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驱动下的湖南旅游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武广高铁对湖南沿线旅游城市可达性的影响_杨金华
武广 高 铁 对 湖南沿 线 旅 游 城市可达 性 的 影响
杨金华
( ) 衡阳师范学院 资 源 环境 与 旅 游 管 理 系 , 湖南 衡阳 4 2 1 0 0 2
摘 要 : 高 速铁 路 是 旅 游 交 通 体 系中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文 章 从 可 达 性 的 角 度 , 通 过 比 较 分 析 武 广 高 速 铁 路 运 营 前后 湖南 5 个 沿 线 旅 游 城市 间 加 权 平 均 旅 行 时 间 、 旅 游 业 发 展 潜 力 和 日 常 可 达 性 3 个 指 标 的 变 化 , 发 现 整 体 可 达 性 水 平 提升 的 同 时 , 也 表 现 出 地区 差 异 , 如 郴 州 和 衡 阳 两 市 提 升 尤 为 显 著 。 因 此 , 湖 南 省 各 城 市 在 高 铁 时 代 下 要 制 定 出 一 条 符 合 自身 特点 的 旅 游 发展 战 略 。 关 键词 : 高 速铁 路 ; 旅 游 城市 ; 可达 性 ; 湖南 省 中 图 分 类 号 :F 5 3 0 . 3 文 献标 志 码 :A ( ) 文章编 号 :1 6 7 3 0 3 1 3 2 0 1 3 0 3 0 0 8 0 0 4 - - -
i 的 经济潜 力 值 ; Mj 为 上 式 中 P i为 区 域 内 节 点 节点 城 市 的 旅 游 要 素 的 流 量, 可采用当地旅游收
入、 旅 游 人次 等 指 标 ; D i j 为 从 节 点i 通 过 某 种 交 通 设 施 到 达 经 济 中 心 或 旅 行 目 的 地j 所 花 费 的 距 离 、 费用或时间等; 一 般 取 值 为 1。 a 为 距 离 摩 擦 系数 , ( ) 日 常 可达 性 3 随着交通基础 设 施 的 日 渐 改 善, 两节点旅游城 市间往 返 的 时 间 消 耗 自 然 会 大 大 降 低, 从而形成 “ 、 “ 同城 化 ” 一日 游” 的 旅 游 圈。 本 文 将 通 过 较 为 直 观 的 日 常 最 大 通 行 范 围 来 反 映 日 常 可达 性 水 平 。 1 . 3 数 据 说 明 路路通列车时刻 现阶段的运行数 据 主 要 依 据 “ ( 表” 查 询 所 得。 各 个 城 市 2 0 1 3年 3 月 2 7 日 更 新) 之间 的 旅 行 时 间 根 据 遵 循 最 短 路 径 法 , 取最短用 时 。 其 中 武广 高 铁 通 车 前 2 0 0 9年的数据用现阶段 因为近 2 0 1 3年 K 次或 T 次 列 车 的 最 短 时 间 替 代 ( ; 年来普通 铁 路 列 车 运 行 速 度 基 本 没 变 ) 武广高铁 开通 后 的数 据 取 2 0 1 3年 G 次列车的最短时间。旅 游 业发展 水 平 和 社 会 经 济 方 面 的 数 据 主 要 来 源 于 / / 湖南 省 统 计 局 官 方 网 站 湖 南 统 计 信 息 网 ( h t t p: ) 公布的各市《 www . h n t . o v . c n 2 0 0 9年国民经济 j g 和社 会 发 展 统 计 公 报 》 和《 2 0 1 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 发展 统计 公 报 》
专题10交通运输布局微专题中国新基建(分层练)(解析版)
专题10 交通运输布局微专题中国新基建内容概览A·常考题不丢分B·综合素养拿高分/拓展培优拿高分【命题点01 交通布局与区位选择】【命题点02 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命题点03 中国新基建】C·挑战真题争满分(2024·全国·模拟预测)九里关位于河南与湖北两省交界处,为古代著名军事要道。
关隘南毗湖北大悟,北入河南罗山,两山夹峙,天成峡谷。
九里关隧道位于豫鄂省界交汇处的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属于明洞隧道(明挖法修建的隧道)。
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九里关成为古代军事要道的主要原因是()A.物产丰饶B.地形险要C.临近海洋D.人口众多2.九里关隧道修建的主要作用是()A.生物通道B.改变地形C.加强军备D.截弯取直3.明洞隧道的主要优势在于()A.适用范围广B.建造长度大C.耗费资金少D.承压能力强【答案】1.B 2.A 3.A【解析】1.由材料“关隘南毗湖北大悟,北入河南罗山,两山夹峙,天成峡谷”可知,该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重要的军事要塞,B正确;山区物产不丰富,A错误;不近海洋,C错误;地处偏僻,人口少,D 错误,故选B。
2.九里关隧道位于豫鄂省界交汇处的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九里关隧道修建是明洞,可以为动物提供生命通道,A正确;对地形影响不大,B错误;现代军事功能已经失去,C错误;没有起到截弯取直的功能,D错误,故选A。
3.明洞隧道的主要优势在于适用范围广,可以通车,又可以为生物提供通道,A正确;长度与暗洞差别不大,B错误;耗资比暗洞可能大,C错误;明洞承压力没有暗洞大,D错误,故选A。
【点睛】九里关位于河南省罗山县西南3公里铁铺乡九里关村。
春秋时称大隋关,后又称黄岘关、广蚬关,百雁关。
隋唐时此关属湖北应山县,后宋改为九里关。
明代曾置巡检司于此。
关隘南毗湖北大悟,两山夹峙,天成峡谷,两头窄狭,中间宽阔,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旅游系毕业论文题目
旅游系毕业论文题目 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更加繁荣,旅游成为一项非常热门的行业。
近年来,旅游事业发展迅猛,每年的出入境旅游人数,国内外旅游人数以及旅游收入都在稳步上涨,旅游业现已成为影响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的重要因素。
为此学术堂收集了155个旅游系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旅游系毕业论文题目一: 1、中国旅游扶贫地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 2、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APP的持续性使用意愿研究 3、大陆居民对北京雾霾的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研究 4、高铁网络化下中国城市旅游场强空间格局及演化 5、中国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减排潜力及减排路径 6、信息化视角下的全域旅游 7、旅游目的地品牌象征性意义对到访意向的影响研究 8、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文明旅游路径依赖 9、论旅游的边界与层次 10、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旅游目的地社会冲突治理研究--基于对四川泸沽湖景区的案例分析 11、旅游信息微博传播网络结构及时空特征 12、区域间旅游需求溢出测度的缺口模型及其验证 13、基于生活美学的旅游审美探析--从观光到休闲 14、“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东北地区边境口岸旅游发展研究 15、中国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研究 16、红色旅游价值观内化的网络文本研究--兼论国民幸福感的生成机制 17、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 18、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的博物馆文化授权研究 19、我国旅游季节性的区域差异与开发策略研究 20、海南旅游特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21、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异关系 22、山西煤炭经济替代产业探索--兼论重点旅游景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之路径 23、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产业效率的关系研究 24、旅游卫星账户对我国现行旅游统计的影响和意义 25、现象学体验学说及其对旅游体验研究的启示 26、知识论视角审视下的旅游管理研究命题 27、“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体系建设研究 28、文旅融合型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以广东林寨古村落为例 29、基于生态标签制度的海洋生态产品生态补偿标准区域差异化研究 30、大都市传统工业区休闲旅游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31、大数据背景下旅游系统模型的重构 32、泛珠三角区域入境旅游发展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33、武陵山片区旅游业与交通协同发展研究 34、西藏入境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35、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潜力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36、云南省旅游线路网络与空间结构特征 37、中国主要入境旅游城市交通通达性对比研究 38、跨境游客往来便利化的制度分析及对策研究 39、旅游网站的粘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双系统认知理论 40、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及其管治研究 41、中国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 42、中国旅游年主题特征及其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分析 43、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 44、近30年浙江省入境旅游周期波动特征及影响机制 45、中部崛起背景下江西旅游景区发展问题与提升路径 46、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现状 47、山东省乡村旅游资源调查与生态旅游规划探究 48、我国旅游市场秩序的演变、评价及对策研究 49、高铁网络下的长三角旅游交通格局及联系研究 50、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创新研究旅游系毕业论文题目二: 51、乡村旅游新业态的族裔经济现象及其形成机理--以浙江德清地区为例 52、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态势测度与评价 53、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旅游扶贫效应研究方法 54、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演进与空间分异 55、城市居民雾霾天气认知及其对城市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的影响 56、在线信息搜索对目的地感知形象演化影响研究 57、桐乡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58、基于文化生态旅游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后沟古村为例 59、中国省域旅游业发展效率测度及其时空演化 60、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 61、基于TAM的旅游App下载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62、浙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的多尺度研究 63、中国旅游城市形象感知特征与分异 64、旅游商业化影响下的古镇居住空间变迁研究--以周庄为例 65、梯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潜力评估研究 66、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及其多尺度特征 67、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探讨 68、旅游地文化空间及其演化机理 69、广东省旅游业依赖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态势 