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与基本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指用于评价建筑物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其可持续性水平的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 环保性:评估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废物管理、室内空气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建筑物应使用节能设备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低水耗设备,采用可回收材料等。
2. 建筑材料:评估建筑材料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
建筑物应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如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涂料和地板材料,以减少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污染。
3. 水资源管理:评估建筑物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情况。
建筑物应采取节水措施,如安装节水器具,收集雨水用于灌溉等,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4. 能源效率:评估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物应具备高效的绝缘材料和设备,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建筑物应设计合理的采光系统和通风系统,以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的需求。
5. 社会可持续性:评估建筑物对社区和社会的影响。
建筑物应考虑到周边环境和社会需求,如周边生态系统、社区健康和可达性等。
此外,建筑物应提供舒适和安全的室内环境,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6. 可持续运营和维护:评估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的管理和维护情况。
建筑物应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包括能源和水资源的监测和维护,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建筑物应提供培训和教育,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绿色建筑设施。
总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为了推动建筑业向环境友好、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而制定的。
通过符合这些标准,建筑物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提高能源效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113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gq
Ⅲ优选项 1. 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备案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 2.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Ⅰ控制项
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2.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 3.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4.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 5.使用非自来水或非地下水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 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Ⅱ一般项 1.采用雨水集蓄及利用技术。 2.绿化、景观、洗车等用水采用非自来水或非地下水水源。
1.建筑施工和运营兼顾了土方平衡和施工道路等设施在运营过程中的使用。 2.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护、改造和更换。 3.对空调通风系统、水箱等公用设施按照国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GB19210和其他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维护。 4.办公、商场类建筑耗电、冷热量等按经济核算单元实行分别计量收费。 5.办公、商场类建筑建设并运行建筑能耗动态监测系统。
Ⅲ优选项 1.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 标准。 2.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 3.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40%。 (二)节能与能源利用 Ⅰ控 制 项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
2.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GB 50189-2005第5.4.5、5.4.8及5.4.9条规定,锅炉热效率符合第5.4.3 条规定。 3.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规定的现行值。
绿色建筑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
绿色建筑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提升,绿色建筑的概念也逐渐被人们所认知。
同时,作为建筑一环的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今天,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下绿色建筑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相关的研究方向和实际应用的现状。
一、绿色建筑的定义和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目标的建筑设计、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施工和管理运营的方法。
按照标准和评判体系,绿色建筑评价的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节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来说,绿色建筑需要遵循节能节约原则,采用低碳环保型材料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动力设计,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从根本上缓解能源紧缺问题。
(2)减少污染,保护自然环境绿色建筑需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选用环保的建筑材料,设计合理的排放装置和系统,科学防止建筑施工和运营中的空气、水、噪声等污染产生,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3)提高生活品质,增强舒适度绿色建筑旨在创建一个健康、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
设计方案应该考虑人的身心健康,满足人们的价值需求,以及方便生活的便利设施等,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增强建筑的舒适度。
二、绿色建筑评价方法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是评价绿色建筑的一个关键部分。
通过研究和不断更新一些评价标准,设计和建筑行业可以确定如何发展,以创造更健康和可持续的城市和社区。
(1)LEED认证体系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领导能源与环境设计认证体系是国际上最受欢迎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之一。
这是一个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提出的认证体系。
LEED评估标准包括七个评估领域:可持续场地、水资源、能源与大气、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质量、设计创新和管辖优先事项,并为每个领域分配一定的积分。
按照总积分,绿色建筑可以分为普通等级、银级、金级和白金级。
