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第2节细胞器的分工合作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ebd611c77da26925c5b0de.png)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优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二节内容。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
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
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先介绍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其中安排了探究与实践活动。
接着举例阐述了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最后讲述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它的概念和功能。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以前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自然观。
二、教学目标1.认识细胞器之间既分工又协调配合。
2.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及其重要作用。
三、核心素养【生命观念】通过探究细胞器分工知识,阐明细胞各部分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强化结构与功能观;既能基于结构阐释功能,又能基于功能理解结构。
认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功能上的协调配合,使细胞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基本的生命系统,强化系统观点;在以系统观理解细胞结构的基础上,尝试从系统的视角认识自然和社会,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通过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探究细胞膜器的功能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等方法的科学思维,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
【科学探究】通过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等探究活动,说明科学探索永无止境,这需要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从细胞器的分工合作联想到我们自己,类比阐释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同时又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以形成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细胞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人类健康、生存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d5d5b6bed5b9f3f80f1c80.png)
阶层学习的把握获取第信息。
3. 对各小组提出的看法、疑问进行探讨、纠正、解答。
4. PPT 演示问题答案:①8种。
其中双层膜的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单层膜的 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和溶酶体,不具膜的是中 心体和核糖体;②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③线粒体包括线粒体膜 (外膜和内膜,其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包括叶绿体膜 (外膜、内膜)、类囊体和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 的场所;健那绿染液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 色;④细胞膜、核膜以及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 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所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 生物膜系统。
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 与其合成和分泌 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器停―高尔苗障(弭加工井类*包爺.井診第} 兰更| ■翘{内有应妁序白质)泊I知识二: 用高倍镜 观察叶绿 体和线粒1. 展示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新鲜菠菜、健那绿 染液等材料用具,师生互动,探讨实验原理及操作步 骤。
2. P PT 演示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已染色)图片,强调线粒体活体染色的结果和颜色。
3. P PT 演示细胞中叶绿体的运动的动画,了解以下关系:叶绿体的运动一一细胞质流动一一代谢活动一一 活细胞。
4. P PT 演示问题:采取什么措施能加强细胞代谢活动,促进细胞质的流动, 从而加快叶绿体的运动1.根据材料用具,思考 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
如观察线粒体的步骤: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 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 滴健那绿染液T 用牙签(材刮口腔内侧壁,将牙签实物演 示,PPT 演示图1 片、动画1. 小组讨论预习过后产 生的疑问,无法解答的 交于教师,通过师生交 流解决问题。
2. 师生之间交流PPT 演 示的问题,认真分析记 录教师解答问题的思路、突破口。
PPT 演示问题、答 案知识一: 识别细胞 器及了解 细胞的生 物膜系统1. P PT 演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引导学 生了解细胞器的种类、形态及分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34d019633d4b14e8424680f.png)
任务型课堂教学改革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什么是细胞器。
2、理解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3、能准确绘出各个细胞器的结构,并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器。
过程与方法1、培养和训练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绘图能力,树立整体和局部相互依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协调配合完成的。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3、体验小组合作的快乐。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理解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生活活动。
三、学习任务和过程: 前置测评任务有一个:任务一: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画一个细胞示意图。
预设:预设:既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检测,又可知学生的遗漏点。
学生画完后,同桌可交换互判,检查并纠正对方的错误;教师要及时给出正确答案。
解决问题任务有三个:任务二:课前自主预习,并完成导学案上前两道基础知识检测题,理解什么是细胞器,它们存在细胞的什么位置。
预设:检查学生瞬时记忆能力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填完后同桌交换互判,检查对方是否填错、是否忘记、是否有错别字等;然后再对照课本改正。
任务三:小组合作,查阅《课时练》上关于“差速离心法”的相关解释,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的过程。
预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锻炼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教师要及时给出正确评价。
差速离心法是交替使用低速和高速离心,用不同强度的离心力使具有不同质量的物质分级分离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混合动物 细胞细胞膜细胞质 细胞核植物细胞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细胞壁样品中各沉降系数差别较大组分的分离。
其过程是: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它物质组成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旋转离心处理,质量大的将位于离心管的底层,质量小的将位于离心管的上层,这样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优秀教案(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优秀教案(5页)](https://img.taocdn.com/s3/m/44d12253eff9aef8951e063e.png)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将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储藏在光合作用的产物——GA中;养料制造车间
