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产业(集群)及产地分布(综合)

合集下载

福建省各县市农业概况0

福建省各县市农业概况0

宁德市农业温暖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为宁德市名优特农副产品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闽东是中国重点产茶区,现有茶园面积4.71万公顷,省级以上名茶产品30多种。

闽东是中国产量最多、品种最全的重要食用菌产区,银耳、香菇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闽东水果种类繁多,盛产四季柚、油柰、板栗、芙蓉李、水蜜桃和晚熟荔枝、龙眼等。

畜牧业特产有福安杜花猪、福安水牛、古田黑番鸭、霞浦山羊等。

全市森林覆盖率为62.7%,活立木总蓄积量1527万立方米,用材林面积44万公顷。

福安市农业之最:●全国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福安市是全省茶叶主产区,全市现有茶园总面积16万亩,年产茶叶1.27万吨。

●全国最大的绿竹生产基地●南方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福建省“芙蓉李之乡”●福建省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全国绿化百佳县●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全国农村电气化示范县福鼎市农业概况:福鼎市以构建“茶都、菇城、芋乡、水产大市”为目标,积极实施“3358”农业工程建设,即优化沿海蓝色、山区绿色、平原高优三大产业带,加快推进前岐、秦屿、店下三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打造好福鼎槟榔芋、福鼎白色双孢蘑菇、福鼎四季柚、太姥绿雪芽、申石蓝紫菜五大特色品牌,培育水产业、茶业、食用菌、畜牧业、粮食、林竹业、蔬菜、水果八大主导产业链。

目前我市已列入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县(市)、全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市)、林业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县(市)建设;全市成立了市级专业协会12个、乡镇级产业协会26个、村级科技协会152个,其中前岐蘑菇专业合作社被列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试点,秦屿蔬菜协会被省农业厅列为试点;秦屿镇农村社会服务联动中心被列为全省“三农”服务中心建设试点。

主要农产品生产1、粮食作物:200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2.37万亩,粮食总产量9.4万吨,其中稻谷20.92万亩、7.03万吨,甘薯6.84万亩、1.69万吨,马铃薯3.41万亩、0.58万吨。

福建 行业发展现状 数据

福建 行业发展现状 数据

福建行业发展现状数据
根据最新数据,福建省的行业发展现状如下:
一、电子信息产业: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集成电路、通信设备、计算机和消费电子产品为主导的产业链。

福建省闽清科技重点园区、厦门软件园等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

二、装备制造业:福建省装备制造业以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船舶制造为主要领域。

特别是福建省龙岩市的机械制造业发展较为突出,已形成了高端智能制造、五金加工、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

三、食品加工与生物医药产业:福建省是中国重要的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

福建省的茶叶、糖果、水产品等食品加工业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福建省福州市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也在不断壮大。

四、纺织服装业:福建省的纺织服装业发展较为迅速,形成了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福建省厦门市和泉州市的服装产业拥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五、旅游业:福建省的旅游业发展较快,福建省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文化资源,如武夷山、鼓浪屿、土楼等。

福建省的旅游服务也在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六、新兴产业:福建省还在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产
业、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等。

福建省的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总体而言,福建省的行业发展现状良好,各个产业都在不断壮大和提高竞争力。

福建省政府也一直在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提供支持和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

未来福建省的行业发展前景仍然十分乐观。

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前言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是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省份之一。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下,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厦门、福州、泉州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本文将探讨福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分析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产业规模截至2021年,福建省累计涉及电子信息企业4400余家,其中中小型企业占比高达80%以上。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年产值稳步增长,2019年达到了1.6万亿元,成为福建省第四大产业。

区域分布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厦门、福州、泉州等地。

其中,厦门是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心,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如华为、泰克电子、中兴通讯等。

福州和泉州也各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产业集群,福州的龙岩、南平等地也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企业。

产业链完善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比较完整,产业链中的企业涉及到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电子硬件和软件开发等各个环节。

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部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产业升级转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在加速升级转型。

不少企业开始开展智能制造,逐渐向高端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未来发展趋势产业数字化升级数字化是当前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方向。

产业数字化升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产品设计,并实现智能化管理,有助于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智能方向拓展。

产业集群整合升级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已初步成形,但各个园区内部之间缺乏协同和整合。

未来需要通过政府引导、产业联盟组织等方式促进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形成联盟、联合品牌、共享资源,实现协同发展和整合升级。

打造自主品牌目前,福建省的电子信息产业多依靠外资和代工业务,自主品牌的发展相对滞后。

泉州主要产业及概况

泉州主要产业及概况

泉州主要产业及概况泉州主要产业及概况⽂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泉州主要产业及上市公司概况⼀、泉州简介泉州是确定做⼤做强的三⼤中⼼城市之⼀,是全国⾸个,联合国教科⽂组织唯⼀认定的起点,是列⼊国家“”战略的先⾏区。

泉州是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750万⼈,旅居同胞70万⼈,旅居同胞6万⼈,汉族同胞中44.8%、约900万⼈祖籍泉州,落户泉州。

泉州是“”⾸个地⽅试点,⾄2015年8⽉,全市有142件,占全省总数三分之⼀,居全国地级市⾸位,被誉为“品牌之都”;2015年,实现6137.74亿元,连续17年居福建省⾸位;2016年,⼊选四⼤分会场之⼀。

⼆、泉州主要产业改⾰开放30多年来,泉州已初步形成25个区域特⾊突出,体现泉州地理特征及⼈⽂传统的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可概括分为三类:⼀是具有相对技术优势的传统产业,主要有纺织鞋服、建筑建材等产业,纺织鞋服年产值近3000亿元,以晋江、⽯狮最为突出,建筑建材年产值超850亿元,形成南安⽯材、晋江建筑陶瓷两⼤基地;⼆是具有成本⽐较优势的特⾊产业,主要是⼯艺制品,年产值超300亿元,培育了丰泽树脂、惠安⽯雕、德化陶瓷、安溪茶叶和安溪藤铁等区域特⾊鲜明的产业集群;三是具有较⾼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以⽯油化⼯最为典型,年产值超1300亿元,集中布局于沿海的泉港、惠安,并有晋江、⽯狮两个化纤⼯业区,电⼦信息和⽣物医药等产业也初具规模。

(⼀)总量规模较⼤2012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业企业4069家,完成⼯业总产值8375.27亿元,占全部⼯业产值的88.18%。

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704家、超10亿元93家,完成⼯业产值分别占全市⼯业总产值的75.57%、29.14%。

其中纺织鞋服、建筑建材、⼯艺制品、⾷品饮料、机械装备、⽯油化⼯等六个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2012年的销售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业销售总产值的⽐例⾼达79.10%,其中纺织鞋服占了三分之⼀(具体详见表1及图1)。

厦门区域产业分析报告

厦门区域产业分析报告

厦门区域产业分析报告一、引言厦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一个特殊经济区。

本报告旨在对厦门市的产业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经济概况厦门市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

近年来,厦门市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创新驱动和高端制造业发展,经济实力和竞争力逐渐增强。

三、产业结构1. 第一产业厦门市的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等。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第一产业在厦门市的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但仍然对当地的农民和市场供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第二产业厦门市的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等。

制造业是厦门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和化工等行业发展较为突出。

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厦门市的制造业日益注重创新和绿色发展。

3. 第三产业厦门市的第三产业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包括金融、商贸、旅游和物流等行业。

尤其是旅游业,厦门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此外,厦门市还发展了一些新兴产业,如互联网服务、文化创意和健康养老等。

四、产业分析1. 优势产业在厦门市的产业结构中,有几个产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首先是电子信息产业,厦门市拥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电子信息行业提供了很多优质产品和解决方案。

