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 (4)

合集下载

张静中学中考模拟冲刺试卷(历史)

张静中学中考模拟冲刺试卷(历史)

张静中学中考模拟冲刺试卷•历史说明:1.全闭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2.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答题;做选择题时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括号內;非选择题必须写在各题目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所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

将答题卡上对应小题所选的选项涂黑)1、平常吃米饭时,你可曾想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判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品尝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2、孔子曾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提倡()A.启发诱导B.因材施教C.温故而知新D.有教无类3、暑假期间,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出发去秦都搜寻历史遗迹。

他们准备坐火车从广州出发,请你帮忙联系购买广州至______的直达车票()A.北京B.西安C.咸阳D.邯郸4、“π”是一个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在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方面应用广泛。

世界上第一次把π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A.牛顿B.祖冲之C.李时珍D.蔡伦5、印度女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参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时,对活动版的《清明上河图》很感兴趣,足足为此停留了8分钟。

无论是画卷所展现的古人生活场景,还是图上的建筑,她都深感好奇。

《清明上河图》,可以让我们可以感受到真实的日常生活。

()A.隋朝江南水乡村民B.唐朝长安市民C.北宋都城市民D.明末清初北京市民6、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A.任用魏征等贤臣B.重视人才的培养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创立科举制度7、民族英雄是指为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物。

下列民族英雄中,为维护国家主权作出重大贡献的有()①戚继光②左宗棠③岳飞④邓世昌⑤郑成功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⑤8、人的生命质量总是用几个节点来标识的,国家也一样。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主题练习题全部答案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主题练习题全部答案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主题练习题全部答案主题一史学方法主题突破【高考题组】1.C 材料反映出要寻求史迹的差异性而不是共性,而差异性体现的是一种变化,与此意思最相近的应为C项。

A、B、D三项与“差异性”这一主题相去甚远,故均可排除。

2.B 按照许慎的解释,“历”指过去的事实,“史”是客观中正的记事者,二者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故B项正确。

3.B 材料的大意是,如无史实作依据,虽圣人亦不能写出《春秋》;如不了解某事迹,虽圣人也不知为何对其进行褒贬。

据此可知这段话包含了言必有据和论从史出两个原则。

4.A 由题干中“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可知,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史家主观认识的影响,A项说法较为合理。

B项说法过于绝对,显然错误;C项说法本身有误,历史真相具有客观性;D项不符合史学评价的基本规律。

【模拟题组】5.D 古籍材料属于第二手史料,主观性强;而考古发掘的文物,属于第一手史料,客观性强,两者相互印证,更能证实历史事物的真实性,D项正确;不知“檠”为何物,说明中国古籍记载并不完整,A项错误。

秦考古有重大突破有夸大材料作用的嫌疑,B项错误;考古揭开“檠”面纱没有反映古籍的作用,C项不全面。

6.B 孔子用春秋笔法暗贬郑庄公属于史识,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非曲直的判断,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史才指史家的才干,即史家应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用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研究秦律体现了史家的搜集、使用和组织材料的能力,故B项正确;林则徐搜集当时各国的信息属于史学,即林则徐掌握了收集的史料,C项错误;托克维尔对美国内战的预言属于对历史事件的判断,属于史识,D项错误。

7.A 科林伍德强调文物、文献是历史问题的答案,“历史学家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根据留下的答案去追溯,重构已失去的问题”,A项正确;材料要求追溯历史问题,而不是研究历史问题再现历史,B项错误;研究历史文物与历史文献是方法,任务是追溯问题,C项错误;科林伍德要求重构的是失去的问题,而不是重新构建新的历史,D项错误。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3)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3)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3)综合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1.C 西周时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教育不是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A项错误;西周时期教育为官府垄断,学在民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B项错误;从“其中礼、乐是核心”,可知西周教育体现礼乐制,礼乐制是维护分封等级的制度,C项正确;儒学是孔子于春秋晚创立的,D项错误。

2.A 汉朝时期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地位,为官方意识形态,材料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除儒学之外的放任性情、自由自在的人生范式,据此可知当时的文化观念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多元化,A项正确;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没有丧失正统地位,B项错误;材料中仅提到“一些人”,并不能说明道家思想被普遍奉行,C 项错误;佛教、道教和儒学三教合一有了新发展是在宋代,标志是理学的形成,D项错误。

