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运动》单元复习与检测 (2)-掌门1对1

合集下载

复习与检测(5)-掌门1对1

复习与检测(5)-掌门1对1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分层达标训练-掌门1对1 这一章应该要学到什么:1.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地运动中.2.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第一节动与静例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以地球作参照物,卫星是_________的;如果以太阳作参照物,则卫星是_________的。

分析与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机械运动的理解和如何选用参照物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卫星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跟参照物的选择有关,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平时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看它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有无位置变化.同步卫星是指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一致的卫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而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卫星和地球一样作绕太阳公转的运动,是运动的.答案:静止运动1.通过电视,我们看到“神舟五号”飞船中的一个情景:宇航员杨利伟手中拿着一支笔,当他松手后,笔“悬”在空中.这支笔相对于_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2.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_______的,长途汽车是_________的.3.“日出日落”这句话中研究的运动物体是_______,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4.1997年5月12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现已定点在赤道上空.此卫星相对于地球来说是_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来说是_________的.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中,前一句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6.很多诗人用优秀的诗句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请你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与运动》单元复习与检测 (1)-掌门1对1

《力与运动》单元复习与检测 (1)-掌门1对1

第六章单元测评-掌门1对1一、选择题: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观点正确的是()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而得出;D.以上说法都不对1.思路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的推理得出的结论。

所以正确选项为C 答案: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改变时,它一定受到平衡力作用;2.思路解析:要特别注意:A中是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应是“或”,即物体原来静止,受合力为零时仍静止;物体原来运动,所受合力为零时仍作匀速直线运动。

C项错在未考虑到该力是否可能是一对平衡力作用;如果是,则运动状态不会改变;D项中没考虑到不受力这种情况。

所以从本题中可以看出,对概念的理解要全面的重要性。

答案:B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指明了物体具有惯性的条件是不受外力作用;B.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因此,只要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就没有惯性;C.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D.物体的惯性是物体自身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及运动状态无关;3.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惯性的概念。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无关,与是否运动无关,与运动快慢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答案:D4.一辆向东前进的汽车,经过某一电线杆旁时,一乘客手拿一石块,让其自由下落,则( ) A.石块落向电线杆的东边;B.石块落向电线杆的西边;C.正落在电线杆旁;D.无法判断4.思路解析:石块自由下落前,已具有与汽车相同的向东前进的速度,因此石块离开乘客手之后,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因此会落在电线杆的东边;答案:A5.起重机提吊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T之间的关系是( )A.货物匀速上升时,T>G;B.货物匀速下降时,T<G;C.只有当货物静止时,T=G;D.不论货物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或静止时,T=G;5.思路解析:本题要注意的是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复习提纲-掌门1对1

复习提纲-掌门1对1

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掌门1对1第六章力和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一切物体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定律。

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能用惯性概念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二、力的合成: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合力的方向跟较的那个力相同。

三、二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状态或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作用在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并且,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合力为零)。

第七章密度与浮力一、质量: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实验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托盘的天平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处。

(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

(3)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物体质量等于右盘内所有加上。

二、密度: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通常用字母表示密度,表示质量,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

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么密度的单位就是:;纯水的密度是 1kg/m3= g/cm3,水银的密度是,它表示。

1 m3 = dm3(升)= cm3(毫升)= mm3。

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和,然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值。

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进行测量。

密度的应用:(1)利用公式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求质量。

(3)利用公式求体积。

三、浮力(1)液体和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托力,这个托力在物理学中就叫浮力。

《力与运动》单元复习与检测 (5)-掌门1对1

《力与运动》单元复习与检测 (5)-掌门1对1

单元检测题-掌门1对1(第六章)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改变C.作用在运动物体的力一定不平衡 D.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北京奥运,举世瞩目,下列有关奥运项目比赛的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射到球门框架上的足球被反弹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一段距离C.射击比赛中子弹离开枪膛后继续向前运动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3.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下图所示的四个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A.运动的小朋友 B.缓慢进站的磁悬浮列车图1 C.飞奔的猎豹 D.漂浮的氢气球4.根据图2中驾驶员的反应,可以判断这辆汽车此时运动状态是A.紧急刹车 B.突然启动C.静止状态 D.匀速行驶图2 5.小明用水平方向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

关于小明对桌子的推力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推力小于摩擦力 B.推力等于摩擦力C.推力大于摩擦力 D.不能确定两者的大小关系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C.推出后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铅球仍然受到运动员的推力作用D.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和运动员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7.如图3所示,将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块运动过程中A.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于木块受到的重力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图38.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空降兵乘飞机空降到灾区。

伞兵跳下飞机后,人和伞在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和伞受到的重力等于空气阻力 B.人和伞受到的重力大于空气阻力C.人受到的重力大于伞对人的拉力 D.人受到的重力小于伞对人的拉力9.如图4是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踢足球时,球对脚没有作用力B.足球在空中时受到脚的作用力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D.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图410.对于下列几种现象,不能用物体具有惯性来解释的是A.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 B.子弹离开枪口后,能继续向前飞行很远C.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有前倾或后仰的感受D.同一跳远运动员,“助跑式跳远”比“立定式跳远”的距离大1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A.树上熟透的苹果 B.突然拉动小车C.纸片把杯中的 D.守门员把球沿竖直方向落下木块向后倾倒图5水托住了接住12.图6中,两位同学在水平路面上推动底部垫有圆木的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

