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及其语用分析
漫画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研究
漫画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研究作者:马芳芳来源:《卷宗》2015年第04期摘要:漫画是一种简笔而注重形式的画作,漫画家从政治,经济或者文化等多种角度出发,通过画作来向读者讲一个故事,从而表达一个主题。
漫画可以说是绘画的小说,其中的文字也具有一定表达主题的语用含义。
文章将以日本漫画家宫崎骏的代表作品《千与千寻》为例,分析人称指示语在漫画中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漫画;人称指示语1 引言指示语一直以来都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范畴,“ 指示语(deixis)源于希腊语,意为“指点或指明”。
指示语是指一些在语境当中才能确定所指对象的词语或结构,是用于表达语言指示信息的词语。
”(索振羽 2000)“指示语可分为以下五类: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空间指示语,社会指示语以及篇章指示语,其中,人称指示语是指说话双方用话语传递信息时的相互称呼,包括说话人,听话人,以及出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其他人。
”(郑树堂 2008)人称指示语和其他指示语一样,都有常规用法和非常规用法。
在文章中笔者将利用漫画这一艺术形式,找出其中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并指出语用含义。
由此来探究出人称指示语在表达漫画主旨上的语用功能,从而更好地指导实际的人际交流。
2 漫画中人称指示语的活用2.1 人称指示语数量的违反在本章中,笔者注重介绍了人称指示语在一些非常规用法下的使用。
“漫画的作者在确定人物对白的时候不是随意的设置人称指示语,而是根据既定的现实对应关系,且遵循量(单数和复数)和质(性别、人或非人)的准则,从而更好的实现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目的。
”(杜小红 2003)而这种一般的、惯常的或约定的用法称作“无标记用法”;与之相对的“有标记用法”指的是特殊、个别、例外的或不常见的用法,如用 we 表示听话者,用 she、he 表示说话者等。
本研究中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属其分类中的“有标记用法”,它是指:话话人(或写作者)为达到一定的语用目的,故意违背人称指示语的使用常规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
日常交际中人称指示语功能的语用分析
指示语就是在日常交流中所涉及的人和物的称呼。
本文尝试从语用学理论中的合作原则对日常交际中人称指示语的功能进行分析,论述了人物指称在动态使用中的功能,发现人称指示语除了指代交流中所涉及到的人这种无标记性用法之外,还有有标记性用法,因而也就具有诸如语用移情,语用离情的功能,通过探讨人称指示语的功能可以帮助听话者更好地理解谈话的弦外之音,从而更好生成话语。
一﹑引言:人称指示语是指交谈双方在话语交流过程中的相互称呼(何自然,1988)。
它包含第一人称(交谈中用来指说话人自己)、第二人称(用来指听话者)和第三人称(指除说话者和听话者之外的人或物)。
第一和第二人称指示语通常只能是相应的人称代词,第三人称的指示语除人称代词外还可以是名词或名词短语(王钢,1987)。
列文森指出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指示语才明显的在语言结构上表现出来的。
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正是通过指示语而得以在语言结构上反映出来(何自然1988: 18)。
其使用和理解具有很强的语境依赖性,包含特定语境信息的提取,否则难以理解或选择其所指的信息。
因此指示语的研究已成为语用学的重要议题(Levinson1983;Yule 2000)。
二、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功能1967年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了日常交际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成为语用学的重要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日常交际中要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双方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其具体内容为:量的准则———所说的话正好满足所需要的信息,不能多于需要的信息;质的准则———所说的话必须真实,不能说缺乏证据的话;关联准则———所说的话必须与话题相关;方式准则———所说的话要避免歧义。
(胡壮麟2002)为达到说话者所期待的某种目的说话者﹑听话者及所谈论的第三者需要使用不同的指示语来代替。
同一人物使用不同的指示语在特定的语境之下,会产生不同的会话含义,对谈话的目的会产生不同的功能,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下人称指示语所产生的功能,即人称指示语的标记性用法的移情与离情的功能。
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的语用分析
,
。
如
工
:
说 话 者 的谦 逊 等
。
、
礼 貌 态 度 或 者 缩 短 同 听话 人之 间 的距 离等
:
He l l M
a r
o
”
,
t h
0
i
s
15
Ma
r
y
S
pe
a
ki
n
.
g
这个 例子 的 意 思 是
“
。
例如
.
:
y
1
.
