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导致家庭教育和关爱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小红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她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学习成绩下滑,出现自卑心理。经过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小红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重拾自信。
案例一
小明是一名留守儿童,由于家庭贫困,父母不得不外出务工。小明在缺乏家庭关爱的情况下,出现了行为问题,经常打架斗殴。经过心理辅导和家庭支持,小明逐渐改变了不良行为习惯。
安全问题
留守儿童面临的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如意外伤害、被忽视、遭受虐待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03
留守儿童常常面临孤独和无助,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焦虑和抑郁
自卑和孤独感
行为问题
学业困扰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孤独感,难以融入同龄群体。
一些留守儿童可能会出现攻击性行为、违纪行为等问题,需要关注其行为变化。
增加亲子沟通时间
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氛围,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与支持,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培养积极家庭氛围
结论
05
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怒、厌学等情况。
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案例二
对策与建议
04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测评,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1
2
3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强家长在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责任感。
强化家长责任意识
鼓励家长增加与子女的沟通时间,了解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关注子女的心理需求。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3-12-02
目录
• 引言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目录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探讨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政策建议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 ,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加,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
心理健康重要性
心理健康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而留守儿童由于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容易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如孤独、焦 虑、抑郁等。
研究意义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可以了 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及原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 据,有助于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目的和方法
01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例如,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更 为突出,而发达地区的留守儿童则可能因为父母的陪伴和关注更多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
0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 响因素分析
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01
02
03
家庭结构
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家庭结构较为特殊,缺乏父母的 陪伴,容易造成孩子情感上的缺失和心理 上的压力。
假设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是主要原因。此外, 家庭经济状况、学校教育环境等因素也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0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 状
留守儿童定义及分布情况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一方去世,另一方在 家独自生活或与祖父母、亲戚等一起生活的儿童。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统计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统计分析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在外地或外国工作等原因导致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而独自居住的儿童。
长期的家庭分离和独自生活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和解决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值得关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留守儿童人数已经超过6000万。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易患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同时,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社交能力弱化、学业压力加大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1.家庭关系问题:由于长期分离,并且没有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关系会出现隔阂和疏远,给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2.学校环境问题:留守儿童大多在农村地区生活,学校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内容和方法也相对落后,这使得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
3.社会支持问题: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留守儿童往往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他们在面对困难和心理压力时,很难得到及时的援助和帮助。
三、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解决措施为了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学校环境的改善:加强农村地区学校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增加学校的教育资源和设施,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4.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总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关注和解决。
只有提供良好的家庭关系、学校环境和社会支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农村的未成年人。
随着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和家庭结构变迁,农村留守学生群体逐渐增加。
