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的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教学设计.doc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 二 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3和4的乘法口诀》教学建议 青岛版六三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 二 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3和4的乘法口诀》教学建议 青岛版六三制

《3和4的乘法口诀(信息窗3)》教学建议信息窗3——观看顶碗表演这幅情境图呈现的是三个学生观看小丑表演——顶碗和晃板的情境。

图中提供了灯笼、晃板、顶碗三组信息。

通过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3和4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学会3和4的乘法口诀并能熟记,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以承接信息窗2的情境,引出继续看杂技的话题,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情境图中的信息,接着图中男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自主编制口诀的活动。

“你问我说”中第一个红点部分是编3的乘法口诀;第一个绿点部分是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第二个红点部分是编4的乘法口诀;第二个绿点部分是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第三个绿点部分是整理1~5的乘法口诀。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3个小丑耍几个球?4个、5个呢?”教材先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解决耍几个球的问题,再借助儿歌编制3的乘法口诀,意在让学生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教学时,可以先放手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者是借助用连加算式算一算的方法接着编制儿歌,然后引导学生借助儿歌编3的乘法口诀。

在补充儿歌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学习的方法。

在完成儿歌之后,引导学生根据儿歌写出乘法算式,再编出3的乘法口诀,并相互交流启发。

在指导学生编制口诀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制口诀,并让学生说清楚每句口诀的结构以及口诀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第二,如果有的学生编出“四三十二”“五三十五”,教师应明确肯定,同时应告诉学生,编写时一般把小的数放在前面,这里要用口诀“三四十二”和“三五十五”。

第一个绿点问题是:“表演晃板的有多少人?”教材先呈现了孩子分析题意的过程,再让学生填写算式和口诀,意在巩固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第一个绿点标示的问题“表演晃板的有多少人”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应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最后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说明是用哪句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排2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儿5的乘法口诀。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 教学重难点:学会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 骑自行车的情景。

主信息是5辆车,每辆车上5个人,其中每人手中 拿着2块红方巾。

先让学生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引 5和2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天 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伴随音乐出图), 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 (二)新授 师:咱们编首儿歌来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 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 上面共有()个人⋯⋯你能接着往下编吗?小组合作 填写没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 师: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如小车5个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来概括。

你能根据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学生交流发 学生独立观察。

全班交流后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1.相 邻的两句口5。

2.5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个位上的数字 都是0和5。

3.有5句,前一个因数分别是1、2、3、4、5,后 一个因数都是5。

(三)用用2和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看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1.一共有多少 ?2.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 发言。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 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第一关:算得数写口诀。

1×5=()口诀: () 2×5=()口诀: () 3×5=()口诀: () 5×4=()口诀: ()5×5=()口诀:()第二关:你会算吗?第三关:你行我也行。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 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4.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
(三)小组合作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 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感悟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 通过对杂技表演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5.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教师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反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 以杂技表演为主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各种杂技表演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3. 设计具有情境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表内乘法的学习。
4.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乘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我还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数学素养。

第二单元 看杂技

第二单元 看杂技

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本单元教学内容: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

本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单元教材重难点: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3、4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本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表内乘法(一)》导学案第一课时: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5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重点。

学习难点:会利用口诀解决问题是难点。

教学准备:5的乘法口诀卡片。

【预习学案】预习与本部分内容有关的知识:根据乘法的意义,1×5表示1个5,积是5。

2×5表示2个5相加,比1个5多1个5,积是10。

3×5表示3个5相加,积是15。

4×5表示4个5相加,积是20。

后面的一个乘法算式都比前面的一个乘法算式多1个5,因此积就比前一个算式的积多5。

【导学案】(一)汇报预习与本部分内容有关的知识(二)共同研究1、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

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

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4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5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2、1辆小车5个人1×5=5 一五得五2辆小车10个人2×5=10 二五一十3辆小车15个人3×5=15 三五十五4辆小车20个人4×5=205辆小车25个人3、1辆小车2个轮1×2=2 一二得二2辆小车4个轮2×2=4 二二得四3辆小车6个轮2×3=64辆小车个轮5辆小车个轮【课堂检测】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一 看杂技《2的乘法口诀》(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 看杂技《2的乘法口诀》(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看杂技《2的乘法口诀》(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
四学制)
一、任务目标
1.通过观看《2的乘法口诀》杂技表演,掌握2的倍数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配合课堂讲解,掌握相关知识;
3.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与探索。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2的倍数的乘法口诀;
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杂技表演,准确把握口诀,顺利完成练习。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
通过口算的方式,复习1~10的乘法口诀,并讲解2的倍数的规律。