内质网
单层膜
1由管状、泡状、扁平状的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2靠近细胞核的风质网,它的膜跟核膜相连;靠近细胞膜的内质网,它的膜跟细胞膜内褶的部分相连
3分为滑面型内质网和粗面型内质网
1蛋白质
2磷脂
3酶
绝大多数植物的动物细胞内都有
1增大细胞内膜的面积,为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创造了条件
2滑面型内质网与脂类、激素等物质的合成有关
3粗面型内质网不仅是核糖体附着的支架,也是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的运输通道
4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
由扁平囊、小囊泡和大囊泡所组成
1蛋白质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
以蛋白质的分泌为例子,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在核酸的指导下,合成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在内质网中连接成肽链,并初步进行折叠和包装后,以囊泡的形式运送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上,蛋白质被进一步修饰和包装,再以囊泡的形式运送到细胞膜内侧,最后被分泌到细胞外。这个过程需要消耗有线粒体提供的能量。
资料分析
1.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
2.提示: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等结构。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初步合成,在内质网内加工,由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做进一步加工,再由囊泡运输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教学难点
(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教学过程: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ebd611c77da26925c5b0de.png)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
之间的分工合作》优质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二节内容。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
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
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先介绍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其中安排了探究与实践活动。
接着举例阐述了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最后讲述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它的概念和功能。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以前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自然观。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细胞器之间既分工又协调配合。
2.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概念及其重要作用。
三、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探究细胞器分工知识,阐明细胞各部分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强化结构与功能观;既能基于结构阐释功能,又能基于功能理解结构。
认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功能上的协调配合,使细胞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基本的生命系统,强化系统观点;在以系统观理解细胞结构的基础上,尝试从系统的视角认识自然和社会,并以此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3页)](https://img.taocdn.com/s3/m/5dfd3f39360cba1aa911da7c.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3页)三、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王春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教学知识和技能:(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和形象比喻,使学生能识别和了解各细胞器的功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教学媒体: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细胞内部就是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内有许多忙碌的”车间”,这些“车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它们统称为细胞器。
请同学看P44图3-11、12,这上面有多少细胞器?哪些是动植物都具有的?哪些是动物或者植物特有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新课1.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区别出示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
介绍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
问:二者共同具有什么结构?特有的是什么?学生看图、回答。
明确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特有的是中心体。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2)线粒体:因为第四章讲呼吸作用时,要讲其结构,这里只介绍其功能和怎样识别即可。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2)叶绿体因为第四章讲光合作用时,要讲其结构,这里只介绍其功能和怎样识别即可。
(3)内质网:学会识图。
(4)高尔基体(5)核糖体(6)溶酶体学生阅读回答。
(7)液泡问:液泡内装有什么?含什么物质?讲述叶子颜色的变化。
学生识图。
(8)中心体指导学生识别中心体,简述其功能。
学生回答复习巩固出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学生识别个细胞器,简述其功能。
2024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4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4e41598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f.png)
答案: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修饰、包装和运输的场所,其结构特点是扁平的囊泡状。高尔基体通过囊泡与内质网和细胞膜相连,参与蛋白质的修饰、包装和分泌过程。
5.请简要描述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物质分解和消化。溶酶体呈泡状,膜上有许多糖,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能够分解细胞内的废旧物质、病原体等,为细胞的新陈代谢提供原料。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基本概念,理解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探究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从系统论角度看待细胞内部结构,认识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高学生的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
2.请简要描述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盘状,外有双层膜,内部含有类囊体和叶绿素等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为植物细胞提供能量和有机物。
3.请简要描述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
答案: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其结构特点是膜结构复杂,分为粗糙内质网和光滑内质网。粗糙内质网表面附着有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光滑内质网则参与脂质合成和运输等过程。
技能训练:
总结归纳:
在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细胞器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细胞器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5cf871a26925c52cc5bfea.png)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了解分离各种细胞器的科学方法。
