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玉米生产水平提升初探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省份之一,玉米是辽宁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下面将对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进行分析。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辽宁省玉米种植面积较大,2019年种植面积达到2460万亩,居全国第四位。
玉米产量也较高,2019年达到1524万吨,占全国产量的5.18%。
辽宁省的玉米产业发展较为稳定。
辽宁省拥有较为丰富的农业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辽宁省在农业机械化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辽宁省玉米产量稳定增长。
近年来,辽宁省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使用优良玉米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产量在2015年至2019年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辽宁省玉米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辽宁省玉米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植结构的调整。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辽宁省将会进一步推广使用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增加玉米的附加值。
二是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辽宁省将进一步发展玉米产业与畜牧业、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实现玉米产业的全程化发展。
三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推进。
辽宁省将积极推动玉米生产的绿色化,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技术和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是农业科技的创新应用。
辽宁省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与玉米生产的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较好,产量稳定增长。
未来,辽宁省将继续加大对玉米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玉米产业向高产、高效、高质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辽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区之一,地处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壤资源和气候条件,适宜玉米的生长。
而且近年来,辽宁地区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本文将从土壤选择、品种选育、施肥技术、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播种密度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探讨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要点。
一、土壤选择辽宁地区气候温凉,土地多为东北平原和丘陵地带,土壤类型以黑土居多。
对于玉米种植来说,选择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是至关重要的。
种植前可进行土壤测试,根据土壤的酸碱度、肥力状况等指标,选择适宜的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玉米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品种选育辽宁地区的玉米品种主要以夏玉米和粮食玉米为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地特点,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是种植的关键。
在近年来,随着玉米育种技术的不断进步,辽宁地区相继推出了不少适应当地气候特点、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玉米新品种。
种植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种植规模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三、施肥技术良好的施肥技术是保证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
辽宁地区的农田大多资源较为丰富,但也存在着土壤肥力不均衡、缺乏某些元素的情况。
在施肥技术上,可以采取有机肥与化肥结合的方式,既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微生物,改善土壤结构,又能提供玉米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针对土壤的具体情况,可以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和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科学合理地进行施肥,确保玉米的充分营养供给。
四、灌溉管理辽宁地区多降水不足,为了保证玉米的生长,灌溉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可有效避免旱害和地下水位下降,提高玉米产量。
辽宁地区可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灌溉方式,如播种前灌溉、播种后定时灌溉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
五、病虫害防治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辽宁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湿润,是病虫害易发区。
辽宁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增产途径探讨
× 1 g m ( 1l 土壤耕层 明显变浅 , 0 k/ h 表 )l l 。 比玉米生
长 最低 耕 层深 度还 少 74 m。耕层 的浅 化长 期制 . e 4 约着 土壤 的肥 水供 给能力 ,导致产 量下 降 。土壤容
玉米 种植 密度 普遍 偏低 , 除个 别 高于 4 0 5 0 0株/m h 的地 块外 , 般均 低 于 4 0 一 5 0 0株/m 。辽 北 地 区播 h
种密 度 为 3 0 ~ 50 0株/m , 中 、 75 04 0 h 辽 辽南 地 区播
种 密度 为 3 0 ~ 3 5 0株/m ,辽 西 地 区播 种密 6 0 0 4 0 h
出 了玉 米 增 产 途 径 。
关键 词 : 辽宁; 王米; 生产现状;增产途径
中图分类 号 : 1 s 3 5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编 号 :0509(020—1—2 A 29—8621) 090 6
Z HANG Wa — h ta.(i ig A a e fA r utrlS i cs i ig io ig 12 ) n z ie 1 Te n c dmy o gi l a ce e,Te n ,La nn 6 l c u n l 1 1 6 Abtat T e az po u t n i ai o Lann po ic w s ecie a d h ma r sr c h m i e rd ci s ut n f io ig rvn e a d sr d n te o t o b j o
1. %, 米单 产 增 长 速 度 缓 慢 , 现 徘 徊 不 前 的 67 2 玉 出
浅谈辽宁省玉米产业发展与对策
