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2-2

合集下载

哲学基本观点和原理2

哲学基本观点和原理2

发 展 观
原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方法论: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要坚 持适度原则。 原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 也会引起质变, 方法论:要学会优化结构。
思维训练
1、在浙江发展的过程中,浙江各级政府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总 的来说,与许多省份相比,浙江的行政干预不仅较为克制,而且更有选择性, 注重发挥民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 性作用。凡是民间力量能做的事,政府放手和发动老百姓去做;凡是依靠市 场机制能解决的事,政府尽可能做到不越俎代庖。对于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 事物,暂时看不准或有争议的,不急于下结论;看准了的,则积极加以总结 肯定,予以大胆推广。 请运用实践的知识,分析浙江省政府对待“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的态 度的正确性。 1、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在浙江发展的过程中,浙江各级 政府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了实践的目的性、有意识 的特点,体现了人们的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3分)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对于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 物”,浙江省政府不急于下结论,而是留待实践充分检验。(3分)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对于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的 正确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浙江省政府不急于下结论。浙江省不仅尊 重广大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而且积极对群众实践中出现的新经验加以 总结。(3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浙江省政府在总结肯定的基础上,予以大胆 积极推广,指导实践,推动了浙江的发展。(3分)
3、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深圳等经济特 区的发展成就,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性的有力印证。兴办经济特区,丰富了我们对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坚定了全国各族人 民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向世 界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关系知识,分析说明深圳经 济特区的伟大实践。

哲学概论第2讲本体论

哲学概论第2讲本体论

哲学概论第2讲本体论本体论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探讨了宇宙和存在的本质、实体的性质以及人类的存在方式等问题。

本体论关注的是存在的问题,即存在什么以及它们是如何存在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体论进行介绍。

首先,本体论关注的是实体的存在和属性。

实体是指一切存在的事物,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实体。

本体论试图揭示实体的本质和实质,而不仅仅是它们的现象或表象。

例如,柏拉图认为,真正存在的是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世界,物质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体的本质在于其形式和物质的统一、在现代哲学中,存在论思想家如黑格尔则将实体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其次,本体论关注的是实体之间的关系。

实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因果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等。

本体论试图揭示这些关系的本质和结构。

例如,笛卡尔将身心的关系看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一种单一实体的两个方面。

而卢梭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自由意志的思想。

再次,本体论关注的是存在的方式和条件。

存在的方式可以是实体的存在形式,如物质的存在和非物质的存在。

存在的条件可以是实体存在的先决条件,如时间、空间、因果等。

本体论试图探索存在的方式和条件对实体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康德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我们对于现象的先天的直观形式,我们只能通过它们来理解和认识世界。

而海德格尔则认为,存在的方式和条件是我们对于存在的理解和解释的根本。

最后,本体论也关注人类的存在方式和经验。

人类作为一个存在的实体,有着自己的存在方式和经验。

本体论试图揭示人类的本质和实质,以及人类的存在方式和经验对于实体的意义和影响。

例如,萨特认为人类存在是自由的,并强调人类的自由选择和责任。

而哈贝马斯则强调了人类的语言和沟通是实现人类存在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本体论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实体的存在和属性、实体之间的关系、存在的方式和条件以及人类的存在方式和经验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第二节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第三节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目的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论,把握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基本原理;了解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划清界限。

本章重点: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

3、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4、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意义。

本章难点:1、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讲授内容: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本章的内容将围绕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而展开。

主要讲“三观”,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还有意识论,“三观”和意识论共同说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看法。

把万物(个别)的共性、本质认定为物质,这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态度和立场,但物质本身是什么,它是个别的东西还是一般性的东西,它可知还是不可知,辩证唯物主义是如何理解物质的,这是首先要搞清的问题。

一、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对“物质”的理解,唯物主义本身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大体说来,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代表了人类对“物质”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如前所述,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试图用物质的原因来说明世界,其基本方向是正确的。

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天才”的猜测,没有科学的论证;他们把物质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问题简单化了。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根据当时科学所达到的认识成果,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的特性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

如牛顿的“微粒说”、道尔顿的“化学原子论”。

这种看法,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唯物传统论,以一定的自然科学为根据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

