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讲评练问”教学模式的建构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导学案,导讲评”教学模式开展方案

“导学案,导讲评”教学模式开展方案

“导学案,导讲评”教学模式开展方案一、推行“以学为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背景与现实意义。

背景分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与推进,人们对新课程标准也有了较为深入的解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确立了新课改的目标与方向。

同时,随着我省教育厅规范办学行为政策的出台,旧的教学思想、教学体制、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等等旧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很大的程度上与新规定、新要求相冲突或相违背。

特别是通过抢占挤压时间、加大课业负担,甚至体罚学生来取得成绩已经不再现实。

加之随着学生在校时间的缩短,一线教师又要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明显。

为了解决在教学改革中的诸多矛盾,那就必须得进行教学改革。

而教师和学生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评价机制的改革就是改革的焦点。

我们教师都知道,在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定量的教学任务,那就必须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完成。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就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聚焦点。

但有不少实际教学中的改革只追求了形式,而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

从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课堂教学热闹化,学习精力松散化,小组合作应付化、自主学习表层化、自主评价空洞化,更有些传统守旧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低沉死气化。

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轰轰烈烈一阵子,热热闹闹两下子,实质还走老路子”的误区。

我个人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以学为主,学案导学”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与推广,可以弥补其中的缺漏,打通阻碍提高课堂效率的症结的一种好方法。

二、“以学为主,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推广价值我想通过对“以学为主,学案导学”这一模式的推广应用,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其价值:①模式推广要依附于课堂教学,又服务于课堂教学,使这一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同时,借鉴现有的理论经验指导教学,促进教学,使二者相辅相成的发展与完善。

②通过开展,来转变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使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课堂教学的开发者,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享受素质教育。

“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复习课、讲评课课型基本要求

“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复习课、讲评课课型基本要求

语文“导学议练”复习讲评课教学模式一、讲评课的四个环节:明确目标-自主梳理-研讨巩固-达标检测1.导:明确目标:教师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方法、要求和要达成的目标等。

2.学:自主梳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回顾梳理、归纳整合本节主要知识点,将知识穿成串,连成片,能够绘制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注重知识联系和综合运用。

紧密联系社会现实,会解决实际问题。

在回顾梳理、归纳整合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此环节要放手给学生,时间要充足。

切忌教师包办、满堂讲、满堂问、满堂议。

注重学生“七动”,即“动耳听、动眼看、动情读、动口议、动脑思、动笔写、动手做”﹞。

3.议:研讨巩固(1)重点研讨:教师要根据章节内容,在“导学稿”上预设重点研讨题目。

重点研讨要以学生理清知识结构为目的,避免重点不突出或目标确定不当的做法。

(2)巩固训练:针对目标和考点,或根据学生自主梳理知识情况和重点研讨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题目,联系中招,采用多种命题样式当堂训练。

题目设计上要突出重点、精心筛选训练题。

教师要通过巡视、提问、过关等形式密切关注学生完成情况,并将发现的典型问题及时评讲到位。

(3)归纳拓展针对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辅导、补缺,也可以延伸拓展。

同时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读背、说议、争辩等手段强化、巩固结论。

教师要注意重点知识点、规律性东西的强调、阐释、应用。

4.练:达标检测教师针对本节内容,用训练题的形式,注意联系中招,对本节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检验,以便及时补偿、矫正、巩固,改进教学。

导学议练讲评课课型讲评课的四个环节:概要总结—自主矫正—问题研讨—补偿训练1.导:概要总结: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答题情况的基础上,首先对学生答题情况、成绩作简要分析,掌握较好的试题、比较集中的错题、成绩优异的同学,答题规范、工整方面的要求等。

