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级经济师知识点总结

初级经济师知识点总结

初级经济师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社会经济制度。

理解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辨别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的主要阶段,诠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辨识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理解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辨别社会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理解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2.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诠释货币产生的过程和基本职能,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3.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过程,辨别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诠释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基本途径。

4.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辨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原因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诠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类型,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容。

6.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理解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和特点,诠释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基本构成,辨别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诠释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内容。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和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辨别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理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的基本要求。

8.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诠释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涉外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辨别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财政9.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掌握公共物品的特征,理解公共物品融资与生产的制度结构,诠释市场效率,掌握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诠释财政的基本特征,掌握财政的基本职能,掌握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容和主要任务,理解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内容。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汇总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汇总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汇总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资料(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

3.社会经济制度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

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4.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经济联系功能;经济利益关系调整功能;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社会评价功能: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

5,商品经济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市场经济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6.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7.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交换媒介)、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延期支付,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世界货币。

8.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

垄断组织主要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利润。

9.党的十八大对于形成和落实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作出的新部署:必须健全初次分配制度和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必须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上强化政府责任;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10.财产所有权是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2024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精选.pdf

2024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精选.pdf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点精选考点一: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1.市场配置方式:是指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它可以使企业和市场发生直接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在竞争中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场经济。

2.计划配置方式:是指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及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计划经济。

(二)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1.经济体制的概念: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经济制度决定了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注意】实行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实行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采取相同的经济体制。

3.一国选择经济体制应遵循的原则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经济制度的性质规定着经济体制模式的社会经济本质,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制约着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及调控方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各种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注意】不论一国选择哪种方式,都离不开本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目标。

考点二: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必须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2.必须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为我国实现社会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创造有利条件。

3.必须有利于带动国内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4.必须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5.必须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重要考点汇总

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重要考点汇总

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重要考点汇总(一)经济诉讼法律制度经济诉讼法律制度考试内容和目的:本章的内容较多,教材共分为七小节来介绍。

依次介绍了经济诉讼概述、第一审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执行程序。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经济诉讼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应用经济诉讼法律制度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

2004年考试试卷本章考查了4道单选题和2道多选题;2005年考查了1道单选和2道多选。

本章是考试的重点,在历年考题中分值较多,主要考查考生对法条的准确记忆和灵活运用,难点主要在人民法院对经济案件的管辖,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以及执行程序的整体把握和其中重点法条的准确记忆。

需要掌握的内容:1.人民法院对经济案件的地域管辖、级别管辖以及专属管辖等内容2.上诉和两审终审制的含义3.对上诉案件的处理方式4.对支付令提出异议的条件和程序5.公示催告程序适用的范围6.申请公示催告的条件7.权利申报的条件和内容8.申请执行的条件9.执行中止和终结的适用条件需要熟悉的内容:1.经济诉讼的概念2.起诉和受理的条件和程序3.开庭的程序4.第二审的程序5.提起审批监督程序的条件和途径6.督促程序的概念7.申请支付令的条件8.支付令生效的条件和效力需要了解的内容:1.经济审判机关及其审理经济纠纷案件的范围2.审判庭的组成方式3.简易程序的概念、适用范围及特点4.第二审程序的概念5.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6.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公示催告公告的内容7.解除判决的概念和意义8.执行程序的概念、执行措施的种类重点难点及典型例题分析:(一)经济诉讼概述1.熟悉经济诉讼的概念经济诉讼是指审判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经济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2.了解经济审判机关及其审理经济纠纷案件的范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均设立了审理经济纠纷的审判庭,受理经济纠纷案件;还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等专门法院也受理一定范围内的经济纠纷案件。

初级经济师知识点

初级经济师知识点

初级经济师知识点作为一名经济师,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点,以便能够应对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里,我们将讨论一些重要的初级经济师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时,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相反,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时,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

2.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水平的指标,它表示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GDP 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等三个主要部分。

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政策等手段,来控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和通货膨胀水平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控制通货膨胀、维持货币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等。

