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与展望(2016-2020)
玉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玉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加快促进玉米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的方式,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一)产量水平不断提高。
由于生产条件改善、科技支撑能力增强等因素,全市粮食总产增加392.58万吨,增幅31%。
对同期全市各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玉米对全市粮食总产的贡献率提高了19.3个百分点。
另外,2021年全市青贮玉米种植增加到76.92万亩,青贮加工量达230万吨,极大促进了“为养而种”、助农增收和精准扶贫。
(二)科技支撑能力增强。
针对全市三大玉米产区各自重大技术需求,集成配套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实现了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改套种为单种,扩大复种玉米,主推轻简密植全程机械化技术,2021年套种玉米比上年减少了10万亩,单种玉米面积比例达到92%;突出抓好高效节水和水肥耦合,2021年推广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22.6万亩。
深入实施有机肥替代和测土配方施肥,扩大示范一次性施肥技术,持续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相融合,推广使用苗前封闭除草剂和苗后除草剂,确保了化肥和农yao“两个”减量增效目标在玉米上得到落实。
(三)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
近年来,我市玉米单粒精量播种、高效植保作业、籽粒玉米摘穗及脱粒、青贮玉米整秆收割、秸秆还田或打捆收获、残膜回收等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对降低玉米种植劳动强度、缓解劳动力紧张、节约生产成本、促进规模化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全市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2%,其中玉米机收率达到73.5%,特别是全株青贮玉米机收率达95%以上。
同时,围绕玉米籽粒直收,一方面加强早熟、脱水快、抗倒伏的适宜品种引进选育,另一方面加快性价比较高机具和设备选型引进,初步突破了机械直收技术瓶颈。
(四)种植效益位居粮食作物之首。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玉米是一种经济作物,以粒果为食用部分,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或饲料。
玉米是全球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全球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类特点按照颜色可以分为黄色玉米、白色玉米、紫色玉米等。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食用玉米和饲用玉米。
玉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元素。
同时,玉米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许多国家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三、产业链玉米产业链主要包括种子繁育、种植、收割、运输、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其中,玉米种子繁育是玉米产业链的基础,种子的优质和数量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种植是玉米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土地选择、施肥、除草、除虫、浇水、采摘等重要过程。
运输和销售环节是将玉米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环,也是玉米产业链的终端环节。
四、发展历程中国玉米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开始种植玉米。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
2018年,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为4183万公顷,产量为2.18亿吨,分别占全球的29.6%和28.4%。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农业部关于推进绿色食品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提出,要加强玉米生产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玉米种子、农药和化肥等产品的质量监管,保障玉米生产的食品安全。
2、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提出,要建立健全玉米产业链,提高玉米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该文件提出,要加大对玉米等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多种植经济作物,推广高效水肥一体化和绿色防治技术,实现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六、经济环境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玉米的产业链中涉及到许多产业,如种植、加工、销售等,这些产业的发展都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玉米产业趋势报告分析论文
玉米产业趋势报告分析论文玉米产业趋势报告分析一、引言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业领域中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从原产地中美洲传入亚洲以来,玉米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本报告将对玉米产业的现状、问题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二、玉米产业的现状1.产量与消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中国每年的玉米产量稳定在2亿吨左右。
同时,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及生活水平提高,玉米的消费也在不断增长。
2.出口与进口中国的玉米出口量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国内需求量大。
然而,由于价格竞争力低,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的玉米来满足国内需求。
2019年,中国的玉米进口量达到1.8亿吨,是近年来的新高。
3.市场价格玉米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天气、政策、供求关系等。
近年来,农民对于玉米价格的预期较低,导致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与此相反,国内需求增长导致玉米价格上升。
三、玉米产业存在的问题1.减少种植面积由于近年来玉米价格不稳定且农民对于市场预期较低,使得许多农民转而种植其他作物。
导致玉米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2.种植技术滞后中国的玉米种植技术相对滞后,农民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种植方法,这限制了产量的提高和效益的提升。
3.玉米贮存和加工问题玉米贮存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存在严重的贮粮损失和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
这导致粮食的浪费和资源的浪费。
四、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1.优化种植结构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农民收入,玉米产业需要优化种植结构,推广高效、节水、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和新技术。
同时,发展玉米深加工业,提高产值和降低贮存损失。
