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波)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体育特色创建中的教育探索与研究

合集下载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精选16篇)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精选16篇)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精选16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篇1读《陶行知教育思想》一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

意思是说,教育的核心是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师德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

陶行知说:“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

”他要求教育者“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的活人。

”爱的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

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因而教育应当充满爱。

可是,教师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乐。

当屡次教育总不见效果,当苦口婆心被一再地置之脑后,学生中错误常犯、是非不断,他们都会烦恼、生气,甚至失去信心和耐心。

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也会克制不住自己对学生发脾气,但冷静下来又会觉得很内疚,也许他们有很多缺点,也许他们是一犯再犯。

一个孩子反复出错,只是说明他自制力差,他们需要的决不是粗暴的对待,而是更大的关怀和更大的耐心。

这就要求教师更应敞开爱的大门,接纳每一个孩子,宽容每个孩子。

无论他是健康成长的幼苗,还是被风霜侵蚀的小草,都要用爱消除师生间的隔阂,用爱融化孩子心灵上的坚冰,用教师的大手牵着他们的小手,带着他们一路踏上人生的坦途。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

教师的工作是单调的,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工作更是默默无闻的。

当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住倾颓的教室,扛住贫穷和孤独,扛起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这就充分体现出每一位教师都应拥有了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

又有多少教师用他们无悔的师爱在默默中为孩子们铺洒阳光,点燃希望。

既然选择了,就默默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劳作着、战斗着。

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点

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点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点建堂小学陶春海摘要:陶行知先生在吸收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有益成果和抨击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思想的三大基石.生活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当代的中国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主题词:改革生活创新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上,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一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笔者就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特点作一肤浅的分析和研究,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具有强烈的教育改革精神1、要敢当一流的教育家提倡做“第一流的教育家”。

这种教育家一要敢于探索未发明的真理,不怕辛苦,不怕失败,一心要把奥妙的新理一个一个地发现出来;二要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要晓得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土地,有一个未受教育的人民,都是我们未尽到责任。

2、要改革教学方法1919年,陶行知大胆主X改教授法为教学法,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

我以为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于七十多年前的上述论述,与当今新课程强调的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是多么的一致啊!3、要改革考试制度陶行知是改革旧考试制度的倡导者。

他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了会考筹备处。

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教,甚而言之不必教。

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要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

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现在中学校有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

陶行知的创新教育思想初探

陶行知的创新教育思想初探

学校 老师 自己没有 创新 的 自由精 神和 被 允许求 创新 的 自由精 神 。近 来披 露 的学校 管理 衙 门化 ,学术 权 力不 能 在学 术 中起 主导 作 用就是 最好 明证 。二 是 ,学生 也 不 被 允许 。应 试教 育就 是这 种压 抑 的根 源 。如 果 说教
脑 的聪 明和创 造能 力取 决于 其思 维水 平 ,一个 人 的思
畏领 导 ”和 “ 非考 勿 问 、非考勿思 、非考 勿学 、非考
勿教 ” 。当今 这种 现状 ,不 过是对 传统 不敢 怀疑 的 民
维 水平越 高 ,其 创造 力和聪 明度 就 更高 。 由于一个 人
的思 维 水平取 决 于记忆 力 、理解 力 和创造 力 ,且理 解
“ ( )必 克服 … …必 须有 战到底 之意 志 ,才 能 克 十 誓
服 大 难 ,以至 于 成 。”这 两个方 面结 合起 来就 不 难看 出 ,要 想 创 新 ,那 非 得 有 “ 量 ” 这 胆 量 要 “ 胆 目光
中 ,创 立 了具有 中国特 色 的生 活教育 理论 ,而 其 中关
验 存在 的 。西方 文化 中一 贯具有 的怀 疑精 神传 统 ,成 为西 方文 明 不断 创新 的不 竭动 力 。相 比我 们文 化 的传 统 ,怀 疑首 先被 阻绝 ,比如孔 子说 , “ 畏天命 ,畏大
般 来 说 ,人 有 别 动 物 的 在 于 他 的 头 脑 ,人 的
人 ,畏 圣人 ” , “PL t; 勿视 、t; 勿听 、非 礼勿 言 、  ̄ PL  ̄ 非礼 勿动 。 ”圣人 为个体 建立 了许 多规 矩 ,以至 于后
就 得 先 要 有 怀 疑 精 神 。西 方 文 明 中 有优 良的怀 疑 传
统 ,笛卡 尔怀 疑一 切 ,并最 终找 到 “ 我思 故我在 ”这 个不 可怀 疑 的起 点 。休 谟怀 疑一 切知 识 的来源 ,提 出