4.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包括繁荣期、滞涨期和低谷期等几个阶段。

5.生产者物价指数(PPI)PPI是衡量生产者成本变化的指标,它表示生产者在购买自己生产的产品时所支付的成本。

PPI包括生产者原材料价格指数和生产者加工产品价格指数等两个主要部分。

6.贸易政策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采取措施来影响国际贸易的政策。

贸易政策包括关税、贸易壁垒、汇率和补贴等。

7.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买卖金融资产的地方,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对经济运行和通货膨胀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8.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的构成,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等。

经济结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总之,作为一名初级经济师,了解以上经济学知识点非常重要。

只有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应对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初级经济师金融知识点

初级经济师金融知识点

初级经济师金融知识点一、知识概述《货币的职能》①基本定义:货币职能就是货币在经济生活中能做的事。

比如说,价值尺度就是货币能表现别的东西值多少钱。

流通手段呢,就是买东西的时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个过程里货币发挥的作用。

②重要程度:在初级经济师金融这一块里超级重要。

就像一个房子的基石,其他好多金融知识都是基于对货币职能的理解展开的。

要是不懂这个,就像炒菜不知道盐是啥味,后面那些金融东西都晕乎乎的。

③前置知识:需要对生活里买东西这种经济现象有点概念,知道东西有价格这些。

④应用价值:在日常生活里,比如去超市,看到商品标签上的价格就是货币价值尺度的体现。

在企业做生意的时候,清楚货币职能能更好地进行资金管理和贸易。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这货币职能是金融基础知识里靠前的部分。

可以说是打开金融大门的一把钥匙。

②关联知识:和信用、利率这些知识点都有关系。

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亲戚,货币职能要是变了,信用和利率也可能跟着变。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说难也不难。

其中价值尺度比较抽象一点,到底货币怎么衡量别的东西价值,需要点想象。

- 关键点:要清楚每个职能在不同场景里的具体表现。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里超重要。

经常以选择题或者简答题的形式考。

问什么场景下是货币的哪种职能。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价值尺度:货币用来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就像我们用尺子量东西长短一样,不过这个尺子是用钱来做的。

好比一件衣服标着100元,这100元就是这件衣服价值的衡量。

- 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时充当媒介的职能。

就好比你拿10元钱买了个面包,这钱就在这个买卖过程里当中间人完成交易。

- 贮藏手段:就是把货币存起来,像古代藏金银财宝一样,在现在就是把钱存银行或者放在家里某个安全的地方等以后用。

- 支付手段:有点特殊,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就像你先住酒店,住完才付钱。

- 世界货币:当货币能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用的时候,像美元在世界很多地方都能当钱花就是世界货币。

初级经济师知识点

初级经济师知识点

初级经济师知识点初级经济师是指具备一定经济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经济学专业人士。

他们通常拥有经济学专业学士及以上学位,并通过相应的资格考试获得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

初级经济师需掌握的知识点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行为,涉及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律、宏观经济政策等。

初级经济师需要了解并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宏观经济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经济增长理论、货币与银行、国际收支等内容。

2.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行为以及市场机制等。

初级经济师需了解市场需求与供给、弹性、垄断、寡头与垄断竞争、劳动经济学、投资与资本市场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3.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学现象的分支学科。

初级经济师需要了解和应用经济学的数学和统计工具,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建立与检验等。

4.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国际贸易与投资、汇率、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理论和政策。

初级经济师需要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模型,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规则和运作机制。

此外,初级经济师还需要了解经济政策、经济法规、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和熟悉相关数据的获取、分析和解读方法也是初级经济师的基本能力。

初级经济师的职责主要包括:1.参与经济分析和预测,为决策提供依据;2.参与制定经济政策,提出政策建议;3.参与经济项目的评估和可行性分析;4.参与经济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5.参与组织和协调经济活动;6.参与市场调查和竞争分析等工作。

初级经济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问题解决、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他们通常在政府部门、研究院所、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地就业,从事经济分析、政策研究、投资管理、市场营销和金融交易等工作。

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考点整理

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考点整理

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考点整理数据特征的测度【例题·单选题】(2017年)下列数据特征的测度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

A.中位数B.算术平均数C.众数D.位置平均数『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集中趋势的测度。

