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概念和问答123
社会医学知识要点归纳
《社会医学》知识要点归纳【名词解释】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就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人及人群的身形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1848年,法国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德国格罗蒂扬提出整套理论和概念,并于1920年在柏林大学首次开设社会卫生学讲座。
3.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人类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概念的本质概括。
4.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现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5.亚临床疾病是指没有临床症状、体征,但存在生理性代偿或病理性改变的临床检测证据,如无症状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可以无临床症状,但有心电图改变等诊断依据。
6.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H)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拥有的资源所决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及其他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7.1978年9月,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阿拉木图召开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发布《阿拉木图宣言》,宣布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8.1986年11月,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公布了《渥太华宪章》,列出8个健康的关键决定因素:安全、社会保障、教育、食品安全、收入、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资源、社会公正。
9.2000年9月,联合国大会提出“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与3个健康直接相关社会决定因素: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孕产妇健康和对抗艾滋病、疟疾及其他疾病;5个健康间接相关社会决定因素:消除贫困和饥饿、普及初等教育、性别平等和提高妇女权益、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全球发展的合作关系。
社会医学(单选)
社会医学(单选)一、单选题1、我国的社会医学教学研究工作,始于:E、20世纪80年代2、“社会医学”这一概念是由以下哪位学者首次提出:B、法国医生盖林3、社会医学研究的人群是:D、社会全体居民4、有关医学模式,以下错误的是:C、医学模式是永恒不变的5、现代医学模式是:B、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6、首次提出“社会医学”一词的学者是:B、法国医师盖林7、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医学的任务:A、研究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8、社会医学的发源地是:C、德国9、在我国,社会医学是从何分化发展起来的:D、预防医学10、社会医学创立于:D、19世纪11、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D、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卫生措施12、19世纪,德国医学家格罗蒂杨首次指出健康、疾病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认为社会状况有可能:E、以上均正确13、现代医学模式的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D、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发生、死亡日益突出14、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是:D、保护人群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15、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是:E、社会卫生状况,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对策及措施16、对于健康和疾病的本质认识,需要从人的两种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上进行探索。
以下哪项不属于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C、道德品质17、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中,目前以哪个因素对人群的健康影响最大:D、行为生活方式18、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下错误的是:C、健康与疾病有着明确的界限19、躯体健康是指:C、躯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20、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哪三个方面:C、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扮演与身份相适应的角色,遵守社会规范21、心理健康有哪三方面含义:B、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及时适应环境22、新的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表现为哪“四个扩大”:E、从治疗到预防、从低效到高效、从院内到院外、从生理到心理23、目前谈到的医学模式转变是指:D、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24、有关健康,以下正确的是:E、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完好就是健康25、中医的天人感应学说把四时变化直接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联系起来,强调气是一切变化的主体和以为核心组成的阴阳五行网络系统,用以解释疾病发展的机制和确定相应的治则,这一学说属于: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26、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逐步深化,有关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得到扩展,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B、划清健康与疾病的界限27、传统健康观的局限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下列哪项不在其中:C、健康与疾病是生命活动序列中的不同质量状态,有本质区别又不可分割28、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扩大”,除了:E、从一般服务扩大到特殊服务29、布鲁姆提出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中指出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为:C、环境、生物、卫生服务、行为生活方式30、下列关于生物医学模式基本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把人置于整个社会关系中观察疾病问题31、APGAR问卷是应用于:B、家庭功能评定32、机体在社会心理因素刺激下,何种情况下,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向病理的生理心理障碍过度,从而引起心身疾病C、生理心理调节失33、从文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来看,文化可分为:B、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等34、以下哪项不属于规范文化:B、文学艺术35、狭义的文化是指:B、精神文化36、教育有哪两种职能:E、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传播社会准则37、判断受教育程度对人们健康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是:C、消费结构和闲暇时间安排38、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也包括无子女夫妇家庭和养父母及养子女组成的家庭叫:A、核心家庭39、下列哪项不属于家庭的主要功能:E、婚姻和恋爱40、APGAR问卷的五个问题分别代表哪五个方面:B、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