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2《湖心亭看雪》PPT课件 (33张)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PPT优秀课件
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 湖心亭看雪”。朴实的记叙,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写不一般的纪年方法、 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都是为了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 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本文是张岱小品文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韵味, 美的语言。
拓展阅读
不二斋 张岱
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蜡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 不到。后窗墙高于槛,方竹数竿,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 幅。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 壁,充栋连床;鼎猝尊罍,不移而具。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帷之纱幕,以 障蚊虻。绿暗侵纱,照面成碧。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 者!” 译文: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
词语积累:
一、一词 多义是日更定 这
是金陵人 判断动词,
是日更定 是古代夜间计时
湖中焉得更有单此人位 还
上下一白 白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酒杯
见余大惊喜 非常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大
古今异义:
1.余住西湖 古义:我。 今义:剩下。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年),字宗子, 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 绍兴)人。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 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雅致, 文笔清新活泼、趣味盎然。
代表作:
文学名著《陶庵梦忆》《西 湖梦寻》《夜航船》《琅嬛文 集》《快园道古》等;
史学名著《石匮书》。
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明朝灭亡后,大约1645年, 它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追忆 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 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3张PPT)

课文赏析
原文: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舟子说作者“痴”,虽有世俗之感,却是对作者痴
①及:等到。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②舟,子痴:迷船于夫世。俗之外的
③喃喃:小声嘟囔。
④莫:不要。
⑤相公:旧时闲对情士人雅的致尊的称高。度评价,⑥巧更妙:地还表。现出作者孤高冷寂
主旨探究
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 粒”,文章末尾还写到舟子,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 ①作者去湖心亭赏雪,旁若无人,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 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清高 的境界,所以“独”字表现了他的高洁。 ②作者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心,舟 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 的,“独”字表现了他的孤傲清高。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①喜曰:“湖中焉
得更有此人②!” “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了作者的“喜”。但作者并不
①大:很,非常。
②焉得更有此人:说哪自能己还喜有,这反样写的二人客呢“!见意余思大是想喜不”到,还“会湖有中这焉样得的更人。
焉得,哪能。更,有还此。人!”,这一惊叹虽发自于二客,实为作者的
译文:
心声。运用反客为主的手法,足见其用笔之独到。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在烧酒,酒炉
里的酒正在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说:“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
的人呢!”
课文赏析
原文: 拉余同饮。余强①饮三大白②而③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④此。
湖 心 亭 看 雪
张 岱
文题解读 “看”是欣赏、观赏的意思。“看雪”点明事件。文 题简洁、明了,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初中语文上册12.湖心亭看雪-课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上册12.湖心亭看雪-课件
3.词类活用(1)大雪三日(名词用作动词,下大雪)(2)客此(名词用作动词,客居)4.古今异义余 古义:我。例句:余住西湖。 今义:剩下。
5.特殊句式判断句: 是金陵人(“是”表判断)省略句: 见余,大喜曰(“见”前面省略了主语“两人”)倒装句: 更有痴似相公者(状语后置,应为“更有似相公痴者”)
这。
鸟兽的细毛。
走进课文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学习目标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传世。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西湖书社1982年版)。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大举南下。张岱避居浙江剡溪山。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风月繁华、故国往事,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2.读完本文,你会发现文章题为“湖心亭看雪”,但文章后半部分用近一半的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
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式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具有魅力。作者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以及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PPT课件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 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
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 个而已。
2.“雾凇沆砀……而已”这段文字简练朴素,
不加渲染,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白描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 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 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 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2.课文围绕“看雪”写了哪两部分内容? 请简要概括。
雪后奇景;湖上巧遇。
3.文中写雪后湖中寂静氛围的句子是哪一句?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4.湖心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 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 中人两三粒而已。
合作探究,研读品味
1.比较原句和改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湖心亭看雪
张岱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
只言山色秋萧索, 绣出西湖三四峰。
——杨万里