2学:自主矫正:教师适时出示答案,学生自查自纠,自主突破错题,自己找出错因,进行矫正。

此环节可以用小组交流(或同桌交流)的方式进行。

“导学讲评练问”教学模式的建构及教学设计——以《大学物理》中

“导学讲评练问”教学模式的建构及教学设计——以《大学物理》中

“ 教 学 内容 ( 教材 ) 、 教师、 学生” 的 教 学链 条 是 不 合理的。 教 师上 课 时 , 学 生更多 的是 在做 笔记 , 学
学案 即学生 学 习 的方案 , 它 出现 在二 十世 纪 9 O年 代 末 。主要 目的是 为 了 突 出学生 的学 而 提 出的 。 而学 案的姐 妹篇 还有 教学 案 、 讲 学案 、 讲 学 稿、 导学 案等f l 1 。 美 国实用 主 义哲学 家 、 教育 家和 心理 学 家杜 威 提 出 的教 材 “ 心理化” 和“ 从 做 中学 ” 的 教育 理
生 的 自学能力 和学 习 的主动性 。
“ 导学 讲评 式 ” 教学模 式等 。
目前 . 以上 四种 教学 模式 仅 在 中小 学 层 面上
推广 应用 , 在大 学层 面上 还是 一 片空 白。基 于 以
上 四种 教 学模 式 , 本 文 从 另一 视 角 提 出“ 导 学 讲 评练问” 教学模式 , 并作 为 四川 省 内 江师 范学 院 教育 教学 改革研 究项 目被批 准 立项 。 该模 式 主要
念 暗含 着一个 观点 : 学 生 的学 习需要 有一 个 引导
与帮助 的学 习方 案 。
生根本 无法 消化 知识 、理解 知识 和应 用 知识 , 这 样, 无 疑增 加 了学生 学 习的难度 。 他 们大 胆提 出 :
应更 多地关 注学 生 的学 , 于是产 生 了“ 学案 ” 。
2 0世 纪 8 0年 代初 , 为 了扭 转那 种 为 了追 求 升 学率 为主 的教学 局面 , 在 课堂 教学 改革 目标 的 指 引下 , 提 出了“ 加 强基 础 、 发展 智力 、 培养能 力 ” 的要求 。 一 时间 , 各 种形 式 的教学 法陆 续 出现 . 具 有 代 表性 的教 学 实验 有 黎世 法 提 出的 “ 6课 型单 元 教学 法 ” 、 上 海 育才 中学 提 出的“ 读读 、 议议 、 练 练、 讲讲 ” 等。 这些 教学 实验 的基本 思想 是培养 学

导学案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及有效的操作流程

导学案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及有效的操作流程

导学案课堂教学基本框架及有效的操作流程第一步:自主学习(约10分钟)操作策略:这一学习过程,教师体现新课程“先学后教”的原则,首先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独立学习、思考和探究。

教师在台下认真监督、指导和检查,确保每个学生都动笔动脑,重在落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人学习体验,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自学习惯、能力和速度,自学内容应有梯度,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作出不同的自学要求。

第二步:合作交流(时间随机而定)操作策略:这一学习过程包括“自主学习”后的合作交流、重难点问题的小组讨论和邻桌间的随机交流与互助、师生互动。

“自主学习”后的小组合作交流:在组织学生独立自学后,应随即组织小组交流,小组长组织成员相互检查学习任务和完成情况,相互纠错、相互帮助、相互交流。

通过自学、交流、互助,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解决基本问题。

重难点问题的小组讨论:这一学习过程问题设置要有讨论价值,重在解决学生个人不易解决的问题,不能走形式。

通过讨论激活学生思维,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加深理解。

这种小组讨论一节课次数不宜过多,讨论方式应组织有序:小组长主持,轮流发言,做好记录,以小组汇报。

同桌或小组间的随机交流互助:对一些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和练习,让同桌或小组进行随机的交流互助,这应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常态,穿插在各学习环节中随机进行,逐渐形成习惯。

这一学习环节的基础是班级必须形成小组合作互助学习机制,班主任必须与任课教师密切沟通,合理分组,明确分工,达成一致,相对稳定,统一方式,共同进行,有序组织,落实过程。

这样学生才更容易掌握合作互助学习的方法,形成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师生互动:在学生自学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师生间的质疑问答互动。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的质疑活动,要把学生的质疑放在前面,先让学生把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不了的疑难提出来,然后教师再“以学定教”。

“师生互动”重在“互”字,这一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提前预设,更应有学生的随机生成,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和勇于质疑的精神。

导、学、展、练、评课堂模式

导、学、展、练、评课堂模式

“导、学、练、展、评”课堂模式
“导、学、练、展、评”,不仅仅是一种模式体现,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动作的“规范”体现。

似流程非流程,更是教学中教与学的策略体现,同时也是系列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结构中(课前、课中、课后)的优化组合。

