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印版画创作发展
水印版画综述
传统水印版画技艺是中国特有的版画印刷技艺,它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显示了与其他现代印刷工艺不同的优势,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水印版画通过勾描、刻版、印刷的创作流程,向人们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民族艺术语言。
通过对传统水印版画的继承,我们能够感知它的文化意义,也能明确水印版画的发展方向,进而保持水印版画的历史文化性、独特性和优越性。
一、传统水印版画的概述传统水印版画是由雕版印刷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化发展。
因此,水印版画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制作就如雕版印刷一样采用复制的方式,利用水质颜料来印刷,这种颜料的运用使水印版画作品呈现出中国国画的清透、高雅、水漾等审美特征。
例如,《天姥对廷图》《十竹斋书画谱》《巨川舟楫图》等作品都是我国古代木刻版画的优秀代表,这些作品无论是在表现内容方面还是在制作工艺上都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水印版画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
现代水印版画的技艺主要是人们在学习传统水印版画过程中改良创新的“创作水印木刻”,其在工艺上由原来刻板制作的不同种类笺的印刷发展到能活灵活现地印制,如气势磅礴、笔墨淋漓的《奔马图》,以及唐代的《簪花仕女图》等作品都标志着现代木刻水印艺术的发展。
二、传统水印版画的技艺特点水印版画之美在于材、刀、晕、痕、韵之中,能让人充分感受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视觉感受引起观者的共鸣。
在画面表达上具有观象生意、以象寓意、造像表意的意象韵味,使人通过水印版画中概括出来的形,感受到版画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既突出了画面整体的意象氛围,又充分表达了意境。
水印版画的技艺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表现手法概括简练,展现出来的画面黑白对比鲜明强烈,且画面主体突出,干湿、虚实、浓淡效果丰富,具有平面艺术美感。
第二,水印版画含有丰富的韵味,一幅作品之中木质材料、刀刻痕迹、水性颜料三者争相展现,共同构成传统水印木刻的独特风格和深远意蕴。
奇镌版刻——水印木刻的发展历程
宝斋经理侯凯把齐白石请到店中来参观时,在他面前 挂出两幅画作,并告诉齐白石其中一幅是他的真迹, 老人见真品和木版水印复制品放在了一起,上下对比 了许久,竟然自己也分不清那件是真迹。在这之后白 石老人的很多作品都由荣宝斋制成木版水印画,从而 得以广泛地流传。因此,后来就有了荣宝斋的木版水 印画是“靠徐悲鸿和齐白石起家”的说法。50 年代中 期,荣宝斋还创造性地在绢上用饾版法复制中国古代 工笔人物画名作,取得重大突破。如复制唐代周昉《簪 花仕女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马远《踏歌图》 等,工程宏巨,刻印俱精,水印技艺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其中,复制《韩熙载夜宴图》雕版 1667 块,用版之多, 刻印之精,为当时历史之最。2001 年至 2010 年,上海 朵云轩用了十年时间用饾版法复制任伯年的《群仙祝 寿图》向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献礼,全图精雕人物 46 个, 雕版 2000 块,印刷效果可与原作媲美,是迄今为止用 版最多、幅面最大的木版水印作品。
20 世纪 30 年代始现代木版水印艺术的发展形成 两分支。一支是受新兴木刻运动影响而发展的画、刻、 印完全由版画家一人独立完成的现代水印木刻版画艺 术创作。1931 年鲁迅在上海举办“暑期木刻讲习会”, 会期 6 天,邀请了上海内山书店日本店主内山完造的 弟弟,日本成城小学美术教师内山嘉吉为讲师,为当 时中国木刻青年江丰、陈铁耕等 13 位学员教授现代版
另一支则是受 1933、1934 年鲁迅和郑振铎极力推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051
邹连德《竹乡雪》 水印木刻
动合编《北平笺谱》及委托荣宝斋重刻辑印《十竹斋 笺谱》的影响,让濒临失传的饾版印刷术得以延续并 进而发展,复制书画名作、制作笺谱等。这一支派的 发展主要集中在复制古代和近现代国画名作方面,对 巨幅名作的复制用版之多,达到惊人的程度,雕版和 印版难度极大,水印技术远远超越了古代的饾版水印。 主要的机构有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天津杨柳青 画社等。当时有“诸笺肆之白眉”称号的荣宝斋刻印 了大量新风格、高品位的笺纸,所用的水印技艺已经 不让十竹斋水印。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荣宝斋用饾版 法复制大幅水墨淋漓的中国写意画,如徐悲鸿的《奔 马》、《芋叶双鸡》、《鱼鹰》、《漓江春雨》、《风雨鸡鸣》, 齐白石《虾》、《虾蟹》,吴作人的《牛》、张大千的《敦 煌供养人》及清人工笔画等,形神兼备,笔意及墨韵 几可乱真。荣宝斋木版水印《奔马》印制成功得到徐 悲鸿的赞许,在售卖时更亲自签名以示支持。齐白石 的《虾》则是白石老人的亲自指导下完成的,当时荣
谈中国水印版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谈 中国水 印版画艺术 的形成与发展
万子 亮 ( 南京 艺术 学 院 江 苏 南 京 2 00 ) 10 0
在新 兴 木刻 运动 之后 的五 十年 代初 , 画家黄 永玉 、 李平 凡等人 , 他们 在 画 中吸取传 统 水 印木刻 的 印刷技 术 ,将传 统 印刷工 艺 引入 到木 版 画创 作 中来 ,确 立 了一 个 时期 的水 印版画 的新 风貌 ,直 到 二十 世 纪六十 年代 ,以江 、浙 一带 为代 表 的版画 家们 ,在 继承 传 统 印技 的 同时, 再一 次开拓 了水 印版画 艺术 的新 秩序 ,尤 其是 以 江苏 版 画家 为代表 的版 画群 体 ,率 先进 行研 究传 统水 印技法 和 水 墨画 的结 合实 践 ,进行 大批 量 的写 生创 作 ,优 秀 作 品不断 出现 , 至 16 年 7 ,江 苏 水 印木 刻进 京 展 ,开 创 了 中国木 版 画水 印 的 93 月 版 画 是一种 独立 的艺术 表现 样式 ,在 众 多艺 术表现 形 式 中有 新视 界 ,其 传达 出的鲜 明 民族风 格和 整体 态 势, 引起 中 国乃 至 世 着悠 久而 灿烂 的发 展历程 ,从种 类上 分有 铜版 版 画 、石 版版 画 、 界美术 的关注 ,李 桦先 生 曾盛赞 “ 在 艺术上 和技 术上 所 开拓 的 它 木版版 画和 丝 网版 画 四个 版 种 。而木 版版 画又 可分 为 油 印木 版 画 成 就是 刀 与笔 的结 合 ,线与 染 的渗透 、 画与 印、水 的转 化与 纸 的 和水 印木版 画 ,两者 均可 套 色或 单色 印制 ,水 印版 画 艺术 是众 多 生 发 ,其 中各种 工 具 、材料 、工 艺 的错综 运用 ,有 机地 创造 出一 版 画种 类 园地里 的一 支奇 葩 。在 我 国的 印刷 历 史 中最 为久远 ,也 个 新 的 艺 术 境界 ,孕 育 成 一种 江 南 情 意 浓郁 的全 新 版 画 艺术 形 最 具代 表 性 。唐 代咸 通 九年 ,公元 8 8 6 年流 传 于世 的 《 刚 般若 式 ” 。前 面 说过 ,我 国水 印木 版插 画 的 刻 、印技 术 发展 到 明末 金 经 》扉 页 中的插 画释 迦 图便 是通过 水性 墨色 在木 版 上刻 制 印刷而 清 初 已是 鼎盛 时期 ,江 苏 水 印版 画 正 是 在研 究 明末 《 竹斋 画 十 成 ,到 了两 宋金 元 时期是 这 一印制 技术 的成 长 期 ,在 明末清 初 以 谱 》 、清初 《 竹斋 笺谱 》 的基础 上 结合水 墨 画意 境得 以形 成 。 十 水 性墨色 或 套色 印刷 的插 画在 技术 手段 上更 加完 善 。可 以想 见 , 《 十竹 斋画谱 》 《 笺谱 》是公 元 12年 和 公元 14 年 明末金 陵大 67 64 我 国是雕 版 印刷 术的 发 明地 ,活字 印刷 制版 术在 技术 手 段上 也经 出版 家 胡正 言十 竹斋 编辑 出版 , 《 画谱 》 《 谱》 最伟 大的成 就 笺 历 了从 陶土 到金属 的演 变 ,但最 终 木质 雕版 还是 得到 了最广 泛 的 是水 性色 彩 多版 多色 的饭 版套 印与 拱花 印技 的 发 明,在 品质上 色 运用 。