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及其在福建发展的思考

合集下载

产业集群 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产业集群 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我们需要明确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地理区域内,同类产业企业相对集中并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形成一种紧密的产业网络体系。

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整体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然而,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其中之一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激烈竞争。

由于在同一产业领域内企业相对密集,相互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一些中小微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

另外,产业集群在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短板,影响了整个集群的竞争力。

产业集群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制约了其长期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抵抗外部竞争,实现共赢。

政府可以加大对产业集群的扶持力度,在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提高整个集群的竞争力。

产业集群可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人才和技术,推动科技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从个人观点来看,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只有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产业集群才能迎刃而解,迎接更大的发展挑战。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只有不断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对产业集群发展能够有更深入、更灵活的理解,为其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以上就是基于指定主题的文章撰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产业集群是一种以产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外部遥散化经济效应。

在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的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因为它可以促进产业的集约集聚,提高竞争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福建省纺织产业集群现状与提升建议

福建省纺织产业集群现状与提升建议

纷 建 起纺 织服 装 企 业 ,形 成 了化纤 、 棉纺 织 、针 装加工产业链不 断延伸 ,在石狮 、晋江周边城镇逐
织 、 染整 、 服 装 、非 织 造 布 、 纺 机 纺 器 等 纺 织 产 业 步形 成 了 以服装 产 品为龙 头 ,化 纤 、棉纺 织 、针
体系 ,纺织总量居全省 首位;厦 门市经济特 区地域 织 、 印染 、服 装 辅 料 、 非织 造 布 、 纺 机 等 相 互 配 套 优势给 纺织业注入 生机 ,出现一批化纤 、织造、 印 的 比较完整 的产业链 。经过 多年的发展积淀, 已成 染 、服装等 外资纺织企业 ,女装 、时 尚正装 、童装 为全国最大的纺织服装加工和 贸易基地之 ~;全 市
福建 省纺织产业群பைடு நூலகம் 是在全 省国 民经济持续 、
高 速 增 长 推 动 以及 纺 织 工 业 发 展 进 步 、 区 域 布 局 结 服 装 产 业集 群 和 全 国服装 集 散 中心 。 2 以 化 纤 、纱 线 、经 编 面 料 等 纺 织 原 料 发 展 、 构 发 生 变 化 下 而 出现 的 硕 果 。一 批 以 市 、 县 、镇 区
业 问题 ,促 进 了社会 和 谐 发 展 和 安 定稳 定 。 S S 链 等 一 大 批 产 业 集 群 , 品牌 带 动 效 应 凸显 , B拉 在 省 内外 享 有 较 高 声 誉 ,全 市 纺 织 已建 成 风 竹 纺织


产 业 集 群 发展 情 况
等 4 企 业 国 家级 企 业 技 术 中心 ,有 海 天 轻纺 等 家 l多家 的省级企 、技 术中心。石狮市 已成为庞大的 0 f
服 装 市 场 开 始 ,直 至 在 在 晋 江 、石 狮 等 周 边 城 镇 纷

福建产业(集群)及产地分布(综合)

福建产业(集群)及产地分布(综合)

福建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业、石化工业、机械工业福建产业集群分布表从总体上看,福建产业集群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截至2006年,全省已初步形成近60个大小产业集群,总产值380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2%;其中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有10个,产值规模2200多亿元;工业总产值在30至100亿元之间的有13个,产值规模960多亿元(详见下表)。

这为福建实施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我们能看到或感受到,在培育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不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福建产业集群分布表序号集群名称(工业产值)序号集群名称(工业产值)1福州显示器产业集群(459)2泉州纺织服装产业集群(400)3福厦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集群(308)4闽南石材加工产业集群(258)5厦门海沧石化产业集群(197)6厦漳闽台合作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191)7泉州鞋业产业集群(190)8厦漳数字视听产品产业集群(150)9长乐纺织产业集群(149)10福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138)11泉州箱包产业集群(130)12福州塑胶产业集群(118)13湄洲湾石化产业集群(117)14厦门移动通信产业集群(103)15三明钢铁产业集群(101)100亿元以上集群小计(3009)1晋江南安建陶产业集群(95)2福州服装产业集群(94)3莆田鞋业产业集群(83)4厦门电控设备产业集群(74)5闽西水泥产业集群(74)6厦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63)7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60)8德化日用工艺陶瓷产业集群(59)9福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58)10闽东电机电器产业集群(58)11南平竹木制品产业集群(51)50~100亿元集群小计(769)1龙岩运输及环保等专用设备产业集群(48)2厦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46)3福州船舶产业集群(16)4福安船舶产业集群(14)5厦船舶产业集群(15)6莆田食品产业集群(45)7福州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44)8晋江东石伞业集群(43)9厦漳搬运机械产业集群(42)10泉州休闲食品产业集群(42)11漳州小家电产业集群(42)12三明林产加工产业集群(41)13南安五金水暖件产业集群(40)14泉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38)15漳州钢铁产业集群(38)16厦门纺织服装产业集群(38)17莆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34)18安溪乌龙茶产业集群(30)19莆田化工医药产业集群(30)30~50亿元集群小计(686)1厦门钨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28)2丰泽树脂工艺品产业集群(27)3仙游木雕产业集群(26)4安溪竹藤铁工艺品产业集群(26)5南平电线电缆产业集群(21)6三明机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20)7漳州家具产业集群(19)8莆田服装纺织产业集群(18)9南平纺织服装产业集群(16)10闽东石材产业集群(16)11永安纺织产业集群(16)12福州医药产业集群(15)13闽侯藤铁工艺品产业集群(15)14长乐冶金产业集群(12)15厦门生物及新医药产业集群(11)16长汀服装产业集群(11)10~30亿元集群小计(297)1宁德汽摩配件产业集群(8)2南平乳制品产业集群(8)3闽东水产加工产业集群(7)4闽东茶业产业集群(6)5闽东食用菌产业集群(5)6三明天然药物产业集群(2)7闽东(柘荣)制药产业集群(2)一、中国卫浴行业产地分布概况—福建篇福建主要产地主要集中在:南安、厦门、福州三地为主,主要以生产水龙头、阀门、水箱配件、感应洁具、浴室柜为主。

