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山东淄博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山东省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山东省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在周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陈兵示威,并“问鼎(周王权力的象征—引者注)小大轻重”。

这反映了当时周朝的政治形势是A . 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B . 王权强大,分封制确立C . 诸侯国内乱,相互兼并D . 王权衰弱,分封制破坏2. (2分) (2017高二下·三明期中) 汉代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并且离产地较远。

这说明汉代()A . 民间工商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B . 官营手工业从事一定的商品生产C . 墓葬中存在突破身份等级的趋象D . 官营手工业产品是皇帝私用和官府专用3. (2分)(2017·山东模拟) 《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

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这一制度()A . 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B . 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 . 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D . 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4. (2分)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其相似作用是()A . 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B . 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 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 .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5. (2分) (2016高一上·赣州月考) 高一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

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A . 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 . 唐太宗:“我用三省分割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和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和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班级姓名考号一、选择题(满分60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学者冯天瑜说:“西周地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地贵族阶层、被征服地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地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地血缘组织框架。

”对此观点理解正确地是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地成功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2.汉初,王国内群臣吏民对诸候王自称“臣”,且朝廷官吏对诸侯王也可以自称“臣”。

汉武帝时,颁布法令严格禁止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呼,否则要被处以极刑,这种变化反映汉朝A.国家官僚体系地健全B.中央政府地权威加强C.法制得到进一步完善D.皇权至上价值观兴起3.《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

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材料反映东汉时期A.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B.改变了单凭以德选拔人才地标准C.确立以考试来甄别人才地制度 D.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已趋于成熟4.伏尔泰说:“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地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地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地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

中国地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

”该材料盛赞了古代中国地A.内外朝制、察举制 B.三公九卿制、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D.内阁制、科举制5.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地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

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C.对皇权有一定地约束力D.仅是君主专制地工具6.《欧洲历史》说:“古代希腊地民主与今天西方代议制形式地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

在雅典,城邦地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级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9月月考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级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9月月考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卷高二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37小题,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1.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百家争鸣”评价正确的是()①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②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儒、墨、道、法等学派既相互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的先秦思想家是()A.墨子B.孔子C.荀子D.孟子3.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种思想()①包含了孔子对百姓的爱护②包含了民本思想③是孔子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④在当时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中国历史上一场()A.政治运动B.启蒙运动C.思想文化运动D.思想解放运动5.学完“百家争鸣”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任课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乙: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起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A.甲B.乙C.丙D.丁6、儒家的经典“四书”是指( )A、《诗经》《礼记》《论语》《大学》B、《春秋》《易经》《孟子》《中庸》C、《论语》《孟子》《中庸》《大学》D、《大学》《中庸》《易经》《论语》7、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A、西汉B、隋唐C、北宋D、南宋8、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古代出现了众多的儒学大师,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

山东省淄博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101401137

山东省淄博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101401137

2016级高二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第Ⅰ卷一、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背景是: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建立2、董仲舒将天命观加以整理发展,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他的目的在于:A、探寻世界和人类的起源B、遏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C、把历史的发展变化归结到天理上D、为封建统治寻找理论根据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句话应出自:A、董仲舒B、朱熹C、王守仁D、李贽4、李贽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而起的农民,这反映了他:A、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B、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C、揭露道学家的虚伪D、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5、17世纪西方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

这表明: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6、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说法,错误的是:A、秦小篆和汉隶大多是实用性的文字B、汉字发展为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C、汉隶古朴凝重,魏碑挺拔有力,草书飞舞飘扬D、宋明书法注重法度而忽略个性7、明清时期,以大量记述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小说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开始流行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扩大D、思想控制日益严密8、文艺复兴前欧洲人“为了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后欧洲人“为了生活而信仰”,这表明了:A、文艺复兴前后,人、神主导地位的变化B、文艺复兴才让人们有了真正的现世生活C、文艺复兴第一次把人放到世界和社会的中心看待D、文艺复兴后,人在反对神的存在以及对人的束缚后的人性自由9、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10、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山东省淄博临淄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淄博临淄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淄博临淄中学学年高二历史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

周与鲁的关系是大宗与小宗兄弟父子小宗与小宗、《论语》载: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与材料最相关的应当是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世袭制、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下列与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在此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宗法制分封制王位世袭制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树立专制权威炫耀文治武功制造暴政依据宣扬君权神授、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三公,其直接目的是确立皇权至上防止大臣专权消弱地方权力防止人民反抗、秦朝在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中,最有力的措施是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官吏的监察制度严苛的秦法、秦朝的下列措施不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皇位继承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下列不属于郡县制的进步性的是: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这句话反映了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决策中枢的转移地方势力的消弱三公九卿制的废除外戚专权、宋朝时期,相互牵制的中央机构是①宰相②枢密院③三衙④三司⑤知州⑥通判①② ③④ ⑤⑥ ②③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①② ①④ ②③ ③④ 、宋代“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

