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举考试舞弊要案的计量历史学分析

合集下载

清朝科举反舞弊的措施及效果

清朝科举反舞弊的措施及效果

清朝科举反舞弊的措施及效果作者:葛鹏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3期摘要:清朝在防止科举舞弊方面实行的几项措施颇有成效,基本保证了选官的公正性和官员的基本素质。

清廷对科举舞弊的处罚手段严厉,许多官员因此锒铛入狱甚至人头落地,以至于舞弊之风消失了几十年。

其做法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清朝;科举;舞弊中图分类号:D6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010-03中国封建社会是官本位社会,做官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能够当官就意味着能够拥有一切,什么“黄金屋”、“颜如玉”通通不在话下。

因此,众多士子削尖脑袋想要成为官员,以至于白发苍苍者依然奋战于科场。

然而,作为入仕主要途径的科举,录取比例相当低,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十分激烈。

因此,为达成所愿,许多人铤而走险,舞弊现象也就层出不穷了。

与此同时,历代统治者为了保证科举的公正性和所选官员的高素质,总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以防止科举舞弊。

在科举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舞弊与反舞弊的斗争不断升级,至清朝达到了高峰。

清朝科举舞弊现象的泛滥比历朝历代都要严重,给清政府的统治造成了极不利的影响。

为了巩固统治,清廷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科举舞弊,不仅制定了非常严密的法律法规,还采取了许多前人没有使用过的具体措施。

清朝统治者将反弊工作视为科举成功的关键:“严申禁令,告诫防闲,粛风纪而端士习,有清视为科举中之要政。

”[1]56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只要严厉执行,效果就会十分明显。

因此,笔者认为,尽管清朝的反弊措施还有种种不足之处,但总体上是十分成功的,措施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

一、清代科举的舞弊手法清代的舞弊手法集历朝历代之大成,主要有五种,分别是通关节、夹带、冒籍、换卷和传递。

第一,通关节。

通关节即作弊考生通过行贿等不法手段,与考官取得联系,结成关系网,再通过泄题、做记号等小动作,来达到考试通过之目的。

清代通过通关节而作弊的事例很多,不胜枚举。

晚清科举第一舞弊案

晚清科举第一舞弊案

晚清科场第一案在清代,科举考试是国家最为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也是众多读书人跻身仕途的晋身之阶。

清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参加各级考试的学子数以万计,但是录取的比例非常低。

这样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自然会有人想在考试中做点手脚。

有人靠真才实学获得功名,也就有人靠打通关节在考试中胜出,这就是所谓的科场舞弊。

虽然历朝历代对科场舞弊的惩处都非常严厉,但也无法完全杜绝考试中贪墨作弊的行为。

清代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朝都曾发生过科场大案。

到了清朝末年,社会动荡,吏治腐败,科举制度自身也呈现出穷途末路之相,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更为常见。

在清朝林林总总的科场案中,最值一提的是发生在咸丰八年的顺天乡试。

此案之所以有名,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主角柏葰是中国封建帝制时期由于科场舞弊被斩杀的官阶最高的一个人,而它涉及的一些具体争议一直留存到后来。

时值咸丰八年(1858)八月,正逢乡试。

明清两代的乡试在各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故又称“秋闱”,为正科。

遇新君登基、寿诞、庆典,加科为恩科。

届时,朝廷选派正副主考官,试《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每次考三场,每场三日。

乡试的场所称为“贡院”,考中者称为举人。

按照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这一年刚好是戊午年,所以这一次考场舞弊案,又叫做戊午科场舞弊案。

这个案件发生在京城的八月初八。

八月初六,咸丰帝颁布圣旨,任命时年六十三岁的柏葰为此次秋闱大典的主考官。

柏葰原名松俊,蒙古族人。

按古时习惯,处以极刑的犯人的姓名往往会被官方更改,或者加三点水,或者加草字头,意为这些人都属于那种山贼草寇之流。

所以案发之后,柏俊的“俊”字上被加了一个草字头。

柏葰出任主考官之前,身份高贵,地位不凡。

按照当时的官品,他是从一品,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

另外两位副主考也都是当朝大员,一个叫做朱凤标,位列尚书;另一个叫做程庭桂,身为最高检察机构——都察院的左副都御史,同时兼任户部侍郎。

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 2

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 2

论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摘要: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自隋唐至清朝的主要选官制度,科举考试决定着士子的前途命运,因此一些考生想方设法舞弊,朝廷为了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同时也为了能够录用真正有才能的人,针对不同的舞弊行为,采取了一系列杜绝舞弊的措施。

并且随着舞弊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杜绝舞弊的措施越来越多,制度也越来越完善。

关键词:科举考试杜绝舞弊科举考试制度是选用官员的一项重要的制度,金榜题名或名落孙山,是决定士子前途命运的大事。

学而优则仕,考试跻身仕途成了千百年来读书人终生追求的最高理想。

为了能够金榜题名,于是有不少考生铤而走险,不惜违规犯禁以求功名,科场舞弊现象就不可避免发生。

为了杜绝考生舞弊,保证科举的公平性,从科举诞生之时开始,各朝各代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止舞弊,并且随着考生舞弊方法越来越多样,防范舞弊的制度也越来越完善。

