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
对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研究
需求的增长 , 德国开始研究国家预算制林业经营管理问题。 2 世纪中期 以后 , O 随着 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在苏联 、 中国
和 东 欧一 些 国家 的建 立 , 据 社会 主 义政 治 经 济学 理 论和 现 依
业 的健康快速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 进而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充 分合理利用。 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原则应是在特定社会经济 发展 和需求水平下 , 实现其生态、 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的最 大化。 目前 , 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在 我 山区经济对林业仍 有较高的依赖性 , 国家整体经济水平仍 不高的情况 , 而 林业 产业发展仍有其客观要求 , 应力求森林 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协 调平衡 , 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会损害林业 的长期健康发展 。
科学技术 和资金 , 加快提高我国林业科学技术水平 , 弥补资
金不 足 , 面推 进 我 国林业 经 济快 速发展 。 全 、 34 加 强组 织领 导 , 造促 进 林业 经济 加 快发展 的 良好 环 境 . 创 各 级 政 府要 高度 重 视 林 业 经 济 发展 工作 ,切 实加 强领 导 , 林 业 经 济 发 展 纳 入 国 民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规划 , 到认 将 做
识到位 、 责任 到位、 政策到位 、 工作到位。要从经济社会发展 的大局 出发, 把林业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
途 径 和 振兴 老 工 业 基 地 、 现可 持 续 发 展 的重 要任 务 , 大 实 下 力 气抓 好 、 实 。要 积 极研 究 新情 况 , 抓 有针 对 性地 采 取 措 施 , 解决 林 业经 济发 展 遇到 的新 问 题 。 有 关部 门要 认 真履 行 职 各
长产业链 , 实现多次增值 , 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 另外还要强 化布局调 整 , 合理配置资源 , 逐步淘汰落后产 品和不符合产
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策研究
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策研究摘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及意义入手,分析了我国农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对策,包括提高科技投入、推广优质品种、加强人才培育、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等。
同时也需要扩大农业开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努力,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一、引言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我国一直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如何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它不仅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更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及意义入手,分析了我国农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作用。
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及意义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多重效应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总量指标。
它是以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为基础,综合反映农业技术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市场经济环境、政府支持力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成果。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既要注重提高单个要素的生产率,也要注重改善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于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业生产总体上呈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
然而,我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世界上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目前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科技进步缓慢科技水平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基本保障,而我国仍存在着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导致农业科技进步缓慢。
中国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测算与分析
中国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测算与分析作者:田杰姚顺波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1期作者简介:田杰,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
通讯作者:姚顺波,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碳汇效益内部化视角的造林补贴标准研究”(编号:71173175);国家社科重大课题“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评价与体系完善研究”(编号:11&ZD2042)。
摘要基于纳入自然因素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利用1999-2011年统计数据,对我国31个省林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和技术损失进行了全面测度。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林业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877,技术效率损失为12.3%,说明我国林业生产效率水平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②表征自然因素的4-10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对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有不可忽视的贡献程度,是相关林业投入产出分析中必须纳入的考虑因子;③由于恶劣的自然灾害、经济危机或是制度的不完善等外部因素造成林业平均年际技术效率虽有波动,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④人均GDP、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文化素质、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率和制度变量对技术效率损失产生反向影响,影响效果显著。
基于此,提出改善林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加大对林业系统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加快林业部门结构调整,林业系统从业人员向第一线倾斜;加强对森林病虫鼠害的预防和监测工作,促进林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科学计划地增大林地面积,注意提高林地质量及林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提高财政支林比重的同时,完善林业专项资金利用途径的监督机制,避免林业财政支出的无效利用。
关键词自然因素;随机前沿分析;技术效率;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 F3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11-0066-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1010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且,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推广和增强,各国都提高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在环境与资源的双重约束下,木材市场供需之间的紧张局势已经演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国际性及政治性问题。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 F 3 0 2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9 1 0 7 ( 2 0 1 3 ) 0 2 —0 0 2 9 —0 7
民 以食 为 天 , 农 业 的发 展 对 于 国家 的 稳定 和 国
总体 来说 提高 了, 这 种提 高 主要得 益于技 术进 步 , 并
饭 问题 , 创造 了一个 世界 奇迹 , 但是 近 年来受 气候 变
