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的修学次第(四)
道次第略论 第四单元 法义梳理
让我们了解一下“道次第略论”这个概念。
它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为“修行的次第”,是指修行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逐渐完善自己的内心,达到解脱、觉悟的境界。
在这第四单元中,我们将会梳理法义的内容。
第一,我们来探讨“三学”。
三学分别指戒、定、慧,是修行的基本内容,也是“道次第略论”中的重要内容。
戒是指持戒清净,定是指修炼定力,慧是指智慧。
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修行者的内在品质。
其中,戒可以净化修行者的行为,定可以净化修行者的心灵,慧则可以开发修行者的智慧。
在修行的路上,无论是戒、定、慧,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让我们深入了解“六度”。
六度,又被称为六波罗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这六个方面涵盖了修行者应该具备的品质和修行方法。
布施是指修行者应该乐于奉献,持戒是指遵守戒律,忍辱是指忍受一切苦难,精进是指努力不懈,禅定是指修行者应该修炼内心平静,智慧则是指修行者应该培养智慧觉悟。
这六度是修行者的修炼方向和目标,是帮助修行者实现解脱的关键。
第三,让我们探讨“四无量心”。
四无量心包括慈、悲、喜、舍。
这四种心境是修行者应该培养的品质。
慈指广大无边的慈爱心,悲指无嗔无恨的悲心,喜指无所求无所希的喜悦心,舍指慷慨大方的舍心。
这四种心境是修行者修炼慈悲心的关键,也是帮助修行者解脱苦难的法门。
在总结和回顾本次的文章内容时,我们可以发现在“道次第略论”第四单元中,法义梳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三学、六度和四无量心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修行的次第和方法。
个人观点上,我认为“道次第略论”中的法义梳理是非常实用的,它帮助修行者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修行的方法和方向,有助于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道次第略论”中法义梳理的重要性。
通过对每个主题的深入探讨和阐述,我对这些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也更加懂得了如何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的修行中去。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启发,并对“道次第略论”第四单元的法义梳理有所帮助。
灯云法师: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戒定慧_戒定慧的生活运用
灯云法师: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戒定慧_戒定慧的生活运用今天,我们要谈的话题是戒定慧如何在现实生活当中的运用。
任何学佛的人都知道,;戒定慧;是八万四千法门的修行总纲。
也就是说,不管你修哪一个法门,它都离不开;戒定慧;这三个部分。
包括我们修行念佛法门。
虽说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资粮为本,但是它其实也在戒定慧的范畴之内。
为什么呢?因为念佛人也需要持戒,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因为念佛人也需要心专注,一心念佛,这就是定。
印光大师称之为老实念佛。
而念佛人也要看破放下,这就是智慧。
你要是什么都牵挂,放不下,你就不愿意离开娑婆。
为什么?放不下娑婆世界,对娑婆世界有贪恋有执着,你就不愿意求生净土了,这是智慧。
所以在戒定慧方面念佛人也要具足。
但是;戒定慧;这个词语说多了,很多人就变得不知道具体如何用在生活里面。
反而只知道说,只有到庙里去修行的时候才会用戒定慧,但平时生活里面就用不出来了。
所以,我们要对戒定慧做一个整体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般学佛的人大家都知道,;戒;就是防非止恶;;定;就是心不散乱;;慧;就是心无挂碍,了了分明了。
这些戒定慧的概念理解大家大体上都会。
但一说到现实生活里面,如何把它用在待人处世之间,用在穿衣吃饭当中,恐怕就傻眼了吧。
戒定慧在吃饭上的运用为什么呢?难道穿衣吃饭也有戒定慧?难道我在斋堂吃一碗饭都有这些吗?有。
吃饭当中的持戒是什么?那就是要细嚼慢咽,也要讲究规矩,吃饭有吃饭的规矩。
你要是狼吞虎咽,没有规矩,恐怕吃得就会咳嗽了,吃得太快呛着了就会咳嗽了。
而且吃相又多么得难看,行住坐卧不好看。
吃饭吃出来的时候,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粗鲁野蛮的人,不是一个有涵养有素质的人。
所以吃饭里面的规矩就是持戒。
还有吃饭的时间,一日三餐几点几点吃饭,这些时间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吃饭时间上的规律也是持戒的范围。
为什么?这都是规矩。
所以你会发现到吃一餐饭都有戒律有规矩。
其次,吃饭里面,禅定怎么用呢?也就是吃的时候要专注,一心在吃。
佛性的开展之修行与空间深度-第5章
第5章佛法的修学次第(一)信解行证前面是佛法修学的依据,以及行门纲领的介绍,现在再谈谈佛法教学的善巧。
“善巧”:是指方法非常的好、非常的巧妙,如果我们不知道,就很难学到佛法真实的大利。
佛法修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就是清凉大师在华严经上所讲的:“信、解、行、证。
”第一、“信”,能信就是缘成熟了。
我们常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
”什么叫缘?就是他能信。
能信,表示缘成熟了;不能相信,就是缘没成熟。
所以佛度众生,一定是度能够相信的这些人。