3.C 秦汉时期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与“经济文化职能显著增强”不符,A项错误;隋唐时期坊市分开,不符合材料中“街市制取代坊市制”的信息,B项错误;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了纸币,娱乐场所大量出现,C项正确,D项错误。

4.A “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反映出此言论主张创办民用企业与外商争夺市场的意图,“收江海之利”,表明该企业与水路运输有关。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符合题干所述,A项正确;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发昌机器厂均不会“收江海之利”,B、C、D 三项错误。

5.B “在传统中变”本质上是地主阶级领导的,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向西方学习,“在传统外变”本质上资产阶级领导的,是要推翻封建统治(传统),全面学习西方。

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都是民族资产阶级,因此,B项正确。

A、C、D三项都是“在传统外变”的外因,不是“根源”,错误。

6.C “私营”“公私合营”都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公私合营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形式,公私合营后,资本主义工商业被改造成社会主义性质,C项正确。

张静中学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政治文明发展史综合运用.doc

张静中学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政治文明发展史综合运用.doc

图一:1945年图一? 1^65年张静中学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一政治文明发展史综合运用 (上海历史卷)36,德意志民族的战后45年下而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 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

(9分)答案1:结合图片简述战后两德的分合及其体现的国际格局变迁。

(9分)8226;图一:两人分离,无法握手,表示德国战败后,被盟军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形 成。

图二:两人对立,各归其主,中间的隔离带变得更大。

两个德国已被柏林墙 分开,分属美苏阵营,美苏对局面加剧。

图三:墙倒后,两人拥抱在一起,显示 出团圆的惊喜之情,表示柏林墙倒塌,德国重新统--,冷战结束。

(上海历史卷)35.从分散到整体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 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 程。

问题:(1)写出地图上A 、B 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

(2分)(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己连成一体,叙 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13分)(1)答案1: A一•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B—美洲印第安文明或玛雅文明。

(2分)35. (2)史实(10分)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8226;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航路,进行早期海外殖民扩张, 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转折o 17-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美相继爆发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来临。

政治与经济革命巩固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

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其他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答案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性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

(按与题意相符程度给分)8226;早期殖民扩张、英国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德国统一、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的具体内容。

张静中学中考历史复习专项之模拟试卷

张静中学中考历史复习专项之模拟试卷

张静中学中考历史复习专项之模拟试卷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为40分钟。

3、答案填在答题卷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夏朝B、秦朝C、秦国D、西汉2、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西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A、张骞B、玄奘C、马可·波罗D、鉴真3、注重发明和创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四大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张衡,毕升B、蔡伦,华佗C、蔡伦,毕升D、张衡,华佗4、2006年10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76号国务院令,公布了《长城保护条例》,长城的保护由此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我们今天要保护的长城主要修建于()A、秦朝B、汉朝C、明朝D、清朝5、2007年9月,全国政协常委何鸿以6910万港元的价格,购入原属圆明园海宴堂12生肖“水力钟”喷泉的马首铜像,并决定将其捐赠给国家,受到国人的称赞,这一精美的艺术珍品是在什么事件中流失海外的?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中国人民从来就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7、2007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看病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A、李鸿章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8、“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同志首先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A、香港B、台湾C、澳门D、蒙古9、1972年,周恩来在会见某国领导人时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了啊!”引文中的“你”是()A、美国总统B、英国女王C、日本首相D、法国总理10、2008年3月24日,第29届夏季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的雅典点燃。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主题专项精品及练习 (16)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主题专项精品及练习 (16)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主题专项精品及练习(16)主题十一传统文化与社会转型一、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发展演变1.创立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提出“仁”“礼”,创立儒家学派;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礼法并施”,两人发展了孔子思想。

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儒家思想无助于实现统一,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完善与独尊:西汉时期。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获得“独尊”地位。

3.吸收与改造:魏晋隋唐时期。

儒、佛、道纷争与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

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

儒学完成了更为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

程朱理学提出“理”,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

王阳明“心学”主张“心外无理”“发明本心”。

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依据。

5.批判与继承:明清之际。

李贽成为反理学的先驱;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提出了“学以致用”“工商皆本”的主张,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其实质是对儒学的反思、批判与发展,是儒学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二、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被利用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代表,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旨在宣传维新变法。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抨击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目的是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思想。

