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入学考试大学语文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单元: 18. 《采薇》(《诗经》) 19. 《渔夫》(屈原) 20.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1. 《蜀道难》(李白) 22. 《长恨歌》(白居易) 23 .《醉花阴》(李清照) 24. 《天狗》(郭沫若) 25. 《雨巷》(戴望舒) 26. 《光的赞歌》(艾青) 27. 《西风颂》(雪莱)
? 2.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 之实际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样题:简答
? 艾青所赞美的“光”既是自然界的光,也具 有人文社会内涵,后主要指什么?
? (五)作品阅读分析
? 作品阅读分析侧重于以下方面的内容:每篇课文的 作者和文体类别;课文的主题或主旨、思想意义; 课文的主要表现手法、写作特色;课文中使用的主 要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排比、对偶、象征、 设问、反诘、反语、层递等手法的特点和作用;课 文中常见的各类表现手法,如对比、铺垫、侧面烘 托、夹叙夹议、语义双关、托物言志等手法的特点 和作用;课文中引用典故、诗文等的解释或出处; 课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或表达作用等。
? 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始终正反并 论、利害对举的说理方法;掌握本文排比、 对偶等修辞手法和选词炼句的特点。
?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自“臣闻地广者 粟多”至“此所谓藉寇兵而赉盗粮者也”。
重点段落翻译: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我听说,地域广的,粮食必多;国家大的,人 民必众;武器锋利的,兵士一定勇敢)。
? 2.柳宗元《驳复仇议》中驳斥的错误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鲁迅1918 年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 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 》
? 4.王蒙《春之声》的艺术创新之处是较多地使用了 _________________ 手法.
? 议论文单元: ? 10. 先秦诸子语录(《论语》等) ? 11. 《谏逐客书》(李斯) ? 12. 《驳<复仇议>》(柳宗元) ? 13. 《留侯论》(苏轼) ? 14.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胡适) ? 15. 《文学的趣味》(朱光潜) ? 16. 《失败了以后》(林语堂) ? 17. 《论言谈》(培根)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制是险要的城邑,虢叔死在那里,其他的地方惟命是从) (2)姜氏何厌之有? (姜氏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 (3)不如早为之所。 (不如早点为大叔作出安排。) (4)多行不义,必自毙 (坏事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本文选自《左传 ·隐公元年》。《左传》是一 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理解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 了解郑庄公、共叔段和姜氏的性格特点。 理解并翻译下列一段文字:自“既而大叔命 西鄙北鄙贰于已”至“不义不暱,厚将崩。”
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公元前722 年,在郑国统治者内部发生了 一件骨肉相残的事件,《春秋》做了如下记录: “郑伯克段于鄢”。而专门阐释《春秋》的史 学巨著《左传》则对这六个字有这样长长一段 的具体精彩注释,它包含着事件的起始,事件 的曲折过程,还有各种议论和讨论以及事件的 结尾和评论等等,可以说是一相当完整的叙述 式的故事。
(完聚,修葺城郭,集结百姓;甲兵,铠甲 兵器)
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6)公伐 诸鄢。(“之于”的合音) (7 )请以 遗之。(赠送) (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其谁曰不然。
(阙,同“掘;隧,名词用作动词,挖掘隧 道;其,语气词,放在句首,加强反问语气, 相当于“难道”) (9)爱其母, 施及庄公。(影响,推广)
纪念馆国为线索来组织材料 C详写战争过程,略写兄弟 矛盾激化过程 D详写兄弟矛盾激化过程,略写战争过程 E以郑庄公为中心,与其他人物构成对比映衬关系 ? 3.下列作品属于巴金所作的是( )( )( )( ) ? A《爱情三部曲》B《激流三部曲》C《季节三部曲》 D《文明的碎片》E《随想录》
样题:词语解释
“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 《谷梁传》。
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标准的记叙文。记叙性 文章的情节结构形式一般是:序幕、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尾声等六部分。
序幕:庄公寤生,姜氏欲立共叔段,挑起了对君 位的争夺。
开端:庄公继位,姜氏为共叔段请制、请京。 发展:共叔段扩展势力,一直到廪延。 高潮:共叔段准备袭击郑都,姜氏将为内应。 结局:大叔失败出奔共,庄公将姜氏安置于城颖。 尾声:颖考叔献计,庄公母子隧中相见。
? 5.白居易《长恨歌》:“同眸一笑百媚 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样题:选择
? 1.《诗经》原名为( )( )( )( ) ? A《尚书》B《诗》C《周诗》D《诗三百》E《乐府》 ? 2.《郑伯克段于鄢》一文在材料剪裁,组织上的特点是
( )( )( )( ) ? A以母子兄弟之间的矛盾为线索来组织材料 B以战争
(二)作家作品知识
? 作家作品知识侧重于考核作者的姓名、生活年代、 生平事迹、思想主张、文学流派、主要成就、历史 地位和影响等方面内容。
? (三)文体知识
? 文体知识侧重于议论文、记叙文、诗歌、小说和戏 剧的文体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 (四)写作知识
? 写作知识侧重于立意与选材、构思与布局、文体与 表述、语言与风格、修改与文风等方面内容。
? (六)作文
? 作文主要是考核应考者的写作能力,也是对应考者 知识阅历、思想修养、认识能力和语文水平的综合 检验。
? 作文考核的重点是议论文、记叙文作的能力。? 作文考核的基本要求是: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 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表达准 确,标点恰当,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三、考试题型
?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题型主要有:单项选择 题、多项选择题、词语解释题、填空题、文 言短句翻译题、简答题、简析题、作文题。
记叙文单元: 1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2. 《燕昭王求士》(《战国策》) 3. 《管晏列传》(《史记》) 4. 《苏武传》(《汉书》) 5. 《又是一年芳草绿》(老舍) 6.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7. 《怀念萧珊》(巴金) 8. 《洞庭一角》(余秋雨) 9.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贾平凹)
专升本入学考试
《大学语文》
1、大纲要求
一、总要求 (一)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 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 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人 文素养。 (二)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 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具备较好的阅读 理解能力。 (三)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 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
? 1.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 ? 因: ? 2.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
也. ? 匡: ? 3.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奏,攻施至今.