母 亲对 孩子 说
) 女
, ,
为 中心
,
而 是 以 听话人 为 中心
,
。
。
。
其他参 与 者 身 上
话人 的处 境
用
“
通过 换 位 思 考
8
这种 用 法 将 指示 中心 转 移 到 使对 方能 够 切 身 体 会 到 说
,
【 中 图 分类号 」: 日 1肠 [ 文 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门 0 0 2 2 1 3 9 ( 2 0 16 )
,
。
:
例
1
中 母 亲对 孩子 说 话 时 使 用
,
从 而 拉近 了 母 亲 与 孩子 的距 离 例 2 表 明英 文 中 也 存 在 相 似 的指示 用 法
” ” 我们 而 不 是 我 体现 了母 子之间 的亲 近 感
“ “
,
,
第 三人称指示语代 指任 何 人
只要 是 年满 十八 岁 的公 民
,
。
2 1
a
我们 该去 上学 了
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离情分析
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离情分析本文以社区民生法制类节目《调解面对面》为研究对象,以“语用离情”为理论框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说话人在会话交谈中使用的人称指示语,旨在探讨人称指示语在不同语境下所具有的语用离情功能,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交际双方间的情感趋异,并加深对该理论的认识。
标签:人称指示语语用离情情感趋异指示语,顾名思义,指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称指示语即表示人称的指示信息,是指示语类型中的一种。
索振宇(2014:37)指出:一般而言,指示语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方式组织起来的,这是指示语的常规用法。
然而在实际的会话交谈中,说话人并非总是遵循这一常规用法,有时出于某种特殊的需要或为了更好地达到所期待的语用目的,说话人会将指示中心转移至听话人或其他不在场的参与者,这属于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即指示语映射现象。
基于何自然与冉永平的研究,说话人在交谈中出现指示语映射现象可归纳为两种原因:语用移情和语用离情。
笔者发现,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进行了研究,而对语用离情的具体分析却很少。
据此,本文以社区民生法制类节目《调解面对面》中的话语为语料库,浅析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离情理据,以帮助人们理解人称指示语在不同语境下具体的交际含义。
一、语用离情简介“离情”即情感的分离,是相对于“移情”而言的。
“移情”一词最早起源于德国的美学,后被应用于多种研究领域。
何自然首次将“移情”引用到语用学领域,并提出“语用移情”这一概念。
基于何自然的语用移情,冉永平(2007)又诠释了语用移情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语用离情”(pragmatic de-empathy)的概念。
根据“语用移情”(pragmatic empathy)的概念可知,“语用离情”(pragmatic de-empathy)指交际双方情感的分离,说话人不再设身处地地为听话人着想,而是蓄意通过某些话语来表达自己对所指对象的态度与情感。
人称指示语及其对语言交际的影响
人称指示语及其对语言交际的影响
王 明月
( 黑龙 江大学研 究生院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 选择及其运 用蕴含 着极为丰 富的语用 内涵。交际中人称指示语的选择 由交际双方的社会 关系所决定. 同时又能改变交际双方的语用距 离,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 的社会属性, 反映语言的人际功能。人们对初始语 用距 离的推断往往 决定 交际中对人称指示语的选择。 关键词 :人称指示语;非常规 选择 ;语 用距 离
用分析
次可多亏您帮忙了。B : 应该的, 应该的。 这
用分析
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是指 : 话话人
英语 中有 i t / t h e y 等, 其非常规用法主 要有 以下 几方 面 :( 1 ) 第三人 称指第 二人 称。如 :有些人总是鸡蛋里挑骨头 , 没事找 事。例 中 “ 有 的人 ”指代 “ 你” ,因碍于面 子 ,以此委婉提醒 、 告诫对方 。 ( 2 ) 第三人
奶”表 明两人关系之亲密 。 这就决定交 际双 方的语用距离较小, 语用亲密度较大。以上 三个对 话体 现 了交 际参与者通过 已有 的语
用距 离做 出的判断 来对指示语 做 出适 当的 选择 ,以达到预期 的交际 目的。
自己的想法。( 3 ) 第三人称泛指任何人 。 如: 不管他是谁 , 违规必惩。这种泛指不再表示 确定 的所指对象 , 而是面向任何人 。 对任何
指对象的尊重 , 被指称者是说话者的长辈或
上级 。 用此方法拉近双方间的距离 , 增进沟
离进行协商 以达到交际的成功。 3 . 2 语用距离对指示语选择的影 响 语 用距 离指交 际双方 在特定 的交际环
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的语用分析
听话人或第三者的态度 、 情感 和相互关系 。人称指示 境探究人称指示语 非常规用法所蕴 含 的丰 富的语 用 语的使用常 规就是 指 : 说话 人 ( 或写 作 者) 和 听话 人 效果及其在语言运用方面 的艺术魅力 。
( 或读者 ) 所认可 并遵 守 的、 一般 的、 惯 常的或约定 的 人称指示语 的使用 规范 。例如 。 I ( 我) 表示 一个发话
的例子 多达 2 1个 。笔 者将 它 们 归 类 如 下 : 第 …、
共 5个 , 分别 在第 1 9 、 6 0 、 y o u 可 以不 指 听 话 人 。人 称 指 示 语 非 常 规 用 法 是 说 二 人 称 指 示 语 交 叉 互 指 ( 9 、 1 2 5 、 1 卯 页) ; 第 二、 三 人 称 指 示 语 交 叉 互 指 话人为 了传达特定 的语用信息而进行选 择 的各 种可 6