70、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其演化 71、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动态变化 72、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73、中国旅游发展新常态的发展理念与战略选择 74、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 76、社区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基于杭州的调研 77、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78、高铁驱动下大尺度区域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以京沪高铁为例 79、以新常态思维谋划“十三五”旅游发展思路 80、中国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 81、旅游运输通道演化对区域旅游空间模式的影响机理--以云南省为例 82、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及机理--以中国京沪高铁为例 83、新常态下国内旅游创业的智慧取向及多种模式 84、旅游安全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85、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国家森林公园资源和管理属性经济价值评价 86、中国省际旅游发展的多指标综合相似性及时空聚类特征 87、旅游情境下公众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三亚游客为例 88、基于游客视角的历史街区旅游发展模式影响机理及创新--以苏州平江路为例 89、陕西省旅游文化产业实力差异及空间结构构建 90、低碳经济下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的演化博弈 91、基于负面IPA的入境游客对华环境风险感知研究 92、旅游时间序列的季节性特征研究--以城市入境旅游为例 93、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格局与国际旅游合作模式研究 94、南京城市内部景点间游客流动特征分析 95、中原经济区县域碳收支空间分异及碳平衡分区 96、江苏省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测度及其因素分解 97、池州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 98、目的地网络界面对旅游者体验及品牌形象的影响 99、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研究--以泸沽湖为例 100、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演变研究旅游系毕业论文题目三: 101、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102、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 103、高速铁路影响下的全国旅游景点可达性研究 104、中国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变化及影响因素 105、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空间格局动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 106、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耦合关系研究 107、产业融合视域下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 108、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概念探讨 109、中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 110、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自驾游客满意度研究 111、旅游地乡村聚落演变与土地利用模式--野三坡旅游区三个旅游村落案例研究 112、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113、旅游目的地品牌差异化定位研究--基于品牌个性视角 114、旅游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115、村落遗产地社区居民旅游发展态度的影响因素 116、历史村镇的旅游商业化控制研究 117、旅游企业诚信概念及其结构维度--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118、旅游经济增长及其溢出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分析 119、旅游电子商务成熟度对在线旅游预订意向的影响--以携程旅行网为例 120、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机制研究 121、基于空间集聚的中国入境旅游区域经济效应分析 122、京沪高铁对主要站点旅游流时空分布影响 123、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以浙江省旅游度假区为例 124、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125、山岳型景区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126、地质遗产区旅游产业融合路径探析--以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127、中国入境旅游服务质量时空态势演变与区域影响因素 128、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中的顾客价值需求研究--以湘西自治州为例 129、中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实证研究 130、中国A级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的计量地理分析 131、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132、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游客旅游意向--基于影视旅游视角的综合研究 133、武广高速铁路对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 134、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135、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 136、城际高速铁路对城市旅游客流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 137、城市化推动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的时空动态分析 138、山东省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变格局探究 139、旅游地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高铁效应 140、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141、生态旅游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142、乡村旅游业与大农业耦合的动力效应及发展趋向 143、区域城市旅游效率的空间特征及溢出效应分析--以长三角为例 144、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计量分析 145、杭州城市旅游品牌的演化机理及优化 146、河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47、低碳背景下乡村旅游功能构建问题探讨 148、海岛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149、中国城市入境旅游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重点旅游城市为例 150、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151、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152、世博建设期上海市旅游住宿产业空间格局演化 153、基于地方感视角的乡村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以安徽省天堂寨为例 154、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 155、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及其应用。
高铁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铁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铁作为一种快速、安全、便捷的交通方式,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高铁不仅可以加快城市间的人流、物流流动,还可以带来诸多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探讨高铁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相关对策研究。
一、高铁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 促进地方经济增长高铁的建设和运营不仅需要大量的工程建设和运营人员,还会拉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例如,高铁线路的建设会带动铁路建设、工程建设、建材和机械设备等行业的发展。
高铁的投入也会促使相关产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2. 优化区域布局和分工高铁的建设可以打破地理和交通的限制,使得资源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
通过高铁,人员和物资可以快速到达不同地区,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推动区域间的资源配置和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 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高铁的运营使得城市更加便捷可达,也提升了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通过高铁的连通,城市之间的交流情况更加频繁,促进了城市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这种加强的城市间互动对于吸引投资、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高铁对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1. 资金压力高铁的建设和运营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能会造成巨大的财政压力。
而有些城市在高铁建设初期可能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这就要求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融资计划和运营模式,从而减轻资金压力并确保高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市场竞争与成本控制随着高铁的运营范围不断扩大,市场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城市需要充分考虑乘客需求、票价控制、班次安排等方面,制定合理的运营策略,同时努力控制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运营效益。
3. 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高铁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有些时候还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城市需要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的平衡和环境保护的问题,更好地实现高铁和城市的双赢。