其 后 , 以单 线刻 制 的木刻 画广 泛 的运 用在 医书 、 小说 等书 彩雅 致 、尊重 画稿 刻 印 ,如 同手绘 ,体 现 了文人 写 意画精 确 的笔 籍上 。如 果说 古老 的木 版 画 的 “ ” 的概念 成立 的话 ,那 么 也只 路情趣 ,在世 界 印刷史 上 占有 重要 的地 位 。也 正是这 种 印刷技 术 画 是具 备 了一 定意 义上 的传播 效 用 ,做 为插 画 艺术 去 理解 研 究, 手段 为现 今 的水 印版 画艺术 创 作在 技术 的层 面上 作 出了有 力 的支 其影 响力 是值 得我们 自豪 的 。这 些 “ ”的 早先 应归 类于 印刷 的 撑 ,有 了可依 存和 发扬 的根 基 。艺 术 的实践 ,只 有在 熟练 的掌 握 画 插画 范畴 ,它承 载着 的是实 用 的传播 功 能 ,是文字 解 说 的附属 形 了技术 ,具备 了一 定 的物理 操 纵能 力 ,在倾注 了个体 文化 情智 的 态 ,它 是 以精 确 的复 制 画 家 的 画稿 为 宗 旨, 进行 大 量 的生 产 复 同时 ,才 更具 有深 刻 的文化 精神 内涵 ,艺术 作 品才 具 有鲜 活性 和 制 ,它是 复制笔 意 ,而 不是 创造 刀法 , 复制木 刻 画最 终呈现 的是 生动性 。艺术 语言 的形 成与 艺术 家个 体 的文化 背 景 、地 域 是不 可 画稿 的画家 的 画 ,在 这 其 中进行 大量 工作 的刻 工 、印 工也仅 仅 充 分 割 的 ,又 与 技术 表现 的支 持 点和对 技术 的 理解 力 习习相 关 。水 当 “ 器 ”的作 用 ,这些 刻 工、 印工 的技 艺好 坏在 现今 看来 也 只 印版画 艺术 发 展到 上世 纪八 十年 代 ,艺术 的表 现语 言和 个 体的精 机 是印刷 机 ,制版 工 的优 良与 否的 差异 ,所 以说 ,古 代 的传统 意义 神 述求 得到 了充分 的延 展 ,在形 态上 也得 以丰 富 多彩 ,作 品的语 上的 “ 版画 ”不 是真 正意 义上 的版 画 艺术 ,刻 工 、印工 的绝 世技 言 形态 大致 可 分为透 明的水 墨晕 染和 厚重 的粉 色叠 印两 种风 格 , 艺 也只 能是 影响 印刷 品质 量 高下 的技 艺在世 间流 传 ,而 这种 印制 且 都是 运用 传统 的 多色或 单 色渲 染加 主版 的套 印方 式 ,水 墨晕染 木版 画 的技 艺也 一直 流传 至今 ,是 我 国 民间艺术 宝 库 中直得 炫耀 透 明的 处理 方法 显得 灵秀 游动 、逸 气 ,更 适合 表现 江南 的 山 山水 的亮 点 。如 果 ,当 时 的刻 工 、 印工 一 味 的炫 耀 自 己的 刀工 、技 水 ,与传 统 水墨 写意 画 的表现 形式 巧妙 的结合 ,充 满韵 味 。这样 法 ,而 不尊 重画稿 的 笔路 ,那他 也 只 能是 “ 岗 ”了 。我们应 该 下 种 形 式语 言在传 统 刻 、印基 础上 强调 刀 、木 、韵 三昧 一体 ,干 知道 ,一件 艺术 品的形 成只 有在 充 分挖 掘 自身 的品质 特 点 ,将 艺 而不 枯 ,湿 而不烂 ,浓 淡 相宜 ,清 新 自然 ,有 的大 刀 阔斧 ,凝 练 术创 造者 自身的情 感投 入其 中,渗 入情 绪 、智慧 与才 情 ,并 亲 自 厚重 , 以气取 胜 , 以浓 淡 虚实 的水 墨加 渲 染 ,套版 不多 且层 次丰 绘制 ,这 样艺 术作 品才 能具 有真 实 的文 化意 义 。具有 古老 东方 文 厚 ,用 色 不 多 且 尽 显 多彩 ,有 的讲 究 构 图 的场 面 ,套色 层 次 丰 化现象 的木 版水 印艺术 也才 能形成 。 富 ,讲求 色块 对 比鲜 明 。这种 艺术 表现 的气 息 是其 它艺 术难 以 比 中 国雕 版 印 刷 术 的发 明早 于 西 方 , 而 西 方 随着 工 业 革 命 的 拟 的,也 是水 印版 画 艺术 所特 有 的艺术 品质 。这 一 时期 的作 品在 兴起 ,很 好 的利 用 了东 方 的 传 统 印刷 模 式 , 发 明 了金 属 活 字 印 表 现 内容 上趋 于 自然景 观 ,风 土人 情 的描绘 ,在 作 品的形 式语 言 刷 。西方版 画 艺术 的产 生得 益于 其科 学技 术 的先进 性 ,它 的 “ 版 上 也 进 行 积 极 的探 索 , 尚辉 先 生 曾 说 : “ 形 式 美 的探 索 成 为 对 画 ”早 期也 是 以复制 的形 式 出现 ,版 画进 入原 创 时代应 归功 于 文 二 十 世 纪 八 十年 代 美 术 创 作 的 主 题词 和 重 要 内容 ,版 画 的 ‘ 形 化 和个 体精 神 的觉醒 ,十 六世 纪 的德 国画 家丢 勒 ,十七 世纪 荷 兰 式 ’探 索 也惯 穿于 ‘ 情 ’表达 的 过程 中 ,新北 大荒 版画 ,少 数 风 画家伦 勃 朗等大 师都 进行 过大 量 的铜版 画 ,石 版画 的艺 术创 作 实 民族地 区 的 ‘ 情 ’版 画 以及此 期 的江 苏水 印版 画 ,在某 种意 义 风 践 ,而 正是 这一 时期 是西 方创 作版 画 艺术 的初 始阶 段 。我 国在 经 上 都夹 杂着 对形 式 语言 的探 索 , ‘ 式 ’加 ‘ 形 风情 ’才完 整地 构 历 了漫 长的 印刷 复制 年代 ,进 入真 实意 义上 的创作 版画 年代 是从 成 了这 个 时代 的艺 术风 貌 ”@ 。可 以说 这 一 时期 的水 印版 画艺术 12年 由鲁 迅先 生组 织 的 “ 花社 ”开 始 , 由一批 革命 的艺 术热 的 形成无 论 是技 术 的层面 ,还是在 表 现 的形式 语言 方 面可 视为 中 99 朝 血 青年组 成 ,史称 新兴 木刻 运 动 ,新兴 木刻 运动 为我 国的版 画 艺 国水 印木 刻 史上 的里 程碑 阶段 ,为后 期 的水 印版画 艺 术的 发展奠 术发 展掀 开 了新 的篇章 ,使 古 老的 复制 木刻 版 画插 图走进 了创 作 定 了基础 。 版 画时代 。正 如版 画家 曹剑 峰在 所 著的 《 版 画艺术 》一 书 中所 铜 二十 世纪 八十 年 代后 期 以及九 十年 代 ,依 据高 校版 画专 业 的 言: “ 在版 画 艺术 的发 展史 上 ,几 乎各种 版 画 的最早 产生 ,都 是 教学 , 以及专 业 画 院学术 土壤 的培 育 ,版 画的创 作 队伍 明显 的壮 从其 同一 种 版型 的 印刷 技 术 中演 变 ,发 展而 来 ” ,铜 版 画是 这 大 ,在作 品 的数量 ,风格 的多 样性 上 都有 明确 的地 域特 征 ,在水 样 ,水 印木 版 画也 是如此 。而我 国水 印木
由“印”至“意”——中国水印木刻版画的装饰性途径
2021·01水印木刻作为木版画的一部分,是中国文人与匠人广泛交流的一个艺术门类,早期并未独立成科,而是作为印刷技艺促进出版物的传播。
从印刷术的产生到艺术家对印刷的手段进行完善创新完成自己的水印木刻作品,这其中经历了1200多年的漫长探索。
水印木刻其材料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技法,木味、水味、刀味的表现以及水印木刻中概括性、主观性的特点,带有与生俱来的强烈装饰性特征。
水印木刻版画中对装饰性的诠释大都遵循美学一般形式规律,根据其自身特点,创造出有意味的形式。
创作者通过对画面进行主观的艺术处理和美化,将自己所想所思用以印成型的方式借可视化的形象传递于观者,观者则以型感意,完成这场审美活动。
一、以印成型在水印木刻的二维画面中,对于装饰性的诠释没有停留在色彩、物料上,通过造型编织出的画面结构也融入了很多装饰性因素,结合木板纹理,以及水与色的交织拓印在宣纸之上。
随机出现的各种偶然性的形态,经过创作者的思考和恰当运用,不仅可以丰富水印木刻语言,还能增强画面中的装饰感。
当代水印木刻艺术家更愿意将画面看作是剥离了绘画性的精神存在,建立并试图捕捉与内心精神相呼应的装饰画面,此时的水印木刻图像突破了二维空间,与外部环境呼应,水印木刻版画的装饰性结构从平面转向立体,所承载的内涵也由单纯的物质层面升华至精神境界,其背后所隐喻的文化价值通过结构中的装饰性因素得以显现。
(一)抽象与传神装饰艺术中的抽象是指创作者为更好地通过作品传递内心精神情感或满足其他需求,在充分认识客观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主观分析综合后,而产生的有意识的再创造。
所谓“见画识人,知人见画”,此类创作灵感来源于艺术家的直觉与想象,通过弱化客观物象,将精神情感转为可视化形象传递于观者。
且抽象作为与具象相对的表现方式,相较于具象更为广泛和自由,可以充分地将画面中的内在精神性以及作者的所思所想传递给观者,与观者产生精神共鸣。
水印木刻艺术中的抽象表现是创作者提取物象与自身产生共鸣的部分,多采用单纯的方式呈现画面。
水印版画创作中技法与情感表达之思考