化 等 因素 的影 响 , 我 国粮 食 生 产局 部 地 区呈 现 出不
稳定 的状 态 , 加之 我 国正处 于城 市化 过程 之 中 , 城 市 规模 的不 断 扩大 以及 大 量 交 通 基 础 设 施 的建 设 , 占 用 了一定 数 量 的耕 地 , 农村 劳动 力 向城镇 流动 , 造 成
卜一tfp年份图1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效率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的波动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农业tfp在波动中呈缓慢的增长趋势而影响丁fp指数的两个主要因素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呈反方向波动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农业tfp指数13年来增长的趋势比较平缓根据malmquist丁fp指数的测算公式即式1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中的任一个指数只要发生波动则必然会引起另一个指数的波动这是由测算公式的数学特性引起的另外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tfp指数的波动方向与技术变化指数的波动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可以判断影响我国tfp指数变动的主要因素应该就是技术变化以及隐含在技术变化下面的一些信息从理论上来看技术效率只是一个衡量投入产出效果的一个指标即相对于一定的投入产出越高则技术效率越高反之则技术效率越低
率进 行 了测 算 和 分 析 , 结论 为 : 我 国农 业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呈 现 出较 大 的 波 动 性 , 但 从长期 来看 呈增长趋 势; 造 成 农 业
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与分析
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与分析农业生产效率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农业生产所取得的成效和效益的大小。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研究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效率的概念、影响因素和提高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首先,农业生产效率的概念。
农业生产效率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农业生产效率可通过产量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两个方面来衡量。
产量效率是指单位面积、单位劳动力或单位资本投入所获得的产量。
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土地、劳力、资本等)与实际生产中所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
其次,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因素。
农业生产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技术水平、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和政策环境等。
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农机化水平等。
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也是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包括土地资源的规模化利用、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和资金的合理配置。
市场机制的完善和政策环境的稳定也对农业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路径。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改进。
首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适应本地农业特点的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土地、水源和化肥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水利、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再次,改进农业生产组织,推广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此外,加强农业金融支持,引导金融资源向农业领域倾斜,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研究与分析农业生产效率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改进农业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可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农业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农业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在农业发展中,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它能直接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程度。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农业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包括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技术进步与创新、农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
一、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如土地、水源、劳动力等。
农业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需要关注资源的高效利用。
对于土地资源而言,合理规划农田面积和土地利用结构,采取科学种植方式和肥料施用,能够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对于水资源,推广高效的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减少浪费,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在劳动力资源利用方面,加强农业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专业素质和科学种植、管理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技术进步与创新农业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需要关注技术进步和创新。
农业技术的进步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育种方面,优化种质资源,培育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逆能力。
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推广高效节能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耕作效率和农田管理水平。
在农业生产管理方面,应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手段,提高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质量监控能力。
三、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需要关注农产品的质量。
农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市场竞争力和农民收入。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既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又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优化种植结构和生产工艺,采取科学施肥和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残留和污染物排放。
此外,加强质量监管、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培育知名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需要关注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生活污水排放等都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要素配置扭曲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其提升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以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要素配置的扭曲现象普遍存在,如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不合理,制约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因此,本文将从要素配置扭曲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本文将对要素配置扭曲的内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表现。