和人民生活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全球经济发展, 玉米已成为 种具有极高工业价值的工业资源 , 加 工的产 品广泛应 用于食品 医药、 纺织 、 造纸、 饲料 、 化工以及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等。
—
二、 发展 玉米 生产 的措施与对策
1 . 提高玉米生产能力 , 保障粮 食安全 1 . 1 推广耐密型 高产品种 。我省玉米是 以高秆大 穗稀植 为 主, 近年来通过示范推广耐密型品种和开展配套栽培技术展示 , 生产 上开始向紧凑密植型玉米品种转变。根据不同的种植 区域 推广 不同的耐密植型高产品种 ,重点在 中熟和中晚熟 区域推 广 郑单 9 晌、 辽单 5 6 5 , 沈玉 2 l 、 良玉 8 8 等耐密植品种 。 1 . 2 推广集成 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一是 良种 良法配套。对不 同的玉米种植 区域筛选适 宜的品种 , 其 中辽南地区筛选生育期 较长 、 耐 密、 抗倒、 抗病性强的品种 , 辽西地区筛选抗叶斑病和抗 旱性强 的品种 , 辽 宁中、 北部地区筛选抗 玉米丝黑穗病、 耐密 、 抗 冷、 脱水快 的品种 , 并 针对不同的品种配置 以最佳栽培 密度和配 套栽培技术。 二是集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在辽西干旱地区和辽 东冷凉地 区应 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解决春季 低温干旱和播种 保苗 问题 ; 在辽西北干 旱地区推广 原茬播种 、 秸秆 覆盖等技 术 , 实现农 田免耕和周年覆盖 。集成推广种子包衣 、 机械精 量播种 、 药剂灭草、 测土 配方施 肥、 病 虫害综 合防治等技术 。( 3 ) 加强农业 技术培训 , 一是利用我省冬春农 闲季节 , 组织各级农业技 术推广 部门加大农业培训力度和深度 , 通过多形式 、 多渠道拓宽技术 培 训面 , 发挥 现代 传媒在农 民技术培 训中的作用 。 二是围绕提 高粮 食生产能力 , 密切与科技入户工程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等相 结合 , 做到科技 人员直接到 户 、 良种 良法直接到 田、 技术要领 直 接到人 。三是针对农事季节和农事作业难点 , 开展有针对性的专 题技术培训 , 让农 民听了就能用 , 用了就能会 。 2 . 加快优质玉米优 势区域建设 , 提高玉米 品质 结合我省玉米生产布局和 自然气候 、 地域 问的差异 , 建立优 质玉米优势区域 , 有针对性地对玉米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具体 就是 以市场为导 向 , 保 持面积基 本稳定 、 总产 稳中有升 、 调整 区 域布局 、 优化品种结构、 丰富品种类型 。 在优化品种结构、 丰富品 种类型方面 , 首 先应以发 展优 质饲料 玉米为 主 , 包 括粮 饲兼用型 玉米 、 高油玉米 、 高蛋白玉米 等。同时 , 也应大力发展淀粉 工业用 的高淀粉玉米和鲜食玉米、 青贮玉米 、 爆裂玉米等 。 3 . 培育龙头企业 , 加快优质玉米产业化发展步伐 目 前国内玉米汤 功 阳尊 谧瀣主 要是留盼、 酒 精和饲 料等, 有 挥优势、 合理布局的原则 ,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加快优质玉米产业化 和深加工业的发展 , 包括 以优质玉米为原料的深加工大中型企业, 以特用玉米为原料的加工贮藏保鲜 中 小型企业, 以优质玉米为主料 的饲料加工企 。 除此之外, 应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 大力发展应 养殖业, 将玉米生产优势转化为畜牧 业生产 势 , 实现利 : 产由二l 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玉米种植是其主要农业产业之一。
截至2021年,辽宁玉米种植面积为283.2万公顷,产量达到1739.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4%左右。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辽宁省的玉米生产情况也在不断调整,瞄准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逐渐实现从“大而全”向特色化和高品质发展的转变。
一、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一)种植结构辽宁省玉米种植结构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其中沈阳、辽阳、铁岭等市成为玉米种植的主要基地。
根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数据,辽宁玉米种植面积在过去十年间稳步增长,但近几年有所下降。
2017年到2019年,种植面积分别为288.3万公顷、289.43万公顷、281.3万公顷,年均增长率为0.3%。
辽宁省玉米品种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传统的玉米品种主要以中、晚熟的黄色粮食玉米为主,但随着人们对于玉米的需求不断增加,超甜品种、高粱米、紫玉米等品种也开始逐步普及。
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玉米的品质和营养价值也在逐年提升。
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辽宁省将积极推广高淀粉玉米、特用玉米等高附加值品种。
高淀粉玉米以其高产、高淀粉、高抗逆等优点,受到市场的青睐。
特用玉米的种植则将有助于提高国内对进口玉米的依存度,同时也可为相关工业提供原料保障。
此外,品质玉米也是辽宁省近年来发展的重点。
高品质玉米的种植对于辽宁乃至全国粮食产业的整体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拓展深加工业务除了通过种植结构的调整提高玉米的销售收益外,辽宁省也将加强深加工业务的拓展。
玉米深加工产业包括油类、淀粉、乳化剂、葡萄糖等多个细分领域,是较为成熟的产业链。
辽宁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完备,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
此外,玉米深加工行业有望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转移就业人口,为辽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推进多品牌营销为了更好地打开市场销售玉米,辽宁省将加强多品牌营销的推进。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1. 引言1.1 辽宁省玉米生产概况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玉米是辽宁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辽宁省玉米生产以大豆和小麦为主,其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辽宁省玉米生产以早熟品种为主,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鞍山等地。
玉米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种植密度逐渐增加,化肥、农药使用较普遍,农业机械化程度也较高。
近年来,辽宁省玉米生产呈现出一些问题,比如单一品种、低产量、土地资源浪费等。
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对玉米种植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辽宁省玉米生产概况虽然处于较好的水平,但仍面对着不少挑战和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成为辽宁省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1.2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产业结构调整是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
在辽宁省,玉米生产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生产过剩、产业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等。