佛家跟其他宗教不相同,其他宗教信了就可以得救,佛法“信”是表示可以入门。
“信”了之后一定要“解”(理解)。
佛法所说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此,“解”就是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真的理解之后,才修行。
所以“行”是建立在“解”的基础上。
在理论没弄清楚、方法也不懂的时候,怎么能“行”呢?这种“行”就是“盲修瞎练”,不是真正的“行”;真正的“行”,是有理论的基础、正确的方法。
“行”最后的目的是要达到“证”,“证”才是真正得受用。
什么叫做“证”呢?简单的说,就是把自己所信、所解、所行的,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用得著、统统融合了,这就是“证”。
譬如我们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就是我们所想的、所行的,我们所行、所想的就是经,经跟生活融化成一致了,这是“证”,这个叫真如,佛法可贵的地方是在此地。
所以一定要知道修行的次第--“信、解、行、证”。
“信”,第一、要相信自己。
这是佛家讲“信”跟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
信神是宗教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佛法最重要的是“信自己”,不是信外面。
信自己有佛性、信自己本来成佛、信自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信自己真性被染污,只要我们把染污去掉恢复自性,就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
如果常常觉得:唉呀!我罪业深重;烦恼、恐怕自己不能成就。
这种人就注定不能成就了。
为什么不能成就呢?他不相信自己能成就,佛菩萨再大的神通、智慧、道力帮助他,也不行。
佛菩萨是帮助能站得起来的人,他自己站不起来,佛菩萨对他无可奈何。
“戒定慧”三字,平静你的内心、提升智慧!
“戒定慧”三字,平静你的内心、提升智慧!佛教用“戒、定、慧”三种修学的方法来认知自己和世界,以达到求,功德无量的境界。
戒定慧一般指三无漏学,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
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一、修“戒”“戒”主要是说遵守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
最常见的是佛教的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戒学按内容又可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
止持戒是指止非防恶的各种戒;作持戒是指奉行一切善行的戒。
这二者相辅相成,为的是让佛教徒严防身、口、意三业,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理的、足以使身心染污的事情。
戒”的原意来看,佛教中的“戒”,它主要是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做,也就是在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杜绝坏的行为习惯,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
一个人如果培养出了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他就不会去干坏事。
如果是一个将戒行思想根植于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的。
能够坚守这些戒律,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集中精力于修行,这便是无欲无求和功德无量的基础。
二、修“定”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
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我们才能更好的思考。
佛学中,通常将培育到高级的定力成为是“禅定”。
禅定是指心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
一个人如果可以达到禅定的境界,那么他就可以强化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持续得维持极度的喜悦、快乐、平静等各种心情状态。
减少自己的不良情绪,让自己多处于平静的状态。
佛教将禅定分为八个层次,包括四种色界禅那和四无色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这些定境是越往高处越殊胜的。
在高级禅定中,即使连喜悦、快乐都消失,内心只处于极度宁静、微妙和殊胜的状态,这就是“定”的最高境界。
三无漏学——戒定慧
2014-12-28 安福利生弘法部 天圣山安福寺
一、佛法是心地法门
前面我们跟大家一起学习了二十五圆通——真修行路。见道以后,所有的修行都是围绕道而展开;没有见道之前,我们修行就是要按照佛陀的开示,从皈依、发心、持戒、修定、开智慧,这五个要素来展开。佛法一定是心地法门,我们的心与佛法不相应的时候,谈不上修行。通常有人会感叹现在是末法时代。所谓末法时代,就是众生根基陋劣,环境不利于修行。共业所感的这个世界是多诸烦恼痛苦,别业所感的个人体弱多病,称为末法。实际上,心中有正法的时候,就是正法时代;心中有像法的时候,就是像法时代;心中只有末法的时候,也就是末法时代。
有些人修行,给别人看起来既庄严又勤劳,还很精进、很谦卑,自己内心也觉得自己在修行,大家也觉得这个人德行很好,但实际上他的内心还是没有安住于不生不灭的状态,或者他也在努力地按照佛法去做,表现出修行的样子,这也是像法,并不是正法。