2.加强科技创新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种植技术的水平,培养专业化的农业人才,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种植效益。
3.加强市场监测和预测加强市场监测和预测,提高农民的产销一体化能力,有效解决市场和产能的矛盾,保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4.加快玉米产业的国际化进程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我国玉米的出口竞争力。
玉米行业发展报告
玉米行业发展报告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居于领先地位。
本报告将对玉米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玉米行业的现状目前,全球玉米种植面积超过2亿公顷,年产量超过10亿吨。
玉米主要用于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等方面。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其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于世界首位。
二、玉米行业的发展趋势1. 科技进步促进玉米产量提升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玉米的种植技术不断改良,耐病虫害的新品种不断推出,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也更加科学合理。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玉米产量的提升。
2. 玉米深加工技术不断提升玉米深加工是玉米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玉米加工成淀粉、葡萄糖、乳酸等多种产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玉米深加工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加。
3. 玉米产业链的完善随着玉米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环节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优化和改进。
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增加,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得到了提升。
4. 玉米国际贸易的增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玉米国际贸易量逐年增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玉米消费国之一,对于进口玉米的需求也在增加。
同时,中国的玉米出口也在逐渐增加,成为了全球重要的玉米出口国之一。
三、玉米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 病虫害防控问题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病虫害对于玉米种植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控技术研究,推广抗病虫害品种,提高农民的防控意识。
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也需要转型升级。
在玉米种植中,应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3. 市场竞争压力随着国内外玉米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能力也是关键。
玉米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玉米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玉米产业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在许多国家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需求的增加,玉米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玉米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全球玉米产量在过去30年中增长了近一倍。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也在增加玉米的种植面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玉米产业也在迎来技术革新的时代。
传统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对高产量和高品质的要求。
因此,许多农业科技公司已经开始研发新的种植技术和栽培方法,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利用遗传改良的方法培育出了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大大提高了玉米的耐病虫害能力。
同时,利用科学的施肥和灌溉技术也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第三,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有机玉米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有机农业是一种环保、健康的农业生产方式,它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有机玉米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还可以为农民带来更高的市场价值。
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转向有机玉米的种植。
第四,玉米产业的附加值也在不断提高。
除了作为粮食,玉米还可以用于生物燃料、饲料和工业原料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玉米的利用价值越来越高。
例如,将玉米转化为生物乙醇可以用于汽车燃料,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可以减少 greenhouse gas 的排放。
同时,玉米也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可以用于畜牧业的发展。
由于玉米的营养丰富,可以提供动物所需的能量和蛋白质,因此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此外,玉米还可以用于生产工业原料,如纸张、胶粘剂和塑料等。
因此,玉米产业的附加值也在不断提高。
最后,玉米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农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干旱、病虫害和土壤退化等。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丰产、高效、多用途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工业等领域。
本报告将对玉米行业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和消费国,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玉米总产量持续增加,2019年达到了2610万吨,较2018年增长了3.2%。
目前,我国玉米的总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市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需求旺盛。
二、玉米价格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市场供需关系、政策因素、气候变化等。
近年来,玉米价格波动较大,主要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政府对玉米价格进行管理,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调整进口关税、补贴农户等。
这些政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使得玉米价格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三、市场需求玉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人类主要的粮食和饲料来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玉米的需求也在增加。