其次是旅游业,厦门市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2. 挑战和机遇尽管厦门市的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厦门市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其次是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厦门市在创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

3. 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促进厦门市产业的健康发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加强产业协同和创新合作,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互动和融合。

最新最全的福建省简介

最新最全的福建省简介

最新最全的福建省简介福建,简称“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陆地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

全省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东南部分地区属南亚热带。

土地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

陆地海岸线长达3752千米,位居全国第二位;海岸线曲折率1∶7.01,居全国第一位。

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

地理和自然状况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

因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

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

陆地海岸线长达3752千米,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岸线十分曲折。

潮间带滩涂面积约20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

港湾众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6大深水港湾。

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平潭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岛屿已筑有海堤与陆地相连而形成半岛。

福建靠近北回归线,受季风环流和地形的影响,形成暖热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全省70%的区域≥10℃的积温在5000-7600℃之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是中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气候条件优越,适宜人类聚居以及多种作物生长。

气候区域差异较大,闽东南沿海地区属南亚热带气候,闽东北、闽北和闽西属中亚热带气候,各气候带内水热条件的垂直分异也较明显。

福建省坚持环保监管“一岗双责”,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县县建成污水垃圾处理厂(场),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按照“进则全胜”的要求打好水土保持攻坚战,2021年以来累计治理水地理气候环境土流失面积918.7万亩。

中国各行业分布区域概述

中国各行业分布区域概述
中国未来区域发展趋势
一、东北:黑吉辽
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
三、长三角:江苏、浙江、上海、安徽
四、珠三角:广东、港澳、广西
五、海南
六、湖南、湖北、江西
七、西南:云贵川(重庆)
八、西北:陕甘宁
九、福建
十、河南
十一、青海
十二、新疆
十三、西藏
十四、台湾
中国按经济协作区域现行划分为7块
9、专业化商品市场(10亿元规模以上):我国上规模的专业化商品市场(包括工业品综合市场、农副食品市场、小商品市场)主要集中分布在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其他分散在东北、中部省会城市。专业化商品交易市场主要是靠近商品特色产地和大规模的消费地,但是作为流通体系的一部分,其不仅需要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零售市场,还需要一个沟通内外、连接东西、四通八达的现代批发体系和分销通路。
三、
8、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包含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纺织业、服装制造业、皮革羽毛绒制品业。我国的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集群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山东五省,其他零星分布在中部的河北、河南和西部的重庆、宁夏。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环太湖区、杭嘉湖地区、宁波、温州,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个别县、镇或村为范围,集中某种产品的社会化生产形成纺织服装企业集群。
2、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对于人才、技术和资本的要求都较高。我国的软件和计算机产业集群多依托于城市,主要分布在各省会城市和各省内的一些大型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成都、济南等地的集群规模较大,发展较快。
二、
3、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电气及器材制造业(除家电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我国机械制造业分布广泛,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东北、山西、湖南、湖北这类重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有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大中型企业周围聚集了一批产业配套的企业。二是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开放程度较高,在改革开放初期,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了一批港台企业,并刺激了当地民营机械企业的发展,由于当地各种配套产业发展也较快,因此机械制造产业链还延伸到商业、维修服务业、运输业和公路建筑等诸多行业,其集群层次也较高,正处于集群发展的高端。但是,沿海城市重工业基础普遍薄弱,加之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也不再具优势,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正有向中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

福建各大产业比较发展趋势

福建各大产业比较发展趋势

福建各大产业比较发展趋势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省份之一。

福建省的经济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迅速崛起,成为全国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和沿海经济开放试验区。

福建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其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

本文将对福建各大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

一、制造业福建省的制造业一直是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福建的制造业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服装、鞋类、电子和机械制造等。

制造业在福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技术制造业的崛起: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福建省开始注重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

例如,福建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福建省最重要的制造业之一。

福建省有着丰富的电子元器件和成品生产基础,目前正在加快培育大型集成电路、光电子和新型平板显示等高技术制造业。

2. 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随着互联网对经济的普及和冲击,福建省制造业也在积极与互联网进行融合。

福建省鞋类、纺织和电子制造业等传统制造业正在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3. 绿色制造业的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资源的有限,福建省的制造业也在积极发展绿色制造业。

福建省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在制造业中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服务业福建省的服务业在福建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旅游、金融和物流等服务业。

福建省的服务业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服务业的繁荣:福建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服务业一直是福建省的优势产业。

福建各地积极开展旅游开发与推广,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吸引更多的游客来福建旅游观光,促进旅游经济的繁荣。

2. 金融服务业的创新:福建省的金融服务业也在积极创新发展。

福建省的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贷款、保险、证券、投资等,为福建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泉州产业集群资料

泉州产业集群资料

泉州产业集群资料纺织服装行业1、服装基地。

该基地以晋江、石狮为主,并辐射到中心城区、惠安等县(市、区) 是我市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制造业基地。

2002年实现工业产值35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8.18%,拥有企业6556家,从业人员28.28万人。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111亿元,企业数394家,职工人数13万人,产品出口占全行业的30%,主要以来样、来料加工为主,国内销售以名牌企业为主,市场占有率达26.7%。

晋江服装产值达109亿元,占全市31%,其中英林年服装产值达31.92亿元,拥有服装企业500多家,职工人数2.53万人;龙湖服装产值12.09亿,拥有服装企业360多家,从业人员1.39万人;石狮服装产值57.1亿元,占全市16.2%,丰泽服装年产值12.75亿元,惠安服装产值11亿元,形成了以石狮蚶江、惠安螺阳的西裤生产基地,晋江深沪、英林、金井、龙湖和石狮彭田的休闲服装基地,石狮凤里、丰泽东海的童装生产基地,拥有七匹狼、柒牌、劲霸、利郎、拼牌、九牧王、圣莎拉、双喜、惠港、格林等多项全国驰名、著名商标和骨干企业,其中柒牌、劲霸、大帝、富贵鸟进入全国服装行业百强,并促进了石狮、晋江市场营销中心、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2、纺织基地。

2002年实现工业产值13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18%,企业数1424家,从业人员8.27万人,产品主要与本地、江浙服装企业配套,部分出口。

基地集中度较高的地区是晋江、石狮两地,鲤城、丰泽也已初具规模。

晋江、石狮、鲤城、丰泽的产值分别为72.6、34.8、15、4.25亿元,其中晋江龙湖的纺织业产值达12.09亿元,英林纺织业产值7.18亿元。

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纺织行业产值的73.81%。

在产值上亿元的21家企业中,晋江、石狮占了半数以上,年产值均超3亿元的有百宏弹性织造、锦兴(福建)化纤、天辉织造、协丰(石狮)染织、祥鸿织造漂染、海天轻纺、凤竹纺织和石狮华宝等重点企业。

福建食品工业特点及主要食品集聚区介绍福建食品工业

福建食品工业特点及主要食品集聚区介绍福建食品工业

附件2福建省食品工业特点及主要食品集聚区介绍一、福建省食品工业特点2013年全省实现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3754亿元,占全省消费品工业总产值的24.1%。

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2113亿元,食品制造业完成940亿元,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完成700亿元。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总规模跻身全国前十,出口交货值居第二2013年,福建省食品工业总产值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十。

福建省食品工业出口交货值580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第二。

(二)食品种类丰富,多类产品产量进入全国十强福建省食品工业产品种类较齐全,包括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的冷冻及其深加工产品,还有茶叶及其深加工产品等;既有餐桌食品,又有休闲食品。