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 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 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 乐、戏曲。清兵南下灭亡明朝,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 可后来失败了。于是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 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 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擅长散文,著有《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等绝代文学名著。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2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2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③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这只小船是作者租用的,小船上的两三人,可能是两个舟子,靠出租 小船为生,他们无心观雪,真正想观雪的只有作者,因此作者用了一个“独”字。
小结“痴情”
张岱之“痴”,一方面是缘于其特立独行的精 神,追求自由的天性。他的“痴”是个性的张扬和抒 发,他的“痴”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他在与自然 的对话中,感受着自由的可贵,体现出文人特有的生 活性情。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如何理解文中舟子所说“莫说相公痴”中 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1)“痴”于行: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 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是日更定” “独往湖心亭看雪”——与众不同、不随流俗。
(2)“痴”于景:“雾凇沆砀……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 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又备 感孤寂落寞。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课文翻译
公元1632年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 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文: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 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 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晚上八时左右 撑(船) 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
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 ①作者去湖心亭赏雪,旁若无人,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 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清高的境界,所以“独”字表现了他的高洁。
➢ ②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作者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 心,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 的,“独”字表现了他文人雅士的孤傲清高。
板书设计:
看雪年月、地点和环境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1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1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鸟兽的细
毛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
撑,划
人两三粒而已。
小草 全
白气弥漫的 样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大雪下了三天, 湖中游人与鸟声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我划着一只小船, 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 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交融在一起),上下全白了。 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露出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 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 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 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 面,悠远脱俗,物我合一。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三)议“奇遇”,三悟痴心
1.清高孤傲、痴迷自然的张岱寒夜去看雪,却没想到湖心亭 竟还有两人客游于此,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何会有这样 的心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十二课:湖心亭看雪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文题解读
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 是赏雪的地点。“看”是欣赏、观赏的 意思,“看雪”点明事件。文题简洁、 明了,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作者
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山 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寓居杭州。 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 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清兵南下灭亡 明朝,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可后来失败了。于 是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 后怀旧的伤感情绪。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 之思和沧桑之感。擅长散文,著有《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等绝代文学名著。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1张PPT)
”“点”“芥”“粒”,
用得巧妙之极,从侧面把雪
笼西湖、水天之间白茫茫一 片的景色烘托得淋漓尽致。
自学指导(6)
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 2.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 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痴”?
• “相公”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 况下,在“更定”时分,划一条小船,“独往湖 心亭看雪”。
7 我的态度是( 余强饮三 )
大白
硬喝下
因为偶逢知己而无限
喜悦
热情好客 充满惊喜
8 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痴 )
为什么? (有独自冒寒看雪的雅兴和孤 寂的情怀 )
自学指导(5)
•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 • 1、你能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吗?
并运用想像加以描绘。 • 2.这些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是否运用了大
(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消失,只从听觉上表 现冬雪的威严.
3 写“余”去看雪,什么时间去的?
指夜深人静之后, 作者独舟去看雪.
(更定矣)
其总的印象是(
雾凇沆砀, 天
与云,与山) ,与 水,上下一白.
4 写湖心夜景 全景
广漠
特写景物是( 堤粒亭舟人,痕) 点芥
特写
渺小
5 来到亭上,看到了什么? ( 人) 6 那人对我的态度是( 拉余同) 饮
• 4.作者是怎样写湖心夜景的?
• 5 来到亭上,看到了什么? ( )
• 6 那人对我的态度是( )
• 7 我的态度是(
)
• 8 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 )为什么?
1 “看雪”的时间是 ?地点是 ? (崇祯五年十二月 ) (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
2 写雪大的句子是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9张PPT)