福建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福建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发展。 二 、对策 思考
产 业 ,以及 加快 发 展 新能 源 、新 材 料 、节
实 业 是 立 国之 本 ,创 新 是强 国之路 ,
所谓大国崛起 ,本质上往往是一 国制造业 的崛起 。未 来世 界 各 国 比拼 的焦 点 之 一 就 是 制 造业 的发展 水 平 ,就是 制造 业 的技术 水平。福建发展先进制造业必须坚持走新 型 工业 化 道 路 ,以提 高制 造 业 国 际竞 争力 为目 标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手段 ,以 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 ,优化产业结 构 ,调 整 产 业 布局 ,拓展 产 业规 模 ,实 现 制 造业 的跨 越式 发 展 。 1 、 增 强 福 建 制 造 业 企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推 动 高新技 术产 业发 展 。工 业 发 展在 福 建 经济 中发挥 着 主 导作 用 ,要 把 工 业发 展 作 为增 强 后劲 的着 眼点 ,加大 重 组 和 改 造传统工业的力度 。福建省应统筹规划和 布局 ,引导各市立足 自身资源优势 ,采取 差 异 化竞 争 策 略 ,优先 培 育 和建 立 具 有 市 场 前景 的特 色经 济 和 优势 产 业 ,培 育 和形 成 新 的经 济 增 长点 ,发挥 比较优 势 ,营造 局 部 优 势 ,壮 大 优 势 产 业 群 ,拉 长 产 业 链 。同时要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生物 工程 、资讯技术 、材料技术等的投入 ,大 力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形成有较强竞 争 力 的高 科 技企 业 群 体 。加 快用 高 新 技术
息控制生产” ,企业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 C A D)、机器 人 自动操 作 和数 据 化 柔性 生产都应用得很不够 ;就生产企业制度而 言 ,福 建 的不少 民营 制造 业 目前 还 难 以摆 脱 血缘 家 族 制 ,无 法 转 变为 现代 企 业 制 。 这些体制上的问题也困绕着福建制造业 的

关于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的思考

关于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的思考
区域经 济 IDsr t c n my itc o o ie
关于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的思考
谢 珍 珍 中共 安 溪 县委 党 校 福 建 泉 州 3 2 0 6 40
摘要 : 本文着 眼安 溪县 茶叶产业 集群发展 的现 状 以及 集群 发展 中存在 的问题 , 出 了调整 茶叶产 品结构 、推 进 茶叶 提
二位 。
3 、重视培 育龙头企业 , 品牌 效应 日益显现 。安溪近年 来重 视培育茶叶龙头企业 , 积极 出台各 种政策和措 施扶 持龙头企 业发 展 。安溪铁 观音集 团、八马茶业有 限公司 、华祥 苑实业有 限公 司、三和名茶 、华虹茶厂 、魏荫茶厂等一批龙头企业得到较快发 展壮 大。截至2 1 ̄ 6 , 0 ll 月 全县拥有安溪铁观音、八马 、凤 山、等 Z 3 中国驰名 商标 , 枚 福建省著名商标1枚 , 州市知名商标2枚 , 3 泉 9 形 成活力十足的茶叶名牌商标集群 , 安溪 县茶产业 的稳步提 升和 为 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 4 、茶事 活动 日趋普及 , 文化得到 传播宏扬 。改革开放 以 茶 来, 安溪人致力 于挖掘传统 茶文化 , 民间传统 的茶王赛与 茶歌 把 茶舞 、茶艺表演 、茶具展销 、茶王拍卖等茶事活动紧密结合 , 以 “ 文化搭 台、经贸唱戏”为指导 , 连续几 年成 功举 办了 “ 中国茶 都茶 文化旅游节”、 “ 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 “ 中华茶产业 国际合作高峰会”等活动 , 提高安溪铁观音 的知名度 , 并依此大力 兴建茶文化旅游项 目, 掀起安溪茶文化旅游 热潮 , 充分展示 了安溪 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神奇魅力 。 5 、茶产业链得到延伸 , 产业分工趋 向合理 。茶产业的发展直 接带动 了加工业、机械制造业、包装 印刷业、交通运输业 、旅馆 餐饮业 、文化旅游业以及房地产业等第二 、第三产业的发展 , 形 成了 “ 一业兴 , 百业旺”的可喜局面。产业 聚集效应渐显 , 专业化