陶行知健康教育思想的研究

陶行知健康教育思想的研究

陶行知健康教育思想的研究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家和革命家,他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反思,提出了“以健康为本”的教育思想。

他认为,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
需要,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他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出“文武全才”培养目标,既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要关心学生
的情感、意志、品德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健康的状态下全面发展。

陶行知的健康教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1. 强调健康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把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

2. 提出以身教和实践教育为主要方法,强调学生需要通过身体
锻炼和劳动实践来达到健康的目标。

3. 认为课外活动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参
加各种课外活动,让他们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和创造力。

4. 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育者负责关爱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等方面的培养。

5. 认为健康教育是全面的教育,要求学校把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文化教育、审美教育等相结合,实现全面发展。

总之,陶行知的健康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一种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是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陶行知思想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渗透

陶行知思想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渗透

陶行知思想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渗透一、以生活为载体,激发幼儿探索兴趣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我们要以生活为载体,挖掘生活中的科学元素,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1.利用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幼儿科学活动的重要资源。

我们可以带孩子们去户外观察植物、动物,感受季节变化,从而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结合生活实际。

将科学活动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水的三态时,可以让幼儿观察冰块融化、水沸腾等过程,引导他们探究其中的科学原理。

二、以游戏为手段,培养幼儿科学素养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游戏,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1.创设游戏情境。

通过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接触到科学知识。

例如,开展“小小科学家”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科学家,进行实验、观察、记录等。

2.设计游戏活动。

结合科学主题,设计富有创意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思维、提升能力。

如“猜猜我是谁”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推理,猜出隐藏在盒子里的物品。

三、以实践为核心,提高幼儿动手能力陶行知强调实践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实践,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1.创设实践环境。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实践材料,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学的乐趣。

如提供各种实验器材、工具,让幼儿在操作中掌握科学知识。

2.引导幼儿动手实践。

在科学活动中,鼓励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制作等。

如制作小船、搭建桥梁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以情感为纽带,培养幼儿团队精神陶行知认为,情感是教育的重要纽带。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我们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2.开展团队协作。

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学会与人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如开展科学实验、制作作品等,让幼儿在合作中成长。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运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关注幼儿的生活体验、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浅谈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论文

浅谈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论文

浅谈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论文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我国历史上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五四”以后基础教育的“中国化”探索中曾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陶行知主张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论文篇一《对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认识》摘要:陶行知先生在学前教育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千千万万的孩子日后的教育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当今社会的孩子们能享有幸福、快乐的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陶行知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

他的教育思想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有重要的学习价值,身为师表应该认真学习、研究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关键词:陶行知学前教育教育思想一、陶行知先生简介陶行知(1891―1946年),1891年10月18日出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

陶行知小的时候,因家道中落,曾中秀才的父亲无力供他读书,但小行知自幼聪颖过人,被童蒙馆老师方庶咸发现,愿意免收学费为他启蒙。

七八岁时,其父携其到休宁万安镇谋生,外祖母喜其颖慧,决意着力培养陶行知,先伴读于蒙馆,后师从当地著名儒者、前清贡生王藻攻读四书五经,接受了较为完整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

他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博入精深,他的教育思想熠熠生辉。

今天人们仍在研究他的思想,学习他的品德。

他的著作已被辑为《陶行知全集》出版,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专著和论文也大量涌现。

他的贡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对我国的教育建设和教育改革是极好的参考。

二、主要教育思想(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也就是说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是生活的三方面,并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_实践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_实践

一、引言陶行知,中国现代教育家,被誉为“平民教育家”、“乡村教育家”。

他的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

本文将探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1. 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

他说:“教育是生活,生活是教育,为生活所需要的教育,为生活所创造的。

”这种观点强调了教育的实用性,要求教育要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教育即创造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他主张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束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陶行知强调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他提出“教学相长”的观点,认为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4. 乡村教育陶行知关注乡村教育,认为乡村教育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关键。

他提出了“以农立校”的思想,主张将学校建在乡村,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技能的乡村人才。

5. 爱国主义教育陶行知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认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他提出“教育要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观点,要求教育要关注国家命运,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1. 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在实践过程中,陶行知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

