:①形态成分,是由语态、否定、过去时态所组成;②命题,是由一个动词概念与一组没有秩序关系的名词概念所组成。

(3)语言的生成是语义通过语义规则转换成表层结构、再进入音系部分、最终得到语音表现的。

语义规则分为词汇化规则和转换规则两种:词汇化规则就是把语义元素转化为词,如把“男性+未成年+人”转化为“男孩”;而转化规则主要是“格变语法”,即把深层结构的主事者、受事者、工具时间等具有一定格位的单位转化成表层结构的主语、直接受词、间接受词、介词等。

在转化和生成语言时,使用词汇化规则和转换规则可以交替进行。

4、简要论述关于概念形成的四种理论基本内容。

答:(一)共同要素说概念形成的过程就是个体寻找、确定和掌握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同因素,并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反应的过程。

(二)假设考验说(1)关于概念结构的看法(特征表说)概念由两个因素构成:①定义性特征:即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有关属性;②各个定义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即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又称为概念规则。

它包括肯定、合取、包含性析取和排除性析取、条件和双重条件、否定、排除、选择性界定、联合性限定等等。

若特征相同而规则不同,则概念不同。

所以要完整表征一个概念,必须将定义性特征与概念规则有机结合在一起。

(2)关于获得定义性特征的看法:①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经储存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然后用实际刺激(实例)来考验假设,由反馈而知其正误,如果反馈“正确”则形成概念,反之则更换假设继续考验。

②在形成和考验假设时,人要采取一定策略。

(三)原型转换说(1)对于概念结构的看法自然概念主要是以原型即它的最佳实例来表征的,因此概念由两个因素构成:①原型或最佳实例:它不是一个概念的全部成员都具有的共同特征,但是与同一概念的其他成员相比,它有更多的特征与其它成员相同,即具有更好的家族相似性。

原型可能是以表象形式来编码的,人们主要靠它来理解该概念。

②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即其它属于概念的个体偏离原型的容许程度。

在某些概念中,它以转换规则的形式存在。

(2)对于获得原型方式的看法一个概念的其它成员是对原型按照一定转换规则加以变形,所以人们对概念的掌握就是从属于这个概念的各个实例中依据转换规则抽象出一个最佳实例或原型。

(四)内隐学习说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也许是在不知不觉中学得的,这种无意识中习得概念规则的学习就叫内隐学习。

在内隐学习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累加的次数来区分概念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

内隐学习的特点是:(1)内隐知识能自动地产生,无需有意识地去发现概念的外显规则;(2)内隐学习具有概括性,很容易概括到不同的概念实例中;(3)内隐学习获得的概念规则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即具有无意识性;(4)内隐学习获得的规则不容易遗忘,并能长期运用。

三、材料分析题(共15分)可能你经常有这样的经历:正与朋友海阔天空地聊着时你有点打瞌睡了,突然你的朋友说:“你怎么不听我说话啊!”你马上回答“我听着呢”并复述了一下他刚说过的一些内容。

可能你自己也感到奇怪,因为刚才你的确没有好好听,但却能记起他说过的话。

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你朋友最后说的一两句话还在你耳朵里嗡嗡,而你迅速地把它们提取出来罢了。

回声贮存对大家听课做笔记也十分重要,因为你不可能即时逐字把老师的话全都记下来,当老师稍有停顿时,你就可以利用回声贮存把一句话写出来了。

这种现象叫做“回声贮存”,是众多记忆现象中的一种。

记忆作为一种负责的认知过程,对个体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信息保持长短,记忆可以划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请分析三种记忆类型的概念性质与特点。

答:(一)感觉记忆:(1)类型:感觉记忆可分为图象记忆和声象记忆。

前者是指视觉的感觉记忆;后者指听觉的感觉记忆。

由于感觉记忆更多的依赖于感觉道的特点,所以它们在特性和加工上也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容量:研究表明,视觉感觉记忆的容量在9-20个左右(也许更多一些),而听觉感觉记忆的容量只有5个左右。

(3)保持时间:同感觉记忆的容量研究结果一样,部分报告法实验还证明了图象记忆的保持时间在0.5秒以内(甚至0.25秒以内),而声象记忆的保持时间是4秒以内,要更长些。

(4)编码:从感觉记忆的分类就可看出,感觉记忆是直接按刺激的物理特性进行编码的,即维持感觉信息的原有形式来加以保持或贮存,是对外界刺激的真实的模写或复本。

(二)短时记忆(1)编码:短时记忆是多重编码形式,常见的有感觉代码与语义代码。

(2)信息提取方式:信息提取方式是指储存于各个记忆中的信息是如何被“想”起来、进而让个体对此信息进行各种反应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