人称 指 示 语 非 常规 用法 的 语 用分 析
曹 曰 静 月 丁
( 金陵科 技学 院 外 国语 学院 , 江苏 南 京 2 1 1 1 6 9 ) 【 摘 要】 说 话人 通过 对人称 指 示语 使 用常规 的故 意违反 , 产 生移情 的效 果或其 它语 用效果 , 进 而达 到 交际 目的 。从 语 用的 角度 结合语 境 , 分析《 欧 叶妮 ・格 朗 台》 中人 称指 示语 非常 规 用 法 ,有助 于揭 示 人 称 指 示语 非 常规用 法的语 用效 果及其 在语 言运 用方 面的 艺术魅 力。 【 关键词 】 人 称指 示语 ; 非常规 用 法 ; 语 用分析 【 中 图分 类 号】 HO 3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1 1 0 0 3 —6 8 7 3 ( 2 0 1 3 ) 0 2 —0 0 8 4 —0 5
英汉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的语用探究
上述 2个 例句 中的各种人 称 指示 语 ( , 我 我们 , , 你 他
们 ,, u都是 常规所指 , 跟各 自 指对象之 间既存在 既 I o) y 都 所
定 的现实对应关 系 ,而且也都遵守 了一定 的人称数量和质
1 引言
指示语 ( e i) d is是语 用学研究 领域 的一个重要 内容 , x 是 从语言形式 的运用方 面研 究语境特 征进 而研究怎样 根据具
用法应该是 说话 者和听话者对所认可 的、 常的、 同遵 守 惯 共
Ab t a t T e p p r b s d o b n a ts e i c i u t t n , sr c h a e , a e n a u d n p cf l s a i s i l r o a ay e h n o v n in l s g s o e s n d ii n E gih n lz st e u c n e t a a e fp r o ex s i n l o u s a d C i e e e e l h ie t c n e t n b t e n l n u g n h n s ,r v a s t e dr c o n c i e w e a g a e o a d c n e t p o e h p c a rg t fe t i h i al d n o tx , r b st e s e ilp a mai ef c, c sc l c wh e ” mp t y ,e e ae b h n o v n in l u a e o es n e a h " n r td y t e u c n e t a s g f p r o g o d ii. e中老 同学, 他们现在都过得 不错 。
英汉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的语用探究
摘要从语用的角度,以搜集到的人称指示语被非常规使用的现象作为语料,对英汉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进行分析,揭示语言和语境的密切关系,探究英汉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所产生“移情”的语用效果。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语用探究移情A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Unconventional Usage of Person Deixis in English and Chinese//Li Yanbo,Fang HongfangAbstract The paper,based on abundant specific illustrations, analyzes the unconventional usages of person deixis in English and Chinese,reveals the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ontext,probes the special pragmatic effect,which is called "empathy",generated by the unconventional usage of person deixis.Key words person deixis;unconventional usage;pragmatic analysis;empathyAuthor's address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66510,Qingdao,Shandong, China1引言指示语(deixis)是语用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从语言形式的运用方面研究语境特征进而研究怎样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话语,因而它把语言结构和语境联系了起来。
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及其语用效果浅析
- 216-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及其语用效果浅析新疆师范大学/王小丫【摘要】人称指示语在日常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非常规选择又可以用来表达说话者特定的语用意图。
文章通过对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的总结及其语用意图分析,为人们在日常交际中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提供了借鉴作用。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 非常规用法 语用效果一、引言人称指示语就是言语交际中用以表示说话人、听话人或第三者的词语或结构,可分为第一人称指示语,第二人称指示语和第三人称指示语。