他们面临着缺乏家庭关爱、心理孤独、自我封闭等问题,心理健康状况备受关注。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长期与父母分离会导致他们产生情感上的空虚和孤独感,缺乏家庭关爱和支持会影响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与此社会角色缺失也会导致农村留守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方面存在困难。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障碍的发生。
深入研究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研究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农村留守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长期独自在乡村生活,缺乏父母陪伴和关爱,往往会面临心理健康问题。
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和关爱这些孩子,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留守学生中尤为重要。
通过研究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为相关部门和学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措施,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也有助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研究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途径。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农村留守学生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孩子不能与父母同住而留在农村的学生。
这一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他们普遍缺乏父母陪伴和家庭关爱,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长时间不在家与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中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
由于长时间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照顾,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备受关注。
为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首先,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有200名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了我们的调查。
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显示,超过60%的留守儿童表现出孤独感和社交隔离的现象,其中有50%的儿童表示他们很少与同伴一起玩耍或进行交流。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亲密的友谊关系和家庭环境中缺乏充分的社交支持。
此外,调查还显示,约有40%的留守儿童存在睡眠问题,其中有20%的儿童经常出现噩梦和夜惊现象。
这表明他们对家庭的依赖和恐惧感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
其次,我们进行了心理测试来评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测试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中有20%的儿童存在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其中有10%的儿童达到了较严重的程度。
这表明他们在长期缺乏父母照顾的情况下,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加重。
另外,在自尊心方面,留守儿童的得分较低,约有30%的儿童表现出较低的自尊心。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感到自己被父母所抛弃,缺乏父母的关爱和肯定。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深度访谈,与10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对话。
通过这些访谈,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首先,留守儿童普遍表现出对家庭的强烈思念和对父母的渴望。
他们表示无论如何都希望父母能够回家陪伴自己,因为他们感到孤独和无助。
其次,留守儿童普遍对于父母不在家的原因缺乏了解,这使他们对父母的离开感到困惑和生气。
最后,一些儿童表示他们对父母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担忧,担心他们是否会感到疲惫或孤单。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研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背景1. 留守儿童定义及现状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将子女留在家乡农村,由亲戚、邻居或村民照看的儿童。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一半以上。
2. 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照顾,心理健康问题日渐严重。
焦虑、抑郁、人际关系障碍等问题在他们中间广泛存在,而且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三、调研方法及结果1.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共计调查了10个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年龄在7至16岁之间。
2. 调研结果(此处根据实际调研结果进行具体描述,例如:)a. 80%的留守儿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b. 60%的留守儿童表示感到孤独和无助;c. 70%的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困扰等。
四、问题分析1. 家庭因素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支持,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2. 学校因素部分留守儿童在学校中遭受欺负和排斥,缺乏友谊和归属感。
3. 社会因素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资源匮乏、教育机会不足等社会问题,增加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五、对策与建议1. 家庭关爱加强农村家庭教育,提高父母的关爱意识和陪伴时间,增强留守儿童的家庭归属感。
2. 学校支持学校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设立心理辅导教师岗位,提供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的培训。
3. 社会关怀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支持力度,建设更多的留守儿童之家,为他们提供安全、关爱和教育机会。
六、结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合作解决。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关爱和支持,才能确保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
这一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
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人,占全国未成年人的21%。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心理问题,如自卑、孤独、焦虑等。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1.自卑心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他们在学校表现不佳,成绩普遍较差,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和担忧。
他们还可能因为长相、家庭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而受到同龄人的歧视和排挤,进一步加重自卑感。
2.孤独心理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远离父母的环境中,缺乏亲情关爱和陪伴。
他们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容易感到孤独无助。
他们还可能因为与同学沟通不畅、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而感到孤独。
长期的孤独心理可能导致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