水印版画创作中技法与情感表达之思考作者:魏泉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3期摘要:版画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两个重要的因素——技法与情感。
水印版画在进行创作的时侯不仅要靠创作者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而获得丰富的主题思想外,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技法与情感必须始终贯穿于整个的创作过程中,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技法发展解析;情感表现;情感与技法关系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194-01一、水印版画在技法上的发展解析在所有的版画种类当中最具有东方传统艺术魅力的要属水印版画,水印版画是直接采纳了我国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在绘制的整个过程当中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中国画是直接用笔绘制而成,水印版画则需要刻制和印刷来完成。
历史记载,1644年前后胡正言在彩色套印中已采用了饾版和拱花的技法雕印《十竹斋画谱》中的“书画”卷。
饾版也就是今人所说的木版套色印刷,胡正言打开了中国套色水印木刻的先河,是印刷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
继明末《十竹斋画谱》之后,《芥子园画传》又是一部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套色水印画谱,说明饾版技法仍在发展和日益提高。
饾版印刷术,从清末到民国,由于社会的动荡,与西洋印刷术的引进,让水印版画进入了衰退期。
清王朝被推翻后,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蕴育,由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使版画艺术的面貌焕然一新,开始有了我国创作的版画,水印版画由此也得以重新发展。
传统的民间木版年画是水印版画这种传统技法的代表形式。
木板年画的制作步骤大致可分为四个,一是绘制画稿,二是刻版,三是印刷,四是印色版,最早是线刻、笔绘,后改为刻版套色,画面效果通常很强烈,并富有装饰性。
作为一个优秀的版画家,不仅需要精通版画的技术手段,更为重要的是要如何使自己的思维能力、艺术感受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促使着自己不断的去突破固定的现有状态让自己有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表现。
浅谈中国水印版画制作技术
浅谈中国水印版画制作技术摘要:水印版画是中国传统版画的一种,是利用纸张的吸水性质,在纸张中形成水印,通过印刷技术将图案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
本文将探讨中国水印版画制作技术的传承历程、基本制作流程和现代应用情况。
关键词:水印版画;传承;制作流程;现代应用正文:一、中国水印版画的传承历程水印版画起源于汉代,随后在唐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明清时期,水印版画达到了巅峰,成为宫廷贵族的高级文化活动。
20世纪初,随着传统文化的消失,水印版画逐渐式微。
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开始重新发现和关注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
二、中国水印版画的制作流程1、制作原稿:首先需要将图案或字体等元素绘制在牛皮纸上,形成原稿。
这一步需要经验和技巧。
2、制作版胚:将原稿置于薄板上,再用胶水或石膏制成版胚,放置一段时间直至干燥。
3、制作水印:将制成的版胚浸泡在水中,等到满足所需深度后,捞起晾干。
通过不同深度的水印,可以表现出不同明暗、深浅的效果。
4、制作印版:将制作好的版胚压在印版上,利用压力将版胚上的水印转移到印版上。
5、印刷:将印版放在平面上,印刷出图案或文字。
由于印版上的水印可以影响图像的明暗、深浅,从而使得印刷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
三、中国水印版画的现代应用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水印版画逐渐被电脑制图、喷墨印刷等现代技术所替代。
但是,许多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仍然热衷于传统版画的制作工艺,将水印版画用于艺术创作和文化交流。
结语:中国水印版画是一种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形式,其制作技艺经过了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虽然现代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制作方法,但传统的水印版画制作工艺仍然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和独特的魅力。
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水印版画制作技艺,对于保存传统文化,推动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水印版画是一种凝聚着中华民族创造力和智慧的传统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书法、绘画、雕塑、印刷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
江苏水印木刻的当代传承与发展——以江苏省美术馆为例
1954、1956、1958、1959、1963 这 五 年 中, 共 举 办过五次全国性的版画展览会。在前四届,未出现江 苏版画作品,参展最多的省市有北京、四川、浙江、 上海、广东。经过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的短暂准备, 江苏的南京、苏州、南通、徐州等地集中了一批相对 稳定的版画创作力量,在解放后首次举办的(1954 年) 的“第一届全国版画展览会”上,展出了南京陆地、 黄丕谟、杨涵、萧方等人的多幅作品。“第二届全国 版画展览会”(1956 年)上则展出了吴俊发、林树中、 金允铨、陆地、黄丕谟、张树云、杨涵的木刻作品。 1957 年 1 月底,美协南京分会筹委会与南京市文化局 联合在南京举办了“南京市版画展览会”,展出作品 80 幅,这也是南京地区版画力量在建国后的首次大展 示。1962 年 2 月 -7 月,吴俊发、陆地、黄丕谟、张新予、 朱琴葆等携作品百余幅,在镇江、苏州、启东、扬州、 徐州等十余个县市,举办水印木刻及讲座。这次历时 半年之久的艺术宣传和实践活动,为江苏水印画派的 形成和壮大奠定了强大基础。巡展归来,艺术家们又 在中山陵藏经楼举办首届水印木刻进修班,学员有李 树勤、施汉鼎、丁立松、劳思等数十人。1962 年 10 月 1 日,“江苏水印木刻展”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出品 百件。这是我国新兴木刻运动以来,首次以“水印木 刻”命名的版画展览,颇为引人瞩目。1963 年 7 月, “江苏水印木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观众蜂 拥如潮,舆论齐声喝彩。著名版画家李桦、力群、荒烟、 李平凡等出席了座谈会,数十家报刊登载作品及评论, 一举宣告了江苏水印画派的诞生。展览结束后,这些 作品又应邀往天津、上海、湖北、湖南、浙江、江西 等地展出。1964 年春夏又在本省十多个县市巡展。这 无疑扩大了江苏水印版画的影响力。同一时期,第二、 第三届水印木刻进修班的举办,进一步宣传、推进了 江苏水印版画的发展。
水印版画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发展探究
Shu Hua Shi Jie·书画视界水印版画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发展探究李文庆浙江美术馆摘要:在当代中国艺术环境中,版画的发展境地比较尴尬,逐渐被挤压到艺术角落。