本研究中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是指说话人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故意违反人称指示语的惯常用法,从而推断出话语的深层含义的语言现象。
本文涉及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的总结。
第二,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选择的语用意图分析。
二、第一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及其语用意图分析第二人称指示语有时可通过第一人称指示语来表达。
(1)我相信,我们每位同学都将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例(1)是某学校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在这里“我们”借指“你们”,具有语用上的“移情”功能,拉近了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距离,可让听话人产生一种亲切感。
凸显了校长对即将毕业同学的殷切希望。
第一人称复数代替第一人称单数的情况在著作或学术论文里比较常见。
(2)我们的研究尚有不足,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上例用“我们”来指代“我”,显示出了笔者谦逊的学术态度,同时使其个人观点显得大众化,从而提高读者对其所指出观点的可接受性。
第一人称指示语“我们”也有泛指的用法。
(3)人生无常,我们不知道明天,甚至是下一分钟将会发生什么。
例(3)摘自微博。
博主用“我们”来指关注微博的每位读者,这是一种泛指的用法。
同时,可以看出博主将自己作为读者中的一员,希望将自己感悟的生活道理与读者共勉,拉近了自己与读者的距离,易使读者产生共鸣。
三、第二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及其语用意图分析第二人称指示语可以用来借指第一人称指示语,如下:(4)我儿子今年五岁,在家里总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有时真叫你哭笑不得。
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的语用探析
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的语用探析
人称指示语(personal deictics)是英语语用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某种指示“主说话人”与其他人的关系的词,如I、 me、 we、you、 us、 him、 her、 them 等,其作用是指示说话者和双方的互动关系,体现谁在说话,谁在听,以及双方主谓之间的关系。
人称指示语也可以不按照传统的用法使用,它们可以有非常规的用法。
例如,可以把你用来代表第三人称,使其在句子里发挥协调作用;可
以把我和你用来代指第一和第二人称;可以把他用来指示缺失的,或
者已被省略的第三性;也可以把他用来指示贴近的人,或者空指距离
未知的人;又或者用来指代抽象概念,或者表示某种不明确的关系;
甚至可以作为人称指示语来指代不可数名词,或者是把他们用作替代
人名等等。
简而言之,虽然人称指示语的传统用法是指示主说话人和双方的互动
关系,但是它们在文体上也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意思关系,使人称指
示语的用途更加多样性,为文体的表达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
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
张伟华
指示语是语用学最早选定的研究对象 因为它直接涉及 语的选择与言语活动中的所指对象在数量和性质上是不一致
到语言结构和语境的关系 而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正是通 的 这包括对人称数量的违反 对人称性质的违反及人称指
过指示语而得以在语言结构上反映出来 指示语一般分作五 示语的虚指和泛指用法
单数 以表示说话者的谦虚 例(3)中 你 指说话人 相当 了批评对学生的刺激 例 7 同例(6)目的相似
于 我 说话人将听话人置于自己的境地 使自己的说法
(二)单数指代复数
更易于被听话人所接受 显然 这两例中的人称指示语的使
借用单数形式来指代复数 说话者虽为单个人 但实际
用偏离了其常规用法 而这种发生偏离了的用法就是人称指 所涉及到的并非只有说话者本人 而是指说话人所在的一
(31)在中国 你得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 这一点和美国
距离 实现交际目的
不一样
(二)第一 三人称借指第二人称 即听话人
(32)不管张三李四 只要是公民 他就有选举权
说话人不以第二人称而用第一 三人称来指称听话者,这
(二)人称指示语的虚指用法
是以说话人或第三者为中心的指称 例如
泛指用法虽不能明确所指对像 但确有所指 而且有一
例(12) (13) 中 你 指说话人 相当于 我 说话 人 例如
人将听话人置于自己的境地 容易打动听话者 使之产生共
(30)要想在事业上取得很大成功 你就得好好学习 下
鸣 例(14) 常用于自我反思和反问 表达强烈的自责 例 一番苦功夫
(15) (16) 特意强调了说话者的身份 以拉近双方的情感
他们了吗
形式来指代单个的听话者 即在会话中将单个的听话者编码
硕士论文写作时如何使用人称指示语
硕士论文写作时如何使用人称指示语第一篇:硕士论文写作时如何使用人称指示语硕士论文写作时如何使用人称指示语如果同学们读过很多篇硕士论文,应该会发现这个问题:在硕士论文中自我指称通常用复数“我们”,单数形式不用“我”而使用“笔者”“作者”等第三人称指示语,而很少出现“你”“你们”等第二人称。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复数“我们”能够引发读者对观点的共鸣,而第三人称则可以增强论文的客观性与权威性。
人称虽然只是论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但运用得当,仍然能够为论文增色不少。