下面我就谈谈中国古代主要通过采取哪些措施来杜绝科场舞弊的。

一、唐代科举考试舞弊的杜绝完善考试程序,建立考场规则。

唐代科举考试规定,参加朝廷省试的考生要在当年的十月来长安尚书省报到,交纳文解和家状。

文解是各府州发给举子的荐送证件;家状为举子填写的本人家庭情况登记表,内容包括籍贯、三代名讳、是否改名,如曾任官职,还要交纳历任文书。

先由户部集阅省查后到主考机构投送上述证件、表格。

唐代主考机构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开元年间改由礼部侍郎负责。

如果举子的家状填写不当,就有可能取消考试资格而被“驳放”。

同时还要填写在京师的居住地点,并结款通保。

当时的通保有两种:一是同考举子三至人互保,一是京城官吏担保。

如果发现一举子弄虚作假或考场舞弊,“其同保人三年不得赴举”,如系官吏则“贬所保之官” 。

省试时考场内部都用荆席围隔,考生们坐在廊下答题。

考生进入考场时,须自带水、炭、脂距、餐具等,经胥吏唱名、搜检衣物,方依次入场。

同时规定若凡礼部主考官之亲属应试,必须回避,令其到吏部由考功员外郎主试,及第者由吏部侍郎复核,称为“别头试”。

清政府防止科举考试舞弊的成效

清政府防止科举考试舞弊的成效

不但磨 勘官 员要检查 乡 、 会试 的工作 , 清代 还通过 复勘 对磨勘官 的工作进行 严格检 查 。试 卷磨勘 完毕 以 后 , 派本科考 官之外 的由 内阁 、 选 六部 、 察 院、 政使 都 通 司、 大理寺堂衔 的官吏担 任复勘 大 臣, 对磨 勘后 的试卷
再次进行 严格检 查 , 以防磨 勘官员 徇私舞 弊 , 并对 磨勘
的现场监 视任务 , 证考 场的考试 秩序 , 保 防止 和查 处舞
弊现象。 分工 明确 , 有利于保证考试 的真实性 和公正性 。 ‘ 弥封关 防 ’是盖在 考卷 页和页之 间的骑缝 章 , , 防止发 生抽页 、 页的现象 。 换 从这 四个 ‘ 防 ’ , 关 看 清代 当局对科 举考试 的重视 , 可见一斑 。 考卷封底 的右下方 , 盖有分工 很细的单位和 负责人 的戳记 。 生的文章均为朱笔正楷 考 誊写 , 丝不苟 , 生的文章 由誊 录所 组织 的誊写 和用 一 考
风、 所关綦重” 。
象严重存在 , 其手段相当高明 , 拟题预作 的现象普遍 。 这
成 为科举考试难 以解决的一大问题 。 清政府在防治这些 问题方 面做得 比较好 , 效显著 , 成 使作弊者难 以得逞 , 体 现 了考试公平 、 开 、 正的原 则 , 公 公 显示 了清政府对考 试 的重视和管理措施得 当。 考官选聘与管理 , 清代 乡会试对人 闱官员实行严格 的回避制度 。人 闱官员 主要包括 乡会试 的 内帘主考官 、 房官 、 内监试 、 内掌收 , 外帘知 贡举 、 临 、 监 提调 、 监试 、 外 收掌 、 卷 、 受 弥封 、 录 、 读 、 给等负责 考务 的官员 。 誊 对 供 入 闱官员 应根据这 一规定 自行开 出应 回避 的考 生的姓 名, 由主考官核实 以后进行公 布 , 名时去 除有关 考生 点 的姓名 , 不准该考生参加本科乡会试 。 阅卷 的管理 与监督 ,考卷设 计 : 到 、 面 , “ 周 全 幅大 , 格子大 , 便于考生书写和考官改卷 。考卷类型 就印在 内 页首面上方 , 如这次考试 的文体就是 ‘ 问 ’ 策 。卷 面盖有 四个 ‘ 防 ’考卷均有 编号 , 注 明考 生应 进入哪个 考 关 , 并 场, 而每个考 生的考坊 均有 间隔 , 而为考 生提供 了一 从

历史趣谈在清朝如果国考泄题那么负责人的下场是很惨的

历史趣谈在清朝如果国考泄题那么负责人的下场是很惨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在清朝如果国考泄题那么负责人的下场是很惨的
导语:在历史书中,清朝一直是一个饱受诟病的王朝。