四、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儒学思想中的道德规范意识、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等思想,对现代和谐社会的建立有借鉴作用。

1.儒家思想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重道德修养、重血亲人伦、重实践理性、重现世事功,这几个特征对个人、家庭、家族、社会、国家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2.一定时期的文化服务于一定时期的政治。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1)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1)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1)仿真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1.B 从分级负责、层层考核到专门考核机构到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再到主要由吏部负责、都察院协同,表明官吏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专制皇权和中央集权的加强,A、C两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官吏的“考核”而非“选拔”,D项错误。

2.A 材料反映出宋初不抑制土地的兼并,到北宋中期出现了耕地面积扩大,百姓安居乐业,人口增长等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说明宋朝的土地政策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中出现的景象相违背,排除;“不抑兼并”只能导致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自耕农成为兼并对象,故D项错误。

3.D 佛教思想源自于印度,材料反映了宋代理学家的思想含有佛教的思想主张,并没有抵制外来文化,故D项正确,A项错误;王夫之不是理学家,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明清之际儒学的具体内容,未能体现出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故C项错误。

4.D 材料体现的现象是当时真实存在的,不是英国诋毁中国民众,故A项错误;题干中民众为英国侵略者出力,不是源于中国民众带有推翻封建统治的民主意识,而是由于长期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民众思想落后,无法认识外来侵略的危害,他们只是“以图获利”“以求工值”,故B项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当时中国民众的观念中保家战斗与卫国战争还是有区别的,显然许多人还意识不到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之存在,故D项正确。

5.C 根据材料信息“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体现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革命巨子”的服饰引发政界人士互相效法,这种现象说明了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故C项正确;A、D两项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排除;西装革履的流行,是题干材料的表面现象而非根本,故B项错误。

6.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A项“八路军”说法片面,排除;图表没有涉及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故B项错误;仅仅根据“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无法体现巨大的民族牺牲,故C项错误;依据图表中“国民革命军陆军”所占比例,结合所学可知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的主战场,故D项正确。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5)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5)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5)综合模拟试卷七一、选择题1.B 汉代选官权控制在在中央手中,故A项错误;材料省略号前描述严助如何成为中大夫,省略号后则是汉武帝时,像严助一样的贤人被安排在中朝参谋机要,属于对中外朝制度影响的考查,B项正确。

材料没有谈到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C项错误;材料的中心不是讨论选官的标准,材料也未表达出贤良是选官的主要标准,故D项错误。

2.C 马克思认为小农彼此没有“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因此又不是一个阶级。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认为从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看,小农是一个阶级,故B项错误;小农的缺点使得他们无法形成整体的观念,因此国家意识比较淡薄,故C项正确;小农没有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只是其缺点的一部分,不够全面,因此D项错误。

3.B “呼唤圣人”是因为圣人或明君能够“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即将分封制的部分意义放入郡县制中,那么天下可以得到治理,由此可以分析出他主张给地方一定的自治权以此来反对君主专制,并非主张“人治”,B项正确,A项错误;顾炎武并不是要复古而是要反对君主专制,C项错误;“封建宗法精神”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错误。

4.B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的腐朽性与软弱性彻底暴露,民族危机加剧。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救国方式虽有政治变革与实业救国的区别,但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图存。

也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A、C、D三项正确。

B 项中“全体国人”的表述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族意识觉醒。

5.B 材料内容不能充分体现三权分立的关系,A项错误;题干中材料主要讲司法审判,没有体现主权在民的信息,C项错误;“审判厅法官所为判决,只须在法律范围以内,纵使误解法令以至判决不当,亦不能遽加以处分”充分体现了司法独立的原则,B项正确;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主题专项精品及练习 (5)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主题专项精品及练习 (5)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主题专项精品及练习(5)改革开放后的社会转型一、世纪之交世界发展的趋势1.世界政治发展趋势:两极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更加明显。

3.世界科技发展趋势:20世纪末,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信息技术革命引领世界进入信息时代。

二、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和外交政策1.拨乱反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着手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和完善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一系列民主政治制度。