福建 行业发展现状 数据

福建 行业发展现状 数据

福建行业发展现状数据
根据最新数据,福建省的行业发展现状如下:
一、电子信息产业: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集成电路、通信设备、计算机和消费电子产品为主导的产业链。

福建省闽清科技重点园区、厦门软件园等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

二、装备制造业:福建省装备制造业以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船舶制造为主要领域。

特别是福建省龙岩市的机械制造业发展较为突出,已形成了高端智能制造、五金加工、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

三、食品加工与生物医药产业:福建省是中国重要的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

福建省的茶叶、糖果、水产品等食品加工业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福建省福州市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也在不断壮大。

四、纺织服装业:福建省的纺织服装业发展较为迅速,形成了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福建省厦门市和泉州市的服装产业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五、旅游业:福建省的旅游业发展较快,福建省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文化资源,如武夷山、鼓浪屿、土楼等。

福建省的旅游服务也在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六、新兴产业:福建省还在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产
业、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等。

福建省的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总体而言,福建省的行业发展现状良好,各个产业都在不断壮大和提高竞争力。

福建省政府也一直在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提供支持和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

未来福建省的行业发展前景仍然十分乐观。

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前言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是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省份之一。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厦门、福州、泉州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本文将探讨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分析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产业规模截至2021年,福建省累计涉及电子信息企业4400余家,其中中小型企业占比高达80%以上。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年产值稳步增长,2019年达到了1.6万亿元,成为福建省第四大产业。

区域分布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厦门、福州、泉州等地。

其中,厦门是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心,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如华为、泰克电子、中兴通讯等。

福州和泉州也各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产业集群,福州的龙岩、南平等地也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企业。

产业链完善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比较完整,产业链中的企业涉及到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电子硬件和软件开发等各个环节。

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部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产业升级转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在加速升级转型。

不少企业开始开展智能制造,逐渐向高端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未来发展趋势产业数字化升级数字化是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方向。

产业数字化升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产品设计,并实现智能化管理,有助于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智能方向拓展。

产业集群整合升级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已初步成形,但各个园区内部之间缺乏协同和整合。

未来需要通过政府引导、产业联盟组织等方式促进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形成联盟、联合品牌、共享资源,实现协同发展和整合升级。

打造自主品牌目前,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多依靠外资和代工业务,自主品牌的发展相对滞后。