其中,目标,是“方向”;导,是学习“地图”,是关键;学,是行为方式,是重点;练,是体验,是抓手;展,是交流,是手段;评,反馈,评价,是催化。

五个环节,为线,又相融合一。

“导、学、练、展、评”——课堂模式,基于的思维是“教学有线,活动有序,架构有模”“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有模可循,但却应基于“无限”衍生。

用好用活,一定要有理念,要根植教学,教研结合。

课堂是有形的,也是有神的,更是有意的(课之魂),要在理念指导下引领你的行动。

总之,开展“导、学、练、展、评”课堂,需要,把课堂还给孩子,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作为课堂目标,搭建良好教学支架(如导学案),提供充分的“工具箱、资源包、脚手架”,搭建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平台,在点燃、激励、唤醒中,在学习任务和问题驱动下,身动、心动、神动,有序开展有趣的“独学、对学、群学”合学、讨论、展学的学习方式,把“闻知、说知、亲知”学习过程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实现自我和同伴认知建构,有着成功和收获的喜悦。

“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导学案编写和课型流程

“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导学案编写和课型流程

“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导学案编写和课型流程通过三个月的“问题导学式”课堂模式的探索,我们把导学案的编制和课堂流程做一梳理,以便教师操作。

自主学习教师要做好: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主要分为三类:(1)常规性导学:我们重点把它放在阅读和双基的学习上。

(2)引导性导学:是指针对教材(篇章)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指要、实践操作、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形式作为先学指南或拐杖。

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导学,具有“吊胃口”的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

(3)拓展性导学: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参阅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课外读物、材料、了解社会、历史背景,以更好地解决、学习教材。

在这一点上我们着重抓好教师“备”的针对性指导,全面了解有关参阅材料,以提升自主学习效果。

具体环节如下:第一、揭示课堂教学目标。

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准确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进行自学前的指导。

在揭示了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学之前,教师提出明确的导学问题和自学要求,既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如看书是围绕思考题独立看书,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

第三、学生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导”在两个方面:(1)督促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

(2)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积压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合作学习”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合作交流教师要做: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合作研讨。

具体步骤是学生汇报、讨论、纠正自学结果。

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导、学、讲、练、评、研、提”七位一体教学模式

“导、学、讲、练、评、研、提”七位一体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导、学、讲、练、评、研、提”七位一体教学模式。

【模式解读】一、导: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确立简明扼要的学习目标。

这个目标就是学习这小节所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目标。

其他二维目标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不在此范围内。

②根据教材内容,把知识问题化,进行学法指导,编制合理的预习导航。

编写易错提示、方法指导。

让学生能进行有效的自学。

二、学:即学生的自学(或者叫预习)学包含“独学”与“对学”两个环节。

①所谓“独学”,是指学生根据“导学讲练稿”的指导,自学教材,积累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然后解决“导学讲练稿”的导学题,遇到障碍时,作上记号,提交小组内讨论解决。

②所谓“对学”,是指导在独学的基础上,由学科小组长带领组员合作探究,解决独学时没有解决的问题与困难。

而在“对学”时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样做上记号,提交全班交流展示时解决。

三、讲。

就是进行“展示交流”。

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各小组在全班展示交流自学成果,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提出问题并讨论,通过各组对不同任务的展示交流,进行思维与思维的碰撞。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的认识、体验、思维的碰撞给予点拔、评价和总结,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

四、练。

就是进行反馈测评。

原则:学什么练(考)什么,教什么练(考)什么。

目标:人人达标。

检测这个环节主要有当堂检测,课后小组内的检测和过关检测三种形式。

教师正是利用这个环节完成对学生的学情调查。

测评时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查缺补漏,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

对于测评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既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提供直接帮扶,也可以指派小组长、课代表、优秀学生等实现对希望生的帮扶。

五、评。

就是对学习全过程的情况进行评价。

“评”主要包含以几个方面的评价。

①课堂展示的评价;②学习过程的评价;③小组合作的评价;④学习效果的评价。

六、研。

就是研究问题,进行教与学的反思。

这里也包括两个方面的研究。

“导、学、练、展、评”教学案例及教学设计思考

“导、学、练、展、评”教学案例及教学设计思考

“导、学、练、展、评”教学案例及教学设计思考“导、学、练、展、评”目标导学课堂“导”-配对应课题《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知达学习任务及情境问题。

以“任务为线”驱动学习活动,导学、导课、导练。

“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倡导“基于情境-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合作-探究-展示型-可视化评价”为课堂线。

