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石化泵技术与国外的差距

合集下载

泵站国内技术现状及与国外的差距分析

泵站国内技术现状及与国外的差距分析

泵站国内技术现状及与国外的差距分析来源:免费论文作者:未知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泵站需新建21座泵站,利用并部分改造14座江苏已建泵站,大约需要140台叶轮直径3.0m左右的大型泵。

这些泵站的主要特点是扬程低,单机流量大,年运行时间长(5000h),运行可靠性要求高,选用的大型泵机组应具备先进成熟、运行效率高、抗汽蚀性能好、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泵站的扬程2.3~9.0m,根据国内已建大型泵站的情况,可以把东线一期泵站分为三个扬程段来确定基本泵型:7.0~9.0m扬程宜采用立式导叶式混流泵;4.0~7.0m扬程宜采用立式轴流泵;2.3~4.0m扬程宜采用卧式或斜式轴流泵。

根据流量规划要求,大部分泵站为80~120个流量,通常单机在30个流量左右,为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通常要考虑一台备机,因此,泵站的装机台数一般为4~5台,以在建的宝应站为例:总流量100个流量,设计扬程7.6m,选用单机流量为33个流量的立式全调节导叶式混流泵,三用一备,装机4台。

南水北调中线与西线主要以自流为主,东线则要兴建大型泵站梯级送水。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大型泵的显著特点是:单机流量大,通常要求在30m3/s左右;扬程低,都在10m以下;年运行时间长,一般在5000小时/年以上;技术指标要求高,同时要求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

国内大泵技术现状我国的大型泵技术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发展于90年代,到本世纪初已初步形成立、卧、斜三大系列,叶轮直径有1.6m、1.8m、2.0m、2.5m、2.8m、3.0m、3.1m、3.2m、3.8m、4.0m、4.1m、4.5m 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就大型泵的品种规格而言,无疑我们是走在国际前列,但其综合制造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还有一段距离。

这是由于长期以来大型泵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水利系统,用途一般以排涝为主,投资主体是国家,产生的效益是间接效益、社会效益,加上客观上年运行时间较短,甚至几年用一两次,因而人们通常注重的是泵站的投资规模,在市场经济不很规范的招投标中,价格起着重要作用,很少注重泵的制造技术提高,由于大型泵向电厂、市政、船厂等领域的拓展,泵的制造技术随着不同用户、不同时期要求逐步提高,但提高的幅度是有限的,与国际先进制造技术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急冷油循环泵国内外技术对比你懂得哪些?

 急冷油循环泵国内外技术对比你懂得哪些?

急冷油循环泵国内外技术对比你懂得哪些?急冷油循环泵是裂解设备的关键机械,首要有两层面的用处:一是将循环急冷油注入到油急冷器中,与来自废热锅炉的裂解汽直接混合,使裂解汽快速降温,减少裂解汽的二次聚合。

二是将循环油在稀释蒸气产生器中与工艺水进行换热,产生稀释蒸气,进行热量回收。

冷油循环泵整体构造:1 轴承部件,2 托架,3 密封部件,4 密封环冲洗管,5 重心调控快,6 泵体,7左泵盖,8 右泵盖,9 耐磨板,10 叶轮密封环,12 轴套,13 泵轴,14 轴承部件,15轴承急冷油循环泵是裂解设备重压机械由于急冷油液体粘度大,并含有大量硬质焦粉颗粒,急冷油循环泵的壳体及叶轮会发生严重的磨坏腐蚀,严重影响泵的应用寿命。

这类泵的性能需求已远远超出了国产普通BB2泵的性能范畴,基本由外国知名品牌泵生产单位制造。

本文经过对急冷油粘度大、含硬质焦粉颗粒与泵密封运作寿命低等关键性制约国产化进程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国产化的可行性分析,为我国急冷油循环泵国产化研究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各大乙烯裂解设备单台急冷油循环泵泵流量为2?000?m3/h左右,应用温度为200~210℃,液体粘度达200~500?mm2/s,泵扬程达140?m,其构造形式如图1所示。

由于急冷油液体粘度大,并含有大量硬质焦粉颗粒,急冷油循环泵的壳体及叶轮会发生严重的磨坏腐蚀,严重影响泵的应用寿命。

急冷油循环泵的壳体与叶轮需使用特殊的材质与构造,来满足耐磨需求,这类泵性能需求已远远超出了国产普通BB2泵的性能范畴,基本由SULZE、FLOWSEVE、EBARA及GOULDS等外国知名品牌泵单位制造。

因而,开展急冷油循环泵国产化研究对促进我国泵行业生产水平具有关键意义。

一、影响急冷油循环泵国产化原因一、急冷油粘度变化大:由于原料中芳烃增大等因素使得粘度变大,影响泵的性能,泵扬程低,泵流量不足,反过来,又因急冷油循环量不足,导致急冷油粘度变大,急冷油循环泵运作不平稳,障碍多等,造成恶性循环。

国内外水泵差距

国内外水泵差距

1、国外泵厂家的水力计算能力更强,有非常深厚的数据积累,水力模型更加先进,只要提出工艺要求,能够立即利用水力计算,准确选型。

并能利用已选型设备,重新进行模拟水力计算,反向提供工艺计算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目前国内泵的水力(利)计算很多是80年代的或90年代初的,并且是模仿国外的模型开展的,因此,其设计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

2、泵的制造存在差距,首先是材料方面,国内泵的制造允许的可选材料非常有限,基本局限于几种可选,都是固有的,而国外的材料牌号品种非常多,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提供满足设计的各种材料,其材料基本属于根据设计下订单的,随时可以根据要求提供各种特殊的材料。

并且,国外的材料配方比较先进,即使是同一牌号的材料,其生产出来以后,质量也要比国内的好。

3、铸造水平存在差距。

以叶轮为例,国外精铸出来的叶轮变形量非常小,因此,内部流道基本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打磨加工量较小,保证了效率。