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

”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宰相权力的分割皇帝权力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加强宰相权力的加强、下列官职中不具备监察职能的是:通判御史大夫尚书令刺史、为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之地,以严密为要,军机大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露。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

《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

”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A.学在官府 B.有教无类 C.私学兴起 D.百家争鸣2.“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家思想D.儒家学说与权术4.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

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

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

造成这种文化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精神领域普遍出现了危机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大发展C.新兴门阀士族生存环境险恶,不得不依附某个政治集团D.魏晋时期佛、道盛行5.《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6.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材料所说的“异质”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7.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B.孔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不可动摇C.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 D.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8.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

山东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康熙皇帝亲自编纂指导的《御制百家姓》,以孔、孟开头,“孔师阙党孟席齐梁。

”这反映出A.满洲贵族势力日益衰微B.认同儒家思想的基本主张C.对汉族儒家文化的尊崇D.孔孟成为人数最多的姓氏2.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

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A.“为政以德”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3.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4.在《唐代墓志汇编》的志文中,常见墓主蒙童(初入学塾的儿童)时“幼挺岐嶷(幼年聪慧)”、“宣慈惠和(博爱众人)”、“弱不好弄(弄:玩耍)”、“蔚然老成”的表现,同样的描述在唐代高僧传中也比比皆是。

由此可见唐代()A.志文往往夸大墓主的品德言行B.佛教思想深刻影响日常生活C.儒家的礼教规约备受社会推崇D.儒佛两种文化已完成了融合5.元代净明道创始人西山道士刘玉提倡用“日知录”“功过格”一类善书规范自已的日常行为,希图通过格守道德而成仙得道。

这反映了A.道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道思想开始合流C.道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6.“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7.《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先秦某一思想“对当日政治之狂澜不能挽救,只能使明达的人退而为隐士”。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第五中学、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答案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第五中学、高青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答案

淄博实验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 2018.2
历史参考答案
1. CBACD 6.ADBBC 11.DCDCD 16. DABDA 21. DADBC 26. BDCAC
31. CAADA 36.ABACA
41. (1)背景:儒学经典的缺失;儒学自身的缺陷;社会矛盾尖锐;佛道思想的冲击;儒者捍卫圣道的责任意识。

(8分,答出四点即可)
特点:打破了汉唐儒学传统,重建以“理”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2分)
(2)不同:宋代的疑古主要是在经学的范围之内疑古;20世纪疑古是建立在史学方法上的疑古;宋代疑古以维护传统为目的;近代疑古则彻底否定传统。

(4分)
评价:积极:利于打破旧思想旧传统的束缚,促进思想启蒙;辩伪存真的科学态度对后世史学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局限:存在绝对化倾向,既有悖于科学精神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6分)
42. (1)贡献:研究并向中国介绍西学,沟通中西文化(或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使近代数学传人中国);反思并维护传统文化;编写《农政全书》,系统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或系统总结整理中国传统科技)。

(每点2分,共6分)
特点:注重实用和总结;融合中西方科技文化。

(每点2分,共4分)
(2)特点:注重实验研究,将观测与科学实验相结合;实现了通过实验发现自然规律的突破。

(每点1分,共2分)
原因:徐光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发达;西学东渐的影响。

(每点2分,共4分)
伽利略: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伽利略本人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每点2分,共4分)
- 1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模块考试二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yì,是奏乐舞蹈的行列,天子享有)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材料表明孔子强调A.仁爱思想B.忠恕之道C.等级秩序D.以德治民2.“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

”持此观点的人应是A.孟轲B.荀况C.墨翟D.韩非3.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A.道家、墨家B.儒家、道家C.儒家、法家D.墨家、道家4.老子认为统治者治理天下,要仔细谨慎,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要使用权谋,进而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主张以“无事取天下”。

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天是最高主宰的天命观念B.天道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C.天与人不相胜的自觉认知D.制天命而用之的进取精神5.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6.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

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A.光大儒家B.恢复礼乐秩序C.建立教育体系 D.加强中央集权7.“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

”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8.明代中期,理学家王守仁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有鉴于此,他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C.宣扬“发明本心”以求“理”D.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9.我国明代晚期,著名思想家李贽提出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新主张,但被统治者和多数时人视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