《力》学案-掌门1对1

《力》学案-掌门1对1

第一节学案-掌门1对1一、学习目标1.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

3.作用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或运动的方向。

4.知道力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5.通过力能够产生各种效果的实例,激发学习的兴趣,并愿意动脑去寻找力产生的效果的实例二、学习重、难点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

三、预习提纲1.凡是讨论力的现象,总会涉及到两个物体,一个是(),一个是()。

2.力是物体对()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3.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四、学习过程1、力是什么活动1、请你仔细观察P78图5—1所示图片,并将观察到结果仿照例子填入下表你能找出它们当中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吗?运动员举起杠铃共同点是: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

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交流讨论,把你对力认识写下来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注: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的吸引力。

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

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

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

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体也有受力物体。

现在请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课本P76图5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

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

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一个充气的气球去挤压另一个充气的气球,观察发生的现象问题: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对这个物体施力吗?活动2 实验探究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验参照图5—2所示,做实验时注意体会一下施力与受力的感觉。

再研究一下图5—2,你认为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结论: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 ),因此,力的作用是( )。

《力与运动》单元复习与检测 (12)-掌门1对1

《力与运动》单元复习与检测 (12)-掌门1对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掌门1对1基本要求:1. 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通过动手实验,用分析和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中发展我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2. 认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了解物理上理想实验的实质。

3. 通过大量事实认识惯性,并了解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的方法。

能够将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当中。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与理解难点: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外力来维持,惯性现象解释的语言叙述。

基本内容讲解:我们学过了力,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

我们也学过了运动,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只是相对的。

物体都受力,同时又都在运动,力的效果之一就是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可见,力和物体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

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力和运动二者之间的联系。

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他的根据是一个物体(例如一辆车)运动起来后必须用力才能使它不停地运动下去,失去力的作用,运动会停下来。

初看起来,他的观点似乎符合实际情况,所以这个观点在人类的历史上统治了近一千七百年,直到三百年前,人们才开始对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提出疑问,并由伽利略和牛顿等几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提出了科学的论断。

1.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一小球沿斜面由静止滚下,它将向另一斜面滚上,若无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如图1)。

我们根据这种运动趋势进行分析推理:若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一斜面上要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多的距离(如图2);若继续减小倾角,最终使其成为一个水平面,则小球永远不能达到原来的高度,必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运动下去(如图3)。

伽利略理想实验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传授给我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把实验事实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忽略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不盲目相信直觉和前人的结论,这些思维方法已成为人们进一步研究物理问题的一把钥匙。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复习与测试(3)-掌门1对1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复习与测试(3)-掌门1对1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掌门1对1第一节走进神奇诊断测试1、谈一谈你在生活中观察或感受到的印象较深的两个物理现象。

2、平日你是怎样喝饮料的?你细心观察过吗?如果一个瓶子装满饮料,盖上盖子,在盖子上开一小孔,刚好能插进吸管这时再用吸管吸饮料,能吸上饮料吗?试试看,如果吸不上来,怎样做才能将饮料吸上来?3、你经常用圆珠笔,你是否探究过圆珠笔油是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的?如果你将笔朝上使用,使用一会,笔还会出油吗?实际做一做,并和同学一起讨论讨论,为什么会是这样?4、两个图钉中有一个图钉的钉尖被折断了,想用力将这两个图钉按进木板里去,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有钉尖的图钉按进去力可小点B、没有钉尖的图钉按进去力可小一点C、两个图钉按进去的力大小一样D、没有试验过不好回答课堂反馈5、向上抛出的物体,最终仍要落回地面,其原因是地球上的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力。

“水向低处流”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6、在体育课上的跳远运动时,想在现有的条件下跳得更远些,可采用()A、站立不动下蹲后用力前跳B、跳前先跑动一段距离再用力向前跳C、随便怎么跳都一样远D、用力向上跳起7、如图1-1-1所示,把文具盒放在桌面上,用水平拉力使文具盒向前运动,感受一下拉力大小;再把两枝圆柱形铅笔垫放在文具盒下,再感受一下拉力大小,比较两次感受()A、不垫铅笔时拉力较大B、垫铅笔时拉力较大C、两次拉力是一样大D、没有感觉无法比较大小图1-1-18、如图1-1-2所示的各图中,能正确反映你所看到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景的是()图1-1-29、图1-1-3所示是一个塑料瓶,瓶内盛满了水,b是密闭的瓶塞子,a是侧壁的一个小孔塞子,当拔掉a塞子后()A、瓶内水立即会从a孔喷出,直至瓶内水完全喷出能B、瓶内水立即会从a孔喷出,直至瓶内水面与a孔相平C、瓶内水不会从a孔喷出,只有当b瓶塞拔去后才会从a孔喷出图1-1-3D、不论b瓶塞是否拔去,水都不会从a孔喷出拓展延伸10、雪是自然界中水的态;雾是自然界中水的态;湿衣服干了,说明衣服中的水变成了态。