③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①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各细胞器及其分工。
通过资料的阅读和实际的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
②思维训练: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应得到学生认同: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离不开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②通过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的学习,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同意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纯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③通过生物膜的研究成果的介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极力他们对生命科学知识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渗透STS思想。
④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①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③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①如何掌握集中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如何将这些细胞器的功能和生物体的相关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并灵活运用。
③各种生物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四、教具准备教师课件、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师生互动]教师:课本中展示了各种细胞器的的模式图,以及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仔细观察图,文和老师展示的资料,说出各种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位置、形态结构,并推测他们的功能。
线粒体:屏幕显示资料一1.德国科学家华尔柏在研究线粒体时,统计了各种动物部分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见下表)。
分析回答:(1)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最多,这是因为什么?(2)动物冬眠状态下的肝细胞中的线粒体比常态下多,这是为什么?(3)从表中所示数据可以看出线粒体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
![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458b2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4.png)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2、教学难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问题探讨〗C919飞机是我国研制的新一代中型客机。
研制C919飞机需要若干部门分工合作, 如整体研发设计、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机载系统研发(包括电缆、导管、发动 机、座椅、座舱设备等)、总装制造等部门。
2.细胞中是否也具有多种不同的“部门”?这些“部门”也存在类似的分工与合 作吗?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 .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差速离心法。
2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名称:线粒体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I 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 名称:叶绿体分布: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 胞中功能: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 转换站”1.如果缺少其中的某个部门,C919飞机还能制造成功吗?⑴分类:有核和淋 附存无植小、特体 (3) 名称:内质网功能: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 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粗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 (4) 吗名称:高尔基体 功能: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名称: 分布: 功能: 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细胞的“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 细胞的病毒或细菌(6) 一细胞质:名称:液泡分布: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功能: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 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 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 胞保持坚挺名称: 分布: I 功能:中心体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 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小亚基大亚基(8) ,名称:核糖体<分布: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 有的附于粗面内质网上 I 功能:“生产蛋白质的机器”3.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鸵破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⑵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并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复习细胞器的种类,不同细胞含有的细胞器不同,这些细胞器拥有特定的功能,那么它们在行使各自功能时是独立进行还是相互关联的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有关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9126ebcc7931b764ce15e7.png)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结构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细胞的基本结构。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举例说出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液泡、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等8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能力目标:尝试操作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情感目标:认同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细胞的基本结构。
2.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液泡、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1.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认同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的观念。
四、教学方法利用学案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挂图、模型。
材料用品:新鲜的黑藻(或藓类)、新鲜的鸡肝;质量浓度为2mg/dl詹纳斯绿B染液、林格氏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滴管等。
六、教学设计及过程情境导入经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生物除病毒等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可见,细胞是生物体的组成单位,并且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就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在19世纪,人们对细胞的了解只是知道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除此之外知之甚少。
那么,怎样才能看到细胞呢?启发学生回答是用显微镜。
如何才能看的更清楚呢?启发学生回答用电子显微镜。
是否所有生物体的细胞都完全一样呢?通过设计疑问导入实验探究。
设疑:(1)飞翔鸟类胸肌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比不飞翔鸟类的多。