2.“依法治国”:颁布1982年宪法,并以宪法为核心,逐渐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

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3.基层民主选举: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4.新时期外交: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争取与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双边、多边外交活动。

三、改革开放的历程1.对内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对内改革进程。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2)国有企业改革:1984~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1992年以后,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目标。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1世纪初,我国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对外开放(1)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2)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四、三次思想解放——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1.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始于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继而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4)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4)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4)综合模拟试卷六一、选择题1.B 礼乐制度维护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从“分封了一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脱离本国而独立的国家”,可知不是礼乐制度加强,A项错误;分封诸侯国是周王的权力,诸侯国无权分封,诸侯分封诸侯,这是对分封制的破坏,B项正确;分封制度下天子没有形成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治事件,没有涉及经济领域变化,D项错误。

2.B 依据材料“应典、卖、倚当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可知在房产买卖时必须首先征得亲族的意见,只有亲族放弃购买权之后才能再卖给其他人,朝廷对此严加管理,A项正确,C、D两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房产”,而非“地产”,B项错误。

3.C 材料表明宋代统治者对社会生活控制的加强,这与理学强调封建伦理纲常,禁锢人们思想,“存天理,灭人欲”等观念一致,C项正确。

风俗画的流行,商品经济的繁荣,与题意无关,A、B两项错误;上述现象反映在社会生活领域,与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无关,D项错误。

4.D 从表中看出上海方向死亡人数较多,事件发生在1937年8月至11月间,由此判断,D项正确。

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的华北,A项错误;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的华北,B项错误;徐州会战发生于1938年的华东地区,C项错误。

5.B 从材料中的时间和战争双方判断这场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以小胜大”,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也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故B项正确。

《天津条约》使外国人获得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特权,A项错误;依据材料“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可知主要是反映中国政体的落后,没有强调领土主权的丧失,也没有要求向日本学习,C、D两项错误。

6.D 材料中的三种心态是指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的三股思潮,“接受”指的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化,D项正确。

全国地级市2016届高考模拟历史试题精编(四)

全国地级市2016届高考模拟历史试题精编(四)

全国地级市2016届高考模拟历史试题精编(四)【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A.古代中国政治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充满矛盾与困难C.古代王朝的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强化2.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清“康乾盛世”时期的两倍多,都城汴梁“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然而北宋“兵虽多而战力弱,国虽富而兵不强”。

造成这种现象的体制因素是()A.强干弱枝,地方兵权收归中央B.削弱地方官员的实权C.地方财政大权收归中央D.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3.阅读右面统计图,其所揭示的本质问题是()A.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B.雅典存在严重阶级压迫C.雅典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D.雅典社会成员构成并不复杂4.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后,总统马歇尔·麦克马洪企图解除他不喜欢的但得到议会支持的一位总理的职务。

在这个企图落空后,麦克马洪进而解散议会,并举行了一次新的选举。

可人们对拿破仑三世变第二共和国为个人独裁的事实尚记忆犹新,其结果是在1877年,总统、内阁和议会的责任得到进一步澄清。

史论者一般认为该历史事件()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B.使总统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D.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5.辛亥革命后,各省咨议局改为省议会,各省都督改称省长,中央资政院改为国会,中国实际上在实行没有君主的立宪政治。

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中国毕竟因为这场革命打开了通往现代社会的大门。

该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辛亥革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辛亥革命开启了民主法治的大门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1938年,艾思奇在《共产主义者与道德》一文中说道:“如果有人说共产主义者只是国际主义者,不能同时成为真正的民族主义者,因此在中国的共产主义者也不能谈民族道德的发扬,这就完全是一种公式的、形式论理学的曲解。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8)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8)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8)综合模拟试卷五一、选择题1.C 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A项错误,但是,荀子又培养了韩非子、李斯等法家代表人物,说明法家和儒家的思想实质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C项正确。

荀子并不反对“仁”,其批判孟子等人只是因他们主张以“仁”或“仁政”为主,而荀子主张以礼为主,B项错误;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主张法、术、势结合,荀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主张礼法并施,二者基本主张不一致,D项错误。

2.C 宗法观念至今还存在,A项错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B项错误;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转型,C项正确;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D项错误。