国内铸造出来的叶轮变形量较大,通过打磨修正后,还是很难弥补叶轮效率由于变形引起效率的降低,因为,叶轮叶片形状及其厚薄程度、流道的形状是否与设计一致决定了泵的效率的高低。

另外,打磨的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外打磨出来的流道更加平滑,顺畅。

4、测量水平的差距。

国内很多机械厂、泵厂制造出来的各工件、零件,很多还是采用人工用千分尺或表进行测量,一方面是测量器具精度偏低,导致测量的精度偏低,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测量水平。

而国外也采用人进行测量,但采用光电等测量原理进行测量的测量高精度器具,降低对人测量水平的要求,减少人为的测量误差,误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误差,因此,测量水平较高。

5、加工精度存在差距,首先是加工设备落后,国内加工一个零件可能要使用多种机床,不断更换工位,每次变换工位产生一次误差,累积后误差偏大。

国外,机床多功能化,加工一个零件可能在同一机床上即可完成,或尽可能减少工位的变换,基本保证在同一工位,减少了误差。

国内外泵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外泵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国内外泵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泵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不仅被广泛地应用,而且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泵是发展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之一。

因此,泵类设备维修非常重要。

本文为您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泵技术的发展现状。

1、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泵是伴随着工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l9世纪时,国外已有了比较完整的泵的型式和品种,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据统计,在1880年左右,一般用途的离心泵产量占整产量的90%以上,而动力装置用泵、化工用泵、矿山用泵等特殊用途的泵,仅占整个泵产量的10%左右。

到1960年,一般用途的泵只占45Y002Ea,而特殊用途的泵已占55%o2E.占。

据目前发展趋势,特殊用途的泵,会比一般用途的泵所占比例还要提高。

早在20世纪初,潜水电泵由美国首先研制成功,用它来代替深井泵。

随后,西欧各国也相继进行研制,并且不断加以改进,逐步完善。

如德国的莱茵褐煤矿,使用各种潜水电泵2500多台,容量最大的达1600kW、扬程410m。

我国的潜水电泵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其中作业面潜水电泵在南方早已用于农田的灌溉,且中小容量的潜水电泵已形成系列,并批量投入了生产。

大容量高电压的潜水电泵、潜水电动机也相继面世,500~1200kw的大型潜水电泵均已在矿山投入运行。

例如鞍山钢铁公司眼前山露天铁矿用500kW的潜水电泵排水,雨季效果显著。

已有迹象表,潜水电泵的使用将会使矿山的排水设备发生变革,有代替传统的大卧泵之势。

另外,更大容量的潜水电泵正在试制中。

通常把用来抽吸液体、输送液体和使液体增加压力的机器统称为泵。

从能量观点来说,泵是一种转换能量的机器,它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被输送液体的能量,使液体的流速和压力增加。

泵一般是用来将液体从地势较低的地方抽吸上来,沿管路输送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去。

例如,我们日常见到的,用泵把河流,池塘中的水抽上来往农田里灌溉;又如把地下深井里的水抽吸上来并送到水塔上去等。

由于液体经过泵后压力可以提高,所以泵的作用也可以用来将液体从压力较低的容器中抽吸出来,并克服沿途的阻力输送到压力较高的容器中或其他需要的地方,例如,锅炉给水泵从低压水箱中抽吸水往压力较高的锅炉汽包内给水。

我国石化通用机械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石化通用机械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石化通用机械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过滤机主要有转鼓真空过滤机和PTA装置真空转鼓过滤机,用于炼油厂酮苯脱蜡。

随着工业技术发展,日本月岛机械公司研制出滤布行走式连续过滤机;奥地利安德利茨公司开发出CPF隔膜挤压式过滤机;美国Arus公司开发出S7型真空过滤机;意大利EIMCO公司和英国Paxman公司随后也相继进行了研发;日本神户制钢所首次研制出微机控制转鼓真空过滤机,集连续过滤、隔膜挤压和微机控制于一体,使过滤机制造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目前,转鼓真空过滤机正朝大规格、高速率、全自动方向发展。

我国脱蜡转鼓真空过滤机是从意大利EIMCO公司引进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经消化吸收和改进,我国已掌握了整套加工、组对、焊接工艺等诀窍。

目前,我国脱蜡转鼓真空过滤机已有GB-50、GB-60、GB-100共3种规格产品。

与国外相比,我国过滤机的主要差距是对市场发展、产品需求认识不够,创新能力弱,对引进技术消化较差,产品系列化开发能力弱。

离心机石化装置中使用的离心机主要有立式和卧式螺旋卸料沉降式离心机。

目前,国外离心机技术发展较快,已经实现专业化和系列化。

我国研制的卧式LWF10000-N型和LWF1050-N 型离心机已分别用于7万~1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悬浮液分离,研制的LW1200×1980型离心机用于22.5万吨/年PTA浆液脱水,离心机转鼓鼓直径达到1200毫米。

但是,我国立式离心机的研发仍处于初步模仿的阶段,与国外相比,在设计技术、产品大型化和系列化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烟气轮机烟气轮机是催化裂化装置中重要的能量回收设备,目前GHH公司的技术比较成熟。

20世纪70年代,我国研制完成了首台催化裂化装置YL3000型烟气轮机;1982年,我国又研制出YLII6000型大功率双级烟气轮机。

目前,我国已生产YL型单、双级汽轮机70余台,其输出功率范围为2000Kw~19200kW,生产烟气轮机总台数在世界名列第二,其中生产双级烟气轮机总台数名列首位。

