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文献选读漫谈
三十个与教育类的文献摘录
三十个与教育类的文献摘录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1[1]萧宗六,余白主编.学校管理学新编[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柳斌,方亮主编.21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施全书(二)[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3]傅树京.教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7.[4]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戴维A德森佐(DavidA.DeCenzo),穆恩(Henry Moon).毛蕴诗主译.管理学原理(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沈振佳主编.小学教育评价[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陶西平.教育评价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梅新林,吴峰民主编.中国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建议--基于天津、吉林、江苏、浙江、河南、贵州、甘肃七省(市)的调研[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9]赵勇,王安琳,杨文中.美国小学教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王斌华.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1]刘铭.当代教育管理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2]夏芳.中学教师评价的问题及改革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7.[13]王婷.中国、美国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9.[14]郭丽莉.中国、日本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9.[15]车伟艳.英国小学教师绩效管理评价制度的经验与启示[D].湖北师范大学,2009.[16]王凯.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基础教育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17]井光进.潍坊市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2[1]余源培.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J].河北学刊,2013(1):128-132.[2]李达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4-25.[3]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7):193-198.德育研究[4]宁丽新,樊东霞.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北方文学:下,2012(10):151-152.[5]刘明.加强高校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管理[J].成功(教育版),2012,(11):168.[6]徐树坚.高校无纸化网络考试系统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272-273.[7]任莉莉.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水平评价体系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1(01):130+132[8]徐礼丰.浅议高等职业院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价体系基本框架[J].科技论坛,2015,(6):143-146[9]鲍洁.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10]石志勇.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11]王虹.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与国外的差异分析[J].[12]华章,2012(33):119.莫亚之,韦厚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与推进措施[J].高教论坛,2014(12):26.[13]张彤.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18):196.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3[1]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2]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3]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4]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0期[5]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6]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7]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年2月19日[8]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9]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10]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11]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12]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13]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14]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15]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16]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4[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出版社,2002,(4):58-112.[2]苏婷.让自制玩教具成为“常青树”[N].中国教育报,2004,(6)[3]鲍小如.徽州地区举办自制玩具展览[J].安徽教育,1980,(4):40-43.[4]谢宁.基于游戏共同体的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9)[5]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6]沈晓燕.幼儿园活动区自制玩学具及其效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5)[7]王晓芬.从幼儿教师自制玩具的演变看其教育观的变化[D].学前教育,2005,(12)[8]肖岚.规范提升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发展[J].江苏政协.2011(06)[9]戴莉.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我们的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03)[10]陈影.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分析[J].才智.2012(34)[11]卢云舒.学前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以Y县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7)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5★皮连生著的《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吴立岗著的《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朱家雄主编的《幼儿家庭教育大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靳玉乐著的《现代课程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邵瑞珍著的《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方明编著的《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素质》,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卢乐山等主编的《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沈阳出版社,1995.★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编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华中师范大学等五院校编写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徐学莹等主编的《外国幼儿教育简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刘克兰主编的《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李季湄、肖湘宁著的《幼儿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袁衍喜编著的《幼儿园活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黄人颂著的《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华东七省市等编写《幼儿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全国统编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材《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李瑞英编写的广西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幼儿教育改革与实践》,1998.★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刊物《幼儿教育》1990~1998.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6[1]陈萍.莆仙宫庙壁画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2]郑芳芳.