3.D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D项正确。

儒学不是迷信,A项错误;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所以不能体现科学理论的创新,B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是受其影响,而不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C项错误。

4.C 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于洋务运动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官僚资本上升为统治地位,因此,A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轻工业和重工业指标的变化,而没有轻工业和重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的数据,无法体现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钢铁、机器等战略物资的大量进口和产量的提高,重工业生产和贸易指标上升,为1937年后的全民族抗战提供物质保障,C项正确;棉纱、棉布和面粉进口量减少,表明民族工业占据国内市场,据此可知民族工业有所发展,D项错误。

5.A “照旧交粮纳税”实际上否定了《天朝田亩制度》,但是,这是解决太平天国财政问题的有效办法,A项正确;近代中国的发展趋势是资本主义,不是封建生产,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农民领袖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反思,只是反映农民领袖认为该方案切实可行而已,C项错误;当时的核心问题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财政问题服务于这一核心,D项错误。

6.A 材料中“《平民政治》……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 项正确;辛亥革命虽然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但是封建经济仍然存在,帝制的基础仍然存在,B项错误;儒家文化一直影响着近代社会,C项错误;民权高度发达与辛亥革命后的状况不符,D项错误。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9)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9)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9)参考答案综合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1.A 依据材料可知“同志”的最初前提是“同姓”,即同一血缘,A项正确;分封制分封的对象不全是同血缘的,还有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B项错误;结盟国不一定是同血缘,C项错误;西周规定同姓不通婚,所以联姻国之间是不同的血缘和不同的姓氏,D项错误。

2.A 材料大意为曹操强悍且有大功,但不敢废汉而自立,并不是其“不欲”,而是他担心名不正言不顺。

故“名义”应指等级名分,源于儒家思想。

3.D 从“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可知行会的职责里不包括限制行内不良竞争,A项错误;行会既有配合政府的一面,也有与政府斗争的一面,利益并非完全一致,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可以提高本行业技术的内容,C项错误;材料中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官府的关系,政府通过行会可以间接控制管理私营手工业,D项正确。

4.C 西式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属于外因,不是根源,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与对传统消费观念的冲击无关,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扩大国内市场,要求民众改变消费观念,是其根源,C项正确;节俭传统不利于国货的销售,只是表面现象,根源在于清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对于扩大国内市场的需要,D项错误。

5.A 《辛丑条约》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兴起,清政府实施婚姻改革,其目的是挽救危机巩固统治,A项正确;材料中措施有利于满汉的民族融合,但是,这不是清王朝的“主要目的”,B项错误;清政府是封建专制政府,不是为顺应民主平等趋势实施婚姻改革,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婚姻主婚权,D项错误。

6.D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说明有法律依据,A项错误;材料仅是一部劳动教养法规的废立,不能说明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市场经济发展”,两者无逻辑关联,C 项错误;法律法规因时而变,“1957年8月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2013年12月……废止”,体现了不同时代的不同要求,D项正确。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主题专项精品及练习 (10)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主题专项精品及练习 (10)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主题专项精品及练习(10)主题十九经济生活与城市发展一、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中的城市1.政治、军事类城市(1)中国古代的城市大部分是政治、军事类城市,此类城市的人口大部分由官员、军人及其家属构成,商业、手工业都服务于这些人员,处于从属地位。

(2)这些城市不是新生社会力量的诞生地,相反,它是古代王朝统治的中心和堡垒,市民的迁徙、居住、商业活动都受到统治者的严格控制。

2.工商类城市的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商业城镇,此类城市因商业而兴起,城市居民主要由工商业者构成,这些城市代表着中国古代城市化的方向。

二、古希腊的城邦古希腊的城邦是国家的主要形态,城邦的工商业发达,与其他城邦和希腊之外的国家交流频繁,是典型的海洋文明。

三、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1.城市化的动力(1)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工业化,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形成规模庞大的城市。

(2)蒸汽机和电力的使用解决了工业城市的动力问题,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3)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强了城市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

2.城市化的影响(1)城市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活动的聚集地,相对集中的社会群体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方向。

(2)城市是工业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地区,聚集在城市的企业相互交流,人员自由流动,技术不断提高,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3)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文化不断发展,成为各国或者各地的文化中心。