这个王朝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帝王昏庸无道,政府腐败无能。

这个王朝扼杀进步思想,文字狱盛行
在历史书中,清朝一直是一个饱受诟病的王朝。

这个王朝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帝王昏庸无道,政府腐败无能。

这个王朝扼杀进步思想,文字狱盛行;这个王朝偏安一隅,掀起了中国近代史屈辱的篇章。

但是无论怎么说,这个朝代在科举制中所行使的严刑峻法却着实让人感叹。

一、辛卯科场案
清康熙年间,江南乡试。

这场案子的起因是,发榜后中举的人的构成,从概率论的角度讲,不太科学。

中举的人里边,除了苏州的十三个,其他都是扬州盐商的儿子。

这种感觉就好像公务员考试,笔试的前三名的爹(当然,娘也可以)不是地方首富就是部门领导。

在这种完全没有证据,纯粹是通过概率论推理所引发的舆论,一时间在社会引发了乱七八糟的质疑。

有两个愤青(其实是逗逼)还写了一副对联来讽刺这件事,说“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

讽刺的是主考官左必蕃和副主考官赵晋。

这当然都不是重点,舆论么,不合乎官方口径的,自然就定义为谣言了。

重点是句容县王曰俞所荐的吴泌、山阳县知县所荐的程光奎是两个草包,大字都不识几个。

如果说舆论是空穴来风,那么这种猪一样的队友就是给这种空穴来风的舆论充当了佐证。

(图)贡院是会试的考场,图为贡院内的号舍
到此,康熙收到风了。

康熙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主,所谓明主不在于在他治下一定歌舞升平,而是在于出了问题他如何处理。

生活常识分享。

论清代科举的利弊

论清代科举的利弊

分析 , 它对中国社会 的发展起 了很 大的作 用, 但其弊端也显而 易见。
【 关键 词】 清代科举 ; 利弊
1清 代 的 科 举 制 度 . 自古民间就一直传诵着“ 洞旁花烛夜 . 金榜题名 时” 为人生两大幸
事. 可见“ 金榜题名 ” 当时社会多少读书人所 梦寐以求的。科举制度 是 是我 国历史上政府考试选 拔官员的基本制 度 . 它始创于 隋朝 , 确立于 唐朝 , 完备于宋朝 . 兴盛于明 、 清两朝 , 清朝末年被废除 。纵观历史 , 它 存在 了 1 0 余年。 30 清代科举考试分为三个 等级 : 乡试 、 会试 、 殿试。它基本上承袭 了 明代 的科考 制度 . 即在参加科考之前要 首先取得入学 资格 . 而取得入 学资格 的途径有 两种 : 一是通过称为童试 的县 、 、 府 院三级 考试 ; 二是 进入 国子监 , 成为监生。 童试被认为是人士 的正途而受人 尊重, 比之 相 下. 监生就地位相对较低。 童试 , 通常也称之为童子试 。它包括县试 、 府试及院试三个 阶段 。 县试 、 府试及院试全部通过的考 生就有 了功名 , 也就是我们常称 的“ 秀 才” 可 以进入士大夫阶层 . . 享受朝廷 的优惠政策 。“ 秀才” 可参加下一 级 乡试 。正式科考的第一关 是乡试 . 乡试每三年一科 。其发 的榜称为 “ 乙榜 ”考 中的称之为“ , 举人 ” 中了“ . 举人 ” 便有 了做官的资格。 举人 ” “ 可于第二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 和殿试 其发的榜称为 “ 杏榜 ”取 . 中者称 为“ 贡士” “ ,贡士” 首名称 “ 会元 ” 。得到“ 贡士 ” 资格者可 以参加 同年 四月的殿试。 殿试只用来定 出名次 . 由皇帝主持和出题, 皇帝钦定 前 十名 的次序 。能参加的贡士一般情况下都能成为进士 , 不会再有落 第 的情 况。但是 , 进士便是功名 的尽 头 , 不能重 考以求 获得更高的名 次。 能够一身兼解元 、 、 会元 状元的 , 就是三元及第 。 中国古代 的科举制 度中 , 仅有 1 人能够三元及第。 4 殿试 录取名单称为“ 金榜” 分为三甲, , 甲只有三人 : 第一名状元 。 二名榜 眼, 第 第三名探花。 中 . 甲授翰 其 一 林 院修 撰及 编修 . 其他进士经过 考核 . 成绩较好及年 龄较轻者 即可进 入翰林 院任庶吉士进修。其 余的进 士则可能任六部 、 中书、 御史 等职。

文史 说说科举史上的舞弊手段,见招拆招,防不胜防啊!

文史  说说科举史上的舞弊手段,见招拆招,防不胜防啊!

文史说说科举史上的舞弊手段,见招拆招,防不胜防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对中国的影响极其复杂,其中的功罪,确实难言。

但无论如何,它给中国人投下了一个巨大的诱饵:通过考试可以当官。

在西方,考试考出来最多当律师,当医生什么的,哪像咱们这里考出来就可以坐轿子、当老爷,坐在堂上扔签子打人屁股?这样大的好处,怎能不让人心动?我是没生活在古代,要是活在古代,我都想考一个出来。

好处这么大,大家当然就忍不住想点歪门邪路,行个贿做个弊什么的。

但是平心而论,朝廷还是强烈希望让科举保持公正的。

尤其到了明清时代,中央政府几乎可以说是殚精竭虑,为了杜绝作弊,能想的办法几乎全想到了。

朝廷这么认真当然也有它的考虑,公正的吸纳人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科举是中国文官官僚体制的命脉,科举制一旦彻底腐烂,可能导致整个官僚系统的异化,进而威胁到帝国的生存。