明清易代背景下的清前期人物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3]骈岑.3~6岁儿童绘画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4]林颖.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2[5]黄菁.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与拓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2[6]王雅欣.探寻学龄前校外儿童水粉画教学的新思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4[7]王艳梅.清代杨柳青人物题材吉祥画的艺术特色[D].福建师范大学2012[8]王盼美惠.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9]陈艺红.男权世界中的`女性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10[10]刘德宾.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探微[D].福建师范大学2005[11]张玲.从林风眠的调和论看近现代中国画的中西融合[D].福建师范大学2004[12]毛蓉蓉.中国人物画造型的传承与时代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9[13]黄霖清.论形成(影响)现当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特点的若干因素[D].福建师范大学2009[14]柳健.以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色彩启蒙教育研究[D].聊城大学2014[15]秦芳.以绘画视知觉视角下研究4-5岁幼儿绘画语言表达特点[D].新疆师范大学2014[16]王蓉蓉.三大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17]郑艳.中国“学院派”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之间的架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8[18]倪婷婷.德化现代陶瓷艺术性弱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19]张永海.画中的人生与如画的人生[D].福建师范大学2008[20]洪文峰.花枝春满天心月圆[D].福建师范大学2010[21]吴晨阳.一脉相承-浅析两宋至现代闽籍中国画人物画家绘画风格中“线”的继承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1[22]曾春丽.初探福建工艺美术对福建本土中国画画家画风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1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7[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美]戴维·A·温尼特,罗伯特·A·威廉姆斯等著.刘占兰等译.科学发现--幼儿的探究活动之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朱宗顺主编.学前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12]王微丽主编.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3]袁爱玲何秀英著.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蔡春美洪福财等著.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5]刘占兰编.有趣的幼儿科学小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王攀峰著.行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7]胡惠闵郭良菁编著.幼儿园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霍力岩、孙冬梅等著.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3[19]霍力岩.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0][美]RosalindCharlesworthKarenK.Lind著.李雅静等译.幼儿数学与科学教育(第4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尼古拉斯凯奇等著,张军红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M].台北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2][美]贾珀尔等主编.黄瑾等译.学前教育课程(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11[23]秦元东、陈芳等著.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24]董旭花、韩冰川等著.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25]秦元东、王春燕.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一种生态学的视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6]何艳萍,主编.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7]董旭花,主编.幼儿园科学区(室):科学探索活动指导117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28]陈帼眉,刘焱主编.学期教育新论.[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9]王海英著,学前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0]刘晓东、卢乐珍等著,学前教育学(第二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31]蔡迎旗著,学前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32]董旭花、刘霞等编著,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33]杨娟.大班幼儿戏剧工坊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4]王和琴.幼儿园个性化美术活动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5]欧晓燕.幼儿园性教育实施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6]黄海燕.少数民族服饰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7]刘彤.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指导语运用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8]史孚.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及其指导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9]李槐青.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0]朱金玲.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指导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总之,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每一个细节.不管是整个论文还是其中一部分的参考文献,只要都重视,一定会写出令人满意的论文.以上针对学前教育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案例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到广大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篇8[1]彭玉琨,张捷,贾大光.教育平等理论内涵分析与促进教育平等进程策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1998(06)[1]林毅夫,蔡日方,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06)[2]都阳,John Giles.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冲击对家庭教育决策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04)[4]岳昌君.教育对个人收入差异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4(S1)[5]孙志军.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科学.2004(05)[6]张红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J].管理世界.2004(04)[7]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04)[8]李雪松,詹姆斯·赫克曼.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04)[9]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J].经济研究.2004(09)[10]周英章,孙崎岖.我国教育投入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07)[11]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03)[12]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证依据[J].经济研究.1999(02)[13]张长征,郇志坚,李怀祖.中国教育公平程度实证研究:1978-2004--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2)[14]冉幕娟,吴永球,陈永丽.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01)[15]张海峰.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基于省级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02)[16]江小涓,李辉.我国地区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小于名义收入差距--加入地区间价格差异后的一项研究[J].经济研究.2005(09)。
教育技术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技术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引言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领域,研究教育与技术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议题之一。