他提倡“生活即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2. 创新教育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他提倡“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他还提倡“做中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3. 教师队伍建设陶行知强调教师队伍建设,提倡教师要有爱心、责任心、使命感。

他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4. 乡村教育实践陶行知在乡村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以农立校”的思想,将学校建在乡村,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技能的乡村人才。

今天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

今天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今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其在现实教育环境中的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濂,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民主战士。

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出了“生活教育”、“创造教育”、“大众教育”等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教育的民主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今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陶行知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在当今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注重实践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应从实际出发,注重实践教育。

在当今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倡导民主教育陶行知主张教育应尊重学生的权利,倡导民主教育。

在当今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意见,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4. 强调教育创新陶行知强调教育创新,认为教育要与时俱进。

在当今教育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今教育实践中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1)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实践教育、民主教育,与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

(2)具有普遍适用性。

陶行知教育思想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具有普遍适用性。

(3)具有实践价值。

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实践教育,为当今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2. 挑战(1)教育观念的转变。

要将陶行知教育思想应用于教育实践,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2)教育资源的配置。

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实践教育,需要充足的资源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实践的难度。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渗透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现代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渗透

我们不难看 出, 在 当今 的 标准》 中 处 处 都 渗 透 着 陶 行 知 的 教 育 思 本 领 , 只管 教 ; 学 生 除 了受 教 以 外 , 也 没有 别 的 功 课 , 只 管 受教 。 ” 科
学 合 理 的体 育 教 学 应该 是 教 师 主导 , 学 生 主体 。 教 师 的 教法 可 以 灵 在漫长的教育生涯 中 , 陶 行 知 深 知 传 统 教 育对 学 生 健康 的 摧 活 多变 , 学 生 的 学法 也 可 以 自主 创 新 。 在新 《 标准 》 的 引导 下 , 现 今
和归 宿点 。 他始终 强调 : “ 人 生第 一要 事是康 健 , 第 二 要 事 是 康 以看 出 பைடு நூலகம் 陶行知 对健康 的重视程 度 , 今天我 们重新 确立 了“ 健 康 第一 ” 的教育指 导思想 , 完全可 以说 , 是 对 陶 行 知 体 育 教 育 思 想
的 回归和 充分肯 定 。
指挥 棒 的 作 用 , 对 于 当下 的 素 质教 育 改 革 而 言 , 陶 行 知 可 以说 是 先 健 , 第 三要事 是康 健 。 ” 通过 陶行知 三个 “ 康健 ” 的强 调 , 我 们 可
躯 ,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中也 渗 透 着 众 多 陶 行 知 教 育 思 想 。
残, 他 称之 为 “ 吃 人 的 教育 ” , 而 如今 的 应试 教 育 与传 统 教 育又 有 何
的体 育教 学 活 动 中 , 大 多 数教 师更 多的 是 引导 、 组织 , 把 大 部 分 的
不 同呢 。 传 统 的教 育 使 学 生 变 得 面 黄 肌 瘦 、 弱 不禁 风 的 样 子 , 而 现 时 间和 自 由发挥 的 空 间 留给 了学 生 , 在 教 师 的有 序 组 织 活 动 中 , 学 今 的应 试 教 育 则 使学 生 从 小 带 着 厚 厚 的 眼镜 , 背 着重 重 的 书 包 , 走 生之 间通 过相 互 探 讨 , 集思广益 , 创 造 出 各种 各 样 的 活 动花 样 和 锻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论文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论文

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论文陶行知先生是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毕生的精力致力于民族教育事业,其教育思想分为乡村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思想、民主教育思想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陶行知教育思想探讨论文篇一《职业教育改革中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启示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三个核心理论,并联系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以课程设计为例,指出其教育思想对职业教育理论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职业教育;实用组网技术【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1、引言陶行知先生是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毕生的精力致力于民族教育事业,其教育思想分为乡村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思想、民主教育思想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对我们今天的职业教育理论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2、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是生活教育,倡导教育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

“生活教育”包括三个基本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其意思是指培养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获取知识和技能。

这里的知识和技能是人的生存之道,即求生之能。

“社会即学校”理论是陶行知为反对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士大夫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平民难以接受普通教育而提出来的理论。

他认为社会就是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并且强调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其一生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毛泽东和宋庆龄等称之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事师表”。

众所周知“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这一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的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第一,以社会万象教育孩子。