2011《哲学》第二课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2011《哲学》第二课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切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 一切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
庄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 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庄子看着水里的苍条鱼 说:“苍条鱼在水里悠然自 这是鱼的快乐啊。 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 惠子说: 你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 你不是我, 庄子说:“你不是我, 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 惠子说: 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 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 无疑也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 快乐。 快乐。” 两人对话的话说明了什么? 两人对话的话说明了什么?
BD
单项选择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B.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C.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决定存在, D.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工作实际的关系,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A.不怕做不到 不怕做不到,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吾心便是宇宙 吾心便是宇宙, 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存在即被感知 D.存在即被感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第2章-第2节-清华学生问过的222问共家学派韦正翔教授收集制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第2章-第2节-清华学生问过的222问共家学派韦正翔教授收集制作

清华学生由此联想到或关心的问题: 你有这样的思维的逻辑吗?如果一个人没有 逻辑思维能力,他能够很好地论证吗?论证 与解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好的老师未必能 写出好的论文?喻证和类比比较生动,但是 能够用它们来进行论证吗?为什么哲学论文 通常枯燥无味?说服人的时候,用自己的经 验还是用逻辑比较有力?
肯定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须 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任何具体 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由于 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 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实践检验和 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 结。(第67页)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 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 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特点。由于价值关系的 形成是以主体的需要为主导因素的,因此客体对于 主体的意义就会因主体及其需要的不同而不同。 (第69页)
清华学生由此联想到或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同样的东西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呢? 百货大楼里为什么有许多你认为是没有的东西?情 人眼里为什么会出西施?缘分对人为什么重要?在 一段时期对于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换一段时间可 能就没有价值了呢?不同的人为什么会看重你的不 同的才能呢?你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地方,为什么 别人可能不这么认为呢?你自己的弱点为什么可能 被别人看成优点呢?
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需要为什么通常是从众的? 为什么大家想要的,无论是物质上或精神上的,通 常都是你想要的?为什么改变了生存环境,人的需 要会改变?为什么相对贫困也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痛 苦?人怎么能够超越自己的需要?基尔凯戈尔做的 人与马车的比喻,说明的是什么问题?
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客 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 决定的,而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 定的。(第69页)

知识点2-哲学基本问题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源的问题

知识点2-哲学基本问题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源的问题

【典型例题】
2、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 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令人生 畏的铭文从哲学上看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
【典型例题】
【解析】选D。材料中“死神”是关键字眼,认为人的生 死由“神”决定,是把客观精神当做世界的本原的观点, 是客观唯心主义,故D说法正确;A、B、C三项与题意不
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 是本源的问题
知识点——
【知识点解析】
1、哲学的基本问题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 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 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 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典型例题】
【解析】选A。把世界归结为“活火”,认为“火”是世 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它过去、现在 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坚持了辩证 法的思想,故赫拉克利特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又具有朴素 辩证思想,A正确;B、C、D三项说法错误。 【答案】A
【典型例题】
4、有些学生提起星座来如数家珍,交朋友也不忘问对方一 句,“你是哪个星座的?”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竟以星座 运势作为自己一天的行为指南。从哲学角度,迷信星座属
于(
)
B.客观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A.主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典型例题】
【解析】选B。唯心主义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主宰着世界;主观唯心 主义认为人的意识主宰着世界。因此从哲学角度看,迷信

中国哲学史2-2董仲舒

中国哲学史2-2董仲舒

第二节 深察名号
一,名的产生与作用
董仲舒认为圣人发明天意之后,便 按照天意赋予各种事物以名称,圣人对 于事物的命名正是天意的具体体现,按 照名的要求去立身行事就是对于天意的 服从.因此,代表天意的" 服从.因此,代表天意的"名"就是决 定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名者, 圣人之所以真物也,名之为言真也.故 凡百讥有黮 黮者,各反其真,则黮黮者 还昭昭耳.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 是非,莫如引名;名之审 于是非也,犹 绳之审于曲直也.诘其名实,观其离合, 则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谰已. " ——《深察名号》 ——《深察名号》
三,天人感应
1."同类相应" 1."同类相应" "琴瑟报弹其宫,他宫自鸣而应之, 此物之以类动者也.……周将兴之时, 此物之以类动者也.……周将兴之时, 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者.武 王喜,诸大夫皆喜.周公曰:茂哉!茂哉! 王喜,诸大夫皆喜.周公曰:茂哉!茂哉! 天之见此以劝之也." ——《同类相动》 ——《同类相动》
2.谴告 2.谴告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 臣谨案,《春秋》 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 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 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 败乃至." 败乃至." ——《汉书董仲舒传》 ——《汉书董仲舒传》
"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 谓之灾.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 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诗云:" 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诗云:"畏天之 威".殆谓此也.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 失.乃始萌芽,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 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 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见天意.天意有欲也, 有不欲也.所欲,所不欲者,人内以自省,宜 有惩于心;外以观其事.宜有验于国.故见天 意者之于灾异也,畏之,而不恶也.以为天欲 振吾过,救吾失,故以此救我也." 振吾过,救吾失,故以此救我也."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二世界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二世界物质统一性