41、APGAR问卷中,家庭功能良好的得分应该为:A、7-10分42、家庭生命周期可分为5个阶段,以下哪个是错误的A、恋爱阶段:B、生育阶段43、退休后的适应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为使自己从失落,沮丧中解脱出来,重新组织社交圈,使退休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应重视哪个阶段:C、重定方向阶段44、以下哪项不属于高危家庭的标志:B、贫困家庭45、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心理因素的来源:A、政治制度46、在美国霍尔姆斯编制的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表中,生活变化单位(LCU)评分最高的事件是:C、配偶死亡47、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E、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卫生资源消耗48、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生活某一领域的行为规范体系:B、考勤、休假制度49、1973年美国霍尔姆斯编制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表中发现如果在一年内生活变化单位(LCU)超过多少单位时,发生心身疾病的概率较高:E、20050、有关社会环境,以下错误的是:E、社会环境可分为原生和次生51、以下哪项不属经济发展产生的健康问题:C、贫富差距加大52、被WH0高度评价过的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是:B、三级医疗保健网、合作医疗、乡村医生53、经济发展对健康有几方面的促进作用,不包括:D、增加卫生资源的消耗54、从文化的价值取向来看,可以将文化分为:A、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后喻文化55、思想文化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途径:B、干扰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精神生活56、判断受教育程度对人群健康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为:A、消费结构和闲暇时间如何安排57、环境可分为:D、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58、关于社会制度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C、社会制度决定疾病的种类59、现代社会中,人类的健康除要受到遗传因素影响,还要受到何因素影响:C、环境因素60、社会环境又称为:E、非物质环境61、社会因素影响人类健康,主要是通过:B、心理感受63、社会制度有三层含义,其第一层含义是指:A、社会经济形态64、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作用体现在哪两个方面:B、可增加卫生投资、可提高居民物质生活水平65、社会制度对人群健康影响的途径包括以下哪三个方面:C、决定分配制度、卫生政策、及影响人的行为66、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途径为:A、对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造成影响67、APGAR家庭功能问卷从五个方面评价家庭功能,不包括:D、关怀度68、在问卷中,有意设置一些高度相关或内容完全相同而形式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目的是检验问卷的:C、信度70、目的抽样和判断抽样又称为:C、立意抽样71、以下哪项不属于问卷的一般结构:B、表格72、问卷调查中,从问题测量的内容上,可将问题分为:B、特征问题,行为问题,态度问题73、开放式问题是指B、可让回答者自由发挥的问题74、以下哪个问题属问卷中的“双重装填”:B、你是否抽烟喝酒75、信度与效度的关系是:C、效度低,信度也可能高76、以下哪项不能用来评价问卷的效度:A、重复测量77、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D、双盲法78、有关信访法,以下错误的是:D、问卷回收率较高79、有关问题设计,以下错误的是:E、问卷调查多采用开放式问题为主、80、封闭式问题收集资料的优点是:E、节约答卷时间81、访谈法是社会调查常用方法之一,其优点较多,除了:A、不易出现语言暗示导致的偏差82、信访法属于自填问卷法的一种,其优点是:C、调查范围广83、问卷调查中问题有两方面的来源,其中头脑风暴法主要适用于:A、首次涉及的测量领域84、用于调查资料收集的访谈法有多种方式,以下哪项属于访谈法:B、专题小组讨论85、效度是用来反映测量工具的:B、偏倚度86、调查研究可分为五个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D、选择课题、陈述假设87、有关调查研究的步骤以下正确的是:B、选择和假设,制定方案,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解释结果88、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可归纳为哪三个方面:A、技术路线、实施计划、资料整理与分析计划89、以下哪项不属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E、实验研究法90、有关医学检查和理化分析收集资料,以下正确的是:B、数据非常客观91、为了揭示某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历史原因,问卷中常常要设置:A、态度问题93、对社会医学调查研究的目的是所要研究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医学(整理版)
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医学:是研究预防与治疗疾病、维护与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
2、社会医学: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3、社会属性:是人群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本质特征。
4、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即身体无病、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适应社会的能力。
5、社会病: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如意外伤害、精神障碍、酗酒、吸毒、青少年妊娠、性传播疾病及艾滋病等。
二、填空1、医学的基本任务: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2、医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群。
3、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有倡导积极的健康观、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和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4、社会医学的核心内容有社会医学诊断、社会病因分析和社会医学处方。
5、社会医学分为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及社会治疗学四个部分。
6、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的是法国医生儒勒.盖林,社会医学的发源地是德国。
7、社会医学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三、简答题1、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向哪四个方面扩大。
答:①从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②从生理扩大到心理,③从医院扩大到家庭和社区,④从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性的社会服务。
2、简述三次卫生革命。
答: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我国目前处于卫生革命的交叉阶段,即第一次卫生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第二次卫生革命任务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主要威胁。
3、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社会因素)与医学(健康或疾病)的联系与规律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
积极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