3.焦虑心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他们不仅要承担学习任务,还要照顾年迈的祖父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兄弟姐妹。
这种生活压力可能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心理,对未来充满担忧。
他们还可能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保护而感到害怕,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恐惧。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对策建议1.加强家庭教育引导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农村家庭的教育投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教育意识。
家长要学会关爱和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2.完善学校教育体系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服务。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还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扶,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怀。
3.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和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一、引言咱们农村的孩子们,有的从小就跟着爸爸妈妈在地里干活,有的则是跟着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家务。
这些孩子,因为父母在外打工,所以被称为“留守儿童”。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咱们关注的焦点。
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1. 孤独感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就是孤独感。
他们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人跟他们分享快乐和痛苦。
有时候,他们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抛弃了他们,心里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2. 自卑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不良影响。
比如,有些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产生自卑感。
这种自卑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导致心理问题。
3. 焦虑感留守儿童长大后,面临着一个问题:父母什么时候能回来?这个问题,让他们时刻保持着紧张和焦虑。
他们担心父母的安全,担心自己无法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这种焦虑感,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压抑和无趣。
三、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1.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该尽量抽时间陪伴孩子,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家长还应该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懂得珍惜生活,积极面对困难。
2. 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学校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让孩子在学校里感受到关爱和尊重,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活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建立社会支持体系社会各界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可以积极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来,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陪伴。
四、结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让我们携手努力,为这些孩子们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医学心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医学心理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经数据统计显示[1],目前我国已经有留守儿童接近两千万,若不能很好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很可能对其成长造成影响,可能会成为国家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留守儿童对环境的良好适应能力,发展情况对社会发展与国家稳定有密切相关性。
据资料显示[2],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沟通机会,与父母长期分离,对心理会有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心理弹性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某农村2010 年7 月至2013 年11月存在的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各54 例进行分析。
年龄5 ~14 岁,平均8. 9 岁,男58 例,女50 例。
所有调查对象无既往精神病史,可与人正常交流,均为14 岁以下儿童。
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应用心理弹性量表(RYDM)进行检测。
发放儿童心理健康普查问卷,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进行分析。
所有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均为统一问卷。
在整个问卷调查过程中,严格对各个环节进行把关,保障结果准确性。
在调查前,制定出完整的方案,咨询专家意见,对方案进行修订。
在调查过程中,确保问卷全部收回,并对误填或者漏填部分及时补充,在完成后,将问卷录入软件进行分析。
1. 3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应用SPSS 19.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t 检验,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PYDM 量表检测显示,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 心理弹性现状与影响因素:留守儿童家庭高期望值、家庭亲密关系、社区高期望值的得分显着较非留守儿童低(P 0. 05).见表1.心理弹性影响因素有对父母外出的担心程度、与监护人矛盾多少、年龄(P 0. 05).见表2.【1】3 讨论3. 1 RYDM 量表信效度:本研究实验RYDM 量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对心理弹性进行检测因子为外部因子与内部因子。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这种转移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青少年的增多。
据统计,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已达到数千万人。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一年中只有寒暑假能回家与父母团聚,平日里则由祖父母或亲戚照顾。
这种特殊的家庭状况,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卑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农村留守儿童往往自卑感较强。
他们对自己的家庭和身份产生疑惑,觉得自己与其他孩子有所不同,缺乏自信心。