其中,10类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十,分别是糖果、罐头位列第1、冷冻水产品位列第4、精制茶位列第5、乳粉位列第7、酱油位列第8、配合饲料位列第9、啤酒、包装饮用水类、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类位列第10。

(三)着力将食品工业打造成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核心产业根据福建省“十二五”规划,2015年全省食品工业总产值将达5000亿元,年均增长18%。

全省将加快重点食品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建设,完善产业集群和基地的资源配置,着力打造形成漳州农产品加工、泉州休闲食品等2个500-10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重点培育闽中、闽东水产品加工基地,武夷、安溪和宁德茶叶生产加工基地,闽北肉制品及笋加工基地;培育发展闽西、闽北食品加工集聚区,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福建食品产业集群(基地)。

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特色发展。

(四)加快培育发展食品产业链相关配套产业,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注重项目间的关联配套,加快产业群、产业链的培育,鼓励食品机械工业、食品包装工业、食品物流业和冷链业项目的建设,促进食品产业链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进食品工业原料基地建设及果蔬深加工、粮油深加工和水产品深加工等重大项目。

中国各产业主要分布地区学习资料

中国各产业主要分布地区学习资料

中国各产业主要分布地区1、电子信息产业: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和以四川、陕西为主的西部地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主要聚集地。

2、传媒影视音像: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座城市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城市3、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我国的纺织服装及毛皮制造产业集群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山东五省,其他零星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皮革羽毛绒制品行业属于产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其集群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中部的河北、河南,西部的重庆、宁夏4、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东部沿海地区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集群集中度最高,特别是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

中部地区集中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南、湖北和四川境内。

从城市分布构成来看,也集中靠近材料消费需求较大的城市。

由于建材、陶瓷、玻璃产业集群对资源的依赖较强,因此有从东部转向中西部的趋势5、机械制造业:我国机械制造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山西、湖南、湖北这类重工业基础雄厚的地区,由于沿海城市重工业基础普遍薄弱,加之竞争激烈,劳动力成本也不再具优势,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正有向中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6、家电产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胶东半岛,其中以广东、浙江、山东几省最为明显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我国的汽车产业集群分布在五大区域:长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东北地区、津京地区和华中地区。

长江三角洲区以上海为龙头8、金属制品业我国的金属制品产业集群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在河北、湖南也有零星分布。

9、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我国的竹木加工产业集群集中于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其他分散于中部的河北、湖北等。

家具制造产业集群集中在广东、福建,其他分散在中部的河北、辽宁、浙江•10、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业我国的软件和计算机产业集群多依托于城市,主要分布在各省会城市和各省内的一些大型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成都、济南等地的集群规模较大,发展较快。

福建农作物分布情况

福建农作物分布情况

福建农作物分布情况福建省农业情况介绍⼀、概况全省⼟地⾯积为12.14万平⽅公⾥,其中⼭地丘陵占80%以上,有“⼋⼭⼀⽔⼀分⽥”之称。

全省耕地⾯积1806万亩,仅占⼟地⾯积10%,⼈均耕地0.57亩。

全省耕地⾯积中,⽔⽥1459万亩,旱地347万亩,有效灌溉⾯积1405万亩,占耕地的77.8%。

我省虽然⼈均耕地少,但⼟地资源丰富,特别是⼭地⾯积⼤,占⼟地总⾯积85%左右,利⽤⼭地发展农牧业⽣产潜⼒⼤,⼤部分海拔500⽶拔较低,有利于发展茶果等多年⽣经济作物,草⼭草坡⼤约3000万亩,可垦荒⼭荒地450万亩,其中宜农作80多万亩,宜茶果的350万亩。

福建省海岸线长,海域⾯积12.51万平⽅公⾥,⽐陆地略⼤。

沿海滩涂⼤,⽔⼒资源丰富。

全省海岸曲线长达3324公⾥,沿海滩涂290多万亩,其中可围垦的约200万亩,⼤部分近海区除了发展⽔产业外,也是理想的养禽业饲养条件。

虽有倚⼭滨海,为农业全⾯发展提供了⼴阔前景。

但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使农业⽣产的发展受到⼀定限制。

同时耕地中平原地少,梯⽥坡地多,⽽且沿海地区耕地甚缺,后备资源有限,宜农荒地和滩涂可开垦为耕地的潜⼒也不⼤,使农业⽣产发展受到⼀定限制。

⼆、⾏政区划与农业机构设置福建省省会是福州。

省直辖地市有福州、厦门、三明、莆⽥、泉州、漳州、南平、宁德、龙岩九个地市,农村劳动⼒⼈⼝1192.82万⼈。

省政府下设的农业机构有:农委、农业厅、⽔产厅、乡镇企业局、农机局、林业厅、⽔利⽔电厅、⽓象局;农业科研单位及院校主要有:省农业科学院、农林⼤学、农业⼲部管理学校等。

各市县都设有农业技术推⼴中⼼,农技推⼴站、农业⼴播学校及科研机构等。

三、农业发展特点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具有优越的亚热带⽓候条件,年平均⽓温15.1-21.4℃,⽇照时数1067-2088⼩时,降⽔量1314-2582毫⽶。

省内除中北部部分⼭区冬季有雪相,南部地区冬季温度较⾼可全年进⾏农业⽣产。

福建省部分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福建省部分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福建省部分行业发展情况分析福建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近些年来在各个行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接下来将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三个方面对福建省部分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福建省的农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福建省拥有广泛的耕地面积和丰富的农业资源,适宜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

其中,种植业以水稻、水果和蔬菜为主,养殖业以猪肉、鸡肉和水产品为主,渔业则以海鱼和河鱼为主。

福建省通过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农业技术,在种植、养殖和渔业方面实现了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农业经济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加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福建省的制造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制造业是福建省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工等多个领域。

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福建省积极引导外资进入制造业领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资,推动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福建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大力推进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福建省的制造业发展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投资,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最后,福建省的服务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随着福建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各种服务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福建省着力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积极引导人才和资金进入服务业领域,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福建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了服务业的质量和效益,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和投资者。

福建省的服务业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推动了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福建省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福建省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吸引外来投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全国31个省市区781个产业集群全部名单!

全国31个省市区781个产业集群全部名单!

全国31个省市区781个产业集群全部名单!全球投行俱乐部【超级投行CEO大本营】微信号:ibankclub欢迎全国各地以及境外科技、消费、地产、医疗、农业、能源、环保、教育、文化、投行、基金、券商、信托、银行、保险、租赁、投资等产业及金融精英关注中国投行第一品牌-全球投行俱乐部,寻找优质项目、资金及获得全球顶级金融圈层请联系:IBC-超级助手(IBC-CRM);申请成为战略合伙人,共同操盘顶级优质项目,请联系IBC-霸气助手(IBC-service)。

添加微信请注明:地区-企业-职位-姓名)分享:各行大咖请分享文章到朋友圈;星标:设为星标,及时获取最新资讯;关注“全球投行俱乐部”或查找微信号“ibankclub”,关注后可回复您关注的方向(我们会根据您的需求发布重量级文章)。

导语产业集群,往往聚集了这个产业内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产业集聚往往是地方招商引资的重要目的,而优势地区的产业集聚往往也是很多地方招商引资的目标。