但是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他们就像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一样,深刻地理解到天下任何招式都有破绽,朝廷的关防也不例外。

整个科举史就是一个找破绽与堵破绽的斗争史。

简单来说,科举考试主要分三级:院试,童生通过这个考试可以成为秀才。

院试过后是乡试,通过乡试就是举人了。

《儒林外史》里的范进就是在乡试后欢喜疯了的。

第三级是会试,在京城举行,考试通过后就是进士。

会试后额外还有一个殿试,但是殿试一般不淘汰考生,只决定名次。

明清时代的乡试的考官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帘官,一类是外帘官。

内帘官包括主考官和同考官,其职责就是阅卷。

外帘官则包括一大堆人员:印卷官、受卷官、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监门官、搜检官、供给官等等,总指挥是提调官。

这些庞杂的人员全部任务就是确保从入场到交卷,从交卷到内帘官阅卷,这些过程中没有任何作弊。

古代考生作弊的衣服,上面写满小字怎么防止呢?首先他们就面临一个问题:来考试的,可是考生本人?万一学霸拿着学渣的准考证过来代考,怎么办?他们想到了两个办法,一个是准考证上描述考生相貌,比如:胖、面白、虬髯。

历史趣谈盘点古代的考场纪律 清代作弊“枪手”要腰斩

历史趣谈盘点古代的考场纪律 清代作弊“枪手”要腰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盘点古代的考场纪律清代作弊“枪手”要腰斩导语:在我国古代的高考,也就是科举考试中,也有替考的枪手。

古代最有名气的枪手大概就是唐代大诗人温庭筠了,不过,他当枪手不是为了报酬,纯粹在我国古代的高考,也就是科举考试中,也有替考的枪手。

古代最有名气的枪手大概就是唐代大诗人温庭筠了,不过,他当枪手不是为了报酬,纯粹是捣乱,给考官添堵。

为什么呢?要说才华,温庭筠是当仁不让,据说他叉手八次,一篇美文就写成了。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文学天才,考了多年的科举都没考上。

你说他心里能不窝火吗?既然自己没这个命,但又不甘心,温庭筠便想出了当个义务枪手的主意:我自己考不上,但可以帮别人考上,看看究竟是考试有问题,还是我的能力有问题。

有这样一个高手,找他帮忙的人自然很多,温庭筠的名气就传了出去,引起了考官的注意。

这一年,又赶上省一级的科举考试,也就是乡试,主考官盯死了温庭筠,为了防止他帮助别人在考场里作弊,就把温庭筠的座位安排在最前面,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与其他考生隔出八丈远,想传纸条,门都没有。

果然,在考试的过程中,温庭筠表现得非常规矩,老老实实地答卷,没搞什么小动作。

主考官非常高兴。

谁知道,温庭筠一出考场就到处吹嘘,自己在本场考试中帮八个人成功作弊。

至于温庭筠究竟是怎么作弊的?有人猜想是考题泄露,他老早就替别人做好了答案,根本不需要在考场里冒险作弊了。

我国有关考试的法规和各种规定数以千计,可是追究高考舞弊者的刑事责任方面却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而古代处罚考场舞弊者,通常的做法是罚科,也就是取消参加以后几届考试的资格。

听起来似乎不怎么严厉,可是,如果赶上当今圣上要严打考场舞弊,后果就严重了。

明代考场严打的时候,作弊的人要发配边疆;清朝对“枪手”的生活常识分享。

清代科举考试的考务制度研究.

清代科举考试的考务制度研究.

摘要:清代的科举考试是国家统一管理的考试,它的正常运行是以一套完整、规范的考务管理程序为基础的,并在法规的执行中得到确认与保证。

为了让人们清楚地了解清代科举考试在实际中的具体操作,本文按照考试的流程,从考试前的准备、考试过程的实施和考试后的处理三个主要环节,分别阐述和介绍了考务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状况,还就清政府处罚考试违规的情况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科举考试;考务管理;三级考试;防弊一、课题研究的状况科举考试在长期的实践中制订了一整套完备的规则,规定了考生条件、规定了考试科目、规定了各科考试内容、规范了考试标准、规定了题型、规定了考试层次、规定了考试日期和时间,制订了考试管理和保密规则,制订了成绩评定等级,规定了各省录取人数,制订了各项录取政策。

为了规范考试行为,防止徇私舞弊,还建立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

特别是清代科举考试的考务管理制度,对考生身份、报考手续、考场规划、试题保密、考场监察、试卷保管、评卷复查、考官职责等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其条例制定的完备、详尽,可以说是达到了极点。

科举在长期考试考务管理中所形成的极其严密的制度,一直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影响着过去和现代的考试,这也是科举考试得以持续一千三百多年的主要因素之一。

1.研究清代考务管理的现实意义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对政治、文化、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每逢大考之年,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在关注科举考试的全过程,科场成为社会的焦点。