下面我们就对硕士论文写作时如何使用人称指示语进行详细探讨。
一、硕士学位论文中的第一人称指示语(一)第一人称指示语的使用情况 1.第一人称单数通过统计分析语料库中的硕士学位论文发现,在这些论文中很少出现第一人称单数“我”作为作者的自我指称语。
此种情况也侧面印证了学术语篇的确有别于其他语篇的观点,学术语篇中的人称指示语具有特别的使用方式。
学位论文中第一人称单数“我”使用频率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首先,这与研究生受教育的环境有关。
国内多数有关论文写作的书籍都认为,在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文章中尽量不要出现第一人称单数作为作者自我指称语,可以使用第三人称指示语来代替。
不仅如此,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也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标准指出:“论文摘要的写作应以第三人称方式对论文的中心内容进行客观的叙述。
” 其次,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中国文化强调集体的力量,而不是单独突显某一个体所发挥的作用,所以,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会不自觉地少用第一人称单数,避免给读者留下过于强调论文完成者的印象;与之相反,外国学者经常使用第一人称单数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
最后,与学位论文自身的性质特点有关。
硕士学位论文是完成硕士学位必须撰写的,是要经过专家学者的审阅的。
研究生可能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在论文中明显地强调自己的作者身份。
三身代词非常规语用问题浅析
三身代词非常规语用问题浅析人称代词的基本功能主要是指示和称代,每个人称代词都有其特定的指示意义,用法上也遵循语言常规。
但在具体的语境中,人称代词会临时表现出非常规用法,在句法和语义方面发生变异,用来指称其他人称代词本来所指的对象。
标签:三身代词换指虚化泛化一、引言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针对某一指称对象时,只有先用名词形式区别于其他对象,才能在认知世界中建立起一个比较明确的指称概念,并建立联系,避免混淆。
在接下来的话语中,为避免重复,使话语简洁,人们便需要使用代词来回指这个名词形式。
本文所提到的三身代词区别于人称代词,仅仅是指“我”“你”“他”。
由于汉语中的人称代词没有性的区别,指代女性的“她”和指代无生命事物的“它”可以看成是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变体,在本文不多做讨论,统一归为三身代词。
由于代词指代的不确定性,三身代词在使用中往往出现一些非常规用法。
本文着眼于三身代词在句法和语义功能上的超常用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对三身代词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做出具体系统的研究。
本文所使用的语料,未经注明的均来自严歌苓的《补玉山居》,原文刊发于《小说月报》2012年第1期。
二、三身代词句法层面非常规用法三身代词在组合能力上不同于名词,名词的前面可以有修饰语,受数量词的修饰,但是代词不能受修饰语的修饰。
代词通常用来指代名词,它的语法功能和它所替代成分的语法功能基本上是一致的,就语法性质来说,它是属于体词性的。
但是在句法上,三身代词也有些特殊的用法。
如:“三身代词+指示代词‘这(那)’+名词”表领属关系,但与“三身代词+‘的’”表领属的结构有着较大的差别;“三身代词+亲属称谓词”不单单是省略“的”表领属,它也可以作为称呼语,或者起到话题强调的作用;“三身代词+名字”构成同位结构,表示复指,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一)三身代词+指示代词这“(那)”+名词1.三身代词跟指示语连用表示领属关系。
如:(1)老乡,你这烟卖多少钱一盒?(2)补玉悟到他那个英文教师媳妇不在身边。
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分析
其 结 果 , 文 中 到处 “ 当当 ’ 响 , 的的 ’ 休 ,被被 ’ 译 作 ‘ 不 ‘ 层
叠 … … ’ .
,,
. . . . . .
可 见 . 做 英译 汉 时 . 达 的 好 坏 . 仅 在 于 对 原句 的理 在 表 不 解. 在相 当程 度 上还 取 决 于 学 生 的汉 语 修养 水 平 。 许多 学 生反 映 . 时对 原 文理 解 之 后 还 不 知 如 何 用 汉语 表 达 , 充 分 说 明 有 就 了这 一 点 。 因此 在 平 时 的英 语 学 习中 , 生还 应 注重 英 汉 两种 学 语 言 表 达技 巧 的 对 比 、 纳 粑 总结 。 归 3弄巧 成 拙 的 异化 表 达 , 用 成语 的 归化表 达 。 . 滥 根 据美 国翻 译理 论 家 劳 伦 斯 ・ 韦努 蒂 的 说法 , 谓 “ 化 ” 所 异 就 是 : 接受 外 语 文 本 的语 言及 文 化 差 异 ,把 读 者 带 入外 国情 “ 景 。 ” Ve ui 1 9 2 ( n t,9 5:0) 异化 本 身 是好 的 , 盲 目使 用 , 可 就会 引起 问 题 。学 生 在 英 译 汉 的 练习 中往 往 为 了追 求 异 国情 调 . 了 异化 而 异 化 , 果 为 结 反 而 弄 巧成 拙 , 达 不符 合 汉 语 言人 们 的 生 活和 思 维习 惯 。 表 如 下例 :
指示 是 语 用 学 的 一 个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它甚 至 被 Gen 作 是 狭 re 认
义 的语 用 学 …。 语 境 是 人 们 在 言 语 交 际 中 理 解 和 运 用 语 言 所 依 赖 的 各 种 表现 为言辞 的上 下文 或不表 现为 言辞 的主客 观环境 因素 。 语 境 可 以帮 助 人 们 正 确 理 解 话 语 所 包 含 的 言 外 之 义 , 而达 到 从 交 际 目的 。否 则 , 可能 会 出现 语 用 错 误 , 交 际 发 生 障碍 。 就 使