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分析要素配置扭曲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包括其对农业生产效率、技术进步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利用实证分析方法,选取适当的指标和数据,对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
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分析要素配置扭曲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揭示其作用程度和路径。
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将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包括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的措施,以缓解要素配置扭曲现象,促进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本文还将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进一步深化对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二、文献综述在经济学领域中,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要素配置扭曲指的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失灵,导致资源不能按照边际产出相等的原则进行配置,从而影响了生产效率。
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则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有投入要素的综合利用效率,是衡量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
关于要素配置扭曲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已有大量文献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要素配置扭曲会降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例如,当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时,会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配置效率变化的引入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的实证分析
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全要素生产率(TFP)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增长趋势,但近年来增长速 度有所减缓。这可能是由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2、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投入要素对农业产值的贡献较大。其中,资本的 贡献率最高,其次是劳动力,土地的贡献率最低。这表明在农业生产中,资本的 投入对农业产值增加的作用最为显著。
3、配置效率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农业生产中资源 配置不够优化,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另外,农业政策的调整也会对配置效率 产生影响。例如,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可能促进了农业资源 配置的优化,从而提高了配置效率。
参考内容
一、引言
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在中国农业中,TFP的 增长也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对于TFP增长的来源,学界存在着不 同的看法。一些学者强调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认为技术进步是中国农业TFP增长 的主要驱动力。另一些学者则强调效率提升的作用,认为效率提升是中国农业 TF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本次演示试图通过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行业比较研 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四、结论与启示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推进和效率驱动在中国农业各主要行业的TFP增 长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同行业的主要推动力存在着差异。对于种植业 和渔业,技术进步是主要的推动力,而对于林业和畜牧业,效率提升则更为重要。 因此,提高中国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需要同时注重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并根 据不同行业的特性,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本次演示的研究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学者能继续深 入研究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问题,以期为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 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农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研究
三农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研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效率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一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增长、农民收入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三农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效率问题。
一、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然而,在当前阶段,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并不尽如人意。
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土地闲置或者被破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并不普遍,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
二、资金资源配置效率资金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持,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但是,目前我国面临着农业资金供给不足、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农业资金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大型农业企业,中小农户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这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不合理。
三、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但是,在当前情况下,城乡劳动力资源的不均衡分配问题突出。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造成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短缺。
同时,农村地区缺乏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导致了劳动力资源的低效利用。
四、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关重要。
但是,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整体还比较落后,农村地区的科技资源投入严重不足。
同时,科技人才流失等问题也制约了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
五、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信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要素,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但是,目前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仍然较低,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
农民缺乏及时的市场信息,导致了农产品的交易效率低下。
六、能源资源配置效率能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但是,当前我国农业的能源消耗效率并不高,农业生产中浪费能源的现象普遍存在。
同时,新能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还比较有限,导致了能源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
中国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测算与分析
篇论 文 的发表则 标 志 着 随机 前 沿技 术 的诞 生 。建立 具 体
的随机前 沿模 型时 , 需要 考虑设 定生 产 函数形 式 。 由于传
统的 c — D生产 函数 暗含一个 前提 假设 : 各 种生产 投入要 素
素对效 率值 的影 响 , 在此 分析基 础上 提 出提 高林业 生 产 力
2 . 2 模 型构 建
2 . 2 . 1 随 机 前 沿 生 产 函数