(2)BREEAM认证体系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认证体系是由英国建筑研究中心(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提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英国公认的、全球最早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方法之一。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高室内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益的建筑。
为了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下文将从可持续性、能源和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论述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
一、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绿色建筑的核心价值。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环境保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要求建筑材料的来源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材料。
同时,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应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降低建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
1.2 资源利用效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鼓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
包括但不限于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和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
1.3 生态保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要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建筑应尽可能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提供适宜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包括绿化和生态廊道等。
二、能源和水资源利用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目标之一,相应的评价标准应包括如下内容:2.1 能源效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鼓励采用能源高效的建筑设计和装备,包括建筑外墙保温、高效照明装置、太阳能利用等。
建筑在运营阶段应具备能源监测和管理系统,以实时监测和优化能源使用。
2.2 太阳能利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鼓励建筑在适宜的情况下利用太阳能进行供热、供电和照明等。
建筑应考虑方位、窗户面积和太阳能系统设计等因素,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2.3 水资源管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要求建筑在设计和运营中充分考虑节约用水,包括采用节水器具,收集和利用雨水,建立水资源监测系统等措施。
三、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对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包括如下内容:3.1 室内空气质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要求建筑在设计和运营中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采用有效的通风、过滤和净化设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积累。
建筑工程绿色建造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建造评价标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发展的趋势。
为了评价建筑工程的绿色建造程度,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
1. 节能标准
节能是绿色建筑的核心,评价绿色建筑的节能标准主要包括建筑能耗、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措施等方面。
建筑能耗是指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评价标准主要是建筑能耗与建筑面积的比值。
建筑节能技术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采用的节能技术,评价标准主要是采用的节能技术种类和效果。
建筑节能措施是指在建筑使用过程中采取的节能措施,评价标准主要是采取的措施种类和效果。
2. 环保标准
环保是绿色建筑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评价绿色建筑的环保标准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建筑废弃物处理、建筑环保措施等方面。
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评价标准主要是材料的环保性能和可再生性。
建筑废弃物处理是指在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方式,评价标准主要是废弃物的处理效果和环保性能。
建筑环保措施是指在建筑使用过程中采取的环保措施,评价标准主要是采取
的措施种类和效果。
3. 健康标准
健康是绿色建筑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评价绿色建筑的健康标准主要包括室内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室内噪声等方面。
室内环境是指建筑内部的环境条件,评价标准主要是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室内空气质量是指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主要是室内空气质量的指标和达标情况。
室内噪声是指建筑内部的噪声情况,评价标准主要是室内噪声的指标和达标情况。
建筑工程绿色建造评价标准是评价建筑工程绿色建造程度的重要依据,只有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建筑的目标。
绿色建筑评价
绿色建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节能、环保、资源高效利用、健 康舒适等方面,它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提 高建筑物的能效;同时,它也强调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 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节能减排
资源高效利用
绿色建筑通过采用节能设计和可再生能源 ,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缓解全 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三:某历史建筑的绿色改造
改造目标
在保留历史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通过绿色改造手段,提高建 筑的能效和环境质量,实现历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节能改造
对建筑外墙、屋顶等进行保温隔热处理,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更 换节能门窗、照明设备等,降低建筑能耗。
环保改造
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绿化灌溉、冲厕等;采用无污染的 建筑材料和空气净化技术,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05 绿色建筑的效益与挑战
环境效益
节能
绿色建筑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 材料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降
低碳排放。
节水
通过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 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减排
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排放技术, 减少建筑运行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 放。
社会效益
健康舒适
绿色建筑注重室内空气质 量、采光和通风,提供舒 适健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环保材料的使用
01
绿色建筑应优先选用可再生 、可回收的环保材料,减少 对有限木材和石材的依赖。
02
03
04