另外,玉米还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如玉米淀粉、玉米醇、玉米油等,这些产品在食品、饲料、燃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对玉米市场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产业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玉米产业呈现出以下趋势:1. 科技兴农:农业科技的发展将推动玉米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产业升级: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玉米产业将逐渐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3. 多元化发展:玉米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其多元化应用,如玉米深加工、玉米生物质能源等,提高附加值。
4. 绿色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玉米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玉米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需求旺盛,产业发展趋势良好。
玉米农业科技的进步将推动玉米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玉米产业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玉米分析报告
玉米分析报告
根据玉米市场的分析报告,以下是对玉米的分析和预测:
1. 市场供需关系:全球玉米产量持续增长,但不够满足消费需求,导致市场供需紧张。
2. 价格走势:玉米价格在过去几年内呈现较大波动,主要受到天气、政策和全球经济
形势的影响。
预计未来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但仍有波动风险。
3. 需求变化:玉米是许多国家的重要粮食和饲料作物,受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需求持续增长。
此外,生物燃料和工业用途对玉米的需求也在增加。
4. 供给状况:全球玉米产量逐步增加,尤其是在主要生产国家的增产带动下。
然而,
天气和自然灾害等风险导致供给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
5. 政策因素:农业和贸易政策对玉米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贸易摩擦、关税和补贴等政
策变化会对玉米价格和供需产生影响。
6. 外部因素:玉米市场还受到原油价格、汇率和投资者情绪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
因素可能导致周期性的价格波动。
7. 可行性分析:玉米种植面积、生产技术和成本对决定玉米市场的可行性具有重要影响。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是增加农民收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综上所述,玉米市场受到供需关系、价格走势、需求变化、供给状况、政策因素和外
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在未来,玉米市场将继续面临波动和不确定性,但玉米作为重要
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仍有稳定的需求和投资潜力。
玉米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中国玉米需求预测
食用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玉米的食用需求将逐渐增加,特别是在健康食品和绿色食品的消费趋势下,玉米深加工 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饲料需求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养殖业国家之一,对饲料玉米的需求量非常大,未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饲料玉米的需求将继续保 持增长。
工业需求
玉米不仅是食品和饲料的重要原料,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未来随着玉米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工业玉米 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玉米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评估投资机会和风险,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决策依 据。
报告范围和限制
本报告主要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玉米行 业,包括生产、消费、贸易、价格等 方面的内容。
VS
由于数据来源和时间限制,本报告的 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误差。 此外,未来的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等 因素也可能影响报告的准确性。因此 ,投资者在使用本报告时需谨慎判断 ,并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建议投资者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领 域,如玉米种植、深加工和生物技术等 ,以降低单一领域风险。
02
03
关注政策变化
政策变化对玉米行业的影响较大,投 资者应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变化,及时 调整投资策略。
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市场风险
由于玉米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 应关注市场动态,合理控制库存和采
购。
技术风险
03
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在生物燃料、食品加工和饲 料等领域。
04
投资玉米行业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波动、政策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投 资者需要做好风险管理。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深入研究国内外玉米市场 的需求和供应趋势,以及 影响因素。
分析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市 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以及 技术进步的机遇。
玉米产业发展工作总结汇报
玉米产业发展工作总结汇报玉米产业发展工作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很荣幸能在这个场合向大家汇报我所负责的玉米产业发展工作情况。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并推动了玉米产业的发展,我将对我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一、工作背景分析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玉米产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市场需求不稳定,导致玉米价格波动较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玉米产业缺乏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限制了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最后,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存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深入调研市场,了解行业需求和农民种植情况,结合实际探索玉米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工作内容与成果1.加强市场调研:通过对玉米市场的调研,了解市场需求、价格走势等信息,为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策略提供了依据。