“练”-课堂“动”起来。

以任务驱动,合作探究,进行“活动-体验”,围绕问题体现“'七动’: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

实验活动过程教师的充分体现五个“让” :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自己描述;让学生表述的,让学生自己表达;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自己体验;让学生思考的,让学生自己分析;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己推断。

让学生(自由)讲;重难点让学生(充分)议;思路让学生(自己)悟;规律让学生(反复)找;总结让学生(自己)写。

体现“领学+合学”“对学+群学”。

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成功,体验情感间的交流和互动。

“展”-在活动中,让展示成为一种学习常态,展讲、思考、讨论、评价、表演、记录等,让“学习可见”。

在实验活动中有了体验与参与、展示与分享,体现“课堂对话”-与教材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实践对话等,合作探究中的“兵带兵、兵教兵”之现象,合作中学,探究中学,讨论中——你教我我教你中学,不教之教之学。

“评”-因为“互动”,在“激励、点拨、辨析、批判、评价、反思、梳理”行为中“以评促学”,生成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有了反思性学习的自我意识的认知-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案例《酸、碱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分析。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物理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思维方式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深度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践性不强等。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包括导学、提问、练习、评价和反思五个环节。

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物理教学现状的问题,分析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具体实践这一教学模式的方法和效果评价,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改进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素养。

1.2 研究意义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其学习动机的提高。

通过引入导学、问答、练习、评价等环节的循环往复,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并转化为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通过研究和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发现和解决目前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入探讨和实践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具体实践、实施效果评价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具体目的包括:1.探讨高中物理教学现状,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分析“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揭示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和作用;3.通过具体实践案例,总结该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和实施步骤;4.评价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验证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方面的作用;5.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进一步完善该教学模式提供参考;6.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高中物理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摘要】本文介绍了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在研究背景中指出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在详细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构建,包括导入环节设计、学习环节设置、练习环节安排以及评价与反馈环节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探讨了其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践,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构建、导入环节、学习环节、练习环节、评价与反馈环节、实践效果、学生学习、促进作用、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物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科目,但目前存在着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passively 接受知识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较低。

研究如何构建更高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但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则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引导、提问、练习和评价等环节,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提出,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1.2 研究意义高中物理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理解自然规律的重要学科之一,而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

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是一种结合了导学、问答、练习和评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研究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我们来介绍“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构建。

这一教学模式包括导学、提问、练习、评价和拓展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教学功能和意义。

下面我们将对这五个环节进行详细的介绍。

第一环节是导学。

导学是指教师在课堂开始前,通过图片、视频、实验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导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一个现象或者给出一个实例,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导学环节的设计需要突出问题情境化和引导性,能够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激发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认知。

第三环节是练习。

练习是指教师在导学和提问之后,通过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后进行练习。

通过练习环节,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指导和辅导。

第四环节是评价。

评价是指教师在练习之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知和反思。

通过评价环节,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高的方向,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

第五环节是拓展。

拓展是指教师在评价之后,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拓展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新的问题、展示相关实例或者进行相关实验,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通过拓展环节,教师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认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在导学环节的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者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在首先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背景,阐明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探讨了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构建过程、实践经验、效果评价以及优缺点分析。

在展望了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发展前景,总结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并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理论基础、构建、实践经验、效果评价、优缺点分析、展望、总结与思考、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物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认为较为艰深的学科之一,其中涵盖了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概念。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成为教育教学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难题。

在这种背景下,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这一教学模式结合了导学、提问、练习、评价和反思等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应用,这一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认可。

本文旨在对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探讨其原理、构建、实践经验、效果评价以及优缺点分析,以期能够为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通过对理论基础的分析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评估该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和优缺点。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展望未来,尝试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为高中物理教学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提供经验和借鉴。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导学问练评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它是高质量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实践。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一、导学导学是教学的第一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起点。

在导学环节中,教师要以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用经典实例、提出贴近生活的问题等方式,为学生打开新的认知之门,让学生在思考中感知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实际教学中,导学环节的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几点特点:一是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欲望;二是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展示例题,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四是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针对新知识进行思考。

二、探究探究是导学之后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学习活动设计。

在探究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任务、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探究环节的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几点特点:一是任务导入,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二是实验探究,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是讨论交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四是梳理总结,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正确的认知。

