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设计企业制度 (1)

合集下载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

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新形势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其必要性日加凸显。

现代企业制度下我国企业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缺乏独立性;现代企业制度范围相对狭隘;人员的素质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等。

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应着重加强现代企业机构独立性的建设,适当扩大企业内部的职能范围,并着力提高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人员素质。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经济;创新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司治理结构在在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中不断完善。

在我国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现代企业制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现代企业制度和外部审计一样,都是实现企业有效监管、稳定经营的关键。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制度,促进现代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良性互动,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市场经济完善中的重要任务。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相对较短,现代企业制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定的问题。

因此,应在充分认识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之上,充分认清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一、现代企业制度及相关理论现代企业制度从本质上讲,就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的企业治理和管理制度。

其基本内容包括公司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如果从一般的层面去理解现代企业制度,本文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确立的一种企业制度,其基本内容是明晰企业各利益主体的产权关系,最终的核心目的是确立企业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实体地位。

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要解决所有权及经营权界限的划分及权责利益问题;另一方面要确立企业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地位,以此保障企业独立从事经济活动。

二、现代企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一)现代企业制度缺乏独立性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三种不同组织形式机构,第一是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部门、单位的财会部门,由本部门、本单位的会计主管领导;第二是内部审计机构与部门,单位的其他各职能部门平行,由单位的总会计师或总经济师领导。

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1)

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1)

浅谈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摘要: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会计制度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一些内容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要想更好地满足现实的需要,就必须对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合理的设计。

如何对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合理的设计,已经成为企业及相关的会计人员值得思考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中图分类号:[f235.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1)10-0220-0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大。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对会计制度进行不断的改革,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从中小型会计制度现状、中小型企业会计制度原则及内容、中小型企业会计制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会计制度进行论述。

一、中小型企业会计制度现状就目前来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尚未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常会因国家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经验相同,而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但是一些时候要处理的事务,必须有相关的准则、制度作为保证才能实施。

如企业与国家的会计准则与制度相一致,就会出现混乱的局面;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会计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控制度也不能有效的协调在一起,这就给企业内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不完善,相关的会计规范中已经明确了财务管理人员工作内容,但是只是强调了财务人员的责任问题,对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内部控制的不完善,使得会计工作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同时也牵制了会计人员之间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原则及内容(一)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原则1.会计制度一致性原则。

会计制度一致性原则在企业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一点。

要将同一类会计事务进行统一,同一会计事务年限不同也要对其进行统一,以保证会计的横纵向对比。

制定公司管理制度的原则

制定公司管理制度的原则

制定公司管理制度的原则
制度要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管理制度应当明确规定每项工作的具体要求、流程和标准,避免模糊不清导致执行难度增加。

例如,对于考勤制度,应详细列出上下班时间、迟到早
退的界定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清晰理解并遵守。

管理制度要体现公平性。

制度的设计必须确保每个员工都在同一标准下被衡量,无论是高
层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应受到相同的规则约束。

这有助于营造一个平等的工作氛围,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管理制度应具备灵活性。

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阶段的变化,管理制度也需要适时调整
以适应新的情况。

因此,制度设计时要考虑未来可能的变化,留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以便
及时作出必要的修改。

制度的实施需要有监督机制。

有效的监督可以确保制度得到严格执行,防止形式主义的发生。

监督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定期的自查自纠、第三方审计、员工互评等多种形式,以确保
制度的有效运行。

同时,管理制度应当鼓励创新。

在规范行为的同时,也要为员工的创新行为提供支持和奖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设立创新基金或奖项,对提出创新想法或改
进方案的员工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

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员工的参与。

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让制度更加贴近实际工作,提高员工的接受度和执行力。

员工参与的过程也是一次沟
通和团队建设的过程,有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

一帮人合伙做生意,如何设计制度?

一帮人合伙做生意,如何设计制度?