本文旨在回顾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重要文献,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二、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1.构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框架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中,有许多学者尝试构建适合该领域的理论框架。
例如,McLuhan(1964)提出了“媒体即讯息”的理论,探讨了不同媒体对学习过程的影响;Clark(1983)提出了“传播场景”理论,强调学习环境对知识传播的重要性。
此外,还有基于认知心理学、系统论、行为主义等不同理论的研究成果,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教育技术与学习理论的结合教育技术与学习理论的结合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Gagne (1985)提出的有条件学习理论,强调了教学设计中的认知过程和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Sweller(1994)则提出心理负荷理论,探讨了教学中不同认知负荷对学习成效的影响。
这些理论的研究,为教育技术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推动了教育技术学的发展。
三、教育技术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1.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构建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构建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例如,智能化学习系统通过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与兴趣,为学习者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
Chen等人(2018)研究了基于智能推荐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实践应用,发现个性化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效。
2.教育技术在在线学习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育技术在在线学习中的应用不断受到关注。
例如,Blended Learning作为一种整合传统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模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Garrison和Kanuka(2004)探讨了Blended Learning的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发现该模式能够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2024年教育专著心得体会(3篇)
2024年教育专著心得体会题目:教育专著心得体会1. 引言(简述选读的教育专著的背景和意义,说明心得体会的重要性)2. 专著概述(简要介绍专著的内容和结构)3. 专著亮点(详细阐述专著中的亮点和创新之处)4. 专著观点和主题(从整体角度分析专著的主要观点和主题思想)5. 专著对教育实践的启示(论述专著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和指导作用)6. 专著对教育改革的启发(讨论专著对教育改革方向和策略的启发)7. 专著的不足和改进方法(针对专著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法和建议)8. 结论(总结对专著的学习体会和收获,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9. 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正文】1. 引言教育专著是教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对专著的阅读和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教育学的前沿理论和最新研究进展。
撰写教育专著心得体会是对所读教育专著学习成果的总结和归纳,对于深入理解教育问题、进一步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2. 专著概述我选读的教育专著是《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
该书由教育学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撰写,主要分为导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内涵与路径、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实践案例以及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未来展望等部分。
全书旨在探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加强我国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专著亮点《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亮点在于其理论深度和实践案例的丰富性。
专著中所介绍的理论体系系统而完整,涵盖了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方方面面。
例如,专著中提到的“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等教育观念引人深思,实践案例的丰富性也使我对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4. 专著观点和主题《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主要观点和主题可以概括为:教育改革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根本途径。
专著通过深入剖析教育改革的内涵和路径,从理论到实践,从案例到展望,详细阐述了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意义和方法。
多媒体教育类外文文献参考
多媒体教育类外文文献参考在现代教育中,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篇文章将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关于多媒体教育的外文文献进行综述解析,以此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1. Multimodal interaction in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s (多模式数字教育游戏中的互动)本文主要研究数字教育游戏中多模式互动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
在数字教育游戏中,玩家可以使用多种输入方式,如触摸屏、手柄、键盘等。
研究表明,使用不同的互动方式可以提高学生认知和记忆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游戏体验和娱乐性。
这对教育游戏的开发和设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 Integrat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to classroominstruction (将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教学)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本文综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包括学科教学、语言教学和跨文化教学等方面。
研究表明,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信息传达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加速知识的获取和消化,提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 The use of multimedia in online education (网络教育中的多媒体应用)随着知识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教育已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学习方式。
本文主要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增加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 The impac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影响。
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和有趣的学习体验,增强了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阅读教学参考文献
丰富阅读教学内容
除了传统的文本阅读,还可以引入图 画书、多媒体资源等多样化的阅读材 料,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完善阅读教学评价
建立多元化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关 注学生的阅读过程、阅读体验和阅读 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阅读 指导。
THANKS
感谢观看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和优势领域。阅读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 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
01
个性化阅读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个性化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阅读
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采用定制化的教学方案,实现
阅读测评工具
阅读测评工具包括阅读理解试题、阅读速度测试等,可以对学生的阅 读能力进行客观评估,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06
阅读教学挑战与对策
学生阅读水平参差不齐的挑战
阅读能力差异
学生阅读能力、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存在显 著差异,给教师阅读教学带来挑战。
阅读兴趣差异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态度不同,有些学生缺乏阅 读动力,对阅读内容不感兴趣。
阅读教学的课外活动
阅读俱乐部
01
组织学生参加阅读俱乐部,定期推荐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分享
阅读心得和感悟。
阅读挑战赛