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

【例题·多选题】(2017年)关于统计数据离散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离散程度的测度主要包括位置平均数和离散系数B.数据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越差C.数据离散程度越小,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越好D.离散程度是指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或频数分布的分散程度E.离散程度反映数据分布的形状『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离散程度是指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或频数分布的分散程度。

离散程度和集中趋势是两个同样重要的数据分布特征。

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是对数据一般水平的一个概括性变量,它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离散水平。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离散程度越小,其代表性就越好。

统计指数【知识点一】指数的概念与分类建议关注指数的分类。

(一)指数的概念1.广义: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

2.狭义: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知识点二】加权综合指数建议关注加权综合指数的公式。

(一)基期加权综合指数(拉氏指数):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

【知识点三】指数体系建议关注指数体系的分析与应用。

(一)总量指数与指数体系1.总量指数: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相对数。

可以由不同时期的实物总量对比形成,也可以由不同时期的价值总量对比形成。

综合总量指数的一般形式:【例题·单选题】(2015年)根据某商场2013年和2014年10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这10种商品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已知2014年与2013年相比,销售额指数为138%,价格指数为120%,则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销售额提高了( )。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

初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考试内容: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要素.概念: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1。

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它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2。

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考试内容:社会生产关系及其主要类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

1。

生产力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概念: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2。

生产关系概念: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提示:人和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人和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考试内容: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及发展的基本过程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处于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社会主义仍需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四、市场与市场体系考试内容: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市场体系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经济基础知识》是初级经济师考试的一门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经济学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理解。

以下是1200字以上的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

一、经济学基本概念1.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有限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方式的社会科学。

2.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市场上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3.机会成本:指做项决策所需要放弃的最高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4.市场均衡: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状态时的价格和数量。

二、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全社会总体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学分支。

2.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产出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4.劳动力市场:指劳动力供给方和劳动力需求方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买卖的市场。

5.失业率:指劳动力中失业人口所占的比例。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涨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普遍下降导致货币购买力增加。

三、微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的定义: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个人、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的经济学分支。

2.供给的弹性: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3.需求的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4.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价格的变动百分比)。

5.粘性需求和弹性需求:粘性需求是指需求弹性小于1的情况,需求对价格变动不敏感;弹性需求是指需求弹性大于1的情况,需求对价格变动敏感。

6.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7.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以上是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速记知识点的一部分,涉及了经济学基本概念、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重点内容。

初级经济知识点总结

初级经济知识点总结

初级经济知识点总结一、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总体状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宏观经济学关注经济的整体运行,如总需求、总供给、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整个经济体系。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

这包括供求关系、市场均衡、价格理论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微观经济学还涉及市场竞争、垄断、外部性等经济现象的分析。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分配方式等。

三、货币与银行货币:作为价值交换的媒介,对经济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货币供求、货币政策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角色和职能,以及银行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四、经济数据与统计分析经济统计学:研究经济现象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和技术,能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国际经济关系,包括国际贸易理论、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等。

六、经济增长与发展工业化、信息化、知识化:了解现代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主导产业。

信息基础设施:认识其在经济增长和知识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七、成本与效益成本:生产产品或服务所需的各种资源和投入的总和。

效益:企业或项目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了解如何评估成本和效益,以制定更合理的经济决策。

这些知识点是初级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它们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在实际学习中,建议结合具体案例和实践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加深理解和应用。

初级经济师知识要点

初级经济师知识要点

初级经济师知识要点
初级经济师是一种相对较低层次的经济职业,通常需要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领域有一定的了解。

以下是初级经济师可能需要掌握的一些知识要点:
1. 经济学基础:
微观经济学:了解市场供求、价格机制、弹性、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等基本微观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对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机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

2. 市场和价格:
理解不同市场结构,包括垄断、寡占、完全竞争等。

掌握价格形成机制,包括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概念。

3. 国际贸易:
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包括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理论。

熟悉关税、贸易壁垒和贸易协定等国际贸易政策。

4. 货币和银行:
了解货币的功能、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

熟悉银行体系的组织结构和作用。

5. 劳动经济学:
了解劳动市场的基本原理,包括工资决定因素、劳动力市场的弹性等。

6. 发展经济学:
理解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经济增长、贫困、不平等等问题。

7. 公共经济学:
了解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包括税收、支出、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等概念。