一帮人合伙做生意,如何设计制度?编者按:一帮聪明人合伙做生意,谁都不想吃亏,都想占别人便宜,结果生意做不成了。

怎样设计一种制度让大家都有好处呢?本文作者为最聪明的一群人设计了一套制度,让银行、担保公司、中小企业老板相互博弈,最终办成一件大事。

虽然文字显得枯燥、讲的又是挺专业的事,但内在逻辑却妙不可言,对设计企业制度大有帮助。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也是金融市场化必然的副产物。

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是“嫌贫爱富”的,所谓市场配置,说到底,就是跟着利润走,哪里利润高就流向哪里,哪里风险低就流向哪里。

信贷资金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在配置时必然会嫌弃产实力较弱、信用等级较差、抵押质押不足、信息获取困难的中小企业,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

但在政府方面,考虑到中小企业在解决国民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因而必须对中小企业融资给予扶持。

为此,就要设法引导信贷市场上的资金流,使它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发生转向,更多地流入中小企业。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政策性意图,只能借助市场这一“上帝之手”来实现。

所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成为多数国家扶持中小企业贷款的通行做法。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本身就是一种巧妙的制度安排。

其依托杠杆效应,以少量担保资金带动大量金融贷款投向中小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政策性目标。

然而,中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已经走上了一条区域化、商业化道路。

民间资本大量涌入,自身实力较弱,经营不太规范,一旦发生代偿就有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因而银行不信任、不配合、不愿分担贷款风险。

在此情形下,担何机构为避免风险全部压到自己头上,只能减少对中小企业担保,或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抵押质押,市场越做越小,自身难以壮大。

担保行业的这种恶性循环,靠政府的行政指令,道德说教,是难以解决的。

显然,要解开这个死结,谁来为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就成了关键,这就是“担保的担保”—再担保。

所谓再担保,就是在已有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基础上,政府建立再担保机构,为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分散担保风险、提高偿付能力,使担保机构更容易获得银行的信任,从而通过双层杠杆效应(再担保—担保—银行),起到放大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作用。

企业制度建设的三个步骤

企业制度建设的三个步骤

企业制度建设的三个步骤第一步:需求调研和分析(300字)在建设企业制度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调研和分析。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包括当前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员工的需求、业务流程等。

通过调研和分析,可以找出企业内部的短板和需求,为制度建设提供基础。

在这个步骤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面对面采访:与各个部门的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对于当前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的意见和建议。

2.调查问卷:通过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让员工匿名填写,收集他们对于企业内部管理的认知和期望。

3.数据分析:利用企业内部的数据,如绩效考核结果、员工离职率等,分析其中的规律和问题。

第二步:制定企业制度(500字)在进行需求调研和分析之后,就可以进行制度的制定工作。

制定企业制度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参考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制度要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企业运作符合法律的规定。

2.根据需求制定制度:根据前期的调研和分析结果,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制度。

可以与员工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纳入到制度中。

3.精简流程和规章:制度不宜过于繁琐,应当尽量精简流程和规章,使其易于理解和执行。

4.制度分类和划分:企业制度可以根据不同的管理领域进行分类和划分,如人力资源制度、财务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

第三步:宣传和执行(400字)制定好企业制度后,需要通过宣传和执行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1.内部宣传:将制度向全体员工进行宣传,可以通过组织会议、发布通知、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员工了解制度内容和意义。

2.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制度。

3.监督和检查:制度的执行需要有专门的监督和检查机制。

可以设置内部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制度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4.反馈和改进:定期收集员工对制度的反馈意见,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总结:企业制度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

需求调研和分析、制定企业制度、宣传和执行是企业制度建设的三个重要步骤。

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制度(3篇)

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制度(3篇)

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制度(3篇)文章一: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制度概述一、引言工程设计质量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核心,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和美观。

为了确保工程设计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制度。

二、设计质量管理原则1. 科学合理:设计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功能完善、经济合理、环境协调。

2. 用户至上:以满足用户需求为设计宗旨,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功能、舒适度、审美需求。

3. 预防为主:在设计过程中,强化质量意识,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4.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提高设计质量,实现持续改进。

三、设计质量管理措施1. 设计人员管理(1)选拔与培训:选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和资质的设计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设计水平。