以下整理了全国31个省市区781个产业集群名单供大家参考。

01【北京市】1 北京设施蔬菜产业集群2 北京中关村移动互联网创新型产业集群3 海淀区中国IT产业集群4 中关村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5 北京经开集成电路6 北京海淀区人工智能7 北京昌平生物制药8 北京大兴生物制药9 亦庄数字电视和数字内容产业集群10 丰台轨道交通产业集群02【天津市】1 天津都市型奶业产业集群2 天津泰达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3 天津基于国产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业集群4 北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5 天津高新区新能源产业集群6 天津网络信息安全和产品服务产业集群7 天津经开生物医药产业集群8 天津氢能产业集群9 天津大健康产业集群10 大邱庄钢管产业集群03【上海市】1 上海都市蔬菜产业集群2上海漕河泾知识型服务业产业集群3 金桥移动互联网视频产业集群4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5 上海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6 上海精细化工产业集群7 宝山区中国钢铁产业集群8 浦东新区中国金融产业集群9 闵行区新能源产业集群10 松江品牌服装制造产业集群11 上海浦东集成电路12 杨浦区信息服务产业集群13 徐汇区人工智能14 浦东新区生物制药04【重庆市】1 重庆柠檬产业集群2 重庆荣昌猪产业集群3 重庆电子信息创新型产业集群4 璧山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绿色智能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5 重庆市巴南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6 重庆中国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05【河北省】1 河北越夏食用菌产业集群2 河北鸭梨产业集群3 邯郸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4 石家庄药用辅料创新型产业集群5 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6 保定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7 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8 辛集市皮革产业集群9 正定县板材家具产业集群10 正定县饲料产业集群11 正定县机械制造产业集群12 赵县淀粉产业集群13 赵县纺织产业集群14 井陉矿区煤焦化产业集群15 高邑县建陶产业集群16 栾城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10 新乐市电热毯产业集群17 晋州市装饰材料产业集群18 晋州市纺织产业集群19 灵寿县石材产业集群20 平山县石材产业集群21 无极县皮革产业集群22 平原县食用菌产业集群23 承德县冶金产业集群24 万全县机械铸造产业集群25 宣化区岩土工程机械装备产业集群26 尚义县腌渍菜产业集群27 怀来县葡萄酒产业集群28 卢龙县甘薯产业集群29 海港玻璃及其深加工产业集群30 山海关区金属材料产业集群31 秦皇岛开发区粮食产业集群32 秦皇岛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33 秦皇岛开发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34 昌黎县团林水产品养殖产业集群35 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36 唐山陶瓷产业集群37 芦台自行车产业集群38 丰润区奶业产业集群39 丰润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40 丰润区型材产业集群41 迁西铸造产业集群41 迁西县栗业产业集群42 滦南县钢锹产业集群43 唐山高新区焊机产业集群44 玉田县废旧橡胶综合利用产业集群45 丰南县焊管产业集群46 保定新能源产业集群47 南宫羊剪绒毛毡产业集群48 昌黎县后双缝纫机零件产业集群49 昌黎大蒲河玉米罐头产业集群50 卢龙机械制造产业集群51 昌黎县畜牧产业集群52 磁县童装加工产业集群53 邢台羊剪绒毛毡产业集群54 容城男装产业集群55 宁晋休闲服装产业集群56 抚宁造纸产业集群57 沧州市沧县红枣产业集群58 青龙石材产业集群59 抚宁玻纤产业集群60 秦皇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61 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集群62 抚宁水泥产业集群63 山海关金属材料产业集群64 大营皮毛产业集群65 唐山陶瓷产业群66 清河羊绒产业群67 安平丝网产业群06【山西省】1 山西旱作高粱产业集群2 榆次液压产业集群3 太原不锈钢产业集群4 榆次纺织机械产业集群07【辽宁省】1 辽宁小粒花生产业集群2 辽宁白羽肉鸡产业集群3 沈阳生物医药和健康医疗创新型产业集群4 大连高端工业软件创新型产业集群5 辽宁激光创新型产业集群6 本溪制药创新型产业集群7 大连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8 大连市智能制造产业集群9 沈阳市中国机床及机械产业集群10 大连市中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1 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2 大连湾临海重大装备产业集群13 北票粉末冶金产业集群14 台安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5 朝阳新能源电器产业集群16 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17 丹东仪器仪表产业集群18 海城纺织产业集群19 登沙河精品钢材产业集群20 东陵自动识别产业集群21 马三家泵业产业集群22 铁西铸锻产业集群23 康平纺织产业集群24 东陵动漫产业集群25 辽中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集群26 新民灯饰灯具电光源产业集群27 法库轻工家电产业集群28 康平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29 于洪环北食品加工产业集群30 沈北光电信息产业集群31 铁西模具及压铸件产业集群32 铁西化工产业集群33 十家子玛瑙产业集群34 辽宁汽车产业集群35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36 大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08【吉林省】1 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集群2 长春汽车电子创新型产业集群3 通化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4 通化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09【黑龙江省】1 北大荒蔬菜产业集群2 黑龙江食用菌产业集群3 黑龙江雪花肉牛产业集群4 七台河石墨烯产业集群5 大庆高新区高端石化产业集群6 齐齐哈尔重型数控机床产业集群7 哈尔滨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8 大庆市中国石油化工产业集群9 哈尔滨市中国生物制药产业集群10 延寿亚麻产业集群11 安达石油化工产业集群12 兰西亚麻纺编织产业集群10【江苏省】1 江苏中晚熟大蒜产业集群2 宜兴水环境产业集群3 无锡高新区智能传感系统创新型产业集群4 常州轨道交通牵引动力与关键核心部件产业集群5 武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6 苏州纳米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7 常州光伏创新型产业集群8 扬州数控成形机床创新型产业集群9 泰州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10 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创新型产业集群11 昆山小核酸创新型产业集群12 江宁智能电网创新型产业集群13 江阴特钢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14 无锡高新区智能传感系統创新型产业集群15 徐州市智能制造产业集群16 常州市智能制造产业集群17 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18 宜兴市中国电线电缆产业集群19 宜兴市中国工艺美术陶瓷产业集群20 江阴市中国精细纺织产业集群21 无锡市中国电子产业集群22 张家港市中国冶金及金属加工产业集群23 昆山市中国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24 昆山市中国精密机械产业集群25 常熟市中国服装产业集群26 太仓市中国润滑油产业集群27 吴江市中国丝绸纺织产业集群28 兴化市中国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29 泰兴市中国减速机产业集群30 靖江市中国船舶修造产业集群31 东海县中国水晶产业集群32 南京市中国化学工业产业集群33 南通市中国家纺产业集群34 徐州市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集群35 金湖石油机械产业集群36 栖霞船舶产业集群37 江宁东山新型建材产业集群38 浦口电力器材产业集群39 宿迁市新能源产业集群40 梅李经编产业集群41 太仓纺织产业集群42 黄桥牛仔布产业集群43 沙家浜休闲服装产业集群44 海虞休闲服装产业集群45 新港毛衫产业集群46 三星家纺绣品产业集群47 先锋色织产业集群48 