三、问答问答环节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和指导的环节。

在问答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测、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和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惑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练习练习环节是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

在练习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练习环节的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几点特点:一是形式多样,设计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二是难度递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三是综合运用,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应用题和综合性的探究性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四是作业批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及时批改,指出错误,加强学生的巩固和提高。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高中物理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不足、计算能力较差、实验操作经验不足等。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

本文将介绍一种五环节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实践与评价。

一、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概述五环节教学模式是一种全面、系统、科学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导学、问答、练习、实验和评价。

通过这五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1. 导学环节导学环节是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和预习,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氛围。

导学方式可以采用投影、实物、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相关实验装置、成果等信息。

导学的重点是先让学生感受到物理问题,并能自主思考。

学生通过观察导师的演示,边看边思考,直至把要点弄清楚,也就是说明了什么是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

2. 问答环节问答环节是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第二步,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思维,积极参与讨论,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问答环节可以分为开放式问题和闭合式问题,比如开放式问题可以是学生讨论某个案例中物理现象的产生机理,闭合式问题可以是学生针对某个概念或原理进行简答形式的回答。

问答要注重带着学生思考的目的来提问,重点在于让学生想;让学生思考,发现问题,通过不同的思考,来理解知识的原理,从而发现问题的奥秘。

3. 练习环节练习环节是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第三步,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解决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可以分为单项选择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或者课后进行练习。

要注重带着学生思考的目的来出题。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一、引言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导学、提出问题、进行练习和评价等五个环节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

导学环节是指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概念;提出问题环节是指通过提出具体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练习环节是指通过练习题目巩固知识、强化技能;评价环节是指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总结反思环节是指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1. 导学环节在导学环节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设计合理的导学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概念的讲解、实验演示等。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提出问题环节在提出问题环节中,教师需要根据导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问题,既可以是基础知识的回顾和扩展,也可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通过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进行练习环节在进行练习环节中,教师需要设计一定难度的练习题目,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跟踪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 评价环节在评价环节中,教师需要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评价结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改进教学方法。

5. 总结反思环节在总结反思环节中,教师需要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师也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1. 设计合理的导学内容3. 设计一定难度的练习题目4.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五、结语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方法,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物理作为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存在着教师讲授为主、学生passively 接受的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探索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施意义重大。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对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首先,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

其次,通过导学环节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意识,从而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方法论能力。

再者,问答环节的实践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同时,练习环节的实施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评价环节的应用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惑和不足,帮助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调整和提升,促进他们的学业发展和全面素质提升。

因此,研究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2. 正文2.1 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在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中,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教学模式的构建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

高中物理“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践一、引言高中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常常呈现出较低的兴趣及学习效果。

建立一种注重学生参与、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将以“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探讨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建构和实践,以期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促进。

二、“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1. 导“导”环节要求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让学生达到“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求知欲”之目的。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学“学”环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探究和思考过程。

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会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3. 问“问”环节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测、考察和引导。

通过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态度,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4. 练“练”环节主要是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复练习和巩固。

这一环节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非常关键。

5. 评“评”环节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的环节。

这一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进行规范和改进。

“导学问练评”五环节教学模式通过导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深入理解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1. 大纲解读:在“导”环节开始阶段,教师首先需要对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进行解读。

通过大纲解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能够提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引导:在“导”环节中,教师需要通过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

构建高中数学新授课“导、议、讲、练、评”教学模式 努力创建魅力课堂

构建高中数学新授课“导、议、讲、练、评”教学模式 努力创建魅力课堂

构建高中数学新授课“导、议、讲、练、评”教学模式努力创建魅力课堂发表时间:2016-05-30T15:37:19.2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3期作者:安峥贤[导读] 甘肃省庆阳一中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位置关系”是“空间直线平行关系”和“空间平面平行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人教A版)◆安峥贤甘肃省庆阳一中745000一、教材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是立体几何的第一节性质定理课,揭示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内在关系,通过总结也会发现“直线与平面平行的位置关系”是“空间直线平行关系”和“空间平面平行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构建了新的知识与方法体系。

本节课也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为学习“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作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其次学生通过“空间几何体”、“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的学习,已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以及初步具备了逻辑思维和推理论证能力,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学习,进一步掌握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通过归纳,整理,分析,认识定理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对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培养多角度的思维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及应用。