(2)职责明确:明确设计人员职责,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确保设计质量。

(3)考核与激励:建立设计人员考核与激励机制,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2. 设计过程管理(1)设计策划:制定设计策划,明确设计目标、进度、质量要求等。

(2)设计评审:组织设计评审,对设计方案、施工图等进行审查,确保设计质量。

(3)设计变更: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确保变更合理、合规。

3. 设计质量控制(1)设计规范: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设计规范,确保设计质量。

(2)设计计算:加强设计计算管理,确保计算准确、合理。

(3)设计文件:规范设计文件编制,提高设计文件质量。

四、设计质量验收与评价1. 验收标准: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进行设计质量验收。

2. 验收程序:设计完成后,组织内部验收,验收合格后报请相关部门审批。

3. 评价与反馈:对设计质量进行评价,及时收集用户反馈意见,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五、设计质量责任追究1. 质量问题处理:发现设计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2. 责任追究:对造成设计质量问题的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严肃处理。

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7篇)

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7篇)

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7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篇1】一、公司管理制度设计要点(一)制度体系的覆盖面(二)制度体系内容(三)制度体系修订、调整二、公司管理制度设计原则(一)制度观合理制定的制度应与企业发展目标及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相一致,并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严格地贯彻落实。

(二)规章制度应以正激励为主,与文化管理理念相符员工需求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可分为:生理、安全、社交、自尊与自我实现五个层级,所以制定规章制度要以员工需要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规章制度的落实要考虑奖罚明晰及执行落地,让员工好的行为得到及时鼓励和强化,调动员工多担责任的主动性以及工作的积极性。

(三)规章制度执行到位,塑造严肃性规章制度制定目的明确,内容合理,可操作性强。

执行不偏私,不例外,保证规章制度本身的严肃性。

三、公司组织行为准则(一)友爱平等、相互尊重1、公司充分尊重员工,对任何员工严禁有歧视性的语言和行为;2、为公司工作的所有员工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有贵族阶层。

(二)精细管理、降低成本1、建立部门间的监督和制约机制;2、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找出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三)适当授权、例外管理1、权责对等,适当授权;2、各级管理者在自己权限范围内,自行决策;3、上级仅在特殊情况下对下级的决策进行干预。

(四)团结协作、真诚服务1、部门之间应团结协作,不能相互推诿;2、树立内部顾客及服务意识,特别是管理部门要树立服务观;(五)效率与效果并重1、公司要建立快速、高效的反应机制,以适应公司业务扩张;2、注重过程控制,保证正确结果。

(六)统一指挥1、正常情况下,上级领导不能越级指挥;2、管理人员的职责划分明确,不能造成多头指挥的混乱局面。

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一)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

正如人们上面所讲的,企业作为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体,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度安排来组织各种生产要素的,因而企业制度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的核心纽带和基础。

有人讲,企业就是出资人之间的合约,也就是出资人以契约方式规定出企业制度,然后按照所规定的企业制度来组建企业。

因此,没有企业制度,就根本谈不到企业的存在,当然更谈不到企业的发展,因而企业存在和发展的体制基础,就是企业制度。

(二)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

因为企业本身的运行行为以及企业内部的各种组织机构的活动行为,都要受到企业制度的约束,所以企业制度决定了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构成机构的行为规则和行为规范。

企业及企业中的各种组织机构,都必须遵守企业制度的安排,不能违反企业制度的任何一种安排。

正是基于此,人们通常说,企业制度实际上是企业本身以及企业的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

(三)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

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的组成人员,无论是CEO,还是一般的普通员工,其行为都必须遵守体现企业制度要求的各种规则,也就是要按照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而规范员工的行为的准则,就是企业制度。

正是基于此,人们通常把企业制度称之为员工的行为规范。

(四)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高效发展的活力源泉。

企业活力虽然来自于许多方面,但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制度安排。

如果企业制度的安排非常有利于调动企业中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就是最有活力的。

反之,如果企业制度的安排非常不利于调动企业中的各个生产要素的积极性,那么这个时候企业就是最没有活力的。

就像中国原来的国有企业之所以没有活力,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企业制度安排有问题,它们的企业制度安排无法充分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因此,企业制度是企业活力的最重要的保证,没有良好的企业制度,就根本不可能有企业的活力。