02
举办阅读挑战赛,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和准确性。
校园读书节
03
举办校园读书节,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多读书、读
好书。
阅读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01
阅读理解测试
通过阅读理解测试,评价学生的 阅读理解能力,发现学生的不足 之处。
教育技术学名著
10本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名著1.《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2.《教学技术学:过去、现在和未来》3.《教学技术:定义、术语和范畴》即94定义4.《教学设计原理》5.《教育媒体与学习技术》Henich6.《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Reigurth7.《教育技术学名著选读》8.《教学设计与技术的趋势与问题》9.《教育技术学基础》10.《教育媒体与技术年鉴2002》11.《教学技术经典文献》伊利12. AnglinCritical Issues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是由美国密苏里大学信息科学与学习技术学院终身教授大卫·詹纳森(David Jonassen)博士担纲主编,由来自以美国为主的世界10多个国家的近百位顶尖教育技术学家主笔的大型手册,它于1996年由迈克米兰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s)首次出版。
后来,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获得了电子版本的有限传播权,AECT的所有会员都可以在线浏览AECT网站上的电子版。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一版共分7篇、42章、1245页。
此书极具权威性、系统性。
本书作者队伍阵容整齐。
全部是世界一流的专家,权威人士独到地见解、宽广的视野、丰富地实践经验使得本书领先的地位得以奠定。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钟爱就是明证,世界许多国家已经有了十多种文字的版本,这个对于年轻的教育技术学领域是并不多见的。
全书系统性强,基本含盖了教育技术学的最主要的领域,从基本理论,到各个分支,到不同应用领域。
研究手法独到,文笔深入浅出。
开卷第一章,你就会被作者关于教育技术学先驱人物和早期历史的分析评论所吸引,从字里行间,你能体会到作者的研究功力,特别是研究手法的独创性。
尽管是非常专业的书籍,但是作者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深奥的学术性,相反也照顾了读者面。
总体评价:美国教育技术学名著排行第一。
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籍之第一本。
第4章 教育技术学文献检索
(二)检索方法
1、常用法: 顺查法、 倒查法、 抽查法 2、追溯法: 又称回溯法,是以某一篇文献末尾所附的参考文献 为依据,由进及远进行逐一追踪的查找方法。 3、循环法: 又称分段法,实际上是常用法与追溯法的结合,即 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
(三)检索步骤
1、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 2、选择检索工具与检索手段 3、确定检索方法与检索主题词 4、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做好记录 5、获取原始文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教育技术文献类型
1、按载体形式划分
印刷型文献 缩微型文献 机读型文献 声像型文献
2、按加工程度划 分: 一级文献: 二级文献: 三级文献:
(三)教育技术文献来源
1、教育技术学图书 ISBN 7-04-020230-1 2、教育技术学期刊
ISSN 1671-489X
4、利用进阶检索功能
四、基于Internet的文献检索工具—— 搜索引擎
(一)搜索引擎的定义 搜索引擎是用来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检索的 一系列软件,是一种在Internet上查找信息的工具。 (二)搜索引擎的分类 目录式分类搜索引擎(网站级) 全文搜索引擎(网页级) 分类全文搜索引擎 智能搜索引擎
文献综述的格式
标题 摘要 关键词 导言 正文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的写作步骤
设计框架 拟定提纲 细化大纲 撰写初稿 修改定稿 列出参考文献
确定选题与研究的原则
针对性 预见性 可行性 独创性
文献资料搜集的注意事项
明确查找范围 系统检索 广泛浏览
3、光盘检索提供的服务: (1)追溯检索服务: (2)定题服务: (3)专题追溯检索服务:
教育技术书籍、期刊
教育技术相关书目简介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傅德荣、章惠敏《教育信息处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丁兴富《远程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9. Bruce Joyce等,荆建华等译《教育模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0.《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
51.《教学技术学:过去、现在和未来》
52.《教学技术:定义、术语和范畴》
53.《教学设计原理》
54.《教育媒体与学习技术》
55.《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
56.《教育技术学名著选读》
25.高利明《现代教育技术》中央电大出版社1997
26.黄清云《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7.张祖忻主编《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极其演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8.尹君华主编《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9.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组编《教学技术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美国教育技术》
3.《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view》
4.《教育技术学》(注:日内瓦大学虚拟图书馆的一本杂志)
5.《国际教育技术期刊》
6.《澳大利亚教育技术杂志》
7.全美远程教育杂志
列/HP/pages/darling/journals.htm
30.沈亚强、蔡铁权、程燕平、楼广赤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文献检索
2.教育技术学网站 . (1)国内教育技术学网站 ) ①教育技术在线,网址:/ 教育技术在线,网址: ② 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网址: 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网址: /index.php3 现代教育装备信息,网址: ③ 现代教育装备信息,网址: /yumai.htm
文 献 检 索
文献 获取
明确检索的方向和要求 确定检索的工具和信息源 确定检索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检索结果获取文献 对文献的分类和整理 做摘要和笔记 写综述或评论 准备参考文献
文献 加工
检索方法: 检索方法: 常用法:顺查、倒查、 常用法:顺查、倒查、抽查 追溯法 循环法
二、文献综述
阅读文献 创建一个统一主题 使用一个系统方式组织材料 以提纲为基础进行工作 建立起不同内容之间的桥梁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
不要忘记INTERNET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不要忘记INTERNET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选择适当的关键词和采用有效的搜索引 擎(我们推荐Google 擎(我们推荐Google ),可以帮助初学 者检索到大量的文献,其中亦不乏非常 具有价值的论文。 Google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搜索引擎, Google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搜索引擎, 对每个做科研的人来说都必需要掌握 Google的使用方法。 Google的使用方法。
文献综述主要包括的内容: 文献综述主要包括的内容: 1、研究历史 2、研究现状 3、研究趋势 为自己的课题做陈述
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
特别注意期刊上的综述性文章 从参考文献向上追寻两级比较合适 对资料多的领域请细化检索的问题 对资料少的领域寻找相邻领域检索
文献综述常见的问题 不做综述,根本没有研究文献,凭空乱写、 不做综述,根本没有研究文献,凭空乱写、信 口开河。 “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在 口开河 。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我国属于空白” 可能/大概。。。。。 。。。。。” 我国属于空白”。“可能/大概。。。。。” 文献与自己的研究课题不相关, 文献与自己的研究课题不相关,或者相关性不 大 。 通常是在更大和更宽泛的领域做文献 分析。 比如研究WEBQUEST WEBQUEST, 分析 。 比如研究 WEBQUEST , 作者却花费了 大量的篇幅和精力综述了大量的建构主义 甚至更宽泛的学习理论综述。 甚至更宽泛的学习理论综述。
教育技术学专业经典文献
教育技术学专业经典文献加 * 者为重点阅读书目。
*1.桑新民主编:《学习科学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桑新民等著:《教育哲学对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桑新民著:《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1。
4.李曙华著:《从系统论到混沌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5.[美]加涅著:《教育技术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6.[美]加涅著:《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美]巴巴拉·西尔斯等:《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美]迪克等:《教学系统化设计》(第六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美]Smaldino等:《教学媒体与技术》(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0.[美]瑞泽等:《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编著,程可拉等译:《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美]戴维·H·乔纳森等编,郑太年等译,高文审校:《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高文等:《学习科学的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王众托:《知识管理》,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美]Wenger等:《实践社团——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版。