二、品奇景,再悟痴心
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白。
雪后西湖全景
突出
“大、白”
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
特写西湖近景
突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
本句写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既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又有一种孤独、落寞之感
手法: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 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 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 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 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
白描用于写人,只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 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 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背影》
用几个凝练的动词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父亲攀 爬月台时的努力,没有过多形容、修饰的语 言,只是白描,只是写实,乍读很平淡,细 细品味,却情真意浓。
渲染手法写景
在表达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 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愁绪; 《江雪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白描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 使人如身临其境。
例如: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 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 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 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
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
闲情雅致。同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 。
冬之痴



张 岱
看 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3张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3张课件)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夜半游湖之痴
s
独往湖心亭看雪。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不随波逐流的清醒 不媚不俗的精神追求 ——子然独行之痴
寒雪天出行之痴 夜半游湖之痴 子然独行之痴
赏 “痴” 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 、与山 、与 水,上下一白。湖上 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
(1644)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书;1647年左右,张岱 写《湖心亭看雪》。
材料二:“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金陵”终究还是和明朝有些关联的。亭中人含蓄地用了 “金陵”这个古称,可见对南京这个地方是有深意的。在朝 换代的当口,这个深意正好戳中了张岱的痛处,所以张岱牢 牢记了这么多年。活在清朝的张岱透过明亡去看当年的旧事, 半百的他写下“金陵人,客此”,内心应该也是有隐痛的。从 开篇的“崇祯”二字就可看出。既然已经改换朝代,对于前 朝显贵旧人是很敏感的,而张岱依然特地写下“崇祯”字样, 可见内心怀有对于亡国的沉痛、怀念等复杂的感情。
——寒雪天出行之痴
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由)居住在山阴(今浙江 绍兴市),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四处 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诗。 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 (shàn)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 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 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 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 写于明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 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 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文学创 作以小品文见长。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32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32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8
你能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吗?并 运用想像加以描绘。
景物描写: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
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9
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 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 物象的画法。
写作中是一种描写的方法,指抓住事物的 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 形象的描写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课导入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 号陶庵,又号碟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清初文学家。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 雅致,文笔清新活泼,趣味盎然。主要作品有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4
背景材料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西湖书社1982年 版)。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大举南下。张岱 避居浙江剡溪山。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西湖梦寻》 和《陶庵梦忆》,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风月繁华、故 国往事,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 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16
“拉余同饮”中的“拉”字表现了什么内容? “拉”字表现出“两人”遇到知己的喜悦心情。
17
作者在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惊喜、愉悦(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 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
惆怅。知己难觅,难求。为此古人曾发“人生 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我不经意之间,却遇 到了,但紧接着却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约 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怅、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
绿最
杨爱
阴湖
里东

白 居 易
白 沙 堤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合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
5、以“一痕”“一点”“一芥”等数量词来形容长堤、湖 心亭、舟与舟中人,有何好处?
以人和物的渺小与茫茫天地的广阔做对比,反衬天地辽阔, 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和物于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 痴于景,又备感孤寂落寞。
合作探究
6、文中最能表现作者特点的是哪个字?
“痴”。痴,本义为傻,愚笨。在这里的意思是痴迷。
整体感知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 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 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疏通文意
湖心亭看雪
古义:第一人称,代词“我”
今义:剩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合作探究
9、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 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是作 者有意为之还是行文疏忽?为什么?
有意为之。作者去赏雪,是带着闲情雅致去的,作者认为 “舟子”不可能与他志趣相投,不可能理解他的行为和心中 所想,故有意用“独”字来表示舟子与己不同。“独”字充 分展现了作者遗世独立、不随流俗的高洁情怀,也反映了他 内心深处的孤寂与落寞。
更,还
今义:白色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
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一词多义
课堂检测
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副词,尽力、竭力
赏赐百千强
形容词,有余
《木兰诗》
上下一白
副词,全
一 惟长堤一痕
数词,一
一怒而诸侯惧
副词,一旦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41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41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每件事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独往湖心亭看雪

第一层 第二层
出游气候环境 舟中所见雪景



湖心亭遇客饮酒

第一层 第二层
亭中会客经过 舟子抒发感慨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是日更定”,交代看雪的具体时间;“湖心 亭”,交代看雪的地点,照应题目。一个 “独 ” 字映衬出环境的空旷,显示了作者遗世独立、不 随流俗的高洁情怀,暗示了作者的“痴”,为下
以“独”字表现人物品格的诗文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一王维
4.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 陈子昂
5.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栏。
— 十白居
1. 背诵课文,说说你的感悟。
2. 你是否读过其他描写雪景的作品?
与课文对比,说说有何异同。
“拉”“强”二字有何妙处?
如何理解“痴”字的含义?
从舟子口中道出的“痴”字,看似随意,实则意 味深长。
从本文来看,作者的“痴”表现在:
痴行,“独往湖心亭看雪”,“强饮三大白”, 表现出
特立独行、率性任真的一面; 痴景,欣赏大雪无痕的世界,映射出对高洁人格
的追求;
痴情,“崇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的手法及作 用。
运用了白描手法。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 “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 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 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给人一种超凡 脱俗的美感。

九年级语文上册12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1张幻灯片)

九年级语文上册12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1张幻灯片)

1、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1)“是日更定”——说明时间早。
(2)“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绝”——说明这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而且大雪 连下了三日,天就更冷了,西湖上什么声音都 消失了,一片寂静,没什么好看的,按理说, 应是躲在家里,围着火炉取暖,作者偏偏此时 去赏雪,可见他的“痴”。
比较阅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 用白描手法,景人相映;而《江雪》主要 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在表达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 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愁绪;《江雪》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文言句式
判断句: 是金陵人(“是”表判断) 省略句: 见余,大喜曰(省略了主语“两人”)
课文朗读
自学梳理:
1、找出记叙的要素。
2、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 作用?
3、作者在湖上看到了怎样的雪景?
1.找出记叙的要素。
时间
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的 更定时分
地点
西湖湖心亭
人物
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 小童)
大喜曰(副词,非常)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形容词,跟 “小”相对)
词类活用
1.大雪三日 (名词作动词,下雪) 2.拥毳衣炉火 (名词作动词,“带着火炉”) 3.客此 (名词作动词,“客居”)
检测——一词多义
上下一白 (副词,全)

