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管理制度 范本
事故隐患报告管理制度样本(5篇)
事故隐患报告管理制度样本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应当迅速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同时,如实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一、人身事故报告1、凡发生人身记录事故,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班组长报告。
班组长主持记录事故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处理意见后报厂(队)长及专职安全员备案。
2、凡发生人身轻伤事故,事故单位的事故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迅速向班组长报告,班组长立即报告厂(队)专职安全员,厂(队)专职安全员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单位安监部门报告,安监部配合事故所在单位在____小时内整理出事故快报经单位领导审批签字后报公司安监门。
由公司组建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3、凡发生人身重伤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所在单位和安监部门,并保护事故现场;所在单位经理和安监部门接事故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用电话或传真向本公司、当地劳动安监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所在单位安监部门在四小时内报出书面快报,并报上述部门。
4、严重未遂事故,按重伤事故报告程序报告。
5、凡发生人身死亡或重大伤亡事故,除按重伤事故程序报告外,本公司安监部会同所在单位必须以最快方式整理出书面报告,报本公司总经理签发,并在____小时内向上级主管单位的安监部门及当地劳动安监部门报告。
二、设备事故报告1凡发生记录设备事故,事故当事人或所在班组应立即报告所在车间或厂(队)长及专职安全员,并及时报告安监部门,安监部门接报后应立即进行调查,并于____小时内向所在单位总经理报告情况。
2凡发生一般设备事故,所在单位副(总)经理应立即报告本公司安监部。
3凡发生重大设备事故,事故单位应在第一时间用电话或传真向本公司副(总)经理、安监部报告。
保护好现场,并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紧急措施,____小时内向上述领导、部门报出书面报告。
4伴有人身伤害的设备事故,按人身事故报告规定报告。
事故报告、处理、追究制度范文(4篇)
事故报告、处理、追究制度范文制度编号:XXXX-XX-XX-XX制度名称:事故报告、处理、追究制度制度生效日期:XXXX年XX月XX日修订日期:XXXX年XX月XX日制度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内发生的各类事故的报告、处理、追究工作。
制度说明:1. 事故定义本制度所称事故,是指在本单位内发生的,由于资金、设施、操作、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的不良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等。
2. 事故报告流程2.1 任何单位成员都有义务及时向上级报告发生的事故,并提供详细情况的报告材料。
2.2 事故报告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原因和经过的详细描述;\t - 伤亡人数及情况统计表;\t - 损失及影响评估报告;\t - 施救及抢修的情况描述;\t - 其他相关信息。
2.3 上级负责收集、整理事故报告材料,并立即启动事故处理程序。
3. 事故处理程序3.1 上级收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召集相关部门成员组成事故处理小组,并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3.2 事故处理小组应尽快进入事故现场,进行初步调查和勘察工作,并做好记录和采集证据。
3.3 根据事故调查和勘察报告,事故处理小组应撰写详细的事故分析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及预防措施。
3.4 上级根据事故处理小组的报告,按照相应程序及时处理事故,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5 上级有权对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
4. 事故追究程序4.1 事故追究程序适用于严重事故或重大失职行为,并依法依规进行严肃追究。
4.2 事故追究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提交事故追究报告,列明相关证据及责任人;\t - 成立事故追究委员会,进行全面调查;\t - 责任人应配合事故追究委员会的调查工作,提供相关材料;\t - 追究结果应及时向责任人通报,并作出相关处理决定。
4.3 事故责任人须接受追究决定,并按照决定执行。
5. 制度监督与改进上级领导对本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任何违反制度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处罚。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最新8篇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最新8篇事故管理制度篇一质量事故,是指产品在生产及仓储过程中发生质量不合格,造成停产或效能降低,停产时间和经济损失超过规定限额的事故。
凡属于人为原因,如违反操作规程、擅离工作岗位、超负荷运转、设备维保不力、违反工艺标准以及监视不力等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称为责任事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一、质量事故等级的划分质量事故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三类。
1.一般事故以下事故称为一般事故:1)松散回潮后在制品的水分偏离工艺要求水分4.5%;2)松散回潮后在制品的温度偏离工艺要求温度15℃;3)松散回潮工序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4)储叶柜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5)热风润叶后在制品的水分偏离工艺要求水分3%;6)热风润叶后在制品的温度偏离工艺要求温度15℃;7)热风润叶工序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8)切丝工序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9)储丝柜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10)浸渍后烟丝出现一批(一锅)不合格;11)成丝回潮后烟丝水分偏离工艺要求水分0.9%;12)热端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13)储成丝柜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14)成品含杂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15)装箱时标识不清或者错牌号且数量不足10箱;16)成品烟丝箱混堆且数量不足10箱;17)成品烟箱暂存期间出现破损、受潮等影响包装质量的情形且数量不足10箱;18)各工序在制品遭受一次性破坏且数量不足10kg;2.重大事故以下事故称为重大事故:1)松散回潮工序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超过2人日但不足10人日;2)储叶柜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超过2人日但不足10人日;3)储叶时间偏离工艺要求时间造成在制品变质且数量不足1000kg;4)储叶柜进出错误但幸未造成配方混杂;5)热风润叶工序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超过2人日但不足10人日;6)储丝柜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超过2人日但不足10人日;7)储丝时间偏离工艺要求时间造成在制品变质且数量不足1000kg;8)储丝柜进出错误但幸未造成配方混杂;9)浸渍后烟丝出现二批(二锅)不合格;10)成丝回潮后烟丝水分偏离工艺要求水分2%;11)热端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超过2人日但不足10人日;12)储成丝柜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超过2人日但不足10人日;13)储成丝时间偏离工艺要求时间造成在制品变质且数量不足1000kg;14)储成丝柜进出错误但幸未造成配方混杂;15)成品含杂且返工工作量超过2人日但不足10人日;16)装箱时标识不清或者错牌号且数量超过10箱但不足50箱;17)成品烟丝箱混堆且数量超过10箱;18)成品烟箱暂存期间出现破损、受潮等影响包装质量的情形且数量超过10箱但不足50箱;19)各工序在制品遭受一次性破坏且数量超过10kg但不足50kg;3.