F a r r e l 于1 9 5 7年最早 提 出随机 前 沿分 析方 法 ( S F A) , 随后 得 到 了 众 多 学 者 的 广 泛 应 用 和 发 展 。 Me e u s e n&
Va n d e m Br o e c k[ 1 0 ]A i g n e r e t a 1 . …
田 杰等 : 中国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测算与分析
业生 产效 率时 忽视 了一个 非 常关键 的 问题 , 即林 业 产业 有
影 响林业 生产技 术效 率 的因素包 含社 会经 济 条件 、 人
其独 特 的 自然属 性 , 自然环境 因素 对林 木生 长有 着 不容 忽 视 的作 用 。H a u s e n b u i l l e r 通过分析提出, 林 业 生 产 效 率
平均 文化 程度用 平均 受 教 育 年 限来 表 示 , 假定大专、 高 中
8 9 家 森林 和纸 业 公 司 的 生 产 要 素配 置效 率 进 行 分 析 , 并
把 自然 环境 因素 和统计 噪声 加入 分析 模 型 中 , 发 现其 确 实
会对效 率值 产生 影 响。类似 的观 点 国内研 究 也有 提 出 , 姚
另外 , 目前 测 度技 术 效 率 的方 法 主要 有 两 种 : 一 种是
我国农业生产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
我国农业生产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定作者:吕晨钟许路遥来源:《商业时代》2012年第33期内容摘要: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结合回归分析方法对农业生产中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和贡献率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仍然处于较传统的阶段,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技术贡献率极低。
关键词: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 Cobb-Douglas生产函数引言农业生产要素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为了获得需要的各种农产品所必须投入的各种基本要素的总称。
这些生产要素一般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生产要素与农业经济活动过程密切相关。
首先,我国劳动力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特别是在原始农业时期,即使是现代的发达农业,依然需要劳动力的参与,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水平普遍不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劳动力的参与程度还较大,因此,在我国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要素;其次,资本是农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是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还是现代农业知识的普及,都离不开农业资本投入的增长,资本这一要素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起到了载体的作用(雷海章,2003)。
我国近年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补贴,都充分体现了资本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再次,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在农业生产中也不例外,近年来,劳动力的素质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因素,加之自然环境等对农业生产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于是,这就涉及除劳动和资本以外的其他所有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总产出中扣除要素投入(资本和劳动)影响的部分,它是除资本和劳动等要素以外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反映了科学技术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如果把全要素生产率还原为生产率的一般定义—产出与投入之比,全要素生产率是产出与资本、劳动、土地、自然资源等所有能量化的投入要素的比值,它是社会经济系统经营管理效率定量评价的一个指标(董晓花、王欣、陈利,2007)。
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与分析
农业生产效率的研究与分析一、引言农业是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其生产效率关系到国家农业生产、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功课。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与分析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提高策略,以期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
二、农业生产效率的概念及评价指标农业生产效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农业生产要素所产生的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之比。
农业生产效率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产出率、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
1. 产出率:是指单位耕地、单位劳动力或单位资本所创造的农产品数量。
2. 土地生产率:是指单位耕地所产生的农产品数量,通常用公顷产量、亩产量等来衡量。
3. 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力所创造的农产品数量,通常用工作小时产量等来衡量。
4. 资本生产率:是指单位资本所创造的农产品数量,通常用投入产出率等来衡量。
三、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经营者自身因素、农业生产制度因素、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因素和资源自然环境因素。
1. 农业生产经营者自身因素: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知识水平、决策能力、技术能力和意愿等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极大。
2. 农业生产制度因素:农业生产制度因素涉及土地权属、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保险等问题,能够影响到农业的投入产出比率,农业生产成本等关键生产指标。
3. 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因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资源自然环境因素:资源自然环境因素是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天气情况、耕地面积等因素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率。
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引进科学技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推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出率。
2. 减少农业生产投入成本: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农业生产投入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率。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以大方县为例作者姓名:曾令全专业班级:2010级经济学(2)班学号:01131002046 指导教师:金巧艺摘要: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随着进一步严重。
而林业产业作为一种既可以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的产业。
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建议。
本文主要通过对大方县森林资源及林业主要产业的调查分析,同时通过实证的方法对大方县林业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再根据这些分析数据提出了促进大方县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等。