“社会即学校”就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是扩大教育的范围和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的教育。

第二,以手脑并用引导孩子。

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的。

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

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细读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内容,可以看出陶行知所提倡的是教育源于生活,从生活中体会教育的意义和精髓。

生活中缺少不了教育,教育与生活也是相互依存的,与生俱来的,无法切割。

由此看出,人在出生的那一刻,就便开始各种形式的教育。

践行陶行知教育理论体系,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

如何解放幼儿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很早就为我们提供了方法,实行“六大解放”,放飞孩子的创造力。

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使之想看,使之会看解放儿童的眼睛,顾名思义,就是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用眼睛开展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

记得在一次科学活动中,我向我们班的孩子提问,“你们知道黄瓜是长在哪里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说,“长在土里的。

”对于孩子们的回答,我并不诧异。

对于城市里的孩子们来说,田地的减少,就意味着孩子们对于蔬菜瓜果的生长是一无所知的。

幼儿园的种植园地,就是解放儿童眼睛的天地。

幼儿通过自我的观察,获得了知识。

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小学体育教学

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小学体育教学

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小学体育教学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德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陶行知的思想,以其理论为指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探讨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

一、体育教学的目标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小学体育教学,首先要明确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是其根本目标。

体育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愿。

体育教学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的发展。

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应当全面丰富,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

体育教学内容包括体育锻炼、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等,既包括体能训练,也包括体育技能训练和体育知识学习。

在体育锻炼方面,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能素质,包括耐力、速度、力量、柔韧等。

通过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操等锻炼方式,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

在体育游戏方面,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团体协作的体育游戏,如橄榄球、足球、篮球等,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基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应当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多样,注重个性发展和情感体验。

体育教学方法既包括指导教学,也包括探究教学和体验教学。

在指导教学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解说、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掌握体育动作和技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行为习惯。

在探究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体验教学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情境渲染等方式,营造真实的体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和意义,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和品格塑造。

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实践

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实践

一、引言陶行知,原名陶知行,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

他生于1891年,逝世于1946年,是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人民教育家”。

本文将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实践及其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1. 教育救国思想陶行知认为,教育是国家振兴的根本途径。

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在《中国教育改造》一文中,他明确提出:“教育救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使命。

”2. 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主张教育应与生活相结合,他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这一思想强调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使教育与社会、学校、家庭紧密相连。

3. 创新教育思想陶行知强调教育创新,他认为:“教育是创造的,教育者必须创造。

”他主张教育要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4. 重视师资培养思想陶行知认为,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

他主张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三、陶行知的教育实践1. 创办学校陶行知一生创办了多所学校,如晓庄学校、南京燕子矶小学等。

在这些学校中,他实行了生活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理念,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2. 推广教育改革陶行知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主张。

他主张改革教育制度,使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3. 培养师资陶行知重视师资培养,他主张教师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此,他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

四、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1. 提高教育质量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提高了教育质量。

2. 促进教育改革陶行知的教育实践和思想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培养优秀人才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实施体育新课标的启示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实施体育新课标的启示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实施体育新课标的启示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体育新课标指导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传统教育已越来越暴露出它的敝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从2001年起,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2年,我省正式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

然而,回眸二十世纪,人们发现,早在二十世纪初叶,陶行知先生就在创造教育方面作了十分可贵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精深独到的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一生积极进行教育实践,研究创造,构建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教育思想。

他注重用崇高的师德、师魂感染学生,用高超的育人智慧启迪学生,善于以爱心培育爱心,以人格塑造人格。

特别是他的“民主的教育”“民主的教师”等观念正是当今新课标所提倡的。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这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实施体育新课标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树立课程意识参与课程开发体育新课标提倡的“所有的教学内容须为教学目标服务”,与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课程要有系统,但也要有弹性,要在课程上争取时间的解放。

”不谋而合。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需思考,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体育教师普遍缺乏课程意识,认为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只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

新课程正在致力于建立民主的课程管理文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并提出开发校本课程。

“三级课程管理”的理念,赋予教师参与课程一切,管理课程的权力,要求教师必须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重新选择、建构教材来教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充实和更新体育课程内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体育新课标的实施,给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探索

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探索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以及影响等方面,对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探索进行探讨。

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1. 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观点,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关注社会、注重实践。

2.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强调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要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人才。