特大事故以下事故称为特大事故:1)备料配方错误造成投料错配方;2)储叶柜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超过10人日;3)储叶柜进出错误造成配方混杂;4)储叶时间偏离工艺要求时间造成在制品变质且数量超过1000kg;5)储丝柜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超过10人日;6)储丝柜进出错误造成配方混杂;7)储丝时间偏离工艺要求时间造成在制品变质且数量超过1000kg;8)浸渍后不合格烟丝超过二批(二锅);9)成丝回潮后烟丝水分偏离工艺要求水分3%;10)热端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超过10人日;11)储成丝柜混入异物且返工工作量超过10人日;12)储成丝时间偏离工艺要求时间造成在制品变质且数量超过1000kg;13)成品含杂且返工工作量超过10人日;14)装箱时标识不清或者错牌号且数量超过50箱;15)成品烟箱暂存期间出现破损、受潮等影响包装质量的情形且数量超过50箱;16)各工序在制品遭受一次性破坏且数量超过50kg;二、质量事故分析及处理质量发生事故后,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按规定上报分管副总经理,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根据“三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其他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进行调查分析,严肃处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差错事故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差错事故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工作生产安全水平,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事故管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第二条差错事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环境因素等原因导致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
第三条差错事故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管理、责任到人、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工作责任制度应落实到每个员工,每个员工对其工作的差错事故负有相应的责任。
第五条公司高层领导应明确差错事故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差错事故管理的指导和支持。
第六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的所有员工和相关单位。
第二章差错事故排查与分析第七条工作过程中发生事故后,应第一时间进行事故排查与分析,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
第八条事故排查与分析应包括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等进行详细记录。
第九条事故排查与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十条事故排查与分析的结果应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第三章差错事故预防与控制第十一条预防差错事故是差错事故管理的重要环节,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
第十二条员工在工作之前应接受相应的培训,熟悉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提高工作技能和操作能力。
第十三条强化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四条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管理,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机制,提供快速、有效的救援措施。
第四章差错事故管理的责任分工第十六条公司高层领导应对差错事故管理负总责,确保差错事故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十七条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本部门差错事故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十八条每个员工应对自己的工作负责,遵守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差错事故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差错事故。
第五章差错事故管理的措施与要求第二十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员工在发生差错事故后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公司应对差错事故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纠正和改进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范本(3篇)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做好事故报告工作,及时掌握企业事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事故的报告管理工作。
三、报告程序1. 任何人员发现或者发生事故,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按照现场情况采取紧急措施,保护人员安全和财产利益。
2. 事故报告应尽快书面形式上报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并抄送相关部门。
3. 事故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数等基本信息;(2)事故的概况、损失情况;(3)初步分析事故的原因;(4)事故处理措施;(5)事故的后续处理和改进措施。
四、信息保密1. 所有事故报告均属于企业重要机密信息,应妥善保密,严禁外泄。
2. 参与事故报告的相关人员应签署保密承诺,并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五、事故分析和改进1. 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
2. 根据事故分析结果,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应提出改进措施,并按照相关流程落实改进措施。
3. 企业安全主管部门应将事故分析和改进情况定期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
六、违反规定的处理任何人员违反本制度规定,泄露事故报告信息,经查实,将依据企业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七、附则本制度于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应经相关部门批准。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范本(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事故报告的管理,及时有效地掌握和处理事故情况,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事故报告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并应予以执行。
第三条为保证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员工对事故报告内容应当如实填写,不得故意隐瞒或虚报。
第四条事故报告原始记录以电子形式保存,由公司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并确保安全可靠。
第五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负责人所有。
第二章事故报告的范围和途径第一条事故报告的范围包括:1. 人员伤亡事故2. 物资损失事故3. 环境污染事故4. 火灾事故5. 其他重大事故第二条事故报告的途径包括:1. 口头报告:事故发生后,当班员工应立即向直接主管报告。
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文(6篇)
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文一、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员工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实施抢救,当无法控制时,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2、事故现场口头报告执行厂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后的书面报告必须要按规定格式填写,报送厂安全办,安全办在仔细调查后签署部门意见,送厂长审批,复印四分,一份行政,一份事故发生部门,一份安全办存档,一份公示。