高速铁路背景下长沙市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高速铁路背景下长沙市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摘要:在高速铁路背景下,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研究,能为城市合理规划布局及其旅游空间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支持。
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沙市旅游节点、旅游通道、旅游区和旅游客源市场等4 个主要要素进行分析,认为长沙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正在向链状空间结构演变,并将长沙城市旅游空间划分为七个旅游区,最后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长沙市旅游空间结构应该构建“一核、两带、四区“的结构模式。
关键词:高速铁路空间分析方法旅游空间结构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high-speed railway,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tourism research, to provide basic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layout and its tourist space of urban rational planning.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to analyze the four main elements of the tourism node in Changsha City, the travel channel, travel and tourism source markets, Changsha city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is evolved to the chain-like spatial structure, and Changsha city tourism space is divided into seven tourist areas, the last of its analysis, and propose a structure model of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should be build “one core, two with four districts in Changsha City.Key words: high-speed railway,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al analysis metho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m in1.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国外学者研究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却始于20世纪60年代。
国内高铁旅游研究进展述评
国内高铁旅游研究进展述评刘婷;张静;金声琅【摘要】通过对近十年来国内高铁旅游研究,梳理了我国高铁发展对国内旅游业影响的四个方面:高铁开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高铁导致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变化分析、高铁交通改善引致的旅游者出游行为变化的影响研究、高铁旅游背景下旅游企业运营研究.最后,提出了未来高铁旅游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路径.【期刊名称】《新余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23)001【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高铁;旅游业;市场发展;研究综述【作者】刘婷;张静;金声琅【作者单位】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安徽黄山245021;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 澳门999078;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黄山245021;黄山学院旅游学院,安徽黄山245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0在现代社会,高速铁路以其高速、载客量大、较为环保等一系列的技术优势,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高铁的开通带来时空距离的缩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外出旅游的总体支出,同时影响其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高铁旅游”,就是由于旅行交通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新的旅游理念和产生的旅游新业态。
在中国,得益于高铁站点的全面建设和密集的高铁网络,国内游客数量势必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
“高铁旅游”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关于高铁对旅游业的发展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回顾,并加以分析评论,以期对高铁旅游的发展脉络做一个梳理。
一、国内高铁旅游研究现状概述随着京广高铁、沪杭高铁、京沪高铁等多条高铁线路相继开通并投入运营,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使沿线城市焕发新活力。
高铁促使高铁沿线中心城市辐射并有效带动周边城市同步发展,也同样给国内旅游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
借助中国知网的数据库平台,利用关键词“高铁旅游”,检索到20081月1日至2017年9月4日共762篇与高铁旅游相关的学术文献成果。
文献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国内高铁旅游研究发展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高铁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这十年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发展。
高铁时代湖南旅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8卷第10期2011年10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Oct.2011Vol.8No.10一、高铁时代湖南旅游现状(一)旅游资源丰富湖南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湖光山水、历史古迹、风物特产分布连片。
目前,湖南有1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1个国家级森林城市(长沙是全国三个森林城市之一),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31个国家4A 级旅游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以长沙为中心、沿京广铁路的湘东湘南旅游线(包括岳阳、衡阳、郴州等),以武陵源为龙头(包括桃花源、王村猛洞河、吉首、凤凰)的西部旅游区。
湘东线以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为特色;湘南线宗教和自然风光相结合;湘西片则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水乳交融,此外还有湘中优美的山光水色奇洞。
(二)旅游交通便利湖南已经建立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这为游客的可进入性提供了基础条件。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在湖南境内518公里,设有8个新火车站,境内站点最多,线路最长,全省沿线城市的旅游发展获益最大。
境内有国道9条,省道70条,省际联络路18条。
京珠高速湖南段、长常、常张、潭邵、衡枣为主体的一纵三横格局的高速公路网,长沙-株洲-湘潭三地城市公路网已经建成通车。
湘、资、沅、澧四大干流及众多支流贯穿全省,全省现有通航河流373条,通航总里程11968公里,居全国第3位。
长沙、张家界、常德、永州、铜仁(位于我省凤凰县境内)机场连接了各主要景区,衡山机场正在建设中,游客来去方便。
(三)文化底蕴较深全省各旅游景区总体上形成了地貌景观文化、寺庙文化、名人故乡文化、民俗节庆、书院文化等旅游文化,梳理文化脉络,有利于把各市州相关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使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感受层面立体,体验形式多样,品位档次更高。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日期】2021.08.30•【字号】湘文旅政法〔2021〕101号•【施行日期】2021.08.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其他规定,发展规划正文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文旅政法〔2021〕101号各市州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厅机关各处室、省文物局,厅直各单位:现将《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8月30日湖南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一、发展环境“十三五”是湖南由旅游资源大省迈向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五年,全省旅游业整体实现较快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加快富民强省建设作出了贡献。
(一)发展成就1.旅游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次从2015年的4.77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8.32亿人次,年均增长11.77%;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3712.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762.32亿元,年均增长21.33%,旅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和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在受新冠疫情影响的2020年,全年仍接待游客6.9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261.95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18%,是全国旅游业恢复得最好的地区之一,湖南推动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经验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典型案例。
2.旅游品牌创建成果丰硕。
崀山、炎帝陵、桃花源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柳叶湖晋级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省5A级旅游景区达到10家,4A级旅游景区12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达到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0家。