有些人学了一些教法以后,嘴巴能够说空,心里却常是有。“口便说空,行在有中”,这就是祖师大德说的“鼠唧鸟空”。老鼠叫起来,也会“唧唧唧”地叫,但是老鼠并不知道什么是即;有一种鸟叫的声音,也是“空空空”的,声音很响,但是这个鸟也不知道什么是空。学习了心性的这个法门,我们都知道“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有些人知道了这个即以后,一天到晚就说“即”。让他打坐,他说,“不打坐即是打坐,打坐即是不打坐”;让他持咒,他说,“不持咒即是持咒,持咒即是不持咒”。这话是有道理的,但那个心不一定有道理。心里呢,一大堆烦恼。别人都能看得出来,不要说是善知识了,就是同行的,甚至比他差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比他不懂教理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个人被强烈的我执、我慢和习气困住了,并不是安详洒脱的样子。所以古大德说,这种学习了教法,嘴巴会说却不能做的,叫“鼠唧鸟空”。跟老鼠、跟鸟一样,只会说不会做,这种情况就是末法时代。
戒定慧的修学次第(一)
《楞严大义》之“戒定慧的修学次第(一)”
2015-01-02 安福利生弘法部 天圣山安福寺
戒定慧三学是“摄心为戒”,然后“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有这个前后的次序。先要学戒,然后再学定。实际上,戒是人品道德的养成。一个人修行路上障碍重重,遇不到善知识,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他福德不够。持戒不严,是他福德不够,做人、做事,表现出到哪里别人都不喜欢,也是福德不够。福德、因缘、善根这三者,福德是最关键的。你能够学佛,说明因缘有,善根有,但如果福德不够,你就是遇到善知识了,善知识也会错过。。
培养福德最简单的一个标准:你到哪里,哪里人都欢迎你。在寺院里,一般来说你勤劳,多干活,多做事,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同样的活你多做一点,大家就欢喜了,你就培养了这种爱护大家的心了;分利益的时候,最好的分给别人,差的给自己,大家欢喜你了,没人跟你争了,无争第一;要念经的时候,你念的声音比别人稍微响一点,你心里想,要让大家轻一点,让大家能够安心。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成就就有多大。你不要在那里念“闭口真言”,大家念,我不念,反正多一个少一个都一样。大家都不念了,就不一样了。这份心是很细的,你在时时处处只关注自己一个人,这种人的成就啊,这一生度不了任何一个众生!只要你能够帮助身边的一个人,你都能够度这些人,你的心量就有那么大。
我想古人,对一万人讲法的时候,没有麦克风,大家却都能听到,因为古人的心量太大了,一包围下去,他的声音就很洪亮。你看现在人,用麦克风就这么点声音,还要吼着讲,心量太小了。你看,女众的声音都很低,男众的声音都很洪亮,这是业习呀。女众的声音要是很响了,人家就说这个人不像女人了。心量小,你的所有一切都会小。心量有多大,你的慈悲就有多大,你的智慧、你的事业就有多大。如果你现在想,我一定要利益天下众生,这个观念一旦形成了,你以后的心量一定是观察天下众生需要什么,你努力的最终结果就能够利益天下众生。你如果想,“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那么连你身上的一根毛都没人要,也没人管,也起不了作用,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略论《西游记》“戒定慧”三学的修行
略论《西游记》“戒定慧”三学的修行作者:唐卫萍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7期内容摘要:《西游记》被认为是古代神魔小说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及博大的文化底蕴。
佛教传到中国,对中国的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游记》即为显著一例。
它是在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的历史上演化而来,所以这部作品的创作无疑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主要从佛教“戒学”、“定学”及“慧学”这三个佛学理论与《西游记》师徒四人的关系进行浅析。
关键词:《西游记》戒学定学慧学《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就是人生的一场修行,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四人分别代表了修行的不同层次,向我们展示了整个修行的过程。
释迦摩尼佛在两千五百年前,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这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三学。
“戒定慧”是一个次第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持戒律、习禅定、悟般若,离苦得乐。
唐僧是西天取经路上一心向佛的修行者,也是取经队伍的领路人,带领着取经队伍不断前进,坚定地想要求取真经。
猪八戒代表了“戒学”,沙悟净代表了“定学”,孙悟空代表了“慧学”,他们各自扮演着具有代表性的角色,最后终于修成正果。
一.“戒学”的代表——猪八戒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书中有不少描写他的笔墨。
作为唐僧的二徒弟,他的地位是仅次于孙悟空的。
小说中,猪八戒这个形象不乏幽默风趣的一面,也因此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
但是本文并不阐述他的喜剧形象,而是从他的贪吃、好色等缺点着手,阐释八戒与“戒学”的关系。
(一)何为“戒学”“戒学”指戒律,戒律是佛教三藏教典之一,戒是“戒定慧”三学之首。
“戒”是防非止恶,去恶行善。
而“律”的含义就是修行者在生活中必须约束自己,止恶行善的规范和戒律。
尽管“戒”和“律”二者的一般说法有异,但两者的意思可以说具有实质上的一致性。
[1]戒律是对个人行为的约束,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行为道德的总归。
四种清净明诲