在许多历史文献中可查到各级政府的文书多谈及科举,如考试前的各种建议,对考试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议论,考试后对选拔结果的评价,还有对科场舞弊揭发的奏折等。

皇帝对科举考试的重点则是多放在如何保证公平取士,防止舞弊的事件发生上。

读书人则是关心所取中的是否为真才,考场上是否有舞弊行为,平民子弟录取多少的热点上。

因此,组织管理成为重要的任务,完备的制度是衡量考试管理的标准,部门之间的协调是保障考试顺利进行的条件。

明清科举考试防弊措施探析——兼论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防弊问题的启示

明清科举考试防弊措施探析——兼论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防弊问题的启示
维普资讯
第2 5卷第 1期
明清科举考试 防弊措施探析
20 0 8年 3月
明清科举考试 防弊措施探析
兼论 对 当今 国家教 育 考试 防弊 问题 的启 示
张建伟
( 西北 师范 大学教 育学 院 甘肃 兰州 707 ) 300
摘 要 :考试舞弊伴 随着科举考试 的产 生而产 生,明清 时期科举 考试 中的舞 弊手段 已经 变得 异 常 “ 致”, 精
起社会的关注 。本 文试 图通过 分析 明清科 举考试 中的舞弊 形式 、明清政府 采取 的 防弊措施 以及 其实施 效果 ,为解 决 当前 国家教育考试 中的舞弊问题提 出一些建议。

号 ,预行指定地 方 ,以便关 通接 递 ,仍 用砖 石等物 掷入 场 内,最为积弊 。 二是请枪手 代考 ,是枪 替者 最为惯用 的 ” 伎俩 。清代 的枪 替 问题 更是超 过 了 以往 各代 ,并 且 出现 了 市场 化倾 向 ,在 规模庞 大 的童生 试 中表 现 的尤为 明显。所 谓 “ 童试大 弊稽 查之 尤难 者 ,则 为枪 手代 倩之 风”4便 是 - 这种情 况的真实写照 。三是通 过与 考官 联合舞 弊使雇 用者 与枪 手之 号房相连 ( 之 “ 谓 联号” ,枪手 或先做完 自己的 ) 考卷 而后 利用多余 的时 间替 别人 答卷 ,或先替 别人做 好草 稿 ,再做 自己 的题 目。如 史 载 “ ( 历 ) 四 十 四年会试 , 万 吴江沈同和第 一 ,同里赵 鸣 阳第六 。同和 素不 能文 ,文 多 出鸣 阳手 ,事发觉 ,两人并 谪戍” 便属 于此种情形 。 3 .夹带 ( 怀挟 ) 。夹 带即将 与考试 有关 的 内容带人 考 场作弊 。常见的方法是将考试 内容藏在 衣服 、鞋袜 、文具 、 食 品、蜡烛等 物品里 ,或 写在衣 物 、身体 上。到 了明清 时 期 ,夹带亦 是花样 百 出,史 料有 如下 记载 : “ 中传递 怀 场 挟 ,弊 端无 穷 ,其 术甚 巧 。募 善 书 者 ,蝇 头 书金 箔 纸上 , 每页一篇 ,工价 三 分 。经 书 惧 千 篇厚 不 盈 寸 ;或 藏 笔 管 , 或置砚底 。更有 半空水 注夹 底草 鞋之类 ;又或 用药 汁书于 青布衣衿 ,毫无形迹 ,壁泥掺 之 ,拂 拭则 字 立见 ,名 日文 场备用。 - 从 以上史料足 可 以看 出作 弊者是如 何之 煞费苦 ”6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其利弊显而易见。

科举制度的利:1.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出优秀人才,为朝廷和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才干人才。

2.推动教育: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让许多家庭积极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来。

3.激励人心:科举系统鼓励人们努力上进、学习知识,为自己和家族的前途打造起了良好的机会。

4.加强乡里的联系:考试的地方通常位于县城或大城市,到考试的时候,乡里人都会团结到一起,加强乡里的联系。

科举制度的弊:1.培养唯分数论者:科举制度培养出的大量人才只会唯分数论,不重视实际技能和工作经验。

2.养成投机取巧心理:为了应对考试,很多人养成了投机取巧的心理,往往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钻研特定问题上。

3.局限于文人背景:科举考试一般局限于文人背景,对其他专业的人才可能会失去一些优秀人才。

4.促进排他行为:科举制度促进了以考试为中心的排斥行为。

那些没有通过考试的人在政府机构或社会组织中难以找到就业机会,从而产生排斥行为。

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实行新文化运动,政府倡导学习实用技能,加强工业、农业、医学等专业的教育,也在文化、语言、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社会风气逐渐变得宽松进步。

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以下教训:1.要重视实际技能:在选拔人才上不应只追求分数,而应看重实际技能和工作经验。

2.多元化考试:不要局限于文人背景,应多元化考试,以挖掘更多优秀人才。

3.强化专业教育:强化专业教育,培养出更多的有实际技能的人才。

4.促进开放和进步:倡导开放的思想,创新不成文的文化。

这样能减少排斥行为、加强社会的稳定。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科举制度的利弊,并深入分析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选拔官员的制度,曾长期占据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地位。