机械与人单元检测 (4)-掌门1对1

机械与人单元检测 (4)-掌门1对1

单元测评-掌门1对1一:选择题:1.(04长沙)下列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A 秋千从低处荡向高处B 钟表里的发条带动指针转动C 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滑下D 冰雹从天下降1.思路解析: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势能首先要注意的是物体的速度要减小.并且在速度减小的同时,还要伴随着有高度的增加,或者是物体所处位置的弹性形变的形变量增加.这样的过程中动能才能转化为势能.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答案:A2.(04济南)如图所示,杠杆AOB 的A 端挂重为G A 的物体,B 端挂重为G B 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AO=BO ,杠杆自身重力不计。

则( )A AB G G = B A B GG < C A B G G > D 无法判断2.思路解析:图中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力臂相等时,动力和阻力也相等;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动力就小于阻力;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动力大于阻力.题目中的AO BO =,但是这是一个曲臂杠杆,B G 的力臂小于A G 的力臂,所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A B G G <.答案:B3.(04辽宁大连)筷子是中国和其他部分亚洲国家特有的用餐工具.一般使用筷子的方法如图4所示,则筷子是 ( )A .费力杠杆,但省距离B .省力杠杆,且省距离C .省力杠杆,但费距离D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3.思路解析:要确定一个杠杆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就要根据杠杆分类的依据进行分析.杠杆的分类是根据力臂的大小关系确定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等臂杠杆.另外,不同类型的杠杆都有各自的特点:省力杠杆省力但是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但是省距离;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根据筷子力臂的关系可以确定筷子是费力杠杆,则其却能省距离.所以,选项A正确.答案:A4. (2005年攀枝花市).一刻度准确的杆秤,若其秤砣上粘上一块重物,那么用它称东西时,其读数_______A.将比实际质量大B.与实际质量相同C.将比实际质量小D.大小难以确定图1 图24.思路解析:杆秤是杠杆的具体应用.在秤东西时,杠杆处于水平位置的平衡状态,此时杆秤上的读数应该就是重物的实际质量.当给秤砣上粘一块重物时,秤砣变重,要杆秤仍然能够保持平衡,就要将秤砣的力臂变小,所以这时的杆秤上的读数就要变小,即这样的读数要小于重物的实际质量.答案:B5. (2005年攀枝花市)下列情况中,机械能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A.物体从某个高度落下,不计空气阻力B.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C.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拉力作用做变速运动D.利用滑轮匀速提起重物5.思路解析: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即就是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是守恒的.在选项A中物体下落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即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A选项正确;B选项中跳伞员下落过程中除有重力做功外还有空气阻力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B选项错误;C选项中重力不做功,但是有拉力做功,机械能也不守恒.C选项错误;D选项中用滑轮提起重物,除有重力对物体做功外还有滑轮的拉力对物体做功,机械能不守恒.D选项错误.答案:A6.一个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那么()A.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杠杆仍可以平衡B.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杠杆仍可以平衡C.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D.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杠杆仍会平衡6.思路解析:杠杆本来处于平衡状态,当再施加一个外力作用时,无论将此力施加在杠杆的哪个力臂上必然会破坏杠杆的平衡.但是如果将此力施加在支点上,即就是既没有将力施加在动力臂上也没有将力施加在阻力臂上,这时杠杆的平衡就可以保持.所以题目中的D选项是正确的.答案:D7. 下列关于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定滑轮能省力B、使用动滑轮可以省距离C、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D、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7.思路解析: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所以A选项错误;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却费距离,所以B选项错误;滑轮组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的,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却费了距离,所以D选项正确.答案:D8.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几分钟内就能把所需的砖送到楼顶,如果人直接用滑轮组来提升则需要几个小时,其原因是(C)A.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多B.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慢C.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快D.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多8.思路解析:将所需的砖送到楼顶,不论是人直接用滑轮提升还是由起重机来提升,在提升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一样的.人直接提升用的时间长,即说明人做功的速度慢;起重机用的时间短,即说明起重机做功的速度快.用来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功率,所以起重机提升重物时用时间短,说明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快.答案:C9. 从井中提水时,常常会发生吊水桶落入井里的事情。

《力与运动》单元复习与检测 (10)-掌门1对1

《力与运动》单元复习与检测 (10)-掌门1对1

第6章力与运动-掌门1对1三维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进一步推理的方法,经历用分析与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过程,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培养学生正视直觉、剖析现象,究其本质,探索规律的能力。

2.通过生动有趣的惯性实验,知道惯性现象,通过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实例,学生亲身感知惯性的存在。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产生探究现象的求知欲;在了解惯性应用的过程中体会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在生活中认识惯性,了解利用惯性及防止惯性危害的方法并初步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对学生进行STS 教育。

3.知道合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了解科学研究中的等效思想。

4.知道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会运用二力平衡知识解决问题。

5.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或运动的方向,能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建立正确的认识论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会正确认识事物。

本章知识网络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名师导航三点剖析:一、牛顿第一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全面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要注意以下几点:⑴“一切物体”指的是所有运动的物体或静止的物体。

也就是说,物体从大至宇宙中的天体,小到质子、电子,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无论是你看得见摸得着的课桌、书本,还是你看不见的空气、分子,……没有例外的物体。