培育产业集群 增强经济活力——关于发展莆田产业集群的思考

培育产业集群 增强经济活力——关于发展莆田产业集群的思考

经产业集群的思考 ��
许荣贤
� � � � � � (中共莆田市荔城区委党校, 福建 莆田 )
近些年来,莆田经济实现了跨跃 ,特别是 06 年全市 小, 除制鞋业 外, 至今尚未培 育出产业 超百亿的大 型产业集 达到了 42 2. 61 亿, 财政收入达 37 . 32 亿 , 第 一次跃居 全 群.集群内企业单位规模小, 缺乏像戴尔计算机, 捷联电子, 省 第七位, 07 年 达到了 513. 8 1 亿, 财政收入达到 45. 67 福建炼油化工, 东南汽车等能够引领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大项 亿, 增幅是全省第二位和第四位 � .这主要得益于临 海工业的 目.全市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 4 3 家, 仅占全省 4. 1% , 其中产 发展, 近几年, 秀屿港火电厂, 佳通轮胎等产值都超过 10 亿, 值上亿元的企业只有 54 家.同时,我市产业集群集聚效应 特别是 投资 240 亿的 和 350 万千瓦级的燃气 电厂已正 低, 吸附能力弱, 发展速度 缓慢.曾被誉为 "中国鞋 城" 的莆 式投产使用以 及下游配套企业的驻进, 都为莆田的经济 发展 田, 成名比邻 近的晋江更 早, 早在上世 纪 8 0 年代, 莆田鞋业 注入了新的活 力.其二, 产业齐全, 莆田已形成制鞋, 电子信 的产值就有 50 亿, 然而十几年过去了, 莆田鞋业产值仅翻了 息, 食品, 纺织 服装等传统 产业和医 药化工, 电力 能源, 林产 一番.莆 田鞋业人 思想僵化, 创新 不足, 满足于拿 订单过日 工业等新兴产 业.莆田鞋业历史悠久, 目前是我市工业 经济 子, 原来的经营方式, 企业规模都没变化. 晋江制鞋业则后来 中的第一大产 业, 产值超百亿, 已经形成皮鞋, 布鞋, 塑料鞋, 居上,目前该市已集聚制鞋企业 17 00 多家,年产鞋 7 亿多 橡胶鞋以及鞋 用面料, 鞋模, 鞋底等多个行业群体, 产品远销 双, 产值 200 亿, 被授予"中国鞋都"称誉, 夺取了 福建鞋业 东南亚, 欧美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是全国鞋类产品的主要 的霸主地位. 产 区和出口重 地.莆田 也是亚洲最 大的电子计 算器生 产基 2 , 产业链短, 关联度低.我市多数行业产业链短, 企业之 地, 年产 2 . 8 3 亿台. 以雪津啤酒为主的食品饮料业, 以才子集 间, 产品之间联系 松散, 不相配套, 未能形成相互依存的分工 团 为主的纺织 服装业还 有以佳通轮 胎为主的医 药化工业 都 协作体系. 浙江诸暨大唐袜业, 在 53. 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分 有了新的发展. 电力能源业是莆田新兴产业, 发展势头强劲, 布了 8 000 多家袜业企业,集中了原材料生 产,原材料经销 气电一体化, 燃气电厂 , 湄 洲湾火电厂 和南日风力 发电 商, 缝头卷边厂, 印染厂 , 定 型厂, 包装厂 , 机械 配件供应 商, 站 以及仙游抽 水蓄能电 站, 形成水 火风气 " 四轮"齐驱 的局 营销商, 联托运 服务企业等 , 企 业之间相互 依存, 互为需求 , 面, 一个新兴的电力能源基地正在崛起.莆田林产 工业目前 形成一个配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晋江制鞋业从皮革, 鞋材, 化 产 值虽然不大 , 但 却是最具 潜力的产业 , 随 着进口木材 检疫 工原料, 鞋机到 数字制模, 都有专业的生产厂家为之配套 , 形 除害处理区的 正式使用和秀屿木材加工区的加快建设, 莆田 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 企业在五公里范围内就可以找到加 有 望成为东南 沿海最大 的木材加工 基地和进出 口原木集 散 工生产鞋子的所有原辅材料. 我市制鞋业一年鞋材需求量 30 地 .第三, 品牌效 应, 近几年来先 后有九家 获得中国名 牌产 多亿, 除少数低值材 料外, 大多数从外地购买, 其他一些产业 品.2004 年, 福建才子衬衫, 东南香大米问鼎中国名牌, 实现 更是主要集中于产业链的某些环节上, 企业所需材料和设备 零的突破.2005 年, 又有雪津啤酒, 卡朱米羽绒服, 沃特旅游 几乎全部外购.产业链的缺失, 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 鞋, 三棵树内外墙涂料等 4 项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今年, 营风险, 降低了产业的竞争力. � 又有福建保兰 德箱包皮具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兰德牌箱包, 佳 , 布局分散, 结构雷同.产业 集群最显著的特点是空间 腾食品有限公 司生产的天下农庄牌大米, 福建 云敦服饰有限 的集聚性和产业的关联性. 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缺乏规划和引 公司生产的云 敦牌衬衫等 3 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导, 布局不合理, 分工不明确, 优势不明显, 主导产业不突 出, 中国名牌的获得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 降低了我市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真正有竞争力的产业集 但是莆田比起兄弟地市还差得很 远,如厦门 2 001 年财 群, 都是大而专 , 特而强的.一个人口几十万的县区, 资源有 政 收入突破 100 亿, 2005 年突破 2 00 亿 达 20 . 6 亿, 2007 年 限, 能够做大做强一 二个区域特色产业就很好了.邻市泉州 又 突 破 300 亿 达 348 . 58亿 , 2005 年 也突 破 1 千亿 达 所辖各县 (市, 区 ) , 均有其独特 的县域经济 , 晋 江的鞋服 , 南 102 . 55 亿, 2007 年过 137 5. 26 亿;又如泉州, 2 002 年财政收 安的建材, 泉港 的石化, 丰泽的 树脂, 惠安的石 雕, 安溪的茶 入才达 8 0 亿, 12 33 亿, 2 004 年财政突破 100 亿, 2 005 年 叶, 德化的陶瓷, 都因 为 " 一县一柱 " 而 充满鲜明的 经济发展 达 152. 7 8亿, 达 162 6 亿, 2006 年财 政达 18 5. 02 亿, 个性, 形成了独特的 区域品牌.我市制鞋, 服装, 食品等支柱 达 1 00. 7 6 亿, 2007 年财政 突破 2 00 亿,达 2 25.06 亿 , 产业散落在各个县区, 各个园区, 企业在空间上布局分散 , 没 达2 27 6 亿.就是 晋江一个县级市, 2 006 年 的财政收入 就达 有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和密切的经济联系. 县区之间缺乏 48 .5 亿, 达 4 2. 50 亿, 2007 年财政收入达 60. 3 亿, 协调, 各行其 是, 目前各县区 都提出了 五六个甚至 八九个主 达 67 2 . 4 亿. 莆田 2 00 年全市 的财政收入才 37 . 32亿 , 导产业, 且主 导产业互相 重叠, 各自极 力引进或扶 持的项目 是 42 2. 61 亿, 2 007 年财政收入 45. 67 亿 513.8 1 亿.主要 存在结构雷同和重复建设的现象, 造成资源分散和浪费. � 原 因是产业规 模小, 不能产 生产业集群 的机制效应 , 比 如规 , 人才缺乏, 创新不足.莆田籍人才虽多, 但多数在外发 模效应, 成本效应, 竞争效应, 专业效应 , 品牌效应等等, 造成 展, 加上这些年来鞋 业, 石雕, 工艺美术等技术和管理人才外 各个行业发展 缓慢, 缺乏竞争优势和发展后劲.因此 建立产 流严重, 造成本地企 业人力资源短缺,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 不 业集群是当前莆田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当务之急. 少产业还停留在模仿, 低价竞争阶段, 产品附加值低, 市场竞 一, 莆田发展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争力弱.即使是莆田高新技术园区, 目前所生产的多是电子 1, 规 模偏小, 集聚 缓慢.我市 产业集中度 低, 集群 总量 表, 计算器等低端产品, 真正高新技术产品不多.我市鞋业虽