同时,与市场上的种植大户和玉米深加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促进了产业链的合作共赢。
2.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我积极推广了玉米科学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施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组织了培训班和现场指导,帮助农民提高了种植技术水平,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3.建立市场营销网络:通过与粮食收购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我成功建立了市场营销网络,解决了农民销售难题。
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了玉米产业信息发布和交流平台,提高了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和农民的市场竞争力。
4.加强政策支持:我积极向上级政府反映业界的实际需求和问题,争取政策支持。
并与相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在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农民对科学种植技术的接受度有待提高,市场营销网络仍然不够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更多的培训和推广活动,提高农民对科学种植技术的了解和接受度。
2.优化市场营销网络:与更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及电商平台合作,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农产品的竞争力。
玉米产业进展情况汇报
玉米产业进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对我国玉米产业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玉米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技术不断提升,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和技术支持,玉米产量逐年稳步增长,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次,玉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玉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传统的种植、加工向多元化发展,涉及食品、饲料、深加工等多个领域。
同时,玉米产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为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次,玉米加工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我国玉米加工技术不断创新,玉米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涉及玉米油、玉米淀粉、玉米酒等多个领域。
这些加工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出口到国际市场,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最后,玉米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农业的全面开放和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化,我国玉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我国玉米品质不断提高,出口量不断增加,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信赖。
总的来看,我国玉米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玉米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玉米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
玉米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玉米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稳步增长,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玉米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在过去几年中,我国玉米产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2024年我国的玉米产量达到了2.93亿吨,比2024年增长了3.4%。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民的种植经验的积累。
同时,我国对玉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玉米已成为主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玉米加工业也在逐渐壮大。
玉米产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国的玉米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以小农户为主,农业规模效益不高。
其次,玉米生产的成本较高,主要在于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成本的上升。
同时,玉米产量在一些主产区呈现出连年增长的趋势,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波动较大。
二、玉米产业的发展展望1.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未来几年,我国玉米产量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通过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培育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同时,应加大对玉米种植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补贴政策,鼓励农民扩大种植规模,推动玉米产业的发展。
2.优化玉米产业结构目前我国玉米产业的主要问题是结构不合理,小农户规模经营效益低。
未来应加大对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发展。
引导农民走集约化、规模化种植的道路,形成农业产业链的完善。
3.加强玉米市场监管和稳定近年来,玉米行业的价格波动较大,这不仅给农民带来了经济风险,也给市场稳定带来了不确定性。
未来应加强玉米市场的监管,提高市场透明度和预警机制,合理调节玉米价格。
同时,加强与玉米相关的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稳定。
4.发展玉米加工业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饲料,在玉米加工业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
玉米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玉米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市
场需求持续增长,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下将从产量、质量、市场需求、产业链延伸等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从产量方面来看,我国玉米产量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去
年我国玉米总产量达到了1.2亿吨,较前一年增长了5%。
这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
的进步,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的扶持政策,使得玉米产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和增长。
其次,玉米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