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当前辽宁省玉米生产发展的关键课题。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变化,传统的玉米产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需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转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革,玉米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供给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给玉米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玉米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和乡村振兴。
加强对辽宁省玉米产业的结构调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
2. 正文2.1 辽宁省玉米生产现状分析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之一,玉米是辽宁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辽宁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玉米生产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和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本文将从辽宁省玉米生产的现状、问题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辽宁省玉米生产的现状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省份之一,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为玉米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据统计资料显示,辽宁省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于全国前列,玉米产业一直是辽宁省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从种植结构来看,辽宁省的玉米种植以优质玉米和甜玉米为主,同时也有部分地区种植了饲料玉米和玉米淀粉原料玉米。
从技术水平上看,辽宁省的玉米生产也逐步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尽管辽宁省玉米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辽宁省的玉米产能过剩现象比较严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玉米产量在不断增加,但市场需求却没有相应增加,导致了玉米的价格持续下跌,农民的收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玉米的生产结构亟待调整。
目前,辽宁省的玉米生产结构主要以传统玉米为主,而优质玉米、甜玉米等高附加值玉米品种的生产比重较小,这使得辽宁省的玉米产业陷入了低端竞争的困境。
玉米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产品品质差异化程度低。
辽宁省的玉米加工企业大多以简单的加工品种为主,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足。
三、辽宁省玉米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辽宁省玉米产业正在进行结构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产业附加值。
首先是转变玉米的种植结构。
辽宁省正在推动甜玉米、优质玉米和特色玉米等品种的种植,促进玉米的品种多元化,以提高玉米的品质和附加值。
逐步减少传统玉米的种植面积,减少产能过剩现象。
其次是加强玉米的深加工。
辽宁省正在鼓励和引导玉米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玉米深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提高附加值。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辽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而玉米作为辽宁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栽培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玉米高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而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现高产的关键。
本文将围绕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展开分析,希望能为农户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一、地区气候特点分析辽宁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跨东经118°53′—125°20′,北纬38°43′—43°26′之间,地广人稀,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地区冬长,春暖迟,夏短热,秋凉早。
气候条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冬长春暖迟对早春玉米播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辽宁地区玉米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通常需要在适宜的条件下尽快生长发育。
二、土壤条件分析辽宁地区主要以黑土为主,属于肥沃的土壤类型,适宜玉米的生长发育。
由于农田的不断耕作和种植,土壤中的养分流失速度加快,很多地方的土壤肥力已经逐渐下降。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土壤的管理和养分的补给,以保证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品种选择分析品种的选择对玉米高产至关重要。
在辽宁地区,由于气候的特殊性,适合生长发育的玉米品种需要具有抗早春低温、抗秋季干旱的特性。
要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条件的品种,以保证玉米的优良产量和品质。
在品种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早熟、耐寒抗旱、产量稳定的玉米品种,比如锦玉335、长干1号、96-29等。
四、播种密度分析播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而言,适当的密度可以保证玉米的均匀生长发育,提高单株产量,但是密度过大则容易导致玉米植株之间竞争激烈,影响产量的提高。
在辽宁地区,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通常建议的播种密度为6.7万—7.5万株/公顷。
具体的密度还需根据品种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五、施肥管理分析施肥管理是玉米高产栽培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辽宁地区,由于土壤养分的流失和消耗加速,因此必须加强对土地的施肥管理。
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进行不同种类和量的施肥,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1. 引言1.1 辽宁省玉米生产概况辽宁省是中国重要的玉米产区之一,玉米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辽宁省的玉米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产量也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辽宁省的气候条件适合玉米的生长,加上当地农民对玉米的种植技术掌握较为熟练,使得玉米生产呈现出稳定的良好态势。
辽宁省的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鞍山等地,这些地区具有优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玉米的生长。