一般事故的报告由部门在事故发生后三天内完成,较大事故由厂长指定的调查组于事故发生后七天内完成调查报告。
重大事故的调查权归属政府职能部门。
3、事故书面报告要准确地填写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厂规追究责任,严重的依法追究责任。
事故调查处理坚持的原则,二、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必须坚持认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进行调查。
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应成立事故调查组,实行回避制度,事故调查组组长对调查结果负责。
三、事故处理:1、迟报、谎报、瞒报事故的;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的;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的或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和行政处分。
2、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可根据事故大小,损失程度,情节轻重,以及影响程度等情况,令其赔偿经济损失或给予行政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降薪、撤职、留厂察看、开除出厂,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3、对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的个人,厂予以表彰,授予各种荣誉称号或奖励。
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文(2)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定公司内部事故报告和处理的原则、程序和责任,以确保及时、准确地报告事故,有效地进行处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适用范围包括公司所有员工和业务合作伙伴。
二、定义1. 事故: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导致财产损失、人身伤亡或环境破坏的事件。
现场安全管理及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本(3篇)
现场安全管理及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1. 为了保障现场工作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确保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落实,特制定本《现场安全管理及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现场工作的人员,包括公司员工、外包人员、临时工和访客等。
3. 在现场工作中,所有人员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积极参与现场安全风险评估、事故预防和紧急处理工作。
4. 本规定将对现场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处理进行规范,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二、现场安全管理1. 现场安全措施:(1) 所有现场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等。
(2) 不得私自拆卸或更改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
(3) 使用机械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4) 紧急疏散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不得存放任何杂物或障碍物。
(5) 现场电气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如有异常,应立即停用,并报告有关部门。
(6) 禁止在现场吸烟或使用明火。
(7) 不得私自擅离岗位,必须按规定执行任务。
(8) 现场必须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配备应急救援设备。
(9) 熟悉现场环境和工作流程,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事故发生。
2. 现场巡查与安全检查:(1) 每天初始、终了时进行现场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立即采取措施。
(2) 定期组织现场安全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3) 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将依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三、事故处理管理1. 事故分类与报告:(1) 事故应分为轻微、一般和重大三个等级。
(2) 任何一起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必须立即报告上级,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受伤程度等信息。
2. 事故应急处置:(1) 确保事故现场安全,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切断事故发生的源头。
(2) 现场人员必须根据事故类型紧急处理,如火灾应尽快报警并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3) 在伤者救护时,应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立即送医院救治。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能够及时掌握生产中心各生产部发生的安全生产、消防事故情况,并及时有效地调查处理发生的安全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本规定适应各分厂生产中心各生产部三、程序:1、事故上报告方式:可用直接报告、书面、电话、等方式进行报告。
2、事故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及事故类别等级、现场情况。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是否有人员伤亡情况和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初步估算;③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④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⑤事故处理结果。
四、事故等级认定:1、一般事故:发生安全事故造成损失及费用____元—____元(含)2、重大事故:发生事故造成损失及费用____元以上—____元(含)3、特大事故:发生事故造成损失及费用____元以上五、处理权限1、一般事故:由生产中心各生产部(工厂)处理2、重大事故:由行安全法务外联部联合相关部室一起处理3、特大事故:由总裁室牵头委派相关部室处理六、事故上报流程:1、发生一般安全事故,最先发现事故者应立即报告当班领导,当班领导立即逐级上报至上级管理部门,当日报备生产中心各生产部。
事故调查处理完____-____日内将事故报告、事故责任处理结果上报安全法务外联部,安全法务外联部提报总裁备案。
2、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____分钟内上报安全法务外联部。
安全法务外联部在____分钟内上报总裁室,并在____小时内将事故调查报告报备总裁室;一周内将事故责任处理方案及相关措施方案上报总裁室,总裁室核准后执行。
3、发生特大安全事故,事故单位在事故发生____分钟内上报安全法务外联部,安全法务外联部在____分钟内上报总裁室,并在____小时内将事故调查报告报备总裁室,总裁室组织进行事故责任处理。
4、凡故意隐瞒事故真相、虚报或拖延不报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相对责任。