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 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 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 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 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 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 乳 酪醍醐。
7
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 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 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 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 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 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18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 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 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 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 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 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
1
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 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 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 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 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 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 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16
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 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 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地, 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 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 即波旬说。(完)
17
命自我作 福自我求 心好命又好 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 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 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 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 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於心 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 天地自相保
2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 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 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 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 涅盘,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 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6.生活禅.慧解脱次弟(2018.9.21修订版)
生活禅--慧解脱次弟(2018.09.21)“如果有人发现一颗闪亮的星星,他没有权力放进自己的口袋独享光辉;他必须公诸于世,使每个人都能分享这份光耀。
”----阿姜查作品前段禅修,课程期间经常听到“阿罗汉”一词,很多同修不解深意,认为阿罗汉只有通过止观修行才能成就。
其时阿罗汉分两种,慧解脱与俱解脱。
慧解脱阿罗汉,即不通过修止,通过修观了悟三法印,断除无明而得解脱,但只是智慧的了悟,六根接触六尘时,还有贪嗔痴等执著,无禅定与神通的能力。
俱解脱阿罗汉,不仅了悟三法印,更深入灭尽定,以止与观的力量,永尽一切贪嗔痴等烦恼,六种神通具足。
北传佛教的开悟者,同样分为慧解脱与俱解脱,但北传经书过于强调一法印,即涅磐寂静的状态,也就是俗称的“超越二元对立”,反而忽略了三法印的作用。
当下,本人将以实修为契入点,详细解读觉性,详细解读三法印,并分四步重新探讨慧解脱的次弟,使有缘者能够了解止观双修对解脱之路的重要性。
一,培养觉性觉性,是每个人本来存在的,只不过被贪嗔痴等执著掩盖。
如果把觉性比喻成为一个人,那么止就是人的心态,观就是人的眼睛,只有心态平静,才能看到更多的实相,所以观是建立在止的强弱之上的。
培养觉性,就是利用止观双修,逐渐强化觉性,使之不被贪嗔痴等执著掩盖。
修止得定、修观发慧,培养觉性的前提就是修习止观。