医学模式: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现象的总的看法、基本观点和实践原则,亦称医学观。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认为疾病是鬼神作怪,天遣神罚,健康与生命乃神灵赐与,总之归之于某种无所不在的神灵。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把健康、疾病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的朴素、辩证、整体的医学观念,称为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把人体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故障失灵,需修补完善”,人和动物不同在于“多几个弹簧和齿轮”,这就是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认为每种疾病都必然并且可以在器官、细胞或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学改变,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或理化的特定原因,都应该能够找到治疗的手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是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亚健康状态:指机体虽然无明确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亚临床疾病:无症状疾病,无临床症状体征,但有临床检测证据。
整体病因论:疾病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生物、心理、社会综合作用结果的复合体。
健康投资: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健康而消费的食品、闲暇时间和卫生服务等资源。
人口流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阶层职业上的变动。
社会制度: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的总和。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现为亲密,也可以是疏远和敌对。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社会因素)与医学(健康或疾病)的联系与规律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
积极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
医学模式: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现象的总的看法、基本观点和实践原则,亦称医学观。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认为疾病是鬼神作怪,天遣神罚,健康与生命乃神灵赐与,总之归之于某种无所不在的神灵。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把健康、疾病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的朴素、辩证、整体的医学观念,称为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机械论的医学模式:把人体当成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故障失灵,需修补完善”,人和动物不同在于“多几个弹簧和齿轮”,这就是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认为每种疾病都必然并且可以在器官、细胞或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学改变,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或理化的特定原因,都应该能够找到治疗的手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是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亚健康状态:指机体虽然无明确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亚临床疾病:无症状疾病,无临床症状体征,但有临床检测证据。
整体病因论:疾病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生物、心理、社会综合作用结果的复合体。
健康投资:人们为了获得良好的健康而消费的食品、闲暇时间和卫生服务等资源。
人口流动:人口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的变动和阶层职业上的变动。
社会制度: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的总和。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现为亲密,也可以是疏远和敌对。
社会医学知识点
第一章社会医学概念、性质、基本任务研究对象、内容社会大卫生观概念发展史主要人物卫生事业管理性质社会医学概念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社会医学的性质·生物医学关注点在生物学因素·社会学关注点是人的行为·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成就,生物医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交叉或边缘学科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倡导积极的健康观·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订卫生策略和措施·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医学以群体研究对象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即进行社会医学“诊断”·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即进行社会病因学“分析”·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即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社会“处方”历史上医疗卫生事业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功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社会大卫生观在组织卫生工作时倡导社会大卫生观,即卫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卫生系统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政府必须加强对卫生事业的领导,各部门进行协调,配合卫生部门进行工作,群众人人参与卫生工作。
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的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社会医学名解
社会医学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主要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医学模式:是指人类与疾病相互抗争和认识生命自身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属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领域,其核心是科学的医学观。
3、消极健康观:人患了疾病便失去了健康,疾病的治愈使人们又重新恢复了健康。
这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的观点称~积极健康观: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可以理解为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三维健康观。
4、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亚临床状态:亦称无症状疾病。
亚临床疾病虽然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存在系统某一部位、系统或功能的受损,出现功能紊乱或病理改变,而且还有防御、适应和生理代偿能力的反应。
存在着生理性代偿或病理性反应的临床检测证据,这是与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区别。
5、社会生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群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及其与社会制度、法律及风俗习惯的关系,即研究社会卫生状况。
6、体质指数(BMI):国际通用的筛查肥胖和营养不良的指标。
标准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身高(m2)7、社会支持:作为个人在其社会网络中获得的支持和帮助的数量和质量。
8、婴儿死亡率:指某年平均每千名活产中不满一周岁(婴儿)的死亡数。
该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社会卫生状况和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综合和敏感指标之一。
孕产妇死亡率:指某年中由于怀孕和分娩及并发症造成的孕产妇死亡人数与同年出生活产数之比,该指标反映妇女怀孕和分娩期的危险性,它的高低与社会经济状况、妇幼卫生保健密切相关。
社会医学