(五)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有序化运行的体制框架。

公司怎么设置管理制度

公司怎么设置管理制度

公司怎么设置管理制度
首先,公司管理制度应该是全面的。

这就意味着公司需要针对不同的部门、岗位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比如,人事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福利制度、劳动纪律制度等等。

不同的制度覆盖了不同的方面,确保公司各项工作都能按照规定进行。

其次,公司管理制度应该是灵活的。

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公司需要考虑到不同岗位、不同人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灵活规定。

灵活的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适应公司发展和员工变化,让员工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

再次,公司管理制度应该是可行的。

制度设计要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不能太过理想化或者脱离实际。

一个好的管理制度应该是实用的,员工能够理解、接受和落实。

最后,公司管理制度应该是透明的。

管理制度需要向所有员工公开,让员工都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和要求。

同时,要注重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执行,确保制度能够真正起到作用。

总的来说,一个完善的公司管理制度是公司运作的基础。

通过设置合理、全面、灵活和透明的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公司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员工发展和保障公司利益。

公司应该重视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公司发展的需求。

厂内管理制度制作排版

厂内管理制度制作排版

厂内管理制度制作排版一、总则1. 为了规范厂内管理,保障员工权益,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厂内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和管理人员。

3. 本制度由公司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

二、管理岗位设置1. 公司设立生产部、质检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多个管理岗位,每个部门设立不同职级,明确职责和权利。

2. 每个部门设立部门经理,直接负责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报告给总经理。

三、工作制度1. 出勤制度(1)员工应严格按时上班,不得迟到早退。

迟到早退三次以上,公司有权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做出相应处理。

(2)员工应按规定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进行工作调度,不得私自调休。

2. 员工服装着装制度(1)员工应穿着整洁统一的工作服装上班,不得穿着暴露、不得体的服装。

(2)员工在特殊情况下需穿着统一的劳保服装,保障工作安全。

3. 工作纪律(1)员工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得擅离职守,不得私自调动工作岗位。

(2)员工应按照公司规定完成交办的任务,不得擅自推诿扯皮。

4. 安全生产制度(1)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2)员工应遵守公司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反操作规定造成事故。

四、绩效考核1. 公司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评分,绩效优秀者给予奖励,绩效不佳者进行惩罚。

2. 绩效考核应公平公正,不得存在不合理优惠或歧视现象。

五、奖惩机制1. 公司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进取,提高工作积极性。

2. 公司设立惩罚机制,严肃处理违纪违法行为,维护公司管理秩序。

六、员工权利保障1. 公司应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如工资待遇、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

2. 员工有权利享受公司提供的培训和晋升机会,提高职业发展空间。

七、社会责任1. 公司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2. 公司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的行为,保持公司形象和品牌声誉。

八、违规处理1. 公司对员工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惩罚,包括警告、降职、解雇等。

公司企业制度包含几个方面(参考版)

公司企业制度包含几个方面(参考版)

公司(企业)制度包含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方面:员工入离职管理制度、考勤、薪酬、绩效、培训、晋升、福利、员工手册等;
二、行政方面制度:
1、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2、值班管理制度
3、印章管理制度
4、车辆管理制度
5、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6、餐厅管理制度
7、会议管理制度
8、档案管理制度
9、宿舍管理制度
10、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1、保密制度
12、电话使用管理规定
13、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使用管理规定
14、电脑使用管理规定
15、员工行为准则等;
三、财务方面制度。

1、报销管理制度
2、差旅费等管理规定等
四、各部门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

要先明确你们老板想让你完成的是哪部分的制度,建议先写完基本的一些制度,很多都可以在网上找范本,然后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基本制度建设完毕后,再写员工手册。

员工手册每个公司想要达到的目的不一样,是想让员工详细了解公司制度还是作为员工初步了解企业的窗口,目的不同,设计方式不同。

但员工手册大体也就几个模块:前言(说明员工手册目的和效力)、欢迎辞、公司概况(公司介绍、企业文化价值观、组织架构等)、各重要制度(人事、行政、财务、行为准则方面的)、附则。