大力实施创建全域旅游基地三年行动计划,韶山市、武陵源区、南岳区、永定区、望城区、凤凰县、资兴市7个县市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浏阳市、宁乡市等39个县市区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武广高铁对湖南沿线旅游城市可达性的影响
不 足 。
衡 阳东 、 耒 阳西 、 郴州 西 8个停 靠 站点 。考虑 到相关
城 市 的旅 游业 发展 水平 和数 据情 况 , 本 文 主要 针对
试验 最高 时速 达到 3 9 4 k m, 现 阶段最 高运 营时 速达 到 3 0 0 k m 左 右 。其 中 在 湖 南 省 内 全 线 长 达 5 1 8 k m, 设 有 岳 阳东 、 泪罗 东 、 长 沙南 、 株洲 西 、 衡 山西 、
面 。与 国外 相 比 , 国内对 高 速 铁路 的研 究 领域 相 对
前后 湖 南 5个 沿线 旅 游 城 市间 加 权 平 均旅 行 时 间 、旅 游 业 发 展 潜 力 和 日常 可 达 性 3个 指 标 的 变化 ,发 现 整 体 可 达 性 水 平提 升 的 同 时 ,也 表 现 出地 区差 异 ,如郴 州和 衡 阳 两 市提 升 尤 为显 著 。 因此 ,湖 南省 各 城 市在 高铁 时 代 下要 制 定 出一条 符 合 自身特 点 的旅 游 发 展 战 略 。 关 键 词 : 高速 铁 路 ;旅 游 城 市 ;可 达性 ;湖 南省
可达 性法
1 . 1 研 究 区概 况
时至少 2 5 0 k m 的铁 路 系 统¨ 】 ] 。高铁 作 为旅 游 交 通
的一种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极 大 地 缩 短 了 时空 距 离 , 加 速 了旅 游空 间结 构 的演变 [ 2 ] , 对旅 游 业 的 发展 带 来 了 同城 效应 、 辐射效应 , 拉 动 效 应 和 替 代 效 应 等 影 响, 同时也 造 成 了一 些 “ 阴影 ” 区域 , 制 约 了当 地 旅
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提质分析
第十四卷!第一期!#$%&'()*$&'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提质分析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提质分析!黄快林专线"东南沿海客运专线#'四横为徐兰客运专线(沪昆客运专线"沪昆高铁#(青太客运专线(沪汉蓉客运专线)具体请见图$&随着我国高铁的迅速发展&将对沿线城市的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图$!我国高铁网路示意图京广高铁是中国运营中的高速铁路&也是中国第二条高速铁路&于"#$"年$"月"+日全线开通运营&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以客运为主&是一条北起北京&南至广州的南北向铁路干线)其中湖南境内途径城市有!岳阳(汨罗(长沙(株洲(衡山(衡阳(耒阳(郴州&共计)个城市)线路图"所示!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是客运专线级别的双线电气化铁路)也于"#$*年,月$+日正式开通运营)其中湖南境内途径城市有!长沙(湘潭(韶山(娄底(邵阳(新化(溆浦(怀化(芷江(新晃&共计$#个城市)线路图(所示!!-"第十四卷!第一期!#$%&'()*$&'图(!沪昆高铁路"上海%%%昆明#因此&随着京广高铁(沪昆高铁在湖南省内的开通&将促进湖南省内沿线城市的旅游也飞速发展&刺激沿线城市旅游业消费&同时&高铁沿线旅游资源丰富(以前被忽视的区域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高铁沿线旅游合作呈现新的特点)二+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红色旅游资源概况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涉及省内$)个城市&共有"*个国家级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点#&其中*;级旅游区$$个((;级旅游区,个(";级旅游区*个&其中有$$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点#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点#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点#现状及分布图&如表$和图*所示)表&^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点"及现状一览表行政区精品景区"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省级全国省级国家级旅游区"点#国家级博物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长沙市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一级秋收起义会师旧址纪念馆--(;杨开慧故居和纪念馆-(;岳麓山风景区"橘子洲头#-%;-湖南第一师范旧址--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清水塘#--二级胡耀邦故居和纪念馆-*;三级雷锋纪念馆--*;黄兴故居-肖劲光故居许光达故居!-+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提质分析!黄快林!!续表行政区精品景区"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省级全国省级国家级旅游区"点#国家级博物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湘潭市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等--%;一级-彭德怀故居和纪念馆--*;二级东山学校旧址--黄公略故居-陈赓故居(;谭政故居韶山灌区株洲市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茶陵县列宁高级小学旧址-李立三故居-(;醴陵先农坛纪念馆-";炎陵县红军标语博物馆-炎陵县 泉书院--炎陵县水口叶家祠-岳阳市任弼时故居和纪念馆--*;二级平江起义旧址及纪念馆--(;新四军平江通讯处旧址平江县天岳关抗日战场旧址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华容博物馆-(;衡阳市罗荣桓故居和纪念馆--(;夏明翰故居--(;衡阳保卫战纪念馆-(;南岳忠烈祠---郴州市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及纪念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黄克诚故居--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娄底市蔡和森纪念馆-(;三级罗盛教故居和纪念馆--怀化市红军长征通道会议纪念地"恭城书院#-芷江受降旧址和纪念馆--*;二级向警予故居和纪念馆--(;粟裕故居和纪念馆--滕代远故居和纪念馆--(;湘西剿匪胜利公园--安江农校杂交水稻纪念园-!-,第十四卷!第一期!#$%&'()*$&'!!续表行政区精品景区"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省级全国省级国家级旅游区"点#国家级博物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邵阳市南山景区!老山界(高山红哨(共青城(;-邓小平征战遂宁指挥所旧址-蔡锷公馆"蔡锷故居#--图*!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红色旅游精品资源分布图!--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提质分析!黄快林自*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实施以来&全省红色旅游景区"点#接待总人数达到$$*%亿人次&年均增长"($%W '综合收入达到*$#亿元&年均增长"$$+W &"#$#年达到$)+$&亿元'全省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超过$%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万人&均超额完成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一期规划的目标)红色旅游作为富民工程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三+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红色旅游发展优势,十二五-期间&国内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进入深度改革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红色旅游业也在加速发展的同时&呈现出内涵拓展(品质提升和融合发展等新特征)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途径的$)座城市&由于高铁的开通运营&让其有了紧密的地缘关系&交通方便&并且区域间有相似的主导旅游资源兼有互补性&且资源的价值相当&又能容纳一定数量的旅游者)其中几个城市的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比较完备&旅游活动条件良好&已被旅游者所认可)"一#政策优势,十二五-时期&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进入新时期&在扩大内需(刺激居民消费的同时&大力发展公益设施建设&公益设施覆盖范围有所增加&而且全部免费开放)最具中国特色的,红色旅游-也将以免费开放为推广手段&以此吸引游客关注&提升其旅游体验&传承,红色精神-)国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对红色旅游项目的开放&国家领导曾多次视察,红色景点-并提出指示要求)"##,年底&国务院下发*加快旅游业发展意见+&旅游业正式成为国家经济战略体系的一部分&对,红色旅游-的发展做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国内红色旅游开发二期规划正在进行中&不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有效提升了红色旅游质量&制定出整体发展思路&为我国未来红色旅游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湖南省委(省政府(旅游局对红色旅游发展尤为重视&利用自身丰富的,红色资源-&拓展本省旅游经济体系开发)"##%年湖南省组织召开省内旅游工作会议&确定了,打造红色品牌(开发特色旅游(拓展旅游资源的-的整体发展思路)湖南省委(省政府"##&年)月(日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其中提出要着力规划建设长株潭(大湘西(环洞庭湖(大湘南(湘中五大特色旅游区&完善韶山等红色旅游景区的配套建设)尤其是长株潭城市群获准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长株潭区域红色旅游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也使其获得了更多的政策优势)"二#区位优势虽然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交通物流的日益发达&已经打破以往经济合作中的地缘限制&但是对于旅游业而言&地缘关系依然是发展中的重要因素)空间的便利条件能够促使客源的有效流动&有利于更深层次的开展合作),环高铁经济圈-途径的城市&虽然分属在省内各地&但由于高铁的开通运营&城市间空间联系方便&其中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的,红三角-区域&也成为湖南红色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这三个地点呈品字形衔接&依山傍水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三地的地缘关系优势尤为突出))"三#资源互补湖南省有着深厚的红色革命历史&也是多位伟人的出生地)省内高速线路分为两条&中途经过十八座,红色城市-&红色价值极高)例如在长沙市&以长沙县作为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开发主阵地&而株洲则以炎帝陵为历史旅游资源&兼顾城市的工业旅游特色)三地的红色资源具有一致性&主要以红色革命遗址和伟人故居而著称&为当地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良好条件&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湖南东部红色旅游区&并成为省内,环高铁经济圈-红色旅游的发展重心)"四#客源重合区位优势造就了湖南,环高铁经济圈-周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现已成为游客主要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沿线各个城市旅游资源相互吸引&景区游客群重合度明显增加&各城市之间能够利用高铁形成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实现了旅游客源的相互交流)四+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红色旅游发展弱势分析"一#片面强调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和生!