二、焦虑和抑郁父母长时间不在家,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安全感和依恋感,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一些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害怕、孤独和无助,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三、行为问题由于长期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照顾,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可能存在问题,比如不良习惯的养成、品行不端等,甚至还可能受到家庭暴力或性侵犯。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和社区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形式,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负面情绪,促进心理健康成长。
二、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提供给留守儿童关爱和帮助。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家庭服务、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等,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三、加强家庭教育对于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应该加强家庭教育,提高他们的育儿意识和教育水平。
也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帮扶工作,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四、完善政策法规政府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
也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杜绝留守儿童受到不良影响和伤害。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谋求生计。
这就导致了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
他们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在城市打工,留下他们独自在家,无人照顾。
这种情况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会给他们带来各种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接下来,本文将就这一现象展开分析和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1. 焦虑与恐惧由于经常独处,农村留守儿童常常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
很多孩子会因为长时间独处而感到失落和无助。
同时,他们也担心自己的生活和饮食,生怕出现意外。
这种强烈的恐惧和焦虑感,可能会导致他们精神上的压力增加,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2. 沮丧与孤独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照顾,经常处于一个独立的状态,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因此,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和害怕,很难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
在长期的孤独和缺失的关爱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很容易感到沮丧、悲伤和失落。
二、对策与建议为了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下面是一些可以实施的建议:1. 监管和保护首先,政府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各种保护措施,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障。
保姆、老师等可以为孩子提供监管和照顾,检查他们的饮食和作息。
2. 提高家长的意识家长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注意与孩子沟通。
并且,家长们也应该让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看电影等等,从而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
3. 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在规范的保护措施下,当然也需要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同样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譬如,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等等,让孩子能够有一个输出压力的地方。
此外,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二手书籍、文化体验等,让孩子获得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结论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不能敷衍了事。
只有当我们认真对待这些现象,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帮助孩子们走出困境。
也许很多人不理解孩子们的处境,但是我们应该有为他们打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的责任和使命。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前往城市谋生,这也导致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通常是由于父母或亲属前往城市打工而留在乡村的孩子,他们面临着生活的困境和心理上的挑战。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农村留守学生的状况,并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农村留守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生活上的孤独。
他们通常没有父母的陪伴和照顾,需要独自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切。
他们的生活环境通常不如城市孩子丰富多彩,乡村地区的文化和娱乐活动相对匮乏,孩子们通常没有机会与其他同龄人进行社交交往。
这种孤独感会导致他们感到孤独、沮丧和无法适应。
其次,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
他们通常面临由于社交孤立、学业压力和照顾自己带来的压力。
留守儿童通常需要接管家务,照顾弟妹等,这些责任无疑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留守儿童在学业上也会感到压力。
在乡村地区,学校通常比城市的学校差,学习资源有限。
留守学生通常无法得到家庭的帮助,他们需要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并独立完成学业。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增加留守儿童的社交活动。
政府和社区可以组织各种文化和体育活动,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适合他们的交友平台。
此外,可以建立游乐场、图书馆等公共设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活动和学习机会。
2.提供留守儿童的心理支持。
政府可以资助学校组织儿童心理辅导课程,从而帮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减轻压力。
此外,可以建立青少年社工小组,由社工与留守儿童建立联系,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业水平。
学校可以组织课外辅导班和补习班,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业支持。
教师应该注意到留守儿童的个别差异,对他们给予特别关注。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政府和社会应该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并发展。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农村留守学生问题日益严重。
农村留守学生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在外地务工或生活,孩子留在农村由其他亲属或长辈照顾。
这种情况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之一就是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在缺乏家庭关爱和监护的情况下成长,可能面临着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1. 孤独感农村留守学生长期在父母远离的情况下生活,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没有人能够时刻陪伴和关心他们,长此以往会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甚至产生对生活的消极态度。