他提出“以德为先,以智为本,以体为基,以美为魂”的教育理念,倡导全面发展。

3. 平民教育思想陶行知主张教育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教育普及。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农村开始,解决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而推广到城市。

二、陶行知的教育实践1. 创办晓庄学校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晓庄学校,这是我国农村教育的典范。

他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晓庄学校的教育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被誉为“农村教育的奇迹”。

2. 推广乡村教育陶行知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提倡“一村一校”、“一乡一师”的教育模式,使乡村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

他亲自到农村调查、考察,指导乡村教师开展教育工作。

3. 创办生活教育社1930年,陶行知创办了生活教育社,旨在推广生活教育理论,培养具有生活教育观念的教育人才。

生活教育社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出版刊物、组织研讨会等。

4. 指导全国教育改革陶行知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参与全国教育改革,提出了“教育救国”的口号。

他主张教育要为抗战服务,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人才。

在他的推动下,全国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陶行知教育实践的影响1. 推动了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陶行知的教育实践为我国农村教育树立了典范,推动了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农村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第一篇: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经过他自己发展,使得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成为重要的教育思想资源。

本文从陶行知本人对创造教育论述的著作中,总结出其创造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线索及其思想体系。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反映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改革现行教育制度、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有着启迪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开拓者现实指导意义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概念释义创造教育的研究,对于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起着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及实践是创造教育研究领域的瑰宝,对它的研究将是人类教育史上一个最具价值的永恒主题。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陶行知在上海大夏大学就发表了以“创造的教育”为专题的演讲,提出“我们在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要提倡创造的教育”,他认为“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

此后,陶行知躬行实践,在20世纪40年代初,亲自制订了“创造年”计划,并在育才学校开展“创造月”活动。

为了使育才学校更好地开展此项活动,从而发挥创造精神,鼓励创造生活,陶行知还制订了“育才学校创造奖金办法”,1943年,他又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号召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他主张实施创造的儿童教育。

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

他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号召“创造之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真理性。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科学的、前进的,是陶行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检验和探求真理的精神对实际生活作用的产物。

陶行知教育他的学生要追求真理,把追求真理与做人结合起来,他提出生活教育培养的目标是“追求真理做真人”,即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人。

他说,教师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要“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学No.10 2019101·体育·摘要: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与现在新课标理念吻合。

文章讲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重点阐述了其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旨在提升我国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体育教学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社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牡丹中学 741016)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传统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他一生为教育事业奋斗,将教育和生活结合,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这和新课标改革理念不谋而合。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如何将生活教育理论融合到体育教学中,是现代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内容1.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将“生活即教育”放在中心位置,对其理解有三层含义:第一,生活中包含教育。

人们通过生活,可以感受到教育的意义。

第二,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人们的教育主要通过生活实践实现。

陶行知在分析该教育现象时,将生活和教育结合为一体,认为教育中就包含着生活,两者不可分离,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

第三,生活决定教育。

教育最开始来源于人们在生活中的需要,生活决定着教育。

社会中的人们因为受教育程度不同,生活也有所差异,只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才能对生活进行改变。

2.社会即学校这是对社会和学校关系的论述。

“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社会就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育的场所。

”第一,将社会环境当成学校,这是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扩展教育对象范围,丰富教育内容,将教育从理论向经验转移。

第二,学校进行教育工作时,要观察社会上的信息动态及其发展动向,明确社会需求,调整教育形式。

第三,社会和学校互相影响,社会的进步为学校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学校的发展可促进社会的进步。

3.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对该方面内容介绍得比较详细,将其作为生活教育理论中重要的一步,是教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做合一”主要指教学结合学生情况,学生学习进展和教学手段有联系,并且教和学都以实际行动为中心。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创新研究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创新研究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创新研究第一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创新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创新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我校位于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的八平方公里之内,是中新合作区内的第一所公办学校。

1998年9月的建校之初,我们就提出《构建开放教育的模式研究》这一主导课题(江苏省教育学会课题),并以此作为学校全体人的教育思想,围绕开放的教育资源、开放的管理体制、开放的课程、开放的课堂教学、开放的教育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的深入探讨与大胆尝试,取得了喜人的办学效益。

新城花园小学在短短不到六年的时间内,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现代新型学校,以办学理念新、发展快,教师服务好、水平高,教学负担轻、质量优,学生头脑活、品行正、身心好等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和家长的口碑。