企业制度手册印刷设计模板

企业制度手册印刷设计模板

企业制度手册印刷设计模板一、封面设计1.1 版式设计:封面采用简洁大方的版式设计,体现企业形象和文化。

1.2 企业标志:在封面显眼位置放置企业标志,增强企业识别度。

1.3 标题字体:选择庄重、易读的字体,如黑体、雅黑等。

1.4 封面颜色:根据企业色调选择封面颜色,体现企业特色。

二、目录设计2.1 版式设计:目录采用清晰简洁的版式设计,方便读者快速查找。

2.2 标题字体:选择简洁易读的字体,如宋体、楷体等。

2.3 页码设计:在目录页码处采用与企业形象相符的字体和颜色。

三、内文设计3.1 版式设计:内文采用统一、简洁的版式设计,提高阅读体验。

3.2 标题层级:明确标题层级,使用不同字号和字体区分。

3.3 字体选择:正文采用易读的字体,如宋体、仿宋等。

3.4 行间距:适当增加行间距,提高阅读舒适度。

3.5 页边距:设置合理的页边距,使页面更美观、整洁。

四、图片和图表设计4.1 图片选择:选用与企业相关的图片,体现企业特色。

4.2 图片处理:对图片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其更符合印刷效果。

4.3 图表设计:图表采用清晰、简洁的设计,便于读者理解。

五、印刷工艺5.1 印刷方式:根据企业需求选择胶版印刷、数码印刷等。

5.2 纸张选择:根据企业形象和预算选择适合的纸张,如铜版纸、哑粉纸等。

5.3 装订方式:选择合适的装订方式,如骑马订、胶装、精装等。

5.4 封面工艺:可选用UV、烫金、压纹等工艺,增加封面质感。

六、注意事项6.1 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文化和需求,体现企业特色。

6.2 注意版面整洁,避免过多繁琐的元素,以免影响阅读。

6.3 在印刷前,务必检查好设计文件,确保无误。

6.4 印刷过程中,与印刷厂保持沟通,确保印刷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设计要点,我们可以为企业制度手册打造一份既美观又实用的印刷设计模板。

这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传播文化和价值观,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管理制度装订

企业管理制度装订

企业管理制度装订一、组织机构企业的组织机构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它规定了企业各个部门的设置、职能、权限等。

企业的组织结构应当合理、清晰,能够有效地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协调。

企业的组织结构应当根据企业的规模、性质、经营范围等因素制定,确保企业的管理体系科学、合理。

二、人事管理企业的人事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之一,它涉及到员工的招聘、培训、激励、考核、晋升、离职等方面。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规范各个人事管理环节,使员工能够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工作和发展,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三、财务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包括了资金的筹集、运用、监督、核算等方面。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真实、准确、完整,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安全。

四、生产管理企业的生产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它包括了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控制、品质管理等方面。

企业应当建立先进、高效的生产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营销管理营销管理是企业营销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它涉及到市场调研、市场定位、渠道管理、价格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制度,提高市场开发能力、销售业绩,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促进企业的销售增长和市场份额提升。

六、其他管理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管理制度外,企业还应当建立其他管理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环保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等,以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符合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运作的基础和保障,它通过规范和明确各个管理环节的职责、权利、义务、程序和规则,确保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高效,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企业应当注重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动态调整和改进管理制度,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怎样制定规章制度

怎样制定规章制度

怎样制定规章制度【篇一:企业如何制定规章制度】企业如何制定规章制度在新的劳动政策的大环境下,国家法律赋予企业制度至高无上的权利——制度就是企业实施管理的内部“法律”。

但是,国家法律对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流程也有约定,例如在《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作出修改完善。

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当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企业内部的“法律”。

规章制度内容广泛,包括了用人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通过这一条规定,我们看到制定规章制度的法理、程序、原则等一些不可忽视的环节:一、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

