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汉武帝“大一统”》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组名:_______ 组员姓名:________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5 课《汉武帝“大一统” 》导学案学习目标1.基础知识:七国之乱,推恩令,董什舒的“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元前119 年对匈奴的战争。
2.汉武帝通过政治、思想、军事等措施巩同了秦朝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国家,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点、难点1.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2.难点:怎样看待儒家思
想既秦汉时期的汉匈关系。
基础知识(预习案)。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
一.王国问题的解决
1、汉初,为了巩固统治,在实行_______ 制的同时,还实行_________ 制,分封一些王国。
随着王国势力发展,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
2、汉景帝时,平定_______ ,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
3、汉武帝时,颁布“ _______ ”和削夺列侯爵位,解除了王国对中
央的威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西汉时,儒家著名的代表人物________ 发展了儒家学说,提出维
护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 _________ ”思想。
2、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 ________ , ________ ”的建议,排斥其他
学说,大兴儒学教育,任用儒生做官。
确立了_________ 在古代中国的
统治地位。
三.与匈奴的战争
1、秦末,匈奴首领_______ 单于征服大漠南北,统一蒙古草原。
2、汉初,“白登之围”后,汉朝对匈奴采取“ _________ ”政策,将
皇室女子嫁给匈奴单于,每年送给匈奴大量丝绸、粮食等。
3、_______ (皇帝) 时,国力强盛,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
公元前119 年,武帝派______ 、_________ 深入漠北,大败匈奴,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4、匈奴的迁徙:东汉初年,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分别向南、西迁徙。
合作探究案
探究l :汉武帝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出现?
探究2:阅读材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回答:
(1) 这是谁提出的建议?他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 他提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建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哪位皇帝对待儒家的态度与其相反?能否据此说明他们的目的完全不同?
训练案
一、选择题( 在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请把正确答案的代
号坝入趔衍括号里)
1.七国之乱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 )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2.《汉武大帝》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应包含:①“婴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削弱封国势力③强化监察制度④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⑤焚书坑儒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3.《汉武大帝》中主父偃使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削弱诸侯于封国势力的建议是( )
A .“推恩令” B.加强监察制度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分封制
4. “汉并天下”瓦当的出土进一步证明了( )
A .西汉的建筑技术高超B.汉王朝的兴盛和统一
C .西汉想统一的愿望
D .震慑少数民族的手段
5.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它意思是( )
A .凡是不属于六种技术的科目、孔子的学术,都加以禁止,不使他们发展。
B .凡是不属于六种艺术的科目、孔子的技术,都加以禁止,不使他们发展。
C .凡是不属于孔子儒家学术范围之内的学说,都加以禁止,不使他们发展。
D .凡是不属于孔子所提倡的技艺的科目,都加以禁.止,不使他们发展。
6.秦王朝没能像秦始皇期望的那样“传之万世”仅仅十余年就被一个新王朝____________ 汉朝取代,
下列不是汉朝应该吸取秦亡的教训的是( )
A .严刑酷法
B .沉重赋税
C .繁重徭役兵役
D .统一思想7.汉初采取和亲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 .密切与匈奴的友好关系B.单于主动请求
C.汉高祖对匈奴施恩
D.汉初国力不足
8.下列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
A .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 .蒙恬出击匈奴
C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D .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二、非选择题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昭君和亲以后,“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题昭君墓》
请回答:
(1) 昭君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塞和亲的?材料一是怎样评价昭君出塞的作用的?
(2) 材料二的前两旬反映的是什么事情?后两句指的是什么事情?
(3) 从材料二来看,翦伯赞对昭君出塞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4) 这两段材料共同表达了一种什么愿望?
学后反思及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