⑵适用的条件是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理想)或合力为零(实际)的状态。

⑶“总保持”是指:如果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则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如果原来处于运动状态(不论怎样运动)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意义: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三大定律之一,该定律的建立具有两方面重大意义:一是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二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建立过程说明,不能直接用实验验证的规律,可以在实验基础上,以合乎逻辑的方式推理出来。

【精选资料】力与运动单元复习与检测 11 掌门1对1

【精选资料】力与运动单元复习与检测 11 掌门1对1

力与运动-掌门1对16.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上小学的小丽同学听老师说,由于地球自转,当地地面的速度大约是360m/s,便产生了一个想法:地球既然转得这么快,那么当自己跳起来落回地面时,地面一定转动一一段很大的距离,自己就不会落在原地.下课后便急忙跑到操场上取试试.使劲向上跳,但总是落回到原处.小丽怎么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你能解释吗?答:“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条件,它包含两种情况:一是该物体没有受到外力对它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二是该物体在某一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例如,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由于没有摩擦力,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的作用,它将在水平面上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并一直运动下去.“总保持”有“原来是怎样,后来也仍然是怎样”的意思.问:定律中“或”能不能说成“和”?答:不能,“或”的意思是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究竟处于哪一种运动状态,要看物体原来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与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问:怎样正确认识“惯性”的概念?答: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具质量比汽车大,火车的惯性就比汽车大.智能拓展惯性与交通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高速化,如何既提高交通效率,又能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就成为当前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各大中城市都颁布了一些地方性交通法规,在这些法规中,不少内容都涉及到惯性和交通的关系.(1)马路上的人行横道线在城市的交通干线上,横穿马路必须走人行横道线,不得随意穿行.骑自行车拐弯时,必须提前举手示意,不得猛拐.这些规定,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路口的车辆通行能力,提高效率,减少汽车因减速、发动带来的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汽车的惯性给人们的安全带来的威胁,由于惯性,任何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都不能在瞬间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这个变化过程,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忽视了这个惯性问题而造成的.(2)惯性刹车惯性对交通有害也有利.惯性刹车就是人们利用惯性有利方面的一种做法.马路上行驶的卡车或拖拉机后面,常挂有拖车.当拖车装满货物质量很大,惯性也很大.当车平稳匀速前进时,拖车的惯性对车辆的行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当车紧急刹车时,拖车的惯性对车辆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就立即显现出来了.紧急刹车时,如果刹车装置在前面的卡车,前面的卡车头停止了,而后面的拖车由于惯性却按原来的速度往前冲,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破坏力,拖车质量越大,破坏作用也越大,它不仅会使车辆失控,还有可能扭断牵引拖车的连接杆,甚至造成翻车事故.怎样减少惯性带来的这种危害呢?实践中,人们找到了借助拖车惯性进行刹车的方法.在卡车与拖车的连接处,套装惯性刹车装置:一个套装了弹簧的连杆.当车辆紧急刹车时,连杆随卡车停止而停止,拖车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冲,弹簧迅速被压缩,压缩的弹簧把这种强烈的冲击作用通过曲杆带动装在拖车轮上的制动器,从而使拖车刹车装置制动,把车刹住.这一连串动作是由于惯性而往前冲时完成的,得益于拖车的惯性,刹车动作完成得有力而及时,这种惯性制动灵敏而且可靠. 智 能 归 例题型一 考查你是否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例1 水平桌面上,物体在水平力F 作用下向右运动,当它离开桌面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 .沿竖直方向下落B .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C .作曲线运动D .无法确定运动情况闯关点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 由题意可知,物体离开桌面时已处于运动状态,那么当一切外力同时消失时,物体将维持离开桌面时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答 选B例2如图6-1所示,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A .立即停下来B .立即向前倒下C .立即向后倒下D .仍继续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闯关点拨 (1)注意“光滑” (2)原来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 木块原来随小车一起向左运动,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木块将继续向左作运速直线运动.答 选D[变形思考] 若本题中“光滑”两字去掉,结果将怎样?答 向前倒下题型二 考查对惯性的认识和理解,并会解释惯性现象,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1 我国新交通法规定:坐在小型汽车前排的驾驶员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A .高速行驶B .车速太慢C .突然起动D .紧急刹车图6-1闯关点拨 本题是与惯性有关的典型问题,不论车速快,还是慢,人和车速度相等,不会产生伤害.突然起动时,人向后仰,有靠椅支撑.紧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驾驶员极易受方向盘等的伤害,系上 安全带,可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对人的伤害.答 选D说明 本题多次出现在许多省、市的中考题中,究其原因,本题有以下特点:①现象典型,贴近生活.②知识点隐蔽,没有直言惯性,但必须从惯性入手分析.③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例2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 .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B .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C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然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D .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闯关点拨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所有物体都有惯性.对于题述的这些现象能否用惯性知识加以解释,关键在于物体是否体现出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一特点.A 、C 、D 选项中所举的现象均是由于物体的惯性所致,而B 选项中的物体之所以要落回到地面上,是因为抛出去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不是惯性的缘故.答 选B例3 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6-2所示的变化,则6-2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③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④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A .