规章制度内容广泛,包括了用人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根据1997年11月劳动部颁发的《劳动部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

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督促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

制定规章制度应当体现权利与义务一致、奖励与惩罚结合,不得违法法律、法规的规定。

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度的直接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企业制度设计的原则

企业制度设计的原则

企业制度设计的原则企业制度是组织内部规范和管理的基础,它对企业的运行效率、规范性以及员工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企业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适应性、简洁明确、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四个方面探讨企业制度设计的原则。

一、适应性企业制度的设计首先要与企业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以及组织文化相契合,实现制度与企业的一致性。

适应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1. 个性化原则不同企业在行业、规模、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企业制度设计应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制度应根据企业的独特需求和特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避免生搬硬套。

同时,制度设计要适应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具备更新迭代的能力。

2. 顾全大局原则企业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制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各个部门、岗位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制度应协调各部门、岗位之间的关系,避免制度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确保企业运行的顺畅和高效。

二、简洁明确企业制度需要简洁明了,便于大家理解和遵守。

简洁明确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简洁原则制度应避免冗长复杂的表述,而是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传递信息。

通过简洁的制度可以减少歧义和误解,提高员工对制度的理解和遵守率。

2. 明确原则制度需要清晰地规定行为准则、操作步骤和责权关系,避免概念模糊、义务不明确等问题。

明确的制度可以减少争议和纠纷,保障企业内部的公平和公正。

三、科学合理企业制度设计应基于科学的原则和理念,能够有效达到目标。

科学合理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稳定性原则企业制度不宜频繁修改,应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频繁修改制度容易导致员工的困惑和不稳定的内部环境,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2. 增量式原则企业制度设计可以采用增量式的方式进行,即根据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不断完善和调整。

在制度设计中,可以先制定一些基础性的制度,然后逐步加入更加具体和专业的制度,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四、可操作性企业制度旨在推动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工作效率,因此制度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方便员工理解和执行。

公司管理制度顺序如何制定

公司管理制度顺序如何制定

公司管理制度顺序如何制定一、明确公司愿景与使命一切制度的建立都应始于对公司愿景与使命的深刻理解。

这是管理制度顺序制定的起点,也是最终目标的指引。

企业需要确立自己存在的目的、追求的价值以及希望达成的长远目标。

二、组织结构设计根据公司的愿景与使命,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

这包括确定各部门的职能、层级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协作方式。

结构设计应体现出高效、灵活的特点,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内部需求。

三、岗位职责划分在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

这有助于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并为后续的绩效评估提供依据。

四、人力资源管理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和福利等方面。

这些政策应当公平、公正,既能吸引人才,又能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这包括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财务报告等各个方面,以保证公司财务的透明和健康。

六、业务流程规范规范各项业务流程,确保业务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遗漏,同时也便于新员工的快速上手。

七、信息管理与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在管理和运营中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

因此,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制度和技术应用策略是必要的,以保护数据安全并提高决策效率。

八、法律法规遵循公司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这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法、税法、民法典等,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九、企业文化塑造企业文化是公司的灵魂,它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和公司的决策。

通过制度建设来强化正面的企业文化,如诚信、创新、团队合作等,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

十、持续改进机制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机制,定期回顾和更新管理制度。

这有助于公司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也能及时修正内部的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企业制度建设企业制度建设是指企业围绕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等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包括制度的建立、执行、修改、完善、责任追究等。

企业制度建设步骤企业制度建设一般分为八个步骤:一是疏理,企业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全面的疏理,通过疏理确定本企业制度是否缺失、是否与上级规定相冲突、是否适应实际工作和管理的需要、是否可行等,从而确定需要制定和修改完善的制度;二是调研,对需要制定和修改的制度进行广泛的调研,从而使拟要制定和修改的制度更加适用;三是策划,召开不同人员参加的会议听取意见,汇总大家意见后由主办部门拿出制定或修改制度的具体意见和方案;四是建立,根据策划后的方案职能部门要根据上级的规定、企业的实际及领导的要求,安排专人负责起草或修改制度,及时制定出规范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五是审查,对制定或修改完成的各类制度要召开相关会议(如职代会,领导班子会等)对制度的合法性、规范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等等方面进行审查;六是发布,对审查通过的制度以文件形式进行发布;七是执行,确保发布的各项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执行到位;八是修改完善,针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上级的新要求及时的进行修改完善,使制度始终保持在适用状态。