社会医学考试内容一、名词解释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和个人及人群健康及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医学发展的基本观点、概念框架、思维方式、发展规范的总和,也是人类对健康及疾病观察和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
3、疾病:可看作是整个生物体或其他系统在生长、发育、功能及调整中的失败或失调。
4、亚临床疾病(sub-clinical disease) :又称无症状疾病,认为疾病是改变了条件的生命现象的过程。
疾病过程中不仅有机体受损害,发生紊乱的病理表现,而且还有防御、适应、代偿生理性反应。
5、亚健康状态(sub-health state):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6、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通常可以使用一系列的指标进行测量。
通常使用收入、教育、职业三个指标来测量社会经济地位。
7、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指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
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人体健康、导致消费者死亡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危机消费者或后代的隐患。
8、职业压力(occupational stress):多是指职业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对工作者造成心理、生理、社会的健康状态改变及损害的压力。
9、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社会医学名解与问答汇总
社会医学名解与问答汇总一1.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订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1.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如下6方面: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②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
③发现社会卫生问题。
④制定卫生政策和措施。
⑤促进人群健康。
⑥加强社会医学教育。
2. 社会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融合医学与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思想,从社会宏观水平分析、解决人群健康问题。
二、1.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疗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观和疾病观,是对医学重要观念的总体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
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四、问答题1 生物医学模式过时了吗?为什么?随着人类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健康新概念深入人们的观念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长、医学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化,以单因单果的疾病与病因关系模式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医学的发展和人群的需要。
注重人的社会属性、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健康与疾病问题,而不单纯关注其生物属性是当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最终的解决途径。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贡献是什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贡献:①解放医学思维模式,以综合思维方式处理问题;②扩大了医学研究的思路;③疾病预防从单纯的生物预防扩大到社会、心理预防的新层次;④医药卫生人才的知识结构发生巨大变化;⑤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三、名词解释1.定性研究2.问卷3.封闭式问题4.信度5.德尔菲法6.专题组讨论四、简答题1.简述社会医学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2.简述问卷设计的步骤;3.简述专题组讨论和选题组讨论的异同点。
社会医学名解简答
-- -- 初级卫生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起的卫生保健服务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与参与,强调卫生系统必须由封闭转为开放恩格尔模式:基于系统的原则,在这个框架里可以把健康或疾病理解为从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到人,以及由个人、家庭、社区、国家构成从微观到宏观,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融合高危险性分析:以高危险性观点来找出卫生工作的主要问题,采取重点防治的措施,改善人群健康水平高危人群:之容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包括处于高危险环境的人群,对环境有高位反应的人群,以及有高危行为的人群高危环境:包括存在危险因素的自然、社会和心理环境高位反应:指机体对刺激缺乏适应和耐受,当身体和社会刺激达到一定程度和持续时间发生的一些疾病,与个体的生物遗传、健康状态、生活经历有关还原论:是将人体分解为奇观、细胞、分子、复杂的生命现象必须用武力的、化学的方法来解释功能改变的因果关系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社会的完好状态健康行为:指个人或群体表现出的在看客观上促进有利于健康的一组行为群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是指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中社会分层的基本结构和社会决定性条件产生的影响健康的因素,反映人们在社会结构中阶层、权力、财富的不同地位健康公平:从社会的、经济的、人口统计的和地理角度定义人群健康和无差异的状态健康能力增长:指那些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健康的决策权。
包括物质能力增长、社会心理能力增长、政治能力增长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它是在西方国家通过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了现代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全科医生从事基层医疗保健第一线服务的知识技能体系。
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像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社会医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1)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主要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2.社会医学的性质: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①社会卫生状况②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③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4.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②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③发现社会卫生问题④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⑤常见病的社会防治⑥促进人群健康⑦加强社会医学教育5.德国医学家诺尔曼及病理学家魏尔啸都强调社会经济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重要作用。
课后习题:1.填空题(1)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2)社会医学具体内容包括三个层面:社会卫生状况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2.单选题(1)社会医学概念是谁第一次提出来的(A)A.盖林B.魏尔啸C.格罗蒂扬D.彼得·弗兰克(2)社会医学是(D)A.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B.理论学科C.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D.交叉学科3.名词解释(1)社会医学(2)医学社会学4.问答题(1)试述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答: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发现社会卫生问题;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常见病的社会防治;加强社会医学教育;促进人群健康(2)社会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特点?答:实践性;政策性;社会性;创新性。