-.第十四卷!第一期!#$%&'()*$&'态环境破坏严重任何旅游产品的开发都不能忽视环境效应&保护生态资源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前提)随着省内红色革命旅游的不断发展&游客流量大幅增加&对当地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影响&红色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被破坏则不可修复原貌&将对当地的红色旅游业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为了方便旅游交通&利于游客出入&但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势必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这就造成了红色旅游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矛盾)管理不严(私搭乱建严重(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均对红色景区的旅游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破坏性旅游资源开发现象也在湖南省多个红色景区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出现&并不是个案&已经成为,环高铁经济圈-旅游开发的重要障碍因素)"二#整体观念不强&协调机制缺失湖南省以行政区域划分对,环高铁经济圈-周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分配&将其划分为九个行政区管辖&这就形成了旅游一体化这一突出问题)例如&韶峰景区被划分为韶山市与湘乡市&但是韶峰全部景点中&除韶峰寺归属韶山市外&其他景点均属湘乡市管辖&造成景区规划和景点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不同景区之内的相似景点&也有分区管理现象)如,彭德怀纪念馆-坐落于乌石&属当地宣传部管辖&但茶陵县革命博物馆却属于当地民政局管理&各部门之间没有衔接性的行政关系&缺乏整体管理理念&造成了对红色旅游发展中的思路分歧&从而造成了建设标准缺乏一致性&难以形成有效力量统一发展)在管理中的各自为政&使沿线城市资源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人为因素造成了旅游管理效率低下&为红色旅游的全面发展以及专业化管理造成了极大阻力)"三#红色资源整合程度低&品牌竞争力有待加强长株潭区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占有较大优势&但是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各地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均有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现象&景区建设缺乏个性&难以打开特色局面&旅游品牌的竞争力难以形成)例如在红色旅游的线路开发中&现阶段仍未实现线路联合的深度开发&区域内没有统一的品牌形象&游客识别能力被削弱&旅游品牌影响力不理想)再者如韶山景区和乌石景区&由于缺乏独立品牌构建&所以游客的形象感知具有模糊性和替代性)由于旅游产品趋同性严重&导致各地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还会造成游客审美疲劳)"四#旅游产品雷同&重复建设严重&没有浓厚的旅游氛围湖南省各地红色旅游资源差异性不明显&从而形成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很多红色旅游景点&均以塑像(故居和纪念馆形式呈现&游客除了能听到不同的导游解说外&看到的景点内容没有明显区别&难以形成明显的视觉冲击&造成游客旅游兴致受到影响&不愿继续参观下一景点&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吸引力&不少红色景区处于闲置状态)而且在对历史事件描述(革命先烈事迹的解说中形式单一陈旧&形式化严重&很多内容展示都是以橱窗为主&静态图片与文字解说很难激发游客的参与意识&造成了旅游互动性缺失)红色景点开发缺乏创新性&有效资源难以转化为市场效益&湖南旅游品牌,韶乐-的发展兴衰正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在关注品牌项目开发的同时&对于红色氛围的营造力度不够)旅游者难以通过景点游览形成真切的历史感受&所以景点应当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为游客营造出良好的红色氛围)湖南省红色旅游开发正处于发展阶段&在行业标准(管理(整体运作中还有很多方面亟待完善&这也是湖南省红色旅游未来发展的主方向)"五#从业人员混杂&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旅游业向来被视为低投入高产出的朝阳产业&从而吸引了不同学历(不同背景人员的参与&造成旅游从业者专业素质偏低&管理混乱)例如在韶山景区&原住村民有一万多人&由于缺乏管理秩序&当地喊客拉客(围追兜售等现象时有发生&对当地旅游形象造成了严重破坏&尤其是景区内兜售旅游纪念品的商贩多为下岗女工或老年农村妇女)就省内旅游业从业整体素质而言&普遍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这也是影响省内红色旅游发展的因素之一)五+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红色旅游发展提质分析"一#重视区域经济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提质分析!黄快林协调发展严格管理并规范红色景区私搭乱建情况)在当地居民中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尤其是景区所在地方管理部门&在景点管理上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还要注重对景点的保护力度&重视短期效益而忽视红色资源的长期保护价值&急功近利造成的资源破坏(生态失衡不但降低了景点文化层次&而且由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景点出现不同变质&这些后果往往难以预期&景点破坏后往往难以挽回)"二#突破行政壁垒&强化整体观念&完善协调机制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周边的红色旅游资源整合&要突破各地市的行政壁垒&要强化整体管理理念&完善协调机制&沿线城市在红色资源的开发中要进行整体规划&保证各地红色旅游有必要的合作调度&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实现多地的联动发展)在旅游项目开发中&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开发(高度雷同的旅游产品)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强必要的沟通协作&树立整体发展观念&充分发挥出红色景区的特色&加强景区开发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尤其是如韶峰景区(彭德怀故居等多头管理的情况&以后要避免再次出现)"三#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提升品牌竞争力挖掘沿线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发挥其区位优势&统一规划开发&与现代化旅游发展的整体思路趋同&避免重复建设&在自然景区(历史旅游开发(森林公园建设中要树立特色&与国内相似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独特性&避免同质化倾向&要凸显自主品牌和自主特色&充分整合红色资源&打造特色景区&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动的良好模式&形成强大的品牌竞争力)"四#打造特色旅游产品&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由于湖南省各地红色旅游资源差异性不明显&多地红色旅游的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大部分表现形式都是纪念馆(雕塑(故居等&造成游客热情度不高&吸引力不强)为了红色旅游的提质发展&尤其要打造各地的特色红色旅游产品&景区内容要有其独特性&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要将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有机融合&红色景区内的介绍(解说等形式要多样化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让游客通过游览景点形成真切的历史感受&营造浓厚的红色旅游氛围)"五#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旅游业从业者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游览感受)旅游从业者包括旅行社导游(景区工作人员(景区所在地酒店工作人员等等&旅游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学历(不同背景的人参与)因而提升旅游从业者的专业素质&甚至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对红色旅游的提质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对于景区所在当地居民也要加强宣传&提升其个人素质&强调对其个人自身行为的约束和管理&杜绝当地居民对游客围追兜售等现象的发生)六+结语目前&想要实现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要想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首先需要从思想中重视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要立足长远&协调红色旅游景区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其次要强化整体观念&完善各城市(各部门(各景区间的协调机制'再次整合,环高铁经济圈-各城市的红色旅游资源&培育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然后丰富湖南省红色旅游产品&宣传展示方式多样化&不同城市的不同旅游资源要发掘其特色所在&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最后加强培育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尤其是专业的导游(讲解员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湖南省,环高铁经济圈-沿线各城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促进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参考文献#$陈雄根$湖南长株潭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 E $经济地理 "##& + $#*"-$#*%$ " 郑智$基于共生理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竞合研究 E $金融与经济 "#$# + ))-),$( 龙凌$长株潭城市群红色旅游最优化共生发展研究 E $财务与金融 "#$( $ ,$-,"$ * 李琼$长株潭城市群人文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E $经济视角 "#$$ & $"-$($ % 杨洪$湖南省红色旅游优化升级研究 E $经济地理 "#$# $" "$#,-"$$%$!.'。
高铁旅游线路规划优化研究
高铁旅游线路规划优化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方式的不断升级,旅游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高铁作为一种快速、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喜爱。