山东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山东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山东省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二上·广西期中) 历史探究课上,教师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进行设计,提观点,让学生讨论,以便加强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观点1:“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观点2:“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观点3:“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

”上述观点所对应的思想是()A . 1—儒,2一法,3—道B . 1—儒,2—道,3—墨C . 1一墨,2一法,3—道D . 1—道,2一墨,3—儒2. (2分)(2020·合肥模拟) 明清时期,朝廷面对传染病流行会减免税粮赋役、发帑赈济以减缓灾情;一些深怀济世思想的医生也不避疫气施医送药,践行“不为将相,便为良医”的美德;不少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更是主动出资出力,救民济困。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 . 救灾防灾成为社会共识B . 疫情有助于消解阶级对立C . 儒家思想影响国民行为D . 明清的防疫体系趋于完善3. (2分) (2019高二上·白山月考)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毕阿斯把人的好行为归于上帝。

他还说过:“挣钱的工作最使人快乐。

”他认为只有人们富裕了,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

这反映了他()A . 提倡人民富裕和平等B . 以大量的财富支持城邦C . 以人为中心关注世界D . 要求人民听从上帝安排4. (2分) (2020高二下·吉林月考) 加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

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 . 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B . 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C . 天主教会的宗教思想D . 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5. (2分)提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启蒙思想家是A . 孟德斯鸠B . 伏尔泰C . 卢梭D . 狄德罗6. (2分) (2018高二下·沭阳期中) 下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图》。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淄博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第一卷(选择题63分)一、选择题(每题1。

5分,共63分)1.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2。

对于父子关系,孔子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认为父慈子孝是一种道德;董仲舒则主张“父为阳,子为阴”,认为儿子绝对服从父亲是一种义务。

这种变化反映了A.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B.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3.董仲舒说:“事应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他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他提出的这一理论A. 使民间封建迷信思想氛围更为浓厚B.促使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神学教育C.鼓励人们遵从道家提倡的顺其自然D.便于汉武帝假借“天”来巩固统治4。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候与政治混为一谈。

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但其流弊则是一经摆布,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

"造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难以摇撼之"的主要原因是A.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B.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C.已经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 D.能够促进古代社会和谐5.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B.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C.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D。

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6.明朝《东林列传》中记载:明太祖“一宗朱子之学,令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这段材料表明A.儒学始终受到统治者的推崇B.明朝统治者推崇儒学,加强思想控制C.理学出现了严重的宗派之争 D.当时统治者注重民众的儒学家庭教化7.黄宗羲和韩非子对君主专制所持观点几乎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 )A.两人的阶级立场不同B.两人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同C.两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D.儒家是主流思想而法家不是8。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淄川中学高2016级高二第三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部分:(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 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陚予“公”“保”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

这表明A. 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 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 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的同时皇帝也使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形成监阁共理互相制约的局面,有利于加强皇权,B正确;明朝设立内阁,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是加强皇权的措施,A错误;C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 清·《官场现形记》:“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份大家私,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

”导致主人公如此感慨的是A. 宗法门第观念B. 仅男子可参予科举C. 近代新式教育推广D. 秦代强制分户的立法【答案】A【解析】宗法门第观念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观念,材料中称自己死后没有传宗接代的人,因此是指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故A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关于科举制的内容,排除B;材料出自清朝的文献,不属于近代,故C错误;材料出自清朝的文献,与秦朝无关,故D错误。

3. “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菁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

”这种现象是指A. 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B. 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C. 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D. 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选官制度中的科举制,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分析和解读材料的能力。

科举制度在隋朝时创立,唐朝进一步完善,一直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由于科举制以考试为主,推荐为辅,相对公平,平民百姓也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为民间精英进入体制打开通道,克服了社会阶层流动的阻塞,故C项正确。

山东省淄博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高三(下)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一、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指出:“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构。

国家就象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

”这表明当时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家国一体固化 B.体制尚未健全 C.地方相对独立 D.君主专制出现2.有学者认为,帝王将相可能不怕天不怕地,但怕史官,在乎自己的历史形象。

唐代以前,皇帝无权阅读史官对他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

这说明()A.重视以史为鉴成为历代的传统B.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C.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形成制约D.史官与皇权存在着尖锐的矛盾3.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的“春夏毋敢伐材木山林……燔草为灰”的规定,是《礼记》孟春“禁止伐木”、仲春“安萌芽,毋焚山林”的内容。