2.难点:发现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理解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关系,并把它们与前后知识进行整合形成知识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讲评练问”教学模式的建构及教学设计摘要:以“学案”为载体,基于江苏省东庐中学的“教学全一”、江苏省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练习”、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预习、展示、反馈”、四川省龙泉十中的“导学讲评式”四种有影响力的教学模式,从另一视角创构出“导学讲评练问”教学模式。

该模式包括“导学、讲解、评价、练习、反问”五要素,并合理嵌入在“情景导学、建构新识、巩固新知、小结新知、反思提问”五个主要教学环节之中,该模式的实施目标是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渗透德育思想。

基于该模式以《大学物理》中“牛顿运动定律”为题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导学讲评练问”教学模式;建构;牛顿运动定律;学案;教案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7-0072-91 “导学讲评练问”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学案即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出现在二十世纪90年代末,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的学而提出的。

而学案的姐妹篇还有教学案、讲学案、讲学稿、导学案等[1]。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杜威提出的教材“心理化”和“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暗含着一个观点:学生的学习需要有一个引导与帮助的学习方案。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扭转那种为了追求升学率为主的教学局面,在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的指引下,提出了“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

一时间,各种形式的教学法陆续出现,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实验有黎世法提出的“6课型单元教学法”、上海育才中学提出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等。

这些教学实验的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

最初提出用“学案”进行教学改革的是浙江省金华一中,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到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材)”三个核心要素。

他们认为“教学内容(教材)、教师、学生”的教学链条是不合理的。

教师上课时,学生更多的是在做笔记,学生根本无法消化知识、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这样,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他们大胆提出: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于是产生了“学案”。

到了21世纪,学案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较大的有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的“教学全一”[2]教学模式,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练习”教学模式,山东省聊城市杜郎口中学的“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以及四川省成都市龙泉十中的“导学讲评式”教学模式等。

目前,以上四种教学模式仅在中小学层面上推广应用,在大学层面上还是一片空白。

基于以上四种教学模式,本文从另一视角提出“导学讲评练问”教学模式,并作为四川省内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被批准立项。

该模式主要在大学层面上针对物理学基础课程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之后,在大学层面上及中小学层面上,在物理学科领域及其他学科领域进行逐步推广应用。

2 “导学讲评练问”教学模式的建构“导学讲评练问”教学的具体含义以“学案”为载体,引导和帮助学生在自主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交流讨论、问题讲解、师生评析、课内练习、反思提问等过程,获得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问、探究、思考、交流、评价、应用等教与学的活动。

“导学讲评练问”教学的五个环节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并且都围绕着学生的“学”而展开;“导学讲评练问”五个要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只是每个学习阶段的侧重点不同,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导学讲评练问”教学模式的框架结构(1)导学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先讲解,然后学生进行练习巩固。

传统教学的优点是知识系统、节约时间、课堂容量大,缺点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学”将所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连结,能够为学生预习提供有效的帮助。

学生在“学案”的帮助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建构新知、理解新知和应用新知时,相当于学生自己身旁有老师形影不离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便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2)讲解学生通过自学“导学案”,在各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确定出基于问题的所要讲解的主题、内容、方法和手段,同时提出疑问。

各组选出代表依次进行“对话性讲解”并提出疑问,以寻求他组的帮助并解决问题。

由于学生要进行“对话性讲解”,所以学生不仅要认真阅读教材,根据“导学案”的引导去钻研教材,而且还要组织好“对话性讲解”的具有逻辑思维性的语言。

学生“对话性讲解”不仅充分展示了自己,而且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还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能力,渗透了德育思想。

把过去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现在学生的“群言堂”,把课堂真正地归还给了学生,教师仅仅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3)评价“导学讲评练问”教学模式中的评价实属“学习内评价”,“学习内评价”不是一种独立于学习活动之外的单纯的价值判断活动,而是一种学习本身所固有的、在学习活动之中产生的、满足学习自身需要的认识性实践活动,它是学习的一项基本属性,是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的,既在学习中评价,也在评价中学习。

“学习内评价”的目的是认识学习的价值,不是拿预设的价值去判断,而是通过判断去认识、发现、生成、感悟价值,即通过评价创生意义与价值,发挥的是评价的认知功能和生成功能[3]。