农民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采用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玉米的产量,还提高了玉米的质量。
辽宁省的玉米生产具有较强的实力和潜力,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也为国家玉米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随着玉米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辽宁省的玉米生产势必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1.2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针对现有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通过改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等方式,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过程。
在辽宁省玉米产业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尤为重要。
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提升玉米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生产布局,提高玉米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促进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的玉米产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入新技术、新模式,实现玉米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这样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玉米产业的长期发展。
2. 正文2.1 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情况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辽宁省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截至目前,辽宁省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辽宁省玉米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目前已经超过了X万亩,玉米产量也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年产量达到了X吨。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辽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玉米是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辽宁地区的农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土壤选择、品种选用、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施肥等几个方面对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当地玉米种植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土壤选择辽宁地区的土壤类型复杂,以黄绵土和黑土为主,这两种土壤质地肥沃,适宜玉米的生长。
在选择土地时,农民们通常会选择排水性好、肥力高、土质松软的地块进行种植。
在土壤肥力不足的地块,农民们通常会进行土壤改良,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矿物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二、品种选用在品种选用方面,辽宁地区的农民们通常会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玉米品种。
如在早春低温、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适合选择早熟玉米品种;在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则需要选用抗旱和抗虫病能力强的品种。
通过对不同品种的试验比较,农民们逐渐找到了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玉米品种,保证了玉米的高产和品质。
三、田间管理辽宁地区的农民们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注重田间管理,包括密植、适时施肥、浇水、中耕等。
在玉米播种时,一般会采用宽行密植的方式,使玉米植株之间的距离适当,同时提高了单位面积玉米的产量。
在玉米生长期间,农民们会根据玉米的生长状况适时进行施肥和浇水,保证了玉米的生长需要。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还会进行适时的中耕、除草等管理措施,保证了玉米的生长环境良好。
四、病虫害防治辽宁地区的玉米种植者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通常会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在播种前,会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提高玉米种子的抗病能力。
在玉米生长期间,会定期巡视田间,发现病虫害的迹象立即进行防治。
对于一些严重的病虫害,如玉米螟、玉米稻纵卷叶螟等,辽宁地区的玉米种植者通常会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省份之一。
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辽宁省也有较为广泛的种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辽宁省的玉米产业也在不断调整和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
一、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辽宁省玉米种植面积居于全国前列,主要集中在辽中、东北地区、锦州等地。
辽宁省的玉米生产具有以下特点:1. 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但单产偏低:辽宁省的玉米种植面积大,但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单产偏低。
2019年,辽宁省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67.36万亩,产量达到2867.23万吨,但单位面积产量仅为612公斤。
2. 水灌溉和旱作配合:辽宁省农村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区,水资源相对紧缺。
因此,玉米生产多采用水灌溉和旱作配合的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玉米品种多样化:辽宁省的玉米品种丰富多样,有适应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的品种。
例如,在温暖潮湿的东部地区就有适应性强的台湾玉米品种,而在寒冷干旱的西北部地区就有适应性强的水利玉米品种。
随着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辽宁省的玉米生产也在不断调整和升级。
未来,辽宁省玉米产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 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提高玉米生产效益,辽宁省将采用科学种植、集约化经营和绿色生产等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同时,推广优质、高产、抗逆品种,增强辽宁省的玉米生产竞争力。