石油石化企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石油石化企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从产量来看,雪佛龙目前无疑拥有最强的石油和 天然气生产水平,其次是中石油和埃克森美孚, 接着 是壳牌,最后是中石化和中海油。总体来说,中国油企 在6家企业中处于中等偏下。从平均产量来看,中国油 企的油气总产量、原油产量和天然气产量,都不及3家 国际油企的一半,差距明显。
在加工量方面,中国油企相比之下仍有一定距离。 中石化在这一指标中展现出不俗实力,排在6家企业第二 位,但与壳牌仍有每年10亿桶的加工量差距。而从平均 加工量来看,中国油企只占到国际油企加工量的60%。
表1 中外石油石化企业市场竞争力比较(2017)
埃克森美孚 壳牌
雪佛龙 中石油 中石化 中海油 三大国际公司平均 三大中国企业平均
油气总产量
(百万桶油当量)
1418.7 1206.0 2728.0
原油产量
(百万桶)
812.7
595.0
2047.0
天然气产量
(十立方英尺)
3635.1 3333.0 5062.0
在油品销售量方面,中外油企差距更为明显。3家 国际油企平均每年的油品销售量达到了约16亿桶,而中 国油企只有不到7亿桶。二者在销售能力方面的差距, 主要源自于中外油企不同的全球化程度。国际油企不仅 仅注重石油生产,同时也注重油品的全球营销,在抢占 国外市场上要比中国油企更加积极主动。而油品销售市 场占有率这一指标的相关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平均 而言,国际油企占有率达到了4.9%,而中国油企只有 3%,如果剔除中国庞大的销售市场因素且只对全球化 营销能力进行比较,这种差距将更加明显。
总体来看,中国油企存在大而不强的特点,不过 中海油近年来的突出表现,足以使其与国际油企进一步 展开竞争。
企业资源潜力
企业资源潜力的对比,主要集中于原油总储量、 天然气总储量、原油未开发可采储量、天然气未开发可 采储量、油气储量替代率和油气储采比六大指标。

我国化工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化工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化工泵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化工泵是全国联合设计的节能泵,泵的性能,技术要求,根据国际标准ISO2858所规定的性能和尺寸设计的,其优点:全系列水利性能布局合理,用户选择范围宽,“后开式”结构,检修方便、效率和吸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石油化工工业应用泵是石化生产装置中用量最大的转动设备,像人的心脏输送血液那样把各种液体介质如原油、成品油、化工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输送到其他地方。

那么我国化工泵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呢?化工泵广泛的应用于化工行业的各个领域,目前国内厂家生产的化工泵主要有:IH型不锈钢化工泵、IHF型氟塑料化工泵、FSB型氟塑料化工泵、CQB化工磁力泵、CQ化工磁力泵、FZB化工自吸泵等。

这些化工泵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制药、化成箔等行业,均有着重要的用途。

据泵阀英才网专家分类,化工泵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一、依据化工泵材料的不同,对其应用领域做如下分类:1)化工泵(不锈钢材质)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合成纤维、制药、食品、合成纤维等部门用于输送碱性腐蚀介质;2)化工泵(氟塑料材质)用于输送任何酸性、碱性腐蚀性介质;3)化工泵(铸铁材质)用于工业、城市给水、排水、亦可用于农田、果园排灌,供输送清水或物理及化学性质类似清水的其他液体。

二、依据化工泵用途不同,对其分类详细介绍:1)工艺流程泵:包括给料泵、回流泵、循环泵、冲洗泵、排污泵、补充泵、输出泵等。

2)公用工程泵:包括锅炉用泵、凉水塔泵、消防用泵、水源用深井泵等。

3)辅助用途泵:包括润滑油泵、密封油泵、液压传动用泵等。

4)管路输送泵:输油管线用泵、装卸车用泵等。

三、按照工作原理、结构分类:1)叶片泵:通过泵轴旋转时带动各种叶轮叶片给液体以离心力或轴向力,输送液体到管道或容器,如离心泵、旋涡泵、混流泵、轴流泵。

2)容积式泵:利用泵缸体内容积的连续变化输送液体的泵,如往复泵、活塞泵、齿轮泵、螺杆泵。

3)其他形式的泵:有利用电磁输送液态电导体态的电磁泵;利用流体能量来输送液体的泵,如喷射泵、空气升液器等。

国内泵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泵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泵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内泵行业是工业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市政工程、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泵行业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和进步,呈现出以下发展现状和趋势。

首先,国内泵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动了市政工程、城市化建设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泵行业的快速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泵行业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其次,国内泵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进步和工艺创新,泵行业采用了诸如数控技术、智能化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

特别是节能降耗和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泵行业也通过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加节能环保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再次,国内泵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国内外企业的不断涌入,泵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提升,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同时,国际泵行业的发展也对国内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最后,国内泵行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对泵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泵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泵行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新机遇。

综上所述,国内泵行业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一些挑战。

未来,泵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拓展海外市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泵行业的支持和引导,为泵行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石化行业机泵现状分析

石化行业机泵现状分析

石化公司用泵特点及现状分析随着石化装置的不断的发展壮大,新、改、扩建项目的实施投用,装置中所需泵设备也相应的大型化、复杂化;过去那种只要求满足性能——流量、扬程、汽蚀、耐腐蚀的要求,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对所用泵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必须具备高可靠性、高效率等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转要求。

本文通过考察的十几家炼化企业的用泵特点和现状,以及结合我国石化泵生产企业现状,分析我国石化行业的用泵特点和不足,为今后选用泵设备提出指导性意见。

第一部分:某石化用泵特点及现状分析该公司共有离心泵817台,去掉一些特殊的泵,此次接受调查的泵有701台,占全公司离心泵的85.8%;可以说此次调查的情况基本反应了该公司化工泵的现状。