和苏州市众多学校一样,我校也于2002年9月进入了新课程改革实验区。

新课程走进了校园,走进了师生的生活。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变化。

虽然“‘开放教育”的思想在我们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受学校教育承继性、教师思维习惯性的影响,新课程所阐述的先进理念在课堂上还没有能全部的真正落实,出现了理论和实践脱节、观念和行为分离的现象,很多教师陷入了迷惘。

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上出现了偏差,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走入了“误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受惠于“开放教育”课题研究熏陶的我校教师,如何在领会了“开放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此课题将于2004年12月结题),在更高的层面上来把握新课程的核心内涵,结合“开放教育”的探索成果,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开展富有创造创新价值的实践活动,促进师生在新课程中共同成长,享受生命的快乐,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于是,我们认真学习和重温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通过学习领会,我们发现陶行知先生的许多论述对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

在1946《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中,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思想,即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等,将这六大解放思想综合起来,就是将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一,解放学生的头脑,即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是老师说,学生听,学生很少需要动脑袋,只需要带着一双耳朵就可以,从长远来看,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极其不利。

语文老师要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误区,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的脑袋“动”起来。

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设置问题:为什么青蛙躲在洞里不出来和小伙伴们一起画画?通过题激发学生思考,继而了解和掌握“冬眠”这一概念。

第二,解放学生的双手。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能干。

动手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能力,而且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和好动的性格,老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双手去触摸和感知这个世界,对课本中的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感悟。

第三,解放学生的嘴。

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通常扮演一个听众者的角色,很少开口说话。

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也会造成阻碍。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老师要让学生敢问、乐问,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在课堂上将自己的观点和言论积极发表出来,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四,解放学生的眼睛。

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两个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写作。

写作能够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学生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写作能力,必须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

语文老师可以立足于陶行知“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能看”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并结合自己的观察进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陶行知体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体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体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体育教学与新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很长时间,一方面新名词、新理念不断涌出,一些公开课、典型课热热闹闹,城市化、贵族化趋势明显,成了“教研秀”;而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的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城市超重与肥胖的学生已接近四分之一,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超过三分之二,许多一线体育教师则更多是左右茫然,无所适从。

面对困惑,本人近期认真通览了陶行知全集,追寻这位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思想和生活足迹,努力探究他的体育思想特点,试图为当前的体育教学和新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想源泉。

一、体育就是健康教育陶行知体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健康第一”,这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首要宗旨。

在其毕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健康第一”的理念和思想贯穿其一生。

1923年,他在致程仲沂信中说:“体健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目的。

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学以厚生则可,学以伤生则是断断乎不可的。

”1925年,他在给胡适的信中又写道:“人生第一要事是康健,第二要事是康健,第三要事是康健。

”1926年11月2日,在其《我们的信条》的演讲中,他更是明确指出:“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

后来,他在育才学校3周年晚会上发表演讲,说及《每天四问》,其中在第一问中说到:“我们每天要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第一’。

没有身体,一切都完了”。

“一二•九”运动后,晓庄师范的办学条件非常坚难,陶行知仍大力宣扬“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在学校里坚持开展跑、跳、投、游泳、跳绳等体育运动项目。

反观建国后我们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早期因为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体育课变成了《劳卫制》(准备劳动与卫国制度);由于要准备打第三次世界大战,体育课又成了军体课;由于要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育课就等同于了达标训练;再后来,为了振奋民族精神,体育课又成了竞技体育的牺牲品,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荐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才明确把“健康第一”确立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体育特色创建中的教育探索与研究
夏堡小学王洪波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世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体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在小学体育特色创建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捕捉生活中的体育现象,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导入新知;联系生活学特色体育,把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将新知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巩固新知时,返回生活现实,用生活中的新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这样,在学生的眼里,特色体育创建就成了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简单游戏。

他们学起来自然也会感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能力,更好的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在体育特色创建中,笔者就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开展创建特色体育特色创建的教育探索与研究。

1、在体育特色创建中,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以往的体育课中,体育课堂教学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整堂课均由体育教师主宰,抑制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自主活动较少,以单纯的传授式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师只采用单一的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过分强调练习方法的整齐划一,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使学生处于被动练习之中。

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先生除了教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只管教;学生除了受教以外,也没有别的功课,只管受教。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合一”思想指出“一是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即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体育教师应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渗透并执行与体育课堂中,最后收益于学生。