2. 推广玉米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玉米深加工是玉米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辽宁省将推广玉米行业化、专业化、细分化,并优化产业链组织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辽宁省玉米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加强绿色生产,提高环保水平:玉米种植产生的生态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辽宁省将加强绿色生产意识,推广生态种植、绿色施肥等生产方式,规范农药使用,减少污染。
总之,辽宁省的玉米产业正在不断升级,未来将更加专业化、高效化、绿色化、特色化,为粮食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
辽宁省玉米生产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趋势辽宁省作为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玉米生产情况备受关注。
近年来,辽宁省的玉米产量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的统计数据,2019年,该省的玉米总产量达到了1429万吨,比2018年增长了4.2%。
辽宁省的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玉米种植是辽宁省的一项重要农业产业,也是该省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辽宁省农民纷纷将土地转向玉米种植,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根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2019年,辽宁省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225万公顷,比2018年增长了5.2%。
这表明辽宁省农民对玉米种植的信心增强,对玉米市场的发展充满期待。
辽宁省的玉米产业结构调整也在不断进行。
玉米产业结构调整是辽宁省农业农村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辽宁省正在大力推进粮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推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延伸,加强玉米的深加工和品牌建设。
辽宁省还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行规模化经营,并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玉米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提高玉米产业的综合效益。
辽宁省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由于玉米产业的发展,农民在种植、销售和加工环节均能获得稳定的收入。
辽宁省还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参与玉米种植,提高农民的收益水平。
辽宁省也积极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向农民发放贷款,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
辽宁省的玉米生产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玉米市场波动性较大,价格不稳定,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
玉米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协调亟待改善,缺乏有效的流通渠道,导致玉米价差较大。
辽宁省的玉米产能也有限,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加大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辽宁省的玉米生产情况总体上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辽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玉米种植面积大、产量高。
为了更好地发挥辽宁地区的玉米生产优势,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注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土壤肥力改良、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科学施肥等方面对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土壤肥力改良辽宁地区的土壤主要以东北平原黑土为主,属于典型的农业土壤。
由于长期的种植和耕作,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土壤肥力的改良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之一。
通过使用有机肥料、矿质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等多种肥料进行复合施用,可以有效改良土壤肥力。
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矿质肥料可以补充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生长;微生物肥料可以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养分转化,提高养分利用率。
在土壤管理上,可以采用轮作休耕、绿肥种植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为玉米的生长提供有力支持。
二、栽培管理玉米的栽培管理对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辽宁地区,玉米的栽培管理主要包括播种时间、密度、田间管理和灌溉等方面。
首先是播种时间的选择。
辽宁地区春季气温较低,玉米的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
及时的播种可以利用春季的适宜气温,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其次是密度的确定。
在辽宁地区,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的品种选择适当的株行距和行距,一般为60厘米行距,40-45厘米株行距。
合理的密度可以保证玉米植株的生长和通风,有利于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
田间管理是栽培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及时除草、松土、中耕和套种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湿度和通风性,防止玉米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提高光照和养分的利用率,从而增加产量。
灌溉是辽宁地区玉米栽培管理的关键环节。
春季干旱和夏季多雨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科学合理的灌溉对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
在干旱期间,要根据土壤的湿度和玉米的生长需要进行适时灌溉,保证玉米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1. 引言1.1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概述辽宁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区之一,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研究和推广适合辽宁地区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辽宁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广阔,气候和土壤条件各异,这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辽宁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壤特点,分析其对玉米高产栽培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栽培技术,包括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未来,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将继续深入进行。