表2为此次接受调查的泵的车间分布表2被调查泵的分布一、主要特点:1、设备整体陈旧,故障率逐年升高,修理费(含配件费)逐年递增。

该公司从1997开始前后经过了3次大的扩建和改造,相应的泵也经过了3次大的更新和调整。

分别是1997年的110台,2004年的109台,2008年的106台;其他年份平均每年更新18台左右;加之97年以前的老设备;用泵整体较为陈旧。

为了便于分析,我将泵的使用年限分为2档:第一档为2000年以前的泵(包括之前的设备,使用寿命都在10年以上);第二档为2000年以后增加的泵(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以内),见表3和图2图-3从06年到09年第一季度,每季度机泵修理台次分布图图-4每年机泵修理费统计通过对修理记录的统计,不难发现该公司机泵故障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多次故障记录和修理记录都集中在少数几台泵上,也就是说只要彻底解决了这少数几台泵,就能使全公司的故障率降低很多,同时所发生的维修费也会降低很多。

例如:联合一车间的两台常底泵,1台蜡油泵,联合三车间的油浆泵和几台老的长春泵,污水场地下泵房的泵;修理费超过了更新的费用,与其修不如换;现举常压塔底泵的例子:见表-52、生产厂家多、杂、质量参差不齐,整体质量偏低该公司用泵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泵的生产厂家多、杂,整体质量偏低;据统计此次所调查的701台泵设备共涉及生产厂家38家,且多数厂家为三、四级企业(三级占42.8%,四级占51.1%),而真正的一、二级企业所占比例不大(只占6.1%),同时还有一部分厂家已经不存在了。

“十五”期间国内石化用泵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十五”期间国内石化用泵市场需求空间巨大
用 电的 5 ̄左右 。 00 , /
颗粒 , 输送介质大部分有腐蚀性。 石化泵 间从 国外 引进 泵 及备 件 达 184 美 26 万 置和涤纶纺丝装置 、丙烯腈和脂 给装置
兀 O
我国石化 用泵通过 多年 来的发展 , 先进技术 , 按照 国际标准生产化工流程 金属材料 、 高镍合金材料 , 今后要求更多 品种比较齐全 ,特别是改革开放 以来引 泵, 使石化泵的技术水平有 了较大提高。 采用钛 、 、 锆 钽等优 良的耐腐蚀材料 , 还
30 a 0Mp ,温度 由零 下 10C到 零 上 近 3 4 ̄ %。因此还有不少化工流程泵不得不从 置、 聚乙烯装置和聚丙烯装置 i 化纤生产
50( 有的介 质粘稠 , 09 , 2 有的还 带有固体 国外进 口。据统计 , 石化集团在” 九五” 期
又是耗能最 多的设备 ,泵用电约 占全厂
聚丙烯装置的 出现 ,发展 大型化、高速
高参 数泵 。 还要更加注意研究如何提 我国石化工业在 十五 期间将有一 化、
可靠性及耐腐蚀性 。 过 越广泛。 国 K B公司和 日本 日机装公 个大的发展 ,生产技 术和规格在 向国际 高泵产 品的寿命、 德 S
进了不少国外先进技术 ,技术性能和产 如大连苏尔寿泵及压缩机 公司引进瑞 士 有发展非金属材料如陶瓷、玻璃 钢和石
品质量有 了很大提高 。但总的来看国内 苏尔寿 公司技术 ,可以生产 4 3个系 列 墨等材料。
20 0 2年 第 1 3期 总第 2 5期
机 电信 息 l 1
维普资讯
足不了石化发展的需要。二是质量和可 特 实业公司、 上海 日机装屏 蔽泵公司、 沈
其 中离心泵 占 8%, 3 往复泵 占 6 齿轮 靠性较 差,主要是因为 国内耐腐蚀材料 阳格瑞德化工泵公司等泵厂的产品都已 %,

盘点国内泵行业现有八大难题 助力突破发展瓶颈

盘点国内泵行业现有八大难题 助力突破发展瓶颈

盘点国内泵行业现有八大难题助力突破发展瓶颈本文根据我国水泵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借此内容能够为各家水泵企业的现有发展瓶颈问题进行有效的总结分析,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盘点国内泵行业现有八大难题助力突破发展瓶颈重大工程泵类产品的国产化率逐步提高,当前已经基本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但就行业当前整体现状而言,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特别是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核心技术尚未掌握,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研发资金投入匮乏国内企业在产品技术积累、新产品开发方面与国外一些著名公司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

科技经费、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水泵制造业自主研发的一个主要因素。

据行业不完全统计,研发资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2%,与国外知名公司进行比较,全行业的研发资金投入显得微乎其微,严重地制约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缓慢,大部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制造技术及产品技术。

虽然水泵行业大多数产品已经基本实现了自主生产制造,但一些重大技术装备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方手中。

国内水泵制造企业所承担的大多是产品的低端加工环节,自主化的广度和深度依然有待提高。

例如说,当前已经开始国内制造的核电站成套设备中的核级泵产品以及百万千瓦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站成套设备中的高压锅炉给水泵芯包产品;大型石化成套技术装备中所需的高压小流量泵、耐腐蚀化工流程泵、煤液化用耐蚀耐磨离心泵、容积泵等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多仍需依靠引进,这便是国内泵行业企业需要重点攻关的方向。

基础配套元器件薄弱基础技术发展滞后,基础配套元器件更是薄弱环节。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基础技术研究应有的重视,我国整备制造业的基础机械、基础元器件发展滞后,成为制约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首要因素。

机械密封、仪器仪表以及最小流量装置等基础配套机械产品,中低档产品居多,新能质量不够稳定,这也是许多用户选择购买国外泵产品的重要原因。

中国泵行业现状和面临的危机

中国泵行业现状和面临的危机

阅读提示:在信息多元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水泵已算不上是高科技产品,但水泵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却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仅在关系到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的能源、石化、航空、航天、钢铁、军工等重要领域就有大量应用。

人们比喻水泵是工业的心脏,事实上也就是如此。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一个水泵市场大国,中国水泵行业的现状、前景及与世界同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多少?差距在哪里?今后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是值得水泵行业人士关注和思考的。