玉米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种植,合理施肥,选用优质种子,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使得玉米的品质得到了有效保障。
再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制品的需求量不断
增加。
玉米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原料,还可以用于生物燃料、饲料、工业原料等多个领域,市场需求广泛而持续增长,为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最后,玉米产业链不断延伸。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玉米产
业链不断延伸,从传统的种植、加工到深加工、生物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为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综上所述,我国玉米产业在产量、质量、市场需求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都取得
了显著的进展,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产业合作,促进玉米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玉米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与展望(2016-2020)
玉米产业发展分析报告与展望(2016-2020)玉米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2016-2020)玉米是世界第一大作物。
近40年来,世界玉米总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产不断上升,目前总产量在8亿吨以上,播种面积超过22.5亿亩,单产达到347公斤/亩。
美国和中国为主要玉米生产国,占世界的60%。
随着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的广泛应用,世界玉米的需求快速增加。
玉米也是我国第一大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有份额均在50%以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比较快,为全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1990年到2015年,玉米总产量从988亿公斤增加到2245.8亿公斤,净增1257.8亿公斤;玉米种植面积从3.2亿亩增加到5.7亿亩;单产从308公斤/亩提高到393公斤/亩,提高了28%。
这期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1572亿公斤,其中玉米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80%。
预计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对玉米的总需求为2.5亿吨,玉米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将达到90%,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玉米种子产业在当今化肥和农药的供应满足大田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作物产量的增长主要靠品种的遗传改良。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杂交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后选育推广了以郑单958、中单2号、丹玉13号、掖单13号和农大108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良玉米新品种,促进了玉米单交种的5次更新换代,为我国玉米生产乃至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品种在产量、抗逆性等方面的不断突破对玉米产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这些突破正是得益于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
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种子,就掌握了农业竞争的主动权。
因此,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加强种子科技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1.1玉米育种现状及问题1.1.1玉米育种现状1.1.1.1育种投入加大作物新品种培育与种子生产是高度本土化的产业,严格受制于地域、环境、土壤、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且周期较长,需要较多的投入。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以下是对玉米行业的分析报告。
1. 全球玉米市场概况全球玉米产量持续增长,主要产区包括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
玉米主要用于人类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食品需求的提高,玉米需求量也在增加。
2. 中国玉米市场情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的玉米产量稳定增长,但供需矛盾突出。
中国玉米市场的现状是:供给过剩、生产分散、流通不畅,价格波动较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玉米市场,包括粮食收购政策、改良种植技术等。
3. 玉米行业竞争格局全球玉米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玩家包括美国的ADM、巴西的Bunge、阿根廷的Cargill等跨国公司。
这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丰富的资源和销售网络,并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在中国市场,国内玉米加工企业如新希望集团、酒鬼酒等也积极布局,并与国外企业展开合作竞争。
4. 玉米行业发展趋势玉米行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政策调整、科技进步等。
未来玉米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投入品科技化:提高种植技术、改进品种选育、提高综合产量。
- 产品多样化:开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如淀粉、糖浆、生物质燃料等。
- 绿色环保: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 产业链整合:加强上下游合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国际市场开拓:加大对外贸易合作力度,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5. 玉米行业投资建议玉米行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和潜力,投资者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关注政策导向:关注政府对粮食产业的扶持政策和调控措施。
- 规避风险:密切关注气候因素、供需关系等可能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
- 多元化投资:在玉米种植、深加工、物流等多个环节进行投资,分散风险。
- 关注科技进步:关注种植技术、深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和进步。
以上是对玉米行业的分析报告。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1. 引言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广泛种植的作物之一。
本文将对玉米行业进行全面分析,包括产量、消费、价格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
2. 玉米产量分析玉米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玉米产量稳定增长。
其中,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是全球玉米产量的主要国家。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产量不断提高。