①或②B .①或③C .②或③D .②或④闯关点拨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即无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物体怎样运动,无论物体是气态、液态还是固态,都具有惯性.当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或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时,杯中的水由于惯性保持静止或保持向左运动的性质,而向左倾倒运动,故①和④不可能形成图示的状态;当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或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则杯中的水要保持原状态不变,而必须向右倾倒运动,形成如图所示达到状态.故C 是正确的.答 选C说明 解释有关惯性现象时,首先要认清研究对象的原有状态,惯性是保持物体原状态不变的性质,这一点尤为重要.例4 如图6-3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气泡水平仪,当水平仪突然向右运动时,水平仪内的气泡相对水平仪将( )A .向前方移动B .向后方移动C .可能向前运动,也可能向后运动D .静止不动闯关点拨 本题涉及两个知识点:第一,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第二,质量是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由于气泡的质量与水平仪的水相比十分微小,因而其惯性极小,所以当水平仪突然向右运动时,体现惯性的主要是水平仪内的液体.将水平仪向右移动,由于惯性,液体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液体相对滞后,而同时把质量极小的气泡挤向前方,所以会看到气泡向前方移动. 答 选D 智 能 训 练图6-2图6-3基础知识训练1.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时候,总保持或.(题型一)2.在体育测试中,铅球出手后仍能向前飞行,是因为铅球具有__ ___.(题型二)3.把衣服抖动几下,能把粘在衣服上尘土斗掉.这是因为抖动衣服时,尘土由于,还保持原来的状态,所以尘土和衣服分离开.(题型二)4.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车厢内靠左侧窗口的乘客,突然感到座椅靠背向前压了自己一下,是由于;当汽车刹车时,身体将向倾(填“前”或“后”),当汽车向左拐弯时,身体将向倾.(题型二)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题型一)A.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C.一般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D.一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一定不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6.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受到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题型一)A.立即停止B.改变运动方向C.先慢下来,然后停止D.做匀速直线运动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题型二)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B.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8.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规则是()(题型二)A.某些路段要对机动车辆限速 B.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C.车辆要右侧通行 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9.飞机空投救灾物资时要想命中目标,投掷点应选在()(题型二)A.目标的正上方B.目标的左、右方投掷均可C.接近目标正上方时提前投掷即可D.远离目标正上方时投掷即可10.斧头和斧柄松脱了,只要把斧柄在水泥地面上撞击几下,斧头就紧紧地套在斧柄上了,请用惯性知识解释这一现象.(题型二)综合提高训练1.洗手后用力甩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这是由于水具有的缘故.(题型二)2.烧锅炉的时候,用铲子送煤,铲子往往并不进入灶内,而是停在灶前,煤就顺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为什么?答:用铲子送煤时,当铲子突然在灶前停止运动,煤由于要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沿着的方向进入灶内.(题型二)3.如图6-4所示,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υA=4m/s、υB=2m/sυC=0.如果小球在经过B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若小球在C处时,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空气阻力)(题型一)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题型二)图6-4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物体不受力时才有惯性D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5.如图6-5所示,车厢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在车厢内固定的光滑桌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N 的两个物体,M>N .不计其他阻力,当车突然停止时,两个物体在离开桌面前 ( )A .一定相碰B .一定不相碰C .不一定相碰D .先撞上,后又分开6.图6-6(a )、(b )所示的现象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 (题型二)A .都是在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B .都是在小车突然拉动时发生C .图(a )所示的现象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D .图(b )所示的现象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7.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共同以10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某一个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这个重物将( ) (题型二)A .继续上升一段,然后下落B .立即下落C .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D .以上说法都不对8.李明看到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下面是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①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②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③人向车行驶方向摔倒④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 ) (题型二)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③④①②D .④①②③ 9.为了通过实验说明某个物理问题,将一个玻璃杯内盛半杯水,上面盖一块塑料薄板,板上放一只鸡蛋,如图6-7所示,用小棒猛击塑料板,塑料板飞出,鸡蛋则稳稳地落入杯中,根据物理知识分析杯中盛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下列有一个或几个说法是正确的,选填正确说法前的序号).①为了使鸡蛋落入杯中不破损;②增大质量,使杯子稳一些,尽量保持不动;③增加湿度,减少塑料板与杯子之间的摩擦. (题型二)10.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6-8所示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继续运动. (题型一)图6-5 图6-6图6-7 图6-8(1)为什么要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这个实验作进一步推想,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小红站在公交车上,车开动时小红向后退了几步才稳住身子,差点摔倒,汽车在行驶中,突然遇到情况紧急刹车,这次小红结结实实撞在了前面一位叔叔身上.她实在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你能利用学过的内容为她解释吗?(题型二)12.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你就以上两点各举出一例.(不要求解释)(题型二)(1)利用:(2)防止:6.2力的合成答:先判断这两个力的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然后再根据对应的公式求出合力的大小,最后确定合力的方向。