因此,如何通过优化高铁旅游线路规划,让更多人享受到高铁的方便性并且最大程度地提高旅游质量,成为旅游规划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1. 国内高铁旅游现状探析当前,国内高铁旅游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高铁为主要交通工具,沿途进行景点游览;另一种则是利用高铁跨越多个城市,体验不同城市的文化、美食和购物等。
但是现有线路规划往往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有些线路重复、过于追求景点的数量而忽略游客体验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进行高铁旅游线路规划的优化研究。
2. 高铁旅游线路规划优化的思路优化高铁旅游线路规划的关键在于要考虑旅游质量,不是盲目追求线路的数量和景点的多寡,而是要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注重游客的体验感和旅游品质。
所以,优化高铁旅游线路规划应该有以下几个思路:2.1 考虑游客需求高铁旅游,最终服务的对象就是游客。
因此,在规划高铁旅游线路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有的游客更喜欢文化旅游,注重了解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这时就可以将文化类景点纳入线路当中,从而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2.2 调查旅游市场高铁旅游的规划一定要符合旅游市场的需求。
通过对旅游市场的调查,可以了解当地旅游市场的状况、市场需求以及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有效的提高整个线路的游客满意度和吸引力。
2.3 多方联动共同规划另外,高铁旅游的规划离不开多方进行合作,各方需进行沟通与协商。
这包括了高铁公司、旅游局、酒店等旅游相关机构与企业,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去共同规划旅游线路,最大限度满足游客的需求与期望。
2.4 不断改进和优化高铁旅游线路规划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
不同地区和不同的游客需求也会不断使规划需要进行更改。
因此,规划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优化,以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和期望。
高铁沿线旅游的资源优化与整合
高铁沿线旅游的资源优化与整合近年来,高铁沿线的旅游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速铁路作为旅行的交通方式。
然而,由于沿线旅游资源的分散性和不足,难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因此,怎样进行资源优化和整合,成为了高铁沿线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高铁沿线旅游资源的分析高铁沿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涵盖了人文、自然和古迹等多个方面。
首先,高铁沿线的人文资源非常丰富。
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流域历史和文化悠久,沿岸城市文化呈现多元性,如南京、武汉、杭州、南宁等城市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另外,众多名胜古迹也是高铁沿线的重要旅游资源。
例如,河南的嵩山少林寺、陕西的兵马俑、浙江的西湖、广西的漓江等等。
其次,高铁沿线的自然资源也非常优秀。
高铁所贯穿的地区涵盖了广大的自然景观,如雪山、草原、湖泊等等。
长江三峡、桂林漓江、西藏基础等景区更是以其独特的自然奇观吸引着不少游客。
最后,高铁沿线的古迹资源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高铁通过了无数历史悠久的古城,这些古城的历史保存完好,不仅呈现出了当地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宝贵的历史遗弃。
二、高铁沿线旅游资源整合的难点虽然高铁沿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难点,资源整合需要克服以下几个方面的阻碍。
首先,高铁沿线的旅游资源非常分散。
不同的景区、城市等之间相互独立,形成了很难互相衔接的局面。
这种分散性既存在于资源的位置上,也存在于资源的隐性价值上。
其次,地域之间的差异性也增加了资源整合的难度。
高铁沿线的各个地区较为分散,而且由于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每个地域之间存在的差距很大,如何突出每个地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增强差异性,是整合资源的关键。
最后,旅游市场的竞争性也为整合资源带来了挑战。
众多的景区、城市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互相间的激烈竞争可能导致资源整合的困难。
三、高铁沿线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为了充分利用高铁沿线的旅游资源,必须进行优化和整合。
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首先,建立信息平台。
高铁视域下的张吉怀特色旅游共同体发展研究
高铁视域下的张吉怀特色旅游共同体发展研究摘要高铁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推动力,同时也为地区旅游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张家界的特色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但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共同体思想,加强协同合作,通过高铁视域下的发展,推动整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铁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指出高铁的快速运输可以缩短线路、加速时间、提高旅游效益。
接着,探讨张家界的特色旅游资源以及其发展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共同体发展的必要性,即在相互信任、协作合作的基础上,合力推动旅游业发展。
最后,基于共同体发展思想和高铁视域下的优势,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打造特色景区,做大做强景区品牌;二是加强联合推广,形成全域营销;三是建立共同平台,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四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旅游体验品质;五是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消费品质。
关键词:高铁;旅游;共同体;张家界;发展Abstract1. 高铁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高铁的快速运输可以缩短线路、加速时间、提高旅游效益。
随着高铁网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和运营速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高铁上旅游,高铁旅游也成为国内旅游市场中的新热点。
高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1. 时效性优势高铁瞬间将远距离缩短,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参观游览、品尝当地美食、购物。
1.2. 路线选择优势高铁线路多、线网广,可以方便地到达不同省份甚至国家,使旅游路线的选择变得更加灵活。
1.3. 旅游安全优势高铁依靠高品质的物流车辆,在旅行途中不仅速度快而且更为舒适安稳,提高了旅游行程的安全性。
1.4. 环境佳优势高铁集合了优质的交通、安全和环保等多种优势,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高铁能够为旅游带来更加舒适、便捷的交通环境。
因此,高铁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它可以创造旅游收益、改进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拓宽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旅游产品和服务,并使得高铁上的旅游体验成为全新的品质标杆。
高铁时代下娄底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高铁时代下娄底旅游业的发展对策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旅游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娄底作为湖南省的一个重要旅游城市,近年来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随着高铁的开通和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娄底旅游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制定合理的发展对策,成为娄底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娄底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源。
发展文化旅游产品是娄底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可以在娄底的历史古迹、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等方面进行开发,推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可以开发娄底三坊七巷、娄底戏曲表演、娄底土家族民俗村等旅游景点和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随着高铁的开通,娄底的旅游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可以加大对景区、酒店、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的改造和升级,提高服务质量和标准。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还可以加强旅游信息的推广和宣传,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旅游信息查询和预订服务,提升整体的旅游服务水平。
三、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高铁时代,便捷的交通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条件之一。
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了娄底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可以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投入,加快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的整体交通运输水平。
加大对旅游设施的建设力度,打造更加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比如卫生间、休息区、导览图等,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更加便利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四、深化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在高铁时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因此需要积极深化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工作。
可以通过加强与旅行社、OTA平台等渠道的合作,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加大对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开发力度,推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高速铁路对长沙旅游业影响的初步研究