“学习内评价”是一种生成知识意义的有效方式,它是“创造性的而非总结性的,其重点在于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能做什么而不在于获得的知识如何适应他人设定的框架”[4]。

通过评价评出意义、评出理解、评出价值、评出情感、评出自信、评出生命活动的状态,最终能够学到新的东西。

“学习内评价”作为“导学讲评练问”教学的一个基本学习环节,与“对话性讲解”密不可分,它们相互交叉,互为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它是由三个评价阶段组成的:一是自我评价阶段,学习者通过反思,审查自己按照学案进行的自主学习过程,以确定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是否正确、合理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二是小组评价阶段,通过组内同学间的交流沟通,补充与完善出对知识意义的建构,确定本小组具有代表性的思路、观点与方法,以便在全班进行对话性讲解。

三是全班评价,基于对话性讲解的内容,通过师生的比较、鉴别、质疑、辩论、协商,发表各种批判性的观点或看法,在各种视域的融合与碰撞中,提炼知识要点、完善知识意义、分享学习成果,明确自己以及他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认识知识的价值、自身的价值、他人的价值、合作的价值以及学习的价值等。

(4)练习在每一节课的巩固新知环节,必须及时“对话性的讲解”“导学案”上的练习题。

“导学案”上的练习题应包括一些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对比练习等。

让学生利用所学新知去分析解决日常生活、实际生产、科技应用等相关问题,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练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定律、定理、原理、公式、法则)的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和应用;而且可以促成学生将基本技能(实验、测量、画示意图、解题等)转化成为熟练的技能技巧。

(5)反问基于老大纲背景下的传统式教学模式,倡导“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教案中心”,因此,课堂教学中一定是“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教师评价”的教学形式。

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现代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中心、学案中心、学习中心、建构中心”,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建构新知、理解新知、应用新知等学习活动之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反思提问,让教师答问,以解决学生心中生成的新疑问,达成教师“授业解惑”之目的。

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体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反思问答”的双向交流性和师生地位公平性。

3 “导学讲评练问”教学模式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导学讲评练问”教学模式,能改变过去的“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方式为现在的“学生―教材―教师”教学方式;能改变过去的“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教案中心”为现在的“学生中心、学案中心、学习中心、建构中心”。

通过学生学与教师教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以“教学内容”为背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讲解、评价、练习、反问”为教学路线,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通过反思生长出新的问题。

亦达目标:首先,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会学、乐学、活学。

其次,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终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比如: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分析处理实验证据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讨论交流能力,多维度评价能力,用数学知识表达学科知识能力,用学科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多维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还要渗透德育思想。

4 基于“导学讲评练问”教学模式的《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设计4.1 牛顿运动定律学案设计(表1)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学首先,回忆与“运动”有关的知识。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

没有不运动的;也没有离开物质的。

其次,回忆与“力”有关的知识。

在力学中,物体与物体间的称之为力。

在动力学问题中,以牛顿定律为代表所描述的力具有;以三大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所描述的力在时空中具有。

【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建构新知并理解新知§2.1 牛顿运动定律(一)惯性定律惯性系阅读 2.1.1“惯性定律惯性系”(P24)条目下的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什么是惯性定律?问题1.1:什么是孤立质点?请举例说明。

问题1.2:请回答书上P24图2在加速运动的车厢内惯性定律还成立吗?为什么?■图2 P24图问题2:什么是惯性系?问题2.1:惯性系的确定方法有哪些?问题2.2:地球、太阳是惯性系吗?问题2.3:什么是非惯性系?预习后回答以上问题。

(二)牛顿第二定律惯性质量引力质量阅读2.1.2“牛顿第二定律惯性质量引力质量”(P25)条目下的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什么是牛顿第二定律?中文表达、数学表达、性质、意义。

问题2: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的区别是什么?预习后回答以上问题。

(三)牛顿第三定律阅读 2.1.3“牛顿第三定律”条目下的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什么是牛顿第三定律?问题2:对于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哪三点?问题3:牛顿第三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是什么?预习后回答以上问题。

(四)练习题1.单选题(1)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错误的是()A.该物体可视为孤立质点B.物体不受任何外力问题2.2 地球、太阳是一个近似程度很好或精度很高的惯性系?(板书 2.2地球、太阳可视为惯性系P25)地球是一个近似程度很好的惯性系以地球为坐标原点,以地球到太阳的连线作为坐标轴的参考系称为地球惯性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