传统水印版画的艰难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水印版画的严峻问题。
水印版画兴起和文化传播有关,传统文化能够为水印版画发展奠定文化基础。
本文主要是探讨分析水印版画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发展,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水印版画艺术语境传统文化技术创新中图分类号:J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3-0041-03水印版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见证了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属于重要文化遗产。
在清朝末期,国外先进印刷术冲击了中国传统印刷术,西方现代文化不断深入,改变了中国人民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从而导致传统水印版画走向衰落。
时代变化发展,相应的促进了艺术观念改变。
中国水印版画中包含重要的文化遗产。
以文明史的眼光审视,通过水印木刻和水印版画,我们既能追访中、日等东亚内部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文化史迹,也能寻觅欧亚大陆之间的更远途的图像沟通。
正是在这样广阔的生存视野中,中国艺术的古典精神,藉由绘、刻、印的三重转移,获得了特殊的“复性”和“间性”,恰如其“水”媒特性,调和渗透,晕化万物,于捶按兹兹之际,刊润图书而文华乃彰。
于是,中华文化的审美品质氤氲千古,布及士、农、工、商四民社会,并在东西文化基体之间流传互印。
优秀艺术作品与时代发展相吻合,为传统水印技艺注入新的血液,使其在现代艺术语境中有效发展。
只有确保水印版画的变革,才能够形成再生力量。
一、水印版画的发展历程时代的发展,相应扩大了水印版画的发展空间,扩展技艺,传达思想。
从传统技艺角度分析,联合开放式思维。
现代水印版画可以展示全新的阅读方式,转变传统审美思维,使观赏者产生思想撞击,引发深刻思考。
当代艺术源于传统,艺术思考属于文化传统的核心部分。
所以从某种角度讲,水印版画的发展也会受到社会艺术思潮的影响,以此表现出不同的意识流。
中国传统水印版画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水印版画的传承和发展作者:姚雪娇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03期【提要】水印版画是基于雕版印刷技术发展与应用下形成艺术产物,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与民族精神。
认知中国传统水印版画的发展,促进中国传统水印版画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水印版画木刻传承和发展探究中国传统水印版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痕迹、色彩的应用,形成具有深刻思想、浓厚民族艺术语言的作品。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水印版画,分析其文化意义,可充分感知到中国传统水印版画传承的优越性与必然性,进一步认知与掌握水印版画未来发展方向。
一、中国传统水印木刻的历史概述水印版画起源于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因此中国具有悠久的版画历史,其水印版画的制作主要次采用复制手段,用水质颜料进行印刷,它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中国国画的审美特征,形成以“清透”“高雅”“水漾”为主色彩旋律的水印版画。
明代末年胡正言的《十竹斋书画语》《十竹斋笺讲》则是我国古代水印木刻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内容还是印制工艺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水印版画的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与文化艺术鉴赏价值。
相对古代复制式水印版画而言,现代水印版画主要为“创作水印木刻”,即艺术家们在学习古代传统水印版画的同时,从内容、工艺制造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基于史料分析,中国创作水印版画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其一,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的萌芽时期,在借鉴传统绘画与民间美术艺术表达的基础上,引入日本创作水印木刻技法,进行水印木刻创作,如李桦先生的《春郊小景集》、李平凡的《素营蒲花》等;其二,五十年代中期的发展时期,水印木刻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出水印木刻外,也有油印水印、砖刻拓印等形式,其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如朱琴葆的《牵牛花》、李唤民的《藏族女孩》等;其三,八十年代蓬勃发展时期,出现了在创作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石膏版拓印、拼版水印、木版拓印、纸版水印、丝网版水印、综合版水印、平版水印等等得到发展,作品所言表达的思想更为开放,这一时期中国水印版画在世界舞台上得到发展。
水印版画的当代艺术价值
水印版画的当代艺术价值水印版画是一种传统的版画技艺,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水印文化,经过漫长的发展和不断的创新,逐渐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版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水印版画的创作和制作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提高,逐渐走向了当代艺术的舞台。
作为一种传统的版画技艺,水印版画的最大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技艺风格。
水印版画采用的是水印文化中的“水印”技艺,以难得一见的立体效果和浑然天成的纹理感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
在创作中,水印版画艺术家通常采用相对传统版画更为复杂的图案和线条来表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想法。
通过运用不同的技法和创意,艺术家可以将自己的创作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实现艺术与创造的完美融合。
此外,水印版画在当代艺术中也有其重要的价值。
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和多元化的需求,水印版画艺术家们纷纷将这种传统技艺进行了创新和改进,使得水印版画在当代艺术中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例如,在当代艺术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水印版画技术的使用。
在艺术家的创作中,水印版画可以充分体现出作品的细节和质感,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和表现力。
许多当代艺术家也常常通过水印版画的技巧来表现他们独特的思想和创作理念,展示出艺术的内涵和深度。
此外,在艺术市场中,水印版画也是备受瞩目的一种艺术品。
水印版画的特殊纹理感和丰富多彩的色彩效果,使其具有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
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水印版画艺术家被市场所关注和追捧,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印版画作品也在拍卖市场上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因此,可以认为,水印版画在当代艺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版画技艺,更是一种当代艺术形式。