第二章医学模式(2)1.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与疾病作斗争和处理医学领域中各种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是人类对健康和疾病观察与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其核心就是医学观。
(医学模式包括医学认知模式和医学行为模式,前者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自身的认识即医学认识论,后者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医药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即医学方法论)2.医学模式的特点:①医学模式产生的社会性②医学模式存在的普遍性③医学模式作用的广泛性④医学模式发展的动态性3.医学模式的作用:①推进医学理论的发展②指引医学实践的改进③促进医学教育的革新4.医学模式演变过程: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一机械论医学模式一生物医学模式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经验医学时代实验医学时代整体(系统)医学时代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原因:①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②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③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④人们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深化⑤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化⑥卫生保健实践的启示6.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凝聚的过程:①环境健康医学模式的提出②综合健康医学模式的提出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揭示了医学观的动态性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更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确立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医学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立体地探索了健康概念8.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一)对卫生事业的影响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健康推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促成了大卫生观形成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二)对卫生服务的影响①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③从医院内服务扩大到医院外服务④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三)对医学教育的影响①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献身精神②现代型的医学人才就要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又要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③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实践的锻炼(四)对临床医学的影响由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转变,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由偏重个体诊治向更加重视群体健康防护转变,由着眼于分析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向综合性多因素分析转变,由单纯性治疗向兼顾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社会支持等转变(五)对预防医学的影响9.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③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④医疗卫生服务因素课后习题:1,填空题(1)医学模式的演变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五种模式。
社会医学答案
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社会因素2.自然科学3.地方病4.慢性非传染性5.人人享有卫生保健6.盖林二、多选题1. C2. D3. A4. C三、名词解释: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就,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四、简答题:1. 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影响人群的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2. 社会医学的教学目的?1)建立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学实践。
2)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极医学面临着主要的卫生问题。
4)学习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及评估社会卫生状况的方法,研究评价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5)学习对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进行社会干预的手段以及评价工作效果的方法。
3.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观点。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
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
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险性的观点。
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
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
4. 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入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
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3)发展区域卫生规划,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
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
或1) 社会医学研究研究影响因素、卫生状况、社会卫生措施;2) 社会医学教育3) 社会医学实践:社区医学实践和医学领域的社会医学咨询。
五、论述题1. 通过社会医学课程的学习,对你今后从事的卫生工作将会起到什么样的理论指导作用?答题要点:(1)社会医学的概念;(2)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3)谈谈自己的体会。
社会医学的概念
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群体的健康水平。
社会医学的性质、内容与任务: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科学。
影响健康与疾病的因素多种多样。
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