虽然此篇重点探讨修观成为慧解脱的方法,但对修止必须要有认识。
禅宗的悟后起修,便是用强大的止禅,对境利用观禅消磨贪嗔痴等执著。
修止,即内心专注而不散乱;修观,即观察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四念处)。
修止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念佛、持咒、观相、观呼吸等,根性不同,选择方法不同。
修观的方法有四种,以身、受、心、法等观察到心念,本人经常以受契入心念,是因觉知感受对日常生活情绪的控制等方面益处良多,更能理解“诸受是苦”的世间三法印。
(注:无常、苦、无我是世间三法印,无常、无我、涅磐是出世间三法印。
)修观,以观察六根接触六尘的感受为主。
非常完整的禅修次第
非常完整的禅修次第:从安般念到第四禅来自: 长安冷松(智障居士) 2010-11-17 07:53:13以下是篇非常完整的修四禅八定的介绍文章,可以作为修四禅八定的重要参考========================缅甸本雅难陀尊者主讲第一部分、「安那般那念」修习四阶段禅修的环境及姿势首先,佛陀说禅修者要打坐,必须找一个安静,没有声音的地方。
因为对刚开始禅修的人而言,声音是一种干扰。
他们在看呼吸时,心会常常禁不住地想要听听周围的声音,听听别人在说什么,然后定力就退了。
禅修时,必须坐下来先盘腿、闭起睛睛;若腿痛的话,可以更换双腿的位置使它舒适,换腿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身体也要保持正直,不要前俯或后仰。
因为后仰的话,会对呼吸感觉不清楚,若出入息不清楚时,妄想就会涌现出来,并且越来越多。
身体若是前俯的话,不只会越来越累,同时呼吸也会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快,这样是不能打坐的。
除了身体要正直,头也一样要正直。
至于手要怎样放,并没有一定的姿势,所以手的姿势并不重要,可以随意放,只要舒适就好。
最重要的是身体的姿势,因为身体不正,是会很容易疲倦的。
打坐时要闭起眼睛,将心念专注在鼻孔周围的呼吸,保持知道呼吸在一个比较清楚出入的地方。
有些修行者为了让自己不要有妄念,以便清清楚楚地知道呼吸,他就会紧紧抓住呼吸、控制呼吸,导致身体越来越痛、紧绷,颈项也会紧绷,甚至有些禅修者只要一闭眼睛,就会感觉头硬硬的,很痛。
所以刚开始禅修时,不要控制呼吸,虽然问题在开始时不是很大,但后来就会变得很大。
以后一闭眼睛就会有紧、硬的感受,那是很辛苦的。
第一、观出入息(观息进、出):1. 在鼻孔周围的触点上,简单地觉知出、入息即可(「入息一次知道」就够,「出息一次知道」就够,不必注意开头到最后,全部的息),2. 但不要注意触点,3. 也不要控制或抓息。
4. 心不随着息进去或出去。
5. 不要注意息的热、冷、推动等自相(色法名法各自的特相),也不观息的无常、苦、无我之共相(色法名法共同的特相)。
UC头条:渐悟与顿悟的区别
UC头条:渐悟与顿悟的区别1. 渐悟与顿悟之间,有哪些区别?悟道,分为两条路,渐悟与顿悟。
渐悟,必须依照“戒定慧”的次第而行。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
先遵守戒律,然后修习四禅八定,最后开悟见法。
此为佛陀当年的修行之路。
顿悟,自古修行者总有误区,认为没有次第,其实是错误的。
禅宗六祖有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从观察到心,到从心悟道,这个过程是有次第的。
渐悟,四禅八定是核心,先把内心的所有念头制心一处,随之再修四念处,清除内心的贪嗔痴。
顿悟,逻辑思辨是关键,在修“心”的过程中,必须明了“心的运行规律”,最后“悟后起修”。
2.“四禅八定”的修行步骤?本人是搞顿悟法门的,是研究“由心入道”的。
虽实修不足,但凭借实证的逻辑思辨,可以把实修推演出来。
鉴于目前一些传法者,渐顿不分,对“四禅八定”的解读偏差过大,所以才梳理一番。
初禅到四禅,可以称为“禅定”。
如念佛、观呼吸等法门,初禅念佛、观呼吸时,还有其他念头的出现,而四禅念佛、观呼吸时,已经没有其他念头,只有一句佛号,或者专注在呼吸之上。
第五定到第八定,可以称为“正定”,只有四个果位的阿罗汉可以进入。
之所以分四个正定,在于入定时,第六识依旧只有一句佛号,而第七识与第八识之中“贪嗔痴”的薄弱程度,是区分第五定到第八定的指标。
正定,只有依靠“止观双修”获取。
拥有“四禅”之后,再依“四念处”修观,可以清除“第七识与第八识”的贪嗔痴。
随之,先经过“初禅到四禅”的“禅定”,以“贪嗔痴”的多少,依次进入“第五定到第八定”,乃至“灭尽定”。
第八识是不生不灭的,但拥有“贪嗔痴”的种子,只有拔出种子,才能永断轮回,所以藏传佛教,有“第九识”之说。
以实证来说,证到“第八识”之境,就看到“本心”。
以实修来说,修到“第九识”之境,才算到达“本心”。
这是“修与证”的差异。
南传佛教,探讨的是根基,而汉传与藏传,依自己路线不同,又把“意识”加以细分。
3.渐悟与顿悟,修行之法的原理是什么?渐悟修行,偏重出世间,出世能够更好的修行禅定。
上座部佛教止禅法的方法与次第
上座部佛教止禅法的方法与次第上座部佛止法的方法次第教禅与2007年04月21日星期六下午 06:32上座部佛止观法一、观禪法系观,上座部佛又南观佛教禅两教称教、巴利观系佛~於佛陀般涅槃后三百年左右的阿育王观期~由印教度本土向南观到斯里观、观甸等地观展而成。
上座部佛的三藏观卡教典使用巴利观~观观保守原始佛的观观。
今天的上座部佛主要盛教教行於斯里观、观甸、泰、柬寨、老观等南观和观南观家~以卡国埔国及中云南省的观族、布朗族、崩观族一观地~十九世观末二十国区世观初~上座部佛也观播到美等地~有持观观展之观。
流观於教欧并上座部佛的禪法大致可以括观大系观~第一观观正念系观~第教概两二观观止观系观。
(一)、正念系观正念系观重观观四念观的修观~强观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观中保持正念明观~观察身、心的观化。
与如泰的阿姜国?观观,观观地安住於下~我观的心观契入原本当会它的和观观~观观~修行是自然涌观的。
此系观一般不注重强而有力状的禪定~有的禪法次第也不甚明观~甚至观观追求观悟也是一观观著修行只是观其自然~观观地观注於下~正念於所做的任何事情~当放下一切~回到下~智慧就能自然呈观。
有些禪观也观禪修者当教把心念指向特定的观象~如,身观作的观化、走路观脚部的移观、体身某部位的感受、心念的观化等。
观些方法有观也被观「观」体称内。