一、中国水泵行业的现状1.缺少技术创新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水泵制造业在几十年的发展过中,虽亦历经曲折,但仍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培养了许多水水泵方面的人才,出版了许多专著和刊物。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企业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所、情报、标准化中心,产品主要以自我开发为主,并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调动全行业的力量成系列地开发新产品,淘汰老产品,形成了我国水泵行业较完整的技术体系。

改革开放后,许多国外技术被引进到国内,许多企业逐渐走上了以转化国外技术为主的技术发展道路,国家虽提出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发展方针,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是引进的多,真正消化吸收的少,进而放弃了自我创新,陷入了“引进一转化一再引进”的发展怪圈之中,导致中国水泵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越来越少。

2.缺少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国有大中型水泵制造企业人才、技术大量流失,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厂房设备大量闲置,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在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夹击下,许多国有骨干企业逐步丧失了竞争能力,大多被兼并、被合资或破产。

大量民营企业进入到水泵行业中来,但绝大多数只能在低端产品上徘徊,无序竞争,使有限的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加入wT0以后国内市场对外开放,国外知名水泵企业相继进入我国参与竞争。

面对国外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水泵产品,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可以说缺乏竞争实力。

相当一部分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高端水泵产品市场几乎完全被国外水泵企业所垄断。

浅谈国内外泵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谈国内外泵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据一览泵阀英才网急着豆豆报道我国泵行业的发展与国外泵行业相比,差距较大,所以准确把握泵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泵行业的潮流。

泵技术的发展一如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是由市场需求的推动取得的。

泵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产品的多元化产品的生命力在于市场的需求。

如今的市场需求正是要求产品有各自的特色特点,做到与众不同;正是这一点,造就了泵产品的多元化趋势。

它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泵输送介质的多样性、产品结构的差异性和运行要求的不同性等几个方面。

从输送介质的多样性来看,最早泵的输送对象为单一的水及其它可流动的液体、气体或浆体到现在可输送固液混合物、气液混合物、固液气混合物,直至输送活的物体如土豆、鱼等等。

不同的输送对象对于泵的内部结构要求均不同。

除了输送对象对泵的结构有不同要求外,在泵的安装形式、管道布置形式。

维护维修等方面对泵的内在或外在的结构均提出新要求。

同时,各个生产厂商,在结构的设计上又加人了各自企业的理念,要加提高了泵结构的多元化程度。

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总体背景,泵的运行环境对泵的设计又提出了众多的要求,如泄漏减少.噪声振动降低、可靠性增加.寿命延长等等均对泵的设计提出了不同的侧重点或几个着重点并行均需考虑,也必然形成泵的多元化形式。

泵设计水平提升与制造技术优化的有机结合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泵的设计人员早已经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大大提高了设计本身的速度,缩短了产品设计的周期。

而在生产为主的制造当中,以数控技术CAM为代表的制造技术业已深人到泵的生产当中。

但是,从日前国内的情况看,数控技术CAM主要应用在批量产品的生产上。

对于单件或小批的生产,目前CAM技术尚未在泵行业当中普遍实施,单件小批的生产仍旧以传统生产设备为主。

由于市场要求生产厂商的货期尽可能缩短,尤其对于特殊产品(针对用户要求生产的产品)供货周期缩短,必然要求泵的生产企业加速利用CAM技术甚至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柔性制造(FMC和FMS)对从设计到制造模具、零件加工等各环节协调一致处理保证一旦设计完成,产品零部件的加工也趋于同期完成,以确保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

我国泵行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我国泵行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我国泵行业现状与发展思考摘要泵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与经济和国防安全有关的许多重要领域中都有许多应用,例如能源,石化,航空航天,钢铁和军事工业。

本文概述了国内泵行业的现状,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为快速,更好地发展我国泵行业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泵行业;现状;发展1引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许多泵制造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销售的角度来看,我国泵制行业是世界第一的。

但是,从产品档次来看,中国泵企业的销售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中低端产品的销售增加。

鉴于中国泵业的当前状况,除一些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外,国内公司中仍缺乏高端的泵制造商,仍然缺少能代表中国泵业当前体量的国际型企业,缺乏参与到国际高端竞争中的“巨头”。

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与工作体会,对影响中国泵业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2我国泵行业的发展现状2.1泵的基本介绍泵是一种输送液体,增加液体动能的设备。

泵广泛用于各个经济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泵耗燃油占我国总燃油消耗约5%,泵耗电占全国耗电量约20%。

泵在国民经济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根据工作原理和结构不同,泵主要可分为容积式和叶片式。

轴流泵、离心泵是叶片泵的主要类型。

最常见的容积泵是转子泵与往复泵[2]。

按应用划分,泵可分为核电用泵、火电用泵、石化用泵、水利用泵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业泵领域;以及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农业灌溉等民用领域。

2.2我国泵行业的发展状况泵业的发展与工业和建筑业息息相关。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市场的全球化,对泵类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长。

表2.1显示了我国泵业的快速增长。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泵生产国。

中国大约有3000家泵厂,工业产值超过150亿元。

成为全球泵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3][4]表2.1 2003-2015年中国泵产量及增长变化情况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近年来,中国泵业的技术发展与全球泵业的技术发展保持同步。

2022年中国制造 泵业与西方差距分析

2022年中国制造 泵业与西方差距分析

中国制造泵业与西方差距分析“中国制造”席卷全球,泵业也不例外。

与西方泵业相比,我国泵业既有优势也存在差距。

与西方泵业相比,我国泵业有两方面的优势。

首先,低成本是中国泵业的竞争优势。

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比西方平均每天少3美元。

大多数企业从其他地方的农村招募工人,厂房就是工人的宿舍,以削减成本。

企业租赁厂房或建设厂房的费用也比在西方国家建厂低。

再有,中国建筑、石油、石化、环保市场高速增长和重大调水工程也为中国泵业的进展供应了重要支撑。

可以说,中国持续增长的市场空间是中国泵业保持优势的先决条件。

但是,这些优势是企业的外在环境造成的,并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同样,也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西方泵业相比,我国泵业尚存在很大差距。