(社会病因分析)2.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社会医学诊断)3.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社会医学处方)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寄生虫、传染病、地方病措施:消毒、灭菌、预防药物第二次卫生革命肿瘤、心脑血管病、意外伤害措施:改变生活方式、自我保健、健康教育第三次卫生革命提高生活质量、健康长寿社会医学的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4、制订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5、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观点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2、人群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3、生物、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高危人群、高危环境、高危反应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观点6 、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 大卫生观” 卫生系统必需由封闭转为开放,必须与其他部门配合协作,动员和规定全社会参与,使卫生工作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于健康和疾病现象的总的看法、基本观点和实践原则,亦称医学观。
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改变健康需求的提高医学进一步社会化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1)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环境:经济收入、居住条件、营养、居住条件、营养、文化程度、人际关系。
社会医学知识点
社会医学知识点社会医学是指医学与社会学交叉领域中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社会因素、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等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社会医学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需要系统性地掌握社会医学常见的知识点,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实践工作。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社会医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指的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组成部分的总体等级和相互关系。
在医学中,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其健康水平也是有差异的。
正规的学术研究表明:最底层的人、工人阶级、贫困阶层的人均寿命往往比较短,并且健康水平相对较低。
而上层社会的人群,其健康水平则相对较高。
二、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了社会结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艺术、信仰、语言、风俗、习惯等等方方面面。
社会文化对健康影响很大,它不仅影响到健康的行为模式,还影响到健康的认知模式。
如孤独、失落感、焦虑、压力等都会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
三、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也是社会医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它是获得医疗服务和护理的主要场所。
医疗机构通常包括医院、诊所、社区医疗中心、家庭护理中心等。
它们可以向患者提供各种医学保健服务,是人们力量的集中体现。
四、卫生教育传统上,卫生教育是指通过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康复健康等方式,帮助个体及集体达到正确的保健方式。
卫生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提升健康意识,更好地掌握保健知识。
同时,它也是医生们与患者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健康政策健康政策是指各个国家制定和执行的有关健康保障和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包括卫生法、保健政策、公共卫生政策、医疗保险政策等。
健康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水平和身体健康权利的保障。
六、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指社会在经济政策方面为保障市民福利而对个人和家庭提供的帮助,包括社会保险、养老保险、住房补贴、就业保障等。
社会福利可改善社会健康状况与健康公平,但同时也存在着社会福利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社会医学概念和问答
一、概念1.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疗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在某一时期形成的健康观和疾病观,是对医学重要观念的总体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
2.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3.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但呈现出活动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也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4.亚临床状态:亚临床状态指疾病过程早期杉L体表现为生理反应的适应性而无明显症状和体征的生理状态,又称无症状疾病。
5.结构式访谈:是调查者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调查表或问卷向调查对象逐一询问来收集资料,又称问卷调查访谈或问卷访谈。
6.非概率抽样:每个调查对象被选中的机会不是随机的,一般不能考虑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也不能估计抽样误差的大小。
7.专题小组讨论:专题小组讨论指由背景相似的讨论参加者形成若干个专题小组,每组由6~12人组成,在讨论主持人的引导下,就所研究或调查的问题广泛、深入、自由地交换意见和观点,研究者依此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8.信度:信度指在实验过程(调查)中对同一实验对象进行重复测量所获得结果的近似程度。
9.效度:效度指所采取的实验及测量方法或研究结果符合现有理论或标准的程度。
10.生命质量:生命质量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人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包括个体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
11.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指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况和个人满意度。
12.文化:广义的文化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宗教信仰、哲学、艺术、习俗等所构成的领域。
狭义的文化是比较确切的文化范畴。
社会医学主要是从狭义的文化概念出发,研究文化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医学的概念
1.社会医学的概念?
答: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疾病的作用及其规律,制定各种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
它是随着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而产生的,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社会医学从预防医学发展而来,是预防医学深化和发展的产物。
它在重视疾病流行与控制的生物因素外,还重视影响疾病和健康的社会经济和心理行为因素,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社会医学名词解释 1604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1)2.医学模式: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疾病和死亡问题,是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科学观。
(14)3.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24)4.亚健康状态: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25)5社会阶层:由财富、权利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
6.老年型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7%。
(53)7.家庭:婚姻、血缘和法律为基础同定下来的社会基本单位(58)8.亚文化: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的习惯,它是非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的泛称。
(69)9.调查研究:在某一特定现场的人群中,采用一定的工具和手段收集研究资料的过程。