企业制度建设方法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

在知识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效率是每一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要使得企业经营有效率,一部完整而又可行的管理规章制度是绝对必要的。

建设企业规章制度并不是把别人现成的东西拿来抄袭,而是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自己来拟订。

(一)制度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要公平就往往影响效率,要效率又往往损害公平。

但是,二者是有机联系的,没有公平,就不会有理想的效率,甚至效率为零;没有效率,公平也就失去了意义,甚至难以维持。

因此,在制度建设的问题上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做到二者兼顾,互相协调。

实际工作中,公平与效率绝对协调是不可能的,通常情况下,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二)制度不要生搬硬套企业管理规章制度要根据需要来制定,不要制定一些空洞没有内容的规章制度,也不要制定一些根本就用不着或不可行的规章制度,更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东西再好,只能适应人家的企业,对我们自己就不一定适用。

同时,制定规章制度不能违背国家的法律、法令、法规,也不能违背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制度和规定,违反了就是无效的制度。

(三)制度要威信并重威与信的关系实质上是质与量的关系。

“信”是积累,是“威”的基础和准备;“威”是结果,是“信”的升华与飞跃,二者可以互相转换,“信”可以成为“威”,“威”可以成为“信”。

制度建设必须以信誉为基础,有制度就要执行,不能当做橡皮图章;执行就要全面、严格,既不能打擦边球,也不能打折扣。

要维护制度的信誉,就要遵循制度的相对稳定性,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制度不是儿戏,不能朝令夕改,反复无常。

这样,制度就会威力无比,神圣不可侵犯,真正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

有这样一个故事,《史记》记载了商鞅变法的一则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

“令既出,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

复日…能徒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徒之,辄予五十金”。

因为商鞅守信,于是“秦人皆趋令”,“令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故事寓意。

不言自明。

(四)制度要纲举目张一个企业需要建立的管理规章制度很多,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和严密的逻辑,必然造成制度杂乱无序,以致失败。

各项规章制度要有完整的体系,减少各项规章制度之间发生重复或矛盾,规章制度应该先有一套母法,然后再根据母法制定各种办法、规则、准则、办事细则等。

(五)制度要刚柔相济企业管理制度本身就是一个企业的法度。

制者,制约也;度者,规范也;法者,不可违也。

因此,任何一项管理制度都具有而且必须强调其鲜明的强制性。

但是,如果由此而只强调制度的刚性,未免失之偏颇。

作为社会主义企业,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广大职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其制度建设的出发点也应落实到为民谋福利上,其本意就是柔性的。

就制度的配套构成而言,既要体现其强制性的一面,又要具备褒扬、激励、教育的一面。

就其约束力和操作而言,既要考虑有力,又要考虑有度,既不宽容,也不苛求,二者适度。

形象一点说,制度可以是紧箍咒,不犯不痛,但不能削足适履,强人所难。

制定规章制度要以发挥激励效果为目的,以事前的防范取代事后的责备,以积极的奖赏取代消极的处罚,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六)制度要推陈出新任何一项制度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适应特定的时代、特定环境的要求。

法无常法,制度也没有一成不变的。

历史证明,统治者审时度势,顺应潮流,革故鼎新,则事业昌盛,民心归顺;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瞻前顾后,则事衰民穷,民怨沸腾。

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企业制度就是企业法度,制度创新乃是企业创新的一个最基本的课题。

制度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既要敢于创新,又要善于创新。

企业制度建设六要素上面这六个要素是制度建设有效性的核心,需要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下面对六个要素深入分析如下:第一要素:按哪几步做?我们很多企业的制度要么很简单,无任何价值;要么是杂乱无章,让人摸不着头脑;要么是很空洞,抓不住实质;导致在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上有章难循,无法操作。