5、根据事故调查中确认的事实经过进行事故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据引起事故发生的原因划分责任。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范文(4篇)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的管理工作,提高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制,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和事故预防控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从业人员。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四条本单位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第五条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落实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二)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责和权限;(三)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四)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五)做好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和事故预防控制工作;(六)及时处理和报告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七)组织进行安全生产演练和应急救援工作;(八)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第六条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定期向本单位的机构负责人和职工代表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报告,接受监督和检查。
第七条本单位的机构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和各部门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好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第八条本单位的职工应当按照岗位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工作设备和工具,保护好自身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第九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不力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个别员工,进行相应的追责处理。
第三章安全生产检查与监督第十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明确安全生产检查的频次、内容和责任人。
第十一条安全生产检查应当包括隐患排查、设备检查、操作规程检查、职工培训和作业现场检查等内容。
伤亡事故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伤亡事故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避免事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特制定本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以及与本单位有合作关系的外来人员。
三、职责与义务(一)单位负责人1. 制定并组织实施伤亡事故管理制度,确保制度的有效运行;2.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3. 完善安全生产设施,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备和安全教育培训;4.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施和人员,及时处理突发的伤亡事故;5. 审查伤亡事故报告,进行事故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安全管理人员1. 负责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监督执行;2. 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纠正;3. 及时了解和报告伤亡事故情况,进行原因分析;4. 组织安全培训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5. 协助单位负责人处理伤亡事故,进行善后工作。
(三)员工1. 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正确佩戴劳动保护设备;2. 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检查和培训;3.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4. 发生伤亡事故时,及时报告,协助处理善后工作。
四、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1. 伤亡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应立即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2. 伤亡事故当班人员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并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3. 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勘查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4. 根据伤亡事故调查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5. 将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上报有关部门,并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处理善后事宜。
五、安全教育和培训1. 单位负责人应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2. 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新进员工的培训;3. 安全教育和培训记录要及时归档,以备查阅和日后核实。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事故上报管理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为了确保员工安全,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和损失,并能及时准确地上报和处理事故,特制定本事故上报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的事故上报和处理管理。
三、定义1.事故:指在工作场所或者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导致人员伤亡、设施设备损坏或者环境污染的事件。
2.轻微事故:指人员轻伤、设施设备轻微损坏或者环境轻微污染的事故。
3.一般事故:指人员受伤较重、设施设备损坏较严重或者环境污染较严重的事故。
4.重大事故:指人员重伤或者死亡、设施设备严重损坏或者环境严重污染的事故。
四、上报程序1.事故发生后,目击者或知情人员应立即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确保自身安全。
2.目击者或知情人员应迅速向现场负责人或主管报告。
3.现场负责人或主管应立即向事故责任人和安全主管报告,并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4.事故责任人应立即启动事故调查程序,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与记录。
5.调查人员应按照事故调查程序进行调查,并采集相关证据。
6.调查人员应按照事故等级的要求,及时上报事故情况。
7.上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员情况、设施设备损坏情况、引起事故原因、紧急救援措施等。
8.事故上报应由事故责任人直接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并抄送安全主管。
五、事故等级划分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事故划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三个等级。
1.轻微事故:指造成轻微伤害、部分设施设备损坏或者局部环境污染的事故。
2.一般事故:指造成一定伤害、重要设施设备损坏或者环境污染的事故。
3.重大事故:指造成重大伤害、重要设施设备严重损坏或者严重环境污染的事故。
六、处理程序1.轻微事故的处理程序:(1)事故责任人应立即组织救援和处理工作,确保现场人员安全并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责任人应详细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情况,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3)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安排人员检查事故现场,并查明事故原因。
(4)根据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情况,上级主管部门可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安全事故管理制度范本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条生产安全事故定义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故,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断的事件。