它既为中国社会带来了稳定与公正,也孕育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清朝末期,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中国官僚体制的重大变革,本文将通过分析科举制度的运作机制、历史背景以及废除过程,揭示科举制度的利弊,并从中汲取教训,以期对当今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公务员选拔制度提供启示。

二、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其历史之长、影响之深远,无疑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大特色。

科举制度自隋唐时期开始,直至清末才被废除,其存在的时间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的中后期。

科举制度的存在,无疑有其积极的方面,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

科举制度的利在于,它为封建社会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官员的渠道。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避免了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得有才干但出身贫寒的士子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

这种选拔方式,使得封建政府的官员队伍得以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同时,科举考试的内容,如经史子集等,也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繁荣,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的弊端也同样明显。

科举考试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和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对考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

这导致了许多士子为了应试而死记硬背,缺乏实际行政能力和创新精神。

科举制度导致了“读书做官”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许多人将读书的目的仅仅定位于获取功名和地位,而忽视了知识的真正价值。

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产生。

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阶层固化。

虽然科举考试为贫寒士子提供了上升的渠道,但真正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人仍然被束缚在原有的社会阶层中,无法实现社会流动。

科举制度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分析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分析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分析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是古代中国选拔官员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历史悠久,贯穿了
整个清朝时期。

然而,尽管科举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流动和人才选拔,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弊端。

首先,科举考试制度造成了“应试教育”现象。

在清代,学生们为了通过科举考试,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非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种“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们缺乏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对于社会的发展并不利。

其次,科举考试制度迎合了权贵家庭的需要。

在清代,由于科举考试制度给了
出身平民的人通过努力获得官职的机会,一些权贵家庭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往往通过贿赂官员、操控考题等手段,使得他们的子弟更容易通过科举考试。

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固化,减弱了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科举考试制度造成了官员贪污腐败现象。

由于科举考试成为了官员升迁
的唯一途径,一些官员会不择手段地谋取高分,包括收受贿赂、串通考官等行为。

这种现象加剧了官场的腐败,影响了清代政治的廉洁和公正。

最后,科举考试制度也造成了知识结构的单一化。

在清代,科举考试只考核文
人的经义学识和文学才华,对于工匠、商人等其他领域的才能并不重视。

这导致了社会对于实用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忽视,影响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清代科举考试制度虽然是古代中国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选拔官员方式,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

应当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完善考试制度,促进社会的多元发展和人才的全面培养。

希望未来的社会能够建立更加公正、公平、科学的选拔机制,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自隋至清,科举考试制度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

近人在审视这项制度时,多指责它对贫家子弟的排斥,揶揄八股时文耗士子精力于浮文,讥讽登科仕进之人不识兵刑钱谷为何事。

对于从这套制度中艰难竞奔、脱颖而出的状元,往往持鄙夷的态度,认为他们有虚名而无实学。

笔者考察了清代百余名廷试首冠之士,透过对他们家世、学历、政绩、才识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这项在世界上都曾很有影响的取士选官制度有一些更具体的认识。

家世出身与竞争机制清代的会、殿试,始于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止于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共举行112次。

由于顺治九年壬辰科和顺治十二年乙未科为满、汉分榜,每科有两名状元,故112科中,共取一甲进士114名。

清代科举报考,例有一定限制。

籍贯无误,家世清白,非出身倡、优、隶、皂之家,未居父母之丧者,方准应试。

除此之外,上自仕宦之家,下至寒微之士,均可报考。

当然,求学读书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家境过于贫寒,自然无力攻读应试,但这并非政府规定的报考条件。

由于是公平竞争,许多寒微之士就是通过勤学苦读,取得了功名。

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由两大等级构成。

帝王、贵族、官僚拥有世袭、封爵、仕籍等一般平民多不能拥有的特权,属于“官等级”。

各种生产者、未入仕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农工商,属于“民等级”。

笔者稽诸史料,查考出了清代57名状元的家世出身,依据他们父辈以来的社会地位,可分为三种类型,其情况是:第一类,仕宦家庭出身。

凡父辈有举人以上功名曾充任知县以上官职者,属于此类。

在封建社会里,他们属于官等级。

这类家庭出身者有29人,占51%。

其中大臣(包括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部院大臣、总督、巡抚)的子弟,不足10人。

第二类,士人家庭出身。

凡父辈虽为读书人,但无功名及官职者,属于此类。

其中有的家境十分贫困,称为寒士之家。

这类出身者有20人,占35%。

第三类,其他家庭出身,如商人、农民等。

他们的家境贫富不一。

这类出身者有8人,占14%。

这第二、第三类家庭出身的人,属于民等级。

清科举考试作弊大观(清档揭秘)

清科举考试作弊大观(清档揭秘)

