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8.1 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课件 晋教版

合集下载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教学设计4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教学设计4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西双版纳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位于中国西南部,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天堂”。

本节课主要通过介绍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特征、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使学生了解我国这个独特的地理单元。

教材内容包括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水系、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热带雨林、野象谷、傣族文化等特色资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西双版纳这个地理单元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等主题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水系、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特征;掌握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野象谷、傣族文化等特色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特征;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西双版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特征、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

2.难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分布特点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生物多样性。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课件等教学资料。

2.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4.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西双版纳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这个独特的地理单元。

山西省运城市新东康中学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81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共34张PPT)

山西省运城市新东康中学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81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共34张PPT)

一、动植物王国 达标检测
1.西双版纳所属的省区是下列轮廓图中的哪一个( D )
一、动植物王国
2.下列景观图中,不属于西双版纳的是 ( D )
A
B
C
D
一、动植物王国
读图选择 3.下列图片所示的传统民居中,属于西双版纳地区的是( C )
二、旅游胜地
4.下列旅游景点中,位于西双版纳地区的是( D )
季风的吹拂,冬春无寒潮大 风,夏季无台风。
望 天 树
板 根 树
树冠通常突出于热带雨林的最上层 ,高达七八十米。人在树下仰望其 直入蓝天,故名为望天树。
热带植物的一种特殊的根,由离 地面或恰在地面之上的粗大的旁 侧根发育而来,有时高达3~4米, 状如扁平的三角板。
粗壮的高山榕,会从树干上生出很多根。 这些根扎入土壤,逐步长成树杆状,远看 似乎是一片树林,故称“独木成林”。
A.玉龙雪山 B.火山热海 C.苍山洱海 D.野象谷
5.除海南省外,我国原始热带森林保存最完整的省区是( C )
A.台
B.浙
C.滇
D.闽
6.下列活动中,能体现西双版纳地区民族风情的是( B )
A
B
C
D
5、 下列关于西双版纳发展旅游业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D
A.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人均收入 B.旅游业污染小,被称为“无烟工业” C.旅游业的发展可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 展 D.减少了就业机会,但提高了人均收入
1.读图(8.1/8.2),说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首府,结合地图描述 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读图(8.3),根据本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季 节分布特点,分析气候类型和成因。
西双版纳在全国的位置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西双版纳 晶莹透亮的绿宝石》说课稿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西双版纳 晶莹透亮的绿宝石》说课稿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这一节是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使学生了解西双版纳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意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描述,使学生感受到西双版纳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材料等方式,自主探究和发现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理解西双版纳作为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材料、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我国热带雨林资源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特征,热带雨林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教学难点:西双版纳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材料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西双版纳的美丽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

8.1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

8.1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

地理位置 (独特) 气候
绿 植物王国—-动物王国—- 宝

快乐的泼水节
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方,创造并保留许多
民族文化。
民俗

结 束
佛 教 建 筑
系与傣 。自族
然的 环文 境化 的习 关俗
傣家竹楼
孔雀舞
竹筒饭
菠萝饭
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傣家竹楼:屋顶斜度大便于排水,因为西
节日第一天清晨,人们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四、五座,世俗众 生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然后又将佛像抬到院中,全寨妇女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佛 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互相泼水为戏,于是群众性的泼水活动就开始了。人们用铜钵、脸盆以 至水桶盛水,拥出大街小巷,嫔戏追逐,逢人便泼。民间认为,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 以消灾除病,所以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泼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透, 但还是高兴异常。只见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 了欢声笑语。
特分 点析 ,西 并双 确版 定纳 其的 气气 候温 类和 型降 。水
分 布
粗壮的高山榕树,会从树干上生出很多根。 这些根扎入土壤,逐步长成树杆状,远看 似乎是一片树林,故称“独木成林”。
树冠通常突出于热带雨林的最上层,高达七八十 米。人在树下仰望其直入蓝天,故名为望天树。
板根树 热带植物的一种特殊的根,由离地
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8.1 西双版纳
—晶莹透亮的“绿宝石”
学习内容:1、动植物王国
2、旅游胜地
学习目标:
• 1.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西双版纳的位置 • 2.运用数据说明西双版纳的气候特点及
气候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说课稿1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说课稿1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特征、生物多样性和人文地理特征。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植被分布、民族文化等方面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基本认识。

二. 学情分析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然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对西双版纳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植被分布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西双版纳的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片、讨论问题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特征、生物多样性和人文地理特征。