第二条事故等级划分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____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上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死亡,或者____人以上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安全事故,是指造成____人以下重伤,或者____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轻伤事故。
构不成重伤、死亡的人身伤害事故。
第三条事故报告1、报告程序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最先发现者应立即报告到安全环保科和分管安全的经理,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必须报告到总经理、董事长。
对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公司经理接到报告后,在____小时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____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____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3--1(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范本(4篇)
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范本1. 总则1.1 目的和指导原则为了加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明确、科学救援、高效运行的原则。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3 主要职责本单位的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2)组织应急演练和训练;(3)指导和协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4)做好事故情况报告和信息共享;(5)评估和改进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预案2.1 编制原则应急救援预案应按照预防为主、责任明确、科学救援、高效运行的原则进行编制。
2.2 内容要求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突发事故应对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2)预警、通信、联动和指挥调度机制;(3)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和培训;(4)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和配备;(5)应急救援技术设备的购置和维护;(6)事故情况报告和信息共享的机制;(7)演练计划和评估机制。
2.3 审批和备案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由本单位负责,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备案。
3. 应急演练和训练3.1 演练计划每年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将各类常见和特殊事故情景进行模拟演练。
3.2 演练目标演练的目标是验证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3.3 演练方式演练可以分为实地演练和台前模拟演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方式进行演练。
3.4 训练和培训定期对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和训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
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4.1 领导小组设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应急救援工作的总体决策和指导。
4.2 指挥部设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协调指导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
4.3 干部队伍建立一支经过专业培训和合格考核的应急救援干部队伍,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4.4 专业队伍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医疗队、工程救援队等,提供技术支持和救援服务。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精选6篇)
事故管理规章制度事故管理规章制度(精选6篇)在当下社会,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
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事故管理规章制度(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解决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维护群众利益,确保社会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三条患者和家属不得以食品卫生安全事故为由,无理取闹,影响单位、他人的正常工作秩序。
第二章领导机构与职责第四条乡成立由乡长任组长,人大副主席、副乡长任副组长,乡党政办、安办、卫生院、民政所、综治办、计生服务站、财政所、小学、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卫生院,两同志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
第五条职责及分工(一)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发布信息,组织、领导、指挥全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置工作,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切实维护稳定。
(二)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积极协助领导小组做好各部门协调工作,调动各部门迅速开展事故救援工作。
(三)卫生院职责:负责人员救治工作,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及时诊断、检查、治疗;对病重者要采取果断措施,并送上一级医院救治;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涉案食品进行封存、检验。
(四)计生服务站职责:积极协助卫生院处理计生服务中所发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事故。
(五)派出所职责: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有关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涉嫌案件的侦察工作,在事故发生现场划定警戒线,维护治安秩序,及时疏散围观群众,对冲击、殴打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控制,并全力制止,对影响恶劣的人或事进行依法查处。
(六)民政所职责:负责组织调查、救济等工作,若发现严重事件的,立即作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对尸体转移至殡仪馆存放。
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本(3篇)
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减少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旨在建立和完善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的程序,及时处理伤亡事故,避免类似事故重演,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和临时员工。
三、定义1. 伤亡事故:指在工作过程中,导致员工受伤或死亡的意外事件。
2. 伤亡事故报告:指员工在发生伤亡事故后,向公司汇报该事故的详细情况。
3. 伤亡事故处理:指公司根据伤亡事故报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预防。
四、报告程序1. 伤亡事故发生后,员工应立即向所在部门的主管报告事故情况。
主管应立即采取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并通知上级主管。