福建自贸区建设现状及战略思考

福建自贸区建设现状及战略思考
投资贸易便利化政策
福建自贸区实施一系列投资贸易便利化政策,包括负面清单管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等,降低 市场准入门槛,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同时,自贸区还积极推动金融、税收、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创新, 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03
CATALOGUE
福建自贸区面临的挑战
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风险
信息通信设施建设
福建自贸区注重信息通信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推动5G网络、 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自贸区的数字化 、智能化水平,为企业创新和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产业发展现状
优势产业集聚
福建自贸区依托本地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 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
福建自贸区需要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自身发展瓶颈和难题
产业结构升级难题:福建自贸 区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 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在全球
价值链中的地位。
营商环境优化:自贸区建设需 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 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竞
争力和市场活力。
人才引进与培养:自贸区建设 面临人才短缺问题,需要加大 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自贸 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福建自贸区建设 现状及战略思考
汇报人: 2023-11-20
目 录
• 福建自贸区概述 • 福建自贸区建设现状 • 福建自贸区面临的挑战 • 福建自贸区战略思考
01
CATALOGUE
福建自贸区概述
福建自贸区的定义和范围
定义
福建自贸区是中国政府设立的自 由贸易试验区,旨在推动贸易自 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促进经济转 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福建水产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福建水产加工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2、主要产品
2、主要产品
福建水产加工产业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海带、海参、鳕鱼、对虾等。其中, 海带是福建最重要的加工产品之一,其加工品出口量占全国的近一半。此外,海 参也是福建重要的加工产品,其产量占全国的约20%。鳕鱼和对虾的加工品也具 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3、企业结构
3、企业结构
福建水产加工产业的企业结构呈现多样化。一方面,存在大量小型企业,主 要生产简单的加工品,如盐渍海带、干海参等。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大型企业, 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研发能力,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深海鱼油、海参保健 品等。
福建水产加工产业需要提高产业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可以通 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同时,注重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 值,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和营养的需求。此外,还应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与 交流,提高整体竞争力。
2、拓展国内市场
2、拓展国内市场
福建水产加工产业不仅要出口市场,也要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可以根据国内 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开发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 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等渠道,扩大产品在 国内市场的销售范围。
政府应加大对福建水产加工产业的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人 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研发和推广新产品方面,政府应给予更多的 支持和引导,推动产业创新和发展。
三、结论
三、结论
福建水产加工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在提升产业水平、拓展 国内市场、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和加强政策支持等方面下功夫,将有助于推动福建 水产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未来,福建水产加工产业有望成为全 国乃至全球的重要水产加工基地之一。
参考内容

泉州产业发展趋势论文

泉州产业发展趋势论文

泉州产业发展趋势论文泉州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福建省的一个地级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泉州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的知名产业基地之一。

本文将探讨泉州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其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泉州产业发展的优势1. 地理位置优越:泉州位于福建省的东南沿海,是福建省最大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它靠近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这使得泉州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并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2. 产业结构多元化:泉州拥有多个产业集群,涵盖了纺织、鞋业、建材、食品等多个领域。

这些产业之间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为泉州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创业氛围浓厚:泉州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城市。

这种商业氛围对创业者的吸引力非常大,使得泉州成为了许多初创企业的聚集地。

4. 人才优势突出:泉州市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和研发机构,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聚集于此。

这些人才为泉州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撑。

二、泉州产业发展的趋势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升级的需求,泉州传统产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泉州纺织、鞋业等传统产业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2. 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泉州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如开元寺、清源山、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

这些文化资源为泉州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未来,泉州可以加大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投资,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3. 环保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增加,泉州可以大力发展环保和清洁能源产业,如风力发电、太阳能等。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也能够为泉州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4. 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兴起: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泉州可以抓住机遇,加大对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投资和支持。

福建各大产业比较发展趋势

福建各大产业比较发展趋势

福建各大产业比较发展趋势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省份之一。

福建省的经济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崛起,成为全国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和沿海经济开放试验区。

福建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其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

本文将对福建各大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

一、制造业福建省的制造业一直是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福建的制造业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服装、鞋类、电子和机械制造等。

制造业在福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技术制造业的崛起: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福建省开始注重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

例如,福建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福建省最重要的制造业之一。

福建省有着丰富的电子元器件和成品生产基础,目前正在加快培育大型集成电路、光电子和新型平板显示等高技术制造业。

2. 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随着互联网对经济的普及和冲击,福建省制造业也在积极与互联网进行融合。

福建省鞋类、纺织和电子制造业等传统制造业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3. 绿色制造业的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资源的有限,福建省的制造业也在积极发展绿色制造业。

福建省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在制造业中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服务业福建省的服务业在福建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旅游、金融和物流等服务业。

福建省的服务业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服务业的繁荣:福建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服务业一直是福建省的优势产业。

