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象学
气象第一章 第一节大气概况
第一节 大气概况 第二节 气温 第三节 气压 第四节 空气水平运动--风 第五节 大气环流 第六节 大气湿度 第七节 大气垂直运动 第八节 云和降水 第九节 雾和能见度 第十节 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
第一节 大气概况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大气成分;大气污
染;大气垂直结构。
重点:大气中的易变成分及其作用;对流
(3)上层:离地面6km到对流层顶,中纬度地区上空盛 行西 风,风速随高度升高而增大,形成高空急流(风速 ≥30m/s),波状式的层流是该层的运动特点。
中层和上层 几乎不受摩擦作用,称为自由大气。对流 层顶:厚度约为1-2km,温度随高度呈等温或逆温状态。
2. 平流层(Stratosphere):厚度:自对流层顶到大约55km。
4、城市污染监测的主要成分: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
5、产生酸雨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硫 6、产生有毒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总结:
1、对气温有影响:CO2,臭氧,水汽 2、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CO2,水汽 3、唯一吸收紫外线:臭氧(O3) 4、产生温室效应:CO2 5、唯一一种在常温常压下能产生相变:水汽 长波辐射:地球大气辐射能量的95%集中在
最轻。湿空气在同一气压和温度下,只有干空气密度 的62.2%。大气中水汽含量范围在0~4%,它也是造 成云、雨、雪、雾等天气现象的主要物质条件。
3、杂质 1)、杂质:
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主
要包括尘埃、烟粒、细菌、病毒、花粉和微 小盐粒等,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 又称为气溶胶粒子,包括水汽凝结物(水滴、 冰晶)、微小盐粒等。 2)、对大气的影响:
大气是可压缩气体,大气密度随 高度增加而迅速减少。
气象学 第一章__ 大气概述
到3日下午,新奥尔良 新奥尔良大街上几乎已经没有行人,仅剩 新奥尔良 下一些医务人员开始用手推车推走遇难者的尸体。曾经是非 常繁荣的这座城市在4天之内就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人间地 狱,到处是抢劫和强奸等不堪不目的景象,如今它已成为一 座空城和一个巨大的坟墓。 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部门负责灾后重建的总监丹·克莱 格说,将新奥尔良市淤积的洪水排出可能需要6个月,然后 整座城市要“晾干”,这还需要3个月的时间。
发现过程
1987年代表19个组织和四个国家的大约150名 科学家和辅助人员聚会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进行 了一项规模空前的研究,即机载南极臭氧实验。这项 实验表明1987年臭氧洞大小达到历史最大。这一发现 震惊了科学界。
形成机理
南极“臭氧洞”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其中最为 令人信服的当是污染物质学说。此外还有:美国宇航 局汉普顿芝利中心Callis等人提出南极臭氧层的破坏与 强烈的太阳活动有关;麻省理工学院的Tung等人认为 是南极存在独特的大气环境造成冬末春初臭氧耗竭, 根据大气动力学说,指出大量氯氟烃化合物的使用, 以及南极初春没有足够阳光产生大量氧原子,并因此 提出了不需要氧原子的循环机理。
冰点 摄氏温标 华氏温标 绝对温标 0 32 273 沸点 100 212 373 基点间隔 100 180 100 换算 C=5/9(F-32) F=9/5C+32 K=C+273
0摄氏度:1013.3Hpa时纯水的冰点 100摄氏度:1013.3Hpa时纯水的沸点
二.气压:
1.概念: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重量P=MG/A 2.气压单位:(标准大气压、帕斯卡、百帕、 mmHg) 标准大气压:0摄氏度、45度纬度、海平面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3.3Hpa
气象学一级学科
气象学一级学科
气象学是一门研究大气的物理、化学、动力学和数学规律的学科。
它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与其他地球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气象学的研究对象是大气,包括气压、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气象要素及其变化规律。
通过对气象要素的观测、分析和模拟,可以预测未来天气、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气象事件,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安全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持。
气象学一级学科包括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大气动力学和气象数学等方向。
大气物理学主要研究大气的物理特性,如大气中的辐射、热力学和光学等过程;大气化学主要研究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组成,如大气污染和大气化学反应等;大气动力学主要研究大气的运动规律,如大气环流和风力等;气象数学主要研究气象预报和气象模拟的数学方法和技术,如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模式等。
气象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和自然现象来推测天气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气象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现代气象学依靠遥感、卫星等现代技术手段,能够更加准确地观测、分析和预报天气和气候变化,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安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 1 -。
气象学.pptx
《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合作框架为 应对全球变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合作 机制,各国需共同努力实现减排目标 。
适应策略
针对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采取适应 策略来降低其影响,如建立气候适应 型城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水 资源管理等。
06
气象观测与预报技术
Chapter
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建设
站点布局与选址
农业生产指导
气象学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天 气信息和气候预测,指导农民合理安 排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02
大气圈层与结构
Chapter
大气圈层划分
01
对流层
地球表面最接近的大 气层,天气主要发生 在这里,包括云、雨 、雪等。
02
平流层
位于对流层之上,其 中包括臭氧层,对地 球生命起到重要保护 作用。
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季节变化 ,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植被茂盛。
全年气温较高,有明显的干湿季 之分,湿季时草木茂盛,干季时 草原枯黄,动物有大规模迁徙现 象。
温带气候类型及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