2.教学难点:西双版纳植被分布的原因、民族文化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西双版纳的自然美景和民族文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西双版纳的美丽风光图片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理位置、气候类型、植被分布等。

3.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讲解,重点阐述西双版纳的自然地理特征、生物多样性和人文地理特征。

4.案例分析:通过观看西双版纳的植被分布视频,让学生分析植被分布的原因,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晋教地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1《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说课讲稿

晋教地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1《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说课讲稿

《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说课稿大家好!我是杨荣华,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所选用的教材为晋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八年级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初中地理认识区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动植物王国和旅游胜地。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省级行政区域的基础上,对认识区域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省内区域河西走廊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区域的地理位置、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的工具性内容。

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并对其做简要评价;从气候、地形、植被几方面说明西双版纳被称为“绿宝石”。

2.运用准备的各种动植物图片资料,知道西双版纳动植物资源丰富。

3、运用地图,学会评价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4、能举例说明旅游业在西双版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5、通过本节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1.教学重点: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保持本区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说学情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地域差异、地区差异和省级行政区域,对区域的联系与差异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能够读懂地图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八年级地理下册8.1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教案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8.1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教案晋教版

—晶莹透亮“绿宝石〞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地理位置,并对其做简要评价;从气候、地形、植被几方面说明西双版纳被称为“绿宝石〞。

过程与方法:运用网络搜集西双版纳各种动植物图片资料,说明西双版纳动植物资源丰富。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

【教学重点】西双版纳位置优势与资源优势。

【教学难点】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成因。

【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演示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哪一个省民族最多?〔学生:云南〕云南哪一个少数民族最知名?〔学生:傣族〕云南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什么地区?〔学生:云南南部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每年为什么能够吸引国内外许许多多客人纷至沓来,观光旅游?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特色旅游区——美丽西双版纳。

板书: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绿宝石[讲授新课]出示投影:展示西双版纳景观照片,引导学生边欣赏边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为什么每年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游人观光旅游?〔学生:西双版纳地处南北走向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有着十分丰富旅游资源,尤其是风景旅游资源美丽诱人。

教师鼓励评价学生后及时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读图观察:在展示西双版纳景观照片同时,穿插一些热带沙漠照片。

之后,出示投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理位置图?〔图8.2〕引导同学读图析图后,说出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什么位置,在哪一条特殊纬线以南?与哪些国家为邻?〔学生:云南南部,北回归线以南,缅甸、老挝等国。

教师及时评价鼓励〕提问: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为什么却没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呢?投影:“影响我国夏季风图〞,引导学生边读图边分析边探讨,然后派小组代表将本组分析结果告诉大家,其他小组代表可作补充答复。

影响我国夏季风评价点拨: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鼓励评价后,着重指出: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所以形成独特季风气候,特别是来自印度洋上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形成有着独特意义。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教学设计1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教学设计1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云南省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文字,使学生了解了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教材还介绍了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包括热带雨林、野象谷、傣族园等景点,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对我国这个热带地区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各省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对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西双版纳这个地区可能比较陌生,因此需要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展示,使学生对西双版纳产生直观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民俗风情可能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傣族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提高学生对我国热带地区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西双版纳这个热带地区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

2.难点:西双版纳独特的民族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和播放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

2.案例教学法:以热带雨林、野象谷等景点为例,使学生了解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西双版纳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西双版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准备相关案例,以便进行案例教学。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以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地理下册 8.1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练习2 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8.1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练习2 晋教版

8.1 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1.下列关于傣族人民文化生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B.傣家竹楼底部高出地面一般达2米左右,是为了防止热带地区的蚊虫和毒蛇C.摔跤是傣家人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D.傣族的孔雀舞、长鼓舞闻名中外2.除某某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是( )3.下列关于西双版纳的叙述,正确的是( )C.目前由于受市场规模小等因素影响,旅游业有下滑的趋势D.加工制造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独木成林”自然景观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地区B.西双版纳5.下列关于西双版纳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双版纳位于西南边陲的某某中部B.西双版纳地处横断山脉的中部C.西双版纳南部和老挝、越南接壤6.下列少数民族中位于西双版纳自治州的是( )A.傣族、维吾尔族B.傣族、哈尼族C.傣族、朝鲜族D.傣族、满族7.下列自然条件中,有利于西双版纳成为“热带动物王国”的是( )A.地处23.5°N附近,纬度位置适宜B.高低错落、层次繁多的雨林有利于大型动物隐蔽C.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为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D.气候终年高温,长夏无冬8.傣族聚居在某某南部,住竹楼,着短衣长裙,是因为要适应( )9.下列关于下图中字母m所在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处雅鲁藏布江谷地C.热带雨林景观和民族风情是其主要的旅游资源D.地处边境,可以发展边境旅游10.关于西双版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双版纳的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动物有亚洲象、大熊猫C.西双版纳的南部与老挝、越南两国接壤D.西双版纳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11.下列行为不会对西双版纳的旅游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的是( )A.在旅游时,攀折花木、枝条B.在景区随便就餐,造成的垃圾随地就扔12.西双版纳所属的省区是下列轮廓图中的哪一个( )13.西双版纳雨林景观有( )“独木成林”读我国某地景观图,完成14~16题。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说课稿8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说课稿8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说课稿8一. 教材分析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是我国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