关键词:生态环境;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The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of forestry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in order to Da Fang as an exampleCandidate: LingQuan Zeng Major:Class 2 grade 2010 economicsStudent No.:01131002046 Advisor:QiaoYi JinAbstract:China 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nd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with the further serious. And the forestry industry as anindustry, a kind of can bring economic benefits at the same time, can also Protect environ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development, whichcan provide decision suggestions for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This paper mainl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generous county forest resource and forestry industrysurvey, and through empirical method of Dafang County Forestry IndustryDevelopment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dustry in DafangCount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data, form a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optimization of forestry industrial structureKey words: The ecological; Industril econom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5)第一章林业产业化的基础理论研究 (5)1.1林业产业化的基本概念 (5)1.2林业产业化的定义 (6)1.3林业产业化的特征、作用 (6)1.4 林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6)第二章大方县森林资源及主要林业产业发展评价 (7)2.1大方县森林资源概况 (7)2.1.1森林资源的数量 (7)2.1.2森林资源的结构和布局 (8)2.1.3林分质量 (8)2.2大方县主要林业产业发展评价 (9)2.2.1林场 (9)2.2.2森林公园 (10)2.3林业发展效应 (10)3.1理论分析 (11)3.1.3 林产品的对外贸易 (12)3.2实证分析 (13)3.2.1计量经济模型构建 (13)3.2.2修正多种共线性 (14)第四章政策建议 (17)4.1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森林面积增加 (17)4.2 提高森林质量及林地生产力 (17)4.3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7)第五章总结 (18)5.1 数据的缺失及调查范围的局限性 (18)5.2 研究的不足方面 (18)参考文献 (19)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生态环境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生产要素与中国木材产业竞争力关系探究
一
、
生产 要素 的发 展 与分 类
( ) 产 要 素 的 发 展 一 生 随着社会经济 的不 断演进 , 术界对生产要 素的认识不 断 学 深 化 。 产 要 素 的历 史 沿 革 可 以 从 西 方 工 业 发 达 国家 的产 业 发 生 展史作出基本概况 。第一 次产业革命前 , 产业 的主要要素投人 是土地 和劳动 , 由于土地 和劳动 属于 自然性 资源 , 在要 素供 给 的限制下 , 产业 发展处于十分缓慢 的阶段 。第一 次产业革命 以 后. 随着机器 大工业 的蓬勃发展 , 资本投 入取 代土地和 劳动 , 成 为 产 业 发 展 的 主 要 推 动力 量 。 第 二 次 产 业 革 命 后 , 着 科 学 与 随 技 术 的加 速 发 展 , 术 创 新 、 度 创 新 成 为 产 业 发 展 的 主 要 推 技 制 动力量 , 由此 产 业 发 展 步 入 效 率 推 动 型 阶 段 。 ( ) 产 要 素 的 分 类 二 生 生产要 素是人类 进行 物质资 料生 产所必需 的各种 经济 资 源和条件 , 是构 成生 产力的各种要素。 于生 产要 素的分类 , 关 学
划 、控 制 和 协 调 的 机 制 等 。无 形 资 源 主 要 包 括 企 业 的 声 誉 、 品 牌 、 业文件 、 企 专有技 术和知识 、 积累的学识 和经 验等 ( 沃尔 菲 纳 特 ,9 4 。 18 ) 从 产业竞 争力 的角度考 察 ,第 一种要 素分类方 法过 于简 单 , 以有效 区分不 同要素对竞争 力的影 响。第二种分类方 法 难 虽然强调 了无形资源对竞争 力形成的重要性 , 但其 主要是从 企 业 管理 的角 度出发 , 并未提 高到 产业发展 的层面 , 而且 即使 在 有形 资源中 , 如金融 能力 、 组织 能力等 , 竞争力 的形成有着 同 对 样重要 的作 用。波特教授 的分 类较为合理 , 是通过对产业竞 争 力 的研究后 而得 出的分类 , 既强调 了 自然性资源对产业竞争 力 形成 的必要性 , 又强调了创 出性 资源对产业竞争 力形成 的充分 性 。因此 , 本文 主要采用波特教授 的分类方 法。
农业生产资源配置与效率优化研究
农业生产资源配置与效率优化研究农业是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支柱。
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与效率优化是当下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资源的基本概念、现状及问题、优化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生产资源的基本概念农业生产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资源和技术资源四个方面。
其中,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劳动力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动力,资金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技术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推动力。
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资源和技术资源,从而实现农产品的高产、高效生产。
二、现状及问题在我国,目前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区长期荒芜或未得到合理利用。
其次,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造成土地长期荒芜和农产品滞销。
再次,农业资金难以到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最后,农业技术进步缓慢,较难适应现代化需求。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难度加大,也制约着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
三、优化方案为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1.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的优化利用。
推进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等工作,减少土地荒芜和浪费。
同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土地有效利用。
优化劳动力结构,提升劳动力质量。
加强农业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
同时,加强农业征地拆迁、社保等政策支持,有效避免劳动力流失。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建设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信贷政策的实施,拓宽农业融资途径。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2.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和信息化,提高效益水平。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推广优质农业品种和先进农业技术。
3.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各因素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农业投 资和科技创新的贡献度较高。
结果讨论与解释
讨论
针对实证结果,本研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讨论,分析了其对农业绿色全要 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机制。
解释
农业投资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科技创新能够推动农 业技术进步,提升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政策支持能够引导农业生产方向,调节资 源配置;农村人力资本提升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得到了提高, 尤其是在种植业和畜牧业方面。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01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推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包括新技术
的研发、推广和应用。
02
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如政府对农
数据来源
选取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数据,时间跨度为 2000-2018年。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 统计年鉴》以及各省份的统计年鉴。
变量定义与说明
资源投入
包括化肥、农药、农膜、水资源 等。
环境污染
产品产出
主要考虑农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 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
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等各类农 产品的产量。
资源环境因素的影响
主要涉及水资源、土壤质量、气候变化等因素对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研究评述
01
研究不足与展望
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 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02
研究方法评述
对现有研究方法进行评估,提出改进 意见和建议。
03
研究意义与价值
中国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分析