2. 观摩杂技表演《2的乘法口诀》
观看杂技表演《2的乘法口诀》,带领学生观察表演,梳理口诀结构。

3. 教学探究
•3.1 指导学生正确记忆口诀,通过课堂练习,掌握口诀;
•3.2 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计算原理;
•3.3 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演算,掌握口诀的正确运用方法。

4. 课堂练习
用白板或黑板,在课堂上,带领全班同学完成“2的倍数乘积表”填写。

5. 总结
通过课堂演练总结,再一次强化学生对2的倍数的乘法口诀的掌握。

四、教学评估
在课堂上通过为全班同学出示的练习表、口算演练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对需要改正的问题进行纠正。

五、家庭作业
完成《2的乘法口诀》的相关习题,巩固口诀掌握。

六、教学后记
本堂课以杂技表演的形式,为学生呈现了生动形象的2的倍数的乘法口诀,为学生打开了数学学科的认知大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摩表演、翻查资料,探究乘法口诀背后的计算原理,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必须注意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运用口诀正确计算,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层次。

二年级数学上册二看杂技表内乘法(一)《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青岛版六三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二看杂技表内乘法(一)《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青岛版六三制
边学边练
(一)
填空。
1×2=(),2×1=()口诀:。
3×2=(),2×3=()口诀:。
1×4=(),4×1=()口诀:。
巩固训练
1.先画一画,再填一填。
2个32×3=6二三(得六)
3个3(3)×(3)=(9)三三(得九)
4个3(4)×(3)=(12)(三四十二)
2.把口诀填完整。
三三得(六)三(五)十五(三)四十二
4×2=8,2×4=8口诀:二四得八
3×4=12,4×3=9口诀:三四十二
4×4=16,4×4=16口诀:四四十六
教学反思
一、在教学3的乘法口决时,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师生共同摆小棒,每得出一道乘法算式,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编一句口决,并要求学生知道每句口决表示什么意义。
3.小鸟回家。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3和4的乘法口诀
3×1=3,1×3=3口诀:一三得三
3×2=6,2×3=6 口诀:二三得六
3×3=9,3×3=9口诀:三三得九
3×4=12,3×4=12口诀:三四十二
3×5=15,5×3=15口诀:三五十五
4×1=4,1×4=4口诀:一四得四
(四)你能把获得信息和提出的问题组合在一起说说吗?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3个小丑耍几个球?
(二)
1.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吗?独立列出算式,跟同桌说说为什么这样列?
2.把你的想法写在旁边。能画出图来说明么?
①你是怎样列式的?
②为什么列出乘法算式?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用加法探求乘法计算的结果,注意学会沟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理解转化思想。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2.15的乘法口诀教案青岛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2.15的乘法口诀教案青岛版

一、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努力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关于“供给学生学习背景,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愿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研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起侧重要的作用。

本课借助于多媒体和学生的着手操作,让其经历体验的过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

指引学生踊跃主动的参加学习过程,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

二、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方面:( 1)经历归纳 5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 5 的乘法口诀的根源,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2)熟记 5 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娴熟地进行计算;(3)认识“ 5 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方面:经历编制 5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育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合作参加的意识,感觉研究的乐趣。

三、教课内容及要点难点教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51 页及相应的练习题。

要点:经历编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难点:学生自己试尝试究并得出 5 的乘法口诀。

四、教材简析: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乘法口诀,把乘法口诀和乘法的意义联合起来,利于学生理解口诀的构造。

教材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领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渐学会变为法口诀,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学到一些研究知识的方法,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和踊跃性。

五、学生状况剖析:二年级的小学生年纪小,求知欲强,形象思想活跃,但逻辑思想能力差。

因为年纪和自己认知的特色,喜爱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在生活中学。

所以,在教课中我充足利用这些特色,设计教课:一是联合小学生的年纪特色做游戏,编口诀,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小学生关于生动、直观的语言和形象较简单接受,喜爱色彩明丽、开朗风趣的视觉画面。

我在教课中重视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形象感知。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看杂技表内乘法(一)_青岛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看杂技表内乘法(一)_青岛版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教学目标:通过实践熟悉、掌握5的乘法口诀。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过程。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践熟悉、掌握5的乘法口诀。