通过不断优化管理措施,提高种植效率和减少成本,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玉米及其制品的需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新的发展方向和建议,为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提升和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辽宁地区气候特点与对玉米高产栽培的影响辽宁地区的气候特点对玉米的高产栽培有着重要影响。
辽宁地处东亚大陆腹地,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分布不均匀。
春、秋季干旱少雨,夏季多雨易发生暴雨,气候的不稳定性给玉米的生长带来一定的挑战。
在辽宁地区,玉米的生长季节一般为5月至9月,这段时间内气温较适宜,有利于玉米生长。
然而,由于气温波动较大,玉米幼苗易受冻害,生长过程中也易受高温干旱和强风雨的影响。
因此,在种植玉米时,需要选择适应该地区气候特点的抗寒、耐旱、抗风雨的玉米品种,以确保高产栽培的成功。
此外,辽宁地区的降水分布不均匀,有时会出现干旱或水涝的情况,这对玉米的生长和发育都会产生影响。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灌溉,保证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分,避免干旱和水浸对产量的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辽宁地区的气候特点对玉米的高产栽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种植者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择品种、控制管理措施,以确保玉米的高产稳产。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区之一,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
本文将针对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首先,在选地上需选择肥沃的土壤,避免土壤中含有病菌、虫卵等问题,这样会影响生长发育。
玉米的喜光性较强,生长所需的温度较高,因此选择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的区域种植效果更佳。
其次,玉米的施肥管理也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肥料的施用上,需采用有机无机复合肥,既保证了农作物的营养需求,又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在不同的生长期,玉米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也不同,例如玉米的苗期需要大量氮、磷、钾等元素,而成熟期则需要较多的磷酸盐。
因此对不同生长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施肥措施,以达到最佳效果。
还有,灌溉管理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在干旱季节,及时补充水分可有效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但是需注意不要过度灌溉,以免土地因此过于湿润,影响根系正常呼吸。
关于玉米的种植密度和收割时机,也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7.5万株/公顷左右,过密或过稀都会对产量造成影响。
同时,玉米的收割时机也很重要,要选择成熟度合适、茎秆硬度适中的时期,通常是粒饱满、叶片颜色变黄的时候。
最后,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中,除了上述的几个方面,还需注意病虫害的防控,及时清除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条件。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减少玉米的生长受阻,影响产量和品质。
综上所述,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需要选地、施肥、灌溉、密度、收割时机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持。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术,才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玉米作物,确保农民受益、我国粮食生产得到稳定提升。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辽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区域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对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文将就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玉米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土壤条件分析辽宁地区土壤类型众多,主要有黑土、红壤、红壤黑土交错带、水稻土、沙质土和丘陵土等。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种植玉米时应根据土壤的性质进行合理的施肥和管理。
在黑土地区,土壤肥力一般较高,适宜种植玉米。
在施肥上,可以适量添加有机肥和磷钾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促进玉米生长。
在红壤地区,土壤肥力一般较低,需要加强施肥管理,特别是磷肥和有机肥的使用,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玉米产量。
在水稻土地区,需要加强排水管理,防止水稻土发硬结,影响玉米的生长。
在沙质土和丘陵土地区,需要加强有机质的补充,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玉米的生长条件。
二、种子选择与播种管理分析在辽宁地区,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对于高产栽培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应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和适应性的玉米品种,如抗旱品种、抗逆寒品种等。
在种子的选择上,应选择质量优良、产量稳定的种子,以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在播种管理上,应注意适量控制种子数量和密度,保证玉米的生长空间。
一般来说,每亩播种玉米种子的数量在16-18万粒左右较为合适。
要注意及时进行密植苗操作,保证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施用适量的底肥和追肥也是保证玉米高产的重要环节,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玉米生长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管理。
三、田间管理技术分析田间管理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在辽宁地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田间管理技术。
1. 种植密度管理: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玉米品种特性,确定合适的种植密度,保证玉米植株之间的充分生长空间,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