3. 玉米消费分析玉米在食品、饲料、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全球玉米消费量也随之增长。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消费国家。
玉米消费主要集中在饲料和食品加工行业,由于人们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增加,玉米在食品加工行业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
4. 玉米价格分析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供需关系、政策调控、天气变化等。
近年来,由于全球玉米供应相对充足,玉米价格整体趋于稳定。
然而,短期内价格波动仍然存在,这对种植户和经销商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5. 玉米市场前景分析玉米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的关注不断增加,玉米作为一种富含营养的粮食作物,其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此外,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玉米产量和品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玉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6. 结论通过对玉米行业的分析,可以看出玉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消费、价格以及市场前景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然而,也要注意到市场竞争激烈,农业政策的影响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对玉米行业发展的影响。
因此,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提高种植技术,以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
同时,加强合作与创新,推动玉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玉米重要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玉米产量、消费、贸易、价格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全面了解玉米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为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
二、玉米产量分析1. 全球玉米产量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数据,全球玉米产量在近年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9年,全球玉米产量达到11.6亿吨,较2018年增长2.4%。
其中,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是全球主要的玉米生产国,这五国的玉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近70%。
2. 中国玉米产量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近年来产量持续增长。
2019年,中国玉米产量达到2.65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2.8%。
东北地区是中国玉米的主产区,尤其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
3. 区域产量分析从区域角度来看,美洲是全球玉米产量最高的地区,其次是亚洲。
美洲的玉米产量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而亚洲的玉米产量则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和日本。
三、玉米消费分析1. 全球玉米消费全球玉米消费量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而不断上升。
2019年,全球玉米消费量达到11.4亿吨,较2018年增长2.2%。
玉米的主要消费领域包括饲料、工业用途(如生产乙醇)和食品。
2. 中国玉米消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消费国,2019年玉米消费量达到2.72亿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23.8%。
饲料消费是中国玉米消费的主要部分,其次是工业用途和食品。
3. 消费结构分析在中国,玉米消费结构中,饲料消费占比最高,达到65%左右。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用玉米的需求持续增长。
工业用途包括乙醇生产、淀粉和酒精生产等,占比约为20%。
食品消费占比相对较低,约为15%。
四、玉米贸易分析1. 全球玉米贸易全球玉米贸易量近年来有所波动,但总体上保持稳定。
2019年,全球玉米贸易量约为1.4亿吨,其中美国、阿根廷和乌克兰是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而中国、日本和墨西哥是主要的玉米进口国。
玉米产业技术报告总结
玉米产业技术报告总结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
本文对最近的玉米产业技术报告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玉米产业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玉米产业现状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用于食品加工、畜牧业和能源生产等领域。
报告指出,全球玉米产量和消费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玉米的需求主要来自人类食用和动物饲料,同时也用于制作淀粉、饮料和生物能源等。
2.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报告强调了技术创新对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良玉米品种,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智能农业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实时的农田监测数据和精确的施肥、灌溉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环境挑战与可持续发展报告还提到了玉米产业面临的环境挑战。
玉米种植对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较高,在一些地区可能导致土地退化和水资源短缺。
此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可持续发展对于玉米产业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和农业专家应该致力于推动环境友好的农业实践,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报告对玉米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一些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玉米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同时,玉米产业也面临着来自其他替代品的竞争,如大豆和小麦。
因此,玉米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开发新的市场和产品。
5.政策支持与合作机会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于玉米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报告鼓励政府部门提供税收减免、财政支持和政策推动等措施,鼓励农民投资玉米种植和相关加工业。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各国可以加强合作,分享技术和经验,促进全球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玉米产业技术报告总结了玉米产业的现状、挑战和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为玉米产业带来了机遇,但也面临着环境挑战和市场竞争。
玉米产业报告范文