体育特色创建中,健康是重中之重,体育课程需要围绕学生健康而展开,课程结构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目标的确定、评价体系的构建都要以健康第一为主线,运用各种教学艺术在课堂当中教师的指导下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是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即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非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课改变以往的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体育课的第一参与者,所以,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课堂要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而“因材施教”。

如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天生素质、身体形态和受教育的影响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尽相同;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同。

因而体育教师要根据这些个体差异,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制定学习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受益。

“三是先生必须一面教一面学”,即要求体育特色创建工作者不仅要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教授给学生,而且还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

通过温故知新,通过从实践汲取经验,通过想学生学习等方法教学相长,时常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

这不仅能够使得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到提高,学生能得到更多的益处,还会时常新体育教育思想得以发表。

2、在体育特色创建中,鼓励自主实践
长期以来,体育特色创建过程的“灌输式“、”一刀切“做法,致使了许多学生在认识方面是“生搬硬套”、在终身体育方面是“学不致用”等等,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国:“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的目的”;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强调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把教、学、做一体化。

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又为我们放手让学生自主从事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
不再直接给结论,学生不再单纯地“听—看—记—练”,取而代之的应试教育“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贴紧学生直接经验,敲碎儿童的监狱,解放同学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创造儿童的乐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教师应信奉陶行知先生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论调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正确性,应增加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如在某些体育项目教学时,教师可不先行示范和讲解,而让学生先行尝试、思考、讨论、总结,直至得出结论,教师只在必要时才稍加点拨;应鼓励学生大胆自编、自创一些体育游戏、健身操、自行组织一些教学活动等,并及时地给予一些建议性的意见,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实践胆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质量。

3在体育特色创建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就教师的创造精神而言,它包括: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的精神。

而这些都要经过经常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体育运动知识和理论;自己平时的积累和不断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并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到教学实践中去。

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技能。

又如对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①运用创造性思维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橡皮筋用来替代栏板、跳高的横杆;栏架用来投射门、钻障碍等。

②制作简易器材,利用废旧物品为各种创新游戏提供道具——用废旧足球、棉纱和沙子制作实心球;用木块制作起跑器;用废旧棕垫、帆布制作沙袋;用凳子制作“山羊”等。

③改造场地,提高场地利用价值——缩小排球场地,降低排球网高,使用羽毛球的场地打排球;小足球场,多功能球门;降低篮球架高度,多向篮球筐等
4体育特色创建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国与国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最终是教育的竞争。

在增强国民体质方面,学校体育占有重要的位置。

陶行知先生的“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思想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导向,提高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

竞争是学校体育最突出的特点,体育特色创建及运动竞赛中,始终贯穿着竞争和向上的精神,争强好胜又上青少年儿童时期鲜明的心理特征,而当好胜心有了明确的目的,并变成一种稳定的行为取向之后,它就升华为激励向上的进取心,通过体育特色创建中的竞赛教学、游戏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

5体育特色创建中,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陶行知先生建议要“养成健全的人格”,而所谓健全人格必须包含“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之所必需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陶行知之博爱,是爱人类全体;而在人类全体之中,弱势群体的生命权利最缺乏保障,所以他认为弱势群体最需要爱。

在体育特色创建中也存在弱势群体——体形肥胖、智力较低等运动能力提高受阻的学生。

在体育课堂中,通过同学间的互助合作学习,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改善社会风气。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人做人,教人做真人,教人做真善美的新人”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的意识。

6体育特色创建中,培养学生的适应、交流能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就教师的创造精神而言,它包括: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
乐的精神。

而这些都要经过经常学习和掌握最新的体育运动知识和理论;自己平时的积累和不断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并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结合到教学实践中去。

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知识技能。

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集体性、社会性,体育课上的各种活动都会反映个体之间相互交流、交际的能力,善于交往的学生一般都能较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心理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意从自身行为出发,在同学生的往来交往中调整改进教学,鼓励学生与教师、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交流,培养他们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消除因隔阂而产生的心理紧张和压抑,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在真挚的交往中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道德情操。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穷其一生的精力为中国教育指明了方向,作出开创性的伟大贡献,伟大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基础的陶行知教育思想至今仍是我们教育思想的丰富宝库。

因此,今天的教师就要以自身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为人知,深入人心,并且在体育新课程改革中发挥着它潜在的理论指导作用。

只有深刻认识陶行知教育思想,才能更好的贯彻体育新课程改革精神,从而解决体育特色创建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