01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植被以温带落叶阔
叶林为主。
温带大陆性气候
02
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在夏季,植被由森林到草原、
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气象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天气预报
气象学为天气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 技术支持,帮助人们及时了解未来天
气情况,合理安排生产生活。
气候预测
通过对历史气候资料的分析和研究, 气象学可以预测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 ,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气象灾害防御
气象学在防御台风、暴雨、洪涝、干 旱等气象灾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减少灾害损失提供了有力支持。
气象学在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气象学在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和气象变化规律的学科,它在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气象学的应用不仅局限于天气预报,还在农业、能源、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气象学在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气象学在农业中的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首先,气象学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农民可以根据气象预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施肥时间,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等,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气象学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监测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和气象条件,可以避免农产品受到污染,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另外,气象学在灾害预防和减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对于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的预警和监测,可以使农民提前做好应对和保护工作,减少损失。
二、气象学在能源领域中的作用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气象学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首先,气象学可以提供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评估,帮助科研人员和政府决策者确定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最佳地点和容量,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气象学在核能安全中也起到关键性作用,及时预警和监测核辐射和气象条件,可以避免核事故的发生。
此外,气象学在火电、水电和生物能等能源的生产和供应中也有重要应用,例如通过气象条件的预测,对水库的调度进行合理安排,从而保证水电的产出。
三、气象学在交通领域中的作用交通是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气象学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气象学为交通运输提供了准确的天气预报,驾驶员和船员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做好出行的安排,从而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发生交通事故。
其次,气象学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也不可忽视,航空公司可以通过气象预报调整航班时间和航线,提高航班的准点率和安全性。
气象学基本知识
1.降水量: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散失,在水平面上所积聚的水层深度。
2.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和变化过程。
3.光和有效辐射:太阳辐射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效的光谱成分。
4.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高的月平均温度与最低月平均温度之差。
5.大气活动中心: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割断了气压带,而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
6.赤纬:是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地球的位置,用阳光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来表示。
7.逆温:在对流层中。
总的看来,温度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就其中某一层而言,有时可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
8.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那一部分,由于刚好和地面辐射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
9.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通过降低温度,使不饱和的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10.梯度风:在自由大气中,当空气做曲线运动时,作用在空气上的力除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水平地转偏向力外,还有惯性离心力,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所形成的风。
11.太阳常数:当日地间处于平均距离时,在大气上界垂直太阳入射光线表面的太阳辐射的辐照强度。
12.相对湿度:空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13.切变线:是指1500米高度上的风向、风速发生气旋性逆时针方向变化的不连续线。
14.气团: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的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一大块空气。
15.影响我国的主要气团:变性极地大陆气团、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变性热带大陆气团。
16.气旋:是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大尺度水平空气涡旋,在气压场上,又称低压。
17.辐射:以电磁波或离子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这种放射能量的方式。
18.活动积温:高于生物学下限的日平均温度。
19.气候:一般的讲,气候指一定的范围在一个较长时段内的大气的统计状态。