8. 统计学基础:
具备基本的统计学知识,能够理解和分析相关的经济数据。

这些知识点是初级经济师可能需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实际要求可能根据国家、地区和雇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具体的要求可以参考招聘公告或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考纲。

初级经济师考试重点

初级经济师考试重点

初级经济师考试重点
初级经济师考试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知识: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律法规、经济统计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经济政策与调控: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业政策、产
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3.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包括市场结构、市场失灵、竞争政策、市场监管等方面的知识。

4.国际经济与贸易:包括国际经济合作、国际贸易政策、国际
贸易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5.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包括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动力等方面的知识。

6.经济金融:包括货币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风险
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重点掌握以上几个方面的知识,加强对经济学原理及其应用的理解,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提高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此外,多做一些经济师考试的模拟题和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是提高考试水平的有效方法。

同时,关注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了解相关政策和实践情况,也是备考的重要内容。

经济师 知识点

经济师 知识点

经济师知识点一、知识概述《机会成本》①基本定义:简单说呢,机会成本就是当你选择了一个方案的时候,你不得不放弃的其他方案里面价值最高的那个方案的价值。

比如说你有10块钱,能买一个冰淇淋或者两根棒棒糖。

你选择了冰淇淋,那两根棒棒糖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②重要程度:在经济学里挺重要的。

它能让我们知道做选择的时候其实是有代价的,在资源有限的时候,选择了一种用途就不能做其他用了,这有助于人们更合理地去做资源分配的决策。

③前置知识:得知道一些简单的资源分配概念,像资源有多种用途之类的。

例如了解钱可以用来买多种东西。

④应用价值: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产品的时候会用到。

比如一个工厂有一批原材料,能生产甲产品利润高,但如果生产乙产品能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这个时候考虑机会成本,就关系到企业发展策略。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机会成本在经济学的决策分析部分,属于微观经济学里资源配置这一块知识范畴的。

②关联知识:和边际成本、沉没成本等都有关系。

边际成本讲的是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成本的变化,它和机会成本都影响企业决定产量呢。

沉没成本是已经发生不可改变的投入,和机会成本共同影响决策。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对于初学者来说有点绕。

要准确找出所有放弃方案里价值最高的那个不容易。

- 关键点:要明确所有的可选择方案和它们的价值。

像我之前自己做投资小决策的时候,就容易忽视一些潜在的选择。

④考点分析:在经济师考试中经常出现在选择题中,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计算。

三、详细讲解- 【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核心概念就是选择一个活动所放弃的其他活动中的最大价值。

不是随便放弃的一个活动的价值,一定是最高的那个。

就像一群羊,你选择把一片草地用来放羊,那这片草地用来种庄稼能收最多粮食的那个收益就是机会成本。

②特征分析:- 具有相对性:不同的决策环境下机会成本不一样。

比如我家房子如果自住,机会成本可能是出租的租金,但如果用来做工作室,机会成本又不一样了。

- 有前瞻性:是对未来的选择进行成本评估。

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讲义

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讲义
(2)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例题6: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 )。
A.先有市场,后有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C.商品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答案:B
解析:参考上述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例题7: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它是( )。
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原因:
(1)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3) 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例题3: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A.生产力 B.物质资料生产C.生产资料所有制 D.劳动过程
答案:C
解析:从生产关系的定义里就可以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形式,从而决定着生产关系。
例题4:构成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基本环节有( )。
A.生产 B.占有 C.分配 D.交换 E.消费
A.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C.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D.相对于产品经济而言的
E.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
答案:BCE
解析:A、C、D三项中,应选C。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是商品经济。
一、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方式。

初级经济师各章考点汇总

初级经济师各章考点汇总

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考点1:物质资料生产1•定义: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2)劳动资料: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如原始森林的树木、矿石、棉花、钢铁。

考点2:社会基本矛盾1•生产力变革:(1 )定义: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2)两大要素:人(劳动者)和物。