然而~根据上座部的《阿毗摩观》~毗婆舍那的所观;观象,观达当概是「究竟法」~观注於「念法」的禪修方法能培育正念~但不於正的毗婆舍那。
有观正念系观的观籍文章人早有观介~属真国於此不作观观。
(二)、止观系观止观系观强观巴利三藏典的重要性~圣特观是观《阿毗摩观》的究观~此外~也重观三藏的注观观达研与践与疏观~依三藏典及其註疏建立禪修的方法次第。
此系观强观禪圣与修者首先必观观持戒律~在戒观的基观上修观止禪观观~观有某观程度清的定力后再观修观禪观观~次第成就七观及十六观智~乃至除观观、清断观观涅槃。
二、修观止观的必要性 (一)、四观根基佛陀依据观遇佛法者的根基利观~把人分观四观,1、敏知者~又作略观知者~观观人只观观佛法的观短观示~能观悟道果~听即2、演知者~观观人在观了广听佛法的观解观之后~能观悟道果~尽即3、所引观者~观观人观观佛靠听法无法观悟道果~他观观必观假以日、月或年的观观精观修行尚数数数佛法~才能观悟道果~4、文字观最者~观观人使观遇佛法~再即尽其最大努力观观修持佛法~亦都无法於今生中观悟道果。
四分戒本约义
四分戒本约义.txt为什么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总要加上从前?开了一夏的花,终落得粉身碎骨,却还笑着说意义。
四分戒本约义四分戒本约义序昔庚辰岁。
予在杭之真寂。
欲效颦圭峰。
挈毗尼之要以示晚学。
卒以病阻迨今春。
自鼓山来宝善。
谢绝参请。
但弘唱毗尼而已。
诸人以戒本请注作新戒方便。
予曰此宿志也。
故诺之。
发笔于仲秋初旬。
辍笔于孟冬末旬。
凡三阅月。
三脱稿而后成。
其中若事若义。
悉采之四分律藏。
所有开遮亦悉本佛制。
非敢妄以意裁也。
呜呼是书之成。
乃在今日也耶。
今当此乾坤鼎革之际。
草昧未宁之秋。
白刃凌空。
横尸遍野。
居民逃奔山谷。
旦夕莫必其命。
而予乃力疾作此何哉。
盖以人知世运之变其苦为甚。
而不知法运之变其苦为尤甚。
世运之变苦在一时。
法运之变苦在万劫。
一时之苦祸止杀身。
万劫之苦祸极三途。
以此较彼。
岂百千万亿能及其一哉。
但人见已然。
不能见未然故。
于此则惊惶失措。
于彼则怡然苟安也。
予慨自天启以来耆德凋丧。
晚进日趋日下。
如狂澜之莫回。
且又妄逞空见弁髦戒律。
不有防之后将安极。
予所以孳孳亟亟勉成此书。
未敢以世难阻也。
但思行此书于今之世。
正如鼓瑟于齐王之门。
不鄙而嗤之则幸矣。
况敢望其依而习之乎。
虽然此亦告朔之羊也。
或存或去。
是在仁者。
旹岁次丙戌冬一阳月朔旦嗣曹洞正宗沙门元贤题于剑津之宝善庵四分戒本约义目录卷一戒经序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二不定法卷二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九十波逸提法卷三九十波逸提之余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卷四众学法七灭诤法七佛偈回向颂目录(终)No. 718四分戒本约义卷一福州鼓山嗣祖沙门元贤述四分者。
一比丘戒。
二比丘尼戒。
并受戒说戒。
三安居自恣等。
四房舍并杂犍度等。
故名四分。
犍度此云法聚。
即分义也。
戒本乃是初分比丘戒中。
佛制戒之语。
半月众所共诵者也。
其源出昙无德部。
昙无德此云法密。
部主之号也。
先是佛成道后三十八年。
赴王舍城国王斋。
斋毕。
罗睺罗洗钵失手堕地。
碎为五片。
佛云此表我灭度后。
诸恶比丘。
将我律分为五部也。
后佛灭度百年后。
同修心得——道次第略论第13讲
同修⼼得——道次第略论第13讲(慧了):南⽆本师释迦摩尼佛顶礼宗喀巴⼤师顶礼师⽗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菩提永皈依我以闻思修功德为利友情愿成佛善知识的选择和依⽌法的修⾏。
如果学佛法像以前那样在学校⾥学知识那样的话,是⼀点好处也没有的,只是多了些佛教的知识,对⾃⼰的修⾏,解脱是没什么帮助的。
在开始修学时就要树⽴对法和法师的这种恭敬的习惯,将来做法师来,也能将这样⼀种良好的习惯传承下去,建⽴良好的传承,良好的修学习惯,这是⾮常重要的。
能否如法地闻法、听法直接关系到法的健康传播、弘扬。
佛法不在于⾼深的道理掌握了多少,关键就在于我们领会了多少,有多少能落实到⼼形上。
有些道理⾮常简单,但事实上是需要通过强化来完成的,有做的多少,对⼼形产⽣多⼤影响这是很关键的。
整个佛法的修学⽆⾮就是⼀种态度的转化,到⼼态的转化。
具悲悯纯粹出于对众⽣的悲悯⼼⽽说法,决不是为名闻利养⽽说。
博多⽡呼井拿⽡对⾥抹补说“我每次说法,不论说多说少,没有⼀次⾃我感觉良好,只看到众⽣⽆不⾝处苦恼中”。
这并不是表明他讲法讲的不好,对于⼀个具格善知识来说,并不是为了说法⽽说,凡有所说,都是在悲⼼的驱使下,因为不忍众⽣于烦恼中长劫受苦⽽说。
除了拔济众⽣的愿望之外,没有任何的其他想法。
⽽凡夫每做⼀件事,关注的只是⾃⼰的感觉,做好了觉的有成就感,反之则会有挫败感。
这都属于我执。
如果在讲法中也有这样的感觉,还是落⼊到凡夫⼼中。
每⼀种境界能落实到⼼形上是不容易的,需要通过观修来完成。
精进弘法利⽣,在利益众⽣的修⾏过程中勇猛精进,不怕劳累,坚持不懈。
断疲厌⼀般的⼈做⼀件事久了就会升起厌倦的⼼。
做菩萨、⼤德,为了利益众⽣就要能忍受这样⼀种厌倦,能⽤勇猛精进的⼼来克服这个厌倦,还有可以通过禅修,可以化解这⼀种厌倦情绪,我们通过智慧观照的⼒量,通过禅定的⼒量也能把这种厌倦在短时间内就给化除掉了;如果我们通过休息两三天也能化解厌倦,⼈的⼼它⾃⼰有这样⼀种修复的功能。
宗⼤师为我们总结了善知识应当具备的⼗种德⾏,要真正具⾜这⼗种德⾏的善知识是不容易的,在古代不多见,在当今更难找。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大般若经》说:「身病有四,谓风、热、痰及诸杂病;心病亦四,谓贪、瞋、痴及慢等病。
」说实在的,身体的病好治疗,心病才麻烦。
不过,身体是我们的,我们要认识他;心也是我们的,我们也要认识自己的心。
能够认识自己的身心,无论身病也好、心病也好,自然比较容易治疗。
前面讲「心病还须心药医」,心理的病要用心理的药治疗。
我们心理的疾病诸如焦虑、恐慌、紧张、忧郁、嫉妒、迷失、妄想、幻觉、思想偏激、颠倒错乱、懈怠、懒惰、孤僻等。
疾病也像魔鬼一样,在我们身体里有很多的魔子魔孙,平时盘据在心里,随时伺机扰乱我们。
依佛教讲,八万四千烦恼就是八万四千种的病,而统领这些心理毛病的第一兵团就是「贪欲」,第二兵团是「瞋恚」,第三兵团是「愚痴」,第四兵团是「我慢」,第五兵团是「疑忌」,第六兵团是「邪见」。
贪、瞋、痴、慢、疑、邪见,在唯识百法里属于六大根本烦恼。