建筑材料应无毒无害, 不散发有害气体,保证 室内空气质量。
建筑装修材料应符合国 家和地方相关环保标准, 不含有害物质。
建筑废弃物应分类处理, 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应回 收利用。
一建建筑知识点-绿色建筑评价
专题二: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1、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环境宜居、生活便利、资料节约5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
控制项的评定结果是达标或不达标,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是分值2、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Q=(Q0+Q1+Q2+Q3+Q4+Q5+Q A)/10 (控制项满足要求得400分,加分项最多100分)绿色建筑划分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共4个等级。
①基本级:当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②一星级:应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应全装修;每类指标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其评分项满分值的30%;总分达到60分;③二星级:应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应全装修;每类指标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其评分项满分值的30%;总分达到70分;④三星级:应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应全装修;每类指标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其评分项满分值的30%;总分达到85分;3、各指标的控制项与评分项内容指标控制项评分项安全耐久安全、耐久健康舒适①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②建筑室内和建筑主入口处应禁止吸烟,并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禁烟标志;③采取措施避免厨房、餐厅、打印复印室、卫生间、地下车库等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串通到其他房间;④防止厨房、卫生间的排气倒灌。
室内空气品质、水质、声环境、光环境、室内热湿环境----水生(声)气热光生活便利出行与无障碍、服务设施、智慧运行、物业管理资源节约①对建筑的体形、平面布局、空间尺度、围护结构等进行节能设计;节地与土地使用节能与能源利用②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空调系统能耗;③根据建筑空间功能设置分区温度,合理降低室内过渡区空间的温度设定标准。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绿色建材环境宜居①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②室外热环境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③配建的绿地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的要求。
基本规定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 1. 1 绿色建筑旳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
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波及系统性、整体性旳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旳总体进行评价。
【阐明】建筑单体和建筑群均可以参评绿色建筑。
当需要对某工程项目中旳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时,由于有些评价指标是针对该工程项目设定旳〈如住区旳绿地率),或该工程项目中其他建筑也采用了相似旳技术方案(如再生水运用〉,难以仅基于该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此时,应以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旳总体为基准进行评价。
建筑群是指由位置毗邻、功能相似、权属相似、技术体系相似或相近旳两个及以上单体建筑构成旳群体。
常见旳建筑群有住宅建筑群、办公建筑群。
当对建筑群进行评价时,可先用本原则评分项和加分项对各单体建筑进行评价,得到各单体建筑旳总得分,再按各单体建筑旳建筑面积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建筑群旳总得分,最终按建筑群旳总得分确定建筑群旳绿色建筑等级。
参评建筑自身不得为临时建筑(例如,多见于北方旳冰雪建筑,近年来在南方出现旳集装箱建筑〉,且应为完整旳建筑,不得从中剔除部分区域。
无论评价对象为单栋建筑或建筑群,计算系统性、整体性指标时,要基于该指标所覆盖旳范围或区域进行总体评价,计算区域旳边界应选用合理、口径一致、可以完整围合。
常见旳系统性、整体性指标重要有:人均居住用地、容积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
3. 1. 2 绿色建筑旳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献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阐明】本原则2023年版规定评价应在建筑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但在随即公布旳《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行细则(试行修订〉》(建科综[2023]61号)中,己明确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并且,通过数年旳工作实践,证明了这种分阶段评价旳可行性,以及对于我国推广绿色建筑旳积极作用。
世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简介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建筑成为了一种趋势, 旨在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 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意义
指导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建筑设计 提供了指导和方向,使得设计 师能够更好地考虑建筑物对环
境的影响。
提高能源效率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强调能源的有 效利用和节能减排,有助于降低 建筑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 响。
0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方法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
• 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美国的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 英国的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 日本的CASBEE(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Sustainable Building in Eco-City) • 德国的DGNB(German Sustainable Building Council) •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 各省市及行业标准,如《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 50878-2013)等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未来 发展与挑战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将更加注重多元化 发展,包括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建筑类型以及不同绿色技术的评价。
信息化与智能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化的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可以实现评价过程 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绿色建筑标准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标准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的标准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节地与室外环境:这一指标主要关注建筑对土地的节约使用以及室外环境的优化。