首先是设计力量跟不上。

国内一些国有大型企业目前可以为海外泵业企业生产零部件。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电脑数据掌握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计算机帮助设计、三坐标测量等设备。

但是这些设备很少用于国内产品的加工。

这也阻碍了中国泵业设计力量的提高。

所以国内大多数泵企的设计力量只能满意国内市场。

技术创新力量不足。

目前国内很多泵企引进的先进技术很少再做创新。

当海外客户参观中国重工业项目的时候,比如造纸、石化等,发觉许多项目的泵产品只是在西方的设计原型基础上按公称制和德国工业标准做了转变。

这样的结果是泵业企业很难把产品出口到西方市场。

加工工艺落后。

尽管国内有些泵业制造企业拥有现代化的设备,可以实现自动操作,甚至令西方的铸造企业都相形见绌。

但是大多数企业都设备陈旧、工作环境恶劣。

目前,中国泵业企业可以铸造铝、铜、铸钢、铸铁、304和316不锈钢、复合材料的泵产品,但由于铸造工艺手段落后,铸钢、铸铁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铺张很大。

为了解决目前我国泵业存在的问题,国家也制定了一些政策。

正如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泵行业分会总工程师王安生指出的,国家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以“转让技术、联合设计、合作制造”等方式同外方合作,同时确保国内企业有足够的分色比例,促进国内企业把握完整的研发和制造技术。

2023年石化泵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石化泵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石化泵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石化泵行业是指用于输送和提升石油、化工和石化工业流体的泵类产品和服务。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石化行业的发展也日益迅猛,因此石化泵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下面将对石化泵行业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目前,全球石化泵市场规模已达到数十亿美元,而且还在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内,全球石化泵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5%左右。

而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石化泵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其增长速度将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二、行业竞争格局石化泵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存在许多不同规模的企业。

在大型国际公司方面,美国和德国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包括斯瓦尔曼、霍伊格、博能等。

此外,中国企业也在石化泵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上海东方电机、江苏凯普森等。

三、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随着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石化泵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市场调研,石化泵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冶金、矿山等行业,如输送原油、石油产品、化工液体、气体等。

因此,石化泵的产品特点包括耐腐蚀、高温、高压、高效等。

四、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化泵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目前,石化泵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密封、磁力密封、波纹管密封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石化泵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此外,新型材料的应用和液晶显示屏等智能功能的加入也成为石化泵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总结来说,石化泵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不断扩大,未来几年内将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国际和国内企业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对石化泵产品的性能要求也日益提高。

随着技术的进步,石化泵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我国石化装备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市场研究报告

我国石化装备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市场研究报告

我国石化装备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市场研究报告在国家的支持和政策指导下,我国石化装备国产化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特别是石化装备中的关键设备,不仅减少了对进口的依赖度,还改写了石化设备成套引进的历史。

据了解,目前炼油成套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乙烯成套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左右。

尽管如此,从技术上看,我国的石化装备水平与国外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技术水平与国外还有差距与国外相比,我国石化装备的技术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一是石化设备技术开发跟不上石化工艺技术发展的速度;二是重大设备的软件技术开发基本上停留在模仿的水平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很少;三是设备开发还做不到专业化、标准化、系列化;四是设备的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一般设备制造能力过剩,重大装备制造能力不足。

随着国际上石化工艺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石化生产规模的大型化,对石化装备的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满足石化生产建设和技术改造的需要,必须加大石化装备的开发力度,掌握石化装备的核心技术,变模仿开发到自主开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技术,以适应石化生产工艺的快速发展。

由于石化装备大都应用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腐蚀和长周期运转条件下,因此对石化设备的性能、质量、高效节能、经济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重大装备国产化有新进展伴随着石化加工工艺的向前发展,最近几年重大装备国产化也有了新的进展。

在石化专用设备方面,加氢反应器直径过去一般在4000毫米左右,重量最大达到1000吨;现在反应器直径达到5000毫米,重量达到2000吨。

第一重型机器厂现有的万吨水压机已经不能锻造这种大型锻件,不得不进口。

为了满足石化装备大型化的发展趋势,第一重型机器厂在国家支持下正在建造一台1.5万吨水压机,开挡为7米,2006年建成。

大型空心筒型锻件技术攻关工作也同时进行。

除此之外,第二重型机器厂还投资4.4亿元于2004年底建成了重型容器车间。

国内外抽油机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国内外抽油机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国内外抽油机发展现状及其评价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简称三抽设备)是机械采油的重要设备•据统计,我国的机械采油设备采油井占总井数的90%,其中三抽设备占油井总数的80°/。

所采产量占总产量的75°/o。

美国的机械采油设备采油井占总井数的95°/°,其中三抽设备占油井总数的85°/°,所采产量占总产量的70°/°。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三抽设备在采油设备中所占的分额还要继续总加。

因此,三抽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质量直接关系到油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国内外对抽油机的研究从未间断。

新的传动原理、设计方案和新的机型不断出现。

国外,以美国为代表的石油设备生产国,抽油机生产制造研究逐步向几个大公司靠拢•研究主流主要向技术统一化、生产模块化、产品系列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新型抽油机出现较少。

我国,抽油机生产厂家众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促使抽油机生产企业为提高技术含量、开发新产品而增加投入。

使抽油机的研究力量不断增强,抽油机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主要研究方向是:1.提高冲程,降低冲次;2.节能抽油机;3.自动化和智能化。

一.游梁式抽油机1.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

如图1所示。

1)载荷特点2)减速器载荷力矩特点3)曲柄平衡力矩特点;4)电机负荷扭矩特点;5)优缺点;6)国内外发展状况。

2.新型游梁式抽油机1)双驴头抽油机。

如图所示。

由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石油机械厂已1993年首先开发成功,目前形成6-10型、冲程2.5~6m全系列机型。