清科举考试作弊大观(清档揭秘)阴阳科场术道不行,而术生矣。

为了尽快缩短到达幸福彼岸的路程,一些考生,尤其那些平时不用功而又好投机取巧的人,便开始打一些不规矩的主意。

在清代,科场上的各种不正之风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清代,政府制订有一整套的系统防范措施。

比如,考官回避、考场搜检、试卷糊名弥封、朱卷誊录等等规章制度,以防来自考生的作弊和官方的腐败,保证科考的公平与公正。

清政府对考生作弊的处罚很严厉。

一旦被发现,按照《大清律例》,作弊者要被枷号(在街头带枷示众)三个月,然后发烟瘴(边疆)地区充军。

据史载:乾隆九年(1744)因为科场作弊之风太猖獗,为杀一儆百,乾隆皇帝命大臣舒赫德等在顺天府乡试考场实施严打,所有入场的士子都遭到彻底的搜身检查,果然查出了许多夹带的士子,据当时目击者记述,贡院内外一排排站满了被枷号示众的士子,一眼望不到头。

清朝考生科场作弊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夹带,即事先将应试资料藏在身上,混过搜身带进考场。

中国历史博物馆现藏有一件清带考生作弊的衣服,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考试答题。

另据报刊披露,前不久,在苏州发现了一个清代考生夹带的小册子,体积很小,一粒米大的空间能写下六个字。

这两种作弊工具据判断应该出现在清末,因为道光、咸丰以前,士子入场的搜检十分严格,不但解衣,还要脱靴。

而印制蝇头小楷作弊小册子,同治以后才风行。

当时人们一般将它藏在果饼、衣带靴帽,或考篮笔砚等器皿的夹层中。

《钦定科场条例》规定:“士子如有怀挟或头场夹带二三场、二场夹带三场,俱于举场前按律枷号斥革,父师一并究治。

”“士子入场,衣服器具均经定有成式,违者在外截留。

”当然,夹带有时还包括其他形式,比如递纸条等。

嘉庆二十年(1815)江苏巡抚张师载上奏说,海洲举行童试,封门后,发现院内潜伏一人,后又在场内发现一名粘贴假号四外乱望的童生,一查原来二人是一伙,潜伏之人是给后者递条子的。

另外,由夹带还衍生出许多其他内外传信的各种方法,官方也十分重视。

清代顺天乡试科场案研究

清代顺天乡试科场案研究

清代顺天乡试科场案研究清代顺天乡试科场案研究清代顺天乡试科场案,是指发生在清朝时期顺天(今天津)地区的乡试科场中的一系列案件。

这些案件不仅揭示了清代乡试科场的运作机制与问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征和矛盾。

本文将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清代乡试科场的背景和组织形式。

清代的乡试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级,也是选拔地方官员和进士的重要途径之一。

顺天乡试科场设在天津文庙内,每三年一次。

当时的考官由地方文人和进士组成,主要负责组织考试和评卷。

参加考试的考生来自各地,他们要先通过举人的初考,然后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乡试的题目固定,内容多以经史为主,考察学生的基本功底和文化素质。

然而,顺天乡试科场在清代的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争议。

首先,考官的贪污和舞弊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官员选拔与升迁与科举成绩密切相关,一些考官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不惜利用职权进行收受贿赂、提前泄题等行为,严重损害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其次,在考生备考和参加考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

一方面,考生在备考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师资匮乏、经费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在科场中,不同地区和家族之间的利益纠纷和竞争也经常引发各类争议和冲突。

以上种种问题和争议最终导致了顺天乡试科场案的发生。

这一系列案件的核心争议主要围绕着考官的贪污和舞弊行为展开。

一些考官被发现收受贿赂、帮助特定考生作弊、偷换答卷等违规行为,被当地士绅和考生们揭发和举报。

随着案件的不断披露和调查,曝光出的考官和考生之间的勾结行为令社会上下震惊,也引发了人们对清代科举制度及其中的腐败问题的质疑。

顺天乡试科场案的发生,不仅对清代乡试科场的运作方式提出了质疑,同时也引发了对清代科举制度的反思和改革呼声。

一些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提出了批评,认为它存在一些内在的弊端和不足。

他们主张选官应以实际能力和道德素质为标准,而非仅以考试成绩为依据。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着手改革乡试科场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以提高考试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康熙五十年的惊天科考舞弊案:康熙使洪荒之力也无法严惩首恶

康熙五十年的惊天科考舞弊案:康熙使洪荒之力也无法严惩首恶

康熙五十年的惊天科考舞弊案:康熙使洪荒之力也无法严惩首恶有多大的好处就有多大的诱惑,因此在那张决定千万学子命运的试卷上,一向有人弄虚作假。

那么在古代,查清一场科考舞弊案有多难?查清之后想要公正奖惩又有多难?我们看看康熙五十年的这场闹剧就知道了。

参与到这场科考舞弊案中的官员如下:两江总督噶礼从一品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张鹏翮从一品户部尚书穆和伦从一品工部尚书张廷枢从一品漕运总督赫寿正二品江南巡抚张伯行从二品安徽巡抚梁世勋从二品苏州织造李煦正五品江宁织造曹寅正五品泾县知县陈天立正七品正主考官副都御使左必蕃、副主考官翰林学士赵晋阅卷官王曰俞、方名行贿考生程光奎、徐宗轩、吴泌等中间人李奇中央高官、封疆大吏、地方要员以及身为皇帝心腹的苏州织造、江宁织造全都涉及在内,一二品的朝廷大员更是达到七人,牵扯到如此多的高官,这件事真的很复杂么?其实很容易查清楚,但就是肯说真话的人,太少了。