福建各地积极开展旅游开发与推广,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吸引更多的游客来福建旅游观光,促进旅游经济的繁荣。

2. 金融服务业的创新:福建省的金融服务业也在积极创新发展。

福建省的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贷款、保险、证券、投资等,为福建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意见建议

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意见建议

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意见建议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举措。

现就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1、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是我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产业集聚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

加快产业集聚是优化资源配置、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的工作平台。

产业集群是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地域内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

培育产业集群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要求,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的重要方式。

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推进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过程。

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我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选择,抓实抓好。

2、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扩大开放、服务全局”的发展态势,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高新技术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创造良好环境,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化产业布局,使我省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的集聚力明显增强,产业的核心技术、品牌效应与营销网络优势更加明显,主导产业带动作用更加有力,临海工业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3、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目标任务是:初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域和产业集群。

福建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福建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引言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的永恒主题,人类文明进步呼唤着可持续发展和新科技革命,中国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

依靠科学技术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和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已成为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被提上国家日程。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一个深度结合,从而推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从而最终形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国家背景国务院于2010年10月10日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决定》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根据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

《决定》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024年福建省纺织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福建省纺织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福建省纺织市场分析现状引言福建省是中国纺织业发达地区,拥有庞大的纺织市场。

本文将分析福建省纺织市场的现状,探讨其特点和趋势。

福建省纺织市场特点福建省纺织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产业集群:福建省内存在大量纺织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有利于资源共享和技术创新。

2.多元化产品:福建省纺织市场的产品种类丰富,涵盖纺织原料、纺织品、纺机设备等多个领域。

3.外贸依赖:福建省纺织市场与国内外市场紧密联系,外贸占据重要地位,对国际经济形势和跨国贸易政策敏感。

福建省纺织市场的发展趋势福建省纺织市场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智能化生产:随着科技进步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福建省纺织市场将逐渐实现智能化生产。

智能化生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2.环保意识增强: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福建省纺织市场将加大环保投入,推动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纺织产品。

3.产业升级:福建省纺织市场将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行业向高端和高附加值产品升级。

4.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在纺织市场的应用将逐渐增加,企业将更加重视网络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销售效益。

福建省纺织市场的竞争优势福建省纺织市场具备以下竞争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与台湾、香港及东南亚等地相邻,交通便利,有利于国内外贸易。

2.产业链完善:福建省纺织市场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从纺织原料到成品加工齐全,能够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

3.人才优势:福建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纺织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

福建省纺织市场的挑战与对策福建省纺织市场面临以下挑战:1.市场竞争激烈:纺织市场竞争激烈,福建企业需要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和产品品质,增强竞争力。

2.国际贸易摩擦:国际贸易摩擦导致纺织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福建企业需要关注国际贸易政策,灵活应对。

针对以上挑战,福建省纺织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打造核心竞争力。

福建产业结构趋势

福建产业结构趋势

福建产业结构趋势福建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沿线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发达的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调整,福建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福建省的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三个方面,分析福建省的产业结构趋势。

福建省的传统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渔业、纺织服装和建材等行业。

农业是福建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山区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果树、茶叶等作物为主,平原农业以水果、蔬菜、水产养殖等为主。

福建省还是我国的重要渔业省份,有着广阔的渔场资源和良好的渔业发展环境。

此外,福建省的纺织服装和建材行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

但是,由于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力成本较高,市场竞争激烈,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产业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福建省的新兴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福建省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

福建省是中国重要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之一,拥有许多知名的信息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

福建省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和人力,建设了一批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此外,福建省还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可以预见,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福建省的新兴产业将持续壮大,成为该省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

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相比,服务业在福建省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成熟度,也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福建省的服务业包括旅游、金融、物流、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

福建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省份之一,具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福建省的金融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金融机构和证券交易所。

此外,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福建省的物流业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

掣肘福建自贸区发展的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掣肘福建自贸区发展的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掣肘福建自贸区发展的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自贸区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给全国各地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而福建自贸区作为中国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备受关注。

在发展过程中,福建自贸区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对其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推动福建自贸区的快速发展。

一、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福建省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单一,以制造业和农业为主,特别是传统产业占比较大。

而且,这些传统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市场需求也在逐渐下降。

这种产业结构对于自贸区的发展是不利的,需要进一步优化。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比如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引导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转型,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三是促进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推动不同产业间的合作和互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整体竞争力。

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福建自贸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这使得自贸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难以掌握自己的发展主动权。

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鼓励他们增加科研投入,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二是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三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激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创新活动。

三、区位优势有待发挥福建自贸区地处海峡西岸,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是这一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原因主要是交通运输不畅、物流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和效率;二是优化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推动物流业的发展;三是加强与沿海邻近地区的合作,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共同发挥区位优势。

福建省部分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福建省部分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福建省部分行业发展情况分析福建省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沿海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

福建省在过去几年中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在一些行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行业进行分析。

第一,电子信息行业。

福建省在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福建省致力于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鼓励引进和培育一批电子信息企业。

福建省泉州、厦门等地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子产业链,以台资企业为主导,涵盖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

同时,福建省还积极引进和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二,纺织服装行业。

福建省有着悠久的纺织历史和丰富的纺织资源,纺织服装行业一直是福建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福建省的一些城市如泉州、漳州、厦门等地拥有庞大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涉及纺织纺织、服装设计制作、出口贸易等方面。