施:
样题:翻译
? 1.管仲贫穷,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小说戏剧单元: 28. 《游园(选)》(汤显祖) 29. 《席方平》(蒲松龄) 30. 《伤逝》(鲁迅) 31. 《围城(选)》(钱钟书) 32. 《春之声》(王蒙) 33. 《老人与海(选)》(海明威) 34. 《赫克托耳之死(选)》(荷马) 35. 《哈姆雷特(选)》(莎士比亚)
样题:填空
? 1.《诗经》在形式上以四言为主 ,多用重章叠字和 ________________ 的表现手法.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 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所以泰山不拒绝土壤,方能成为巍巍大山;河 海不遗弃溪流,方能成为深水;称王的人不抛弃 民众,才能表现出他的德行) 。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
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所以,地不分 东西,民不论国籍,一年四季都富裕丰足,鬼神也 会来降福。这正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 啊!)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 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 寇兵而赍(jī)盗粮者也。(现在陛下却抛弃百姓 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以壮大诸侯,使天下之士退 出秦国而不敢往西,裹足不敢入秦,这正是人们所 说的把粮食送给强盗,把武器借给敌人啊!)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包括语言知识、 作家作品知识、文体知识、写作知识、作品 阅读分析和作文六部分。其具体内容和要求 如下
? (一)语言知识
? 语言知识侧重于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文言实词 考核,要求考生能解释文言文中常用实词的意义, 特别要注意那些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掌握实 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 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等);文言虚词考核,要 求考生能辩识“之、其、者、所、以、于、而、乃、 则、焉”等常见的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 同含义或作用;文言句式考核,要求考生能够分辨 和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序句等特殊句式的用法 。
《谏逐客书》
本文选自《史记 ·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的一个奏章。 李斯原是楚国上蔡人(今属河南)后到秦国游说,劝秦王 统一天下,受到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重用,拜为客, 就是所谓的“客卿”。而那此因为客卿入秦而影响到自己 权势的秦国贵族对秦王进行挑拨,说外来的客卿入秦都是 别有用心的,应该把他们都赶跑。秦王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下令驱逐所有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他就写了这 篇《谏逐客书》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文章从秦国统一 天下的高度立论,反复阐明驱逐客卿的错误,理足辞胜, 雄辨滔滔,因此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恢 复了李斯的官职,而《谏逐客书》也就成为一篇脍炙人口 的名文,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
? 余光中在散文《听听那冷雨》写道:“杏花. 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 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 变去,只要仓促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 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 答:这段话表现了作者浓郁的爱国恋乡情感, 对于祖国文字的深切感情和深刻理解.可以 结合上下问理解;作者随后就写道:“因为一 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 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来丕豹、公孙大于晋。 (2)遂散六国之 从,使之西面事秦。 (3)强公室, 杜私门。 (4)举地千里,至今 治强。 (5)所以 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 说耳目者, 必出于秦然后可。 (6)此非 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7)此所谓 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郑伯克段于鄢》
? 《西风颂》主要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雨巷》中的“丁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谈谈你的理解 .
? 答:诗中的丁香是一个较好而忧伤的姑娘的 形象,也是作者忧愁感伤情绪的象征.作者将 忧愁感伤的情绪寄托在姑娘形象上,借姑娘 的形象表现出来;而姑娘也因作者的情绪而 具有忧伤的思绪,而变得模糊不清.主观情绪 和客观形象融合在一起,铸就了丁香这一意 象.
(5)君将若之何? (您究竟打算怎么办?)
(6)公赐之食,食 舍肉。 (庄公赏赐给他事物,颖考叔吃的时候把肉
挑出来放在一旁) (7)其是之谓乎?
(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解释下列重点词语:
(1) 亟请于武公。 (屡次) (2) 都城过百雉。 (城墙) (3) 既而大叔命西 鄙、北鄙贰于已。(边邑) (4) 无庸,将自及。(庸,通“用”;及,赶上) (5)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