玉米产业报告范文一、引言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农作物之一、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种植和加工对于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玉米产业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旨在探讨其发展现状及未来的趋势。
二、产业概况玉米是世界上最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亚洲。
目前,全球玉米产量逐年增长,其中美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是最大的进口国。
玉米产业的价值链包括种植、加工、销售和消费等环节,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共同推动玉米产业的发展。
三、种植环境和技术玉米的种植受到气候、土壤、水资源和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作为一种高温作物,适宜的种植温度为20-30摄氏度。
同时,玉米对光照要求较高,光照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降低产量。
玉米的种植技术包括地力整备、育苗、施肥、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合理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四、加工产业玉米加工是将玉米转化为食品、饲料、工业原料等产品的过程。
玉米加工产业分为湿法加工和干法加工两种主要方式。
湿法加工主要用于淀粉生产,干法加工主要用于玉米粉、玉米油和玉米饲料等的生产。
玉米加工产业的发展受到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影响,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玉米加工产业正朝着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五、市场和消费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
全球玉米市场呈现供需紧张的状况,特别是中国市场,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玉米产品的消费主要包括食品、饲料、工业原料和燃料等。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玉米产品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调整。
六、产业发展挑战和前景玉米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气候变化、土地资源紧缺、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
未来,玉米产业有望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更好的发展,为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2016-2020)玉米是世界第一大作物。
近40年来,世界玉米总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产不断上升,目前总产量在8亿吨以上,播种面积超过22.5亿亩,单产达到347公斤/亩。
美国和中国为主要玉米生产国,占世界的60%。
随着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源的广泛应用,世界玉米的需求快速增加。
玉米也是我国第一大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有份额均在50%以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生产发展比较快,为全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1990年到2015年,玉米总产量从988亿公斤增加到2245.8亿公斤,净增1257.8亿公斤;玉米种植面积从3.2亿亩增加到5.7亿亩;单产从308公斤/亩提高到393公斤/亩,提高了28%。
这期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1572亿公斤,其中玉米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80%。
预计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对玉米的总需求为2.5亿吨,玉米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将达到90%,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玉米种子产业在当今化肥和农药的供应满足大田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作物产量的增长主要靠品种的遗传改良。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杂交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后选育推广了以郑单958、中单2号、丹玉13号、掖单13号和农大108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良玉米新品种,促进了玉米单交种的5次更新换代,为我国玉米生产乃至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品种在产量、抗逆性等方面的不断突破对玉米产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而这些突破正是得益于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
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种子,就掌握了农业竞争的主动权。
因此,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加强种子科技研究,推动种子产业发展,列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1.1玉米育种现状及问题1.1.1玉米育种现状1.1.1.1育种投入加大作物新品种培育与种子生产是高度本土化的产业,严格受制于地域、环境、土壤、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且周期较长,需要较多的投入。
种子从投资研发开始、到培育出产品,然后生产、推广、营销及售后服务,最终获得利润,至少要经过10年左右的漫长周期。
近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约为20亿美元,占联邦政府研发总投入的2%左右。
先锋公司将研发领域的投入作为企业的核心优势,每年投入销售额8-12%的资金用于玉米育种研发,经费达2亿多美元。
经过多年的努力,先锋公司终于培育出先玉335系列玉米杂交种,获得了农民的认同。
1.1.1.2育种更加细化,根据不同层次需求和不同地区生产条件进行抗逆性育种。
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和围绕生产成本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耐旱和耐贫瘠种质改良深受重视。
抗病虫育种。
病虫危害除直接影响玉米品质外还造成玉米倒伏、严重影响产量;植物病原菌经常发生变异,抗病虫育种任重道远。
因此育种家应掌握足够的抗病虫育种资源和多基因遗传系统。
美国GEM计划、Iowa州立大学(ISU)和CIMMYT等培育并发放了大量抗病虫资源。
优质专用型育种。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指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是,适应消费结构升级,不仅要数量充足,还要品质优良,发展优质农产品、专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
如美国提出高营养玉米的新概念,目标是增加籽粒中的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含油量和有效磷含量,均衡提高饲料玉米的营养价值,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畜牧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青贮玉米是反刍动物的优质饲料来源。
美国Wisconsin 大学是青贮玉米研究中心,培育了一批高能量、低纤维素、高蛋白的青贮专用育种材料,如Wisconsin Quality Synthetic(WQS)、WFISIHI和WFOSIL0。
1.1.1.3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玉米育种中现代生物技术是常规育种技术的升级工具和补充,无论转基因还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都是性状改良或选择的新手段。