为什么?(2)运动员肌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比缺乏锻练的人多。
为什么?(3)在体外培养细胞时,新生细胞比衰老或病变细胞的线粒体多。
为什么?教师总结细胞是由细胞膜包被的原生质体,而原生质体是指活细胞内的全部生命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植物细胞在原生质体的外面还有细胞壁。
细胞质不是均匀的,包含许多结构,其中具有一定形态特点并执行特定功能的结构称为细胞器,这些细胞器悬浮在透明的胶状的细胞质基质中。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f037dbe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19.png)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一、教学内容《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是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的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液泡等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细胞内部不同细胞器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和合作精神等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学生能够形成生命活动是细胞内各细胞器协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生命观念;通过分析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同时,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如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器模型、分析实验数据等。
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对细胞的基本组成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细胞器的概念,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对其功能有所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中生对生命科学领域充满好奇,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兴趣较高。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器模型,分析实验数据等实践活动来掌握知识。
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来学习,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无法将各细胞器的功能与生命活动联系起来。
此外,学生可能在显微镜观察和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遇到困难,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第2节第1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分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第2节第1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分工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a6baaf1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9.png)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器的功能和特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细胞器的功能和特点,掌握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此外,在课后拓展应用环节,我提供的拓展资源较为有限,未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广泛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拓展学习的资源。
在教学总结方面,我认为本节课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通过观察细胞器的结构示意图、参与课堂活动等方式,对细胞器的功能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他们也意识到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性。然而,在情感态度方面,仍有部分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内容
1.课本内容: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的分类、形态和功能。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2.教学重点:
-细胞器的功能和特点。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3.教学难点: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器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器的结构示意图,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第2节的相关内容,包括细胞器的功能和特点,以及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说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说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31d796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f.png)
(4)进行实验设计,尝试通过调节细胞器功能来影响细胞生长、分化和代谢。
(5)分析细胞器在不同生物体(如动植物、微生物)中的特点及功能差异。
(6)关注细胞器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了解科学家们如何揭示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
内容逻辑关系
-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负责蛋白质的修饰、包装和运输,参与细胞分泌和膜蛋白的合成。
2. 细胞器分工合作分析:
- 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高尔基体进行蛋白质的修饰和包装,最后通过细胞膜释放到细胞外。
3. 实例分析:
- 胰岛素分泌过程:胰岛素在胰岛β细胞中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中,涉及到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多个细胞器的协同工作。
具体教学活动设计如下:
1.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细胞器,通过互动表演,形象地展示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2. 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如观察细胞器的染色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游戏:设计细胞器协同作用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体验细胞器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讨论法:针对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 案例研究:以具体的生物现象(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项目导向学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细胞器,从功能、协同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最后进行汇报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a9e3a9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7.png)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3章第2节的一部分,内容为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各种细胞器的名称、结构和功能,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已经研究了有关细胞基本结构和光合作用的知识,对叶绿体等部分细胞器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细胞器的种类和名称认识不全,也没有接触过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对不同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也不了解。
三、教学设计思路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依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本堂课进行设计。