其实,我们心里的烦恼魔军很多,但是真正说起来,全部的统帅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自己,叫做「我执」。
我的执着统理了贪、瞋、痴、慢、疑等魔军。
平常当我们心理健全、观念正确、思想正当,心中充满着慈悲智能的时候,当然就能「降伏其心」,如《华严经》说:「驾一智箭,破众魔军;挥一慧刀,斩群疑网。
」不过只要我们一不小心,疏于防范,就像《佛遗教经》说,心如盗贼、恶马、狂象,只要稍一纵容,心中的盗贼、匪徒就会起来造反。
追究这许多魔兵造反的原因,都是由于知见不正确,都是因为无明。
例如:你疑心猜忌,它就有机可趁;你做人傲慢、偏激、执着、自私、相信谣言、喜欢听是非、没有主见、不能自我肯定,就会被人牵着鼻子走,当然这些魔王、魔军就会起来造反了。
如何治疗我们的心病?佛教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贪瞋痴「三毒」是戕害我们身心最大的敌人,我把它们做了一个比喻:心里的贪病好比是身体的胃病,害胃病是因贪吃饮食太多的缘故。
心理的瞋病好比是身体的肺病,肺病能烂坏人体内部,和瞋心能坏事一样。
戒定慧三学入门
戒定慧戒定慧(佛教解释)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
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
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
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1。
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2.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3. 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编辑整理:念定寺释德政)持戒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
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1]。
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ã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好品德、良善的行为等。
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会做出对他人会造成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戒,也叫做“学处”,即学习规范、训练规则.戒可以分为出家人的学处和在家人的学处。
出家人的学处有很多,例如比丘最基本的学处就有227条,其他细小的行为规范则不计其数。
不过,虽然学处很多,但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断除烦恼。
相对来说,在家人的学处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不过五条,称为“五戒”(pacasatilde;la)。
戒定慧三学入门之欧阳音创编
戒定慧戒定慧(佛教解释)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
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
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
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
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
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1. 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2.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3. 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编辑整理:念定寺释德政)持戒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
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1] 。
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ã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好品德、良善的行为等。
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会做出对他人会造成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戒,也叫做“学处”,即学习规范、训练规则。
戒可以分为出家人的学处和在家人的学处。
出家人的学处有很多,例如比丘最基本的学处就有227条,其他细小的行为规范则不计其数。
不过,虽然学处很多,但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断除烦恼。
戒定慧三学入门之欧阳数创编
戒定慧戒定慧(佛教解释)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
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
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
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
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