20.光补偿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达到相等的光强值2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与实际水气压之差22.寒潮:是冬半年,由强冷空气活动引起的大范围剧烈降温的天气过程23.蒸发量:植物蒸腾耗水量和植物下土壤表面蒸发耗水量的总和24.霜冻: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和植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植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短时间低温冻害25.对流层的特点:1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2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和不规则的乱流运动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4.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所有的水汽。
气象学1
6、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中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
7、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②能量分布的厚度不同
陆地所吸收的太阳能分布在很薄的表面上,而海水所吸收的太阳能分布在较厚的层次。这是因为陆地表面的岩石和土壤对于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都是不透明的,而水除了对红色光线和红外线可以说是不透明的外,对于紫外线和波长较短的可见光线来说,却是相当透明的。
③二者的导热方式不同。
陆地所得太阳能主要依靠传导向地下传播,而水还有其他更有效的方式,包括波浪、洋流和对流作用。这些作用使得水的热能发生垂直的和水平的交换。因此,陆面所得太阳辐射集中于表面,一薄层,以致表面急剧增温,也就加强了陆面和大气之间的显热交换;反之,水面所得太阳辐射分布在较厚的一个层次,以致水温不易增高,也就相对地减弱了水面和大气之间的显热交换。砂所得的太阳辐射,传给空气的约占半数,而水所得的太阳辐射,传给空气的不过0.5%。
(2)地球自转的存在,形成三圈环流;
(3)海陆热力差异的存在使得,带状的气压带分隔成一个个孤立的高低气压中心;
(4)暖、寒洋流的作用使得气候更加复杂。
二部分
1、大气结构:是指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和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分布的不均匀性。
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2、地面有效辐射:地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是经常存在的,地面放出辐射和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气象专业基础知识
气象专业基础知识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气象要素和气象变化规律的科学。
以下是气象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
1. 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压强、风速和风向等,这些要素描述了大气的物理状态和动力特征。
2. 气象观测:通过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对大气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获取气象数据。
常见的观测站点包括气象站、雷达站和卫星。
3. 天气系统:掌握不同尺度下的天气系统,例如大尺度环流系统(如赤道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中尺度天气系统(如锋面、低压槽)和小尺度天气系统(如暴雨云团、台风等)。
4. 气候学:研究长期气候特征、季节变化和气候类型等,从而预测未来的气候趋势。
5. 气象预报:基于气象观测数据和数值模型,预测未来短期(数小时至数天)和长期(数天以上)的天气情况。
6. 气候变化:了解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暖等问题,研究其对环境、生态和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7. 应用领域:气象学的应用包括天气预报、灾害预警、农业、航空航天、海洋、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以上是气象学的一些基础知识,涵盖了气象要素、观测、预测、气候学和气象应用等内容。
气象学与生活
气象学与生活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科学,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气
象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还可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气象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日常生活。
通过气象学的知识,我们可
以提前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服装和活动。
比如,如果明天有可能下雨,我们就可以提前准备雨具,避免淋雨而感冒。
而如果是一个晴朗的天气,我们就可以计划户外活动,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
其次,气象学也对我们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气候变化和气象条件会直接影响
人们的身体健康。
比如,在高温天气下,人们容易中暑;在潮湿的环境中,人们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因此,了解气象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此外,气象学也对农业生产和灾害预防有着重要作用。
农民可以通过气象学预
测未来的降雨情况,合理安排种植和收获时间,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而气象学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自然灾害,比如台风、暴雨等,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总的来说,气象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日
常生活,保护健康,还可以对农业生产和灾害预防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气象学的学习,了解天气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同的气候条件。
气象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气象学期末知识点总结一、气象学简介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和气象规律的科学,是地球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
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气、气候、大气环流、气象灾害等。
气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测、实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
气象学的研究目的是预测和控制气候变化,改善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