2. 上级主管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救援和急救,并通知公司安全保卫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
3. 公司安全保卫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应立即赶往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并进行初步调查和记录。
五、处理程序1. 公司安全保卫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应对伤亡事故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并报告给公司领导。
2. 公司领导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改进方案,及时处理伤亡事故,并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3. 公司领导应向受伤员工家属和相关部门员工进行通报,并对受伤员工进行关怀和协助。
六、责任追究1. 发生伤亡事故的主管负有重要责任,应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关改进计划。
2. 受伤员工应按照公司的规定进行医疗治疗,并配合公司进行事故调查。
3. 对于疏忽职守或故意违反公司安全制度导致伤亡事故的员工,公司将依据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纪律处罚。
七、效果评估公司应定期对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以上为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范本(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伤亡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事故隐患报告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事故隐患报告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和管理,有效地控制和排查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依照《____安全生产法》、劳部发(____)____号《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重大事故隐患,是指企业的生产、运输、使用、存储过程中安全装备、安全设施不完善;安全制度、安全措施不健全;不落实或违____、行业、企业有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规定,有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第三条事故隐患的分级事故隐患共分为A、B、C、D四级。
A级隐患为影响程度特别重大级(对应国家劳部发(____)____号《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中的"重大事故隐患"),或解决难度最大级,其它B、C、D级依次递减。
按可能造成的伤亡程度或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对应的A、B、C、D级事故隐患分别是:A级。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____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含)以上的事故隐患。
(属国家级重大隐患) B级。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____人或重伤____人以上的伤亡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含)以上,____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C级。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重伤事故或____人以上的轻伤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含)以上,____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D级。
其它微小事故隐患。
第四条拓博昊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总经理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生产副总负责重大及以上(A、B级)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措施的编制;各个车间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A、B、C级)排查与管理;安全生产部和公司工会____负责安全隐患(A、B、C级)排查与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精选7篇)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精选7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
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1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生产工作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公司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法规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执行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各级领导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生产要服从安全的需要,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第三条对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严肃处理,触及刑律的,交由司法机关论处。
机构职责第一条设安全环保部为本公司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任命分管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经理进行监管,安全部人员由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专职(或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
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研究制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劳动保护计划,实施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督,调查处理事故等工作。
第二条公司必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单位的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制订安全生产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确保生产安全。
安全生产小组组长由本单位的领导提任,并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责任划分公司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的划分:单位行政第一把手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生产的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
人员职责第一条协助分管安全生产经理贯彻执行劳动保护法令、制度,综合管理日常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为了加强企业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和所有员工。
二、目的本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岗位责任制、组织安全培训、定期验收安全设施和设备的功能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实施事故调查和防范工作等,以确保员工在工作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职责和权限1. 企业高层领导应负主要责任,建立安全生产意识,推动全员参与安全工作。
2. 各级安全领导干部应贯彻执行本制度,组织开展安全培训,确保员工知晓安全规章制度。
3. 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工作,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