经历由加法推导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了解乘法口诀的产生过程教学过程:导入:5的乘法口诀猜谜语:两棵小树10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谜底:手【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谜语导入新课,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与本节课学习5的乘法口诀密切相关。

【讲授】5的乘法口诀1、初学口诀:提问:一只手有几根手指头?是几个几?你能用算式表示吗?会编一句口诀吗?引导学生理解:1只手有无根手指头?是1个5,算式:1×5=5,为了便于记忆,可以编成这样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刚才我们编制了儿歌,我们借助儿歌来编了5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乘法更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求:一共有多少根手指?的问题,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学习5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体会利用口诀计算的便捷性。

2、练习:补充口诀三五()一五()二五()五五()四五()3、出示信息窗提问:看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一个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吗?学生提问:4辆小车有几个人?列式:4×5=20(人)口诀:四五二十或5×4=20(人)需要用哪句口诀?还能提出其他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吗?学生提问:一共有多少个红灯笼?并列式计算,说出是用到哪一句口诀。

【设计意图:】在实际应用中,体会大部分的口诀可以用来帮助计算两个乘法算式,特殊的口诀如:五五二十五“只能用来帮助计算一个算式。

体会算式和口诀之间的联系。

并引导学生在记忆和运用口诀时注意口诀的顺序。

【练习】5的乘法口诀三、练习闯关1、第一关:根据口诀说算式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二五一十五五二十五2、第二关:3、第三关:列式计算说口诀4、第四关:这是谁的家?5、第五关:【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熟练口诀的记忆,掌握口诀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利用口诀计算的便捷。

一 看杂技《2的乘法口诀》(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 看杂技《2的乘法口诀》(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2的乘法口诀,能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2的乘法口诀2. 2的乘法口诀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2的乘法口诀,能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杂技表演《2的乘法口诀》,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发现2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总结出口诀。

3. 模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2的乘法口诀的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应用环节:学生运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2的乘法口诀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一看杂技《2的乘法口诀》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6.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2的乘法口诀计算题2. 提高题:运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3. 拓展题:研究其他乘法口诀的规律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2的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口诀的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学改进: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观看杂技表演《2的乘法口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2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等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课后通过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因为这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环节。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看杂技》说课教学课件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看杂技》说课教学课件

2×3=6 3×2=6
2×4=8 4×2=8
4
2
2+2+2+2=8
4×2=8
二四得八
2×3=6 二三得六
2×2=4 二二得四
2 4 6 8 10 12
二 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
同学们喜欢看杂技吗?
从图中你知道 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 么问题?
3辆小车几个人?4辆、5辆呢?
编儿歌
一辆小车1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 两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 三辆小车( )个轮,上面共有( )个人, 四辆小车( )个轮,上面共有( )个人, 五辆小车( )个轮,上面共有( )个人。
5×3=15
三五十五



=
> <
再见
二 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 第2课时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有5根竿,每根竿上2个人。 有4串红灯笼,每串2个。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根竿上有几个人?4根、5根呢?
编儿歌
一人头顶1根竿,上面2人转圈圈, 两人头顶2根竿,上面4人转圈圈, 三人头顶( )根竿,上面( )人转圈圈, 四人头顶( )根竿,上面( )人转圈圈, 五人头顶( )根竿,上面( )人转圈圈。
4 × 5 = 20(个) 都可以用口诀 5 × 4 = 20(个) “四五二十”
来计算。
3
5
3×5=15
5×3=15
三五十五
4
5
4×5=15
5×4=15
四五二十
3个5 5个5 5个5
10 5×3=15 5×4=20 5×5=25
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看杂技 信息窗1―观看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看杂技 信息窗1―观看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看杂技信息窗1―观看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看杂技信息窗1―观看看杂技――表内乘法(一)信息窗1―观赏自行车演出教学目标:1.在尚无的科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基本建设5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化解直观的实际问题。

2.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3.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轻、难点: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工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讨厌看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拎大家回去观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具课件)。

你们都看见了什么?你能够明确提出数学问题吗?二、讲授新课:活动一: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计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计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计()个人……你能够接着往正理吗?(小组合作核对没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够说道说道你就是怎么想要的?(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乘法算式)学生单一制试编乘法口诀。

师: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了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愿把自己的见解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编成的口诀,副组长记录。

恳请小组至台上交流成果。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活动二:应用领域5的乘法口诀可以化解很多问题。