它通过独特的技法和精湛的创作方式,展现出了当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成为了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的重要载体。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艺术创新的不断推进,相信水印版画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和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
从丹纳三要素浅谈苏州水印版画
美术时空ART EDUCATION RESEARCH从丹纳三要素浅谈苏州水印版画□施恒张乘风摘要:在《艺术哲学》中,丹纳以发生发展的视角,总结出风格的形成归因于“种族”“环境”“时代”这三要素,并且从艺术的角度出发,以古希腊雕塑、1世纪荷兰绘画风格以及1世纪意大利绘画史为例,进行了周密的论述。
苏州水印版画属于民间绘画领域的版画类型,在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中有过辉煌的历史,其艺术形式与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该文根据丹纳三要素,探析苏州水印版画的发展和其形成的文化根基,总结其艺术特色,希望可以进一步引起人们对于苏州水印版画的重视。
关键词:丹纳三要素传统版画苏州水印版画文章以丹纳三要素为基点,旨在从人文学科的角度探讨、解读苏州水印版画的独特魅力,以更加理性的目光看待苏州传统艺术,并且寻找苏州水印版画特征的形成原因,探寻其对当代版画创作的启示,以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
一、苏州水印版画的发展过程苏州版画源远流长。
由实物与史料可知,在宋元时期,苏州版画已经诞生;到了明中叶,作为全国刻书业中心之一的苏州甚至比南京更加有名。
苏州版画的发展日益繁荣。
戏曲、小说为前期苏州版画的主要表现内容;但随着苏州版画的发展,统治者认为此类“小说秽词”题材不利于其对民众的统治,因此,戏曲、小说等题材遭到限制,苏州版画开始寻找新的艺术形式语言。
此前作为书籍附属品的苏州版画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著名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图1)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石版印刷术、胶版印刷术等新技术的传入使印制、复制不再像以往那样烦琐。
中国画的勾勒和没骨法、南京十竹斋的饾版套印技法、桃花坞木版年画等都是苏州现代水印版画的借鉴来源。
现代苏州水印版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探索现代与传统水印技术的结合。
这一时期,苏州水印版画的主要题材为水乡风景等,版画家十分重视观者的感受,此时的苏州水印版画较为通俗易懂。
苏州水印版画在22世纪80年代发展到兴盛期,这一时期,一大批优秀的版画家与版23图2图3画作品涌现,作品具有地域性特征。
江苏水印木刻版画的发展
艺术广角剧影月报江苏水印木刻版画的发展■孙浩版画是一门兼具艺术性与可复制性的绘画艺术,在中国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从艺术的发展角度来看,版画可分为古代版画和现代版画。
通常我们把民国以前的版画称为古代版画;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鲁迅倡导、众多青年版画家响应,向欧洲现代版画技法学习而创作的版画,我们把它们叫做现代版画。
水印木刻版画的发展历程也是从古代单纯的复制与传播,逐渐迈向原创的过程。
一、江苏水印木刻版画的溯源中国版画的历史可以上溯到秦汉时期,而第一幅拥有明确纪年的水印木刻画则是刻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的《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扉画——“说法图”。
江苏自古就是版画艺术的重要基地,因此江苏的水印木刻版画发展历程值得深究。
江苏版画的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的徐州汉画像石,鲁迅曾言:“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石刻里面简洁厚朴的形象塑造给后世的版画创作带来了很多启示;到了唐代,江苏水印木刻随着中国画的兴起及佛道礼经的大量刊行得以发展;宋元期间又由佛经道典扩展到经、史、子、集和画谱等,举世闻名的《碛砂大藏经》就是在这一时期雕印的;发展到明末时期,出现了如“萝轩变古笺谱”、“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等诸多传世之作,至此,木刻版画已不再附属于书籍和文字的插图,一跃而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艺术作品。
这一时期不仅是中国版画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也是金陵版画成为江苏水印木刻版画杰出代表的时期。
但是江苏水印木刻版画继续发展至清朝以后,南京的影响力却逐渐衰微,与此同时,苏州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譬如《芥子园画谱》在苏州的复刻与刊印,成为清代彩印本的典范。
再之后,国家的战乱及西方印刷术的传入和推广,江苏水印套色木刻技艺日益凋零。
虽有晚清苏州桃花坞年画的短暂繁荣,但很快江苏水印木刻版画还是陷入了沉寂。
二、江苏水印木刻版画的复兴及特色在现代版画中,水印版画可以说是唯一的非舶来品。
20世纪30年代,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相继在上海、杭州、广州展开,江苏的南京、苏州、南通等地也纷纷涌现出一批版画创作家和木刻艺术团体。
水印版画发言稿
水印版画发言稿大家好!今天,我有幸站在这个讲台上为大家介绍有关水印版画的知识。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水印版画是什么吗?恐怕有些人对它还不太熟悉吧。
水印版画是一种传统的版画艺术形式,它是通过在纸张上加入水印图案,然后进行版画刻制的一种技术。
水印版画的特点是线条精细、色彩纯正,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了艺术家的创作意愿和技巧。
那么,水印版画为何如此特别,如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呢?接下来,我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讲述。
首先,水印版画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的版画发展历程中,水印版画独树一帜,其独特的技法和艺术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水印版画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传达出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人文底蕴。
通过水印版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领略艺术家的创作智慧。
同时,水印版画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以让观者在欣赏之余获得心灵的触动和情感共鸣。
其次,水印版画在美术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水印版画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水印版画的创作过程,学生可以体验到艺术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并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水印版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尝试水印版画这样的创作形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艺术表达方式。