(4)城市化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压力,工业污染严重、生活压力增大、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困惑着近代的工业城市。

四、中国近现代的城市化1.近代中国的城市化(1)伴随着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大多数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过程,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后,建立租界,将城市作为侵华的据点,中国近代的城市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质。

(2)伴随着官僚资本的发展史:洋务运动兴建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国民政府统治期间,这些国家投资建设的企业发展成官僚资本,壮大了城市的规模,也使中国城市的反动势力异常强大。

2016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2016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2016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2.2003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

对此举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①纪念66前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遇难同胞②痛斥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③警示世人铭记历史、深思历史④抗议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掩盖暴行的行径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4.2009年4月,英国民众2万多人在网上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布朗下台。

布朗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A.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C.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5.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

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

那么法庭将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 C.要求男子赔偿 D.干脆不予理睬6.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A.前者基于部落选出,后者基于按等级选出B.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C.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对所有公民开放D .前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后者基于部落选出7.我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①形成于战国时期 ②长期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③是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政策 ④在封建社会中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8.下列关于“草市”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②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③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城市中心 ④没有行政管理,自由交易 ⑤唐代形成为地方商业中心A .①②③⑤B .②③④⑤C .①②⑤D .①③⑤9.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6)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6)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6)综合模拟试卷三一、选择题1.B 材料只反映出青铜器铸造风格及用途的变化,不能反映青铜铸造业衰落,A项错误;西周早中期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有贵族化的倾向,而战国中晚期的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说明从贵族化走向平民化,折射出贵族政治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青铜器的需求减少,C项错误;礼乐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D项错误。

2.B 思想进步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经济,而不是阶级斗争,A项错误;这一思想领域的斗争是社会中中小地主与豪门世族矛盾的反映,B项正确;儒家思想中也有唯物主义的部分,不能简单将其划定为唯心主义思想,C项错误;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借助唯物主义观点排佛,实际上体现的是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地位之争,而非唯物与唯心之争,D项错误。

3.A 明初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民间,影响到政府的经济政策,最终政府通过颁布法律确立了白银的货币地位,A项正确;贵重金属被政府禁止流通,而非短缺,B项错误;民间使用白银的根本原因是白银的大量流入,C项错误;货币改革是白银货币化的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

4.A 1926年属于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从材料信息可知是农民运动的发展,体现了当时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发展,A项正确;土地革命和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都是在1927年9月秋收起义之后,时间不符,B、C两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是以北伐战争为核心,工农运动是为了配合北伐战争,D项错误。

5.D 粪桶无盖的确反映出中国人生活中存在陋习,但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A项错误;《申报》客观报道此事,但并未表明立场,没有反映出其爱国性,B项错误;租界设立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但不是材料的主旨,C项错误;材料中租界工部局利用法律手段对社会陋习进行管理,本质上体现了租界内市政管理的法制化,D项正确。

6.B A项从题干可以直接看出是错误的。

C项错误,中苏关系的破裂不是领导人之间的问题,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问题。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2)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2)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2)综合模拟试卷八一、选择题1.B 中外朝制度是为了加强皇权,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汉代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打破了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汉初分封同姓王,部分恢复了分封制,与材料信息“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不符,故C项错误;刺史制度是为了监察地方诸侯和高官,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2.D 材料体现的是农村家庭的投资方向,没有体现出“经营市场化”“生产专业化”,且“更趋”“日趋”没有对照,A、C两项错误;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一般不需要重复投资,其在家庭投资结构中所占比例小不代表农业对其依赖减少,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农村家庭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肥料、播种、灌溉等,高投入追求高产出,是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

3.D “敬天”“德治”“仁政”“民之师帅”“正君心”表明要奉行天命,爱护百姓,做有德有道之君,故D项正确;“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观点,表述不全面,故A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观点,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之一,汉武帝罢黜百家,才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故C项错误。

4.B 中英《南京条约》中“领事报关”条款的相关规定,有利于中国海关制度的程序化、制度化,促进中国海关制度向近代海关制度迈进,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

5.D 材料的核心观点是“但中国的近代化由军事所牵动也有相当的负面作用,当转型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时……军事体制……又恰恰具有某种反现代的品性”,强调的是军事体制对社会转型的阻碍作用,D 项正确。