英汉语言中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
摘要:人称指示语就是言语交际中用以表达说话者,听话者或第三者的词语或结构。
它在各类指示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人称指示语分类下的三种人称指示语,并结合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非常规用法来阐述其使用目的。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英汉语言;非常规用法人称指示语是以说话者为基础的,听话者在理解说话者的话语时需要对人称指示语作出相应的转换。
这是指示语的重要交际准则之一(何自然,2009:33)。
人称指示语使用恰当,则会达到说话者想达到的目的;否则会达不到目的甚至闹出笑话。
一、第一人称指示语(一)第一人称复指及单指当说话者想表达谦虚或者推脱责任时,他们也会用“我们”来代替“我”,例如:(2)我们(=我)认为这节课布置的作业有点多。
(3)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不了。
(4)欢迎来我(=我们)院参观。
句4中“我”是发言者,代表了集体。
(二)第一人称指示第二人称(5)今天我们(=你)感觉怎么样?这是医生在询问病人时说的一句话,表示和蔼可亲。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此用法。
(三)第一人称还可以用来泛指(7)let’s go there together.“咱们”和“我们”,“咱们”一般不包括说话话人,而“我们”包括听话人。
(9)咱们家过年一般会包酸菜猪肉饺子。
例9中,咱们是为了表示亲切,拉近与说话者的距离,并不包括听话者。
二、第二人称指示语第二人称指示语在汉语中有“你”“你们”“您”“您们”等,并且可以通过字面意思区分单指和复指。
在英语中则只有you一种表达方式,且需要一定语境来区分单指与复指。
(一)第二人称指示第一人称(10)他这个人就是让你(=我)拿他没办法。
在句5中,用“你”代指“我”能让听话者产生共识,能更好地传达说话者的话语目的与情感。
同样在英语中,用you替代i,与汉语用法相同。
(二)第二人称指示第三人称(12)我问你(=她)怎么还不做作业,她说等一会儿。
句子12是说话者向听话者描述其与第三者“她”的对话。
说话者将与第三者的对话原句传达给听话者,也是为了清楚地将说话者话中暗含的不满传达给听话者。
律师论辩中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及其语用探析
而产生积极 的情感体验——最终接受辩论 的观点 。 这 一现象不 仅在律师辩 护词 中 , 在厂 ‘ 告、 新 闻报道 、 演讲 、报告 中也 十分 常见 ,这里不再举例赘述 。
语 用含义。 这些现象则更需从语用 的角度借助语境
去解 释 ,从 而挖 掘其深 刻的语 用 内涵 。
三、 律 师论辩 中人称指 示语 的非 常规 选择及 其 语用探析
笔者 以若干律师辩护词 、律师代理词 为语料 ,
非 常规用法 应属 于说话 者有意地 不去遵 守某一准
收稿 日期:2 0 1 3 . 0 7 . 0 1 作者简介 :李冰 ( 1 9 7 6 一) ,女 ,广东财经大学外 国语 学院讲师 ,硕士 ,研究方 向:语用学 .法律语
言学。
6 2
则, 而让听话人越过话语 的表面意义去推导其 中的
律 师论 辩 中人称 指 示语 的非 常规 用 法 及其 语 用探 析
李 冰
( J 东财经大学外国语 学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3 2 0 )
摘
要 :律 师论辩是一种综合性 、实践性很强的 思想 交流活动 ,是律 师思想 水平和 各种 才华技 艺的
集中体现。 因此 ,律师在论辩 时,要讲 究一定 的策略 与技巧 。人称指 示语 的非常规 用法蕴含着极为丰富
二 、 人称指 示语及其常规 、非常规用法 人称指示 语指 淡话 双方用 话语传达 信息 时的
相互称呼 , 它包括第一人称 ( 话语 中用来指说话人
律师论辩 , 简 而言之 , 是指律师根据事实与法 律, 提出并确立 自己的观点 , 反驳与否定对方 的舰 点的活动。在律 师实务 中,律师论辩J ‘ 泛存在 ,它 是一种综合性 、 实践性很 强的思想 交流 活动 。 囚此 ,
人称指示语指称作用的消失和变化
人称指示语指称作用的消失和变化摘要:在言语交际中,人们时常使用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达到某些交际目的。
从语用角度出发,分析在不同的语境中人称指示语指称作用的消失和变化并指出其原因,有助于揭示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在语言应用方面的特殊效果。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变化消失指称作用指示(deixis)一词源于希腊语,指示语是那些含有指示信息的语言单位或语素。
指示研究最早是由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一些哲学家发起的,如今的语言学界一般认为指示语的语用意义只能在具体的语用环境中得以实现,因此指示是一个介于语义学和语用学之间的边缘课题,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能起指示作用的词主要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指示形容词、指示副词、关系代词、定冠词、表示“来”、“去”意思的动词等(Lyons 1977:636-656)。
人称代词是最典型的一种人称指示语。
指示语是话语中跟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
传统地看,指示语分为三类:人称指示语、地点指示语和时间指示语。
人称指示语是言语交际中用以表示说话人、听话人或第三者的词语或结构,人称代词是最典型的一种人称指示语。