《唐律》“非时烧田野”条规定,是《礼记•月令》的“时禁”之属。

材料反映了()A.古代已制定专门的环境保护法B.古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C.儒家生态意识影响了古代立法D.古代法律严禁焚烧山林和草木4.《白银资本》载“1600年,(中欧)这种贸易造成每年大约有20公斤的白银流入从宁波到广州的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

对丝绸的旺盛需求引发了土地使用方式的重大变化……”。

这表明东南沿海()A.农业经济转型 B.传统手工业受冲击C.经济地位上升 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5.明清之际,出现了重视公论、众论的思想,“一人之心有邪正,故其言不足凭,若亿离人之心,则公而无私矣。

”又如“重论未必皆是,而是不出于众论之外。

”这些说法()A.是西方启蒙思想传入的结果B.未脱离士人“公天下”的传统政治理想C.说明近代民主观念正在形成D.反映出当时舆论环境比较宽松6.1914年4月,民国政府公布的《报纸条例》,要求各报刊“每发行日送报警署存查”,而且不得登载“淆乱政体者”、“妨碍治安者”等工8条之多,对违反者轻则罚款,重则收监。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临淄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临淄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山东省淄博临淄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三月月考历史2019.03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5分)1.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周与鲁的关系是A. 大宗与小宗B. 兄弟C. 父子D. 小宗与小宗【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宗法制相关的内容可知,周武王继承王位是天下大宗,余子分封是为小宗,所以周与鲁国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故A项正确,D项错误;题干问的是周与鲁国的关系而不是周武王和周公旦的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封弟周公”故C项错误;【点睛】本题以宗法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宗法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层层相宗,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天子是绝对的大宗。

2.《论语》载: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与材料最相关的应当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井田制D. 世袭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可知,题干说的是社会政治都很好的时候,礼乐征伐这类事都有天子决定,可见描述的是诸侯都服从天子的命令,由所学可知这是在赞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宗法制不涉及国家政令的出处,故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权继承人的选择,故D项错误。

3.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下列与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 井田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缘为基础,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矛盾的制度。

材料反映的是珍惜亲情,故C项正确;井田制是经济制度与亲情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分封制和郡县制均是地方行政制度与亲情没有关系,故B、D项错误。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够对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和郡县制概念的准确理解。

4.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在此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A. 宗法制B. 分封制C. 王位世袭制D. 郡县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知君子在人格的修养过程中,要经历家国天下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以血缘为基础的进阶之路,根据所学可知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缘为基础的制度,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和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和血缘没有关系,故B、D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王位继承的发展顺序,故C项错误。

山东省淄博临淄中学2018-2019高二三月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淄博临淄中学2018-2019高二三月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

临淄中学高二阶段性检测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5分)1、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周与鲁的关系是A大宗与小宗 B兄弟 C父子 D小宗与小宗2、《论语》载: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与材料最相关的应当是A分封制 B 宗法制 C井田制 D世袭制3、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下列与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4、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在此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再到天下的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A宗法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郡县制5、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A树立专制权威 B炫耀文治武功 C制造暴政依据 D宣扬君权神授6、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三公,其直接目的是A确立皇权至上 B防止大臣专权 C消弱地方权力 D防止人民反抗7、秦朝在巩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中,最有力的措施是A郡县制 B三公九卿制 C官吏的监察制度 D严苛的秦法8、秦朝的下列措施不能否定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是A皇位继承制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D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9、下列不属于郡县制的进步性的是:A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 B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C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10、“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这句话反映了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C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D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11、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A决策中枢的转移 B地方势力的消弱 C三公九卿制的废除 D外戚专权12、宋朝时期,相互牵制的中央机构是①宰相②枢密院③三衙④三司⑤知州⑥通判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②③13、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14、宋代“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

【解析】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解析】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山东省淄博市普通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是指( )A. 封邦建国B. 建立军队C. 制定周礼D. 营建都城【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

根据所学知识,封建是指分封制,也就是封邦建国。

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下走入近代化的最初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由“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下走入近代化的最初一步”可知,这场战争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古训A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3. “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春秋·公羊传》),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的()A. 禅让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礼乐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反映了宗法制的核心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4.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A. 世袭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中的“百代都行秦政制”有两个关键点:首先,这个“制”是从秦开始的制度;其次,这一秦朝的制度为后世王朝所继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淄博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部分:(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陚予“公”“保”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

这表明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2、清·《官场现形记》:“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份大家私,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

”导致主人公如此感慨的是( )A.宗法门第观念B.仅男子可参予科举C.近代新式教育推广D.秦代强制分户的立法3、“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菁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

”这种现象是指( )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 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D.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4、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5、1894年《申报》写到: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