6.B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内迁到大西南,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保存了争取抗战胜利的物质力量,B项符合题意;A、C两项都是此次撤退的作用,但并非最主要的作用,排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于抗日战争之前,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

7.C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是在万隆会议,而万隆会议是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材料中有英国和法国,故A项错误;不结盟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材料中有英国、法国和苏联,故B项错误;推动印度支那问题解决的是日内瓦会议,“柬埔寨”“越南”都是属于印度支那地区,中国、苏联、法国和英国都是日内瓦会议的参加国,故C项正确;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此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且周恩来没有参加此次联合国大会,故D项错误。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7)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 (7)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答案详解(7)综合模拟试卷四一、选择题1.D 材料中没有提及其他国家驯养羊的时间,无法比较,A项错误;材料中的信息只能说明羊在中国古代的重要地位,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具体涉及羊的特点,C项错误;“商代用羊的肩胛骨占以问凶吉(商代神权色彩浓厚)”“陶型羊”“《诗经》中讲到羊”,说明羊文化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很大关系,D项正确。

2.A 经济篇所分的“八典”包括选官制度、商业管理、礼乐制度、军政刑罚、建筑技术等经世济民的方方面面,A项正确;B、D两项只属于“经济”内涵的一方面,C项与材料无关,均排除。

3.D 材料反映出区域间贩运贸易的发展,体现的是商品流通的活跃而没有涉及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内容,D项正确,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B项错误;C项材料体现不出, 排除。

4.C 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多次侵略中国,没有独立可言,A、B两项错误;材料中“总理衙门……英国设立使馆……设立外务部”体现晚清政府外交逐渐走向近代化,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清政府在外交上的变化,无法体现出对世界全面开放,D项错误。

5.A 南昌起义最主要的“不足”是仍然以城市为中心,没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长期斗争,A项正确;右倾思想在当时虽然仍然存在,但是南昌起义本身就是对右倾错误的否定,右倾错误在党内并不占主导地位,B项错误;八一南昌起义创立了军队,党也掌握了军队的领导权,C 项错误;此时间段内右倾错误是党的主要威胁,不是“左”倾错误,D项错误。

6.B 材料毛泽东电文内容是中央主动撤出延安,但对其中的一支部队应给予救援,这是国民党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展开重点进攻的时期,B项正确;国民党全面进攻发生于1946年,A项错误;此时刘邓大军是驰援黄河一带,并非跃进大别山,C项错误;渡江战役发生于194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7.C 由于“大跃进”等“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减产粮食缺乏等问题,材料中的措施是对其的纠正,但没有消除“左”倾错误,A项错误;材料减少了城镇人口,与加快城市化进程相反,B项错误;减少城市人口可以缓和粮食供应不足等“左”倾错误带来的问题,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工农业生产指标的调整,D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静中学2016年高考历史精品模拟试题(4)
综合模拟试卷三
(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宜昌模拟)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
乐器众多。

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

这反映了( )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
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2.(2015武昌预测)魏晋时期,佛教成为豪门世族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而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从唯物主义观点展开了反对佛教
唯心主义的斗争。

隋唐佛教更加发展,而以韩愈为代表的中小地主阶级学者举起了排佛的旗帜。

材料表明( )
A.阶级斗争是推动思想进步的根本原因
B.思想领域的斗争是社会矛盾的反映
C.唯心主义思想一直占据官方统治地位
D.唯物与唯心之争推动社会思想发展
3.(2015武昌预测)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金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

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金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

至成弘年间,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

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

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A.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
B.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
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4.(2015吉林三模)1926年12月,湖南省农民协会决定减租、减押、禁止高利贷、反对苛捐杂税,1927年1月,农民协会的会员增至二百万人。

农民已将土豪劣绅不法地主特权彻底打倒,农民协会成为唯一的权力机关。

这说明( )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土地革命取得了初步成果
C.中国共产党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
D.国民革命以农民运动为核心
5.(2015桂林二模)1872年的《申报》曾记载:居民王阿保等10余人,违反租界工部局关于挑粪过街必须加盖桶盖的规定,挑着无盖粪桶过街,经巡捕劝阻不听,被拿送(租界的)会审公廨,各被拘留一天。