16.苏新宁等:《组织的知识管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7.梁林梅著:《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爱尔兰]德斯蒙德·基更著.丁新等译:《远程教育基础》,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19.武法提著:网络教育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知识点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期末重点总结一、文献法(P19)1.文献的含义是指记录知识或信息的物质载体,主要是用文字、图片、代码、符号、音频、视频等方式和技术手段记载在一定载体上,具有一定价值的文字资料、图书资料、音像资料与电子资料等。
(记载在甲骨、竹木、丝帛、纸张、感光片、光盘、磁性物质等材料上以及发布在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均可称为文献)2.零次、一次、二次文献(1)零次文献: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形成正规载体的一种文献形式。
如:书信、论文手稿、笔记、实验记录、会议记录等。
(2)一次文献: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
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
(3)二次文献:是指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学科或者主题范围,将所收录的文献条目及其检索标识依据一定的规则编排起来的文献。
如:书目、文摘索引等。
(4)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
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
3.文献的搜索(1)含义:广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
狭义的信息检索:指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2)文献的检索工具:①按载体与使用形式分为:工具书检索、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网络检索②按加工文献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不同分为:手工检索、机械检索③按著录格式的不同分为:目录型检索、题录型检索、文摘型检索、索引型检索(3)文献检索的一般方法:①常用法:利用文摘或题录等各种文献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
②引文法(追溯法或扩展法):利用已知的有关文献后所附的“引用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
③综合法(循环法或分段法):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即先通过选定的检索工具查找出一批文献,然后再利用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来追溯查找。
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
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教育类论文参考文献精选1篇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王道俊、王汉澜著:《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004年重印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瞿葆奎主编:《元教育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朱永新著:《朱永新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王炳照等主编:《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英]约翰.怀特著:《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书店,1991年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主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刘亦农等主编:《新编普通教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茹宗志等主编:《教育学教程》西北大学出版社王道俊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前沿探讨
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前沿探讨[摘要] 关键词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文献的论述核心。
以CNKI 为平台,对近五年间所刊载教育技术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的关键词进行共词研究。
利用Ucinet和SPSS软件进行共词网络和聚类图谱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前沿。
发现教学设计、远程教育、教育信息化仍是教育技术学研究核心,而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虚拟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学习模式、学习资源等研究将成为研究趋势。
[关键词] 教育技术;共词矩阵;聚类分析关键词是为反映文献主题内容和满足文献检索需要而从文献中选取的词或词组,能够揭示文献的主题信息,是对文献最核心的内容、思想观点和论证方法的提炼和概括。
[1]它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往往只是3~8个词,在论文中所占篇幅最少,但却是论文的精髓。
[2]通过对文献关键词的分析,可以理清科学研究的前沿。
通常对文献关键词的分析包括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和共词聚类分析。
词频分析是提取研究对象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筛选出高频关键词,进而分析研究对象的热点、前沿及发展方向。
共词聚类分析则是内容分析法的一种,共词聚类分析法的运算过程主要是两两统计主题词在同一篇文献中的出现频率,以词对频率为统计对象,采用聚类算法的数据挖掘方式,把词间关系密切的主题词聚集成类,形成一个个类团。
[3]本文以关键词为研究对象,利用词频分析法、共词聚类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关键词的共词网络和聚类图谱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前沿进行探讨。
一、数据来源为了更全面地通过关键词深入分析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前沿,本文的分析数据来源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技术学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
包括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等五种期刊,这五种期刊所刊载论文基本代表了当前教育技术学的核心研究领域和未来研究方向。
笔者以CNKI为搜索平台,时间限定在2006—2010年,以期刊名为搜索对象,排除会议、通知等非学术性文献后,检索以上五种期刊所刊论文及关键词。
文献选读综述总结范文
一、引言在学术研究中,文献选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筛选、分析和总结,研究者可以了解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以“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为例,对相关文献进行选读综述,总结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文献综述1. 研究成果(1)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文献[1]指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教学、智能评价、智能辅导等方面。
例如,智能教学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动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提高教学效果;智能评价系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智能辅导系统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
(2)人工智能与教育伦理:文献[2]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伦理问题。
作者认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可能会引发隐私泄露、算法歧视等伦理问题。
因此,有必要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关注其伦理问题,确保技术的合理、公正使用。
(3)人工智能与教育公平:文献[3]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作者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有望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教育质量。
然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可能会加剧教育不公平现象。
因此,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同时,需要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2. 研究不足(1)研究深度不足:现有文献对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技术应用层面,对人工智能教育理论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构建尚显不足。
(2)实证研究不足:虽然部分文献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但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3)跨学科研究不足:人工智能与教育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但目前相关研究多局限于单一学科视角,跨学科研究有待加强。
三、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理论研究:从哲学、伦理、社会学等角度,对人工智能与教育进行深入探讨,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理论体系。