4. 所有员工有安全责任,要积极参与安全活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四、安全生产措施1. 预防措施(1)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岗位和工作环境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2)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工作流程、检查和验收标准等。
(3)提供员工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和设备,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4)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5)制定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和设备的计划,并及时进行检查和修复。
2. 应急预案(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2)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技能。
(3)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确保事故发生时能迅速组织救援和抢险工作。
(4)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事故调查和防范(1)发生事故后,要及时组织调查,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查明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加强事故预警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五、安全培训1. 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和使用安全设备等内容。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全文5篇]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全文5篇]第一篇:事故报告管理制度事故报告管理制度一、目的1、为事故的分类、报告及管理提供指导。
2、保证事故发生后及时上报和调查,并进行事故根源的分析和整改措施的制定落实,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3、保障职工在工作中遭受伤害能及时获得医疗救治及经济补偿。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发生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适用于工伤处理的事故。
三、事故分类1、事故等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额》规定,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6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公司定义的事故等级:1)、按照受害程度分(1)、一级一般事故。
造成1人员死亡或损失超过10万元,或造成停产4天以上的事故。
(2)、二级一般事故。
1人重伤住院治疗30天以上,或损失5000-100000元,但未引发停产的。
(3)、三级一般事故。
造成人员受伤住院接受治疗30天以下,或损失2000元-5000元,但未引发停产的。
(4)、四级一般事故。
受伤但不需要住院治疗及不影响上班,损失不足2000元的。
发生以上由公司定义的事故,按受害程度除轻微事故外,其它情形的事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提交事故报告。
轻微事故由班组提交事故报告;因产品质量引发的直接经济损失事故,无论金额大小,一律由化验室负责处理,生技科审核,其它事故由公司安委会负责处理,事故报告由安全科提交,各类事故报告的提交原则上必须在事故发生三天内提交,如遇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一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及时了解和研究事故原因,掌握事故规律,认真吸取教训,以便有效地采取消除事故的措施,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分类:
(一)在生产操作中,因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由于误操作等造成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损失,为生产事故。
(二)生产装置、动力机械、电气仪表、输送设备、管道、建筑物、构筑物等发生故障损坏,造成损失或减产,为设备事故。
(三)产品或半成品不符合质量标准,基建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机电设备检修不符合要求,原材料或成品因保管、包装不良等造成经济损失为质量事故。
(四)发生着火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为火灾事故。
(五)发生化学或物理爆炸,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为爆炸事故。
(六)违反交通运输规则,造成车辆损坏,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为交通事故。
(七)在生产活动所涉及的区域内,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突然使人体组织受损伤或使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以致负伤人员立即中断工作,为工作事故。
(八)各级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错误,造成恶果的事故为管理工作事故。
二、事故等级和损失计算
(一)重大事故:
造成产品日计划产量损失10%以上,同时产量损失费达一万元以上;或直接损失费达5000元以上事故;或经济损失虽未达到上述金额,但性质严重,情节恶劣的事故(火灾、爆炸等),造成人身肢体残废的事故,均属重大事故。
(二)一般事故:
造成产品日计划产量损失5%,或直接损失费达1000元以上的事故;因工负伤休三个月以内的事故,属于一般事故。
(三)微小事故:
直接损失费在1000元以下的事故,属于微小事故。
(四)职工的伤亡事故划分按国家或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火灾事故等级划分按公安部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事故损失计算按公司有关规定标准计算。
三、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
(一)各类事故的管理,由公司分管领导主管并做出处理意见上报,而各职能部
门负责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的事故的报告、调查分析。
生产、技术、设备事故,由生产部负责;火灾、交通事故,由总经理办公室、生产部负责;产品质量事故由质检部负责;事故的赔偿罚款工作,由财务部负责;事故责任者的纪律处分,由公司决定,由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执行。
(二)凡发生事故,应立即向所在部门的领导报告,采取安全措施,重大事故就立即向公司领导报告。
(三)发生事故的部门,应认真填写“事故报告单”,按规定的时间上报有关部室和分管领导。
报告上交时间:一般事故不超过两天,重大事故不超过五天。
(四)发生重大事故,由生产部写出“重大事故调查报告书”按规定逐级上报。
(五)不论事故大小,事故单位负责人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召开事故分析讨论会,本着“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调查分析,一定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进行教育,吸取教训,制定出防范措施,对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重大事故由调查组提出处理意见,经公司签署意见后,上报有关部门。
一般事故由车间或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批准。
微小事故由车间部门处理,报生产部备案。
(六)事故发生后查不出责任人时,由事故单位专责人担负一半责任。
无专责人时,由单位领导负担一半责任。
(七)发生事故后,视事故责任人对错误的认识态度及表现予以不同处理。
对能主动承认错误,虚心检讨,领导批准,可以从轻处理,对隐蔽事故情节,推卸责任,嫁祸于人者,加重处分。
(八)对事故责任者给予制裁,对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
(九)公司建立事故档案,对所有事故调查分析的资料,如现场检查记录、照片、技术鉴定、化验分析、会议记录、旁证材料、综合调查材料及登记表、报告书等,应妥善保管。
(十)发生事故,各生产车间和各部门负责人不得隐瞒,并对事故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负责。
(十一)各单位负责人要及时解决和向上反映各类事故的隐患和苗头,若不予解决,或拖拉、迁就,有关人员将对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