福建省积极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的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福建省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纺织业的废水处理、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第三,旅游业。

福建省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业发展势头喜人。

厦门、福州、漳州等地是福建省的旅游热门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福建省积极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推广。

福建省还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努力打造具有特色和品牌的旅游线路,提升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海洋经济。

福建省是一个沿海省份,拥有广阔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海洋经济优势。

福建省积极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培育海洋产业,推动海洋科技创新。

福建省以厦门为核心,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如船舶制造、港口经济、海洋工程等领域。

福建省还积极开展海洋生态旅游和海洋科研合作,努力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体系。

总的来说,福建省部分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旅游和海洋经济等行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群及其在福建发展的思考□黄丽萍摘要: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培养产业集群并促使其发展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从福建的实际出发,探讨了福建产业集群形成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作者简介:黄丽平,女,福建教育学院政史系副教授,厦门大学经济系博士生。

所谓集群是一个生态概念,生态学中的生物集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或环境里各种生物种群,相互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结构单元。

集群被经济学家引用到经济学中,形容企业的生态聚落,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

地方产业集群,是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的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1998)。

集群有多种形式,其复杂性也不尽相同,但产业集群的主体都是大量产业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其内容包括:⑴生产最终产品或提供最终服务的企业.⑵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生产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供应商。

⑶下游的销售商及销售网络、顾客。

⑷侧面有互补商品的生产商。

⑸支撑机构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起支撑作用的民间团体、行业中介、金融部门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起支持作用的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咨询中心、培训中心等。

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1、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给集群内的企业带来生产资料的节约、劳动力成本的节约、信息技术成本的节约。

外部规模经济所带来的生产资料的节约是因为:第一,产业集群可以使公共产品得到合理的利用。

企业数量增加,公共设施的数量可以不要增加。

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尽管需要付费,但总比分散投资、单独建立公共设施要省钱多了。

第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即使因为企业的增多而增加其公共产品的数量。

那么增加的公共产品的价值,不会和集群内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按同一比例增加,而是公共产品价值的增加慢于企业的规模和数量的增长,从而使生产资料转移到单个产品上的价值也减少。

外部规模经济还带来劳动力成本的降低。

产业集群的存在,会吸引大量劳动力向该集群转移,一方面使单个企业方便而及时地雇佣到工人,企业节省搜寻的时间和费用。

其次,劳动力在一定空间的聚集,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降低了劳动力的培训费用。

把劳动者聚集在一空间时,就会加剧他们之间的竞争,首先迫使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劳动者通过学习或其他途径提高自身的素质。

原先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劳动者担心在竞争中失去领先地位,也会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在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过程中,资本家节省了教育培训的费用。

产业集群还会带来信息技术成本的降低。

首先,产业集群节省了搜寻信息的费用。

同处于某一区域的企业生产着相关的产品,市场信息的来源就显得广泛而便捷,可以及时获得上下游厂商和其他相关市场主体的市场信息,及时调整生产决策。

其次,产业集群促使信息、技术优先扩散出去。

集群内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不同企业职员之间的相互接触,也促成了信息的交流、技术的扩散。

企业获得这些信息技术都是免费或者准免费的,并且是优先的,因为企业职员“面对面”的接触,可能会将一些新技术、新知识在萌芽或构思阶段就扩散出去。

再次,产业集群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

产业或技术的发展一般具有生命周期规律,如处于成长期的产业或技术,只要有一个企业已经取得突破性创新,其他企业就容易预测或把握渐进性创新,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

2、专业化和分工。

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大致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人的局部劳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商品成本。

A,终生从事一种简单操作的工人,他的身体已经非常适应这种操作,因此,比那些不是专门从事这项操作的人,耗费的劳动时间要少,也就是说劳动生产率更高,单位产品所耗费的成本更少。

B,由于工人经常重复一种有限的动作,自然会从经验中找到花费力量最少而又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成本。

C,由于专业化和分工,减少了工作中的空隙,提高了劳动强度,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成本。

第二,劳动工具的分化和专门化,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工具的投入。

因为劳动工具分化和专门化的结果是使劳动工具简化、改进和多样化,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同时,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可以节约劳动生产时所使用的工具及其占用空间。

第三,分工和专业化节省了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由于分工和专业化,使人们的工作在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变得较为简单,从而可以减少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

第四,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有助于降低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3、交易成本的优势。

只要有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同一个生产过程就是由各个不同的经济主体共同完成,那么必然就有交易活动,而要进行交易活动,就要花费一定的交易费用。

首先,产业集群的形成,使经济主体在交易活动中靠近交易对象,节约了相互的要素流动、产品运输的有关费用。

其次,集群内的企业还可以联合起来,大批量采购生产资料,他们还可以建立共同的销售中心,降低销售费用。

再次,由于企业的空间聚集,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这就节约了各种找寻费用。

最后,由于集群内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根植性,有利于企业间建立基于信任和合作为基础的稳定关系,使双方容易达成协议并自觉履行合约,从而降低了谈判签约的费用以及监督执行的费用。

4、产品差异化优势。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生活已在从温饱向小康转变,消费者的单纯的数量追求,转向追求“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差别化”。