衡 阳师 范 学 院学 报
21 年第 3 01 2卷
的空 间距离 , 得 游 客 自 由选 择 的 趋 势 更 加 明显 。 使 为 了尽 可 能 吸 引 旅 游 者 , 点 城 市 周 边 的 旅 游 地 便 节 调 整 了 旅 游 战 略 。 旅 游 目的 地 政 府 根 据 淡 旺 季 价
高速铁 路 的开通给 旅 游 业 带来 了机 遇 和 挑 战 , 高铁
的 高 速 度 、 正 点 率 为 旅 游 者 节 约 了 交 通 时 间 。 高 高
高铁 使得城 市 之 间 的空 间感 知距 离 缩 短 , 同时
也 意 味 着 旅 游 资 源 吸 引 力 范 围 的 扩 张 , 加 了 城 市 增
来, 高速铁 路在 我 国得 到 了快速 的发 展 。2 0 0 9年 1 2
月 2 日开 通 的 武 广 客 运 专 线 是 我 国 目 前 最 长 的 高 6 速 铁 路 , 沙 是 武 广 客 运 专 线 上 位 置 居 中 的 省 会 长 站 。 一 般 认 为 , 铁 的 方 便 、 捷 性 , 定 会 给 旅 游 高 快 必 业 带 来 新 的 发 展 机 遇 。 武 广 客 运 专 线 开 通 后 , 沙 长 的旅 游 业 是 不 是 出 现 了 变 化 ? 出 现 了 哪 些 变 化 ? 未 来 如 何 应 对 这 些 变 化 ? 本 文 利 用 长 沙 市 旅 游 局
第 3 2卷 第 3期 201 1年 6 月
衡 阳师 范 学 院学 报
J u n l fH e g a g No ma Un v r i o r a o n y n r l i e st y
No. 3Vo132 .
Jn u e.2 1 1 0
谈高铁时代下长株潭聚合度假型旅游模式的思考
11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距离相对较短和交通 便利等的特征,“聚合度假”旅游目的地模式的构建可以有以 下考虑。
一是并路规划与设计,重新审视和定位旅游目的地,并可以 采取对外进行长株潭城际高铁游的宣传,形成区域营销合力,可 以借鉴如:齐河——京南花园,杭州——上海后花园等等,进一 步寻找“聚合度假”旅游模式营销的切入点和引爆点,树立长株 潭地区统一的旅游形象,实现旅游城市的一体化和品牌化,使得 长株潭这条旅游线的名声能打响。
三是全面升级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长株潭地区应抓住机 遇,努力挖掘沿线旅游资源,建设复合型的旅游目的地。紧密 结合长株潭两型示范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开 发,构筑形象鲜明、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的旅游体系,打造以 长株潭地区为中心的聚集度假的旅游产业链,从而辐射全省旅 游业的发展。
四是加快区域一体化步伐,强化旅游交通、信息、人才等基 础设施的建设。高铁时代下的长株潭地区,既是目的地又是集散 地。飞机、高铁、城际铁路、自驾的结合已经使旅游超越了景点 和城市作为目的地的限制,旅游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区域一体化 和泛区域一体化的时代,现在,任何试图以传统目的地和非目的 地来框定旅游产业发展版图的做法都已行不通了。因此,湖南旅 游未来的改革与发展应积极推进旅游区域发展一体化,在全域旅 游发展的情况下,长株潭地区旅游应统筹安排,进行全域调整和 配置旅游人才、项目、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来改造提升旅游 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综上所述,高铁时代下长株潭聚合度假型旅游这种新型模 式,是对旅游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是对度假旅游模式的重要拓 展,待到该模式的发展成熟之后,旅游核心区域将会使单个旅游 目的地的品牌上升到整个旅游聚合体品牌,旅游经济产出从小规 模的景区经济扩展为更大规模的区域旅游产业经济,旅游产业的 聚集效应非常强,带动多产业融合发展。
湖南省沿高铁站点区域旅游业差异性发展的思考
湖南省沿高铁站点区域旅游业差异性发展的思考黄快林;柏智勇【摘要】沿高铁站点区域旅游业的差异性发展有6大原则:基于自然资源条件差异的发展原则,基于人文资源条件差异的发展原则,基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或投资和供给因子)条件差异的发展原则,基于生态环境条件差异的发展原则,基于景区景点及服务业结构差异的发展原则,基于省内差异和省外差异相结合的发展原则.基于差异性发展原则,湖南省沿高铁站点旅游业差异性发展要有相应的规划思路.【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8)006【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区域旅游业;沿高铁站点区域旅游;差异性发展【作者】黄快林;柏智勇【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00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交通是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每一次交通运输方式的革命性突破都深刻地影响着旅游发展[1]。
高铁带来的交通变革,将带来沿线城市旅游业的飞跃发展,引发沿线城市旅游市场消费、旅游企业经营,乃至城市旅游业地位和发展目标的变化,影响波及面大。
高铁时代,沿线城市旅游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将成为重点,休闲市场和需求将成为旅游产品和服务调整的方向。
旅游产业将加速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意性更强。
在旅游管理上,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将深入发展[4];高铁正在改变我国旅游交通格局,使“快旅慢游”成为可能,必将推动“散客自由行”较快发展,高铁沿线旅游资源品位高、以前被忽视的区域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高铁沿线旅游合作呈现新的特点。
我国旅游业要抓住高铁带来的发展机遇,高铁沿线地方政府应重视高铁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交通的多网融合,旅行社、宾馆饭店、景区景点等旅游支柱产业应主动接轨高铁,重视高铁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完善散客出游环境,以实现“高铁时代”我国旅游产业更好的发展[3]。
基于双重区位空间的湖南旅游业发展机遇探讨_武广高铁_开通视阈
众多事实证明,区位优势并不等同于旅游经济优势,只有某一特定时期,出现了某种特殊条件,区位优势方可迅速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
在区位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的过程中,需要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这个环节就是区位机遇。
1旅游区位与区位机遇1.1旅游区位旅游区位是通过旅游目的地与其客源地相互作用中的相关位置和交通可达性来体现的。
它可以看成是旅游目的地对其周围客源地的吸引和影响,或一个客源地对其周围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性与相对偏好,区位因素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推动或制约作用[1]。
确定一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战略可以运用旅游区位理论来考察本区域旅游发展的布局、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强度等。
1.2区位优势与区位机遇区位优势是空间资源的禀赋优势,是区位概念的外延,是一种客观存在。
由于空间关系是地区的自然属性,因此,空间资源的禀赋具有相对稳定性,区位优势也具稳定性。
但要把这些资源优势或潜在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必须有外部注入强大动力的情况下才有可能[2]。
对于旅游业而言,只有在特定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即机遇出现时,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旅游空间关系才能得以优化,区位优势才可以转化为巨大的旅游经济优势。
所谓区位机遇就是指通过优化空间关系,促进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各种机遇,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利于旅游经济发展的特定条件,是将旅游空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介质。
因此,区位机遇是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中间环节。
也就是说一个地区(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但要掌握当地的区位优势,还要科学分析可能出现的区位机遇,更要善于把握住关键的区位机遇。
这些关键的区位机遇是激活区位优势的强大引擎,是促进地区经济突飞猛进和经济能级迅速提升的巨大动力。
比如“武广高铁”的开通运营就是湖南在新世纪遇到的实现旅游经济腾飞而不可多得的关键区位机遇。
1.3湖南旅游区位评析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把湖南的区位定位于“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冷俊峰强调了湖南是华南交通的重要枢纽,具有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3];王娟指出湖南的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在全国旅游产业竞争力中处于中游区[4],而王凯认为湖南处于较弱区[5];曹新向则认为湖南旅游业的发展处在较强潜力区[6]。
高铁驱动下大尺度区域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以京沪高铁为例
高铁驱动下大尺度区域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以京沪高铁为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旅游需求的增加,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
而大尺度区域都市圈是多个城市相连且经济发展相对独立的区域,它具备较高的旅游潜力。
然而,由于区域之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大尺度区域都市圈的旅游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高铁作为一种高速铁路交通工具,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和服务质量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尺度区域都市圈的交通网络中。
以京沪高铁为例,它连接了中国北方的首都北京与中国东部的经济中心上海,成为了连接这两个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京沪高铁的开通,不仅大大缩短了两个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也为大尺度区域都市圈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首先,在高铁驱动下,大尺度区域都市圈的旅游空间结构得到了优化。
高铁的快速运行速度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从一个城市出发,到达另一个城市。
这就使得大尺度区域都市圈内的旅游资源得以更好地整合和利用。
比如,以京沪高铁为例,它穿过了河北、山东、江苏等多个省份,连接了多个旅游景点,如长城、山东威海、江苏苏州等。
这些景点的旅游资源在高铁的驱动下,形成了一个相对紧密的旅游空间网络。
这样,游客可以更加便捷地游览多个旅游景点,实现一日游或周末游的快速体验。
其次,高铁的建设和发展也为大尺度区域都市圈的旅游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铁的运行不仅依赖于先进的技术设备,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资支持。
因此,高铁的建设和发展,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和商机。
这些就业机会和商机,持续地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动和资金流入,进一步推动了大尺度区域都市圈旅游产业链的发展。