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制度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没有深入的理解、掌握和感悟,写出的制度自然难以切合实际,操作性差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建立制度人员应该在书写制度前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把制度所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分环节、步骤、方面进行层层细分,细分到不能再细的地步,自然会抓住管理的主线,纲举目张,写起来就会顺理成章,管理的条理性、分工的细致性、制度的逻辑性也在其中得以体现,为建立一个好的制度打下基础。

第二要素:每步如何做?如果在建立制度时,第一要素抓住了,第二要素就很容易做到,因为在做第一要素时,建立制度人员已经对制度所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有了深入地了解和分析,甚至已与当事人进行了沟通和讨论,对制度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的整个过程具有深度的掌握和感悟,只需要我们用朴素、准确的语言和文字对每步如何做,做什么内容进行祥细描述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把握好各个环节、步骤、方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上下之间的衔接与配合。

因为一个事务和工作的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但它内含的各个环节、步骤、方面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融,有机配合的。

第三要素:每步由谁来做?在企业管理中,很多的工作存在一责多岗或一岗多责的情况,工作内容存在交叉和重叠,一个制度也往往会涉及到很多人员和部门,这就需要在制度中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到人、权限清晰,具体到每个岗位和人员,才能保证工作落实到位。

否则在执行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要不没人做,要不就互相推,责任没人担,管理出现混乱。

很多企业的制度里往往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字眼进行界定,这是不行的。

第四要素:每步做的标准是什么?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一个原则:“你不能衡量它,你就不能有效管理它”,这也是高效管理的核心。

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一定标准来规范和约束,否则很难保证或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对员工的考核也会使去较客观的依据,往往是管不住、理不清,管理的有效性无法充分体现出来,这是大部分企业在制度化管理中的软肋所在。

因此要从以下方面下功夫:1、给工作一个明确的时间期限。

2、工作任务尽可能予以量化。

3、工作过程尽可能书面格式化。

一个管理制度如果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做到了,管理的规范性、管理的效率、管理的质量才能实在的地展现出来,对员工的考核也有了客观的依据。

第五要素:做不到怎么办?如果一个制度内没有与工作标准和要求相配套的奖罚措施,解决不了“做不到怎么办?”的问题,在推行的过程中完全凭员工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来按制度办事是很难的,很多员工的自我执行力是非常薄弱的,从人的潜意识来讲也是不愿受约束的,几次违反制度而没有受到及时处罚后,便会产生“制度无所谓,反正违反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想法,慢慢对制度的严肃性持否定或无视的态度,导致企业的制度化管理最终都会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即使是说服教育,大家也会无动于衷,管理也只有无可耐何了。

在制度推行落实的过程中,一定要高悬“奖惩”这个尚方宝剑,警钟常鸣,如果有人违反了马上进行处罚,突出管理的刚性和力度,才会体现出管理严肃性,是管理力产生的前提。

在制定处罚措施时,应以制度中明确指出的或提出的时间要求、工作量化要求、工作过程标准要求为依据逐点逐条提出,这样的话,就相对比较客观,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受罚方也比较容易接受,无话可说。

在进行奖励时,要以一定时期内(一般以月、季为标准)的总体工作表现为依据,定期评估来作出判断。

要求你做到而没有做到必须要承担责任,必须要罚;要求你做到的你做到了而且做的更好,应得到认可,可奖也可不奖,但奖比不奖好;这二者在实际运用中把握的原则是有区别的。

第六要素:由谁来负责落实和监督在建立制度时,通过上面五个要素的落实,我们的制度已经很系统、全面、到位,对于制度本身而言不存在多大的问题,但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如果不能确定由谁来负责这个制度的落实和监督,会导致制度难以按照预想的目的得到落实和执行,正如中国的交通管理一样,有了交通法规而没有交通警察肯定是不行的,制度也需要有人管理。

管理也是要动态化的,所有的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都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出现不适应性,执行者也会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这也需要有专人负责对制度进行动态管理,以专业的角度及时去发现、把握和解决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制度的合理性、时效性进行长期维护和改进,延长制度的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