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史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物理学史高考必背

(完整版)高中物理学史高考必背

新课程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必修部分: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高中物理学史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学史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学史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总结归纳高中物理学史总结高中物理学史总结归纳篇一高中物理学史总结叶涛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一⑦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一⑦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一⑦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

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1、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史知识总结

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史知识总结

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史知识总结物理 11.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正确地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

P52.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发现,一个复杂系统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可能使结果产生巨大偏差。

P53.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和电灯。

贝尔发明电话。

居里夫人发现镭、钍、钋三种元素的放射性。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李政道和杨振宁指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

P7吴健雄,华裔美国物理学家,用实验证实了宇称不守恒,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

P944.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

P75.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他们的重量决定的。

P466.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通过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

P47、48 伽利略近代力学的创始人。

P497.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

P568.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止在一个地方。

P68 伽利略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P68法国科学家笛卡儿补充完善伽利略观点,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

P699.英国科学家牛顿,动力学的奠基者,提出牛顿运动定律。

P6810.美国J.韦伯首创用铝棒做“天线”接收天体辐射的引力波的方法。

P9411.J.H.泰勒等人观测围绕共同质心高速转动的双星,推测它们在辐射引力波时失去了能量。

P94物理21.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

发表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P322.古代天文学家托勒密完善了理论:每个行星都沿着圆运动,这个圆叫做“本轮”同时本轮的圆心又环绕着地球沿一个叫做均轮的大圆运动。

P343.哥白尼(波兰)发表《天体运行论》,预示了地心宇宙论的终结。

P354.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观测证明了地球不是所有天体运动的中心。

新课标物理学史总结归纳

新课标物理学史总结归纳

新课标物理学史总结归纳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被视为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旨在规定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和教学要求。

在这些课标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新课标所涉及的物理学史进行总结归纳,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重要理论和人物。

一、物理学的起源物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界事物运动规律的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物质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自然哲学的雏形。

其中,柏拉图提出了“触定论”,认为世界是由最小的可触及微粒构成的。

而亚里士多德则建立了其著名的物理学体系,关注物质的四种运动形式。

二、物理学在古代的发展1.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体系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体系在欧洲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观点包括地心说和四种元素说。

他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并由地、水、火、气等四种元素构成。

2. 克勒输入机械论克勒输入机械论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提出了日心说。

他认为地球是位于宇宙的中心的,而是由太阳作为中心,行星绕太阳运动。

三、近代物理学的诞生1. 开普勒定律的建立开普勒通过对天体运动的观测和数据分析,得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即椭圆轨道定律、面积速度定律和调和定律。

这些定律为日后牛顿力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 牛顿力学的建立伊萨克·牛顿在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首次提出了质量、力和加速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即著名的“牛顿第二定律”。

此外,牛顿还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行星运动和落体运动等现象。

牛顿力学为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经典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电磁学的诞生1. 安培和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安培和法拉第的研究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

安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安培定律。

而法拉第则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高中物理学史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总结
1. 定义和起源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和能量转化的自然科学。

高中物理学作为对学生智力和科学素养的锻炼,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2. 古代物理学
古代的物理学发展着重于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对物理学的贡献。

3. 近代物理学的兴起
17世纪的科学革命标志着物理学的现代化。

伽利略、牛顿和开普勒的研究为物理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物理学的分支
高中物理学通常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分支。

每个分支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研究内容。

5. 物理学的实践应用
物理学在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物理学在能源开发、材料科学、通信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6. 物理学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的探索,物理学将继续发展和演变,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科学发现和创新。

7. 高中物理学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上是对高中物理学史的简要总结,不涉及详细的历史事件和法理问题。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高中物理学史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总结

1、胡克:发现胡克定律(F弹=kx)
2、伽利略:
(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
(3)他开创了科学推论的方法。

3、牛顿:(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4、开普勒:开普勒三大定律
5、卡文迪许:扭秤装置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

7、焦耳: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焦耳定律
9、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0、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得基本电荷--元电荷e。

11、欧姆:引入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并确立它们关系--欧姆定律。

14、汤姆生:
(1)研究阴极射线(不是他发现这种射线),发现电子,并测出比荷;
(2)提出枣糕模型(也叫葡萄干布丁模型)
16、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
24、爱因斯坦:
(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提出质能方程E=mC2,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
1。

(完整版)高中最全的物理学史总结

(完整版)高中最全的物理学史总结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本专题肯定会在2013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中出现,一般小题形式出现。

大家一定要注意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这个比较简单,背熟就可以了!I.必考部分:(必修1、必修2、选修3-1、3-2)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

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 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1、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一、力学:1、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人教版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人教版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9、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高中物理学史及其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及其知识点总结

物理学史1、伽利略(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3、牛顿(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4、胡克: 发现胡克定律(F弹=kx)5、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6、爱因斯坦(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提出质能方程E=mc2,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7、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8、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9、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0、安培:研究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11、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2、法拉第(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13、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4、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5、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6、赫兹:(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17、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18、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

19、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提出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质波概念20、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21、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 m。

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一、力学:1、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当代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尔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会以同样的速度继续沿直线运动,既不停止,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的方法指出,一个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摩擦力,就会保持这个速度运动;当代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尔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会以同样的速度继续沿直线运动,既不停止,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中最全的物理学史总结整理