使我们返回杂技表演现场,看一看你能够用5的乘法口诀化解哪些问题?小组合作边提出问题边解决,组长记录问题和算式。

学生可能会发现下面几个问题:1.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2.一共有多少个车轮?3.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师: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研习过的乘法口诀去化解?学生民主自由讲话。

(特别注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三: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多位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看杂技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看杂技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看杂技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看杂技》。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认识数字4和5,第二部分是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低。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数字4和5的认识,能够运用数字4和5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同时,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4和5的认识,以及运用数字4和5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低,并能用语言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杂技表演图片、尺子等。

学具:学生自己的玩具、铅笔、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杂技表演的图片,让学生们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然后我会拿出数字卡片,让学生们尝试用数字4和5来描述这些杂技表演,例如:“这个杂技表演有4个演员”,“那个杂技表演需要5个道具”等。

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一做,例如:“有5个橘子,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橘子?”4. 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低: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字4和5的认识加法:4 + 1 = 55 + 1 = 6减法:5 1 = 46 4 = 2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低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用数字4和5写一篇小故事。

3. 观察家里的物品,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长短和高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数字4和5的认识,以及如何运用数字4和5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们在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低方面的表现。

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可以让学生们继续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用数字4和5来进行描述。

同时,我也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用数字4和5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如果你有4个苹果,朋友给了你5个苹果,你们一共有几个苹果?”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2019-2020年青岛版数学二上《看杂技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青岛版数学二上《看杂技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青岛版数学二上《看杂技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的意识。

3. 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课件)。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二、讲授新课:活动一: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你能接着往下编吗?(小组合作填写没有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算式)学生独立试编乘法口诀。

师: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了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编的口诀,组长记录。

请小组到台上交流成果。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活动二:应用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小组合作边提出问题边解决,组长记录问题和算式。

学生可能会发现下面几个问题:1. 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2. 一共有多少个车轮?3. 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学生自由发言。

(注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三: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多位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附送:2019-2020年青岛版数学二上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学案1一. 基本练习:1、看图列式:( )+( )+( )=( )( )+( )+( )+( )=( )2、连一连3个4相加 3+3+3+3+35个3相加 4+4+46个2连加 6+62个6相加 2+2+2+2+2+2二.综合练习:表示()个()相加表示()个()相加三.拓展练习:数一数,算一算,一共有几个苹果?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4 页共4 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看杂技 青岛版(2014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看杂技  青岛版(2014秋)
三、把“+”“-”“×”送回家。
4()5=9 5()2=10 5()5=10
5()3=15 5()1=4 5()4=20
四、解决问题。
1.一只兔子4条腿,4只兔子有多少条腿?
2. 有5个角, 一共有多少个角?
3.星期天,小兔子一家去拔萝卜,准备星期一招待客人。每只兔子拔4个萝卜,3只兔子可以拨多少个萝卜?
2.数积木活动环节,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自己设计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综合练习”中复杂应用题解题思路的交流及书写的规范性。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具(若干立方体)、学具(每人一盒围棋)、白纸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开门见山,明确复习课
师说:《看杂技》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1-5的乘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举行很多有趣的活动进行复习,大家想不想积极参加这些活动?
【此题稍微复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优等生和学差生做到互补,在小组内做到生生交流。】
四、开展数积木活动
方式:教师在讲桌上随意摆放若干立方体,学生猜测个数,学生计算,师生交流。
【有时候,再先进的多媒体积木课件也代替不了真真正正的实物教学,所以此环节采用了教师在讲桌上摆放积木,学生现场计算个数的学习方式。】
课题
《看魔术》单元复习
课型
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14-16页
备课教师
侯树美
教学时间
共1课时第1课时
单位
山口镇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完成“综合练习”的部分习题,真正理清解题思路。
2.通过用围棋子摆几个几的活动、数积木的个数、讲数学故事等实践活动,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1~5的乘法口诀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1.“综合练习”中复杂应用题解题思路的交流及书写的规范性。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看杂技》说课稿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看杂技》说课稿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看杂技》说课稿教材解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其地位尤为重要。

在小学阶段,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及意义。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会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通过摆小棒、编口诀、找规律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引导学生找到编写口诀的方法,发现口诀的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体会一句口诀解决两道乘法算式,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好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个目标既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又符合课程标准的目标。

体现了新课程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学好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已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他们已能根据情境列出的乘法算式,并结合情境用数数或连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这些知识储备都为学生在本课进行自主编制口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大多数学生虽然没有接触过乘法口诀,但因为暑假提前预习过相关知识,所以对口诀也的记忆并不陌生,有的甚至可以背出部分的乘法口诀。