其反映的实质是( )
A.中国人生活中存在陋习
B.大众传媒具有爱国性
C.租界的设立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
D.租界内市政管理法制化
6.对于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沈志华教授认为:“中苏之间谈的不是利益问题,而是原则问题,就是谁对谁错的问题。

中国有一套解释中国共产党行为、政策的理论,苏联另有一套理论,都说自己选择的道路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双方争夺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解释权。

”沈志华认为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 )
A.国家利益发生了冲突
B.双方对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无产阶级运动领导权的争夺
C.中苏领导人之间关系恶化
D.对是否应该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看法不同
7.(2015潍坊三模)1992年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但此后一直没有主动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

这主要是为了( )
A.践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B.集中精力发展市场经济
C.顺应国际多极化趋势
D.保持外交政策的灵活性
8.(2015鹰潭一模)从雅典民主所处的时代来说,雅典民主制的真正缺陷是( )
A.把外邦人、奴隶等排除在外
B.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运作
C.小国寡民,狭隘的城邦体制
D.仅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9.(2015潍坊三模)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主张“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

”这批评了文艺复兴( )
A.无节制地揭露教会丑恶
B.片面追求个人的自由
C.猛烈地抨击中世纪神学
D.过分崇尚理性和科学
10.“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
义国家准备市场。

”上述核心观点是( )
A.英国废除了黑奴贸易
B.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进行
C.奴隶贸易不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非洲成为了新的市场
11.一位美国宪政学家曾写道:“拿持久性,缺乏剧烈骚动、法律和秩序的维持力……以及对其他国家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影响程度来说……是世界上闻所未闻的最出色的一个。

”与该制度相符的国家是( )
A.17、18世纪的英国
B.17、18世纪的美国
C.18、19世纪的德国
D.18、19世纪的法国
12.(2015宜昌模拟)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属于自发阶段。

“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

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密切
C.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
D.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出现了突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2015晋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海开埠40年后的1882年,近代中国的第一家股份制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终于打破了外商对航运业的垄断。

成立刚10年的轮船招商局已在海外设立了多家分支机构,年利润在160万两白银以上。

但是,一个体制性难题渐露端倪。

轮船招商局在创办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官督商办”的理念。

“官督”是官督商办企业的成功之处,但同时也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其最大的问题是“所有制”问题,即“产权不明”,究竟是官府所有,还是民间所有?如果管理者按商场规则经营,则企业发展顺利;如果以官场逻辑行事,企业很快衰败。

1910年冬天,旅居日本的梁启超冷眼静观时局,写下了《敬告中国之谈实业者》一文。

梁氏尖锐指出,中国是立法自立法,是违反自违反,上下恬然,不以为怪。

——雷颐《清末“国有”与“民营”的激斗》、
央视《公司的力量》材料二1871年至1873年,岩仓具视使节团历时22个月,访问了欧美12个国家。

随行的伊藤博文描述自己是“始惊、次醉、终狂”。

明治政府设立工部省,相继建立诸多国营企业。

福泽谕吉疾呼:“政府若为了富国,就认为可以做任何事情,与人民从事相同的寻常事业,甚至与人民竞争工商之成败,其弊极矣。

”1884年,明治政府将当时日本最大的造船企业、几乎与招商局同期创办的长崎造船所,仅以1日
元的象征价格“出售”给私营企业家岩崎弥太郎,这家企业后来发展为著名的三菱株式会社。

1890年,国会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日本臣民,其所有权不受侵害。

”1916年,《论语与算盘》一书出版,成为日本企业界的“圣经”。

作者涩泽荣一从东方的儒学传统中为经商找到了高尚的动机,经商不仅同理想人格没有矛盾,而且还是实现理想人格的最佳途径。

——央视《公司的力量》(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日工业化背景的相似之处及具体途径的不同之处。

(1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解放、制度重构的角度概括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工业化一败一成的原因。

(12分)
14.(2015鹰潭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注:数据来自于相关参考文献和其他一些对历史上的经济数值之评估,相关的计算可能有些或者不全然准确,仅供参考,但不影响答题) 问题:观察材料,指出各国GDP数据变化反映出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