此外,水印版画在艺术市场上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水印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许多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愿意购买水印版画作为投资和收藏。
水印版画的限量发行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使得其市场价格逐渐上升。
艺术家们通过创作水印版画,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
因此,水印版画对于艺术家们来说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最后,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形式,水印版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水印版画发言稿
水印版画发言稿亲爱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我的观点。
首先,我想谈论的是水印版画。
水印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经过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已经在艺术界取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它以其独特的技巧和韵律感,传达了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水印版画以其精细的纹理和特殊的印刷方式而闻名。
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过程,水印版画能够在纸张或其他介质上呈现出独特的图案和色彩。
这些图案和色彩不仅美观,而且能够让观者产生深厚的情感和思考。
水印版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能够通过图像和色彩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和信息。
水印版画的独特之处不仅仅在于其艺术表现形式,还在于其传达的主题和意义。
水印版画不仅仅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表达,更是对社会现象和人类精神的思考和反思。
通过水印版画的艺术语言,艺术家能够传达他们对人性、自然和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独特见解。
正因如此,水印版画在当代艺术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展示艺术家的才华和创造力的平台,更是引领观众思考和反思的窗口。
通过欣赏水印版画作品,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和社会,重新审视和思索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支持水印版画的发展。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水印版画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更有着深厚的艺术内涵和表现力。
为了推动水印版画艺术的蓬勃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各类水印版画的展览和活动,并加强对水印版画艺术家的培养和关注。
以上就是我对水印版画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水印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艺术家和观众的喜爱和欣赏。
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水印版画艺术会继续发展壮大,并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谢谢大家!。
水印木刻版画的概念延伸
水印木刻版画的概念延伸□刘晓军摘要:当下,水印木刻版画的艺术语言探索与创作思考成为其概念延伸的主要途径。
水印木刻版画的发展经历了从图像复制到版画艺术创作的过程。
在古代,水印木刻版画是具有先进性的图像技术语言;在当下,艺术创作者在个体的艺术观念和情感表达上继续探索水印木刻版画的本体概念语言。
关键词:水印木刻版画画师绘制刻工刻版水印木刻版画艺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正如鲁迅所说:“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
历史留下了许多经典的版画作品,水印木刻版画的概念在不断更替的历史中发生着改变,创作与印制的技术也在一代代创作者的积淀下持续变革。
每个时代的水印木刻版画都表现着各自时代的社会变迁,记录着每个时代的独特之处C1]o诞生于我国的水印木刻版画在千百年的发展中一次次蜕变,具有东方文化特性的水印木刻版画言语书写着时代的审美理念。
根据目的和作用,水印木刻版画的概念可被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古代水印木刻版画,即以图像复制生产为目的的传统木版画;二是以艺术创作为目的的现代水印木刻版画,即以个人审美为主表达艺术观念的水印木刻版画。
中国水印木刻版画是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在印刷、书籍传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对研究传统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代水印木刻版画的发展进程是由线条刻制的单版单色发展到多版套色印制。
图像复制与传播是古代版画的主要功能,用以宣扬宗教教义、传播儒家经典及各类知识文化等。
版画艺术的发端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乃至南北朝时期的捺印佛教图案,这些图像以传播教义为目的,即将佛教图案刻制在印模上进行重复、有序的捺印。
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版画插图作品是唐咸通九年刊印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扉页画《祗树给孤独园》,它亦是雕版印刷术的代表作品。
宋代刊印的《东方朔盗桃图》是一幅套印彩色木版画,被认为是最早的木版年画实物。
明代,我国古代版画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万历时期被郑振铎称为木版画“登峰造极,光芒万丈”的鼎盛时期。
中国画绘画语言在水印版画创作中的应用
2020-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艺术画廊,,中国画绘画语言在水印版画创作中的应用吴傲菲(潮州市文化馆,广东潮州445100)摘要:水印版画是最具中国文化传统的版画艺术,它集绘画、雕刻、印刷为一体,以追求传统美术的艺术形态、笔墨、神态为目的,根据水墨渗透显示墨韵进行艺术创作。
它的发展自我国唐代以来,具有悠久历史,是我国传统美术百花园中的佼佼者。