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多元的民族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里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的一个边境地区,与老挝、缅甸相邻,具有重要的地缘地位。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物资源以及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我国这个美丽地区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西双版纳这个地区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加他们对这个地区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美丽的图片和有趣的实例会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物资源以及民族文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资料,使学生能够分析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这个美丽地区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感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物资源以及民族文化。

2.教学难点:西双版纳的气候特点和生物资源的形成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同时,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西双版纳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物资源以及民族文化。

3.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西双版纳的气候特点和生物资源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省内区域:西双版纳__晶莹透亮的绿宝石习题pptx课件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省内区域:西双版纳__晶莹透亮的绿宝石习题pptx课件晋教版
民族风情最具代表性,该民族主要信仰哪个宗教( B ) A.壮族 伊斯兰教 B.傣族 佛教 C.土家族 印度教 D.高山族 佛教
6.西双版纳旅游业的三大特色是( D ) A.气候宜人、湖光山色、民族风情 B.迷人沙滩、热带雨林、建筑名胜 C.历史古迹、边境风光、河流探险 D.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边境风光
西双版纳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少数民族风情,是我 国著名的旅游区,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还带动了就 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 当地的财政收入。
训基础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练拔高
1C 6C
1D 6D
2A 7B
2A 7D
3B 8A
3 D 8C
4A 9D
4B 9D
5 D 10 A
5 B 10 D
【点拨】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岛 上多森林,从山麓平原到高山山顶,呈现出从热带到亚寒 带的植被景观,植物种类繁多,有“天然植物园”之称。B 选项描述错误。
【答案】B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 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迅速成为支柱 产业。根据材料,回答5~7题。 5.西双版纳因多样性的民族风情著称于世,下列哪个民族的
8.1 西双版纳
第八章 省内区域
1.动植物王国 (1)位置:云南省南部,南与缅甸、老挝相邻。 (2)民族:汉、傣、哈尼、布朗、拉祜、基诺、瑶、彝等
十多个民族。 (3)首府:景洪位于傣族自治州中部。 (4)气候: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
(5)河流:澜沧江穿城而过,是我国进入东南亚各国的重 要通道。
3.流经西双版纳地区的河流A是( B )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说课稿5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说课稿5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西双版纳作为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资源丰富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其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以“晶莹剔透的‘绿宝石’”为标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西双版纳的美景,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西双版纳这一地区,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了解其地理特点。

此外,学生对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这方面的教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资源丰富度,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特点、人文景观和资源丰富度。

2.难点:西双版纳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辅助手段,直观地展示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绿宝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西双版纳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3.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特点、人文景观和资源丰富度,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4.案例分析:分析西双版纳在我国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说课稿6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说课稿6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无数游客。

这里的热带雨林、珍稀动物、民族文化和美食,都是西双版纳的亮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对我国领土的热爱之情。

教材中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生动地展示了西双版纳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我国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西双版纳这个目的地,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西双版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我国领土,保护环境,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体会到西双版纳的独特魅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生动形象地展示西双版纳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西双版纳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西双版纳的独特之处,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案例分析:分析西双版纳的保护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这片美丽的土地。

5.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感受西双版纳的魅力,培养对我国领土的热爱之情。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西双版纳的独特性和保护意义。

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一等奖课件)

晋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81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一等奖课件)