二、大气的组成和结构1. 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和微量的其他气体组成。
氮气占据大气的78%,氧气占据大气的21%,氩气占据大气的0.93%,其余的其他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氮氧化物等。
2. 大气的结构大气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对流层是地球表面向上延伸约10-15公里的层次,其中包括大部分的水蒸气和云。
平流层是对流层的上方,延伸约50公里,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中间层是平流层和热层之间的层次,延伸到约80公里,其中包括臭氧层。
热层是大气的最外层,延伸到约500公里,其中包括热层电离层。
三、气象要素和气象要素观测1. 气象要素气象要素是指描述大气状态和过程的各种物理量,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降水等。
这些要素是气象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
2. 气象要素观测气象要素观测是指对大气中各种要素进行定量测量的过程。
观测的方法包括地面观测、卫星观测和雷达观测等。
地面观测主要通过气象观测站对气象要素进行测量,包括气温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仪等。
卫星观测通过卫星传感器对大气的温度、湿度、云量等进行遥感观测。
雷达观测通过雷达系统对大气中的降水、风暴等进行探测和监测。
四、气象系统和大气环流1. 气象系统气象系统是指地球上的大气和海洋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所组成的复杂系统。
其中包括赤道低压带、副高带、温带低压带等。
这些系统的形成和运动对全球天气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大气环流是大气中气压和温度变化引起的水平和垂直气流的运动。
大气环流形成的原因包括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和海洋等。
大气环流主要分为垂直环流和水平环流两种。
第一章 气象学与气候学
这一时期气象学与气候学的主要 研究成果有:关于海平面上风压关系 定律、气旋模式和结构、大气中光电 现象和云雨形成的初步解释、大气环 流的若干现象解释等。
我国气象学处于长期停顿状态。 在这一时期,帝国主义为了侵略我国, 纷纷在我国设立气象观测机构,收集 气象资料为其军事、经济侵略服务。
总之,在气象学萌芽时期,我国和希 腊是露过锋芒的,这时从学科性质来讲, 气象学与天文学是混在一起的,可以说具 有天象学的性质。
㈡发展初期
发展初期包括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 末。1593年意大利学者伽利略 (Galileo)发明温度表。1643年意大 利学者托里拆利(Torricelli)发明气 压表。1783年索修尔(Saussure)发 明毛发温度表。1653年在意大利北部 首先建立气象台,此后其它国家亦相
在地理系、环境科学系等系科开设的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以普通气象学为基础, 以气候学为重点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基 础技术训练课程,它的基本任务是:
㈠通过实践,掌握气象观测,气候统 计分析和气候调查的方法,来记叙所观测 到的气候现象,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说明 它们的特征。
㈡探讨它们的正确解释和研究它们的 发展规律,特别要掌握天气演变和气候形 成的规律性,了解和解释各不同地区的气 候特征,弄清气候资源及其地理分布,进 行气候分类和气候区划,研究气候变迁的 原因及其规律。
大气中的氧是一切生命所必须的,氧还 决定着有机物质的燃烧 、腐败及分解过程。
大气中的氮能够冲淡氧,使氧不致太浓,
氧化作用不过于激烈。
大气中的水汽来自江、河、湖、海及潮湿
物体表面的水分蒸发和植物的蒸腾,并借助 空气的垂直交换向上输送。空气中的水汽含 量有明显的时空变化,一般情况是夏季多余 冬季。低纬度暖水洋面和森林地区的低空水 汽含量最大,按体积来说可占大气的4%,而 在高纬度寒冷干燥的陆面上,其含量则极少, 可低于0.01%。从垂直方向而言,空气中的 水汽含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观测证明, 在1.5~2km高度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已减少 为地面的一半;在5km高度,减少为地面的 1/10;再向上含量就更少了。
气象学入门
气象学入门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人们对大自然知之甚少。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可以找专家来解决,那该多好啊!我小时候就常想:长大后能成为一个科学家,这样就能帮助更多的人了。
在农村有这样一种说法:“二八月乱穿衣。
”意思是说在农历二八月份,气温变化很大,早上穿棉袄热,中午穿衬衫冷,晚上穿夹克还冷,这种怪现象主要与昼夜温差和空气湿度有关。
科学研究证明,夜间大气的低层主要靠地面辐射的热量维持其相对稳定状态,当太阳落山以后,地面的热量逐渐减少,近地面的大气变冷,处于高压区的空气会向四周扩散,使低层冷空气侵入,形成强烈降温。
再加上白天大气中增暖,也会使地面附近的空气减少,导致昼夜温差较大。
白天空气温度高、湿度大,晚上反之,加上晚上天空无云,地面辐射热量逐渐减少,于是温度降低,冷空气进入使得大气压力减弱,产生逆温现象,因而气温变化较大。
同理,在盛夏的三伏天里,白天晴朗无云,太阳照射很强,下午2时前后出现热的逆温现象,由于地面辐射增温,温度升高,加上风速不大,所以人们感觉天气闷热,直到傍晚才慢慢凉快起来,所以这些天中午最热。
现在我们学习了气象学,对昼夜温差和空气湿度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昼夜温差是气象上规定的气温日较差,它是衡量一天内气温的高低和气温日变化的指标。
一般以白天最高气温与夜间最低气温之差,即气温日较差表示。
它是表示气温日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平均值为3~5 ℃,东北北部地区平均值为10~12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可达15~20 ℃。
日较差的大小受地理纬度和季节的影响,随着纬度的增高,日较差逐渐增大。
我国各地气温日较差的大小顺序是:大兴安岭---呼伦贝尔-北京-天津-济南-青岛-杭州。
各月昼夜温差以8月份最大,全国平均达6~7 ℃,华南、华中、华东、华北为5~6 ℃。
我国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区域的温差不仅有大小,而且还存在着日变化的差异。
我国沿海地区夏季白天高温多雨,夜晚低温少雨;冬季则正好相反。
气象学专业选科要求
气象学专业选科要求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气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气象学作为自己的专业,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中有所作为。
那么,气象学专业选科要求是什么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学基础气象学是一门涉及很多数学知识的学科,因此,数学基础是学好气象学的前提。
首先,学生需要掌握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函数、微积分、概率论等;其次,需要学习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偏微分方程等高等数学知识;最后,还需要掌握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编程等技能,以便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