人称指示语可分为三类:第一人称指示语,包括说话人(如“我”、“我们”、“咱们”等),也可能包括听话人(如“我们”“咱们”等);第二人称指示语,包括听话人(如“你”、“您”、“你们”等);第三人称指示语(如“他”、“她”、“他们”、“她们”、“那些人”、“有人”等),既不包括说话人又不包括听话人,因此在言语活动中,它一般不是交际的直接参与者①。
以上我们所说的是人称指示语的一般用法,在实际使用中,各人称指示语的所指和用法并不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简单,本文主要讨论在具体的句子中人称指示语的指称变化情况,并且指出造成指称变化的原因,揭示出其背后隐藏的语用内涵。
一、人称意义的消失(一)指称作用的消失。
有些人称代词在进入具体的句子后,人称意义会消失。
这是由于这些人称代词发生了虚化,因而具有了非实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5月 学 术 交 流 M ay ,2006总第146期 第5期 Academ ic Ex chang e Serial No.146 No.5[收稿日期]2006-02-28[作者简介]王天华(197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生,从事语用学、语篇分析研究。
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及其语用分析王天华(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 要]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使用是和它的常规命题用法相对而言的,主要指由于不遵守人称指示语的数量和性质准则,或指示中心(deictic center )发生转换而造成语法人称和话语语境中的参与者之间的不对应。
人称代词 我(们) 、 你 的非指示使用,显示这种人称转换的语义-语用特点,即成为一种加强受话者参与的修辞手段,表现出亲密友爱的语用移情效果,从而更好地达到说话者预期的语用蕴涵效果。
[关键词]无人称;非指示;转换;模糊用法[中图分类号]H 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6)05-0138-03一、引言指示语的研究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称指示语通常指谈话双方用话语来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
[1]人称指示语常以人称代词为代表,像我(们)、你(们)和他(们)。
围绕人称指示语的一个中心问题是人称指示语的语法范畴和言语行为参与者角色互动范畴的关系问题。
人称代词的常规命题用途(canonical pro positional u ses)指人称代词典型的指示用法,即人称代词构成由其所在语句传送的命题内容的一部分,并和话语语境中的参与者之间相对应。
如:(1)我来自北京。
(2)你是哪个班的?例(1)、例(2)中 我 、 你 指的就是言语事件中的说话人和受话人。
这种常规的指示用法在指示语文献中已经被广泛地研究。
本文将讨论以此为基础,但与之相对的非常规使用,即第二人称代词 你 的非人称和元语言使用以及第一人称代词 我(们) 的模糊使用和在戏剧中的用法。
这种人称的非指示用法是指由于不遵守人称指示语的数量和性质准则,或指示中心(deictic center )发生转换而造成语法人称和话语语境中的参与者之间的不对应。
总的来说,这种非常规使用是一种加强受话者参与的修辞手段,能够达到说话者预期的语用目的。
二、 你 的非人称使用第二人称 你 的无人称用法是指在一般非正式的语体中由人称代词取代不定代词的用法。
无人称的 你 不再指受话者等具体的人,即不再具有指示功能,而起到一种虚指的作用。
这种用法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很常见。
如下例:(3)T hose children make such a no ise,it makes y ou (me,one)unable to concent rate o n yo ur (m y,one 's)w ork.'(Y ung-O Biq 1991)(4)在中国,你得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这一点和美国不一样。
(新浪网新闻)例(3)和例(4)中的 you 和 你 的主要特点是它们可以用 任何人 或o ne 替代,而不会改变语篇的主要信息,当然在语篇风格和修辞上会产生差异。
第二人称代词的这种无人称用法不指具体的说话人、受话人或能够确认的其他人,而起到一种普遍的泛指作用。
根据Biq 的观点[2],人称代词的这种无人称用法其实是一种不定代词的用法,只有具体的语境能够为它的所指提供确认的范围。
例如:(5)当一个医生,不如说,你这个人不会别的,但是会一些很基本的知识,啊,卫生知识,比如会接生,那么你就可以 (电视访谈节目)例(5)是一个老医生回忆他当赤脚医生时的经历。
这里的 你 指的是任意一个赤脚医生。
第二人称代词在语篇中的这种无人称使用是一种加强受话者参与到话语中来的手段,因为说话人赋予了听话人作为 行为者 的角色类型,拉近同听话人的心理距离,从而起到一种生动、138亲密或友爱的语用效果。
三、 你 的元语言使用第二人称 你 的元语言使用也是一种非指示用法。
所谓元语言使用,是和 你 的常规命题使用相对的,即 你 不表达它所在语篇单位的命题意义,而是作为一种呼语,引起听话人的注意,从而表明说话人对他所讲的内容的强调。
第二人称的这种元语言使用通常出现在日常谈话中,正式文章中不使用这种用法。
如下例:(6)他们只想去最发达的地方,你比如说,深圳、上海 (摘自电视采访)例(6)中的 你 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加上它或者去掉它对话语内容没有影响。
你 的这种使用实际上是引起听话人的注意,起到呼语的作用。
但这种呼语使用又和 你 的常规呼语使用(如 嗨,你叫什么名字? )是不同的。
在这种元语言使用中, 你 不会因为听话人的增多而变成 你们 ,即说话人使用 你 的时候是不会考虑实际语境中听话人的数量的。
这种元语言使用虽然也是指示的,但它指示的对象是说话人意愿中的接收者,而不是实际语境中的听话人。
英语中的y ou是没有这种用法的。
实际上,人称代词的这种非常规用法是一种很有趣的,很值得研究的语言现象。