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1. 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2.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3. 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编辑整理:念定寺释德政)持戒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
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1] 。
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ã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好品德、良善的行为等。
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会做出对他人会造成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
戒,也叫做“学处”,即学习规范、训练规则。
戒可以分为出家人的学处和在家人的学处。
出家人的学处有很多,例如比丘最基本的学处就有227条,其他细小的行为规范则不计其数。
不过,虽然学处很多,但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断除烦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的想法都是合理的,不会想不该想的事情,不会想让自己、别人烦恼痛苦的事情。
真正的大神通就是,没有烦恼才是大神通。因为长期处在没有烦恼的状态,我们原本被掩盖住的很多功能慢慢会显发出来。比如说这个五种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这五种通,只有你心稳定下来以后,它慢慢地就会展开了。用现在的心理学说就是,你心灵的敏感度越来越高。有些人,你给他讲话,他听不懂,你给他讲这个意思,他会理解成那个意思,这说明他的心太乱了。如果他的心很稳定,像镜子一样,不要说讲出来,你还没讲他就知道了,看你的眼神,看你的这个行动,他就能知道这个意思。当然,如果心再粗一点,可能需要你讲,你讲一半,后面一半还没有讲,他就知道你后面一半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他心通的开始。我们不要把神通看得很神奇,实际上你的烦恼断尽了,万无一失,然后在这个状态下,神通是慢慢地开发出来的,并不是很神奇的东西。神足通,其他的任何通,包括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是一样,都是在你心性本来的当下,在戒定慧三学当中,一点一点地圆满具足。
我们在念一句阿弥陀佛的时候,很清楚的就是念阿弥陀佛。就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的心已经慢慢地蕴含着佛的功德,佛的功德、佛的三十二相在你心中已经慢慢地展开,但是还没有成形,你还不知道。你如果听了见道的道理,在根、尘、识处都能够用功,我们叫做“心里已经诞生了圣人”,叫做“长养圣胎”。像十月怀胎,一开始是没感觉的,我们现在如果一下子明白了心性,你也没有多少特别的感觉。好像还是一样吃饭、一样穿衣、一样走路,感觉像是一样的,实际上在你的观念上是完全不同了。本来是承认有一个自我,从小到大牢牢地抓住一个我,现在你认识到了,这只是一个缘起的,妄想也只是一个缘起的,根尘识的世界也只是一个缘起的,只是一个工具,这些的背后——它们的性能,才是我们的心性。但是这个性能,它没有形象,所以不能称为我,如果一定要称为我也可以,但不是现在我们凡夫心中的这个我。
《涅槃经》里面又说,佛性具足常、乐、我、净四种功德,叫“涅槃四德”。常,是不断,不会变化的、永恒的;乐,是没有受苦的;我,是可以作主,不会变化、不会改易、不会离开的;净,是没有污染的。自性具足常、乐、我、净四德,随时在显现。显现了,就显现了;不显现,也在那里。它没有来,没有去,没有离开,没有减少。一旦见到了这个,我们便安住于这个来用功,来修行。一开始你感觉不是特别强烈,但是你只要确认了这种观念以后,一旦认识、确定了这种观念,那么以前那个确实在斤斤计较,在去追求世间享受的那个“我”,慢慢就模糊掉了,就淡化了。有些根性敏锐的人,甚至那个东西从此就没有了,再不会承认有一个“我”在这个世界。
《楞严大义》之“戒定慧的修学次第(四)”
2015-01-05 安福利生弘法部 天圣山安福寺
大修行的人看到十八界一切法都成为妙用,前提是已经安顿了。大家通过见道的学习,你就可以感受到能所双亡,你已经安定了;这个时候你再看前面,说那是墙,这是柱子,虽然心随境转,你的心分别这个是墙还是柱,但是你并没有一个随它转的我,因为你能所一直都是双亡的。“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心随境界而转,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在转的时候却非常自在清净;“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随处什么样的声色之流,都能在当下的境界上认得这个生起妙用的性,超越一切声色尘境,没有喜也没有忧,这样我们的智慧就生长起来了。
我们现在这一生,就是借助一个工具在这里用,这只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我们贴个标签,叫做“我”。你也可以说“我”怎么样怎么样了,它只是一个标签而已。工具用到什么程度,都没有关系。这里不用了,还可以到别的地方用,甚至还可以千百亿化身。你的心量很大,想同时利益很多众生的时候,你就能够千百亿化身。如果你不想利益众生,你只想度一个人,你就是一个化身;你想要度两个人,你就有两个化身;你想度千百亿众生,你就有千百亿化身。这是按照我们发心的程度来展开的,不发心的人,没有菩提心的人,他成就不了化身佛,就没有办法去度众生,这是有因果关系的。所以,我们自己看到了,把这种强烈的我执放下来以后,在日常行为当中就是“长养圣胎”,这就是修道。你看“二十五圆通”,随处都在修,不行了,我们在一个根上修,在耳根或者在根大上,或者在念佛,或者在持咒,或者在诵经,总之都不离开戒定慧三个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