2. 自卑感在农村地区,留守学生往往面临的是贫困和落后的环境,他们在学习成绩、生活条件等方面可能无法与城市的同龄人相比。
这种差距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学习压力由于父母在外地务工,留守学生的学习条件往往比较差,没有人能够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问题。
为了弥补父母的缺席,他们可能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承担过重的学习压力,甚至出现学习焦虑的情况。
4. 情感缺失父母的缺席导致留守学生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和情感支持,他们可能无法得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励,从而产生情感上的空虚和不安全感。
二、对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对策1. 完善留守学生关爱体系政府和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留守学生关爱体系,为他们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和支持。
教师和社会志愿者可以定期进行走访,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压力和孤独感。
2. 增加家庭交流与陪伴父母在外地务工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安排一定的时间回家探望孩子,并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
在电话、视频等新技术的帮助下,父母可以随时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3. 提升教育资源和质量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关心与照顾,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与指导。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加速,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外务工,或者离婚等原因导致孩子长期在农村家中独自生活、或者由老人照顾的儿童。
他们通常在农村家中由老人照顾,或者寄宿在亲戚家中,由此导致他们与父母长期分离,生活环境相对单调,心理压力较大。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出发,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1. 孤独感强农村留守学生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导致孤独感较强。
在家庭和学校两个重要的社会系统中,他们都面临着孤独与封闭的环境,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 自卑感严重农村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对自己产生了负面的认知,自卑感严重。
他们常常觉得自己不能得到父母的关注和支持,产生自卑感,对自己缺乏信心。
3. 压力大农村留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在学习方面,他们可能由于学习环境的限制,导致学习成绩不佳;在生活方面,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教育,生活习惯可能不规律,饮食和作息不健康,长期下来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
4. 心理问题较多农村留守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比如情绪不稳定、自闭、抑郁等。
长期的孤独环境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对策研究1. 家庭关爱机制的建立对于农村留守学生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群体。
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学生家庭的关爱和支持。
可以通过建立“亲情通道”,鼓励父母回家探亲,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增强父母的子女教育意识,增进亲子关系。
2. 学校心理辅导学校是农村留守学生的主要成长环境,应该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3. 社会支持与关爱社会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关注和帮助力度,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
c lc r ilspu ihe e w e n 9 nd 2 8 c nc n n he sud n t e m e t 1he lh oflf—n ho e o ol ta tce bls d b t e 1 99 a 00 o er i g t t y o h n a at eti - m t wn hid e n r a e c l r n i ur l Chia. n Thea p e p r r n l z d b e aa l ss do t d pa e swe e a a y e y M t— na y i.Re M a .2 s t r s u e O pr e st a a v n 4 ofwa ewa s d t oc s hed t .Reul To a l s t s t ly
M e a a a y i n t e M e t lHe lh o h f-n- m e o id e n Ru a i a t - n l sso h n a a t ft e Le ti - - Ho t wn Ch l r n i r lCh n
Li hu . n Xi a She i . a g Ii e l n M n W n n ta
中国农 村 留守儿 童心 理健 康状 况 的 Mea 析 * t分
林 细 华 沈 敏 王 琳。 王 友 洁
华 中科 技 大 学 同 济 医学 院 公 共 卫生 学 院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状况的meta分析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状况的meta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这些儿童因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而被迫留守在农村,面临着亲情缺失、教育不足、生活困难等多重挑战。
其中,社交焦虑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方法,全面梳理国内外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状况的研究文献,定量评估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整合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农村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现状,揭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结构的转型,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了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
留守儿童,指的是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离异等原因,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儿童。
他们普遍面临着亲情缺失、教育不足、心理健康问题等多重困境。
其中,社交焦虑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表现,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因为担心被他人评价或拒绝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和社会支持的不足,他们往往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问题。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这些研究普遍认为,留守儿童在社交焦虑方面存在较高的发生率,且其社交焦虑水平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同伴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教师的相关数据,分析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然而,由于研究样本、研究方法、测量工具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研究之间的结果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