二、物理基础气象学是一门研究大气运动和气象现象的学科,因此物理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学习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基础物理学知识,以便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气象现象的发生机理。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地球物理学、海洋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以便更全面地研究气象现象。
三、气象学基础气象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
学生需要学习大气科学、气象动力学、气象物理学、气象化学等基础知识,掌握气象现象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气象预报、气象灾害等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以便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四、英语能力气象学是一个国际化的学科,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以便阅读和理解国际上的气象学研究成果。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以便与国际上的气象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五、实践能力气象学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首先,学生需要进行气象观测和数据处理,掌握常用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数据处理软件;其次,学生需要进行气象预报和气象服务,了解常用的气象预报方法和服务流程;最后,学生还需要进行气象灾害应对和气象环境保护等实践工作,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方法。
综上所述,气象学专业选科要求包括数学基础、物理基础、气象学基础、英语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气象学 第一章 大气
臭氧的时空分布规律
空间变化特点: 10km以下含量很少,20~25km浓度最大,称 为臭氧层(ozone layer)
纬度变化特点: 从赤道向两极增加
时间变化特点: 随季节而变化,春季最大,夏季最小
臭氧的作用
能强烈地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B、C 波段,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对高层大气有“加热”作用,使10至 50km高度的气层温度增高。
1.气温随高度很少变化 2.空气非常稀薄 3.空气质点的运动速度很快,可逃逸 到星际空间
二、大气污染(pollutant in the atmosphere)
大气中的污染物质:
定义: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局部、甚至全
球范围的大气成分发生对生物界有害的变化。
分布: 垂直:主要集中在3km以下的低层大气中;
臭氧洞(ozone hole)
产生原因:人类活动释放的大量含氯氟 烃(CFC),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CFC在高层带电粒子的作用下会离解出氯离子Cl- , 而Cl-在以下过程中可起催化作用:
O3+O Cl- O2+O2
臭氧层破坏所造成的后果
由于缺少臭氧层的屏障作用,大量对人类和其它生 物有害的太阳紫外线可以到达地面,对生物产生严 重的伤害。
世纪工业革命前,全球平均大约为280ppm,2006年底 创新高381.2ppm,比前一年上升了0.53%;2007年底, 383ppm,比前一年增加0.5% ;2008年底,385.2ppm; 2009年底,386.8ppm。
大气中CO2浓度的年变化
夏威夷1992年至2001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的年变化曲线
二次污染物: 进入大气的一次污染物互相作用或与大气
正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在太阳辐射线的 参与下引起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气象学春夏秋冬
气象学春夏秋冬
四季一般从天文和气象上来划分,天文一般是以节气为准,即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而气象上则是从气温上来划分四季。
气象学划分是采用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具体如下:
春季: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为入春;
夏季: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高于22℃时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
秋季:按候平均气温法,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介于10℃-22℃之间算入秋;
冬季: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等于或低于10摄氏度以下算是入冬。
气象学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气象学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和气象系统的科学,它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观测和预测天气、气候、气象灾害等气象因素,气象学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文将探讨气象学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义和应用。
一、气象学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气象数据支持气象学通过气象观测站、气象卫星、雷达和探空等手段,收集和分析各种气象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气温、湿度、风速、降雨量等,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例如,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气象数据可以帮助监测森林火灾、预测气象灾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森林破坏和生态失衡。
二、气象学提供气象预报,减少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气象学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
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帮助人们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例如,提前得知风暴和台风的路径和强度,有助于采取防护措施,减少灾害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气候预测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决策,避免干旱和洪涝等气候灾害对生态环境和农田产出的不利影响。
三、气象学为环境监测与评估提供技术支持气象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还常常用于环境监测与评估。