(3 )主要标志:生产工具的变革。

2•生产关系的变革(又称社会生产关系) :(1)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2)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4)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可以概括为:生产力变革 ------ 生产关系变革------- 上层建筑变革考点3: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 1)社会经济制度: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

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 )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考点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初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整理

初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整理

初级:经济基础1、民法基本原则帝王条款:诚实信用原则;2、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是用于测量数值型数据;3、央行新的三大职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4、复式预算中经常预算的收入项目有:各项税收、国家预算调节基金、非生产性企业亏损补贴、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复式预算中经常预算的主要收入来源;5、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互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价格;6、企业应担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企业会计信息,这提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要求;会计信息质量8条:可靠性、相关性(有用性)、清晰性(可理解)、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7、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8、人类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是消费;9、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10、一定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称为经济体制;1.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2.我国对民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和平赎回政策;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4.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只有下限、没有上限,下限为5人;5.服务营销战略中,企业的员工与顾客之间的营销活动称为:交互营销;交互营销是指服务人员向顾客提供服务、使顾客满意的过程;6.矩阵制是由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项目小组发展而来的;7.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规定货币材料;8.促销的实质是营销管理者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9.政府预算草案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10.政府预算调整草案和政府决算草案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中央预算的批准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价值观、工作理念、宗旨、风气等都属于组织文化的观念层;12.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不得对外代表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不可以用劳务支出,普通合伙人则可以用劳务支出;有限合伙人以其出资为限对合伙债务承担有限清偿责任;无论是有限合伙还是普通合伙,都不具备法人资格;13.仲裁法原则包括:仲裁独立原则、仲裁一裁终局原则、仲裁保密原则;14.仲裁独立原则: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构和其他机构;仲裁机构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仲裁庭的组成方式由当事人协商决定;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仲裁应当开庭进行,但是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仲裁不公开进行,但是除涉及国际秘密的以外,当事人协议公开进行的,则可以公开进行;●仲裁庭仲裁纠纷时,可以就部分事实清楚的内容,先行裁决;●仲裁庭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但是不是必须的;15.民事诉讼法的回避制:回避使用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员;无需回避的对象:证人;16.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是:税率;17.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18.信用是一种债券债务关系;信用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信用是单向的价值运动;信用是与商品、货币紧密相连的;19.在组织结构设计中,直高结构的特点是:管理跨度小,管理层次多;20.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称为: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称为:财政支出规模;21.可用于衡量一国官方储备压力的国际收支差额是:综合差额;综合差额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综合情况;22.与“满意”和“没有满意”这对矛盾相关的是属于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如工作责任、工作的挑战、工作成就等,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与“不满意”和“没有不满意”这对矛盾相关的是属于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如工资报酬、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等属于保健因素;23.立法解释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24.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者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优先受偿的是:留置权人;25.“复杂人”假设:认为X理论并非一无是处,Y理论也不是一切都好;26.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货币资金;27.现代营销学的整体产品所包含的层次中,满足顾客真正购买动机的是:核心利益;28.社会主要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由政府宏观调控;29.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经济规则制度的趋同或认同过程;30.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将会下降;31.第一个由国务院行政法规规范上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范的税种是:车船税;32.人民币汇率采取直接标价法;33.我国的行政复议采取以书面审查为主,其他方式为辅的复议方式;34.将金融工具销售给特定的机构,这种发行方式称为:私募发行;35.行政合理性原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和扩大;36.政府预算收支执行的载体是:国家金库制度;37.以下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38.属于财政支出经济分类类级科目:工资福利支出;政府支出按照支出功能分类的类级:一般公务服务支出、外交支出、教育支出;39.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人口的变动趋势: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规模缩小;妇女受教育程序提高;流动人口增加;人口生育率保持低水平;40.管理的智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41.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正确决策、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高效率;42.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经济制度规定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43.一国法律适用于该国主权范围所及的全部领域,包括领土、领水及其底土和领空;一国法律也可适用于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及飞机;44.我国法律适用范围:降落在外国机场的中国飞机、中国驻外使馆、在公海航行中的中国客轮;45.政府预算,按预算编制形式,分为:单式预算、复式预算;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分为:增量预算、零基预算;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分为:年度预算、多年预算;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分为:平衡预算、差额预算;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分为:中央预算、地方预算;46.公共财政的职能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47.调节、仲裁和民事诉讼都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制度;民事诉讼的案件受理和裁判执行具有强制性;民事诉讼活动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仲裁程序较为灵活;民事诉讼体现了公权性的特征,而调节和仲裁则没体现;调节、仲裁、民事诉讼三种制度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48.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具备的功能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市场主体提供经济联系的场所和载体、实现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前的信息沟通和传递、较为真实地反映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49.“纯公共物品”的特征: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消费上的非排他性;50.在组织工作中,必须明确组织中的各职位的:责任、权利、利益;51.制定组织目标时,应符合的要求:目标必须适应需要、是多样的、是可实现的、有明确的时间期限、是具体的;52.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部分、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基础、经济增长并不构成经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53.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有:国务院、国务院各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市的人民政府;54.不兑现纸币本位制的特点有:黄金非货币化、货币供给信用化、货币的多样化;55.法律规则,按规则内容不同分:授权性规则、义务规则;按规则内容的确定程度分: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准用性规则;按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则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分:强行性规则、任意性规则;56.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是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依据;57.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社会消费基金分为:国家管理基金、文教卫生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三部分;社会主义基金分为:消费基金、积累基金;社会后备基金属于积累基金;消费基金包括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58.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59.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60.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调节国际收支顺差可采取的政策:中央银行买入外汇、使本国货币升值、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6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62.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中介、金融制度、货币流通、调控机制;63.按照税率和课税对象的变动关系,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累退税率;64.滥用代理权的包括:自己代理、双方代理、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无权代理的情形:代理权终止以后的代理、越权代理;65.妨碍组织变革的组织阻力:组织结构惯性、组织行为惯性、组织层次局限;妨碍组织变革的个人阻力:组织成员习惯、组织成员思想;66.我国整售消费税的消费品有:烟、酒及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共14类消费品;粮食、食用植物油是不收消费税;67.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经济结构、分配制度、分配政策和价格;价格总水平、财政收入制度都属于;68.企业内部营销的对象包括:直接向顾客提供服务的前端服务人员、后勤和支持员工;69.在衡量管理水平的标准中,生产与投入的比例称为:效率;70.特殊侵权责任主要包括三类情形:(一)因特定主题致人损害,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二)因特定活动致人损害,如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地面施工致人损害;(三)因特定物件或物质因素致人损害,如产品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建筑物致人损害、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等。