2. 节能与能源利用:这一指标强调建筑对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节能措施的采用。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此指标涉及建筑中的水资源管理,包括节水设备的采用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此指标关注建筑中对材料的节约使用和循环利用。
5. 室内环境质量:主要考察建筑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室内环境状况是否健康、舒适。
6. 运营管理:针对住宅建筑的日常运营管理提出要求,确保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环保性能。
7. 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针对公共建筑,要求其在全生命周期内(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拆除)均具有优秀的综合性能。
在具体应用中,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
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
此外,绿色建筑评价还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生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5类指标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且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
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
等级划分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和基本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项
名类 称别
编号
标准条文
达标判定
4.5.1
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 照标准的要求。
控
4.5.2
卧室、起居室(厅)、厨房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小于1/7。当一套住宅设有1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 一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室制
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 dB
节
4.3.5 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8%。
水
4.3.6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
与
4.3.7 绿化用水、景观用水等非饮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
水 资 源 利
一 般 项
4.3.8 绿化灌溉采取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节水高效灌溉方式。
4.3.9
量
4.5.6 居住空间开窗能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居住空间之间的视线干扰。
一 4.5.7 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
般 4.5.8 设采暖和(或)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运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
项 4.5.9 采用可调节外遮阳,防止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玻璃直接进入室内。
内 项 4.5.3 (A声级),夜间不大于35 dB(A声级)。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
环
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外窗和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
境
4.5.4 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
质
4.5.5 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对建筑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保育和健康与舒适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导。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制定旨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适应能力,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人类健康,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一、绿色建筑的整体设计和规划标准绿色建筑的整体设计和规划标准包括建筑物的选址、周边环境、交通便利性、可持续发展性等方面的要求。
绿色建筑应优先选择符合环境条件的建筑地块,并在设计中考虑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物对交通影响的减少,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和骑行设施。
二、绿色建筑的能源利用和环境适应性标准绿色建筑的能源利用和环境适应性标准包括建筑形态、建筑材料、建筑热工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绿色建筑应采用合理的建筑形态,降低热损失和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在建筑材料选择上应尽量使用可再生材料和环保材料,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
建筑的热工性能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并配备适当的节能设备和系统。
三、绿色建筑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标准绿色建筑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标准包括建筑用水设备的节水性能、雨水收集利用、污水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绿色建筑应配备节水设备,如低流量洁具、节水喷淋器等,减少用水量。
在建筑规划中应考虑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如雨水收集装置和中水回用系统。
同时,建筑应配备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于植物灌溉和其他非饮用水用途。
四、绿色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标准绿色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光照条件、噪音控制、室内温湿度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应采用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洁净。
增加室内自然光照和合理使用照明设备,提高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舒适性。
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到噪音控制和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
五、绿色建筑的运营和维护标准绿色建筑的运营和维护标准包括建筑设备的运行效率、建筑外墙和屋面的保养等方面的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1 总则1.0.1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1.0.3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0.4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5 再生水reclaimed wate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6 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7 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8 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指评估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可持续性的一套标准,用来评价建筑项目是否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