这件事还得从康熙五十年江南乡试的发榜之日说起。

期待已久的榜单终于公布了,可是自己却名落孙山。

这些原本以为可以上榜却没有找到自己名字的考生在沮丧之后就想看看上榜的人都是谁,这一看就发现问题了。

原来不是自己发挥失常,按照这张榜单,平时有名气的考生全都发挥失常了,这些被寄予厚望的考生集体落榜,而程光奎、吴泌等公认的文笔不通之人的名字却赫然在列,并且排名及其靠前。

这个发现让整个江南的考生暴怒,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考取功名,可是如今这条路竟然被魑魅魍魉阻断,怎能不寒心?为了要一个说法,这些考生把考场匾额上的“贡院”二字改为“卖完”,把财神爷抬到孔夫子庙,还对孔夫子的塑像说这是“财子”。

同时还有一副对联在江南以光速传播,这幅对联是“左丘明双目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

谁都看得出来,这副对联是借古人嘲讽这次科考的主考官左必蕃和副主考官赵晋。

整个江宁城万人空巷,全体考生义愤填膺,在这种情况下两江总督噶礼却不调查不上报,反而抓了数十名考生,希望用暴力血腥的方法把这场民怨沸腾的事情压制下去。

儒林外史鲍文卿处理作弊考生看法

儒林外史鲍文卿处理作弊考生看法

儒林外史鲍文卿处理作弊考生看法《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儒林为背景,描写了清代科举制度中的官场生活和人情世故。

小说中的鲍文卿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处世的角色,他在处理作弊考生这个问题上也展现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智慧。

作弊考生是科举制度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儒林外史鲍文卿在处理这个问题上采取了一种巧妙的方式。

他首先通过调查了解到了作弊考生的身份和手法,然后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人情世故,制定了一套应对作弊考生的策略。

鲍文卿首先决定将作弊考生的情况上报给主考官,以便主考官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

他清楚地认识到,对于这些作弊考生来说,惩罚是必不可少的,但过于严厉的惩罚可能会引起公愤,而过于宽容则会造成不公平。

因此,他建议主考官采取一种相对温和而有力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

鲍文卿提出的处理方法是,对于作弊考生,可以取消其本次考试的资格,并在下一次考试中进行特殊监考。

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又不至于过于严厉地惩罚作弊考生。

此外,他还建议在下次考试中增加一些特殊的考题,以防止作弊考生再次使用相同的手法。

这一建议得到了主考官的认可,鲍文卿被任命为特殊监考的主持人。

他通过严密的监考和细致入微的调查,成功地将多名作弊考生一一揭露出来,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这些处理既有一定的惩罚性,又没有过于严厉,使得作弊考生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为其他考生树立了一个明确的榜样。

通过这一次处理作弊考生的经历,鲍文卿不仅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也体现了他对科举制度的忠诚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他坚持公正的原则,既不姑息作弊行为,又不对作弊考生进行过度的惩罚,维护了科举制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这一故事给我们启示,处理作弊考生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不能仅仅通过严厉的惩罚来解决。

我们应该注重教育和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同时,也需要加强监考制度,建立科学的考试管理机制,从源头上杜绝作弊行为的发生。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篇一: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明,至清末〔1905年〕被废除,宋初因袭唐制,后考试科目、内容和方法发生多次变化。

宋太祖时确定殿试之举,科举考试遂定为三级,殿试及第者即行授官;英宗时定为每三年一试,为后世相袭。

宋代扩大了及第名额,提高及第待遇,并建立糊名、誊录制度,严格考试规定。

元朝规定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出题,用朱熹《四书章名集注》作答。

自此,朱程理学占据了科举考试内容。

明清两朝仅开进士一科,考试采用八股文体,分作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诸级。

二、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文教制度,它通过选士的途径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

了解科举制的社会影响,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科举制度能在封建社会沿用多年,确有其可取之外。

第一,科举制比不经检测的选人制度是一大进步;第二,按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德智体全面考核检测。

有严格的政治条件的审查:第三,按封建官史的要求,设置考试科目和评价标准。

政治理论是最主要的考试科目。

当然,封建科举制度由于对人们用儒家思想禁锢、阻碍了科技发展,封建王朝的腐败,导致科举制弊端丛生,终因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而被废除。

宋初对科举制的改革,直接鼓励了世人读书的热望,读书遂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一。

社会上具有文化知识的人大量增加,它极大地调动了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的读书热情和应试勇气,从而也促进了当时教育的空前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带动了与此相关的印刷业的发展。

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现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在全党和全社会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