(96)10.定量研究:通过调查收集人群发生某种事件的数量指标,或者探讨各种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数量依存关系的研究。
其收集资料的过程称为定量调查(问卷调查)(105)11.信度:所得结果的可靠程度,通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及一致性来判断结果的信度,通常用信度系数来评价。
(112)12.效度: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113)13. 卫生服务研究:是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卫生服务的过程。
(114)14. 卫生服务需要: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觉察到的需要和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
社会医学答案整理
社会医学答案整理社会医学: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一门交叉学科,由医学与社会学交叉形成。
表1 三次卫生革命的目标与策略目标策略第一次: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制定国家卫生措施和环境卫生工程措施,主要防治目标。
研究有效疫苗和生物制品,推行广泛免疫接种计划,消毒杀虫、灭鼠计划,及使用抗菌药物。
第二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要目标发展早期诊断技术,提高治疗效果,加强疾病监测,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态和生活环境,提倡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等。
第三次: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发展社会经济,转变健康观念,大力防治长寿“文明病”、“社会病”,推行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等。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研究医学的属性、结构和发展规律。
医学模式的转变: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作用:1.对临床医学发展的影响:从个体到群体、家庭、社区,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从疾病治疗到疾病预防、控制。
2.对预防医学的影响:推进预防医学发展,建立“高危”、“疾病管理”概念,建立三级预防策略。
3.对健康服务的影响:从治疗服务到预防服务,从生理服务到心理服务,从医院内服务到医院外服务,从技术服务到社会服务。
4.对医学教育的影响:重视人文社科教育,加强在职教育。
5.对卫生决策的影响。
社会卫生状况:包括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卫生保健指标:1.初级卫生保健普及率2.安全饮用水普及率3.妇幼保健指标4.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5.医疗服务利用6.卫生资源指标7.卫生行为医疗服务利用指标:每千人两周就诊率一年内每千人住院次数每人每年就诊次数每人每年住院日数群体健康状况评价指标:1人口出生、死亡指标2生长发育指标3疾病统计指标重点指标: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 CBR):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内)平均每千人所出生的人数的比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念非概率抽样:每个调查对象被选中的机会不是随机的,一般不能考虑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也不能估计抽样误差的大小。
10.生命质量:生命质量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人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包括个体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指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况和个人满意度。
行为:人的行为是具有认识、思维能力的人对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能动反应。
广义的行为分为内在行为和外显行为。
内在行为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外显行为是可以被观察到的行为。
活动期望寿命(ALE):指人们能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年限。
减寿人年数(PYLL):减寿人年数指某一人群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目标生存年龄(通常为?0岁)以内死亡所造成的寿命减少的总人年数。
病残调整生存年(DALY):病残调整生存年又称伤残调整生命年,指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残疾)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生命素质指数(PQLl):生命素质指数是用于评价人口的综合素质指标。
由婴儿死亡率、1岁组平均期望寿命和15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等指标计算而成。
婴儿死亡率:指出生后一年内婴儿死亡数与活产数的比值,以千分率表示。
卫生服务需求:是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
一般分为由需要转化而来的需求和没有需要的需求两类。
卫生服务利用:指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有效需求量)。
是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卫生资源供给量相互制约的结果,直接反映了卫生系统为居民健康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和工作效率,间接反映了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但是不能直接用于评价卫生服务的效果。
卫生人力资源:是指经过专业培训、在卫生系统工作、提供卫生服务的人员,包括已在卫生部门工作和正在接受培训的人员。
卫生人力规划:对未来卫生人力需要量、供应量及拥有量进行预测,制定卫生人力长远计划的过程。
卫生人力需求:是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劳动力发展等多种因素出发,研究卫生部门在目标年间需要卫生人力的数量和质量。
卫生费用: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上的卫生费用指一定时期内为保护人群健康直接和间接消耗的社会资源,包括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以货币计量。
狭义上的卫生费用指在一定时期内为提供卫生服务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
通常所指的卫生费用是指狭义的卫生费用,是卫生费用研究的主要对象。
卫生服务研究:是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卫生服务的过程。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是围绕特定的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和评价阶段,对卫生服务的进展、成效和价值进行评判估量的过程。
即从卫生服务的社会需要、卫生资源投入、提供的服务量及其效率、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评价。
综合评价:是将反映评价对象特征的多项指标进行系统加工整合,从总体上评价对象的优劣,或将多个单项评价指标组合成一个包含各个成分的综合指标,借以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
实验性研究:卫生服务研究中的实验性研究是以社区人群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考察卫生服务和疾病防治的效果,进行干预性的实验研究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实证方法。
数学模型方法:卫生服务研究中的数学模型方法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上阐述卫生服务与有关因素的联系及规律性,是一种定量研究的方法,主要用来阐述各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投入产出分析法:主要用来研究卫生服务投入量(卫生资源)与产出量(卫生服务利用量)之间的关系,借以评价卫生资源配置或使用的效益和效果。
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及成本效用分析等方法。
患病:我国卫生服务总调查将“患病”的概念定义为:1自觉身体不适,曾去医疗卫生单位就诊、治疗;2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医疗卫生单位诊治,但采取了自服药物或辅助疗法,如推拿按摩等;3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就诊治疗,也未采取任何自服药物或辅助疗法,但因身体不适休工、休学或卧床一天或一天以上者。