长堤一痕 (数词,一)
湖中人鸟声俱绝 (消失)

佛印绝类弥勒 (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 闲情雅致。同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 。

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1张PPT)

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1张PPT)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②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我)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 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朗读课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尝试使用小标题来概括。
作为一篇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叙 事、抒情的关系的?
叙事是行文的线索。湖心亭巧遇一事,虽是叙事, 但重在抒情,有独自赏雪的落寞,有意外相遇的惊喜, 有分别的伤感,也有天涯巧遇知音的愉悦。景中有情, 情景交融。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 点、一芥、两三粒正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这正透露 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显得悠远脱俗,卓然独立。
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 抽象概括,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 然,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表现出 悠远脱俗的情味。
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痴人
作者与两位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时的心情 如何?
惊喜、愉悦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惆怅、感伤:知己难觅,难求,遇到了但 紧接着又是无奈的分别并且难有后会之期。
找出文章中作者犯下的一个互背
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二)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PPT模板:www. 1ppt.co m/ mob an/ PPT背景:/beiji ng/ PPT下载:/xiaz ai/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试卷下载:/shiti / 手抄报:/shouc haobao/ 语文课件:/keji an/yuwen/ 英语课件:/keji 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 an/kexue/ 化学课件:/keji 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 an/dili/

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4.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只有像一条痕迹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 和我那像一片草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 中两三个人罢了。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勉强饮下三大杯而后告别。
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痴,还有比相公更痴的人。
2022年7月24日星期日
2022年7月24日星期日
-------白描
24
悟痴情
你领悟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 的闲情雅致。
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2022年7月24日星期日
25
如果时空可以重置,张岱
描写手法:白描
2022年7月24日星期日
17
白描
渲染
2022年7月24日星期日
18
白描
渲染
2022年7月24日星期日
19
白描手法
白描是一种描写方法。原是中国画 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 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 不加渲染的文字,
13
合作探究---理内容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痴”?

2022年7月24日星期日
14
找痴行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痴”?
相公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况 下,在晚上八点,划一条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 。
2022年7月24日星期日
15
为什么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①湖中人比相公到得早; ②铺毡对坐准备久待,在湖心亭煮酒赏雪;
5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 湖中间,据说是宋代 整修西湖时,以湖泥 堆成小山,成为一岛, 是西湖三岛之一,后 于山边建成亭阁,叫 湖心亭。这是观赏西 湖风景的好地方,因 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 赏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失
湖中人鸟声俱 绝。我
名作动,下大雪
重点句一: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上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 了。
是日更定矣,余拏 一小舟,拥 毳衣炉火,
这 晚上八时左右 撑(船) 裹、围 鸟兽的
独往湖心亭看雪。
细毛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划着一叶扁舟, 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 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水汽凝成的冰花 白气弥漫的样子

重点句二:冰花周围弥漫着 白气,天空与白云、与山峦和 湖水,上下全是一片白色。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
小草,形容船小 只
罢了
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 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一点 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

2.由于新 闻特写 的画面 感特别 强,因 此常给 读者以 身临其 境的感 受。

3.“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一篇文 章有一 个好的 标题, 就像一 个人有 一双明 亮有神 的眼睛 一样, 留给别 人的是 将是十 分美好 而深刻 的印象 ,同时 也是文 学修养 ,语言 功底, 思想魅 力的最 直接的 流露, 从考试 的角度 来说, 更是作 文质量 高底的 一杆标 尺。
作者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 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 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读准字音
崇祯(Chóng )( zhēn ) 拥毳( cu)ì
雾凇沆砀. (sōng )( hàn.g).( dàng ) 打更( gēn).g 更有此人( gèng)
铺毡( zh.)ān .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
嘟哝(自言自语)
不要
旧时对士 客居 人的尊称 还
等到 像
船夫
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重点句四: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
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下了船,船夫嘟嘟哝哝 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迷于雪景),还有像相 公一样痴迷的人啊。”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
小结:
湖 心 亭 看
痴行
痴景
(奇景) (白描)
大雪独行 上下一白 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
痴情 喜—知己之乐
痴人
痴迷于天人 合一的山水 之乐,醉情 于世俗之外 的闲情雅致。
雪 (雅趣) 痴—醉情自然
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 闲情雅致。同时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又化解了作者心中淡淡的愁绪。