2. 防治病虫害管理:加强田间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及时采取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保证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辽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而玉米则是该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本文将从土壤选择、品种选育、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一、土壤选择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土壤,一般来说,玉米喜欢光照充足、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土壤生长。
辽宁地区多为平原和丘陵地带,土壤类型多样,但以沙壤土、壤土为主。
对于这些土壤类型,需要注意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
在土壤改良方面,可采取添加腐熟有机肥、石灰等措施来改善土壤肥力。
二、品种选育品种的选择是确保高产栽培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玉米品种,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
目前,辽宁地区适宜种植的优良玉米品种有长单718、玉米亿吨214、春三号等。
这些品种具有高抗病虫灾害能力和高产量特点,是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首选品种。
三、肥料施用适量施肥是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之一。
在施肥时,要根据当地土壤肥力状况和玉米生长阶段,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一般来说,辽宁地区在播种前可适量施入磷、钾肥,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育,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在玉米拔节期和抽穗期,适量施入氮肥和复合肥,促进玉米的茎秆和叶片生长,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玉米高产栽培的主要因素之一。
辽宁地区气候湿润,适宜了多种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为了保证玉米高产,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一是要及时巡田查虫,发现虫害要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二是要注意加强玉米的田间管理,保持玉米植株的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针对性地进行栽培。
通过合理的土壤选择、优良品种选育、科学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提升农民的收益。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摘要】辽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种植产区之一,具有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本文通过对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探讨了玉米种植特点、影响高产的因素以及栽培技术等方面。
在种植特点中,考虑到辽宁地区的气候多变、土壤肥力较高等情况,加强管理,选择适宜品种是关键。
影响高产的因素主要包括土壤肥力、病虫害防治和气候条件等。
施肥技术和灌溉技术方面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在施肥方面要注意科学配比,避免缺肥或过肥的情况。
展望了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前景,提出了提高产量的建议,包括加强管理、科学施肥和确保灌溉等。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可以为辽宁地区玉米种植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种植特点、影响因素、施肥、灌溉、前景展望、产量提高、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辽宁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人们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辽宁地区地处黄淮海平原和东北平原的交汇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玉米生长。
由于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耕地资源的日趋减少以及生产方式的滞后等问题,导致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面临挑战和难题。
本文旨在对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影响玉米高产的因素,提出相应栽培技术,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辽宁地区玉米生产提高产量、提高质量和增加经济效益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探讨如何提高玉米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辽宁地区玉米种植特点,了解当地玉米生长的环境条件和土壤特点,为进一步制定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基础。
2. 探讨影响辽宁地区玉米高产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分析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制定针对性的栽培措施提供依据。
3. 研究辽宁地区适合的高产玉米栽培技术,包括施肥技术和灌溉技术,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玉米产量。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辽宁地区种植面积广泛,产量较大。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粮食需求的增长,如何提高玉米产量成为了当务之急。
针对辽宁地区的种植环境和气候特点,研究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势在必行。
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有效提高辽宁地区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
目前,虽然辽宁地区的玉米产量不低,但与国内其他主产省份相比仍有差距。
深入研究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索适合当地的栽培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为此,本文将针对辽宁地区的玉米种植环境、栽培技术要点和实施方法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辽宁地区玉米种植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推动辽宁地区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目的和意义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大,对农民生活和国家粮食安全都至关重要。
辽宁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玉米种植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