海门纺织产业集群49 常熟纺织产业集群50 盛泽丝绸产业集群51 姜灶家纺产业集群52 祝塘针织服装产业集群53 张家港纺织产业集群54 江阴市纺织产业集群55 桃源出口服装制造产业集群56 震泽亚麻绢纺产业集群57 西渚亚麻纺织产业集群58 川港家纺绣品产业集群59 横泾化纤加弹产业集群60 新建化纤纺织产业集群61 塘桥棉纺织毛衫产业集群62 辛庄针织服装产业集群63 古里羽绒服装产业集群64 通州纺织产业集群65 虞山防寒服产业集群66 横扇毛衫产业集群67 璜泾化纤加弹产业集群68 支塘非织造布产业集群69 金港氨纶纱产业集群70 常熟休闲服装产业集群71 金坛出口服装制造产业集群72 姜堰市石油装备产业集群73 姜堰市石油装备产业集群74 常州市湖塘纺织产业集群75 扬州杭集牙刷产业集群76 邗江金属板材加工设备产业集群77 高邮羽绒服装产业集群78 扬州毛绒玩具产业集群79 扬州宝应水晶产业集群80 扬州路灯产业集群81 扬州汽车配件产业集群82 扬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83 扬州船舶产业集群84 吴江服装产业集群85 扬州酒店用品产业群86 泰州机械产业群87 中国叠石桥国际家纺城11【浙江省】1 浙江浙南早茶产业集群2 杭州数字安防创新型产业集群3 温州激光与光电创新型产业集群4 宁波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5 杭州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6 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7 温州鹿城区中国皮鞋产业集群8 温州鹿城区中国打火机产业集群9 温州龙湾区中国人造革产业集群10 瑞安市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集群11 瑞安市中国休闲鞋产业集群12 苍南县中国印刷产业集群13 温州瓯海区中国锁具产业集群14 乐清市中国中低压电器产业集群15 永嘉县中国拉链产业集群16 平阳县中国塑编包装产业集群17 嘉善县中国木业及家具产业集群18 海宁市中国皮革加工产业集群19 桐乡市中国毛衫产业集群20 平湖市中国光机电产业集群21 海盐县中国紧固件产业集群22 湖州市吴兴区中国童装产业集群23 安吉县中国竹加工产业集群24 杭州市萧山区中国钢结构产业集群25 桐庐县中国制笔产业集群26 富阳市中国白板纸产业集群27 宁波市中国西服衬衣产业集群28 余姚市中国模具产业集群29 慈溪市中国家用小电器产业集群30 宁海县中国文具产业集群31 义乌市中国小商品产业集群32 东阳市中国木雕产业集群33 永康市中国五金产业集群34 诸暨市中国制袜产业集群35 玉环县中国中低压阀门产业集群36 台州市路桥区中国金属固废处理产业集群37 温岭市中国注塑鞋产业集群38 黄岩区中国塑料模具产业集群39 台州市中国缝纫机产业集群40 绍兴县中国轻纺产业集群41 嵊州市中国领带产业集群42 舟山市中国渔业加工产业集群43 台州黄岩塑料模具集群44 横店影视产业集群45 丽水缙云带锯床产业集群46 舟山船舶修造产业集群47 衢州氟硅产业集群48 宁波塑机产业集群49 萧山纺织产业集群50 义乌无缝针织服装产业集群51 义乌线带产业集群52 洪合毛衫产业集群53 义乌袜业产业集群54 夏履非织造布产业集群55 漓诸针织产业集群56 横村针织产业集群57 马鞍化纤产业集群58 新塘羽绒家纺产业集群59 濮院羊毛衫产业集群60 大麻家纺布艺产业集群61 党山化纤织造产业集群62 衙前化纤产业集群63 洲泉化纤产业集群64 乾潭家纺寝具产业集群65 杨汛桥经编家纺产业集群66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67 兰溪织造产业集群68 江泾织造产业集群69 马桥经编产业集群70 油车港静电植绒产业集群71 海宁纺织产业集群72 桐乡纺织产业集群73 浦江绗缝家纺产业集群74 枫桥衬衫产业集群75 许村布艺产业集群76 象山针织产业集群77 乐清休闲服装产业集群78 瑞安男装产业集群79 天台过滤布产业集群80 平湖出口服装制造产业集群81 余杭布艺产业集群82 金塘塑机螺杆产业集群83 长兴纺织产业集群84 金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85 杭州装备制造产业集群86 桐乡市屠甸植绒纺织产业集群87 兰溪市纺织产业联盟88 乐清工业电气产业集群89 鄞州草编产业集群90 庆元香菇产业集群91 龙泉木制太阳伞产业群92 龙泉剑瓷产业集群93 云和木制玩具产业集群94 遂昌竹炭产业集群95 舟山水产产业集群96 江山羽毛球产业集群97 江山机电产业集群98 龙游特种纸产业集群99 江山蜜蜂产业集群100 游竹笋产业群101 长兴蓄电池产业群102 织里童装产业群103 南浔地板产业群104 湖州丝绸产业群105 安吉竹地板产业群106 桐乡化纤产业群107 嘉善木业产业群108 桐乡羊毛衫产业群109 东阳建筑产业群110 义乌小商品产业群111 上虞伞业产业群112 诸暨山下湖珍珠产业群113 诸暨袜业产业群114 诸暨五金产业群115 大唐袜业产业群116 绍兴轻纺产业群117 嵊州领带产业群118 宁波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119 长兴县纺织产业集群120 黄岩模具产业群121 玉环阀门产业群122 杜桥眼镜产业群123 仙居工艺品产业群124 玉环汽车零部件产业群125 台州民营造船产业群126 瑞安汽配产业群127 龙湾五金洁具产业群128 永嘉拉链产业群129 永嘉纽扣产业群130 温州灯具产业群131 鹿城打火机产业群132 瓯海锁都产业群133 余姚塑料产业群134 宁海模具产业群135 富阳造纸产业集群136 富阳球拍产业群137 临安电缆产业群138 萧山羽绒产业群139 萧山化纤产业群140 山花边产业群141 分水制笔产业群142 余杭家纺143 瑞安汽配产业群144 上虞伞产业群145 余姚灯具产业群146 宁海文具产业群147 永嘉泵阀产业群148 余姚塑料产业群149 嵊州领带产业群150 温州拉链产业群151 温州鞋业产业群152 温州打火机概况153 浦江水晶产业群154 温州印刷产业群155 宁海模具产业群156 黄岩模具产业群157 永康五金产业群158 海宁皮革产业群159 柯桥轻纺产业群12【安徽省】1 安徽徽茶产业集群2 安徽酥梨产业集群3 蚌埠新型高分子材料产业集群4 芜湖新能源汽车创新型产业集群5 合肥基于信息技术的公共安全创新型产业集群6 铜陵市先进材料产业集群7 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集群8 合肥市新型显示器产业集群9 合肥市人工智能产业集群10 安徽省长丰县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11 安徽省肥西县电气机械和器材特色产业集群(基地)12 安徽省巢湖市槐林渔网特色产业集群(基地)13 安徽省庐江县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14 安徽省濉溪县铝基金属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15 安徽省萧县功能性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16 安徽省砀山县果蔬食品特色产业集群(基地)17 安徽省固镇县生物基特色产业集群(基地)18 安徽省界首市资源循环利用特色产业集群(基地)19 安徽省阜南县柳木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0 安徽省天长市智能测控装置(仪器仪表)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1 安徽省全椒县节能环保内燃机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2 安徽省来安县轨道交通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3 安徽省凤阳县硅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4 安徽省金寨县中医药大健康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5 安徽省当涂县智能家电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6 安徽省无为县电缆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7 安徽省广德县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8 安徽省宁国市先进高分子材料和高端金属材料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9 安徽省枞阳县铝基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30 安徽省青阳县机电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基地)31 安徽省太湖县功能膜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32 安徽省潜山市制刷特色产业集群(基地)33 安徽省怀宁县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34 安徽省岳西县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35 安徽省桐城市节能环保特色产业集群(基地)36 安徽省黟县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集群(基地)37 固镇羽绒羽毛产业集群38 岳西手工家纺产业集群39 阜南黄岗柳编产业集群40 合肥家电配套产业集群41 肥西服装加工制造产业集群42 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13【福建省】1 福建武夷岩茶产业集群2 闽东中小电机产业集群3 厦门火炬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4 厦门海洋与生命科学产业集群5 泉州微波通信创新型产业集群6 福州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7 莆田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8 