痴 “痴”于情

行 景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他 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与水,上下 一白。湖上 影子,惟长 堤一痕、湖 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 粒而已。
混沌一片的冰 雪世界,人生 天地间如“苍 海一粟”,既 痴迷,又倍感
孤寂落寞。
体会叙事、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崇祯chóng zhēn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 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 /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sōng /沆hàng砀dàng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dī一痕,湖心亭 一点, 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痴行:大雪三日——独往
湖心亭看雪
痴景:湖山雪景——白描手法 痴人:亭上奇遇——大喜强饮
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痴情: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
相公者(侧面描写)

1.新闻特 写则是 用形象 的事实 说话。 它常常 抓住事 物有特 征的一 面进行 描述, 比消息 更细腻 、更生 动、更 形象。

4.对于话题作文的拟题我们一定要多 一些有 针对性 的训练 ,掌握 一定的 技巧, 达到需 要应用 时信手 拈来, 出语不 俗的效 果,感 动自己 ,征服 读者。

5.这些根据材料提供的话题,进一步 挖深、 提炼出 来的题 目,源 源源于 材料而 高于材 料,加 进去个 体的感 悟与理 解,充 满了理 性的光 辉,于 平凡中 见奇倔 ,也是 很多喜 欢定议 论文的 同学拟 题一种 好方法 ,很有 思想深 度。

8.生存于宇宙间,同顶烈日炎炎,共 沐明月 清辉, 我不比 别人多 ,也不 比别人 少。只 要勇于 展示自 己的个 性与风 采,我 就没必 要仰视 任何人 。
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夜晚八点以后,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 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 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 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 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与 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安徽 醉翁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雪后西湖的奇景、 作者游湖的雅趣等。
2.积累文言词语,准确翻译全文。
3.学习白描的写作手法。 4.体会作者的“痴”。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明朝灭亡后,大约1645年,它是张 岱小品的传世之作。
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2、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
沸腾
相对而坐
炉正沸。
我到了亭子上,看见
有两人铺着毡席,相对而
坐。一个小童正在烧酒,
炉上的酒正在沸腾。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 更有此人!”
非常 竭力,尽力 哪能 还 古人罚酒时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用的酒杯
重点句三:(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地说: “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写作手法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
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它是指抓住事物的特 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
描写方法。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烘托渲染。 少用形容词和 修辞,只抓住描写对象与众不同的地方,作如实的 交代。
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 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 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 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找出本文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地点——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童子) 事件——看雪、还看人
叙事
雪夜游湖心亭,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
其身,寻找心灵的归依。 (痴行)
写景
白描天人合一的奇观,慨叹自然奇伟,人
抒情
物渺小,自然使人清醒、虚心(。 痴景)
湖心亭奇遇,表面叙事,实则抒情,抒发
惊喜而又忧伤之情。
(痴情)
作者情感变化: 出发时凄苦——赏景时忘我——遇知交惊 喜——别离时感伤(首尾情感吻合)
痴( chī )
教师点拨
一词多义
(1)一:上下一白(全)
长堤一痕(数量词) (2)更:更有
痴似相公者(比,更加)
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3)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这里代指酒)
上下一白(白色) Βιβλιοθήκη 4)是:是日更定(这,代词,指第三天)
是金陵
人(表判断)
听读课文
字音、停顿指导:注意学习朗读的字 音、停顿、语气、情感。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 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gèng有此 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 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 nán曰:"莫说/相公痴chī,更gèng有/痴似相公者!”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 利用白描手法 对景物进行了 排列,就勾勒 出一幅”天涯 游子图”成就 一首千古绝唱。
1、在文中舟子是如何评价张岱的?请从 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来评价张岱。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行为举止不同于常人,怪异
2、张岱的“痴”体现在哪里?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
声俱绝。 是日更定 矣,余拏 一小舟, 拥毳衣炉 火,独往湖 心亭看雪。
不寻常的天气, 不寻常的时间, 不寻常的行踪。 是日更定矣,独 往湖心亭看雪— —与众不同、不 随流俗。

作者行踪: “独往” “到亭上” “及下船”
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 吗?并运用想像加以描绘。
景物描写: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
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 而已。
2、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运用了 大量的形容词加以修饰?有 什么特点?使用了什么手法?
(白描)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6.路在脚下,更在心中,“前方转弯”的 路牌不 是要你 停下, 而是提 醒你该 转弯了 ,心随 路转, 心路常 宽。让 思维转 弯是人 生的智 慧,因 为挫折 往往是 转折, 危机同 时也是 转机。
7.自主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正如居 里夫人 所说: “我们 每个人 都有能 力干好 一件事 。”古 今中外 ,多少 仁人志 士以自 主为经 ,以勤 奋为纬 ,编织 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