《力》同步练习-掌门1对1

《力》同步练习-掌门1对1

第一节力-掌门1对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力存在的普遍性,乐于探究身边的现象。

智能训练 A组:1.力是_______对________的作用,力不能离开________而存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一个物体是施力物的同时必定是_______。

3.如图5.1-1所示,举重运动员正在用力将杠铃举过头顶,_________是施力物体,__________是受力物体;同是人也感到非常吃力,是因为_______对____有压力。

4.如图5.1-2所示,站在树枝上的小鸟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同时小鸟将树枝压弯,说明树枝也是_____物体。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生动地体现这一规律的图是图5.1-3中的()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才会有力的作用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D.力的作用效果只使物体发生形变7.下列事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A.紧急刹车 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8.在图5.1-4中A、B两图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甲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__,乙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__________。

9.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使板发生___________。

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

10.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几种现象:(1)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2)撞击在篮板上的篮球被弹回;(3)用力握皮球,皮球变瘪了;(4)一阵风把地面上的尘土吹得漫天飞舞。

《力的平衡》学案-掌门1对1

《力的平衡》学案-掌门1对1

第三节《力的平衡》学案-掌门1对1教学目标⑴让学生认识到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对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

⑶在探究实验中要求学生自己处理实验数据,并从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中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物体状态变化的原因。

⑷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⑸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感受在力的平衡状态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并认识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教学方法让学生先通过自然、生活现象认识“力的平衡”,然后用抽象的概念来总结“力的平衡”,接着用“力的平衡”观念来解释自然、生活中一些事例,最后通过实验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才会处于“二力的平衡”条件。

教学准备两端有滑轮的直木板,小车模型(玩具小车)、挂盘、砝码等。

一、自主学习(1)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在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所能保持的或状态。

(2)平衡力是指是物体处于受到的两个力或多个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方向、作用在上。

二、合作探究(1)平衡力(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理解(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三、重难点突破1、平衡力(二力平衡)例题、在下列示例中,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正在圆轨道上转圈的过山羊B.减速进站的火车C.在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D.腾空加速上升的火箭练习、起重机将一重物匀速吊起,重物所受重力为104N,则起重机钢绳对重物的拉力()A.大于104NB.小于104NC.等于104ND.无法确定2、二力平衡的条件例题、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电视机,受到彼此平衡的力是()A.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B.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C.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D.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受到的重力练习、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

物理高一上册 运动和力的关系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物理高一上册 运动和力的关系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四个质量、形状相同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将四个质量相同的物块放在斜面顶端,因物块与斜面的摩擦力不同,四个物块运动情况不同.A物块放上后匀加速下滑,B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速下滑,C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减速下滑,D物块放上后静止在斜面上.若在上述四种情况下斜面体均保持静止且对地面的压力依次为F1、F2、F3、F4,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F4B.F1>F2>F3>F4C.F1<F2=F4<F3D.F1=F3<F2<F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当物体系统中存在超重现象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大于总重力,相反,存在失重现象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小于总重力.若系统的合力为零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等于总重力,解:设物体和斜面的总重力为G.第一个物体匀加速下滑,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具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存在失重现象,则F1<G;第二个物体匀速下滑,合力为零,斜面保持静止状态,合力也为零,则系统的合力也为零,故F2=G.第三个物体匀减速下滑,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存在超重现象,则F3>G;第四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合力为零,斜面保持静止状态,合力也为零,则系统的合力也为零,故F4=G.故有F1<F2=F4<F3.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运用超重和失重的观点分析加速度不同物体动力学问题,比较简便.通过分解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2.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且足够长的长木板,木板上面叠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

现对长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3t(N)时,两个物体运动的a--t 图象如图乙所示,若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线Ⅰ是小物块运动的a--t图象B.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C .长木板的质量M =1 kgD .小物块的质量m =2 kg【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根据乙图可知,在3s 以后,m 与M 开始发生相对运动,m 的加速度不变,其大小为23m/s ,所以Ⅰ是长木板的—a t 图象,故A 错误;B .设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3m/s m a g μ==解得0.3μ=故B 正确;CD .当3s t >时,以M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 mg Ma μ-=即kt mg Ma μ-=解得3mg a t M M μ=- 由此可得332M = 解得2kg M =在3s 内,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可得F M m a =+()即3()1M m =+⨯所以1kg m =故CD 错误。

四年级上 第三单元《力与运动》单元复习整理

四年级上 第三单元《力与运动》单元复习整理

•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 出方向相反的 推力 ,这个力叫
做 反冲力。
•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 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
• 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 力,这种力叫 摩擦力 。
力的测量:
• 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 牛顿 ”作 力的单位,简称“ 牛 ”,用“ N ” 表示。1牛≈ 100 克力。
• 下列做法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 A )
A鞋底的花纹 B加润滑油 C旱冰鞋轮子
练一练:
• 想让小车行驶更慢,我可以( B )
A加大拉力 B减小拉力 C减少载重量
• 手在桌子上拖动,会比较费力,这时因为手和
桌面之间有( A )
A摩擦力 B重力
C弹力
单元练习讲评
A A
C B
B B
B C
A
B B
越多,行驶速度 快 ,行驶距离 远 。
• 用气球作动力的小车,在一定范围内,气
球吹得越大,行驶速度 快 ,行驶距 离远 。
力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 • 在不打滑的前提下,摩擦力越小,物体运
动速度 快 ;摩擦力越大,物体运动 慢 。
练一练:
• 圆珠笔、铅笔、水彩笔在纸上书写,笔尖和纸
之间是滑动摩擦。( X ) • 摩擦力都是不好的。( X ) •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和车子的动力有关。( X )
B
B A
重力
滑动
摩擦力