例如,气象雷达可以监测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和种类,帮助判定大气污染状况,为空气质量改善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此外,气象学的数值模式和空气质量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和变化趋势,优化环境管理策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四、气象学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战略指导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而气象学研究正是了解和对抗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气象学通过观测和研究全球气候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气候数据和模拟结果,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例如,全球气候模型可以预测未来气温升高、降水变化等情况,帮助各国制定减排和适应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五、气象学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气象学在生态环境管理中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相结合,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
气象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贡献
气象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贡献气象学作为一门研究大气现象的学科,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贡献。
通过气象观测、预报和分析,气象学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规律。
本文将从气象灾害预警、气候变化监测、气象数据应用等方面探讨气象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贡献。
一、气象灾害预警气象灾害是导致环境破坏和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象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之一就是通过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帮助人们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比如,面对即将来临的台风,气象学家通过观测和分析,预警相关部门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台风路径、强度、影响范围等信息,帮助人们做好物资储备、人员疏散等准备工作,从而减少灾害造成的环境破坏。
二、气候变化监测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之一。
气象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通过监测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例如,利用气象观测站的数据,气象学家可以分析气温、降水量、风力等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气象学还可以通过气候模型和预测方法,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以便人们合理规划和管理环境资源。
三、气象数据应用气象学通过观测和记录各种气象要素的数据,为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分析和研究环境污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比如,通过监测大气污染物浓度和风向风速等数据,气象学家可以分析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传输规律,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减排政策。
此外,气象数据还可以用于研究气象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总结起来,气象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贡献。
通过气象灾害预警,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环境破坏;通过气候变化监测,可以认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通过气象数据应用,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五年级上册介绍一种事物400字
五年级上册介绍一种事物五年级的学生们都在探索和学习各种新事物,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和概念充满了好奇心。
在五年级上册的课程中,教师们通常会介绍一些新的事物,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今天我将介绍一种值得学生们了解的事物——气象学。
1. 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在五年级的自然科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天气变化和气候的知识。
而气象学就是研究大气中气体、水汽和微粒运动规律及其在地球上的物理、化学和动力过程的一门科学。
通过对大气的观测和研究,气象学家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2. 气象学的实际应用气象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气象学的知识,我们可以提前了解天气的变化,及时做好防护措施。
气象学也为农业、交通等行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农民可以根据气象学的预测,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以获得更好的收成。
3. 我对气象学的个人理解个人认为,学习气象学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自然界的变化,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
只有了解大气和气象的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另外,气象学在科技发展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和宇宙的奥秘,推动了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总结回顾五年级上册的课程中,介绍气象学这一新的事物,让我对自然界和科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我相信通过学习气象学的知识,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变化,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们能够继续学习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气象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科学,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
在五年级上册的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基本知识,还了解了如何进行天气观测和预测。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预测天气变化。
通过观察云的形状和颜色,我们就可以预测天气将会如何变化。
另外,学习气象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了解气象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和节约能源。
气象学日平均气温定义
