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群文阅读
《小事物大启示》教学设计
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中心校群文阅读课题组卢维玉牟静曾晓红刘小玲蒋丽试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议题:抓住身边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一定的启示。
选文篇目:《丑石》《野草》《我家的小米椒》《高粱情》
文本分析: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人生哲理。
我们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选择了“小事物大启示”这一议题组织文本材料进行群文教学。
选取的四篇文章《丑石》《野草》《我家的小米椒》和《高粱情》结构相同,都是借物喻人的文章,由身边的小事物的特点引起人们的反思,从而受到一定的启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静读、浏览、跳读、选读等方式,走进文本,抓住文中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一定的启示,并能联系实际感悟做人的道理。
2、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熟记文中重点词句,并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联系生活实际,抓住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一定的启示。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仿写事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思路:
《小事物大启示》的四篇选文是一组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抓住一些平凡事物(丑石、野草、小米椒、高粱)的特点,向我们揭示事物身上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一篇带多篇”的教学方法。
首先陪伴学生共读《丑石》,通过阅读提示,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在“快速默读-勾画-批注-交流”中找出丑石的特点和所受到的启示,学生理清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点拨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借物喻人,并归纳总结阅读方法,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然后组织学生自主阅读《野草》《我家的小米椒》和《高粱情》,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进行细细品读,找出事物的特点以及从中受到的启示。
通过学生默读、浏览、快读、跳读、选读等方式,小组合作完成阅读卡,然后交流汇报完善知识树,形成共识,从交流中受到一定的启示。
最后总结归纳出四篇文章
的共同点——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仿写一种事物,以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
整个设计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丑石》《野草》《我家的小米椒》《高粱情》四篇文章的阅读材料、读书记录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出示花生生长图,说说花生有哪些特点?认识花生后你有什么收获?
2、揭示板书课题。
二、随心所读:阅读《丑石》
1、快速默读《丑石》,边读边勾画描写丑石特点的句子和表现人的品格的语句,并在旁边批注从中受到的启示。
2、组内分享后全班交流。
3、小结阅读方法。
三、随心畅读:选读《野草》《我家的小米椒》《高粱情》
1、从选文《野草》《我家的小米椒》《高粱情》三篇文章中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进行细细品读,找出事物的特点以及从中受到的启示。
小组合作完成阅读卡,交流汇报完善知识树。
2、小组全作,交流汇报,师适时点拨。
四、快乐分享:归纳四篇文章的共同点,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五、妙笔生花:
1、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花生、野草、高粱的人和事,它们让我们懂得许多深刻的道理。
比如:我从的,想到了。
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举例子写一写吗?
2、学生交流汇报。
六、推荐阅读,拓展延伸。
七、板书设计:
阅读材料:
选文①《丑石》
◎贾平凹(北师大版第十一册课文)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
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
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
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
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
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
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
常常雨过
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
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
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
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
”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
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选文②《野草》