它是建筑行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而制定的有关规范。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涵盖了建筑设计、施工过程、材料选择、能耗管理、室内环境质量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改善建筑物的能源效益、水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1.建筑设计:评价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方案是否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包括建筑形态、采光设计、隔热和保温设计等方面。
2.能源效益:评价建筑的能源使用和效益,包括采用哪种能源形式、能耗目标、能源管理系统的设置等。
3.水资源利用:评价建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利用效率,包括雨水收集利用、水冷却系统、节水器具的使用等。
4.材料选择:评价建筑使用的材料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包括原材料是否可再生、能否回收再利用等。
5.室内环境质量:评价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光照条件、噪音控制等。
6.废物管理:评价建筑施工过程中废物的处理和循环利用情况,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利用等。
7.立地与交通:评价建筑所处的位置和对交通的影响,包括是否靠近公共交通、是否促进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等。
8.创新与技术:评价建筑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用的创新技术和绿色建筑方法。
此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可能包括对其他方面的评估,例如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社会经济影响等。
总之,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出现和应用,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规范,推动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它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建筑师、工程师和业主应积极关注和应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准是对建筑物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和衡量的依据。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1. 能源效率:评价建筑物的能源使用效率,包括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等。
例如,建筑物是否采用了太阳能光伏系统、自然通风和隔热材料等节能措施。
2. 材料选择:评价建筑物所使用的材料的环境友好性和可再生性。
例如,是否采用了可再生材料、回收材料或环保材料,是否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 室内环境质量:评价建筑物内部的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室内照明、室内噪音等。
例如,建筑物是否采用了空气过滤系统、绿色植物、良好的照明设计等来提高室内环境的质量。
4. 水资源利用:评价建筑物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建筑物是否采用了节水设备和技术、雨水收集系统等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5. 废物管理:评价建筑物的废物管理系统和措施。
例如,建筑物是否采用了垃圾分类、废水处理等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6. 生态系统保护:评价建筑物对周围生态系统的保护程度。
例如,建筑物是否采用了生态屋顶、园林景观等来提供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7. 全生命周期评价:评价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
例如,建筑物的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阶段是否都考虑了环保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环境影响。
8. 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评价建筑物对社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例如,建筑物是否考虑了社区参与、公共交通可达性、人性化设计等因素来提高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
以上是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准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对这些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通过评价和衡量建筑物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可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计分评价方法
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计分评价方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指对建筑物进行环保、节能、资源节约、健康和舒适等方面的评价标准,并根据评价标准对建筑物进行评分,以此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下面我们将介绍2019年最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计分评价方法。
一、评价标准概述1.1 环保评价- 采用可再生能源比例- 减少污染排放1.2 节能评价-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 优化建筑结构设计1.3 资源节约评价- 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 推广可循环再利用的建材1.4 健康评价- 关注室内空气质量- 采用无毒无害的建筑材料1.5 舒适评价- 提高建筑的采光、通风和自然采暖条件- 优化建筑室内环境的设计二、计分评价方法2.1 根据建筑的环保评价情况给予不同的分数,如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和减少污染排放等- 可再生能源占比大于50得10分,大于30得5分,小于30则不得分- 污染排放量低于国家标准得10分,低于50得5分,高于50则不得分2.2 根据建筑的节能评价情况给予不同的分数,如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优化建筑结构设计等-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得15分,采用普通节能设备得5分,未采用节能设备则不得分- 优化建筑结构设计得10分,未优化结构设计则不得分2.3 根据建筑的资源节约评价情况给予不同的分数,如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推广可循环再利用的建材等- 减少建筑材料使用得10分,未采取措施减少建筑材料使用不得分 - 推广可循环再利用的建材得5分,未推广则不得分2.4 根据建筑的健康评价情况给予不同的分数,如关注室内空气质量和采用无毒无害的建筑材料等- 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得10分,低于标准得5分,高于标准则不得分- 采用无毒无害的建筑材料得5分,未采用则不得分2.5 根据建筑的舒适评价情况给予不同的分数,如提高建筑的采光、通风和自然采暖条件和优化建筑室内环境的设计等- 采光、通风和自然采暖条件优良得10分,一般得5分,不良不得分- 优化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得5分,未优化则不得分三、总分计算方法3.1 根据建筑在环保、节能、资源节约、健康和舒适等方面的得分情况,按照一定的权重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建筑的总分- 环保得分权重0.2,节能得分权重0.2,资源节约得分权重0.1,健康得分权重0.3,舒适得分权重0.2- 总得分 = 环保得分 * 0.2 + 节能得分 * 0.2 + 资源节约得分 * 0.1 + 健康得分 * 0.3 + 舒适得分 * 0.2四、结语通过对2019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计分评价方法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绿色建筑评价的具体标准和计分方法。
建筑可持续设计中的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价要求