通过农杆菌介导等方法获得极早熟转基因材料,须经过回交、自交等常规育种手段才能导入优良杂交种的亲本。
分子标记技术只是辅助常规育种提高性状的选择效率,这两种新的育种工具均离不开常规育种框架。
美国各公司均重视常规育种技术研究,注重拓宽种质基础;重视常规育种技术积累和人才结构,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结合是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
普遍采用双单倍体育种技术。
先锋公司在单倍体诱导系中加入标记基因,用于单倍体筛选,建立了加倍前的分子标记(如抗病、抗逆性状)选择技术,极大地减少了加倍工作量,使单倍体技术成为选育自交系的重要手段。
在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育种过程中,用分子标记在杂交和回交分离群体中对外源基因进行鉴定与筛选。
双单倍体育种是选育自交系的重要手段,推动热带种质快速改良。
无论先锋还是孟山都公司,都将单倍体诱导技术作为创造育种材料的重要手段。
自交系分子识别。
美国玉米自交系均有详细的系谱记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分子标记指纹图谱,因此我国育种者应当慎用美国保护期内的玉米自交系。
技术优化和多基因叠加转基因玉米已在生产上应用。
第一代抗除草剂、抗虫转基因玉米产品由于外源基因插入引起的非预期效应,一定程度上降低产量。
目前,孟山都公司进一步优化了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体系,实现基因定向转移,创造出新型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产品,不再影响产量等性状表现。
新型抗除草剂、抗虫转基因玉米品种可增产11%左右。
同时,拥有8个基因(2个抗除草剂基因和6个抗虫基因)的转基因产品即将上市。
该产品的上市可以尽量规避杂草对除草剂的抗性风险,预防“超级杂草”,也可以抗多种病虫害。
信息技术。
在全球化的育种项目中,如果信息不能集中并统一科学管理,实验系统中的误差积累会使科学实验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整个工作流程必须通过合理的分工,才能实现数据化育种。
大型的育种数据库,整合谱系信息,育种流程信息,实验数据信息,育种人员信息,实验站操作信息是数据化育种的基础,没有这些,育种人员得到的,只是积累了海量误差的一堆excel表格。
即便是对于经典育种,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提高育种效率也是势在必行的。
1.1.2我国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1.1.2.1新品种选育技术滞后,条件设施不配套我国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比较先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支撑种子产业发展的能力还有较大差距。
在发达国家,数量遗传学原理和现代统计学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品种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气候环境分类、杂种优势预测、双单倍体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方面都已经在跨国种子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在这些技术领域相对较封闭,缺乏国际合作与交流,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薄弱,统计学技术应用不普遍不深入,与国外差距呈扩大趋势,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目标基因,尚未建立规模化转基因操作技术平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缓慢。
现有设施和科技项目投入分散,低水平重复较多、未能形成引领产业发展的现代育种技术平台;布局有待优化,装备水平急需提升。
1.1.2.2种质资源研究滞后、共享率低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
发达国家拥有庞大的公益性研究机构从事大规模、程序化、数据化、永久性的种质改良、创新和利用平台,支撑种子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研发。
企业在重视种质资源收集、改良与创新的同时能够实现企业内部全球各试验站之间即时交流和共享。
我国从事玉米种质资源基础研究的单位很少,育种家在种质资源改良、创新和利用方面比较重视玉米的抗病性和丰产性,忽视抗逆性的深入研究。
育种科研单位很多,包括企业在内,我国玉米育种者的数量远远多于美国,但规模小,互相重复且高度分散,研究水平低,同一单位各课题组之间都难以实现资源交流和共享,在整体上降低了育种效率,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保存的种质资源利用率不足5%,并缺乏有效、深入和规范的评价数据。
缺乏前育种研究,对育种研究的支撑作用很微弱。
1.1.2.3育种体系及方法差异、限制规模发展在育种目标方面,国外的优良品种除具有常规的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特性外,还具备种子耐加工损伤,栽培管理简约、适宜高速精量机械播种、机械去雄和产品适宜机械收获的优点。
跨国企业的育种家以配合力和产量测试数据为主要依据选育自交系和杂交种。
该方法是建立在长期多点、大规模测试和计算机数据管理的基础上,具有高效率和持续稳定等优点。
先锋公司在全世界设立1000多个测试基地,每年测试上百万组合。
不同气候和土壤类型条件下所有数据采集、分析均通过机械和电子设备程序化作业完成。
经统计分析和多轮淘汰,筛选出优秀的杂交组合进入商业推广。
每个杂交种在商业化之前至少在150多个试验点和200多个农民地块进行测试。
程序化和标准化是规模化商业育种的管理基础。
我国育种家多采用以表型鉴定为主的经验育种法培育自交系。
首先根据经验对目标性状做出预期,在田间根据预期进行人工选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较多的不确定性。
过分依赖育种家的经验限制了育种规模的扩大。
由于科研单位育种规模小、设施条件不足和缺少经费等限制,多数只在育种本部设点测试,少数较大的单位也仅设3-5个测试点,每个试验点土地规模小且管理粗放。
1.2种子生产、加工、销售行业现状及问题新育种技术的应用使大量优良品种不断出现,也需要对育种行业大量的投入,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远远不能解决这种需要,美国玉米育种取得成功也得益于其领先世界的种子行业,杜邦、先锋、孟山都、先正达等一批先进的大型跨国种子公司更是在世界种子行业中获取丰厚利润。
他们在多年的发展中也累积了大量优势,在种业的激烈竞争中游刃有余。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常年农业用种量在125亿公斤左右,巨大的种子需求量使得我国种子市场日趋成为国际种业竞争的焦点。
200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既给我国种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也使我国种业面临着资金、技术和经营优势的国际跨国种业集团的挑战。
如何使我国种业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立足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把我国种业做大、做强,是我国种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2.1 种业现状1.2.1.1行业高度集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竞争,企业不断的并购重组,种子行业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少数几家大的种子集团垄断了世界种子行业的大部分市场。
行业的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品优势互补和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种业集团公司的规模优势。
根据国际种子贸易联合会1998年统计,1998年世界种子年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有22家,其中美国有8家,法国有5家;这22家企业当年的营业总额达到了75亿美元,约占世界种子市场份额的50%左右。
在美国的玉米种子市场上,共有190多家经营机构,其中营业额排在前十位的十家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80%,其中先锋公司占了40%,迪卡占了10%。
墨西哥的圣尼斯公司则拥有世界蔬菜种子市场份额的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