厦门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9 厦门生物医药产业产业集群10 福州市中国显示显像产品产业集群11 厦门市中国商用电子产品产业集群12 晋江市中国休闲运动鞋产业集群13 石狮市中国休闲运动服装产业集群14 漳州市中国休闲食品产业集群15 南平市中国林业加工产业集群16 福安市电机电器产业集群17 思明光电产业集群18 厦门航空工业产业集群19 长乐纺织产业集群20 蚶江西裤产业集群21 金峰经编产业集群22 凤里街道童装产业集群23 丰泽童装产业集群24 深沪内衣产业集群25 晋江纺织产业集群26 灵秀运动休闲服装产业集群27 新塘运动服装产业集群28 松下花边产业集群29 英林休闲服装产业集群30 宝盖服装辅料服饰产业集群31 厦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集群32 厦门软件产业集群33 厦门光电子产业集群34 厦门化工产业集群35 厦门机械产业集群36 厦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37 龙湖镇纺织产业联盟38 石狮休闲服装产业群39 晋江鞋业产业群40 晋江陶瓷产业群14【江西省】1 江西鄱阳湖小龙虾产业集群2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3 新余动力电池创新型产业集群4 抚州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5 景德镇直升机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6 鹰潭市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集群7 赣州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8 景德镇市中国瓷器产业集群9 青山湖针织服装产业集群10 共青城羽绒服装产业集群11 九江沿江产业集群15【山东省】1 山东烟台苹果产业集群2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3 潍坊高端动力装备产业集群4 济南高新区生物制品产业集群5 滨州高端铝材产业集群6 青岛机器人产业集群7 德州生物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8 临沂电子元器件及其功能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9 菏泽生物医药大健康创新型产业集群10 济宁高效传动与智能铲运机械创新型产业集群11 济南智能输配电创新型产业集群12 烟台海洋生物与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13 潍坊半导体发光创新型产业集群14 临沂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15 淄博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16 济南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17 烟台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18 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19 青岛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20 青岛市节能环保产业集群21 青岛市中国电子及家电产品产业集群22 烟台市中国葡萄酒产业集群23 寿光市中国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24 淄博市中国工艺玻璃产业集群25 德州市中国玻璃钢产品产业集群16【河南省】1 河南伏牛山香菇产业集群2 河南豫西南肉牛产业集群3 郑州智能仪器仪表产业集群4 洛阳高新区轴承产业集群5 南阳防爆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6 平顶山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7 许昌市节能环保产业集群8 郑州市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9 郑州市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集群10 漯河市中国食品产业集群11 桐柏县碱硝化工产业集群12 河南省畜牧产业化(生猪)集群13 镇平县石佛寺镇玉雕产业集群14 安阳针织服装产业集群15 南阳工艺美术产业集群16 穰东服装产业集群17 南阳棉纺织产业集群18 南阳玉雕产业集群19 西峡冶金辅料产业集群20 新野棉纺织产业集群21 桐柏碱硝化工产业集群22 新安县机械加工产业集群17【湖北省】1 湖北三峡蜜橘产业集群2 湖北小龙虾产业集群3 天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4 咸宁智能机电创新型产业集群5 荆门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创新型产业集群6 襄阳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7 十堰商用车及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8 武汉东湖高新区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9 武汉市集成电路产业集群10 武汉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集群11 武汉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集群12 武汉生物制药产业集群13 新洲区钢铁制品产业集群14 枝江酒业产业集群15 当阳市建筑陶瓷产业集群16 马口纺织产业集群17 汉川市马口镇制线产业联盟18 象山影视旅游产业集群19 彭场非织造布制品产业集群20 马口制线产业集群21 樊城织造产业集群22 团风钢结构产业集群23 恩施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集群24 天门医药产业集群25 宜昌磷化工产业集群26 武穴市医药化工产业集群27 新洲钢铁制品产业集群28 当阳市建筑陶瓷产业集群29 杨叶镇模具产业集群30 团风县钢结构产业集群31 孝感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18【湖南省】1 湖南湘猪产业集群2 湖南早中熟柑橘产业集群3 长沙电力智能控制与设备创新型产业集群4 湘潭先进矿山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5 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6 湘潭市智能制造产业集群7 长沙市智能制造产业集群8 娄底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9 岳阳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10 益阳苎麻产业联盟产业集群19【广东省】1 广东农垦生猪产业集群2 广东南粤黄羽鸡产业集群3 广东金柚产业集群4 珠海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5 珠海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6 中山翠亨新区精密智能装备产业集群7 中山小榄半导体智能照明产业集群8 广州个体医疗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9 江门轨道交通修造创新型产业集群10 韶关机械基础零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11 东莞机器人智能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12 清远高性能结构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13 佛山口腔医疗器械创新型产业集群14 中山健康科技创新型产业集群15 惠州云计算智能终端创新型产业集群16 深圳高新区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型产业集群17 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18 深圳新型显示器产业集群19 深圳人工智能产业集群20 深圳智能智造产业集群21 深圳市中国通信电子产业集群22 广州智能制造产业集群23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4 广州黄埔区中国日用消费品产业集群25 广州市增城市中国牛仔服装产业集群26 广州市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集群27 广州市番禺区中国珠宝首饰加工产业集群28 广州市花都区中国皮具产业集群29 广东汕头市澄海区中国玩具礼品产业集群30 东莞市中国电子信息产品产业集群31 东莞市中国文化用品产业集群32 中山市中国灯具及灯饰产业集群33 中山市中国机电产品产业集群34 佛山市顺德区中国家具产业集群35 佛山市顺德区中国家电产业集群36 佛山市南海区中国金属加工产业集群37 佛山市南海区中国纺织产业集群38 佛山市禅城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集群39 惠州市中国电子产品产业集群40 开平市中国水暖器材产业集群41 云浮市中国石材加工产业集群42 江门市中国摩托车产业集群43 阳江市中国刀剪产业集群44 澜石不锈钢产业集群45 盐步内衣产业集群46 花都汽车产业集群47 大朗羊毛衫产业集群48 普宁纺织产业集群49 三埠牛仔服装产业集群50 虎门女装产业集群51 新塘牛仔服装产业集群52 澄海工艺毛衫产业集群53 东莞纺织产业集群54 陈店镇内衣产业集群55 惠城男装产业集群56 两英针织产业集群57 中山纺织产业集群58 开平纺织产业集群59 峡山家居服装产业集群60 新会化纤产业集群61 谷饶针织内衣产业集群62 沙溪休闲服装产业集群63 高州手套产业集群64 大涌牛仔服。