因此,有必要通过元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对已有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实验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进行了一项实验调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了_____省_____市_____县的 5 所农村小学和 3 所农村中学,共抽取了 1000 名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 520 名,女生 480 名,年龄在 6-16 岁之间。
(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采用自编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情绪、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学习心理等方面,共 50 个题目,采用 5 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2、访谈法选取部分留守儿童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心理需求和困惑。
3、心理测试法运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儿童焦虑量表(CAMS)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测试。
三、研究结果(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
在情绪方面,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孤独等负面情绪;在人际关系方面,留守儿童在与同伴和教师的交往中存在较多问题,表现出孤僻、敏感、自卑等特点;在自我认知方面,留守儿童对自己的评价较低,缺乏自信;在学习心理方面,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女生在情绪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比男生更为突出,而男生在学习心理方面的问题相对较严重。
(三)不同年龄段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
在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情绪和人际关系方面;在中学阶段,学习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同时情绪和人际关系问题也更加严重。
(四)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状况、父母与孩子的联系频率、监护人的教育方式等因素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林细华;沈敏;王琳;王友洁【摘要】目的探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在农村留守儿童中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 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I),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1999~2008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根据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入文献6篇,总样本量2 479例.统计结果显示,留守组儿童在焦虑总分、孤独倾向、恐怖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等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留守组.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较多心理问题,在恐怖、自责、孤独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心理健康状况较非留守儿童差.【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0(039)002【总页数】4页(P228-231)【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Meta分析【作者】林细华;沈敏;王琳;王友洁【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与妇幼保健学系,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与妇幼保健学系,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医学研究所,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与妇幼保健学系,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5.6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人口流动的规模和范围相应不断增加,特别是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型流动民工队伍急剧膨胀。
这些激增的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是中青年,相应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数量也必然随之攀升,他们中一部分随着父母流入城市,另一部分则因为条件限制被迫留守老家,由单亲、长辈或他人教育抚养。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沈阳工程学院社会工作课题研究方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以辽宁省凌源市A乡四所小学为例姓名:张洪英学号: 06号时间:2011年10月18日社会工作课题研究方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以辽宁省凌源市A乡四所小学为例一、文献综述与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全国已有一亿四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
在这些农民工中,有相当数量是有孩子的父母。
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很多人将孩子留在农村,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且较为庞大的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数量继续攀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形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解决农民工及其子女问题,留守流动儿童成长环境不断的优化。
但总体看来,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为全面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2007年国务院农工办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列为前瞻性研究课,全国妇联为此联合有关专家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研究主要是通过对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区域分布、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监护人情况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
定性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政府机构相关人员、儿童和家长及其他监护照料者的认识、需求和看法,客观准确地判断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总结留守儿童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一步提出解决留守儿童流动儿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国外留守儿童的研究状况:相对于中国的留守儿童研究,,外国有关于农村留守而儿童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留守儿童的出现是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父母的生活追求就必然导致在自己孩子的监护方面懈怠,然而中国的研究与万国的研究存在很多的差异,中国留守儿童研究更倾向于实践性,而外国的研究多倾向于描述性,具体来讲,中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留守儿童的心里上存在问题,会从很多的内部根源外界的具体影响相结合,如从其家庭的结构,家庭和谐指数,隔代教育,学校教育,同龄群体的影响,周围环境的影响等,但是究其实质,还应归因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劳动力的不合理流动,国家的宏观调控等,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有关于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与农村留守儿童密切相关,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尤为重要。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颇有差异,许多农村地区的孩子只能留在家乡学习,面对的问题甚多。