建筑可持续设计中的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价要求建筑可持续设计是当前建筑行业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追求建筑环境友好和能源节约的同时,绿色建筑设计也是对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建筑可持续设计中的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价要求。
一、绿色建筑标准为了确保建筑可持续设计的实施,绿色建筑标准被制定,并成为了建筑项目的基本要求。
以下是一些较为常见的绿色建筑标准:1.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LEED是一个国际上广泛应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它对建筑的能源效率、环境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积分制度对建筑进行评级,从而鼓励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设。
2. 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英国最早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
它评估建筑的可持续性,包括能源、用水、管理、健康与舒适度等方面,并根据评分体系给予建筑不同级别的认证。
3. Green StarGreen Star是澳大利亚国家设计委员会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估工具,它评价建筑的环境管理、能源与排放、材料与资源、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并以星级认证的形式表示建筑的绿色程度。
二、绿色建筑评价要求绿色建筑评价是为了检验建筑设计方案的可持续性与绿色标准是否达到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绿色建筑评价要求:1. 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设计师需要使用高效能源设备、选择低碳建筑材料,并通过采用节能措施(如隔热、朝阳等)来减少能源消耗。
评价要求中通常会对建筑的能耗进行限制,并要求使用可再生能源。
2. 水资源利用绿色建筑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评价要求中通常会对建筑的水消耗量、雨水收集与利用、废水处理等进行评估。
通过采用节水设备、雨水收集系统以及合理的废水处理措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绿色建筑评价方法
绿色建筑评价方法(公共建筑)
条文要求:
5.5.14
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或控制系统,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评分标准:
5.5.14
审核设计说明、图纸和现场核实运行记录、使用情况。
空气质量监控系统要求:
1 可以对室内主要功能空间的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2 污染物浓度超标实时报警
3 能够检测进、排风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与室内空气污染监测系统关联,实现自动通风调节
设计阶段评价时,提交如下材料:
1 暖通施工图设计说明
2 建筑智能化施工图设计说明
建成后评价时,提交如下材料:
1 暖通竣工图设计说明
2 建筑智能化竣工图设计说明
3 运行记录
条文说明:
5.5.14
为保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可在主要功能房间设计和安装室内污染监控系统,利用传感器对室内主要位置进行温湿度、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浓度等进行监测,将所采集的有关信息传输至计算机或监控平台,实现对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采集、数据存储、实时报警,历史数据分析、统计,处理和调节控制;也可同时检测进、排风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与室内空气污染监控系统关联,实施自动通风调节,保证室内始终处于健康的空气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与基本要求3李克资(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4) 摘 要:结合我国目前的建筑活动现状,指出了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定义和评价方法;简单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以求增进人们对绿色建筑的了解。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评价方法中图分类号:T U-0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660(2009)01-0026-03A ssess ment Methods and Basic Requirements for Green BuildingsL I U Ke-zi(Guiyang A lu m inu m-Magnesiu m Desing and Research I nstitute,Guiyang550004,China)Abstract:I n vie w of current situati on of constructi on activities in our country,necessity and urgency for devel op ing green buildings were pointed out,and their definti on and assess ment meth2 ods of green buildings were p resented.Further more,basic require ments f or green buildings were intr oduced briefly s o as t o enhance peop 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m.Key words:Sustainable devel opment,green building,assess ment method1 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每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建筑能源消耗量巨大,建筑用能能耗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高,资源消耗总量逐年迅速增长。
我国经济增长有2/3是在对资源和生态环境过度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中国目前正面临新一轮的能源短缺,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形势及2020年达到小康水平的发展目标。
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
第36卷第1期 有色金属设计 Vol.36No.1 2009年 NONFERROUS MET ALS DESI G N 2009 3收稿日期:2009-01-03作者简介:李克资(1971-),男,贵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2 绿色建筑的定义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 B/T50378 -2006中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运营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一个全寿命周期。
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活动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
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同时满足建筑功能。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5者之间,必须放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统筹考虑和正确处理,同时,还应重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
3 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建设部于2006年3月7日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 B/T50378-2006(以下简称《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采用指标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是按定义对绿色建筑性能的一种完整表述,它可用于评价已建成的建筑物与按定义的绿色建筑相比在性能上的差异。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
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件;一般项与优选项为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可选条件。