上述三种情况有其一者为“患病”社区卫生服务:是在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低收入居民为重点。
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综合的、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残疾:残疾是指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身心功能障碍,导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它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
残疾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上、生理上、身体结构上,由于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从而导致部分或全部丧失正常的生活方式以及从事某种个人或社会工作能力人。
缺损:缺损是最轻残疾,指由于损伤、疾病或发育上的缺陷,造成身体组织或功能不同程度的缺陷,身体、精神和智力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对独立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生活上能够自理。
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特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但排除了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等活动。
社区康复:社区康复是在一定社区范围内对各类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新途径,主要是利用本社区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和家庭的康复,主要提供病、伤、残者恢复期及后期康复服务,开展残疾三级预防工作,同时也提供职业康复、健康教育和社会康复。
二、问答简述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 3发现社会卫生问题 4制定卫生政策和措施 5促进人群健康6力口强社会医学教育。
简述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答: 1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2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3健康需求普遍提高;4医学科学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5健康因素多元化。
简述现代医学模式的意义。
答: 1揭示了医学观的发展性 2肯定了生物医学模式的价值3确立了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地位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立体地探索了健康概念。
简述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和医学教育的重大影响: 1对临床工作的影响:临床医学要求医师了解疾病的同时,应从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出发,对患者所患的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从而制定有效的、全面的治疗方案2对预防工作的影响:现代医学模式要求预防医学从生物病因为主导的思维模式扩大到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预防策略和措施,以进一步提高预防工作的效果3对医学教育的影响:一系列社会科学、经济学和行为心理科学等在医学院校的教学研究工作中显示出与医学的结合点。
简述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 1研究内容的广泛性2---的复杂性3研究结论与卫生决策联系。
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步骤:社会调查研究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研究的基本过程是相同的: 1选择课题 2制定研究方案 3资料收集 4整理和分析资料 5解释结果。
选择社会医学研究课题的原则有哪些: 1重要性2创新性3可行性4科学性。
社会调查研究的抽样方法有哪些:社会调查研究的抽样方法分为两大类,即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又可分为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非概率抽样又可以分为方便抽样、意图抽样、雪球抽样和定额抽样。
简述资料收集的方法有哪些:定量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是访问和通信调查,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专题讨论和观察法。
简述问卷设计的步骤:问卷设计的步骤:1明确研究目的2建立问题库3设计问卷初稿4试用与修改5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简述问卷中设计开放式问题的优缺点:设计开放式问题时不为回答者提供答案,由回答者自由发挥。
优点:适用于不知道问题的实际答案时的情况,让回答者自由发挥,以便收集到真实生动的资料,甚至可以得到意外的发现。
缺点:要求回答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准确理解题意,思考答案,并能恰当表述出来;花费时间长,应答率比较低;统计处理比较困难。
简述设计问卷时问题设计的常见错误:1双重装填:问题中包含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使回答者难以作出一种选择2含糊不清:调查对象不容易准确理解问题3抽象提问:这类问题涉及幸福、爱等一类抽象概念,往往难于回答4诱导性提问:这类问题人为地增加了某些倾向性回答的机会,存在诱导作用5敏感性问题:设计这类问题要十分慎重,否则将造成回答者拒答或说谎。
简述问卷的信度及其分类:信度是指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即测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以分为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等。
简述问卷的效度及分类:效度指测量结果与预期达到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可以分为内容效度、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和准则效度等。
深入访谈的步骤包括哪些:1准备工作:包括研究设计、确定访谈对象和准备现场等2调查对象的选择3设计访谈提纲4访谈员的选择与培训5访谈的实施6访谈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
试述定性研究的主要特点:1定性研究注重事物的过程,而不是事物的结果2定性研究是对少数特征人群的研究,研究结果不能外推3定性研究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密切接触4定性研究的结果很少用概率统计分析。
试述定性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1辅助问卷设计,估计问卷调查的非抽样误差2验证因果关系,探讨发生机制3分析定量研究出现矛盾结果的原因4了解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5作为快速评价技术,为其他研究提供信息。
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范围有哪些:1人群健康状况评定2疾病负担的评估3卫生服务效果的评价4药物或治疗方法的选择5成本—效用分析6健康影响因素与防治重点选择。
生命质量评价中对心理状态的评价包括哪些:1情绪反应:是生命质量中最敏感的部分,不仅直接受疾病和治疗措施的影响,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社会功能状态的变化,也会间接地从情绪反应中表现出来2认知功能:包括时间与地点的定位、方向识别能力、机智、思维、注意力和记忆力等,是个人完成各种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如何建立新的生命质量量表:1明确研究对象及目的2建立研究工作组3测定概念的定义及分解。
4提出量表条目形成条目池5确定条目的形式及回答选项6条目分析及筛选7量表的量分方法8预试验与修改9量表性能评价。
如何选择生命质量评价的量表:1设计者的测量主题和测量目的2评价的层次 3通用型工具与特异型工具4量表的特性5内容的文化适应性。
简述人群健康对经济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1具有一定体力、智力和劳动技能的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2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使得劳动者减少病伤,增加出勤,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卫生资源3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具有更多的时间和能力利用其他资本要素争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