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长期与父母分隔,难免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建立健全的心理支持体系十分关键。
首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时间的分离,家庭关系的疏远、教育资源的匮乏、社交关系的缺失等原因,往往会出现多种心理问题。
下面我们来细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1. 孤独感和焦虑:由于生活的环境和社交圈的缩小,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无助,更容易患上焦虑症状。
2. 学习压力: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留守儿童对家长和教师的期望较高,因此容易受到学习压力的影响。
3. 自我价值感低下:家庭关系疏远以及来自身边同学等方面的常规打击,容易给留守儿童造成自我价值感低下的印象,甚至有的孩子会出现自我否定的情况。
4. 情感问题: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或家长长期在外工作等原因导致其家庭的关系较差或出现更复杂的问题,矛盾情绪随时可能对留守儿童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留守儿童保障心理健康的具体对策。
1. 建立心理支持体系:可以从建立心理关爱小组和提供心理辅导等方面入手,帮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帮助。
2. 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共享,特别是通过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完成学业。
3. 建立社区支持系统:加强家庭社区的联系,进行融合照料,保障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及心理健康问题。
4. 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协作,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日常沟通和交流,提供帮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我们应该通过建立系统的心理保障和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等方面,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更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1 1 1 6 )
张积家/ 中国人 民大学 心理 学系教 授 , 博士生导 师 , 研 究方 向为认知和 语言心理 学。 朱云霞/ 华南师 范大学心理 学院硕 士生 。
口
2 0 1 4 年4 月
测 量 与
评
准; ②研究工具为 M H T ; ③研究类型为调查研究 。
( 一) 文献 收 集
1 . 文献检 索策 略
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 、 维普数 据库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库( C N K I ) 、 中国生物 医
学数据库 ( C B M) 、 P u b Me b以 及 中 文生 物 医学 期 刊 文 献数 据 库 ( C MC I ) 等, 收集关 于 农 村 留守 儿童
排除标准 :①原始数据只有 阳性检 出率 , 没 有平均数和标准差 ;② 没有设立合理 的对照组 , 以常模作 为标 准 ; ③对研究对 象相同 、 研究 内容 相似的文献 , 选择提供资料最全 的文献作 为纳入
2 . 合 并 效应 量 的统 计检 验
价
我们 计 算 出合 并 效应 量 的 9 5 %置 信 区间
一
本 研 究 将 留守 儿 童 界定 为 : 由 于父母 双 方或 方 外 出 打工 而 被 留在 农 村 家 乡 , 并 且需 要 其 他
亲 人 或 委 托 人 照 顾 的 处 于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的儿 童
( 6 ~ 1 6 岁) 。[ 1 ] 测 量工具采用《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 MH T ) , 由E t 本铃 木清等编制 , 周步成等修订 , 有
较好 的信 度 和效 度 , 被 广 泛应 用 于 我 国中小 学 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结论的科学性 、 客观性和真实性 。采用 M e t a 分析 法对留守儿 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再分析 , 可以
避 免 因研 究 规 模 过 小 、 研究 区域单一 、 被 试 取 样
一
会 问题 。近年来 , 农村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调查
研究越来越多 , 但 单 个 研 究 所 采 用 的 样 本 量 相对 较小 , 并 且 调 查 对 象 受 到 地域 、 生 活 环 境 的限 制 , 测量所用工具 、 统 计 方 法 以及 考 察 指 标 也参 差 不
、
研 究方 法
测 量 与 评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 Me t a 分析
王 娟 张积家 朱 云 霞
【 摘 要 】本 文运 用元 分析 法 , 探讨 当前农 村 留 守儿童 心理 健康 的 总体状 况 。结 果表 明 : ( 1 ) 农村 留 守儿童 的
心理健 康 水平 显著低 于非 留守儿 童 ; ( 2) 留 守女 童 的心 理健 康 水平普 遍低 于留 守男童 ; ( 3) 四种监 护 类型 中 , 同 辈( 无) 监 护 留 守儿 童 的心 理健 康 水 平 最 差 , 隔代 监护 和 父辈监 护 类 型 稍好 , 单 亲监 护 的 效果 相 对 最好 ; ( 4 ) 不 同留 守类型 留 守儿童 的心 理健 康 水平 无显 著差 异 。 在 现 状分 析 的基础 上 , 文章提 出 了当前 解 决农 村 留
守 儿 童 问题 的 建 议 。
价
【 关 键词 】 留守儿 童 ; 心理 健康 ; 心理 健 康诊 断测 验 ( M H T ) ; M e t a 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G 4 4 4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1 5 3 6 ( 2 0 1 4) 0 4 — 0 0 4 1 — 0 7
2 0世 纪 8 0年 代 以来 , 农 村 大 量 剩 余 劳动 力 开始 涌 向城市 , 留守 儿 童 的数 量 迅速 递增 。至今 , 留守 儿 童 的 心 理 健 康 问题 已 成 为 一 个 突 出 的社
状, 为 留 守儿 童 的心 理 干 预 和 心 理调 试 提 供 现 实 依据 。
心理健康的研究报告 。检索关键词包括“ 留守儿
童” 及“ 心 理健 康 ” 等字 样 , 具体包括 “ 留守 ” “ 留 守 儿童 ” “ 留守孩” “ 留守学生” “ 留守子女” “ 心 理 健 康” “ 健康 状 况 ” 等。
2 . 概念 界 定
获得普遍性 、 概括性结论 的方法。M e t a 分析以原
始 研 究 结 果 为 单位 , 强 调 对 有关 研 究 进 行 全 面 的
文献检 索 , 有 明确 的文献纳入 和排 除标 准 , 系统
地 考 虑研 究 对 象 、 方法 、 测 量 指 标 等 对 分 析 结 果 的影 响 , 对纳 入文献进行严格 评价 ,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对 结 果 进 行 定 量 合 并 。 与传 统 的文 献 综 述 相 比, Me t a分 析 能最 大 限 度 地减 少 各 种 偏倚 ,确 保
心理健康 的标准化整体测查。 3 .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 准
复杂 、 研究方法不一致 等因素造成 的结论不一致 等 问题 ,利 于把握 留守儿童 的真实心理健 康现
纳入标准 : ①研究对象符合上述概念界定标
王
娟/ 江苏 师范大学教 育科学学 院校聘 副教授 , 博士 , 研究 方 向为认 知心理学 、 健 康心理学 。( 徐州
齐, 最终使 调查结果存在差 异 , 从而影 响 了留守
儿 童 心 理健 康 状况 的整 体把 握 。这将 对 留守 儿童 的心 理 干预 和 心理 调 适带 来 不 利影 响 。 Me t a分 析 又 称 二 次 分 析 、 整合分析 , 是 对 已 有 的 同类 研 究 结 论 进 行 综 合 评价 、 分析 、 整合 , 以
( c o n i f d e n c e i n t e r v a l , C I ) ,以 9 5 %C I 是 否包 含 “ O ”
做统计推断。若 9 5 %c I 包含 0 , 则等价于 P > 0 . 0 5 ,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