比如,京沪高铁的建设过程中,吸引了大量的建筑、运输和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旅游景点的发展,如河北承德、山东济南等地。
然而,高铁驱动下大尺度区域都市圈的旅游空间结构优化还面临一些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高铁开通给湖南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区位机遇,回顾了高铁开通前湖南旅游业空间布局状况,深入分析了高铁引致的湖南旅游流的变化,并提出高铁旅游流影响下的湖南旅游空间布局优化的战略举措。
湖南旅游业的发展从资源禀赋来讲是有先天的区位优势的,不少学者将湖南的区位定位于“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不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亦是华南交通的重要枢纽,具有明显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但在全国旅游产业竞争力中处于较弱地位。
这也说明了区位优势不等于经济优势,它必须借助外部注入强大动力――即区位机遇这一特殊介质的情况下,才能将旅游空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高铁开通前湖南旅游业空间布局状况(一)“西边一片,东边一线”的格局区域旅游业在起步初期,一般都是依托旅游资源和适合的条件而发展的,湖南旅游业在发展初期的技术路线亦是趋从于这一规律的。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湖南旅游学界专家就对湖南省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大量调查评价和区划研究,确定了旅游开发应根据风景旅游资源的优劣程度择优开发的思路,由此也描绘了一幅“西边一片,东边一线”的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图式。
在当时旅游经济环境下,这一格局呈现出其在资源条件、客源市场条件及投资环境条件等三方面的优势。
当然,“西边一片,东边一线”的格局,也促成了湖南旅游开发的两大中心――张家界和长沙的形成。
(二)“口字型”格局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在政府支持和学界努力下,湖南省旅游开发的热潮持续高涨,湖南的旅游空间格局在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明显的嬗变,其中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是渐渐崛起了“四大旅游业据点”,并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不断地壮大。
1、湖南旅游业的“东线”,是指连接岳阳与永州、郴州之间的一条南北方向延伸的旅游密集发展带。
“东线”除了有长沙市这个湖南旅游中心的迅速崛起外,沿线的衡山宗教旅游景区、株洲炎帝陵等一直以来开发力度特别大,旅游开发进入成熟期。
由于岳、长、衡三个重要节点的共同作用,极大地强化了“东线”的联系。
2、湖南旅游业的“北线”,是指贯穿湘北,连接岳阳与张家界之间的一条东西向延伸的旅游业密集发展带。
“北线”旅游带中的核心旅游区是常德,常德旅游业开发形势喜人,特别是桃花源景区的修缮和扩容工作,取得非常好的市场效益。
益阳的“桃花江美人”驰名中外,其打造的桃花江文化旅游产品亦取得较好成绩。
3、湖南旅游业的“南线”,在永州与绥宁、通道、城步之间连通,东西向延伸的旅游业密集带,具体包括永州市西侧的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邵阳新宁?~山风景名胜区、怀化通道侗文化旅游资源和万佛山风景区、城步南山牧场等。
湖南旅游业“南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以新宁?~山为重要支撑。
不过,这一线旅游业的交通制约明显,旅游开发程度不高,亟待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来激发。
4、湖南旅游业的“西线”,严格来说,湖南旅游业的“西线”是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向南的延伸,连接了湘西州的主要风景区和怀化的一些主要景区,这一带旅游资源特色明显,开发的潜力巨大,尤以吉首市德夯苗寨、凤凰古城景区的开发兴起为市场亮点。
同样交通条件的制约仍是“西线”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田字形”格局渐起进入新世纪,随着省内多条铁路与高速公路的建设开通,省内旅游交通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各地旅游交通可进入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旅游流也得到极大地促进。
不仅如此,交通的改善也极大地方便了我省与邻近省份的连接,例如,以湘黔铁路为连接,我省与江西、贵州之间开始了省际间的旅游合作,也萌生出联合开发红色旅游的初衷,湘潭韶山也藉此机遇大做文章,与怀化芷江、湘乡及江西井冈山等串联成中部旅游横带。
同样,湖南旅游业沿207国道布局呈“中部纵带”发展趋势也明显,这其中重要的旅游开发据点是常德和邵阳新宁,还有冷水江的矿山旅游资源仍养在深闺人未识。
应当说,新宁?~山居于湖南旅游中部纵横带的中心,加上其准备申遗的效应,未来潜力不可估量。
细究起来,湖南旅游业“田字形”格局的成熟,还需要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这一重要助力引擎。
正如前面所述,武广、沪昆高铁的开通,给湖南旅游业提升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势必促成旅游业“田字形”格局的实现。
二、高铁引致湖南旅游流的变化交通具有连接旅游流的功能,也可以说,旅游流是直接基于交通线路发生的。
武广、沪昆高铁的开通不仅给湖南沿线城市经济带来便捷和效率,也对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
(一)高铁马太效应已有研究表明,高铁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使得武广线上岳阳、长沙、衡阳、郴州等旅游城市呈现出马太效应。
调查发现,高铁开通后,湖北及广东等外省游客赴上述城市的旅游意愿明显加强,4个城市的旅游需求比重均较之前有很大提高。
在这些沿线城市中,长沙是湖南省会,亦是武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经济发达,城市环境优越。
岳麓山-橘子洲景区、湖南省博物馆等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极强的资源禀赋;同时长沙是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发达,居省内第一;长沙旅游服务设施绝对值高,星级酒店等接待设施完善。
高铁开通后,武汉、广州等城市至长沙的旅行时间缩减为5小时内,时空压缩效果明显,马太效应毕现。
另外如衡阳、郴州等资源型旅游地,旅游资源禀赋很具特色,衡山的宗教旅游资源对广东市场原本就有很强的吸引力,高铁开通后对广东市场的等时圈压缩在3-5小时的范围内,郴州东江湖、汝城温泉等休闲康体类旅游资源都非常契合当今健康休闲游的趋势,同样由于高铁的时空压缩效应,市场马太效应明显。
(二)高铁过滤效应高铁开通后湖南省内并非所有旅游地都呈旅游需求增长的马太效应,以武广高铁线上的岳阳为例,该市以岳阳楼-君山为主要景点的旅游资源开发已很成熟,如今无论是旅游品相或是旅游体验环境,与其他旅游地并无优势,不过由于其具有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其在高铁开通初期客源市场有相当程度增加。
但武广高铁北段的进一步延伸,岳阳原有的交通和区位优势转变为劣势,出游者反倒因高铁的便捷,选择放弃周边旅游资源品相较低的旅游地,取而代之是中远程一些品相更高或旅游体验更好的旅游地。
同样,沪昆高铁开通对湖南省沿线各地机遇并不尽然,一些旅游地如韶山、新化、怀化等可能以其资源特色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旅游战略机遇尽显,而一些地区则可能受其他地区光环遮蔽,产生市场过滤效应,导致旅游需求在高铁开通一定幅度增长后出现停滞甚至下滑的局面。
因此,这些地区要特别注重资源禀赋与交通网络、旅游接待能力的并重发展,积极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
(三)高铁扩散效应以往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使得旅行时间极大占据了游客有限的游玩时间。
因此,许多中远程旅游者一般只会选择其旅游行程中交通发达、景点知名度高的节点城市旅游,往往忽略了节点城市周边的其他级别稍低些的旅游地,这也使得不少旅游地或景区失去了与外地客源市场接触的机会。
高铁压缩旅行时间后,使旅游者有更充裕时间在级别较高旅游地停留,这也给了其他边缘地区发展的可能。
以韶山为例,在高铁开通前,不少省外中远距离游客需要绕道长沙或是将其作为长沙游的附带项目,一般只给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停留。
沪昆高铁韶山站开通后,游客可以比原来更少的时间距离直达韶山,可以有更多时间支配,这也直接带来了过夜游客的增长,韶山市旅游部门也趁势在周边区域兴建旅游风情街,推出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等大型情景演艺项目,充分满足过夜旅客的购物、娱乐休闲消费需求,也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高铁叠加效应高铁的开通使得大尺度空间的客源地居民出游空间范围出现叠加现象[4]。
以武广线为例,武汉与广州相当于位于湖南北边和南边的两个重要省外客源地,在高铁开通之前,武汉居民对湖南的出游心理距离最远为岳阳,顶多至长沙。
由于高铁开通的时空压缩效应,在3-5个小时的旅行时间内,武汉居民赴湘出游的半径得到有效的放大,出游目的城市也从最远的长沙扩展到最南端的郴州。
同样如此,广州居民也由原来选择最远的衡阳扩展到岳阳,这样一来,南北两端的重要客源地居民的出游空间出现了重叠,我们对此可以用一幅图画来描述:高铁之前,广州居民赴湘旅游半径(广州-衡阳)与武汉居民赴湘的旅游半径(武汉-长沙)并不会相交;高铁之后,广州居民赴湘旅游半径(广州-岳阳)与武汉居民赴湘的旅游半径(武汉-郴州)会相交,相交区域包括覆盖了武广湖南沿线全部城市,特别是对长沙和衡阳的叠加效应明显。
三、高铁旅游流影响下的湖南旅游空间布局优化基于上述旅游流的变化,湖南旅游经济要素及其空间布局势必与之产生同步变化,且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呈现一些基本规律,因此需要做好旅游空间布局优化的战略举措:(一)宏观层面:湖南旅游业的空间布局进一步均衡化细数高铁开通前湖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其空间布局是不很均衡的,表现在过分倚重两大中心――长沙和张家界两市,其余地区发育不完全没有组成在空间上相互联系的网络方式,特别是湘西南地区表现尤甚,没有形成内部各种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和省际尺度的跨区域合作。
高铁开通后形成的十字形交通架构应该会极大地促成各地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加上其他资源要素的集聚,湖南旅游交通会进一步趋向密集网络化,旅游空间布局会逐渐均衡。
在这一趋势下,位于湖南交通网中心地带的世界遗产地――新宁?~山会借此机遇跃升为湖南旅游发展的第三极。
(二)中观层面:湖南旅游业区域功能的特色化区域功能特色化的主要意义在于缓解区域旅游产品的雷同,解决区域旅游业无序竞争的压力问题,保证有效的旅游经济。
这需要做好如下途径:一是基于旅游资源特色的功能创新,它强调发现意识,主要是发现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和可加工的空间,同时要讲究同中求异意识这样才不至于落入俗套的模仿;二是基于文化底蕴的功能发掘,每一个旅游地的文化都是当地社会生态发展的结果,都是唯一、难以复制的。
因此,按照当地祭司、婚嫁、服饰、饮食等民俗习惯开发的特色文化项目值得发掘。
(三)微观层面:旅游地形象的品牌化在微观层面考虑湖南旅游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也就是把工作要落到每一个具体的旅游地。
从区域开发角度看,就是在基础区域空间把握旅游业的基本特点,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开展旅游地形象设计工作。
目前湘中、湘南地区不少有潜力的旅游地还是养在深闺,开发潜力巨大,但急需良好的旅游宣传和推广,这都是旅游地形象设计工作的范畴。
在今后的开发中,这些旅游地要充分借鉴现代的旅游形象设计理论,对旅游地的资源条件和水平作深入调查。
要注意把握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和需求趋向,充分认识到旅游地形象的游客可感知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开发和推广,逐步提升旅游地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