气象学日平均气温定义气象学中的日平均气温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天的时间内,所有观测点的气温值的平均数。
它是衡量当天天气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人们的生活、农业、工业和交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日平均气温的计算通常是通过对一天内多个时刻的气温进行观测和记录,然后取这些观测值的平均数得到的。
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通常会根据地区的大小和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这些观测点可以是气象站、气象塔、卫星等,它们会根据设备的精确度和需要的数据进行选择。
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但是其结果却能够反映出当天的气温变化情况。
在夏季,日平均气温通常比较高,这是因为白天的气温较高,夜晚的气温较低,两者取平均后得到的值较高。
而在冬季,日平均气温通常较低,因为白天和夜晚的气温都比较低,取平均后得到的值也较低。
日平均气温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当天的天气状况,以便做出相应的准备。
如果日平均气温较高,人们可以选择穿着比较轻便的衣物,以适应高温天气;而如果日平均气温较低,人们则需要穿着较厚的衣物,以保持身体的温暖。
其次,日平均气温对于农业和工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农业生产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季节选择合适的种植和施肥时间,而这些决策往往与气温密切相关。
同样,工业生产也需要根据当天的气温来调整生产计划,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最后,日平均气温对于交通运输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温天气会导致道路的膨胀和损坏,降温天气会导致道路的结冰和积雪,这些都会对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气象学家通常会将日平均气温与其他气象要素如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降水量等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天气状况和气候变化趋势。
同时,他们还会根据历史数据和模型预测,对未来的气温变化进行预测和预警,以便人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可能的气候灾害和极端天气事件。
气象学中的日平均气温是衡量当天天气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人们的生活、农业、工业和交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气象学地球的大气成分;大气分层和结构;大气静力学;辐射过程;大气的热力学;大气边界层第一章 地球的大气成分一、了解大气的基本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大气气溶胶二、理解大气水汽的重要性 在地球大气的气体成分中,水汽是最重要、最活跃的,相变造成雨云雷电,潜热方式传递热量的载体,而且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了解气溶胶粒子在大气过程中的作用水汽相变的凝结核,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影响大气能见度,影响大气化学过程第二章 大气分层和结构一、了解大气的分层由于地球自转以及不同高度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的差异,使得大气在水平方向比较均匀,而在垂直方向呈明显的层状分布,故可以按大气的热力性质、电离状况、大气组成等特征分成若干层次。
1按中性成分的热力结构,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逸层;2按大气的化学成分,把大气分为均质层和非均质层;二、掌握对流层的基本特征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1大气温度随高度降低;2大气的垂直混合作用强;3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三、理解温度、气压、湿度、风、云、降水、水平能见度等主要气象要素的概念 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反映物体内部分子平均动能。
气压:一个位置的气压是该处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其上空的大气柱的重量湿度: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的物理量。
风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云 :水汽凝结物悬浮在自由大气中即形成云。
降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固态的或液态的)统称降水,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水平能见度:气象学上把人的正常视力所能看到的水平方向上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叫做水平能见度。
四、掌握大气温度、湿度的表示方法大气湿度:通常采用以下特征量来定量表示空气湿度大小。
1、饱和水汽压(e ):010atb t E E +=⨯ (1.2.1)式中:0E 为0℃时的饱和水汽压,其值为6.11hPa ;t 为蒸发面温度;a 、b 为两个经验参数,平水面:7.45a =,237.3b =;平冰面:9.5a =,265.0b =。
2、相对湿度(q ):把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来表示,称为相对湿度。
它用以表示空气潮湿程度。
其表达式为100%e f E=⨯ (1.2.2) 式中:e 为空气中的空际水汽压;E 为同温下的饱和水汽压。
当e =E 时,f =100%,表示空气中水汽达饱和;e <E 时,f <100%,表示空气不饱和;e >E 时,f >100%,表示空气过饱和;3、比湿(q ):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的总质量(水汽质量加上干空气的质量)的比值,式中:w m 为该湿空气团中的水汽质量;d m 为该湿空气团中干空气的质量。
5、露点温度(Td ):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和气压一定的条件下,通过降低温度而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单位为℃。
6、绝对湿度(a ):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质量,称为绝对湿度,用a 表示。
7、混合比(s ):第三章 大气静力学一、理解重力与地心引力的概念二、理解重力位势和位势米的概念 重力位势表示单位质量通过任意路径由海平面上升到某一高度z 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以J/kg 为单位。
习惯上以位势高度表示重力位势Φ的大小,称为位势米(gpm )。
三、理解大气静力学方程的意义1p g zρ∂-=∂ (1.3.1), (1.3.1)式就是大气静力学方程,它表示大气处于静止时垂直气压梯度力与重力相平衡,即流体静力平衡。
由上式导出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p g zρ∂=-∂ (1.3.2), 因为ρ总是正值,所以气压总是随高度递减。
由于大气在水平方向分布均匀,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认为()p p z =,则(1.3.2)式可以写成dp g dzρ=-(1.3.3) 此式是静力学方程的主要形式。
大气静力学方程式在大气静止时或匀速垂直运动时是完全正确的。
在实际大气中,由于空气的垂直加速度一般小于0.1cm/s 2,比重力加速度g 至少小4个数量级,所以除去垂直运动剧烈和积云环流区处,它都能很好成立。