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覆琉球,乃可一劳永逸。

该认识A.认清了这场战争爆发时的形势B. 肯定了洋务运动的作用C.反映了舆论界盲目自大的心态D. 有利于坚定抗日的信心6、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平等、法治的社会传统,而古老的中国则衍生出对权力的膜拜和等级尊卑鲜明的社会秩序。

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方式上的动与静的差别B.经营方式上开放与封闭的差别C.经济形态上商品经济与农耕经济的差别D.文化观念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别7、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

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B.美国总统对议会负责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由议会产生D.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有权解散议会8、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辛丑条约》的签订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9、1840年间,英国输华货值为524.298磅,到1840年便一跃至1,456,180磅,1844年又升至为2,305,.617磅,1845年跃至2,394,827磅。

但道光十六年(1846年)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 年) 为一百万英镑多一点,仅略超过战前的水平。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鸦片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B.咸丰比道光更加反对中英贸易C.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D.英国工业革命扩展到了大清国10、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

”材料反映了行省( )A.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B.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C.与都省相互制衡 D.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11、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12、1872 年到1875 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 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 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

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

”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

以上情况表明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13、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一般由抽签产生的500个陪审员组成,开庭前他们中没有任何人事先知道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

这说明( )A.陪审人员的随机性可以降低误判率B.古代雅典只有陪审法庭具有司法职能C.力求保持公平是雅典陪审法庭的重要原则D.雅典陪审法庭是五百人议事会的下设机构14、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城邦不能够由公民自己来治理,而是要由“知道如何统治的人来治理”。

这一看法是针对( )A.直接民主的弊端 B.民主范围的扩大C.参政方式的平等 D.贵族统治的专横15、从《十二铜表法》一直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古罗马在债务法规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并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这表明在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中( )A.力图缓和民族矛盾 B.重视维护帝国统治C.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D.注重保护私有财产16、1621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来觐见国王詹姆士一世时,国王无奈地对侍从吩咐道:“你们摆好十二把交椅吧,我要接待十二位国王!”这反映了此时的英国( ) A.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 B.议会对国王形成了制约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完全激化 D.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7、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是缘于(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议会改革的实行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内阁制度的确立18、《联邦党人论稿》的“引论篇”中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美国那种“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为解决文中的现象,1787年宪法( )A.确立了自由平等原则 B.确立了共和制原则C.确立了联邦制原则 D.确立了权力制衡原则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实际人口调查,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后三年内举行,并于其后每十年举行一次。

”当年制定这一条款的目的是为了( )A.掌握印第安人、黑人和海外移民的人口数量B.统计共和党、民主党的党员人数C.确定选民人数及每个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D.推行种族歧视政策20、朱元璋改行中书省为承宜布政使司,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管民政、财政;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刑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亊。

原来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各司其责,互不统成,互相牵制,各自直属中央。

朱元璋的这一改革A.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C.加强了地方的行政效率D.避免了诸侯国威胁中央的覆辙21、《资政新篇》问世后,曾国藩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士日记》中说:“《资政新篇》一本,贼族洪仁玕所作以上洪逆者,文理较明白。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赵烈文如此评价主要是因《资政新篇》A.有利于实现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B.体现了与洋务派一致的改革追求C.学习西方的精神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D.可作清政府全面改革内政的借鉴22、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

这主要说明分封制A.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B.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C.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D.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23、汉初,皇室子女往往系以母性,皇室视外戚如宗室而不称异姓,太后及长公主在宫廷中拥有发言权,进而衍生出了外家帝舅的贵重之局。

这表明当时()A.外戚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B.外戚参政的政治特色C.尚未真正实现专制集权 D.郡国并行体制的弊端24、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

这种变化有助于A.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D.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26、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淸、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亊上,太平天国借用了两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䜣、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习长技。

材料主要说明()A.淸政府已认识到“借师助剿”的重要性B.洋务派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壮大了势力C.太平天国间接地影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D.太平天国运动给予列强侵华以可乘之机27、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的,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28、“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日本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 ( )A.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B.赔偿白银4.5亿两C.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D.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29、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

四夷入侵,各示所欲’。

”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 )A.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B.“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C.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D.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30、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启蒙思想深入人心B.法国人民艰难曲折的斗争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D.法国君主制的传统十分浓厚二、非选择题:(31题16分,32题12分,33题12分,共40分)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材料一朱元璋推行严刑峻法,对大臣擅权、武将骄横给予最严厉的打击,所谓“以重典驭臣下”。

明律简于唐律,严于宋律。

又在明律之外,把案例编为《大诰》,颁给各级学校作为必读教材,以后又编了《大诰续编》、《大诰三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