有3000余台在华北、大港、胜利、大庆等14个油区工作,国内有华北一机厂、胜利总机厂等六个厂家生产。

是1993年以来应用最多的新型抽油机。

双驴头抽油机主要特点是:(参考图3)将常规游梁式抽油机连杆与游梁之间的铰链连接改成后驴头与钢丝绳的柔性连接组成变参数的四杆机构,这样可以克服刚性铰接四杆机构,游梁摆角较大时,传动角小、运动性能、动力性能变坏的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长志泵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秀生我国石化泵技术与国外的差距一、前言建国以来,随着石化工业技术的日臻成熟和石化产品深度加工的细化,促使我国石油化工泵无论在科学理论、产品系列、生产制造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与进步,并且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如研究介质在泵内部流动的理论,利用计算机对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流体流动的特性,提高叶轮的水力效率;采用三元理论来设计泵,可反映流体在叶轮内真实流动状态,并考虑黏性流体对边界层的影响,从而提高泵的效率以及泵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泵材料研究、泵可靠性技术和节能技术研究等有新的突破。

这些成果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石化泵与世界先进技术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及时了解和总结我国石化泵发展状况及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才能督促和鼓励从事泵研究的工作者奋起直追,尽快赶上国际水平。

我国的石化泵技术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由于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规格进一步增加,已基本满足了国内石化工业95%的需要,但仍然有5%左右的石化泵需要进口,如大流量高扬程高温的循环油泵、透平驱动连锁循环油泵、超低温耐腐蚀化工泵、高精度隔膜计量泵、高扬程磁力泵、高扬程的高速离心泵、双隔膜高精度加料泵、高温的油浆泵和辐射进料泵等。

就这些进口泵而言,国内作者简介高级工程师,目前在山东长志泵业有限公司工作,任总工程师,同时任山东长志工业泵研究所长,山东省石油化工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现从事容积式转子泵及离心泵的设计研究工作。

曾在《通用机械》、《石油机械》、《水泵技术》、《石油化工设备与技术》、《化工设备与管道》、《油气储运》、《泵》、《农业机械与车辆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设计》等15种杂志发表文章30余篇。

有专利近30个。

研究的成果曾获国家、部、省科技进步奖,省优秀专利奖,省优秀新产品奖等。

谈的综合设计制造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还有一段距离。

虽然泵的设计制造技术随着不同用户、不同阶段要求逐步提高,但提高的幅度是有限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不很规范的招标中,价格起着重要作用,很少注重泵的设计制造技术,因此与国际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相比存在的差距在加大。

举例来说,齐鲁石化公司有很多关键泵已经连续运行了20多年了,效果一直不错。

曾于2006年10月给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修复2台输送高温减压渣油的进口辐射进料泵,泵的转速为5200r/m i n,泵出口压力14.8M Pa,温度近400℃,已经运行20多年了,泵盖、吸入函体、导叶等磨损很少,其加工的精度和铸造的水平令人叹服。

在这里并不是崇洋媚外,但掌握核心技术确实需要有人潜心研究。

下面从4个方面来谈谈我国泵的设计制造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二、在设计上存在的差距目前,泵的设计技术研究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水力元件设计,二是结构设计。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泵的水力元件设计曾经有一套完整的产、学、研保证体系,泵的水力元件研究以及应用能得到及时有效保证。

进入市场经济以来,这套体系逐步瓦解,到现在已几乎不复存在,造成水力元件产、学、研的严重脱钩。

究其原因:(1)水力元件的前期投入比较大,而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显著,因此,企业往往重视泵产品设计,而忽视水力元件,最终导致企业基本不再从事水力元件的研究。

(2)大专院校研究的水力元件由于缺少与市场沟通,与企业的产权转换又缺乏协调,研究与开发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部门。

(3)我国的市场机制不允许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前期研究,项目立项、审批等周期长,还要招投标,确定中标后给企业的制造周期往往只有几个月,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水力元件的研究和运用。

(4)科研院校研究的模型单纯追求效率,且缺少公正的评定机构对效率进行严格的评定,对结构与强度的研究较少,造成实际运用的困难。

实际上,国内很多企业都积极与科研院校进行合作,但是合作成功的概率不是很高。

一些科研院校往往把企业当实验场,设计的产品及图样反复改,往往形成无果而终或不欢而散。

(5)泵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还不够,拿来主义在泵行业比较盛行。

一些泵的图样曾经论“斤”来卖,非常低廉。

如沈阳水泵厂投入巨资研究的AY系列油泵,国内仅有两家企业花钱买了技术,反过来看一看,AY系列油泵遍地开花,形成了数十亿的产品市场。

而沈阳水泵厂到现在已经基本没有AY系列油泵的订单了。

所以说,知识产权保护十分重要。

(6)水力元件设计的人员匮乏,投入资金图辐射进料泵图2高效转子泵1不足。

国内几千家大大小小的泵厂,从事研究水力元件设计的人员凤毛麟角,因此,导致我国水力元件的水平充其量只能是国际中等水平。

而国外一些大的泵制造公司如德国K SB 公司,每年投入泵水力元件研究的资金数千万欧元,投入的人员也充足,使其泵的水力元件的水平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在多次与管道局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到,管道局的相关人员对于长输管线泵的效率要求比较严(仅代表个人看法),认为泵效率低,价格再便宜也不选用。

曾问原因,他们说:泵效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输油的成本可能会增加几分钱。

而国内的一些石化企业,由于大部分都有自备电厂,电力资源充裕,因此,很少有人考虑泵效率和轴功率问题,即使泵效率再高,如果价格不是最低价,投标成功的概率几乎没有。

这样就促使国内企业一而再压价,导致利润空间非常小,因而很少有企业研究泵的效率问题。

有些企业为了占领市场,竟然将泵价下浮了72%,余下的28%还包含机械密封、进口轴承等。

床加工,不论批量多少,为保证泵的制造精度,专用工装、工夹使用较多,而国内由于受到泵制造价格因素等影响,专用工装、工夹器具在泵制造成本中一般不预考虑,因此也很少使用,专机就更少了。