绿色建筑应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与优选项的程度划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4 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411 节地与室外环境目前,我国可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13%,人均耕地面积01095hm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而在土地利用方面,城乡建设用地持续扩张,粗放型用地十分普遍, 2002年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从5419m2增加到8213m2,增长4919%。
必须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和节约程度。
我国节地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增长幅度要力争减少20%,到2020年,城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要在2010年目标的基础上再大幅度减少。
为此《评价标准》在控制项中将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作出具体规定。
在室外环境方面,则要求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减少施工工程量并避免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要求绿色建筑的选址应安全、无污染,并在施工中采取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412 节地与能源利用中国建筑能源消耗量巨大,2001年建筑用商品能源消耗共计3158亿t标准煤,占当年全社会终端能源消耗量的2715%。
能源利用率低,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能源利用中间环节(加工、转换和贮运)损失量大。
建筑用能能耗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高,与气候条件相近的西欧或北美国家相比,中国住宅的单位采暖建筑面积一般要多消耗2~3倍以上的能源,而且舒适性较差。
在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全年能耗中,采暖和制冷能耗约占50%~60%。
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的优劣对建筑物能耗的影响很大。
《评价标准》在控制项72 第1期 李克资:绿色建筑的评价方法与基本要求中对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提出明确要求。
同时,对占较大比例的照明能耗也做出相应规定。
《评价标准》提出住宅建筑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批准或备案的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空调采暖系统的机组能效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
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到2010年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节能50%的目标。
41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200m3,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2/3供水不足,其中1/6的城市严重缺水。
由于推广措施不力,家用节水器具使用不普及,不节水器具比节水器具多耗水30%,污水处理工艺简单,污水处理率较低,严重影响中水的回用,造成水资源浪费。
建筑在建造和使用中用水占城市用水的47%,建筑节水潜力巨大,通过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10个百分点,一年可节水47亿t;通过推广使用节水器具等,全国城镇家庭一年可节水17t。
《评价标准》要求结合城市水环境专项规划及当地水资源状况,考虑建筑周边环境,对建筑水环境应结合区域的给水排水、水资源、气候特点等进行统筹规划,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市政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
对用水定额的确定、用水量估算及水量平衡、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节水器具、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均做出要求,并明确要求住宅建筑应本着“节流为先”的原则合理选用节水器具,节水率不低于8%。
41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建筑在建造和使用中,建材的生产能耗占1617%,建筑用钢材占全国用钢量的30%,水泥用量占全国水泥用量的25%。
然而建材行业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
据统计,建材行业每年消耗能源折合标准煤达213亿t,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2184%,为全国第二耗能大户。
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综合体,但为了片面追求美观而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不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
在设计中控制造型要素的构件,减少没有功能作用的装饰构件,合理设计,节省材料,就可减少资源消耗。
绿色建筑提倡建材本地化,提高就地取材的建筑产品所占的比例,减少运输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在材料利用方面《评价标准》要求采用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材料,以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健康。
415 室内环境质量建筑是供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居住和活动的场所,据统计,人的一生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人们不可避免地需要长期置身于室内环境之中。
《评价标准》中关于室内环境的人要求包括室内的温度、湿度、风速、新风量、污染物、噪声及照明等。
舒适的室内环境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进而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一般而言,室内温度、室内湿度、气流速度对人体舒适感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也最容易被人体所认知和感知;而环境辐射对人体冷热感产生的影响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因此,用室内温度、室内温度、气流速度3个参数评判室内环境的人体热舒适性。
建筑物中所需要的新风量应根据室内空气的卫生要求、人员的活动和工作性质,以及在室内的停留时间等因素确定。
公共建筑主要考虑二氧化碳的浓度要求。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最为严重的情况可能造成心脏疾病或致癌症,为此,应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定严格控制室内的污染物浓度,从而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室内背景噪声水平是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耳部不适、降低共作效率、损害心血管、引起神经系统紊乱等。
影响室内噪声的因素包(下转第72页)107万元;与现有除盐水站的运行成本相比,每年减少运行成本100万元。
此次灰渣坝渗漏水综合治理是以环境保护为目的,通过对原有水处理二级除盐系统进行改造,采用将灰渣坝渗漏水加工业水混合后经反渗透处理和混合离子交换器处理后做锅炉给水;反渗透处理系统所排浓水通过多种措施进行综合利用,实现了冲灰水的零排放,有良好的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的社会效益和成本节约的经济效益。
(上接第28页)括室内噪声源和室外噪所源。
绿色建筑的室内噪声水平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室内照明质量也是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舒适的照明首先要求在参考水平面上具有适当的照度水平,不但要满足视觉工作要求,而且要在整个建筑空间创造出舒适、健康的光环境气氛,同时避免眩光的影响。
室内照明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光源的显色性。
416 运营管理工程建设完毕投入使用后,进入使用阶段。
使用阶段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使用阶段的节能和环保主要依靠运营管理。
《评价标准》要求物业管理公司提交节能、节水、节材措施与绿化管理制度,并说明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