提环
0
5
1
0.2
A
B A
C
C
C A
C B
B
力的测静止的物体动起来,必须对物
体 用力

• 要是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 体 用更大的力 。

《力与运动》单元复习与检测

《力与运动》单元复习与检测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力与运动》分层达标训练-掌门1对1这一章应该要学到什么:1.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通过动手实验,用分析和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理解物体的惯性.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合力与分力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在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上力的合成情况.学会在探究过程中以及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4.认识到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也能够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6.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7.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例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 ).A.物体立即停止运动B.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会慢慢停止运动D.无法判断分析与解选择B.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由于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外力全部消失后将以此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1.历史上对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问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有____________(请至少写出两位).2.请你分别举出一个生活中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例子.(1)利用惯性:____________;(2)防止惯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踢足球时,球离开了脚后仍能运动是由于_____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球在地上越滚越慢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______的缘故.4.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一项新技术装置,安装在轿车方向盘内,特定情况下会“蹦”出来,以保护人体免受硬物撞击而受伤.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它最有可能“蹦”出来( ).A.轿车启动时B.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C.轿车在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时D.轿车前端与其他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5.站在匀速行驶的轮船船头甲板上的人竖直跳起(不考虑风的因素),落下后人的位置将在( ).A.原处B.起跳点的后面C.起跳点的前面D.都有可能6.汽车在雨天行驶速度应慢一些,这是由于()A.雨天汽车的惯性大B.速度越小汽车惯性越小C.雨天汽车的摩擦力小,速度越大越不易停下D.以上说法都错7.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出的B.直接由实验得出的C.直接想像得出的D.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8.自行车是同学们熟悉的交通工具,请同学们列举一些有关自行车的惯性现象,并且想像假如失去惯性,将有什么现象发生.第二节力的合成例用300N的竖直向上的力提重物,若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是100N,则物体受的重力是( ).A.100N B.400N C.200N D.200N或400N分析与解选择D.通过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重物受的重力与拉力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根据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成,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差.当合力方向向上时,F合=F拉一G,G=F拉一F合=200N;当合力方向下时F合=G—F拉,G=F合+F拉=400N.1.两个小孩共同提起一桶水,而大人一个人就可以提起,就是说大人用的力与两个小孩用的力的作用效果_____,大人施加的力是两个小孩的力的____。

掌门人一对一全套资料高一物理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掌门人一对一全套资料高一物理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3.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比较
作图 步骤
力的一长度表示一定的力的大 1
小)
无需选标度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根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
2 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 适当长度线段即可
段长度
3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向
在线段末端标出箭头,表示方 向
2019/12/24
4.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和 作用点 。 5.力的表示 (1)力的图示:能表示出力的 大小 、方向 和 作用点 。 (2)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 作用点 和 方向 。
2019/12/24
[重点诠释] 1.力的特性 (1)力的物质性: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 用,没有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力。我们谈到一个力时, 一定同时具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不存在只有受力物体 而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不存在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 物体的力。
[答案] D
2019/12/24
[借题发挥] 重心作为物体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物体上最重的 点。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当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 其重心位置也要发生变化。
2019/12/24
2.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方向总是 垂直于支持面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或天平直接测出C.任 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 D.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可以在物体上也可在物 体外
[重点诠释] 引力和电磁力能在宏观世界里显示其作用,这两种力是 长程力,但是电磁力要比引力强得多。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 作用都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原子核尺度内,在宏观世界里 不能觉察到它们的存在。
2019/12/24

掌门人一对一全套资料高一物理3.2 弹力

掌门人一对一全套资料高一物理3.2 弹力
2019/12/24
(2)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可用F-x
图像表示,如图3-2-1所示,图线的
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3)由于F1=kx1,F2=kx2,故ΔF=
图3-2-1
F2-F1=kx2-kx1=k(x2-x1)=kΔx,
因此,弹簧上弹力的变化量ΔF与形变量的变化量也成正比
关系,即ΔF=kΔx。
2019/12/24
[例2] 在半球形光滑容器内,放置一细杆,
如图3-2-5所示,细杆与容器的接触点分
别为A、B两点,则容器上A、B两点对细杆
m的作用力的方向分别为
()
A.均竖直向上
图3-2-5
B.均指向球心
C.A点处的弹力指向球心O,B点处的弹力竖直向上
D.A点处的弹力指向球心O,B点处的弹力垂直于细杆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 的长度x成 正比 。
2.公式 F= kx ,其中k为弹簧的 劲度系数 ,单位:牛顿每米,
符号N/m。
2019/12/24
[重点诠释] 1.弹簧的弹力 (1)应用胡克定律F=kx求解。 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可能为伸长量l-l0,也可能为缩 短量l0-l);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k只与弹簧本身有关,由弹 簧本身的材料、长度、粗细、匝数等因素决定。它反映了弹 簧的软硬程度,k越大,弹簧越硬,其长度越难改变。
2019/12/24
3.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直接法:对于形变比较明显的情况,可以根据弹力 产生的条件判断:①物体间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有弹力产生。 (2)利用假设法判断:要判断物体在某一接触位置是否 受弹力作用,可假设将在此处与物体接触的物体去掉,看 物体是否在该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若能保持原来的状态, 则说明物体间无弹力作用;否则有弹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检测题(四)-掌门1对1(第六章)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48分。