2. 深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针对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开发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人工智能教育产品,提高教育质量。
有关教育的文献
有关教育的文献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在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都对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和教育理论。
以下是一些有关教育的经典文献:
1.《论语》: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2.《新教育课程纲要》:约翰·杜威在20世纪初提出的教育改革著作,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对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教育的本质与目的》:美国哲学家摩尔的著作,提出了“知识是有价值的,而不是仅仅为了实用”的教育观,强调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类的精神素质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4.《教育与民主》: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之一,强调了教育与民主政治的紧密联系,提出了“学以致用”的教育观念,旨在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5.《教育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戈德斯坦撰写的教育心理学教材,系统阐述了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对于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些经典文献不仅反映了各个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也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教育技术学论文六篇
教育技术学论文六篇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1学科建设是高校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
学科的定位是学科健康进展的关键问题。
教育技术学的定位首先要把握其学科地位,它是教育和技术的综合交叉学科,伴随教育的进展和信息技术的创新而产生。
很多专家学者将其定位为“教育”、“技术”、“教育与技术”,“综合性应用学科”。
但是争辩的核心问题仍在于教育与技术的重量,而且始终没有离开“教育”和“技术”这两个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讨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其进展离不开技术的促进作用,并随技术的进展而进展;教育技术学中教育与技术是并列的关系,应是教育与技术的有机结合。
教育技术学是是应用教育技术学的有关理论、手段来解析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此过程既离不开教育、技术两个因素的作用,又离不开教育与技术结合的作用。
因此,应当将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为:教育为主导,技术为主体,教育与技术有机整合。
1、教育为主导教育技术学首先说明“是什么”的问题。
教育技术学依据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所以,教育技术学的讨论对象、讨论范畴和讨论领域都与教育教学过程及教育教学资源亲密相关,主要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培育高层次人才。
离开了教育的主导地位,也就谈不上教育技术学。
社会在进展,任何形式的教育总是不能脱离教育这个根本主导。
2、技术为主体“技术”是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教育系统中技术是最活跃的因素,能够保证教育的实现。
教育技术学应当关注多种技术的教学应用。
技术随社会不断进展创新,要将各种可能的技术转化为教育的现实性,最终实现真正的教育技术。
何克抗教授说,“教育中的技术”大部分技术还可应用于如录音机、电视机、教学、消遣,不仅仅只是用于教育方面,但其本质还是技术。
技术为主体的“技术”,指广义的技术。
伴随社会进展,内涵也不断丰富。
教育技术学具有时代特点。
教学首先就要做好教学设计,例如,上课——上好课——怎样上好课,说的就是上课的技术及艺术,所以,技术是离不开实践的。
利用社会性软件辅助大学本科课程教学研究——以《文献选读》课程为例
实际, 课程 学 习过程 中让 一定 数量 的研 究 生参 与其 中 , 一方 面 ,
研 究 生 能够 系统 的学 习文 献 理论 知 识 , 高 科研 能 力 , 一 方 提 另
基 金项 目: 中 师范 大学教 学研 究项 目( 0 1 8 华 师行 字(0 14 8 ) 华 2 11 , 2 1 ]9 号 作者 简介 : 旭敏 ( 9 5 , , 赵 1 8 一) 女 山西 长治 人 , 中师 范 大学信 息技 术 系’0 9级硕 士研 究生 , 究方 向为教 育资 源管 理 ; 华 20 研 王星 ( 9 6 , , 1 8 一) 男 山东泰 安 人 , 中师 范 大学信 息技 术 系 2 0 华 0 9级硕 士研 究生 , 究方 向 为教 育资 源 管理 ; 研 孙娟 (9 6 ) 女 , 北安 陆人 , 中师 范大 学信 息技 术 系 18 一 , 湖 华
的具体 应用 方 案 。
学是 教 师 课 堂教 学 和 学生 课 下 自主学 习 的 系统 过程 ,教师 通
过 有 效 的 引 导 和 组 织 学 生 自主 学 习 ,比 如 课 前 很 好 地 预 习 , 准
2 利 用社 会 性 软 件 辅 助 大 学 本 科 课 程 教 学 方 案
21 《 献选读 》 . 文 课程 简介
-
人 微
中应 当经过 系统 的规 划 。 用社 会性 软 件辅 助《 利 文献 选读 》 课程 教学 方案 构建思 想就是 : 充分 挖掘社 会性 软件 的辅助 教学 功能 , 找 到与 课 程 教学 的结合 点 , 确评 估 这 些功 能 的 适用 性 , 准 有效 指导 学 生进 行实 际 的应用 ; 将社 会性 软 件 的辅 助 教学 功能 进行
教育学文献阅读心得
教育学文献阅读心得
在阅读教育学文献的过程中,我深感教育学的博大精深和现实意义。
以下是我个人的阅读心得:
理解教育理念:阅读文献让我对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塑造他们的品格、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这种理念在我自身的教育经历中得到了验证,也使我更加明白教育的真正价值。
关注学生个体:文献中强调了关注学生个体的需求和差异的重要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学习方式、速度和兴趣都有所不同。
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以帮助他们实现最大潜能。
重视教师素质:文献指出,教师的素质对于教育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教育技巧和职业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他们的行为和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强调实践与反思:文献强调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
通过反思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可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跨学科思考:通过阅读文献,我意识到教育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需要借鉴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例如,心理学对于学习机制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社会学对于社会结构和文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哲学对于人类价值和伦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教育的目标和价值。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教育学文献,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育的内涵和价值,也获得了很多可以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的启示。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将对我的未来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阅读参考书目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阅读参考书目:(1)尹俊华等著.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巴巴拉.希尔斯等.《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9(4)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5)黄荣怀等.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8)李运林,徐福荫.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教育信息化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李红波.现代教育技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11)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加涅.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南国农等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14)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16)希伦.A.洛厄里等.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 (17)谢幼如,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8)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19)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0)李艺.信息技术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2)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3)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2005(24)谭浩强.C程序设计习题解答与上机指导(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9 (25)张向利等.C语言程序设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6)Robert Heinich , Michael Molenda 等著.