◎夏衍(北师大版第十二册课文)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
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
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
这又是一个故事。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与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者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来,都没有这种力气。
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
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它以温度与湿度,使它发芽。
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
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
那么,你看见过笋的成长吗?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的生成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
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
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一粒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
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
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这种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
选文③《我家的小米椒》
◎宜彪(语文同步阅读)
邻里之间,我家的小米椒种得最好:个大,粒多,饱满,结实,人见人爱。
十几年前的一个秋天,为了做豆腐乳,奶奶从集市上买回了一串小米椒。
奶奶说:“留一粒做种子吧,省得明年再买。
”
我那时还小,还是奶奶的“跟屁虫”。
我跟着奶奶锄地、整畦、播种、施肥。
小米椒虽然长得挺拔青翠,枝繁叶茂,但结的果实却很少很少。
奶奶唉声叹气,却没有甘心失败。
第二年种了,第三年也种了。
渐渐地,小米椒越种越好,面积越种越大,从自留地种到责任田,小米椒成为我家收入的主要来源。
12岁那年,我考上了初中,要到40里外的镇里读书。
到集镇,有一半是山路,要穿过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林中的树冠遮天蔽日,脚踩着地上厚厚的树叶发出的声音,好像后面有人追踪。
有时还会窜出头活物,让人害怕。
又没伴,我不敢去,哭得像个泪人。
奶奶说:“去吧,去吧,番椒(指小米椒)都要掐芯,何况人呢?”奶奶和妈妈把我送到镇里的中学,往后,奶奶送过我几次,妈妈接过我几次。
我的胆子大了,敢于独自上路了。
但我始终没弄明白我读书和番椒掐芯有啥关系。
我的初中读得并不出色。
刚入学时因话音和镇里的话音不同,被讥为“山古佬”,成绩不如意。
又没个伴,几次我都想退学。
奶奶就是不肯,理由是,连番椒都要掐芯。
在奶奶的
强硬态度下,爸爸一次又一次把我送入中学。
就这样,三年的初中我读了四年。
后来,我考入了普通师范学校。
聚散两依依。
每一次离家,奶奶都要说一遍番椒要掐芯之类的“套话”。
我总认为这是奶奶的口头禅,也就没在意。
奶奶就在这样的念念叨叨中,渐渐老了。
没等我毕业,她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毕业后,工作一直不太如意。
前些年,我又被调到全县最偏僻的中学。
我心里很闷,日子过得恹恹的。
看到收获的小米椒,我想起了已故的奶奶。
我向爸爸请教,奶奶的种椒经验到底是啥?爸爸告诉我:“幼苗刚长到两寸时,就要拦腰掐去一半;长到四五寸时,又要拦腰掐去一半。
经过两三次‘厄运’的小米椒长得秆粗枝繁。
表面上看起来有些憔悴,但结椒的日期就会大大提前,结的小米椒也就又多又饱满了。
”
听了爸爸的话,我打起背包,踏上了远行的路。
我终于明白了奶奶的话。
从那以后,每当我遭遇风雨、身陷泥泞时,总会想起奶奶的话。
奶奶的话,像那鲜红的小米椒,永远“辣”在我心里……
选文④《高粱情》
◎牛汉(老人教版九册课文)
高梁在我的心里有着神圣的地位。
一想到高梁,眼前就浮现出它正直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紧紧抓住土地的根,想到它那令人敬佩的品性。
我的家乡在雁门关脚下,土地灰茫茫的,十分贫瘠,能够种麦子的地极少,只有耐得住大自然折磨的强悍的高梁好种。
千百年来,土地、人和高梁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我是吃高粱米张大的。
在我离开故乡之前,一年四季,顿顿饭离不开高粱。
它塑造了我的躯体和生命。
高粱的全身没有一处不具有鲜明的个性。
它那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给人以自信和力量。
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见的底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秆的下端离地尺把高的关节处,向下长着许多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用手摸摸,是那么坚韧,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
我问父亲,为什么高粱下边张了这么多“爪子”?父亲告诉我,不要以为草木、庄稼都不如人,都没有知觉。
其实庄稼很聪明,她她们对大自然的感觉,甚至比人类还要敏锐。
她们有的爬蔓,紧紧贴着大地,有的像树一样站着,都是为了生存,为了争取阳光和空间。
对于高粱,气根是不可缺少的。
夏天暴风雨来临前,它就迅速地生出起根,深深地扎进土里。
风暴无法撼动它,就像一个摔跤手,脚跟稳稳地定在地上,等着对手向他扑来。
父亲说:“高梁的根最苦,所有的虫子都不敢咬它,根是它的命。
”说着,父亲掐了一小截,让我用舌头舔舔,啊呀,那个苦劲儿到现在我还记得。
麦子、豆秧能用手连根拔起,但是再有力气的庄稼人也很难拔动高梁。
我小时练摔跤时,教我的伯伯说:“站得像高梁一样,要有它那抓地的根,要练到根从脚脖子上生出来。
”他还说:“摔跤时脚定在地上,觉得自个儿不是有两只脚,而是有几十只!”高梁就有几十只脚,而且每一只脚都深深地扎到地底下。
我虽然练不出高梁的鹰爪般的脚,但它那坚韧不拔的品格却始终激励我顽强地生活着,跋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