企业的竞争策略也从价格竞争转向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并举的市场竞争上来。

产品差异化成为非价格竞争的主要战略。

所谓的差异化,就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形成足以诱使消费者购买的特殊性,使消费者认同该产品并区别于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

差异化战略的关键在于生产特色产品。

在产业集群内部,生产相关产品的企业之间,相互关注,相互竞争,其中任何一个企业在产品的品质、功能、外观、品种、花色、等级等方面所做的任何特色创新,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被其他企业获得,一方面对集群内的其他企业形成竞争压力,迫使其他企业得以进行创新。

另一方面也为集群内的其他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引发其他企业创新的灵感。

产品差异化优势的获得,可使产品的价格弹性不明显,从而带来较高的边际利润。

5、区位品牌优势。

区位品牌是企业无形的资产,区位品牌能有效地提高市场占有率。

区位品牌,即产业区位是品牌的象征。

如:瑞士的手表、巴黎的时装、晋江的旅游鞋。

以上产品之所以具有区位品牌优势,与产业集群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晋江的旅游鞋,首先是因为晋江有大量的生产商在生产旅游鞋,形成企业集群;其次是因为晋江的旅游鞋在质量和特色上负有盛名;三是产业集群中大量的生产商利用整体的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对外宣传阵容。

晋江的陈埭镇的鞋材同业公会会员160多人,他们联合开展对外宣传,改变了中小企业没有实力开展宣传的状况。

区位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吸引国内外的消费者或经销商骆驿而来,因为消费者或经销商除了追求区位品牌外,他们还能在产业集群内货比三家,提高购货的效率。

消费者或经销商的大量增加,反过来进一步提升了区位的品牌效应。

晋江的“安踏”、“爱乐”、“亚礼得”等产品占该行业中国名牌产品的一半,晋江生产的运动鞋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6、合作优势。

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创造的力量大于单个企业力量的简单总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因为他们不一定能搜寻到合作伙伴,即使搜寻到了,也要进行一番严格的考证。

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合作却有独特的优势。

①产业集群内容易搜寻到或容易吸引合作伙伴;②易形成合理有序的合作。

因为,首先,集群是由若干或更多的企业参与,企业之间严密分工、密切合作,大到终端产品的组装,小到一个小部件的各个工序,均可形成企业之间竞争、发展的共生关系。

一个产品一般由若干企业共同完成,整个区域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地域生产综合体。

所以,即使没有统一的管理,企业都应自觉遵守市场规律,讲究信用,有序合作;其次,集群内的企业地域相近,企业主之间、员工之间相互熟悉。

企业的声誉如何,会在集群内迅速传播,影响企业的成长,所以每个企业都应在合作中遵守承诺;再次,集群内的企业一般都深深地嵌入或根植于当地企业,迁移的成本很高,一旦在合作中出现机会主义倾向,就将失去下一次合作的机会。

上述几个原因促使集群内的企业恪守信用,建立基于信任和承诺的有序合作,以团队的力量共同去开发市场。

7、形成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首先,形成了技术创新和进步的环境。

产业集群从以下几个方面,塑造了技术创新的氛围和进步的环境。

一方面,同类企业或相近专业的技术人员的聚集,营造了技术创新的氛围。

集群内同类企业争夺同一市场,同行相互比较,必然在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化问题上展开竞争与合作,而这都必须不断创新、改进技术。

产业集群吸引了大量专业相近的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必然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而互相学习,互相竞争,推动技术的不断创新。

另一方面,其他经济主体塑造技术创新环境。

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吸引了大量前后向联系的企业、中介机构、教育和研究部门以及互补产品的生产商,这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以及所需的物质基础,而且由于地缘上的优势,学习方便,增强了学习和创新的动力。

其次,吸引外资的环境。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日益活跃,跨国资本在全球搜索最有利的投资场所。

外资倾向什么样的投资场所?由于产业集群独特的竞争优势,我们发现了跨国资本流动的一个共性:国际投资的区位正向有产业集群基础的地方转移。

产业集群已成为吸引外资的温床,为吸引外资创造有利的环境。

二、福建产业集群的形成特点第一,福建产业集群基本上属于横向产业集群。

在众多的集群当中,波特把集群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类型,纵向集群是由通过买方和卖方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所组成。

横向集群是指共享终端产品市场,使用相同的技术和劳动力或者需要相似的自然资源的企业的集群。

福建的产业集群大多属于横向产业集群。

第二,福建集群产业的形成与福建民营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福建晋江的鞋业集群、服装产业集群、南安水头的石板材企业集群、安溪的茶企业集群、惠安的石雕企业集群的形成地,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根本没有大型企业,大部分都是从民营经济的发展起步的。

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增强竞争能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逐步在某一空间聚集,形成在空间的聚集和内部的分工协作,形成地区规模经济,形成企业集群。

第三,福建产业集群形成于特定的人文环境。

由于中小企业集群独特的竞争优势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许多地方纷纷出台促进本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但有的地方成功了,有的地方却搞不好,甚至还起反作用。

福建产业集群的成功就与形成地民众长期敢为天下先,勇闯市场经济的“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有关,再加上他们善于经营的个性是他们在竞争中显现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