教学媒体与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7)颜志刚.摄影技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28)徐国兴.摄影技术基础(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9)陈琳.数字影像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0)张琴株.计算机辅助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1)张小真.多媒体与网络课件——设计原理、制作技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2)师书恩.计算机辅助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3)李运林.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4)武法提编著.网络教育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5)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6)嘉格伦著,万小器,程文浩译.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7)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38)乌美娜等.教育电视节制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9)严蔚敏等.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40)吴宜功等.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1)江北战等.教育技术项目实践.胡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42)赵子江.多媒体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43)周琛.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8(44)艾德才. 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1(45)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6)刘大有主编.数据结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7)许卓群主编.数据结构(国家优秀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48)汤子瀛,哲凤屏等编著.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第二版).电子科技出版社(49)黄甘洲,王宜贵等编著.计算机网络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50)王兴宝编著.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与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51)张际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2)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3)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5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张筱兰.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55)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6)丁兴富.远程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7)王志军.数字媒体非线编辑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8)李克东.教育传播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9)刘小东.Dreamweaver与XML综合应用.科学出版社.2003(60)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1)郭绍清等.远程教育卫星资源接收与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62)陈振源.卫星电视接收与有线电视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3)焦建利等.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4)谢幼如等著.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6(65)缪亮等.巧夺天工 Flash MX素材采集与课件制作.天津电子出版社,2004.3 (66)张军征.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67)项国雄等.多媒体课件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67)孙闫杰等.Flash MX中文版精品动画制作100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4 (68)祝智庭,瞿堃.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4 (69)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0)刘海疆等.FLASHMX完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7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72)张祖忻.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极其演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73)陈长顺.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9(74)冯博琴.计算机网络(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5)王知非等.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76)衷克定.数据统计分析与实践—SPSS for Windows.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77)李克东.新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78)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79)张剑平等.现代教育技术—技能与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80)郭茂来.视觉艺术概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一)自己的爱好、研究专长
1. 2. 3.
自己已有的研究经历 自己曾经关注过的热点 自己的研究兴趣点
14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二)导师的推荐
1. 2. 3.
专业领域中的权威文献 课题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 依据学习者特点所推荐的文献
15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三)热点和前沿问题
灰色文献
黑色文献
9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按出版类型分 图书 期刊 报纸 会议文献
10
研究报告 专利文献 学位论文 标准文献
政府出版物 产品资料 短期出版物 ……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文献、名著和信息的异同?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四)文献的意义和作用
1 2 3 4 5
12
文献是进行学科研究的前提
材料和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23
参考文献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分述1 分述1 总提 分述2 分述2 分述3 分述3
总提分述
分述1 分述1 分述2 分述2 分述3 分述3 总结
论述1 论述1
论述2 论述2
论述3 论述3
先分后总 推进式
分述1 分述1 总提 分述2 分述2 分述3 分述3
总分总结构
29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
主讲: 主讲:熊才平博士
谢谢聆听!!! 熊才平cpiong@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30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一)文献的概念
材料论
文献指一切历史材料
——王欣夫 ——王欣夫
具有使用价值、历史价值的字、 具有使用价值、历史价值的字、词、语、篇、书、 物的具体材料的科学、典型、 人、时、地、事、物的具体材料的科学、典型、完 备知识的资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献’ 备知识的资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献’
材料论 图书文物资料论 载体论 知识信息论 结合论
5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二)文献的属性
知识信息性 客观物质性 人工记录性 动态发展性
6
要有一定的知识信息
要有负载知识信息的载体
要有记录知识信息的符号和技术
文献按新陈代谢规律运动着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按载体形式分
(三)文献的分类
纸质型文献
缩微型文献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按内容的公开程度 白色文献
正式出版并在社会上公开流通的文献 ①不公开、不刊登在报刊上的会议文献 不公开、 非公开出版的政府文献、 ②非公开出版的政府文献、学位论文 技术档案④ ③技术档案④不公开发行的科技报告 工作文件⑥ ⑤工作文件⑥不对外发行的产品资料 ⑦企业文件⑧内部刊物⑨未刊稿 企业文件⑧内部刊物⑨ 未破译、 未破译、辨识其中信息的文献 处于保密状态、 处于保密状态、不愿公布其内容的文献
24
总结
综合式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读单篇文章
读观点、 读观点、思想
25
读方法、 读方法、过程
读格式、 读格式、写作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读专家系列文章
成长经历 研究范围 研究深度 研究结论
学术思想的逐步形成 从全面到专业 从浅表到精深 理论与实证
学习:专家的专业探究精神!!!