中国人文地理(11-福建)

中国人文地理(11-福建)

“整合优势、合理布局” • 开放优势、对台优势、港澳侨优势、联接优势、 港口优势、民营优势、人才优势,抓住当前国 际产业转移的时机,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 提升产业结构;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充分发挥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区域发展规 划的研究和制定,努力实现生产要素、流通体 系以及所有制实现形式等的全方位、战略性调 整,积极整合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 基础设施优势、人文优势,以建立具有市场前 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使区域经济结构更 加科学、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就是要发挥福建重 要出海口优势,开拓发展腹地和市场空间, 密切与内陆地区的联系,加快构筑区际交通 和信息网络,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集聚,增强 极化与扩散效应,推动省际协作,实现共同 发展。 “对外开放、服务全局”,就是要抓住新一 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机遇, 加强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 和技术交流,激发创新活力,充分运用侨力 资源,提升开放层次,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 水平,为全国发展大局、祖国统一大业作出 更大贡献。

“拓展一线、两岸三地”,就是要依托日 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发挥日益壮大的中 心城市、产业集群的幅射作用,提升沿 海实力,拓展内陆腹地,强化沿海意识,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区域 整体竞争能力。扩大闽台经济、文化、 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全面提升闽 港闽澳合作水平,强化经济发展的互补 性、兼容性,构筑区域经济制高点,形 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 济区域。
1995年:“以厦门经济特区为龙头,加 快闽东南开放与开发,内地山区迅速崛 起,山海协作联动发展,建设海峡西岸 繁荣带,积极参与全国分工,加快与国 际经济接轨”; 新世纪:提出构建“三条战略通道” 、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进一 步明确福建发展定位,凸显区位特点和 对台优势。

福建产业结构趋势

福建产业结构趋势

福建产业结构趋势福建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沿线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发达的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调整,福建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本文将从福建省的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三个方面,分析福建省的产业结构趋势。

福建省的传统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渔业、纺织服装和建材等行业。

农业是福建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山区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果树、茶叶等作物为主,平原农业以水果、蔬菜、水产养殖等为主。

福建省还是我国的重要渔业省份,有着广阔的渔场资源和良好的渔业发展环境。

此外,福建省的纺织服装和建材行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

但是,由于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力成本较高,市场竞争激烈,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产业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福建省的新兴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福建省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

福建省是中国重要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之一,拥有许多知名的信息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

福建省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和人力,建设了一批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此外,福建省还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可以预见,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福建省的新兴产业将持续壮大,成为该省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

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相比,服务业在福建省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成熟度,也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福建省的服务业包括旅游、金融、物流、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

福建省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省份之一,具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福建省的金融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金融机构和证券交易所。

此外,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福建省的物流业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

全国各地产业集群、品牌名录、集群简介

全国各地产业集群、品牌名录、集群简介

玉环阀门行业自1981年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玉环 工业第二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龙头产业,也是台州市继节日 灯之后的第二大宗出口产品。产品主要包括铜阀门及配件、水 暖器材、柱塞阀三大类,其中铜阀门及配件类占90%以上。现 拥有740多家企业和3万人的阀门产业大军,主要集中在楚门、 清港、龙溪、坎门、城关、陈屿等地。 近年来,水暖卫浴产业在玉环、路桥等地迅速发展,产值达 240多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6.5%,目前世界水暖阀门泵类 行业的制台基地正在向台州转移,其中玉环最具集中,玉环是 全国最大的中低压铜制阀门生产和出口基地。 温州市龙湾区海城街道办事处(原梅头镇)。地处温州市龙湾区 东南部,距温州市区39公里,绝对集中。拥有约680所家卫浴 洁具和相关配套150多家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五金洁具之都 新埭镇卫浴产业则占据了平湖卫浴产业的80%以上。全镇已拥 有以淋浴房为主导产品的卫浴生产企业94家,产业链配套企业 50多家,年创工业产值超过了20亿元。目前主导产品豪华整体 淋浴房、电脑蒸汽房、按摩波浪浴缸、浴室柜等系列几十种产 品。整个平湖企业规模约300多家,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万载县主动承接沿海照明灯饰产业转移,制定了灯饰产业发展 五年规划,明确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措施,倾力打造灯饰产业“ 千百万亿”工程,力争在五年内达到“落户千家企业、实现百 亿收入,就业10万员工,创造5亿税收”的发展目标。
金德利、金汉、欧派 克、奥拓、阿卡德、 浪漫之光、超乐、宏 发、铭典
简介
南安市是目前中国最活跃的三大水暖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现有 水暖企业500多家,亿元以上产值骨干企业10多家,上市企业1 家,上市后备企业多家。此外,南安市拥有全国最多的水暖卫 浴品牌,全国水暖行业仅有的7家“中国名牌产品”企业中, 南安独占4家。以中宇、申鹭达、九牧等为龙头的400多家生产 企业形成水暖器材集群,继续巩固和和发展现有的水暖器材、 卫浴洁具、工业阀门等主导产品;积极开发陶瓷片密封水咀、 感应水龙头、新型结构自动制阀等具有高节水、安全性能好的 新产品;进一步提高锻造、模具生产技术水平,引导五金、铜 制品、模具、刀具等主辅材和电镀配件专业生产企业投资落 重点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墓石、石雕制品、异型石材、大理石 、花岗石大板、薄板、复合板等,研发仿古、防欧式建筑等高 档石材产品;鼓励和发展与石材加工业相关的机械设备、金刚 石锯片、磨具磨料、钢砂、锯条等配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加 快废渣、石粉等废弃物再利用的研发;建立石材荒料和原辅材 料配送中心。积极打造区域品牌和行业品牌。 厦门的橱柜产业不仅在全厦门家居建材行业独领风骚,更成长 发展为全国橱柜行业四大基地之一,依靠雄厚的产品研发、生 产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形成了以整体厨柜为主导,包括衣柜 、浴柜等家居产品在内的橱柜集群产业。成功走出福建走向全 国,品牌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均位居前列,橱柜产业已经发展成 长为海峡西岸家居建材产业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同安区的原木门产业之所以能在全国独树一帜,重要原因是金 宝艺于2005年发明了使原木不收缩不开裂的技术,获得国家专 利,并由此带动了同安原木门产业的发展。至今同安已有近百 家原木门厂家,年产值十几亿元,在全国的市场份额高达70% 集中在晋江磁灶、南安水头、官桥的建筑陶瓷产业集群,已拥 有国内最大的压机、建筑陶瓷专业市场,形成机械、模具、色 釉料、辊棒、坯料、网版、贸易、市场信息、研发等相对完善 配套体系。重点是整合专业园区,提高生产集中度,调整产品 结构,发展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地板砖、内墙砖;开 发自洁陶瓷、抗菌陶瓷、保健陶瓷等有益于改善生活环境和身 体健康的建筑陶瓷制品;积极开发助溶剂、减水剂等节能的陶 瓷外加剂;加快完善研发中心、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等公共服 常州“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横林镇是中国强化木地板行业 中,产能规模最大、花色品种最多、配套协作最强、商务成本 最低、集聚效应最好的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常州新型涂料产量占全国新型涂料产量的十分之一,以常州工 业涂料为代表的长三角区域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涂料消费和生 产中心,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常州已形成了以高固化 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等新型特种涂料为主体,以高档工 业涂料、民用涂料为特色,集高水平研发和规模化生产于一地 的整体优势,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型涂料产业基地之一,并与珠 三角地区以民用木器涂料为主要特色的广东顺德涂料,形成了 南北呼应、互为补充的研发、生产、销售格局。2012年上半 年,常州新型涂料行业产值78.58亿元,同比增长11.7%,在常 州区域经济发展中,涂料产业已经成为常州新材料发展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常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福建产业特点

福建产业特点

产业特点:
厦门:计划单列市。

以电子、机械、航运物流、旅游会展、金融与商务、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为支柱产业,目标是建成海峡西岸高端制造业基地、自主创新基地、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金融商务中心和文化休闲旅游中心。

三明:福建老工业基地。

聚集冶金、林产、机械、矿产、化工和水泥建材等产业集群。

莆田:港口城市。

拥有湄洲湾、平海湾和兴化湾“三大湾”。

传统产业以工艺美术、林产加工、制鞋、纺织服装等为主,近年致力于建立电子信息、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目标成为海峡西岸的重要制造业基地。

福州:省会城市。

产业以电子信息、机械工业、轻纺工业、房地产和建筑建材业、旅游业等为主。

漳州:福建农产品基地。

近年来在传统农产品、水产品加工基础上,逐渐成为福建新的石化基地(PX项目)和造船基地。

宁德:临海城市。

以水产品加工、石材加工、造船、旅游业为主。

南平:福建主要林区。

产业以林产品加工、造纸、冶金和旅游业(武夷山)为主。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地区。