1.有两个力,F1=10N,F2=3N,这两个力的最大合力是()A.10N B.3N C.13N D.7N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C.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3.以下安全提示中与摩擦力知识有关的是()A.请驾驶员系好安全带 B.雨天路滑,驾驶员小心驾驶C.天干物燥,注意防火 D.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以外4.原来静止在火车茶桌上的小球,在火车突然向前开动时,小球将()A.向前运动 B.向后运动 C.静止不动 D.左右摆动5.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对人造成伤害?()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紧急刹车 D.突然启动6.下列现象与惯性无关的是()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C.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D.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向前飞行7.知识的价值体现之一,是它可以让我们避免许多不安全的事故。

在下列安全提示中与惯性知识有关的是()A.车未停稳,请勿下车 B.在地铁站台候车的人必须站在安全线外C.高压危险,请勿靠近 D.高温蒸汽,小心烫伤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现象的是()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9.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了力,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C.物体静止时一定没有受到力 D.物体不受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10.在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汽车匀速转弯 B.篮球从空中下落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 D.火车刹车后向前滑行11.在下面这些情形中,属于平衡力的是的()A B 图1 C D12.下面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这个实验是想像的,不可能真正做出来B.这个实验虽然是想像的,但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是完全可以做出来的C.通过对这个理想实验的分析、推理,可以揭示更深刻的自然规律D.一个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该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13.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字典重4.9N,下面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出字典受力的图示是()A B 图2 C D14.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A.汽车的后窗上贴有“保持车距” B.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C.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D.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15.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小球是静止的,所以小球没有惯性B.因为小球受到桌面对它的摩擦力,所以小球不能自动地沿桌面滚动C.小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小球所受到的合力为零16.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当运动物体不受力时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下去D.当运动物体不受力时,不仅它的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二、填空题。

1~5题每空1分,6~7题每题3分,8~9题每空2分,共27分。

1.小明同学骑自行车行驶时遇事紧急刺车后,自行车由于还会继续向前移动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来是由于受到_____________力改变了车的运动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小明同学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2.天花板上悬挂一只电灯。

绳对灯的拉力和是一对平衡力,灯对绳的拉力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用力推动一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玩具小车,小车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小车具有;但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又会停下,这是因为它受到作用的原因。

4.如图3所示,把一个小木块直立在小车上,让小车沿桌面向左运动。

当小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木块与小车之间有摩擦,木块的底部也随着停止,木块的上部(填“停止”或“不停止”),所以木块将向(选填“左倾倒”或“右倾倒”)。

图35.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这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若撤去拉力F,则物体将向运动。

6.重25 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运动,已知物体受到 15 N的水平拉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N,方向。

7.一个物体受 20 N水平向左的力,同时还受到 25 N水平向右的力,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此二力的合力大小是 N,合力的方向是。

8.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物重是地球上物重的1/6,若一个物体在地球上的物重是120 N,则它在月球上的物重是 N,它在地球上的质量是 kg,它在月球上的质量是 kg。

(g取 10 N/kg)9.如图4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 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 N。

图4三、综合题。

1、2题各3分,3题6分,4题13分,共25分。

1.如图5所示,排球离开手后仍在空中继续飞行。

不考虑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排球的受力示意图。

2.在图6中,物体A受到 40 N斜向上的拉力和 20 N的滑动摩擦力,作出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图5 图6 图73.如图7 (a) 所示,木块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 7(b) 所示。

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水面的状态分别如图7 (c) 和 (d) 所示。

由图7(a)、(b)或图7(c)、(d)可知:小车运动状态变化的可能情况是(请将两种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得到上述结论是利用了木块和水都具有的性质。

4.阅读下列材料。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浆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浆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汽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汽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就不能前进。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自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却破了,在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__ _____ (填空“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②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2,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A.F1>F2 B.F1<F2 C.F1=F2D.无法判断③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A.划船时,船浆对水的力与水对浆的力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子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④根据你刚刚自学的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和你在八年级物理中所学的二力平衡知识,比较一下:物体间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与一对平衡力之间的关系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答: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B卷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受重力和运动员踢它的力作用 C.游泳时,人划水身体就能往前游,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人推桌子,桌子没有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2.足球运动员用400N的力把重力是4N的足球射向球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运动员也受到球对他的力的作用,但这个力小于400N,这正是球被踢飞的原因 B.球在飞行时受到了两对平衡力的作用 C.阻力f的施力物体是空气,其大小与球的运动速度有关D.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到的合力不为零3.F1、F2是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的方向向左,大小为 10 N;已知F1的大小为20 N,关于F2的大小或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2的大小一定是30 N B.F2的大小一定是10 NC.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D.F2的方向一定是向左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绕地球飞行的飞船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列车匀速运动时,火车头拉车厢的力大于车厢所受的阻力5.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重物,当弹簧测力计和重物一起匀速向下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4.7 N,则这物体的质量是 kg;当弹簧测力计和重物一起向上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6.学习了摩擦力有关知识后,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滑动摩擦力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及压力大小有关。

但小敏同学总感觉滑动摩擦力还应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并猜想:“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于是她找来了一块长方体木块(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弹簧测力计、长木板,如图8所示。

那么,她应怎样用这些器材验证她的猜想是否正确呢?请你帮她写出她的实验步骤及分析。

步骤(l);步骤(2)。

分析比较:图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