高中最全的物理学史总结整理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I.必考部分:(必修1、必修2、选修3-1、3-2)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

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 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1.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

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总结》物理学的发展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它不仅展现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不懈探索,也为现代科技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了解物理学史对于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学史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力学部分1.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重物下落比轻物快。

虽然他的观点在现在看来存在错误,但在当时对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 伽利略伽利略是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他还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对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牛顿艾萨克·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天体运动的规律,牛顿运动三定律则描述了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二、热学部分1. 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在 1827 年发现了布朗运动,即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间接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 克劳修斯和开尔文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和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分别独立地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劳修斯表述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开尔文表述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三、电磁学部分1. 库仑法国物理学家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即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 1820 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这一发现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电与磁没有联系的观念。

3. 法拉第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 1831 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史知识总结

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史知识总结

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史知识总结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史知识总结物理11.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正确地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

55、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

56、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57、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

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58、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59、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60、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61、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选校网专业大全历年分数线上万张大学图片大学视频院校库选校网高考频道专业大全历年分数线上万张大学图片大学视频院校库62、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

63、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64、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

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65、粒子分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质子、中子、超子)和介子选校网高考频道专业大全历年分数线上万张大学图片大学视频院校库按ctr点击打开选校网专业大全历年分数线上万张大学图片大学视频院校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高中物理学史知识总结
物理 1
1.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正确地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

P5
2.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发现,一个复杂系统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可能使结果产生巨大偏差。

P5
3.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和电灯。

贝尔发明电话。

居里夫人发现镭、钍、钋三种元素的放射性。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李政道和杨振宁指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

P7 吴健雄,华裔美国物理学家,用实验证实了宇称不守恒,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的密切联系。

P94
4.普朗克,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

P7
5.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他们的重量决定的。

P46
6.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通过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

P47、48 近代力学的创始人。

P49
7.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

P56
8.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止在一个地方。

P68 伽利略斜面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P68 法国科学家笛卡儿补充完善伽利略观点,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

P69
9.英国科学家牛顿,动力学的奠基者,提出牛顿运动定律。

P68
10.美国 J.韦伯首创用铝棒做“天线”接收天体辐射的引力波的方法。

P94
11.J.H.泰勒等人观测围绕共同质心高速转动的双星,推测它们在辐射引力波时失去了能量。

P94
物理 2
1.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研究了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

发表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P32
2.古代天文学家托勒密完善了理论:每个行星都沿着圆运动,这个圆叫做“本轮”同时本轮的圆心又环绕着地球沿一个叫做均轮的大圆运动。

P34
3.哥白尼(波兰)发表《天体运行论》,预示了地心宇宙论的终结。

P35
4.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观测证明了地球不是所有天体运动的中心。

P35
5.第谷·布拉赫的观测结果为哥白尼的学说提供了关键性支持。

P35
6.哈雷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

P36
7.胡克等人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太阳的引力。

P36
8.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

P40
9.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比较精确地得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

P40
10.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各自独立计算出海王星的轨道。

德国的伽勒在勒维护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海王星。

P42
11.梦想成真(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齐奥尔科夫斯基)P44
12.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指出,对于一个质量为 M 的球状物体,当其半径R 不大于22c
GM 时, 即是一个黑洞。

P42 英国学者米切尔也提出过相似的见解。

P46
13.德国天文学家 F.W.贝塞尔根据天狼星移动轨迹,推测有一个看不见的伴星在围绕天狼星运动,后来的观测证实了他的猜想,这是最早的白矮星。

P51
14.牛顿的科学生涯P51
15.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显现出能量及其守恒的思想。

P55
16.戴维发现电流的化学效应。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塞贝克发现温差电现象。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焦耳发现电流的热效应;测定了热功当量的数值。

迈尔表述了能量守恒定律,并计算出热功当量的数值。

亥姆霍兹在理论上概括和总结能量守恒定律。

P81
物理 3-1
1.希腊人泰勒斯发现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P2
2.公元一世纪,我国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写下“顿牟掇芥”一语, 指的是用玳瑁的
壳吸引轻小物体。

P2 在《论衡》中描述的“司南”使人们公认最早的磁性定向工具。

P80
3.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命名了正电荷和负电荷。

P2
4.电荷量 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

P4 P37
5.法国学者库仑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实验总结出库仑定律。

P6
6.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提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有它产生的电场,处在电场中的其它电荷受到电场给予的作用力。

P10 用电场线和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

P14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7.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把光现象与电磁现象统一起来。

P14
8.范德格拉夫静电加速器。

P38
9.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使缝衣针磁化。

P80
10.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P81
11.安培发现,磁体对通电导线有作用力。

P81
12.特斯拉,美国电气工程师,是交变电流进入实用领域的主要推动者。

P84
13.法国学者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P87
14.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他的电子论。

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力公式。

P95
15.美国物理学家 E.H .霍尔观察到霍尔效应。

P103
物理 3-2
1.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P3 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圆盘发电机。

P14
2.物理学家楞次总结出楞次定律。

P11
3.在法拉第、纽曼、韦伯等人工作的基础上,人们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P15
4.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一种电场。

P19
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同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