为进一步提高水印版画的创作水平和艺术表现力,本人试图就“在水印版画创作中合理运用中国画语言,借鉴中国画表现手法”这一课题,针对本人的创作实践,提出一点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对水印版画的传承和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水印版画;中国画;绘画语言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033-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20在我国绘画艺术体系当中,水印版画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虽然其无论是在知名度方面还是在艺术价值方面相比较于中国画都稍有逊色,但是它同样承载着中国传统美学精神和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因此我们要对水印版画这一艺术形式进行认真研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将其发扬光大。
一、中国画绘画语言在水印版画创作中的应用价值要进一步提升水印版画的整体艺术水平,在借鉴中国画表现的同时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中国画绘画语言在水印版画创作中的应用价值。
之所以要在水印版画创作中对中国画绘画语言进行应用,主要原因不外乎两者:首先,水印版画创作内容需要持续完善;其次,中国画绘画语言具备艺术审美价值,为水印版画创作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支持。
也正因为中国画绘画语言具有卓尔不群的美感,所以必须要合理应用。
当代水印版画创作应结合传统绘画艺术,将中国画绘画语言融入到其中,从而更好的完善内容,丰富表现力,提高审美价值,是我们要着力探讨的重要课题。
据此,本文分析了中国画绘画语言在水印版画创作中的应用问题,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现实意义。
都市印痕__--__浅谈城市题材的水印版画创作
都市印痕——浅谈城市题材的水印版画创作中国美术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中国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目录摘要 (1)一、概论 (3)二、中国城市化中的观念变化 (5)三、城市绘画题材的演变 (8)1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城市题材 (8)2 、传统版画中的城市题材 (9)3 、外国美术中的城市题材及艺术家 (12)四、水印版画的发展与现状 (13)五、我的版画实践 (16)1、杭州,我生活的城市 (16)2、以水印版画表现城市题材的尝试 (16)3、城市题材表现的认知 (20)六、结论 (23)主要参考书目 (25)致谢 (26)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城市的迅猛发展给我们带来行为和观念上颠覆性改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城市的空间范围和影响范围日益扩展,21世纪是我国全面实现城市化的时代。
水印版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如何既要能坚持自己的特质,又能体现时代的气息,以新的语言来表现当代城市景观和人文关怀,是一个水印版画研究者所面临的问题。
水印版画创作即要克服表现现代因素带来的不适感,在艺术创作方法与风格上有所突破,不拘泥于原有的墨和颜料的印法,又须加入新的造型元素和技法语言,笔墨当随时代才会成为可能。
水印版画技法沿革初探的开题报告
水印版画技法沿革初探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一项重要的应用就是数字水印技术。
数字水印技术是一种可以将任何形式的信息嵌入到数字媒体中的技术,在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信息验证、数字证书及数字签名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而水印版画技法,即利用水墨或颜料刻画版面图形,并将涂有油墨或颜料的版面印刷在纸张上形成图案,是一种古老但也十分有用和精美的技术,此技法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已成为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的珍宝。
水印版画技法在数字水印技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读者可以在这篇开题报告中了解水印版画技法沿革以及该技法在现代数字水印应用过程中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二、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是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进行论文研究的一种方法。
因为水印版画技法的历史悠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认识和研究资料,分析自古以来的水印版画技法的演化和变迁,在此基础上通过现代技术和手段来探讨该技法在数字水印技术中的应用及其优势,从而说明水印版画技法在现代数字水印中的价值。
三、论文结构本文预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
介绍文章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该领域现存的问题。
第二章:水印版画技法历史沿革。
主要依据古代相关文献和实物资料,探讨水印版画技法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介绍现代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应用,为后续水印版画技法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做铺垫。
第四章:水印版画技法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
主要介绍水印版画技法在数字水印技术中的优势以及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五章:展望和总结。
对水印版画技法的现状和未来作出分析,总结研究结果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对未来的研究工作做出展望。
四、预期成果通过对水印版画技法沿革及其在数字水印技术中的应用进行深度研究,我们将得出以下几点成果:1.系统梳理水印版画技法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浅谈浮世绘版画与中国古代水印木刻的发展
浅谈浮世绘版画与中国古代水印木刻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居民收入水平逐渐攀升。
一方面是物质层面的逐渐繁荣;另一方面是我国文化层面的不自信。
为了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仅要充实我们的物质基础,还要提升我们的软实力。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众多技艺,都成为中国傲立于世界之林的资本,水印木刻和版画便是其中显著的代表。
了解水印木刻和版画的发展历程,能够让我们知悉古代群众的生活方式,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
标签:浮世绘版画;古代水印木刻;发展引言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版画艺术在技术上是一直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的。
水印木刻作为版画的一个分支,它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也是非常丰富和多彩多样的,不管是具象的或是抽象的,水印木刻的表现形式是十分自由的。
它的版画语言强烈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独特性、装饰性和民族性。
版画自身已形成独立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水印木刻装饰语言的表现以及在当代水印木刻的发展和自己的创作体会。