主要产业包括纺织鞋服、建材陶瓷、工艺制品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石化、机械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

龙岩:原中央苏区。

产业以有色金属(铜、金)冶炼、机械制造和红色旅游业为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业、石化工业、机械工业
福建产业集群分布表
从总体上看,福建产业集群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截至2006年,全省已初步形成近60个大小产业集群,总产值380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2%;其中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有10个,产值规模2200多亿元;工业总产值在30至100亿元之间的有13个,产值规模960多亿元(详见下表)。

这为福建实施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我们能看到或感受到,在培育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不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福建产业集群分布表
序号集群名称(工业产值)序号集群名称(工业产值)1福州显示器产业集群(459)2泉州纺织服装产业集群(400)
3福厦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集群
(308)4闽南石材加工产业集群(258)
5厦门海沧石化产业集群(197)6厦漳闽台合作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191)
7泉州鞋业产业集群(190)8厦漳数字视听产品产业集群(150)9长乐纺织产业集群(149)10福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138)
11泉州箱包产业集群(130)12福州塑胶产业集群(118)
13湄洲湾石化产业集群(117)14厦门移动通信产业集群(103)
15三明钢铁产业集群(101)
100亿元以上集群小计(3009)
1晋江南安建陶产业集群(95)2福州服装产业集群(94)
3莆田鞋业产业集群(83)4厦门电控设备产业集群(74)
5闽西水泥产业集群(74)6厦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63)7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60)8德化日用工艺陶瓷产业集群(59)9福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58)10闽东电机电器产业集群(58)
11南平竹木制品产业集群(51)
50~100亿元集群小计(769)
1龙岩运输及环保等专用设备产业集
群(48)2厦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46)
3福州船舶产业集群(16)4福安船舶产业集群(14)
5厦船舶产业集群(15)6莆田食品产业集群(45)
7福州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44)8晋江东石伞业集群(43)
9厦漳搬运机械产业集群(42)10泉州休闲食品产业集群(42)11漳州小家电产业集群(42)12三明林产加工产业集群(41)13南安五金水暖件产业集群(40)14泉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38)
15漳州钢铁产业集群(38)16厦门纺织服装产业集群(38)
17莆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34)18安溪乌龙茶产业集群(30)
19莆田化工医药产业集群(30)
30~50亿元集群小计(686)
1厦门钨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28)2丰泽树脂工艺品产业集群(27)
3仙游木雕产业集群(26)4安溪竹藤铁工艺品产业集群(26)
5南平电线电缆产业集群(21)6三明机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20)7漳州家具产业集群(19)8莆田服装纺织产业集群(18)
9南平纺织服装产业集群(16)10闽东石材产业集群(16)
11永安纺织产业集群(16)12福州医药产业集群(15)
13闽侯藤铁工艺品产业集群(15)14长乐冶金产业集群(12)
15厦门生物及新医药产业集群(11)16长汀服装产业集群(11)
10~30亿元集群小计(297)
1宁德汽摩配件产业集群(8)2南平乳制品产业集群(8)
3闽东水产加工产业集群(7)4闽东茶业产业集群(6)
5闽东食用菌产业集群(5)6三明天然药物产业集群(2)
7闽东(柘荣)制药产业集群(2)
一、中国卫浴行业产地分布概况—福建篇
福建主要产地主要集中在:南安、厦门、福州三地为主,主要以生产水龙头、阀门、水箱配
件、感应洁具、浴室柜为主。

福建人从事水暖卫浴行业是目前国内最多省份之一,拥有庞大
的销售网络。

全国从大城市小至小县城水暖行业销售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

南安—中国水暖之乡
以福建省水暖工业园为依托,以“中国水暖之乡”仑苍镇和“中国水暖阀门基地镇”英都镇为核
心,南安人供销大军遍布全国各地,占据了全国70%以上水暖阀门市场销售份额。

主要产品:水龙头、阀门
代表企业:辉煌、申鹭达、九牧、中宇集团、中轻和成等
厦门
厦门:主要生产水箱配件、感应洁具、浴室柜、厨柜等;是目前国内水箱配件最集中的生产
基地。

代表企业有:路达工业、威迪亚国际集团、瑞尔特卫浴、松霖卫浴、建霖工业、金牌橱柜、
好兆头橱柜等
福州
主要生产感应洁具;
代表企业有:洁利来感应、志荣感应、三协感应等
二、石材产业区域经济凸现明显
1、全国最大的石雕、墓碑石生产与出口基地。

惠安是著名的“中国石雕之乡、中国建筑之
乡”、“中国石雕工艺城”、“中国石雕之都”,2008年石材产值达120多亿元,约占全县工业
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出口创汇占全县的71%。

惠安依托传统的雕艺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发
墓碑石、园林建筑石等1000多个品种,并以精湛的石材雕刻技艺及工程安装技术,赢得了
海外市场的青睐。

目前已占据国内外墓碑石80%以上的市场。

2、全国最大的建筑装饰石材生产与出口基地。

南安市是我国唯一的“中国建材之乡”和“中国石材城”,是全国最大的花岗石、大理石建筑装饰板材加工基地,2008年全市石材工业总产值180亿元,建材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3%。

3、丰富的花岗石矿山开采基地。

我省花岗石资源丰富,有12个品种是国家名优品种,占全国18%,晋江永和3503、3533、安溪官桥的3535都是全国最大的单一品种矿山。

我省年开采花岗石荒料量达300万m3,晋江永和是“中国石材之乡”,年产值达20多亿元。

当地利用丰富的石材资源,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业,年开采荒料能力达100多万m3。

4、最大的玄武岩开采基地。

福鼎是“中国石材十大出口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玄武岩开采与加工基地,年产10万m3荒料,1200万m2板材,全市石材产值30多亿元,成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

三、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福建发展最快的产业,全省已有厦门、马尾、福清融侨、漳洲、泉州等信息产业基地,其中包括冠捷、华映光电、TDK、灿坤、台通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台资大企业,是福建信息产业集群化形成的重要力量。

四、机械产业
至2003年底,福建拥有“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企业1099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85家,全年从业人员21.8万人;“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7.6亿元,比增35.3%。

其中,以台资企业为龙头的东南汽车公司成为机械行业产业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长的行业。

东南汽车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目前国家正式批准的最大的两岸合资汽车项目,投产6年来,销售量、营业收入和税利年均增幅都超过100%。

2003年,实现工业产值108.4亿元,销售收入82.5亿元,汽车产量8.35万辆,其中轻型客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如今,以东南汽车为龙头引导的下游产业蓬勃发展,在福建省形成了52家配套厂的产业聚集效应,累计实现投资超过30亿元。

由于东南汽车的快速发展和产业集群化的初步形成,使得2003年福建“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231.2亿元,增速达50.4%,拉动机械工业增长12.5个百分点。

五、物流业
物流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产业。

根据统计,至2001年底,福建全省有16960个物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5.66万人。

目前,闽台物流集聚态势十分迅猛,全省台资主要集聚地,正在形成各具特色的物流产业。

福州保税区规划建成闽、浙、赣进出口物流分拨基地及海峡两岸最大的物流分拨中心,已吸引了马士基物流、外代储运、香港新浪威物流、新加坡太平船务、万全物流等大型跨国物流入区,投资保税仓储、集装箱运输及场站服务、供应链服务等项目;为中华映管提供原材料配送服务的福州发货基地进入实际建设阶段;马祖八八坑道、东引陈梁等一批台湾名酒正积极筹建福州保税区分销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