赫次
拉踏
克入
利 特
同 一 条




(2)、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与运动
A、物质是运动 的物质,脱离运动 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B、物质是一切运动 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 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 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 学与唯心主义的错误
哲学史上,形而上学观点认为,事物在 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
唯物主义 第三阶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 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 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黑格尔
唯心主义
❖ 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根本否认物质世 界的客观存在,把一切外部世界的事物看作 是我的“感觉”或“感觉的复合”、“观念 的集合”等等,认为“感觉”,“自我意识” 是真实存在的,是本质的东西,世界万物是 我的精神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我” 是万物的创造者。代表人物:孟子、陆九渊、 王阳明、贝克莱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
德谟克利特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原子
牛顿
道尔顿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当时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成果
恩格斯指出:“物、 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 总和,而这个概念就 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 出来的”。 “我们就用这种简称 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 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 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宇宙便是吾心,
物是感觉的复合

哲学 第二课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 第二课 哲学的基本问题

14.黑格尔说:"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 黑格尔说: 在纯粹的光明中, 黑格尔说 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这 反映了( )的观点. 反映了( 的观点. A,发展变化 B,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 , , 点 C,对立统一 D,物质离不开运动 , , 15.法国哲学家康德说:"人的理性为自然 法国哲学家康德说: 法国哲学家康德说 立法" 这一观点是( 立法".这一观点是( ) A,唯物主义观点,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展规律等同于制 ,唯心主义观点, 造规律 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 ,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唯物主义观点,

知识点2 知识点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主导最重要方面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从属方面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承认能正确 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 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谁为第一性) 谁为第一性)
(有无同一性) 有无同一性)
三,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5.决策在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 决策在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 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 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大损 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 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

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哲学的基本派别

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哲学的基本派别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爱智慧。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世界观: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一定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

哲学世界观与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观的关系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进入自身认识和实践领域的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发展规律,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等问题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本质、发展规律,以及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目标和意义等问题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2、哲学是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部分世界——特殊规律哲学——整个世界——一般规律3、哲学是世界观,同时又是一般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关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哲学是一般方法论——指导——一门科学或具体科学的方法的理论是具体方法论二、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1、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2真理与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2真理与价值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实践标准是无可替代的 任何认识成果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最终知其是 否是真理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 实践检验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须经多次检验 • 每次的实践检验总是有限的,只能部分地检验真理 • 任何时候都有暂时无法检验的认识成果
既要坚信实践标准的唯一性、权威性;又不能将实践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
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
标。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的统一。
含义 哲学上的“价值”世界是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
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 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主体
(需要)
实践 价值关系
客体
(属性)
客观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有用无用?
是好是坏? 大学期间谈恋爱是好还是坏呢? 孰利孰弊? 建三峡工程是利还是弊? 是善是恶? 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
苏格拉底 殉道
是什么 怎么样 认识 和 实践
真理 问题
目 标
为什么
好、坏 利、弊 价值 问题
价值及其特征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的制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 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
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不同的人们,行为的取向也会不同,
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即使从同一个真理性的认
识出发,也可以引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行为取
向。
正确的评价观是现今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 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 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哲学第二课学案

哲学第二课学案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学案一、基础知识梳理:(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和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

第二,思维和存在是否有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标准。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原因)(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和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和谁是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认为,是本原的,意识是的,先有后有,决定。

(3)、唯心主义认为,是本原的,依赖于。

不是决定,而是决定。

★(4)正确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4、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和,和“两大阵营”或两大基本派别和【课堂探究案】判断:(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2)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王充)(3)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范缜)(5)水是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6)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王充)(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8) 理生万物,理在事先,理主动静,未有这事,已有此理。

