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厦门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厦门大学620分子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
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下面()的观点越来越有说服力。(分数:
2.00)
A.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B.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C.细胞→生物大分子→病毒
D.都不对
解析:
由于病毒的以下特征:①彻底的寄生性;②病毒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断的相似性;③病毒可以看成是核酸与蛋白质形成的复合大分子。
现在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的观点越来越具有说服力。
2.已克隆人的rDNA,用()确定rDNA分布在人的哪几条染色体上。(分数:2.00)
A.单克隆抗体技术
B.免疫荧光技术
C.免疫电镜技术
D.原位杂交技术√
解析:
细胞内特异核酸(DNA或RNA)序列的定性与定位常采用原位杂交技术。A是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方法;B免疫荧光技术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标记物,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分子探针定位或定量检测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C免疫电镜也是检测蛋白的方法。
3.关于弹性蛋白的描述,()是对的。(分数:2.00)
A.糖基化、高度不溶、很少羟基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
B.非糖基化、高度不溶、羟基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
C.非糖基化、可溶、很少羟基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
D.非糖基化、高度不溶、很少羟基化、富含脯氨酸和甘氨酸√解析:
弹性蛋白是高度疏水的非糖基化蛋白。它的氨基酸组成像胶原一样富含甘氨酸和脯氨酸,很少含羟脯氨酸,不含羟赖氨酸,没有Gly-X-Y 序列。
4.乙酰胆碱受体属于()系统。(分数:2.00)
A.通道耦联受体
B.G蛋白耦联受体
C.酶耦联受体
D.都不对√
解析:
除了前面所讲的离子通道耦联受体,如神经-肌肉突触处的N-型乙酰胆碱受体(烟碱型受体),其本身就是离子通道,但还有许多神经递质受体是G蛋白耦联受体,如M-型乙酰胆碱受体(毒蕈碱型受体)。
5.内质网还含有(),可以识别不正确折叠的蛋白或未装配好的蛋白亚基,并促进它们重新折叠和装配。(分数:2.00)
A.Dp
B.Bip √
C.SRP
D.Hsp90
解析:
Bip是一类分子伴侣,属于Hsp70家族,在内质网中有两个作用:Bip同进入内质网的未折叠蛋白质的疏水氨基酸结合,防止多肽链不正确地折叠和聚合。Bip与转运到ER中蛋白的疏水部分结合,防止蛋白质的变性或降解,使其正确的折叠。结合有蛋白质的Bip在ATP 水解后释放被结合的蛋白,如果释放的蛋白仍然是未折叠的,Bip将重新与这种蛋白结合。Bip还可帮助两种不同的蛋白共同装配。
Bip的第二个作用是防止新合成的蛋白质在转运过程中变性或断裂。通过重组DNA技术,将酵母中编码Bip蛋白的基因突变成温度敏感型后,当提高细胞培养温度时,Bip的功能就会丧失,蛋白质向ER的
转移也会停止,推测由于Bip功能的丧失,导致蛋白质在ER中的聚集,抑制了新生肽向ER的转移。
6.染色体骨架的主要成分是()。(分数:2.00)
A.组蛋白
B.非组蛋白√
C.DNA
D.RNA
解析:
染色体主要成分是非组蛋白。
7.溶酶体内所含有的酶为()。(分数:2.00)
A.碱性水解酶
B.中性水解酶
C.酸性水解酶√
D.氧化磷酸化酶
解析:
溶酶体是由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8.用特异性药物松弛素B可以阻断()的形成。(分数:2.00)
A.胞饮泡√
B.吞噬泡
C.分泌小泡
D.包被小泡
解析:
吞饮泡的形成需要有微丝的帮助,细胞松弛素B可以阻断微丝的形成。
9.有丝分裂中期最主要的特征是()。(分数:2.00)
A.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B.纺锤体形成
C.核膜破裂
D.姐妹染色单体各移向一极
解析:
①前中期(prometaphase)
1)核膜破裂成小的膜泡;
2)纺锤体微管与染色体的动粒结合,捕捉住染色体;
3)不断运动的染色体开始移向赤道板。细胞周期也由前中期逐渐向中期运转。
②中期(metaphase)
1)所有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上,标志着细胞分裂已进入中期;
2)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的机制:着丝粒微管动态平衡形成的张力。
③后期(anaphase)
1)排列在赤道面上的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向两极运动;2)后期(anaphase)大致可以划分为连续的两个阶段:
后期A,动粒微管去装配变短,染色体产生两极运动;
后期B,极间微管长度增加,两极之间的距离逐渐拉长,介导染色体向极运动。
④末期(telophase)
1)染色单体到达两极,即进入了末期(telophase),到达两极的染色单体开始去浓缩;
2)核膜开始重新组装;
3)Golgi体和ER重新形成并生长;
4)核仁也开始重新组装,RNA合成功能逐渐恢复,有丝分裂结束。
10.下列属于组织特异性基因的是()。(分数:2.00)
A.微管蛋白基因
B.糖酵解酶系基因
C.核糖体蛋白基因
D.胰岛素基因√
解析:
11.Hayflick 界限是指()。(分数: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