1 中国古代水印木刻在各朝代的发展在我国,版画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它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当时的政治、经济相对繁荣,隋文帝大兴佛、道二教,而版画印制主要是为了传播佛教,用于印制《金刚经》,给广大信徒作宣传。
它最开始相当于现在的手工印刷厂,单单起复制性作用,没有任何艺术性的创作,它既是工匠艺人用以谋生的一门技艺,也是普通民众希望富贵吉祥和入世随俗的生活写真,在当时它并不同于中国国画被称之为“画”,仅作为一种技术,一种用于方便当时社会活动的技术。
其后,随着雕印技术的发展,它又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大量精致、缤纷的版画被呈现出来,并开始脱离了宗教的束缚。
受当时社会文化与社会需求的影响,中国古代版画的用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于过年、过节和宗教庆典所需的单幅画面;二是为了戏曲、小说所作的多幅插图,供受众观赏。
其中还有一些画谱、水浒叶子等,这都是中国版画所独有的。
[版画,水印]论水印版画创作发展
论水印版画创作发展摘要:论文主要阐述水印版画创作发展状况,从唐代兴起,到现代的创作,水印版画从刚开始的复制中国字画到依托中国独有绘画,再到渐渐脱离中国本土涵养直到在本土基础上的技法创新,可以看出其在固有理念上的逐渐突破。
此外,论文还通过对三位画家的创作风格的个别性分析,将水印版画创作的来源、观念、技法进行一般性的理论总结,为笔者以后个人水印版画创作提供了理论性的依据。
关键词:水印;创作;版画木版水印(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水印字画是中国汉族特有的版画印刷技艺。
它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既可用以创作体现自身特点的艺术作品,也可逼真地复制各类中国字画。
木版水印字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远在唐代,单色木版印刷已经具有相当水平。
明末以十竹斋为代表的饾版、拱花等套色叠印,表明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
由于这项技艺始终基于手工进行,所以中国目前纯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继承和发展,究于其重要性水印版画的创作一直是当代摆不开的话题。
明代至清初是中国版画的黄金时代,尤以萧云从、陈洪绶两位。
明陈洪绶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版画方面。
陈洪绶秉承中国绘画之精深,借助个人深厚的文学与绘画功底,将中国白描运用到水印版画一种独创:细线造型,书写勾线。
萧的传世木版画以山水为佳,而陈洪绶则独霸人物画坛。
这一时期的水印版画创作依托于中国独有的绘画审美,并将之运用到书籍装帧,文学作品流传之中,还不能完全脱离于中国绘画本土的涵养。
在这之后直至民国初年,此种水印版画创作状况未曾发生本质上的改变,而且由于铜板在清朝时期的广泛传播导致有关水印版画的创作渐渐萎缩。
民国初年经鲁迅引进日本及欧洲版画,中国版画创作也开始本土化与异域文化相互结合产生新的面貌,由于时代问题,这一点在水印版画创作中却未出现过多显现,零星出现几个传统的年画作坊也未能使水印版画萎缩的状况得到改善。
直至新中国建立,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水印版画的继承与发展摆到了老一辈艺术家的责任重担上,朱琴葆,黄丕谟,张树云等力图创新水印版画,使水印木刻在这一时期从时代的边缘重新回到了传统艺术的艺术的殿堂,江苏水印木刻版画也在全国版画界占有一席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水印版画创作发展
摘要:论文主要阐述水印版画创作发展状况,从唐代兴起,到现代的创作,水印版画从刚开始的复制中国字画到依托中国独有绘画,再到渐渐脱离中国本土涵养直到在本土基础上的技法创新,可以看出其在固有理念上的逐渐突破。
此外,论文还通过对三位画家的创作风格的个别性分析,将水印版画创作的来源、观念、技法进行一般性的理论总结,为笔者以后个人水印版画创作提供了理论性的依据。
关键词:水印;创作;版画
木版水印(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水印字画是中国汉族特有的版画印刷技艺。
它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既可用以创作体现自身特点的艺术作品,也可逼真地复制各类中国字画。
木版水印字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远在唐代,单色木版印刷已经具有相当水平。
明末以十竹斋为代表的“饾版”、“拱花”等套色叠印,表明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
由于这项技艺始终基于手工进行,所以中国目前纯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继承和发展,究于其重要性水印版画的创作一直是当代摆不开的话题。
明代至清初是中国版画的黄金时代,尤以萧云从、陈洪绶两位。
明陈洪绶的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版画方面。
陈洪绶秉承中国绘画之精深,借助个人深厚的文学与绘画功底,将中国白描运用到水印版画一种独创:细线造型,书写勾线。
萧的传世木版画以山水为佳,而陈洪绶则独霸人物画坛。
这一时期的水印版画创作依托于中国独有的绘画审美,并将之运用到书籍装帧,文学作品流传之中,还不能完全脱离于中国绘画本土的涵养。
在这之后直至民国初年,此种水印版画创作状况未曾发生本质上的改变,而且由于铜板在清朝时期的广泛传播导致有关水印版画的创作渐渐萎缩。
民国初年经鲁迅引进日本及欧洲版画,中国版画创作也开始本土化与异域文化相互结合产生新的面貌,由于时代问题,这一点在水印版画创作中却未出现过多显现,零星出现几个传统的年画作坊也未能使水印版画萎缩的状况得到改善。
直至新中国建立,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水印版画的继承与发展摆到了老一辈艺术家的责任重担上,朱琴葆,黄丕谟,张树云等力图创新水印版画,使水印木刻在这一时期从时代的边缘重新回到了传统艺术的艺术的殿堂,江苏水印木刻版画也在全国版画界占有一席之地。
此时期的版画创作在各种技法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后期水印版画的发展创作奠定了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由于老一辈水印艺术家的开拓,世界艺术之流的交汇,水印木刻版画至八十年代后期人才辈出,这其中江苏以张放,万子亮,凌君武等特别突出。
张放老师的水印木刻版画,下刀到木板之时从不拘泥于一点一线,亦不拘泥于传统的水印渲染,而是有需要之时点染一二,画面采取套版法,板数根据画面效果而定,每一版灵活运用,也许第一版是灰色的,此版作为下一张板之时也许
局部又施加重色而补充上一张板的虚实,刀法率性而为,最终又能够将画面严谨的统一于其所需的意境之中,画面中点线面浑然天成,其创作作始终是水印版画创新与传统的模板。
凌君武水印版画一贯的风格是采用传统的单刀刻字,提炼出区别于传统的现代手法和眼光,使民族性的特点得以保留,又将现代的绚丽用色彩和技法加以创新,这样的表现手法与姑苏之景相辅相成,饱含着园林的清纯妩媚。
而桃花坞年画的民族色彩更为强烈,作品中反映的民俗风情、生活场景、人物风貌等,在他基于自己长久的风格之上,匠心独用,又赋予了新的趣味。
今年有幸去拜访了一下万老师,万老师的工作室在六楼,难以想象意境幽深的画作尽然在此产生,看到万老师的画作前稿,水彩草稿很小,但黑白灰布局巧妙,再回观万老师作品的成品,感叹看似粗犷的草稿形成最终画作之时有环环相扣的严谨,但又不失刀法的灵动,万老师惯用三菱刀平口刀,而且这木刻刀使用上他并不用其传统固有的方式运刀,有时也会根据画面效果只为到达其黑白灰而变化用刀,侧锋,点,摇都可以,再次增加了画面刀法的丰富性,此外万老师在水印版画作画步骤上也采取了革新,想必这是中国水印传统版画发展到现在所需要的一些必备的更严谨的作画顺序吧。
中国传统水印版画的创作目前依然形式严峻,它作为一个古老版画种类由于其本身的狭隘性,在当今艺术大潮流之中如能独树一帜则需要其冲破固有的理念,不断革新,水印版画创作同时也不能失去其本身的韵味,在两者之间如何衡量,如何才能够达到水印版画创作应有的标准,还需从事水印版画创作的艺术家慢慢用心的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