(朱熹)(9)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10)世界统一于“元气”。

(11)原子是“宇宙之砖”。

(12)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王守仁)(13)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贝克莱)(14)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第2章-第1节-清华学生问过的127问共家学派韦正翔教授收集制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第2章-第1节-清华学生问过的127问共家学派韦正翔教授收集制作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 节:(1)确立实践的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 目的是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 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 来的实践结果的预测、预见。实践方案是指 人们为实现实践目的而制定的时间活动的规 则、程序和步骤。(第54页)
清华学生由此联想到或关心的问题: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 本的观点。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 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 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 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第54页)
清华学生由此联想到或关心的问题: 孔子、柏拉图和康德的认识论与马克思的认 识论有什么区别?孔子、柏拉图和康德的认 识论的目的是什么?不参与社会实践、没有 思维能力的人,是主体吗?不是主体的人能 够得到主体感受吗?为什么男子的主体感比 女子的主体感强呢?主体感是不是也是幸福 感的一种呢?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真理与价值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清华学生由此联想到或关心的问题: 人的学习动机与目的有关系吗?能否实现 目的对人的学习动机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胸有大志的人学习兴趣比较广泛?工作后 为什么更能意识到学习的意义?人长大后, 为什么更能够理解原来理解不了的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 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 程。(第57-58页)

现代西方哲学课件02-2新康德主义

现代西方哲学课件02-2新康德主义

• 符号使人能够在理论空间和构造性时间中感受现实,在可能世界的 结构里改造现实。这种改造活动创造除人的文化世界。
• 1. 文化世界的六个形式。

四个层次:语言与神话;宗教;艺术和科学;历史。
• (5)哲学史就是哲学问题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
哲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没有一个所有时代共同具有的对象,也不存在围绕 同一主题渐进的发展史。哲学史实际是各种问题的发展史,或由各种各 样的思想运动所组成的历史。哲学史的统一性不在于共同的研究对象和 课题,而在于各代哲学家所完成的个体的工作和怀抱的共同目的,即通 过科学概念来表现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对生活的判断。

• (4)历史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旨在构造一般规律,并通过把个别事物当作一般规律的例子来解释 这一事件。历史科学则专注于个别事件,努力确定其特殊外观或形式。 所以,自然科学可称为“建立法则的”科学,历史科学可称为“个性记 述”的科学。不过,任何一个已定对象都可由两种科学来研究。例如, 一个精神事件,如果作为某个一般规律的作用的例子来看待,就是一个 自然的事件,如果就其个体进行描述和它偏离其所属的等级进行评价, 就变成历史科学的对象了。
堡大学为中心的马堡学派和以弗莱堡大学为中心的弗莱堡学派
(弗莱堡学派又称西南学派或巴登学派)。马堡学派的创始人是
柯亨(Hermann Cohen, 1842-1918)。他的主要著作有:《康德
的经验理论》(1871)、《康德的伦理学基础》(1877)、《纯粹的
认识逻辑》。此外,那托普(Paul Natorp, 1854-1924)、卡西尔
• 1.符号系统使人从动物世界进入文化世界。
• 把人看作政治动物、理性动物、制作工具的动物,是从人的工作的 结果或特性来研究人,把人性看作了静态的本质,不了解人的世界 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从人的功能来看,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 是符号动物,即人是通过符号与世界打交道的。人身处其中的符号 世界与动物的世界在时空形式和现实结构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有机 体与动物具有的是行动空间,它们与身体行为是一体的。只有人能 够把空间与主体相脱离,把空间看作是客观的,同质的,可以度量 的几何空间,或理论空间。从时间形式上看,动物的时间是表象时 间,人的时间是构造性的时间。

哲学史2ppt课件

哲学史2ppt课件
前苏格拉底哲学更像是一种科学的还原主义,而 柏拉图哲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本质主义。
2、中世纪哲学 主要特征:目光由外部世界转向内在世界,研究主
观精神世界的本质;探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关于信仰与理性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二
者截然对立,如德尔图良;二是认为信仰高于理 性,但并非反理性,而是包含了理性。 德尔图良:“雅典与耶路撒冷何干?学院与教会何 干?异教徒与基督徒何干?” “ 因为荒谬,所以我相信。”
经验论:一切知识(观念)的来源最终都根 源于经验。没有所谓的天赋观念。
代表人物——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
唯理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真理只根源于先 天的理性能力。
代表人物——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兹
判断的分类
先天判断:不以经验为前提,具有普遍必然性。
后天知识:以经验为基础,具有偶然性。
分析判断:谓词已经包含在主词中的命题。
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传统:认为看不见、 摸不着的经验范围之外的事物才是真正的 实在,而经验内的事物都是现象,前者是 后者的基础和根据,即本质先于存在。形 而上学即是对终极本质的研究,而科学研 究特殊的存在者,因此,形而上学是科学 的根据,或称为科学的科学。
形而上学包括两个密切相关的研究主题:本 体论(ontology)与认识论(epistemology)
第一讲 西方哲学概述
一、哲学是什么?哲学不是什么? 二、哲学的主要构成部分 三、什么是形而上学? 四、西方哲学的几个主要阶段
一、哲学是什么?——词源学考察 哲学——理论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 论。
哲学,phi-losophy,原义为“爱-智慧”。 包含两个要素:作为超理性的爱,与作为 理性的智慧。
3、近代哲学
主要特征:研究主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探 求认识能力、方法及起源,知识的本质与 分类。认识论。