如叶片的表面数控加工,国内最好的办法是仿型铣,而国外已经开始采用外协三坐标联动加工,有的已提高为五坐标联动加工,这就使泵的内在质量有着质的提高。

因此,国内外泵制造差距主要还是制造设备上的差距,如瑞士SULZER 公司生产的中开泵,采用坐标联动加工设备,其泵体、泵盖可以分体加工的,加工效率高,通用性好。

而国内却是采用泵体、泵盖合制后再加工内孔的传统工艺,效率低,几乎没有通用性。

众所周知,大型设备的投入会造成制造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就拿国内泵行业与鼓风机行业比较,差距也是相当大的,这也是为什么离心式鼓风机比泵价格高的原因所在。

以吨位价来分析:离心式鼓风机约15万~20万元/t ,而泵为2.5万~5万元/t ,有时甚至不足2.5万元/t ,国外的吨位价不低于10万元/t 。

2006年10月,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修复一台进口油泵,更换了一件刚刚从国外进口的轴承箱体(铸钢件),重量不足50k g ,进口价合计人民币近9万元。

如果这个零件在国内生产(实际上国内任何一个泵厂生产都绰绰有余),利润空间至少有8万元。

四、在材料上的差距在5%左右需要进口的石化泵中,如大流量高扬程高温的循环油泵、透平驱动连锁循环油泵、超低三、在工艺制造上存在的差距制造工艺取决于工艺手段和工艺设备。

我国石化泵的制造工艺手段参差不齐。

为了降低成本,国内除个别企业采用树脂砂造型外,一般铸件仍为传统的黏土砂工艺。

为了提高铸件内、外表面的粗糙度,国外的表面涂层工艺运用已相当普及,包括叶片都可以采用表面涂层工艺。

我国的其他制造业如水轮机、鼓风机等已经开始采用这种工艺。

另外,国内的模具通常采用的是木型,而提高铸件表面质量的最好方法是塑料模或金属模,但塑料模或金属模铸件制造周期长,影响泵组的交货期,蜡模、精密铸造成本又高,因此,国内泵厂很少使用。

而国外,模具通常采用的是塑料模或金属模,外观出口泵(包括配件),其铸件的外观质量也是非常漂亮的。

在工艺设备上,国外泵零部件的加工大多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或专用机图3加氢进料泵钢可供选择。

因此,希望泵材料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不锈钢、高镍合金材料上,应更多在钛、锆、纳米以及非金属材料上大做文章。

温耐腐蚀化工泵、高精度隔膜计量泵、高扬程磁力泵、高扬程的高速离心泵、双隔膜高精度加料泵、高温的油浆泵和辐射进料泵等,泵的设计技术问题并不大,有些国内也可以做。

但用户担心的是泵的材料问题。

如高温油浆泵,国内和国外的差距主要是材料。

国外泵可以连续运转3年,几乎没有问题。

而国内泵性能上可以满足,但是,泵叶轮材料不稳定,特别是介质温差大时,叶轮容易从螺孔处断裂。

而国外油浆泵温差变化几乎没有影响。

耐腐蚀化工泵的材料超低温问题,双隔膜高精度加料泵的隔膜材料问题,高精度隔膜计量泵的加工精度及材料耐磨问题,国内解决的一直不是很好。

还有,高扬程的高速离心泵的核心技术问题。

如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有两台从美国SUNDYNE 进口的卧式串联高速离心泵,型号是BM P341,流量Q=91m 3/h ,扬程H=1921m ,转速n =23800r/m i n ,配用功率315kW ,其中有一台输出端的高速轴,由于密封损坏,对轴造成了损伤。

由于进口来不及,就在国内找了几家专业制造高速离心泵的厂家来生产高速轴,结果试车运转不超过72h ,高速轴就断裂。

而美国SUNDYNE 进口的高速轴几乎没有断裂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还是材料和制造工艺等问题。

再就是按美国A PI 610标准要求的泵材料,如D -1双相不锈钢材料,目前我国已开发出5种双相不锈钢,都属于第二代钢种,只有一种钢纳入国际标准,并且已大量生产,其他都按厂标生产,没有形成批量。

而国外竟有十几种双相不锈五、在品种和规格上的差距目前,国内产品的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还不是很高。

虽然近些年来通过消化引进、合资合作等方式取得了大的飞跃,但是与国外相比,产品的门类、规格不全。

在进口的泵当中,实际上有些石化泵不是国内做不了,而是规格和型号不全的缘故。

有些石化泵,如果等待泵厂设计开发出来了,项目时间上又不允许,因此错过了很多机会。

这主要是泵行业缺乏对石化工业需要的调查和研究,制造和使用环节衔接不够而造成的。

此外,由于国外石化工业始终处于前沿,而泵又必须与之配套,因此,国外泵厂总能抢得开发、研究、试制的先机。

加之石化行业单位又总是强调业绩,因而,国内泵厂总是与国外差几步。

这也就是说,石化工业发展的快与慢,将直接影响泵行业的技术进步。

实际上,石化泵也确实是随着不同用户、不同阶段要求而逐步提高的。

比如,石化行业要求泵的检修周期为3年,那么泵的质量和可靠性就要求上一个台阶。

此外,在泵的效率、密封性能、耐腐蚀性能、质量和可靠性等方面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国外的泵产品也是存在不足的,曾经给中石化齐鲁石化公司氯碱厂一次更换8台进口泵的经历。

不过,随着国家对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视,特别是国务院8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相信在全国广大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差距会越来越小,最终会并驾齐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