初级经济师各章考点汇总

初级经济师各章考点汇总

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考点1:物质资料生产1。

定义: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2)劳动资料: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如原始森林的树木、矿石、棉花、钢铁.考点2:社会基本矛盾1。

生产力变革:(1)定义: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2)两大要素:人(劳动者)和物。

(3)主要标志:生产工具的变革。

2。

生产关系的变革(又称社会生产关系):(1)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2)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4)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可以概括为: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变革--——上层建筑变革考点3: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1)社会经济制度: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3)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考点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初级经济师各章考点汇总

初级经济师各章考点汇总

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考点1:物质资料生产1.定义: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2)劳动资料: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如原始森林的树木、矿石、棉花、钢铁。

考点2:社会基本矛盾1.生产力变革:(1)定义: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2)两大要素:人(劳动者)和物。

(3)主要标志:生产工具的变革。

2.生产关系的变革(又称社会生产关系):(1)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2)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4)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可以概括为: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变革————上层建筑变革考点3: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1)社会经济制度: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

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考点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
初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宏观经济学:包括国民收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及其分析方法。

2. 微观经济学:包括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弹性、成本分析、市场结构等微观经济理论及其应用。

3. 企业经营管理: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的基本特性、运作机制以及相关的金融产品。

5. 国际经济学: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国际贸易与投资、汇率、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理论和政策,要求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模型,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规则和运作机制。

6. 经济政策、经济法规、产业经济学、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7. 了解和熟悉相关数据的获取、分析和解读方法也是初级经济师的基本能力。

以上知识点是初级经济师考试的重要内容,但具体考试大纲和考试内容可能因地区和考试机构而有所不同,建议考生查阅当地考试机构发布的考试大纲,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