关于哲学的第二课堂主题名称

关于哲学的第二课堂主题名称

关于哲学的第二课堂主题名称
1. 探索人生的意义,这个主题将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探索不同哲学流派对于人生意义的看法,如存在主义、功利主义、伦理学等。

2. 知识与真理的追求,这个主题将探讨知识的本质和真理的概念,涵盖哲学中的认识论、形而上学和逻辑学等领域,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获取和真理的辨别。

3. 伦理与道德的思考,这个主题将讨论伦理学和道德哲学的理论,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价值观和道德决策的基础,涉及伦理学派别如德性伦理学、后现代伦理学等。

4.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这个主题将探讨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行为的自主性和决定性,涉及哲学中的自由意志问题和决定论观点。

5. 现代科学与哲学思考,这个主题将研究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对哲学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科学与哲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科学哲学、科学伦理学等领域。

6. 美学与审美体验,这个主题将涵盖美学的理论和审美体验的研究,引导学生思考艺术、美学价值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包括艺术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内容。

这些主题名称只是一些示例,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兴趣选择适合的主题。

希望这些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西方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 6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西方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6世 纪的古希腊,其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 纪的古希腊,其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
在中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人物是王夫之和范 在中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缜。
两种形态
基本观点

唯 心 主 义





观 本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 4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 上学的关系
(1)哲学上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 联系、发展、 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
2、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 认为物质决定意识, 有能对作用,这是( 有能对作用,这是( ) A、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C、近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D、古代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2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正确性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 ,, 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②局限性 物质= A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具有猜测性, B 具有猜测性,没有科学依据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机械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①正确性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 ②局限性 物质= A 物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B 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
机械性
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 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 程,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甚至动物和人都被 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 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用机械运动解释一 切现象
配社会历史发展”的观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配社会历史发展”的观念,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 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 有机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有机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1)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 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 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 神。
(2)客观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性
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静止、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
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认为“理性” 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认为“理性”、 意识” “意识”支配社会的发展 唯心史观
(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克思主义哲学) 克思主义哲学)
1唯物主义与唯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 的根本观点是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根本对立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 的根本观点是 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 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 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的基本观点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战 荀子) 国—荀子) 荀子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南北朝—范缜 范缜)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南北朝 范缜)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汉朝—王充 王充) ③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汉朝 王充) 气者,理之依也。(明朝—王夫之 。(明朝 王夫之) ④气者,理之依也。(明朝 王夫之) 共同观点: 共同观点: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 质具体形态——天、地、气等等) 气等等) 质具体形态 天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 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 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物是观念的集合。 子夏: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子夏: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王阳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王阳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王守仁:心外无物。 王守仁:心外无物。 中外“神创论” 中外“神创论”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 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缺少辩证法思想,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 展中的物质世界 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 上是唯心的 C、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D、否认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范 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 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 是基本元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三种形态
正确性
局限性 性
唯 物 主 义形ຫໍສະໝຸດ 正确形态性 性

3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
辩证的 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的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的 辩证的
唯物主义 世界的 本原是 什么? 什么? 唯心主义
辩证法
世界的 状态是 怎么样? 怎么样? 形而上学
小结 唯 物 主 义 和 唯 心 主 义 1 根本分歧 2 唯物主义 的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 形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 唯物主义: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
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还能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 ‘理性’、‘意识’支 唯物主义:克服了“ 理性’ 意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探究1 探究1: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 你是做什么的?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 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 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 民工:“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 你追求什么? 你追求什么?” 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 学者: 我追求精神的满足, 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 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 主义者。 主义者。” 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 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 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3 唯心主义 主 唯心主义 的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 4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的 形
判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的, 判断下列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 唯心主义的? 唯心主义的?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地合而万物生,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存则神存,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③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 人的命天注定, ④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也没用 天地合气, ⑤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存在就是被感知; ⑥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 超自然的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 ⑦超自然的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 社会、 社会、人类 气者,理之依也。 ⑧气者,理之依也。 ①②⑤⑧属于唯物主义; ①②⑤⑧属于唯物主义;③④⑥⑦属于 属于唯物主义 ⑥⑦属于 唯心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