本课程内容相对平淡,结构较多,学生不容易理解,而且本课一共需讲述8种细胞器,直接介绍结构和功能,课程会比较散,没有条理,学生也不容易掌握。
因此,我主要通过建构细胞模型让学生认识细胞器的种类、形态、结构和功能。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建构模型的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探究思考的能力,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并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观察。
教师演示使用差速离心分离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并展示细胞器的结构和亚显微结构。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理解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根据学案中的填表和贴纸活动,掌握各种细胞器的名称和功能。
学生分组建构细胞模型,体会和建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思想,进行分工合作,逐步掌握部分细胞器的功能。
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探究思考,完成学案上的连连看,巩固对细胞器功能的掌握。
教师讲述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质的概念,树立细胞的立体结构,完成本堂课的教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各种细胞器,了解其亚显微结构,并能说出各种细胞器的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细胞模型的建构过程,培养学生建构模型的能力,并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研究的过程,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树立系统性、统一性的观点。
2023最新教案-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2023最新教案-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517f90e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9.png)
第3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年级高一年级授课时间2课时课题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第2节的内容,主要讲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三部分的内容,及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
本节内容分2个课时完成。
第1课时完成“问题探讨”、“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骨架、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第2课时完成“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本节课涉及的细胞器种类很多,形态、结构和功能各异,内容较为抽象,教材突出了细胞器的功能,淡化了形态与结构。
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并非是漂浮于细胞质中的,细胞质中有着支持它们的细胞骨架。
教材将其安排在细胞器的介绍之后,着重强调细胞骨架在细胞形态、细胞器的锚定与支撑、细胞功能实现中的作用等方面。
为了说明这些细胞器是真实存在的,教材特别安排了“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实验,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身观察,说明细胞器的真实存在和细胞质的流动这种生命现象。
作为系统,不仅体现在组成系统的部分之间存在分工,还体现系统组分之间的协调配合。
教材提供了一个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是多种细胞器分工协作完成。
此外,教材在“与社会联系”的栏目中,介绍了人工合成的膜材料用于治疗疾病的实例,以体现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进一步落实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本节课承接了之前学习的细胞的物质组成、细胞膜等内容, 也是后面学习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增殖等内容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主要细胞器的功能。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4.用系统观分析细胞中部分与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几种主要细胞器的功能。
(2)细胞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过程,具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并能分析和解释较为复杂情境的生命现象。
能够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出发,基于事实和证据描述生命现象,采用适当的科学方法揭示生物学规律或机制。
选用恰当的方法如实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能与他人合作完成探究,并能与他人展开交流,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
2、通过资料的阅读和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开展小组讨论合作、角色扮演,培养和发展学生相互合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认同: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通过学习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2.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1.如何将这些细胞器的功能和生物体的相关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并灵活运用。
2.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道具:教师自制的八种细胞器的图片和动植物细胞框架图,多种彩色珠子代表不同的氨基酸,一串彩色珠子代表肽链,两种不同的彩纸代表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
将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分泌物的形成过程,制作成课件,动态演示分泌物的运输过程,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并配以一定的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使文字内容形象地保留在记忆中,从而降低本课知识点的难度。
准备相应的高考题,边学边练,让学生体会该知识点在高考中考察的方式和难度。
◆课堂设计一、复习八种细胞器(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首先做一个小游戏,教师拿出八种细胞器的可粘贴图片,让每个小组出一个代表抽取其中一种,然后以第一人称介绍该细胞器的特点(包括结构、功能和分布),最后把图片粘贴到黑板上动、植物细胞框架图的相应位置。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动、植物细胞的图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哪些区别?(2)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哪些联系?教师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每种细胞器都有各自的功能,那么它们在功能上是不是完全独立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二课时)。
展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明确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过程。
2.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3.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
(3)请举例说明在一个细胞中,那些细胞器在功能上有联系?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内容回答教师借此引出分泌蛋白的概念,屏幕显示:1.分泌蛋白的概念。
与此同时,学生在课本P48资料分析中画出相关概念。