中国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分析
吕洁华;孙嘉宇;蔡秀亭
【期刊名称】《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年(卷),期】2022(21)3
【摘要】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我国2004—2019年30个省(市、自治区)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进行收敛性分析、核密度函数估计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明确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时空演变。
进一步采用空间马尔可夫链对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状态转移进行短期分析及长期预测,探究其短期和长期状态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提高趋势,效率值依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两极化分布;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状态转移存在“俱乐部效应”,在空间效应影响下,“俱乐部效应”增强。
同时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转移对初始状态具有依赖性,长期内转移存在收敛性使得其在空间内呈现集聚分布,流动性较弱。
而相邻区域状态将对区域状态转移具有正向和负向溢出影响。
据此,提出协同区域经济发展,加强林业政策支持,推动权利适度下放,促进区域交流等有利于林业发展的参考建议。
【总页数】11页(P320-330)
【作者】吕洁华;孙嘉宇;蔡秀亭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24
【相关文献】
1.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及动力源泉探析
2.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集聚特征探析
3.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集聚特征分析
4.长三角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5.黄河流域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绿色经济视角下我国森林建设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TFP on Forest Construction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Green Economy
作者: 郎晓娟[1];刘珉[2]
作者机构: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武汉430073;[2]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714
出版物刊名: 林业经济
页码: 19-24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8期
主题词: 绿色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绿色创新
摘要:从绿色经济视角出发,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分析中国森林建设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对不同阶段、不同省份森林资源增长的TFP进行分解,认为在绿色经济视角下,“绿色投
资”“绿色新政”“绿色创新”三种不同的因素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而提高林业发展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且,随着生态建设问题的国际化及政治化,各个国家都提高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因此,面对国际和国内木材供需市场的紧张矛盾,提高本国林地出材量才是根本且有保障的解决路径,而提高林地生产率的关键就是提高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水平。
近年来,为了加强本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林业的公共投入,正在全国推进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林业体制机制的一次重大实践。
因此,在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及如此有利的宏观大背景下,有必要对我国林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提出可行性建议来达到提高林地生产力的目的。
本文在明确界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内涵的基础之上,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以制度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为理论分析基础。
文章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研究紧密结合了林业产业的两大特殊属性,即自然属性和规模属性,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探讨林业产业自然属性和规模属性与效率分析之间的关系,在对省级和农户层面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全面测算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最后,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研究结果,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以期来改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水平。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在对自然因素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评价进行初步界定的基础之上,将自然因素(4-10月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纳入到林业生产要素配
置效率评价体系之中,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来对我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全面测算。
研究发现,我国四大林区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平均值为0.603,整体存在很大提升空间;不同林区之间以及林区内部的平均效率值发展不平衡,数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自然因素对四大林区林业生产的产出弹性均为正值,且4-10
月平均气温对四大林区的产出弹性值均明显高于年平均降水量的产出弹性值。
第二,运用随机前沿分析一步法对四大林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对多个影响因素变量分析后发现,人均GDP对四大林区林业生产要
素配置效率损失的影响程度最大;财政支林比重对四大林区的效率损失都有显著影响,但是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都略有差异;基层林业工作站平均文化程度对四大林区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损失都起到负向影响作用;制度虚拟变量对东北林区的效率损失未产生显著影响,对其他三个林区的效率损失均产生显著影响作用。
第三,在对宏观层面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继续基于林业产业的特殊规模属性对典型地区(四川省雅安市)的样本农户进行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补充研究。
研究发现,所有样本农户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平均值为0.604,整体水平低下,这表明,在现有林业生产技术条件和要素配置现状下,样本农户的营林效率值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农户林地经营规模与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并没有呈现水平或是单调递增递减的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即中等规模样本农户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水平(0.673)高于小规模农户(0.586)和大规模农户(0.497)。
第四,对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规模组效率水平的影响作用及影响方向都存在显著差异。
户主受教育程度和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对三个规模组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都产生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林地经营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对小规模和中等规模样本农户的效率值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对大规模样本农户的效率值产生负向抑制作用;家庭成员中是否有外出务工对中等规模和大规模农户的效率值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作用;林地细碎化对三个规模组的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都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作用及影响方向呈现不确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