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
一、___机构及职责
1、成立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与报告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___副组长:___成员:
信息网报员:
领导小组。
负责领导我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监测工作,统一指挥和协调现场工作,___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督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___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医务科职责。
制定我院监测方案、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诊断、生物标本检验技术指导、___院内会诊。
预防保健科职责。
负责全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知识培训;由网报员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立即电话通知___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___区卫生局,并将“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会诊登记表》、病历复印件___个工作日内及时报告区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职责。
指导临床正确采集标本送检,按照规范要求出具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生物标本检验结果表。
临床医生职责。
负责食源性疾病个案监测,收集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和《疑似食源性异常事件报告卡》采集送检合格的生物标本。
2、成立食源性疾病会诊专家组
组长:___组员:
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要求
(一)监测内容
1、监测病例定义。
监测病例为以腹泻症状为主诉就诊的门诊病例,每日排便___次或___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
2、监测科室。
全院各科室(重点为急诊科、内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妇产科等科室)。
3、监测对象。
本院接诊的全部门诊、住院患者中符合以上病例定义的患者,重点为年龄≤___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___周岁的老年人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4、监测人员。
全院各门诊科室均是医院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监测责任人。
5、病例信息采集
接诊医师负责对符合监测病例定义的病人进行信息采集,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和饮食史等。
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表》(附表1)。
6、实验室监测
(1)生物样本采集
接诊医师依据监测病例定义,采集病人的粪便和肛拭子样本。
用于细菌检测的粪便样本,送检验室进行病原检测,送检时间不应超过24h。
临床检验室必做项目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式菌、诺如病毒。
检验方法依据《___年食源性疾病工作手册》进行检验并填报《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检测结果表》(附
表2)。
如检验为阳性再填报《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致病菌分离株登记表》(附表3)
(2)菌株上送
如检验为阳性,检验室将分离的菌株及填报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致病菌分离株登记表》(附表3)尽快报送___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___区疾控中心复核阳性后的标本送至___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
(二)信息报送
信息网报员___每月月底将医生完成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表》(附表1)进行网络上录入、上报到___区疾控中心进行食源疾病主动监测的审核。
《食源性疾
2病监测病例样本检测结果表》(附表2)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样本致病菌分离株登记表》(附表3)阳性菌株的标本送至盘龙区疾控进行复核。
食源性疾病监测实施方案(二)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食物传播的疾病,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化学物质等。
食源性疾病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建立有效的监测方案对于控制和预防食源性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发,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建立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收集食品
样品和相关信息,分析数据趋势,掌握食源性疾病发展的动态,以便于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
(1)制定监测框架: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明确各个成员的职责和协作方式。
(2)建立数据库:建立和维护食源性疾病监测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监测数据,便于实时分析和报告。
(3)建立监测网络: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网络系统,包括各级监测站点、实验室和信息交流平台等,实现监测数据的及时传输和共享。
3.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基本内容
(1)食品样品的采集和检测:根据监测计划和风险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采集食品样品,并进行常规的微生物学、毒理学和化学分析。
(2)疫情调查和监测:对于疑似或确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调查和监测,了解疫情的时空分布和流行趋势。
(3)环境监测:针对饮水、环境和采集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找出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爆发的潜在威胁。
(4)人群健康监测:对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相关的人群进行健康监测,发现患病人群和潜在的感染源。
4.食源性疾病监测的方法和技术
(1)分子生物学方法:应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和鉴定。
(2)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回溯调查等方法,了解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
(3)信息技术支持: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手段,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提高监测的效率和精度。
5.食源性疾病监测的评估与应对
(1)数据分析与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估食源性疾病的发展趋势和风险水平,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卫生干预与控制:针对监测数据的结果和评估报告,及时采取卫生干预措施,包括食品召回、销毁和加工工艺改进等,最大限度地减少食源性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3)宣传和教育:开展食源性疾病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正确的食品卫生习惯和行为。
6.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
(1)监测计划的制定:根据食源性疾病的特点和地区的流行情况,制定相应的监测计划和流程,明确监测的目标和指标。
(2)监测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操作流程,保证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3)质量控制与评估:建立监测数据的质量评估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应用和推广
(1)科学研究的支持:利用监测数据和结果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深入理解食源性疾病的发展机制和防控策略。
(2)政策制定和法规依据:将监测结果和评估报告用于政策制定和法规修订,对于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监管和改进。
(3)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内外的监测机构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监测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与共享,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
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建立监测系统,明确监测内容和方法,采取必要的评估和措施,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促进应用和推广。
只有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和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疫情,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