对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通过研究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该地区玉米产量和质量,满足当地粮食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深入探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可以为玉米种植户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和管理方法,提高种植效率,降低种植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研究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还可以为其他玉米生产区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深入研究辽宁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推动当地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玉米生产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目标。
【字数:234】1.3 研究现状现在关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辽宁地区的实际种植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目前,辽宁地区玉米种植技术主要集中在传统种植模式上,缺乏创新和前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玉米生产水平提升初探
[摘要]目前辽宁玉米正处于由传统的粗放生产向现代化生产转型的重要时期,然而由于出现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连年减少,技术投入不足等因素,辽宁玉米生产上新台阶步履维艰。
本文拟玉米生产相关问题等方面探求相应对策。
[关键词]辽宁省;玉米生产;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问题提出
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
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玉米的有效供给将是我国粮食需求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要求我国玉米生产区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我国玉米生产水平在短时期较大幅度提高。
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玉米单产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较多,因此,提高玉米生产水平乃当务之急。
二、辽宁省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对农田土地利用与养护不当导致土地肥力下降
迫于土地资源短缺与人口规模过大的双重压力,农民在土地利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重用轻养,增加土地利用强度,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为追求土地短期效益,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致使土壤中农药、化肥的残存物及其它有害物质剧增,使耕地退化,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农民生活废弃物太多未作无害化处理而被运送到农田。
这些堆积在农田里不能分解的废弃物,
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破坏土壤结构。
2.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农民及涉农部门对玉米重视程度不够
种植玉米的比较效益较低,远不如苗木、果菜等经济作物,所以,一些肥力好、水源充足的土地农民根本不种玉米,不对玉米进行精耕细作。
与此同时,农村青壮劳动力都涌向城市打工,剩下都是老弱病残的群体,劳动力的质量低下,致使新品种、新技术得不到充分利用。
3.玉米品种布局、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辽宁玉米区可划分三个玉米产区,即辽宁南部玉米区、辽宁中、北部玉米区、辽宁西部玉米区。
各区生态特点有很大差异,辽宁中、北部的玉米品种特点是抗玉米黑穗病、耐密、抗冷、降水快;辽宁西部玉米品种特点是抗玉米叶斑病和抗旱性强;辽宁南部玉米品种特点是生育期较长、耐密植、抗病性强。
现在市场上农民选择品种盲目性很大,品种数量多、种植混乱,尤其一些种子商和一些媒体对品种的宣传失真,同时品种质量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4.各涉农部门相对独立,缺乏整体协同指导玉米生产的力度
各选育单位及种子公司重视自己品种和品牌的研发与推广,植保、土肥、农机等部门相对推销自己的产品,都缺乏相互联系与沟通。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把相关技术应用于玉米生产实践中去。
三、提升玉米生产水平的对策
1.种养结合,合理开发利用土地
耕地只要使用得当,肥力可不断提高,其它生产资料设备等,
在使用过程中无论怎样爱惜都会报废,而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耕地,只要合理利用,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施用有机肥、轮作、种植绿肥等,不断培肥土壤肥力。
调整种植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提高耕地产出效益。
与此同时增加投入,加强中低产田的改造。
在当前科学技术水平下,农业生产很大程度取决于自然条件,我们一是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禁止滥砍乱伐等保护自然资源来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
二是通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排灌沟渠硬化,增加排灌设施等,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
2.多学科、多部门联合,加强技术集成研究,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支撑能力
组织省内外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地方的科技力量,坚持技术集成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三条路线并举,提高辽宁省玉米生产水平。
具体地说,形成三个技术集成与示范模式,即辽南晚熟区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模式;辽中辽北中晚熟区曾密度促早熟高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模式;辽西半干旱区节水保苗高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模式,实现玉米增产、节本、增效的总体目标。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专业技术水平
农民技术培训包括:远程农业成人大中专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教育教材(含文字和声像)农技“电波入户”教材编印发
行、农科教相结合等。
通过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培养一大批懂科学、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受训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从事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相适应。
总之,解决辽宁玉米生产上水平的方法还有很多,本文不再多阐述,但是上述的办法是主要办法,只要我们树立大市场大玉米观念,重视土地的合理利用,农科教相结合,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专业科技素质,走多学科、多部门联合之路,大搞技术集成研究,提升辽宁省玉米生产水平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