四、了解均质大气的概念假设大气密度不随高度变化,而是整层都保持其海平面值,这就是等密度大气模式,称为“均质大气”。
五、了解均质、等温及多元大气中压高公式的区别等温大气的压高公式为,(温度随高度不变,密度与气压呈正比)2121211exp[()]exp[]d v pz z g p p z z p R T H -=--=-(1.3.3) 多元大气:温度随高度线性递减六、掌握等压面、等高面的概念等压面即指空间内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曲面。
等高面即指空间内高度相等的点组成的曲面。
七、掌握气压梯度的概念气压梯度是一个向量,它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数值等于两等压面间的气压差(p ∆)除以其间的垂直距离(N ∆),用下式表示:N G p N∆-∆= 八、理解气压系统随高度的变化 低压中心随高度增加向冷区倾斜,高压中心则向暖区倾斜。
第四章 辐射过程一、了解大气辐射、太阳常数、大气逆辐射、地面有效辐射的概念大气向外的辐射称为大气辐射。
考虑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照度随日地距离的变化有所不同,规定以日地平均距离时的辐照度作为标准,以,0S λ表示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0d 时,与日光垂直平面上的太阳分光辐照度,此时的太阳积分辐照度0S 称为太阳常数,即 0,00S S d λλ∞=⎰ 整层大气向下的长波辐射,即大气的逆辐射。
地面一方面放射辐射(e E ),同时又部分吸收从大气指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a E )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为(a E δ),(δ)为吸收率。
地面辐射与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地面有效辐射(也称净红外辐射),以0E 表示,即0e a E E E δ=-。
二、了解辐射的基本原理和定律任何物体,只要温度大于绝对零度,都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同时也接收来自周围的电磁波。
这是物质的本性决定的,是由物质本身的电子、原子、分子运动产生的。
一般把这种电磁波能量本身称为辐射能,而把这种能量传播方式称为辐射。
1.基尔荷夫定律在一定温度下,任何物体对于某一波长的放射能力与物体对该波长的吸收率的比值,只是温度和波长的函数,而与物体的其它性质无关,即,,,TT T e E a λλλ=,式中:,T e λ表示物体对该波长的放射能力;,T a λ表示物体对该波长的吸收率;,T E λ只是波长和温度的函数。
2、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 黑体的总放射能力与它本身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公式为4T E T σ=,该式称为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式中8245.6710/()W m K σ-=⨯∙,为斯蒂芬-波尔兹曼常数;T 为绝对温度,()273.15T K t =+(℃)。
3、维恩位移定律 绝对黑体的放射能力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与其本身的绝对温度成反比,即m C Tλ=或m T C λ=,该式称为维恩位移定律。
三、理解地气系统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及地气之间的辐射交换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吸收作用。
大气的某些成分,具有选择性吸收某些波长的太阳辐射的特性,其中最主要的有氧、臭氧、水汽和二氧化碳等。
同时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大气中较大的尘粒和云滴、云层能反射太阳辐射到宇宙空间去,其中云层反射作用最显著。
云的反射能力随云状、云量和云厚而不同。
云量愈多,云层愈厚,反射愈强。
到达地面太阳总辐射,大部分被地面吸收,小部分被地面反射,地面反射率是地面反射的太阳总辐射R 与投射到地面的太阳总辐射Q 的百分比。
地面反射率由地面性质和状态决定。
通过长波辐射,地面和大气之间相互交换热量。
第五章 大气的热力学一、掌握干绝热过程、湿空气的绝热过程、位温和假相当位温、逆温层的概念二、理解干绝热、湿绝热递减率 在大气静力条件下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做干绝热升降运动而引起气块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d dT dZ γ=-),称为干绝热递减率。
气块在湿绝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率,称为湿绝热递减率,用m γ表示。
三、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大气中的表达式1p p Q c dT adp c dT dp δρ=-=-四、掌握大气静力稳定度的定义处于静力平衡状态的大气中一些空气团块受到动力因子或热力因子的扰动,就会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垂直运动,这各偏离其平衡位置的垂直运动能否继续发展,是由大气层结及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所决定的,层结大气所具有的这种影响垂直运动的特性称为大气的静力稳定度,也称层结稳定度。
五、掌握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局地变化单位时间内个别空气质点温度的变化称作为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
某一固定地点的空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称作空气温度的局地变化。
六、掌握影响空气温度局地变化的因素1、空气平流运动引起局地气温变化2、空气铅直运动引起局地气温变化3、非绝热热量交换引起的局地气温变化空气非绝热热量交换引起的局地气温变化即大气的热流入量引起的气温改变,该项的作用为:热量收入使温度升高,热量支出使温度降低。
七、掌握温度对数压力图的结构如上图所示,图上有五种基本线条,等温线和等压线1、干绝热线(即等位温线)线)3、等饱和比湿线,是饱和比湿的等值线。
2、湿绝热线(即等se日常分析时,在温度-对数压力图的纵坐标上常常填写位势高度、风向、风速等记录,并在图上绘制以下三种曲线:1、温度-压力曲线2、露点-压力曲线3、状态曲线第六章大气边界层一、掌握大气边界层的基本概念大气边界层可以定义成:存在各种尺度的湍流,湍流输送起着重要作用并导致气象要素日变化显著的低层大气。
二、了解边界层的基本组成结构大气边界层是一个多层结构,根据湍流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和科氏力对不同层次空气运动作用的大小,可以把大气边界层分为三层:沾性副层、近地面层、上部摩擦层或称埃克曼层。
三、了解湍流通量、热平衡的概念X轴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上的动量、热量和水汽量,称为湍流动量通量、湍沿j流热量通量、湍流水汽通量,三者总和为湍流通量。
从全球地气系统看,整系统的热量平衡处于定常状态,无论是大气还是土壤温度的年平均值几乎不变。
四、掌握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热岛的概念在大水域的沿岸地区,在晴朗小风的气象条件下,边界层内常观测到向岸风和离岸风的交替变换。
白天边界层下部的气流来自海面,称为海风;夜间则风向相反,称为陆风。
边界层上部的风向则和下部相反,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观测到上升和下沉气流,整个海风和陆风的出现保持着一种环流的形式。
山区的地形比较复杂,风向风速和环境主导风有很大的差别,一方面是因受热不均引起热力环流,另一方面由地形起伏而改变了底层气流的方向和速度,白天山坡向阳面受到太阳辐射加热,温度高于周围同高度大气层,暖而不稳定的空气由谷底沿山坡爬升;夜间山坡辐射冷却降温,温度低于同高度大气层,冷空气沿山坡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