针对这一情况,课上我注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5的乘法口诀,运用具体情境理解5的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依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课前利用动态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很自然的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体验探索的成功。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看杂技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看杂技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看杂技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看杂技》。

本节课以观看杂技表演为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杂技表演,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观察杂技表演中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计算器。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杂技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2. 新课: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3. 应用:观察杂技表演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方法和观察技巧。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看杂技青岛版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分步骤呈现教学内容、方法和技巧。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

2. 拓展练习: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杂技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表演中的数学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和分享。

同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确保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观察技巧。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本单元教学内容:
1~ 5 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

本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 5 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单元教材重难点:
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3、 4 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本单元课时安排: 5 课时
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
主信息窗解读:这幅图呈现的是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景。

信息是 5 辆车,每辆车上 5 个人,其中每人手中转着 2 块红方巾。

通过师生编儿歌的对话,
引出对 5 和 2 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表演杂技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接着教师提供
的儿歌说下去,展开师生合作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

二教学新课
“你问我说”中第一个红点部分是 5 的乘法口诀。

第二个红点部分是 5 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第三个红点部分是 2 的乘法口诀。

第一个绿点部分是 2 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第二个绿点部分是 2 和 5 的乘法口诀的记忆规律。

小博士补充的是 1 的乘法口诀。

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接着教师的儿歌说下去,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不要刻意追求语言的准确,重点应是让学生关注儿歌中蕴涵的数学内容。

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没有填数字的儿歌,然后让学生补充。

在补充儿歌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填写,
学生可能用学具代替车轮和人摆一摆,也可能借助连加算式算一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
的方法,最后全班交流。

儿歌的完成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过程,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个过程,为乘法口诀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完成儿歌之后,可教师引出对 5 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充分利用儿歌中“ 1 辆小车 5 个人”,写出乘法算式,编
出 5 的乘法口诀。

儿歌变口诀的过程并不难,可由学生独立完成。

5 的乘法口诀规律性很强,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多种方法记忆。

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独立列算式,根据口诀写出得数,最后交流是用哪句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进一步巩固 5 的乘法口诀。

教学第三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儿歌中,用关于车轮个数的信息直接
切入到 2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

教学第一个绿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应用 2 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第二个绿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通过这一问题,引发学生对 2 和 5 的口诀规律的探索。

教学 1 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板书1× 1,启发学生推想 1 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 3 题提供的是看口诀说算式的练习形式。

练习时,教师可让学生多做几
组,借助一句口诀可说出两个得数相同、乘数位置不同的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巩固口诀的应用。

第 4 题是借助口诀进行计算的练习。

除了让学生独立地写出得数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交流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第 7 题是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用不同的方
法算一算,并交流。

第 8 题是一道综合应用的题目。

练习时,要注意照顾学生的差异,鼓励用多种方法独立完成,在交流中,相互启发,促进发展。

教后小记: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学会利用 5 的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信息窗 2――观看顶碗表演
信息窗解读:呈现的是教师和学生观看小丑表演――顶碗和晃板的情景。

图中提供了灯笼、
晃板、顶碗三组信息。

通过师生有兴趣的编儿歌的对话,引出对 3 和 4 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承接信息窗 1 的兴趣,引出继续看杂技的话题,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情景图中的信息,接着图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自主编制口诀的活动。

二教学新课
“你问我说”中第一个红点部分是编 3 的乘法口诀;第二个绿点部分是用 3 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第二个红点部分是编 3 的乘法口诀。

第二个绿点是用 4 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第三个绿点部分是整理 1~ 5 的乘法口诀。

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图中的对话,接着说下去,或者给学生提供没有填数字的儿歌,让学生补充。

在补充儿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

在完成儿歌之后,引导学生根据儿歌写出乘法算式,再独立编出 3 的乘法口诀,并相互交流启发。

教学第一个绿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独立列算式,然后交流是用哪句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

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从儿歌中小碗的个数问题直接切入到 4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教学第二个绿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可参考第一个绿点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

教学第三个绿点标示的问题时,可通过“口诀越学越多,怎样记呢?”这问题,引发学
生对 1 至 5 的乘法口诀的整理。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 1 至 9 题。

“综合练习”的题目。

教后小记:
通过对 1— 5 乘法口决的教学,使学生会用口诀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