边学边练:屏幕显示问题:判断下列化合物是否为分泌蛋白(是的打√,不是的打×):唾液淀粉酶______呼吸酶_____ 胃蛋白酶_____ 肠肽酶_____ H2O2酶_____ 免疫球蛋白_____ 胰岛素_____ 性激素_____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教师过渡:那么分泌蛋白是怎样被发现的?下面同学们阅读课本P48资料分析,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研究采用了什么方法?2.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依次经过哪些细胞器?3.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依次经过哪些细胞结构?【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学生回答:1.同位素标记法(3H标记亮氨酸)学生板书: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学生板书:3.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或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教师小结:①细胞器与细胞结构的区别②囊泡可以不写播放动画:播放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到细胞外的动画,教师解说放射性物质依次出现的细胞结构,加深学生对该过程的认识。
教师过渡:大家思考5.为什么要依次经过这些结构?它们在功能上有何联系?6.该过程需要能量吗?这与什么细胞器有关?【小组活动2】小组讨论完成学案表格投影展示一名学生的答案,其他同学一起对答案,同时更正错误。
教师强调:书写要工整、规范,否则在高考网上阅卷中会被扣分。
教师归纳:1.核糖体是附着型的,内质网是粗面的。
2.起修饰加工作用的细胞器有两种——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核糖体只负责合成蛋白质。
3.修饰加工的内容不同:内质网中发生了肽链的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及运输等;高尔基体中发生的是对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包装及发送。
4. 内质网中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蛋白质,而成熟的蛋白质是在高尔基体中产生的。
学生记忆一分钟【角色扮演】请4位同学上来排队并描述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有什么结构特点(有无膜结构)?在分泌蛋白合成并分泌出细胞这个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把自己的任务完成后应该把产品转交给谁?这样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相互合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链接高考】(2021海南卷7)下列有关分泌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B.线粒体能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C.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D.分泌蛋白从细胞内排出时,囊泡的膜可与细胞膜融合教师过渡:细胞内的分工合作使细胞这台高度精密的生命仪器能够高效的运转。
渗透德育: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分工合作的例子?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引导:为什么要进行分工合作?学生回答:提高效率教师过渡:细胞内进行分工合作,才使得细胞这台高度精密的生命机器能够高效地运转。
实际上,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不是独立的,都是普遍联系的。
比如细胞中的各种膜结构。
那我们一起看一下黑板上的图片,说一说细胞中都有哪些膜结构?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学生回答: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等教师提问:除此以外还有哪些结构有膜?学生回答:细胞膜和核膜课件显示:生物膜系统的概念教师介绍系统的概念: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的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教师过渡: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能够体现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三种膜间功能上的联系,我们知道结构决定功能,那么:1.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有哪些联系呢?(1)与内质网直接相连的生物膜有哪些?(2)哪些生物膜间存在着间接联系?2.生物膜在组成成分上有什么联系?【小组活动3】说出下图中①—⑥分别代表什么细胞结构,并结合教材P49图3—8和3—9以及下表,讨论完成上面两个问题:2.生物膜在组成成分上的联系学生回答:与内质网直接联系的膜有:核膜、细胞膜和线粒体膜;间接联系的膜有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
教师追问:间接联系的形式?学生回答:囊泡教师追问:各种生物膜在组成成分上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相似。
【练一练】下图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相关膜结构的变化,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甲乙丙a :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 a :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 e :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 f :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高考链接2】如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学生活动】 等学生做完后,找一名学生到前面讲解。
教师提问: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有哪些功能?学生找到课本相关内容并朗读。
教师强调:黑体部分首先,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细胞中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这些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第三,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学生记忆两分钟。
德育渗透:通过生物膜系统的学习,你又得到了哪些启示?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先复习了八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和分布即细胞器之间的分工,然后学习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即细胞器之间的合作,最后学习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各组分之间的联系。
由此可见细胞中的任何一个结构都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团结协作,我们应该在团结协作中寻求快乐,在协作中寻求发展,在协作中寻求共同进步。
【课时检测】1.组成生物膜系统的生物膜是指 ( )A.在结构上直接相连的生物膜B.细胞内所有的膜结构,包括细胞器膜、核膜和细胞膜C.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D.细胞内所有的膜结构,包括细胞器膜和核膜2.真核细胞内有双层膜结构的一组细胞器是 ( ) A B C DA.叶绿体和核糖体B.线粒体和高尔基体C.叶绿体和线粒体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3.家兔细胞内,与氨基酸脱水缩合有关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B.核糖体和线粒体C.核糖体和高尔基体D.中心体和核糖体4.下列结构中不可能与内质网直接相连的是 ( )A.线粒体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核膜5.完成细胞与细胞周围环境之间信息传递的膜是 ( )A.细胞膜B.核膜C.高尔基体膜D.内质网膜6.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以下不是生物膜系统作用的是 ( )A.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控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C.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D.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7.活细胞中,与酶的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 )A.核糖体与高尔基体B.中心体与高尔基体C.内质网与核糖体D.高尔基体与液泡8.真核细胞内的核膜、细胞膜与内质网膜相连,这说明内质网具有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 )A.扩大膜面积B.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通道C.核糖体附着的支架D.参加代谢反应9.右图是动物某分泌细胞。
向细胞内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一段时间后,在细胞外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序号)。
(1)请举例写出3种分泌蛋白:(2)放射性同位素将依次出现在图中的部位是。
(填序号)(3)⑥的分泌蛋白首先是由附着在[ ] 上的[ ] 合成的。
(4)图中②是,在细胞内被形象地称为深海中的潜艇。
(5)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所需能量主要是由 [ ] 提供的。
【作业布置】完成《分层训练》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