第一天:热带植物园
第二天:野生动物园
讨 论
西双版纳为什么会有如此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呢? (从地理位置、气候、地 形等方面分析。)
1、西双版纳各月 的气温大约在多少 摄氏度以上? 2、降水有何特征? 全年气温较高,降 水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地处热带,有云贵高原做屏障, 冬无寒潮大风,夏季无台风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雨量充沛 地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行香子•游勐泐》
初入勐泐,十二天仙; 云水间,风舞翩翩。 茫茫雨林,袅袅云烟; 游野象谷,孔雀湖,春欢园。 望天树下,八角亭边; 泼水欢,尽湿秋衫。 遍访傣楼,品香竹饭; 叹傣家富,民族欢,国家安。
8.1 西双版纳 —晶莹透亮的“绿宝石”
西 双 版 纳 在 哪 里 ?
读图8.1,8.2回答下列问 题: 1、西双版纳位于我国的 什么方位?哪个省境内? 2、西双版纳位于什么山 脉最南端? 3、西双版纳是否临海? 4、西双版纳位于哪个温 度带? 5、西双版纳与哪两个国 家接壤? 6、西双版纳还以什么河 流与泰国、越南水路相连?
1、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
2、西双版纳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旅游业
3、西双版纳的主体少数民族是(

A、傣族 B、哈尼族 C、布朗族 C、维吾尔国家地理网 () 2、你的家乡有哪些旅游资源? 对家乡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热带雨林,植物种类繁多
动物种类繁多
第三天:傣 族 园
请 你 设 计 线 路
1、西双版纳机票紧俏,需要提前预定。 2、西双版纳全年高温,需准备防晒物 品和驱蚊用品。 3、最佳旅游时间是11月至次年四月, 如果想参加泼水节则需4月中旬去。 4、游览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5、赴边境旅游要注意安全。

晋教地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1《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共21张PPT)

晋教地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1《西双版纳——晶莹透亮的“绿宝石”》(共21张PPT)
8.1 西双版纳
祖国版图上晶莹透亮的
丰富的植物资源
——望天树
树干高达 40-80米 ,人站在 树下,仰 望其直入 蓝天,故 名“望天 树”。
丰富的植物资源 ——板状根
丰富的植物资源
——铁树

版纳铁树
见事难成,则云 须铁树开花。 一说是因其木质 密度大,入水即 沉,沉重如铁而 得名;另一说因 其生长需要大量 铁元素,故而名 之。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傣族竹筒饭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傣族房屋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泼 水 节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曼 飞 龙 佛 塔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勐泐大佛寺
丰富的植物资源
绞 杀 现 象
丰富的植物资源
——大榕树
在树干上长出 许多根,根扎 入土壤后,在 其周围形成树 干状,因看似 一片树林而得 名。
大榕树
动物王国
孔 雀 园
动物王国
版纳野象谷
动物王国
蜂 猴
动物王国
长 臂 猿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丢 香 包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男子民族服饰
女子民族服饰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晋教版地理八下课件:8.1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共40张ppt)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晋教版地理八下课件:8.1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宝石-(共40张ppt)
西双版纳——晶莹剔透的“绿 宝石”
西 双 版 纳 在 哪
里 ?
动植物王国
芭蕉花
鸡蛋花
老虎须
跳舞草
大王莲
老茎生花
为什么有 如此多的
植物资源?
பைடு நூலகம்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以南
海陆位置——距离海洋不太远
东南距北部湾400多千米
西南距孟加拉湾600多千米
地形位置——横断山脉最南端
西双版纳各月的气 温大约在多少摄氏 度以上?各月的降 水量情况如何?
放高升
斗鸡
当地气 候湿热, 降水丰富, 同时避免 虫兽侵袭。
西双版纳 多孔雀,傣 家人喜欢跳 美丽多姿孔 雀舞。
傣家人 喜欢吃 竹筒饭, 与当地 竹林茂 密,广 种水稻 密切相 关。
AA AA级景 区

热带植物园


野 象 谷
西双版纳地区原来以农业为主, 为什么现在它的旅游业会迅速崛起, 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呢?
西双版纳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全年气温较高, 降水丰沛,分雨 季、旱季
热带季风气候
回归线上的明珠
思考
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为什么却没有像其 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呢?
野生亚洲象是中国濒危的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如今仅存250 头左右,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普洱等地的热带原始丛林 中。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中分布着全国90%左右的 野象。
发展旅游业对当地有什么好处?
旅游业崛起成 为西双版纳重要 的支柱产业。
西双版纳旅 收入在国内 生产总值中 占的比重逐 渐增大。
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原因
1.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 2.地理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3.旅游业带动其它部门和行业的发 展,也得到了这些部门和行业的支 持和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