26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继承和借鉴前人的成果,启迪创造性思维, 继承和借鉴前人的成果,启迪创造性思维,实现创新
不断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 不断拓宽知识面,
可以缩短研究周期,节省科研经费, 可以缩短研究周期,节省科研经费,避免重复劳动
使研究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二、如何选择文献
(一)自己的爱好、研究专长 自己的爱好、 (二)导师的推荐 (三)热点和前沿问题 (四)权威人物和权威期刊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研究能力培养之—— 研究能力培养之——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主讲: 主讲:熊才平 cpxiong@
1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一、何为文献 二、如何选择文献 三、如何读文献
2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一、何为文献
(一)文献的定义 (二)文献的属性 (三)文献的分类 (四)文献的意义和作用
——周文骏 ——周文骏
33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一)文献的概念
知识信息论
文献就是记录下来的知识
——陈光祚 ——陈光祚
文献是用文字、图画、符号、声频、 文献是用文字、图画、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 录的知识
——目录学概论 ——目录学概论
文献是关于存贮在物质载体上按照一定逻辑组织的 有关知识内容的信息记录
何克抗………………
27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读专题文章
思想观点 方法结论 学术背景 研究结论
全面、系统、 全面、系统、兼顾 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到不同的研究结论 不同的学术背景, 不同的学术背景,持有不同的学术观点 商榷
培养:分析文献的信息素养能力!!!
28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建构主义………………
电子文献 7
声像型文献
人物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按加工层次分 零次文献 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8
私人笔记、手稿、 私人笔记、手稿、考察记录 试验记录、原始统计数字、 试验记录、原始统计数字、技术档案 专著、期刊论文、 专著、期刊论文、科技报告 会议论文、专利文献、 会议论文、专利文献、学位论文 文摘、索引、题录 文摘、索引、 文献型:综述、述评、 文献型:综述、述评、专著 参考工具型:字典、词典、 参考工具型:字典、词典、百科全书
1. 2. 3. 4. 5.
16
社会建设中急需回答的问题 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与国计民生有关的重大问题 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虽未引起社会重视却代表一定倾向的问题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四)权威人物和权威期刊
南国农教授 何克抗教授 李克东教授
李运林教授 余胜泉教授 教授
17
桑新民教授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单柳溪 ——单柳溪
31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一)文献的概念
图书文物资料论
文献:……后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 文献:……后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 :……
——辞源 ——辞源
文献:……今专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 文献:……今专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 :……
——辞海 ——辞海
文献应理解成一切历史遗留和现存有关某一问题、 文献应理解成一切历史遗留和现存有关某一问题、 某一事实、 某一事实、某一作家的文字资料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读研究过程
研究课题 研究假设 研究设计 研究过程 研究结果
22
研究中所发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思考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启示 设想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践中验证研究假设 研究的结论和问题的解决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题目 摘要 前言
读格式、 读格式、写作
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 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 所属领域,问题,前人工作,方法和思路 所属领域,问题,前人工作, 所用材料,研究地点, 所用材料,研究地点,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 研究的发现或发明 研究结果的意义和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总结你的研究结果
——谢灼华 ——谢灼华
32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一)文献的概念
载体论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文献著录总则 ——文献著录总则
文献乃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 文献乃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 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
——严怡民 ——严怡民
文献是指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 文献是指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为主 要记录手段的一种知识载体
——贺修铭 ——贺修铭
34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一)文献的概念
结合论
文献既不是纯粹的物质,也不是纯粹的精神, 文献既不是纯粹的物质,也不是纯粹的精神,而是二 者的结合
——朱建亮 ——朱建亮
文献是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与物质载体记录的知识 的融合体
——高家望 ——高家望
35
18
教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三、如何读文献
读观点、 读观点、思想 读单篇文章
读方法、 读方法、过程
读专家系列文章
读格式、写作 读格式、
读专题文章
19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读观点、 读观点、思想
1.
学会寻找问题和结论
教育技术学现在是怎样? 教育技术学现在是怎样? 教育技术应该如何发展? 教育技术应该如何发展?
2.
学会进行逻辑分析
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3.
20
学会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该问题的倾向性? 作者对该问题的倾向性?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读研究方法 认识层次 研究的规则性 方法普遍程度 研究手段
21
经验方法和理论研究 常规方法和非常规方法 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3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
(一)文献的概念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 论语 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八佾(yi) 八佾(yi) 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 吾能徵之矣。 吾能徵之矣。
历史典籍与贤者
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书籍
4
教育技术学文献选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