此外,在人称代词中,第一人称代词我(们)也有两种非常典型的非指示用法:模糊用法和戏剧中的使用。
通常这两种使用表现的是说话人的语用目的,需要参照语境变量才能正确理解。
四、 我(们) 的模糊用法第一人称代词的模糊用法,一般只适用于它的复数形式,即模糊的 我们 。
这里的 模糊 是指所指的人不能被言语行为参与者所识别,或不需要识别。
上文已经提到,人称代词的常规用法即它的所指用法,通过这种用法我们可以识别具体的个体。
第一人称代词的模糊用法类似于它的指示用法,也适用于具体的个体,但不同的是,这些个体是没被说话者识别的,或不能被说话者识别的。
如:(7)这是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我们需要知识,我们需要教育。
例(7)中的 我们 泛指包括作者在内的特定的一群人。
我们 的模糊用法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似乎是排除说话人的,即我们可以说, 这是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我们需要知识 当然我不是说我个人。
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这样说。
再看下面的例子:(8)在五六十年前的前辈时代,也正在我们出生成长的阶段,我们也正如现代青年一样,具有勇敢、决心、幻想、行动的情绪,同时更有不可一世的气概。
但也和现代的青少年相似,怀有无比的彷徨、郁闷、烦躁和敌视现实,否定一切的心理。
(南怀瑾: 变迁的时代与不满的心理 )(9)N atio nw ide only7.8%of us ar e w ithout a tele pho ne at home.(K itag awa&Lehr er1990)例(8)和例(9)都属于 我们 的模糊用法。
例(8)中的 我们 是指那一代人,而不是具体被识别的哪些人。
例(9)中是作者取自 今日美国 杂志的一句话,这句话中的us指美国人,即包括作者在内的在美国范围内的每一个人,是一种泛指。
W e的这种用法也是报纸杂志的报道经常使用的一种用法。
五、 我(们) 的戏剧中用法L evinson指出,指示语是具有自我中心性的(ego cen tricity)。
[3]指示语通常是表达说话人的主观立场的,即 这儿-现在-我 是以说话人为中心原点(zero-po int),并以此为视点观察周围的其他事物或人。
戏剧中 我(们) 的使用指的是指示场的中心原点被转换的戏剧中的人物,因此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指示功能。
因为在戏剧中 我(们) 的使用,说话者暂时放弃他(她)的视点,而用 我(们) 指示假想的描述场景。
Z ubin&H ew itt提出指示中心理论(Deict ic Cent re T heor y)来区分不同的指示场。
[4]按照指示中心理论,故事世界是一个信息的心理呈现模型,这些信息和叙述事件、叙述场景和故事人物身份紧密相连。
所有与叙述有关的语言信息都有一个指示剖面(deictic pro file),以便能够从不同的视角表达和阐释信息。
指示剖面由两个维度决定: 原始视角 (o rig in o f perspective)和 目标视角 (object of per spectiv e)。
原始视角指 一个从故事世界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中转移的视角,并以此视角呈现故事世界 ,而目标视角指 一个沿着故事世界中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坐标建立起的指示中心 。
由定义可以看出,目标视角一定存在于故事之中。
而原始视角则可能在故事之内也可能在故事之外。
根据这一理论,人称代词 我(们) 的戏剧中用法是跟描述的场景相联系的(人物X是I,人物Y是y ou),即说话人采用的是目标视角,而不是跟话语场景相联系(说话者是I,受话者是Y ou,等等),即放弃原始视角的叙述。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10)当男人把一卷卷的钞票从衣袋里掏出来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是骄傲的成分多,亲爱的成分少,好像是在说: 看我!你行么?我这样待你,你多幸运! (梁实秋: 雅舍箐华男人 )(11)So may be it s I,John Isidor e said to himself. (L ong man G rammar o f Spoken and Wr itten Eng lish: p335)在例(10)中, 我 并不指作者本人,而是 男人 。
而 你 也不指读者,而是 女人 。
同样,例(11)中,I并不指说话人,而指John,即指示中心是以叙述中的人物为中心的。
L yo ns认为戏剧中的 我(们) 是整个指示系统从话语情景转换到描述情景中的一部分。
在戏剧中的 我(们) 的使用中,说话人暂时放弃了他的视点,而以叙述中139的人物为中心,采用目标视角来进行叙述。
下面的这个例子也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12)乌玛 瑟曼自豪地回忆说:那天晚上,每位(女)演员的衣服看起来都一个样。
你与人们穿的不一样,你就会令人讨厌。
这时候,你就会这样说,我要当穿着最差的一位!最后我成了穿着最差的那位,我为此感到高兴。
我需要这样的批评。
(网易新闻)例(12)是美国女星乌玛 瑟曼对人们对她在奥斯卡颁奖礼上所穿的晚礼服的评论所作的回应。
句中的第一个 我 并不指她本人,而是指那个虚拟的 你 。
这个 你 在这里也不指听话人,而是虚指想像情景中的人物。
后边的 我 则指她本人。
可见第一个 我 就是戏剧中的用法。
在这里说话人放弃了她的视角,称想像中的 你 为 我 ,从而把指示中心转移到了叙述中的人物身上。
我(们) 的这种戏剧中的使用多出现在口语中,可能因为 口语这种形式允许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时性 [5]。
那么,这种使用戏剧中的 我(们) ,对整个指示框架进行转换能起到一种什么样的语用效果呢?吴一安认为,指示中心发生迁移,即从自身现实环境中的 自我 指示中心,调整到主人公指示中心,产生的效应是一种移情(empathet ic)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